回覆列表
  • 1 # 網球雙誤一級運動員

    足球運動不是很適合全明星賽的方式。 第一,足球運動是極為講究配合和戰術的運動。來自各個球隊的明星沒有經過磨合就上場踢,其精彩程度還不如一場普通的聯賽。 第二,全明星是為了娛樂。而絕大部分足球明星都不是小羅。籃球場可以來花式運球加空接,足球場如果沒有小羅和大羅的花式過人,怎麼起到娛樂人的目的?第三, 足球比賽相對密集,沒有時間搞。因為還有國家隊任務,好的球隊還有歐戰比賽。而且 足球的國家隊任務比籃球多。看看武磊就知道了。第四,NBA成績再差的球隊也不會降級,甚至依然可以盈利。足球聯賽有保級壓力,而且還有爭奪歐戰名額的壓力。這種壓力是不會讓球星全心去玩全明星賽的。第五,場地原因。 籃球比賽場地小,可以輕易捕捉到場上場下的娛樂元素。但是足球場地太大了,不是不可以捕捉,但是困難大很多。第六,足球聯賽太多了,都辦全明星你看哪個?第七,足球的娛樂效果更偏向實戰,而籃球不只是實戰,還有花活兒。 這個和這兩個運動的屬性有關係了。

  • 2 # 君哥閒在家

    咋的,NBA全明星有扣籃大賽, 你打算足球全明星來個花式爆射大賽嗎?騰空三百六十度接托馬斯迴旋屈伸後襬軀體後翻支撐射門嗎?

  • 3 # 重明月

    足球不太適合全明星賽。首先,足球是一項非常注重協調和戰術的運動。來自不同球隊的明星們打球從不破門,他們的才華也不如普通的聯賽。

    其次,全明星是為了娛樂。絕大多數足球明星都不是羅納爾迪尼奧。籃球場上可以增加花式運球。如果羅納爾迪尼奧和羅達在足球場上沒有漂亮的傳球技術,他們怎麼能娛樂人們呢?

    第三,足球比賽相對密集,沒有時間。因為有國家隊的任務,好的隊有歐洲比賽。此外,國家足球隊比籃球有更多的任務。看看武磊。

    第四,NBA成績最差的球隊不會被降級,甚至還能盈利。足球聯賽有降級的壓力,歐洲聯賽也有壓力。這種壓力不會讓明星們全心全意地玩全明星賽。

    第五,場地的原因。籃球比賽場地小,球場內外的娛樂元素都很容易捕捉到。但是足球場太大了,抓不住,但是要困難得多。

    第六,足球聯賽太多了。你認為哪個是全明星隊?第七,足球的娛樂效果更多的是實戰,而籃球不僅是實戰,也是花藝。這與這兩種運動的性質有關。

  • 4 # 張士康

    因為籃球全明星的好看程度只能限制在美國的NBA。因為美國NBA的這些全明星,基本代表了這星球上最強的籃球運動員,而且他們是在同一個聯賽打球的,組織起來方便。但是如果足球領域裡找最強的選手,那各國的聯賽都有高手,組織起來不比世界盃還麻煩?那若是每個聯賽里弄個全明星,那看國家打比不就行了嗎?像巔峰時期的銀河戰艦,球星都在他家了,選出來有什麼意義啊?像前兩年的NBA全明星也都是勇士隊騎士隊都佔了首發嗎?

  • 5 # 煮酒論球王

    為啥籃球有全明星,足球沒有呢?這個問題問得好,但是我想糾正一點,每年歐足聯,國際足聯一年一度公佈的最佳陣容和二陣,三陣,這些球員在實質上就是足球的全明星陣容,因而足球是有全明星,但是,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聯賽,足球運動員數量太多,足球明星也很多,很難有準確的尺度來衡量,目前只能透過球員所在的聯賽等級,球隊知名度,球員的個人能力和影響力以及球員所獲得個人和團隊榮譽來評價,這也是FIFA評選世界足球先生的參考標準。再來談談籃球,如果把足球稱為全球賽事的話,籃球只能算是地區性的職業聯盟,其中以歐洲和美國影響力較大,全明星賽賽事最早也是起源於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因此,我拿NBA與五大聯賽做比較,看看有什麼不一樣。

    一、球員人數

    NBA每個球隊雖然理論上有很多球員,但是正式註冊一共15人/隊,所以按NBA30個球隊就一共有450個球員.另外每個球隊都有2-3個球員在NBDL鍛鍊或者選秀完成後並不及時去報道的,並不計算在內。去世的前NBAQuattroporte大衛·斯特恩曾說過說:"我相信450名球員都能嚴格約束自己,按照聯盟的規則"這也從另一面證實了NBA一共有450個球員。

    五大聯賽人數:西甲20隊,意甲20隊,英超20隊,德甲18隊,法甲20隊,每個球隊人數不一樣,我拿西甲聯賽規定註冊人數(25人)來作為參考,這些差不多2450個註冊球員(還有一點我要說一下,這些只是註冊球員,每個隊還有預備隊,各個年齡梯隊,甚至還有籃球隊,這樣來看人數最少也有5000人)

    人數比——5000:450=11.111111111111111

    二、比賽人數

    籃球東西部全明星共計10人(上場比賽)

    足球最佳陣容共計22人(首發陣容)

    規模比——22:10=2.2

    這兩個獨立因數加權,比值約為24,這個數量差距實在是有點大(有的人會說,拿一國聯賽和五個國家聯賽比不公平,但是你要知道美國一個國家的領土遠比英德意法西面積要大,2018年世界銀行統計人數為3.2717億人,五國加起來3.2356億人,人口總數也是美國多)

    綜上,從數字化的角度來看,無論從球員人數,比賽規模,籃球和足球不是一個數量級,因此足球無法像籃球一樣選出十人組成全明星陣容。

  • 6 # 心和氣平步青雲

    足球比賽是世界第一大運動,同時也是世界各華人民最重視的運動,沒有之一。別的不說每當世界盃舉辦,特別進入淘汰賽階段,舉國上下都會為之瘋狂,從而投來關注的目光,國家足球隊的勝利,對國家人民來說是一種榮耀,就像是戰爭中戰勝了另外一個國家一樣,失敗的人會哭泣,勝利的人會自豪、狂歡。這個時候進入淘汰賽的每個國家領導人就會開啟旅程,不遠萬里去給自己的國家隊加油助威。這已經是當今世界足壇與政壇最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籃球全明星賽事來自美國NBA,可以說是籃球比賽中最吸引目光的一個賽事,同時也是最高水平的籃球比賽,其知名度與影響力響徹全球。中國有非常多的籃球迷,會關注這一賽事,觀賞性強、時間方便,美國與中國時差正好12個小時,雖然我更多的喜歡足球,但是時間方便的時候,也會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欣賞一番,感覺非常不錯。

    足球與籃球的不同之處

    ①足球很少臨時組隊比賽

    籃球全明星賽週末,每年二月份進行,為期三天。是美國東、西兩部,全部球隊的頂級明星臨時搭建的球隊,從而進行的一種友誼賽事,更具有觀賞性。聚集所有當家明星,所以配合依然會更加默契。足球就不同了,足球如果臨時組建一支球隊,直接可以說沒辦法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調整、訓練。從而瞭解每個球員的特點,適合在哪一個位置。臨時組建的足球隊其觀賞性,可以說直接掉一個檔次,相當於次級別聯賽的水平。缺少了觀賞性,就直接失去了舉辦的目的,所以足球就很少舉辦全明星賽事。

    ②足球賽事比籃球時間緊密

    足球賽事是世界體壇最緊密的比賽,特別是英國過年時期也沒有休息,越是過年激戰正酣,英聯杯、足總盃、英超聯賽、歐冠比賽等。英國的球隊主教練每當這個時候,都會怨天尤人賽程太滿了,導致傷病球員太多等等,根據今年的情況,48小時會有兩場比賽。這種情況下,有點時間還得訓練,賽程稍微好轉,就會有國家隊的比賽。國家隊的賽事剛舉辦完,就要開始聚集準備新的賽季。如此時間緊迫,所以足球就沒有了時間搞什麼全明星賽事了。

    足球場地遠大於籃球場,所以觀看足球的時候,遠遠沒有觀看籃球那般效果。不論現場還是電視直播,這點還是比較羨慕籃球的,細節看的看精準,看自己喜歡的球隊與明星更清晰。足球就不同了,好多時候專業的解說員都會報錯球員的名字,這在籃球比賽解說中,是絕對沒有見過的事情,這一點也許導致了足球不舉辦類似於全明星一樣的比賽

    當然足球與籃球還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足球參賽人數比籃球人數更多。足球室外比賽,籃球在室內等等,但這些都不是不舉辦全明星的原因。

    足球與籃球相同之處

    足球也會舉辦很多友誼賽,商業表演賽,募捐賽,某位巨星的退役告別賽,週年紀念賽等等,其效果還比較不錯,總會吸引各地球迷前去觀看。這個時候也會聚集足壇的各路巨星,最近的一次就是曼聯、拜仁兩隊舉辦的 曼聯三冠王20週年紀念賽。

    寫在最後

    所說千萬,總感覺不及足球籃球之萬一。足球與籃球都是世界最重要的體育比賽,永遠都是體育世界的佼佼者。更多的時候我把競技體育看做是一種精神食糧。賽場上運動員那種永遠不放棄、不服輸的精神,鼓勵著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中不畏困難、勵志前行!

  • 7 # 智浩體育

    全球的聯賽很多,意甲,英超,各種超級聯賽,

    優秀的球員實在太多,22人的陣容恐怕競爭太激烈,

    全球的足球聯賽中,也會去挑選優秀的球員,進入最佳一陣,二陣,防守一陣,二陣,這樣的陣容可以幫助球員提高自身的身價,

    所以足球沒有全明星也很正常。

  • 8 # 觀主張某

    籃球可以實現全攻全守,足球可不好實現啊,畢竟觀眾喜歡看的表演還是進球啊,但如果足球比賽打出籃球比分,門將和後衛的臉往哪擱啊!

  • 9 # soccer街

    為什麼籃球有全民星,足球沒有?

    可以這樣去了解,因為籃球在美國是一項比較小眾的運動,在美國發展的很不錯,但在全世界卻達不到在美國的那種高度。

    並且,在美國,NBA只有30支球隊,每當舉行一些比較特殊的比賽,比如問題裡面提到的全明星賽,也很好讓各個球隊的球迷去投票選擇自己喜歡的球星和球員,來提高球員的知名度。

    就拿歐洲的五大聯賽來舉行,五大聯賽一共有98支球隊,而且還分佈在不同的國家,FIFA國際足聯很難去舉辦這種像NBA那種全明星賽,知名度高的球員也比NBA的球星多,使每個國家的俱樂部的球迷選擇和投票也很複雜,容易發生分歧,也會使國際足聯傷透腦筋。

    可以這麼來理解,足球沒有必要去舉辦什麼像NBA那種全明星賽,因為有像世界盃、歐洲盃、亞洲盃、歐冠聯賽等各個大洲或世界盃賽等等,吸引各個國家的球迷去觀看。

  • 10 # 一枚球迷

    我覺得本質原因還是運動屬性上的區別。

    全明星賽主要就是看進攻表演的。籃球本身就是5個位置都可以作為主攻點得分點。NBA全明星大都是各隊當家、進攻核心或者進攻資料好的球員。很少有說防守特別好也能進來的,首發更是幾無可能。而足球基本上攻防職責對半分,前場主攻,後場主守。然後普遍來講後場身價又更低。那全明星賽你找一堆明星後衛其實是給更大牌的前場球員陪襯,有點尷尬的。而且籃球本身也注重個人持球單打能力,說白了更容易個人秀。而足球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要配合,傳帶失誤率也高於籃球。

  • 11 # 皮皮愛打csgo

    足球運動的特性也決定了全明星賽這種表演性極強的商業賽事在歐洲足壇並沒有多大的市場。足球比賽場地大,人員多,強調球隊整體配合,把一群球星臨時湊到一起,歸一個陌生教練管理,連訓練都沒有,比賽的實際效果可能還不如國家隊的商業性友誼賽。而且足球比賽對分工的強調更高,一場明星賽即便有幾個小羅似的表演慾強的球星,其他大部分人可能想表演也都沒得機會。

  • 12 # 哈哈說說足球啊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下幾點看法:

    一,籃球有全明星原因

    一是市場的刺激,一個全明星週末是個強大的吸金工具。二是球迷的意願,NBA天然的東西部自成競爭之勢。而且NBA一個球隊裡面很少有都是明星的,更加強調個人英雄主義。所以球迷都非常想看到全巨星的競爭。三是表演性質,籃球比賽最最重要的就是進球,可以說五個人每個人都有進球的可能,每個明星都有曝光率。

    二,足球比賽沒有全明星的原因

    一是歐足聯的號召力不強,就像歐足聯曾經想打造一個超級聯賽,由幾大名門參加,可最後沒有成功,原因是幾大豪門抵制。二是現階段的足球比賽賽程已經很滿,再增加比賽,球員的受傷風險明顯會大大增加。三是足球比賽個人能力是一方面,足球比賽更加強調默契度,強調戰術,強調配合。並不是幾個超級巨星的堆砌就可以打出高水平的比賽的。四是五大聯賽每支球隊的賽程不一致,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讓票選球員參加。

  • 13 # 鐵東影視與生活

    圖示

    這有啥難理解的,不是籃球足球的區別,是美國和世界的區別,美華人主導的體育,必然有全明星賽,因為可以多賣票。再說一些規則挺難劃分的

  • 14 # 張祖溢

    足球運動的特性也決定了全明星賽這種表演性極強的商業賽事在歐洲足壇並沒有多大的市場。足球比賽場地大,人員多,強調球隊整體配合,把一群球星臨時湊到一起,歸一個陌生教練管理,連訓練都沒有,比賽的實際效果可能還不如國家隊的商業性友誼賽。而且足球比賽對分工的強調更高,一場明星賽即便有幾個小羅似的表演慾強的球星,其他大部分人可能想表演也都沒得機會。

  • 15 # 努力努力再努力wlx

    足球高水平的算歐洲頂級聯賽但是和籃球相比,足球選手的休息時間更少。你看籃球,球員背靠背打比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足球呢,一週雙賽都已經算消耗大的了,不可能有時間組織人力集中到某塊場地踢全明星表演賽。

  • 16 # 愛羽君

    NBA是一個聯盟,球員實際上是給聯盟工作,組織起來簡單。足球球員屬於各傢俱樂部,想組織全明星賽實在太難了!

    NBA是一個獨立王國,幾乎所有世界上的頂級球員都是在它的範圍內發光發熱,並且遵守這個王國統一制定的規則,參加全明星賽就是其中之一。

    這顯然與足球有著很大的不同,英超、西甲、德甲、意甲、法甲屬於完全不同的國家,每一個聯賽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組織起來將會非常麻煩;而且與NBA球員歸屬聯盟不同,足球運動員則是從屬於各支俱樂部,這就導致即便是歐足聯出面,也很難在固定時間內組織起參賽球員。

  • 17 # 370982197306283373

    籃球NBA有全明星原因,一是市場的刺激,一個全明星週末是個強大的吸金工具。二是球迷的意願,NBA天然的東西部自成競爭之勢。而且NBA一個球隊裡面很少有都是明星的,更加強調個人英雄主義。所以球迷都非常想看到全巨星的競爭。三是表演性質,籃球比賽最最重要的就是進球,可以說五個人每個人都有進球的可能,每個明星都有曝光率。

    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聯賽,足球運動員數量太多,足球明星也很多,很難有準確的尺度來衡量,目前只能透過球員所在的聯賽等級,球隊知名度,球員的個人能力和影響力以及球員所獲得個人和團隊榮譽來評價,這也是FIFA評選世界足球先生的參考標準。

  • 18 # 喔要喝可樂

    足球不像美國籃球,歐洲足球主要分部在五大聯賽,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比賽要踢,還要打歐冠,壓根就沒有時間來組織這些全明星賽

  • 19 # 開場哨

    其實足球世界裡也是有全明星賽的,一般發生在沒有比賽計劃的暑期,我們會看到有一些舉著“慈善元老賽”的名號進行的比賽,參賽雙方都是或現役或退役的知名球星,這項比賽的規模其實就相當於NBA當中的「全明星賽」。

    當然,這樣的比賽一般不入人法眼,因為它是慈善性質(也帶有一些玩票性質)的,比賽的強度實際上和普通人平時參與的“出汗局”差不多;而且它不是一項固定的被列入標準日程的比賽,所有比賽過程中產生的資料和結果也不會進入某一個獨立的資料庫供後人欣賞查閱。

    此外,少部分足球聯盟也是有全明星賽的,比如美國的MLS足球大聯盟,賽制其實就和NBA聯盟差不多,不僅擁有自己的全明星賽,而且還擁有季後賽,透過淘汰制的方式決出最後的冠軍。

    如上圖所示,這是2019年在奧蘭多舉辦的全明星賽,有許多歐洲足壇的傳奇球員都入選了,包括伊布、魯尼、納尼、施魏因施泰格等球員。

    當然題主可能想問的是為什麼歐洲足球世界為什麼沒有這樣一項像NBA的全明星賽一樣,每年在差不多的時期舉行,而且是成規模、成體系、成流程的賽事,是需要經過投票選舉才組建的球隊,同時具有觀賞性質和強調觀眾參與感的這麼一項賽事。目前的足球世界的確沒有,原因有二。

    一、歐洲足壇賽事眾多

    以英超為例,一支聯賽球隊都是要參加至少3項國內賽事的,包括英超聯賽、英格蘭聯賽盃和英格蘭足總盃,如果球隊的排名靠前,那麼還要參加歐冠聯賽或歐聯杯。其次,即使所有的這些比賽都踢完了,優秀的球員們還是要2年就要參加一項大賽,要麼是洲際盃,要麼是奧運會或者世界盃,這些比賽的重要程度可比一場普通的全明星賽重要多了。

    而且足球運動對於體能的消耗,和籃球是不一樣的,如果自己有踢球的話就知道,如果你頭一天晚上參加了一場正規11人場地90分鐘不下場的比賽,是不太可能在第二天也能夠擁有同樣的精力去應付同樣強度的比賽的。從比賽時間和賽制這些基礎部分分析就很容易理解,足球法定時間一共是90分鐘,比賽過程中不允許休息,不允許重複換人;NBA籃球比賽全場48分鐘,可以被換下休息之後重新上場,而且可以喊暫停,這些碎片化時間其實就是球員的休息時間。所以籃球比賽可以背靠背,而歐洲足球聯賽,一般是一週一場。

    但是聯賽一週一場,其他比賽怎麼踢?還是說英超,一般足總盃、聯賽盃這些優先順序比較靠後的比賽會安排在週中進行,所以經常看到強隊在這些比賽上讓替補當首發,或者安排年輕小將上場等,因為他們只需要應付低級別聯賽的球隊,能贏就好,多給主力球員一點休息時間。只有到了至少八強或者四強以上的淘汰賽階段,常規陣容才會登場亮相,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隨便派幾個蝦兵蟹將就能贏球的了。

    除此之外,如果是歐戰比賽,那麼常規主力球員也還是要上場的,因為很多球隊會把歐冠聯賽看作是比國內聯賽還要重要的比賽,它相當於是歐洲的「全明星賽」,只不過參與比賽的單位是“球隊”而非“個人”。

    所以這個就是歐洲足球世界不存在「全明星賽」的最重要的原因,因為原本的賽程已經安排得很滿了,從今年的八月份開賽到次年五月份結束,基本上每週都是要踢球的,也就冬歇期存在一段短暫的休息時光。如果你說這個時間剛好啊,可以用來舉辦全明星賽啊,那麼很抱歉告訴你,如果你自己是球員,踢了這麼多比賽之後,在這個時間你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休息、度假,而不是再去參加什麼高水平的表演賽。

    當然某些朋友可能會提出這樣的疑問,聯賽盃、足總盃甚至歐冠,都是有淘汰制的,有可能在上半程11或12月份就被淘汰了,那麼剩餘的賽季不就輕鬆了嗎?錯了,正所謂「全明星賽」,那麼能有資格參賽的必然都是高水平球員,而且現在的足球世界已經越來越趨向“金元化”了,也就是說,有錢的俱樂部最有可能買來優秀球員,所以那些符合“全名星賽”參賽資格的球員普遍都集中於豪門球隊,而豪門球隊在所有型別的比賽中能堅持到最後的機率也是最大,所以能夠參加全明星賽的他們體力方面的消耗也是最大的。擁有足夠體力的,容易被淘汰的球隊,說難聽點都是弱旅,你不會願意看到聯賽吊車尾的球隊中的球員互相比賽吧?

    二、歐洲足壇和NBA執行規則不一樣

    NBA存在「全明星賽」,和他們現有的兩個規則有很大關係:

    1)交易規則

    眾所周知,NBA是存在「交易」規則的,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是「等價交易」。也就是說,我的明星球員能換你的明星球員,因為我認為他們的價值是相等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前幾年的表現,為他們贏得了一份薪資差不多的合同,而合同的大小也客觀反映了球員的實力水平。如果說我不想要你的年輕球員,只想要一般水平的球員,那也可以,多換一——你得同時用幾個球員換我的明星球員。總而言之,NBA的執行規則非常講究交易雙方或多方之間的資產配平。

    2)工資帽規則

    所以,一個明星球員即使去到了弱隊,他仍然還是明星球員,所以「全明星賽」這種比賽才能持續下去,因為NBA總共30支球隊,球星們都是分散的,而且每支球隊有工資帽上限,也就意味著一支球隊不能過度囤積球星,否則的話這支球隊要繳納鉅額奢侈稅——也許你真的不在乎錢而組建了一支無所不能的明星球隊,但是就算你奪冠了可能最後還是得虧很多錢,相信沒有一個老闆想要這樣玩。

    因為有上面的兩個規則存在,才讓NBA的「全明星賽」變得有意義。因為這支球隊是球迷、媒體根據所有球員的表現投票選出來的,只要你的表現足夠好,你就擁有能夠進入全明星賽的資格,本賽季的德文·布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話說回來,近些年的票選結果漸漸地也開始注重球隊成績了,這是題外話,總體而言,NBA的全明星賽還是非常公正、公平的,只有這樣,全明星賽的存在才有意思。

    而我在上文提到“金元足球”當下盛行,這也是「全明星賽」無法在歐洲足球世界無法推行的原因。因為全世界的優秀足球運動員,基本上都集中在歐洲少部分豪門球隊裡。優秀的球隊,獲得更優秀的成績,贏取更豐厚的獎金,賣出更多的門票和球衣,有錢了就可以擴建更大的球場,再一步擴充門票收入,然後賺更多錢買更多好球員,如此陷入一個“良性迴圈”。

    所以資金不夠充裕的球隊,現在看來基本上是不可能和主流豪門抗衡的,像2016年的萊斯特城這樣的球隊,他們的出現是百年難遇的,所以才能夠成為傳奇和神話。即便是奪冠之後,坎特第二個賽季就去了切爾西,馬赫雷斯現在也來到了曼城,只剩下瓦爾迪苦苦支撐,雖然這個賽季在羅傑斯的帶領下排名靠前,但是前兩個賽季已經基本上淪為中游了。

    所以歐洲足壇還需要「全明星賽」嗎?一支聯賽豪門球隊可能就是一支全明星球隊,十年前的皇家馬德里被稱為“銀河戰艦”,前場有C羅、卡卡、本澤馬;中場有阿隆索;後場有馬塞洛、拉莫斯;門將還有卡西利亞斯坐鎮,活生生的一支全明星陣容。

    如果不談俱樂部球隊,而是上升到國家隊層面,那麼「全明星賽」就更沒有意義了。對於那些常年表現優異的國家如巴西、德國等球隊,基本上球隊陣容裡就沒有不認識的角色。所以,「全明星賽」相比世界盃這樣的全球收視率第一的體育賽事來說,還是太小兒科了。

    三、美華人喜歡強調英雄主義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結合上文看,喜歡組織「全明星賽」的都是哪個國家?美國。

    因為美國是一個很喜歡強調英雄主義的國家,所以這個國家創造出了漫威裡邊無數個超級英雄,他們擁有各式各樣的能力;美華人還喜歡那些白手起家,透過艱苦奮鬥換來幸福生活的故事,所以我們經常能夠在電影、雜誌等宣傳無聊上看到“美國夢”這個詞。

    因為這個國家是由一群不那麼富裕的移民後裔組建起來的,所以他們不在乎出身,只在乎結果。這也是「全明星賽」的一部分寓意——透過投票,讓一部分人資源條件不那麼優秀的球員擁有站上舞臺的機會,這也是在強調神話和英雄色彩。

    四、兩項運動發展時間不同

    還有一點,籃球運動是美華人發明了,充其量只持續了100年左右的時間,而且在此之前基本上也只有美華人在玩,所以基本上世界大賽,無論是奧運會還是男籃世界盃,美國都能毫無懸念拿下冠軍。

    甚至現在許多NBA球員已經連男籃世界盃都看不上了,去年的男籃世界盃在中國舉辦,許多NBA大牌球員退出國家隊,波波維奇相當於帶著殘陣出軍,美國就拿不到冠軍了。除此之外,也只有在2004年的雅典,阿根廷才讓美國蒙羞。

  • 20 # Pin球者

    “All-Star Game”的概念最早是由美華人發明的。歷史上的第一場全明星賽起源於美國職業棒球聯盟,其歷史之悠久,堪比上世紀30年代初創的世界盃。

    其實在世界足球史上,同樣有過堪稱經典的明星對決,球迷們印象最深的一場全明星賽,還要追溯到23年前那場著名的“歐洲vs世界”。

    1997年底,法國世界盃分組抽籤儀式前,國際足聯別出心裁地安排了一場表演賽——從即將參加世界盃的32支球隊中,各選出一位明星球員,分別組成歐洲明星隊與世界明星隊,由“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和巴西老帥佩雷拉分任主帥,齊達內與羅納爾多則帶上了各自球隊的隊長袖標。

    克魯伊維特+齊祖vs巴蒂斯圖塔+大羅!王牌對王牌,一場精彩絕倫的90分鐘就此誕生!

    言歸正傳足球運動不是很適合全明星賽的方式。

    第一,足球運動是極為講究配合和戰術的運動。來自各個球隊的明星沒有經過磨合就上場踢,其精彩程度還不如一場普通的聯賽。

    第二,全明星是為了娛樂。而絕大部分足球明星都不是小羅。籃球場可以來花式運球加空接,足球場如果沒有小羅和大羅的花式過人,怎麼起到娛樂人的目的?

    第三, 足球比賽相對密集,沒有時間搞。因為還有國家隊任務,好的球隊還有歐戰比賽。而且 足球的國家隊任務比籃球多。看看武磊就知道了。

    第四,NBA成績再差的球隊也不會降級,甚至依然可以盈利。足球聯賽有保級壓力,而且還有爭奪歐戰名額的壓力。這種壓力是不會讓球星全心去玩全明星賽的。

    第五,場地原因。 籃球比賽場地小,可以輕易捕捉到場上場下的娛樂元素。但是足球場地太大了,不是不可以捕捉,但是困難大很多。

    第六,足球聯賽太多了,都辦全明星你看哪個?

    第七,足球的娛樂效果更偏向實戰,而籃球不只是實戰,還有花活兒。 這個和這兩個運動的屬性有關係了。足球更像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性教育有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