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過與小過
-
2 # 職行者
一線工人月薪有15000,坐辦公室小職員,月薪5000。大多數人肯定是選擇多的,你想想每個月都能差一萬,差距太大了!現在錢不好掙,有這個機會,儘量多賺點錢。只有缺錢的人才知道金錢的重要。人有時候要活的現實,很多夢想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之上,等你先賺到錢再去談夢想比較合適!
一線工人有15000的月薪,工作肯定是比較辛苦。這樣的工作適合中年人沒有特別強的技術能力,上有老下有小,經濟壓力比較大的人去工作!而作為大學畢業生,一開始可能還並不能適應這樣的工作強度!雖然工資高,那也是吃不消,幹不長!就看你是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做出相應的選擇!
一線工人,有這樣的月薪,不說技術能手,那至少也是個經驗豐富的工人。很多人都說坐辦公室的發展前景會更好。其實也不一定,主要還是看自己有沒有決心?在一線長期的鍛鍊,接觸很多工作,能力也會成長。車間工作也是有發展的,一線工人有一定的經驗,透過學習就有機會可以提拔為組長,車間主任,等管理職位!很多工人都是這樣,靠時間熬出來的。長期堅持才會有希望。
坐辦公室的接觸面可能更廣一點,但是,挑戰壓力也會很大!現在職場,無時無刻不存在競爭!發展前途都是,靠自己,有一定的規劃,一步步去努力去實施!
著重點是要看自己眼前的,需求!如果你家裡經濟條件不錯,並不是很缺錢,你可以選擇坐辦公室的工作!工資低,但是可以學習的機會更多!考慮長遠規劃發展。人的發展路徑不同,選擇也不一樣!
工作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多賺錢肯定是沒錯!但是年輕人要有職業規劃,先投資自己,努力把本事能力漲上去,在以後的職業生涯會走的更順暢!不管是坐辦公室還是一線工人,努力去做,都是會有前途!還是那句話,缺錢就選錢多的,缺本事就選擇長本事!
-
3 # 知足的大衛
如果在我們這個三線城市幹工人,能拿到15000月收入估計可能要幹活24小時,老闆既然給你這麼高工資收入,但他也會要求你拼上命來幹活的,就是說高工資不是好拿的,長年累月這樣的幹對身體是有一定損害的 。 幹公職人員雖然收入不高只有5000元的月收入,但壓力小很輕鬆,工作收入穩定享受國家法定假期,也有時間出去旅行旅遊,放鬆自我。 如果我來選擇,肯定會選擇後者,人的一生不能貪圖為錢而活著,收入雖然不多,只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生活的快樂和精彩就滿足了。
-
4 # 灞嘣波兒
我那個都幹過,哪個都不留戀,坐辦公室的都是騙子,措施是推責任的手段,規程是規避風險的辦法。說白了寫的看的都不負責,只是套話套進來就好,一線是留給掉錢眼裡人乾的。熬夠時間,完成任務
-
5 # 狂野之驢0099
你弄錯了吧,一線工人是拿不過辦公室的。賬是他們算的,錢是他們分的。我們這上萬人的企業還真沒有聽說一線工人拿過工作辦公室的,幹部係數比工人高。
-
6 # 想把你留住
溫水煮青蛙,這個聽過吧?在年輕的時候不要選擇安逸。你安逸慣了的話,到時候就沒有能力跳出你那個圈子了。還是在年輕的時候選擇吃一下苦,多掙點錢才為上上策。不要等到年紀大了,沒有能力跳出那個圈子,那時候就是後悔莫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要想你年紀輕輕的時候能吃得了這種苦。年紀大了。可以換一個比較安逸一點的。少賺一點就少賺一點,現在年紀輕嘛,還是奮鬥一下的比較好。不知道,你覺得我的回答贊不贊同。
-
7 # 王索斯
我選月薪5000元的小職員。
一線工人,時間基本都是工廠的,自己完全沒有自由時間。其實上了幾年班,能真切地體會到,最值錢的是自己的自由時間,人必須有緊有松才能成長。
雖然我現在是月薪5000的小職員,但我不可能三年之後仍然是這樣,我是有上升空間的。
現在的錢都不重要,35歲之後的錢才是錢。
-
8 # 職場聆音01
不能只看錢呀,掙錢多要建立在健康上。
先看工作時間和工作環境
朝九晚五,一天下來8小時,除去午飯時間才工作7小時。工人工作時間沒有說,要是生產特別忙,997算下來,工人的工作時間比辦公室人員2倍還多,完全沒有個人時間,收入多些是應該的。另外,工人的工作環境有毒有害,還有相應補貼,享受補貼是以損害健康為代價的。如果是高負荷的勞動加上不好的工作環境,還是辦公室比較合適。
再看年齡和自身承受能力
一線工人一般都要年富力強的人,年齡偏大,身體偏弱的人勝任不了。比如45歲加的年齡,還是辦公室合適。天生身體偏弱,也不適合高強度的一線工作。
最後看自身經濟情況
如果不差高強度工作那點錢,估計沒有人願意加班去換更高的工資,畢竟會講究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因此,要多方面考慮,並非所有的人都會選擇高工資,也並非所有的人都願意選擇辦公室。
-
9 # 一往直前1919
我會選擇1萬5,因為我需要錢。
工作的選擇是看自己需要什麼,旁人的建議沒有參考價值。畢業剛開始工作,選了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工作,掙得很少,大部分人堅持不下來,走了。我依然堅持著,因為工作的滿足感和對物質沒有太高的需求。
一年後,我跳槽了,因為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學習,也看不到掙錢的希望。
三年後,我又跳槽了,因為有個獵頭給我打電話,提供了一份我無法拒絕的工資。
五年後,我離職了,高強到的工作,沒有任何的私人時間讓我的家庭出現了危機,我找了一份工作和生活可以平衡的工作。
工作的選擇看你需要什麼,你想掙錢,就選1萬5;你想安定,就選小職員;到底那份工作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適合自己的最好。
批判一下答案中的不切實際的觀念1.1萬5雖然掙得多,但是工作時間長,平均下來按時薪算還不如一個月5000。是的,你的演算法沒有錯,那請問你買房的時候能告訴銷售說,你的房子我一天只住12個小時,所以你房價給我得算一半。看看,這是不是在耍流氓,就像告訴我們,我現在沒錢,是因為我不想掙。等我行動的時候,我就是世界首富。所以收起你這可笑的說法,不是你覺得你能掙多少錢,是你到底掙了多少錢。
2.一線工人沒前途,小職員以後可能會變成大老闆。不好意思,可能又要打擊你了。按照智聯釋出的薪資報告,月薪超過一萬的只佔3%,你覺得你的小職員未來能能超越嗎?在14億人當中排到3%,還是買彩票來的實際。
寄語:沒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合適的工作,遵循自己的內心,在這個問題上只能自己選擇。
-
10 # 貓痴魚
我會選擇月薪1萬5的一線工人。
選擇原因很簡單有兩點:
薪資:打工的目標就是為了賺錢,那當讓要選擇工資更高的。
前景:辦公室朝九晚五的小員工和一線工人的職業發展前景都不是太好,他們工作的內容都相對單一。前者依賴公司平臺,在公司是就是一個小螺絲釘,發展瓶頸很大;後者是依靠出賣體力獲得報酬,提高空間限制也很大。所以在兩者發展前景差不多的情況下,著重要考慮薪資這條因素。
一、辦公室白領的光鮮亮麗是錯覺
我感覺這個問題其實困擾很多職場白領,其實現在的坐在辦公室裡的職場白領,和當年父輩年代時候在工廠裡的員工是一個性質,只是時代發生了變化,國家的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所以使得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現在白領的錯覺之一,就是覺得自己比自己的父母要混得好,但其實他們的收入可能都比不過路邊賣早餐的阿姨。
二、出來工作,賺錢是王道
我們工作的目標就是賺錢,賺很多的錢,然後改善我們和身邊家人的生活條件,讓一家人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所以不管是透過什麼方式(必須合法),辦公室白領也好,一線工人也好,都是為了這個目標而不懈奮鬥,那麼當有一個更高的收入放在眼前,可以更好改善生活的時候,這個選擇就不那麼難了。
-
11 # 職場小白丁
如果你沒有相對應的工作技能,選哪個都不合適。
一線工人月薪很高,但是同樣的,崗位的晉升空間狹小,工資會長時間保持在1萬5左右,而且相對來說,工作環境比較惡劣,工作強度大。不過1萬5的話,工作熟練度應該是很高的了。
辦公室朝九晚五的小職員,工作壓力小,技能相對較少,但是長期看崗位晉升空間大,如果有核心技術或者比較強的專業技能,三五年收入會跟一線工人持平,後期的工資上浮空間要遠遠超過一線工人。
但是選擇工作切忌隨意切換,如果你開始做了工人,後期轉辦公室會很難,同樣的,你在後勤做一段時間後,再回一線會有明顯的不適應。
如果你學歷不是很高,辦公技能不是很擅長的話,可以選擇在一線;如果你學歷比較高,有比較強的學習能力,而且覺得未來自己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從事後勤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12 # 一朵洋柿子
【這裡是5月8日,柿子職場問答】
根據題主,這個問題聚焦在選一份工作的思考標準,比較突出的是收入的巨大差別,但其實背後不可避免有更多的差別存在。至於選哪個,看個人實際情況以及未來想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如何選擇一份工作,同時也迴歸問題,我會如何選擇。
薪資標準薪資標準一定是我們最看重的之一,但從資料上看,很多人會選擇15000元的工作,但是薪資的組成是不一樣的。除去薪資,我們還要計算一下類似飯補、交通補助、租房補貼、五險一金、商業保險等等,這些也是隱性的收入,一定是需要綜合考慮才更合適。
工作環境一線工人的工作環境基本都相對較差,空間比較單一、閉塞,甚至會有一定的空間侷限性。又因為工作內容的限制,可能需要長時間處在同一個環境裡,對個人的身心來說都是一個考驗也是一種折磨。這些相對普通白領可能有一定的優勢,可以更輕鬆一些,至少可以擁有短時間的休息和放鬆。
成長空間從當前的收入來看的話貌似一線工人更有優勢,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可能不一定。一線工人的工作多是重複性勞動,技術含量不高,薪資漲幅不大,或者按照計件工資,但隨著年齡增加,體力下降,收入反而會是一個下降狀態。而長時間單一而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換來的只能是工作年限,而不是工作經驗,很難有長期的成長,能力的提升。從發展空間來看,一線工人可能成長速度遠遠慢於普通企業職員。
個人價值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崗位不分高低貴賤,任何一個崗位都有自己的價值所在。但從個人角度出發,自己是不是喜歡一個崗位,能不能從中獲得成就感、認可感非常重要。當我們能夠抓住機會,有機會去展示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那自然人人嚮往。所以從這裡來看,選擇哪個工作,就是因人而異,自己喜歡什麼,追求什麼,更重要。
長遠目標當我們選擇一份工作的時候,眼光需要放在當下,還需要放得長遠。如果不是真的非常缺錢,緊急的情況下,可以把錢作為考慮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完全的決定性因素。選擇一份工作,從長遠出發,包含工作城市的選擇、行業的選擇、崗位的選擇等等。一定要從自己擅長、喜愛的角度出發,才能選擇更合適的。
綜上所以,作為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生,我會選擇5000元的職員工作,因為我不會就地踏步,我一定是要從5000開始,不斷讓自己的收入提升。這樣我才會更有期望,更有行動力地去努力。可能環境越來越好,周圍的人越來越優秀,那個時候我就不會糾結當初放棄了月薪過萬的工作。
當然,這是從個人而言出發,哪怕一線崗位,依舊有很多人做到非常出色,甚至成為公司頂樑柱。這裡就是職場裡甚至人生裡的公平,要有足夠的能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
-
13 # 老金有事
一線工人月薪1W5,跟辦公室小職員5000選哪個?
工作與崗位背後在加工製造型企業,一定是兩個層面,一個層面的人在車間,一個層面在辦公室,而這兩個層面完全走了不同的道路,對於自己的未來發展也是不一樣的規劃;
1、薪資結構:車間的工人工資構成是底薪+計件工資(或是工時工資),辦公室基本就是高底薪+少部分績效,如果只談工資的話就是這樣,1萬5不一定比5000好拿。
2、工資時效:一般來說生產型企業,車間需要經常加班,尤其訂單來了之後,工人基本上都是隨叫隨到的,甚至,週一就已經決定了你週末是否要加班,所以,5000元的時效是7小時,而工人是15000元平均10個小時還要經常週末加班,所以,這個時效性也能要看的到。
3、成長路徑:車間一線工人的成長路徑,如果你的製造過程需要工人本身掌握對於機床的操作技術,那麼,車間的發展路線就是技術和管理兩個方向,技術就是從初級到高階技師,走入工程師序列,管理崗就是組長到車間主任這個渠道。小職員基本上就是他的序列了主管到經理,但是,製造型企業有個問題就是,辦公室向更高層提拔都需要去車間瞭解製造過程,也就是說,辦公室直接下到車間去做車間主管更容易。
4、結合自己,如果,你現在的核心是需要錢,那麼你就是做一線工人,如果不是,那還是去做職員;如果,你喜歡動手實操,很鑽的那種,也可以去一線(你要確定這家公司的一線有技術可以學習);說實話未來,高技術人才是比一些高管牛。
崗位與自身不管在哪個崗位上工作,都是一樣的,崗位都會限制人,而人不一定要被崗位限制,也就是說你的眼界更多的決定了你未來發展。
例項:我個人曾經就是這家公司的一個分公司的工人,因為,我的崗位是重複性勞動,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也就是傳說中的流水線工人,我就辭職去上學了,上學完成又去工作,後來跳回來的時候,我進入了集團的管理崗,而曾經,我在的那個單位,管理崗的一部分人等著退休一部分向上努力也上不去,一線工人基本還那樣,離職的就離職了,幹活的還在幹活。
我在另外一家制造型企業做管理者的時候,這家企業屬於機械加工行業,一些工人需要操控數控機床,這家公司有兩個高工,05年的時候年薪在20萬,很多的難活難圖之類的這兩個人來了直接解決,公司專車接送。
這就是兩種方式進行的結果,其實,都源於自身對崗位的認知和對自己未來的規劃,不管在哪個崗位你都要把眼界放遠,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職業的迷惑性不管在哪個公司的哪個職位,很多人都會被崗位本身和本身帶來的一些虛化的東西給迷惑,比如,工資,你現在能開15000元,未來也能吧,我就幹好自己不看外部環境,或者現在一個月5000元,我就是混日子吧,來了走,走了來;社會永遠都是金字塔結構的,向上的路並不難,只是需要你自己有更大的眼界或者跳出看自己的工作還有公司所處的行業,不要做隨船傾覆的水手。願你找到自己的定位,讓自己的職場順利。
我是用心的老金,用心讀書,用心說話,說人話。
-
14 # 刀尖上的舞蹈者
一線工人如果一個月能有一萬五的收入,那麼他的工作強度一定很強環境一定很差,一般的一線工人一個月能夠掙到七八千已經很不錯了,至於怎麼選那就看你自己的條件和年齡了。
如果您的條件還可以,有房有車,而且夫妻兩人都有工作,那麼建議你選擇辦公室職員,不僅工作時間短,而且節假日有雙休,月薪5000完全可以讓你的生活過上小康的日子,並且你有大量的時間去陪家人,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對於孩子的成長也很有幫助。
如果您的條件一般,而你又有很大的生活負擔,毫無懸念你就選擇去一線當工人,尤其是年輕人,學歷不高的話,選擇月薪一萬五的工作是你最好的選擇,我國2019年的大學生就業研究生也只有一萬左右,所以這個工資水平已經高於很多大學生的工資。但是你同樣也會面臨著艱苦的工作環境,一萬五的月薪相信工作的強度一定不會很小。
這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看你選擇安逸還是選擇去奮鬥,結果也會很明顯。
-
15 # 率職之言
仔細考慮一下兩個崗位的情況,雖然不能只看錢,但是也要有所平衡。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決定。
舉例說明當前各個鐵路局集團公司中,一線工人中的機車乘務員,如果運輸任務比較重,每月就會有一萬多元的收入,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體力要求比較高,時間比較匆忙,可能每天都要在線上跑。這個工作是拿健康換錢的典型代表。但是如果急需用錢,或者需要透過努力改變家庭經濟狀況的人,可以趁著年輕幹幾年。
相反,在鐵路各個站段的基層管理人員,工資也就5000左右,二線單位的可能會更少一些。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感覺很輕鬆,收入和機車乘務員沒有辦法比,如果自己能夠堅持自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還是有保證的,這是優勢。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對比。一線工人在工作過程中,很難接觸到大領導,所以就鐵路機車乘務員來說,從副司機、司機到指導司機、隊長,這樣一個升職的過程,走起來很難,需要熬資歷、提高技術水平和擴充套件人脈。沒有人想一輩子當一名一線工人。
而辦公室的職員,在工作中可以利用工作時間接觸到領導,也可以透過工作上與領導的接觸增進感情,漸漸擴充套件人脈關係,從而一步步走向更高的崗位,實現職業生涯進步的速度會比較快,步伐也會比較大。隨著職務的升遷,收入也會漸漸提升,雖然看著當前收入比機車乘務員少,但是如果有心經營,前途會更加光明。
結語:結合自身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然後用心深耕下去,才會進步。“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這句話可以反覆思考一下。職場就像戰場,自己有什麼樣的規劃,就按照需求去找到適合的崗位,才是最理想、最正確的選擇。
-
16 # 小林工作生活雜說
我認為還是做辦公室小職員比較好:
一線工人一線工人月薪過萬,在我所知道的只有建築業或者一些企業的技術工種有可能達到,一般電子服裝工廠很少,當然服裝廠旺季時候也有可能達到月薪過萬;但是這月薪過萬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絕非說說而已,此前自己入職過的服裝廠還有之前實習過的某知名電子廠的一線工人想要月薪一萬左右,基本上都是訂單多、天天加班、月休2-3天,甚至於每個月發工資那天才有得休息,可想而知一線工人想要拿高工資得多辛苦;所以如果是長期做,不建議做一線工人,短期時間比如說暑假工、實習、趁年輕先闖闖存點錢再選擇的可以考慮做下
辦公室職員相對於一線工人,辦公室的就舒服多了,無論是辦公條件(空調飲水機專屬座位等)還是勞動強度都好很多,如同之前自己入職的工廠一樣,其實很多一線工人很羨慕能坐辦公室,畢竟在辦公室上班時間規律、工資波動基本沒有,不像一線工人旺季工資高,淡季只拿保底工資,5000的辦公室月薪不知道比拿保底工資好多少。而且在辦公室還可以學到東西,最起碼電腦基本知識、辦公軟體處理、接觸的東西也更多,也有時間去學點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學到了經歷多了還可以跳槽謀取更好的職位。特別是對於女員工來說,更加要選擇辦公室做個小職員,勞動強度小、環境舒適、工資穩定;只要電腦辦公軟體熟練最不濟到哪都可以去做個辦公室文員。
所以,短期內可以考慮做一線工人,長期以往還是辦公室職員比較好。
-
17 # 正經的定南人
工作的選擇是看自己需要什麼,旁人的建議沒有參考價值。
畢業剛開始工作,選了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工作,掙得很少,大部分人堅持不下來,走了。我依然堅持著,因為工作的滿足感和對物質沒有太高的需求。
一年後,我跳槽了,因為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學習,也看不到掙錢的希望。
三年後,我又跳槽了,因為有個獵頭給我打電話,提供了一份我無法拒絕的工資。
五年後,我離職了,高強到的工作,沒有任何的私人時間讓我的家庭出現了危機,我找了一份工作和生活可以平衡的工作。
工作的選擇看你需要什麼,你想掙錢,就選1萬5;你想安定,就選小職員;到底那份工作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適合自己的最好。
批判一下答案中的不切實際的觀念
1.一線工人雖然掙得多,但是工作時間長,平均下來按時薪算還不如一個月5000。是的,你的演算法沒有錯,那請問你買房的時候能告訴銷售說,你的房子我一天只住12個小時,所以你房價給我得算一半。看看,這是不是在耍流氓,就像告訴我們,我現在沒錢,是因為我不想掙。等我行動的時候,我就是世界首富。所以收起你這可笑的說法,不是你覺得你能掙多少錢,是你到底掙了多少錢。
2.一線工人沒前途,小職員以後可能會變成大老闆。不好意思,可能又要打擊你了。按照智聯釋出的薪資報告,月薪超過一萬的只佔3%,你覺得你的小職員未來能能超越嗎?在14億人當中排到3%,還是買彩票來的實際。
寄語:沒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合適的工作,遵循自己的內心,在這個問題上只能自己選擇。
-
18 # 祝你前程無憂
不僅要看薪水,工作需要看多方面因素。比如工作環境,職業發展前景等。
社會新聞讓你以為,工人,快遞員等工資1萬,也和白領一樣繳納五險一金。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中國郵政快遞報社釋出了《2019年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職業調查報告》。報告調查了65514位快遞從業人員,收入上,75.07%的快遞從業人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一線快遞從業人員月收入超1萬元的佔比為0.73%,但有6成人表示快遞這一行“有前途,值得幹下去”。
看資料我們就知道,並不像大家鼓吹的那樣,月薪過萬的快遞員鳳毛麟角,大多少都是行業普遍收入,工人也是如此所以,不要被人引導,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斷,穩住,別慌。
快遞員月薪1萬,白領5000,表面看上去好像是有很大差別,但是換算成時薪,其實差不了多少。
且,據我所知,很多工人沒有五險一金、沒有節假日福利、沒有免費下午茶、沒有商業保險、沒有車貼、沒有午餐補助;
這樣的現狀,白領會輕易放棄目前的崗位去辛苦工作嗎?
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快遞、外賣這些行業的服務人員了。
把青春奉獻給城市化發展的人,應該值得更好的待遇。
這個世界上的任何職業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職業的分工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缺了哪一個都會產生社會問題;
而職業的選擇是個人發展的需要,每個人都會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希望固有觀念,多一些友善,少一些刁難;多一些尊重,少一些譏諷;多一些平等,少一些優越感。
希望行業環境,多一些保障,少一些事故;多一些福利,少一些壓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待。
-
19 # 職場問道的老妖
選擇大於努力,性格決定命運
題主這個問題,叫我想起了因果。你說如果當年白娘子傳奇裡的許仙沒有救還是白蛇的白素貞,許仙幾百年後就會有一段新的經歷吧?
看似一個簡單的選擇,也許在5年後,或者10年後就會有一個不同的結果。就比如我,現在很後悔如果10年前在職業關口的一個選擇上,不選擇某方而選擇其他,我是不是現在就變成另一個樣子了。所以你的一個選擇,也許影響的是未來的一個平行宇宙。可惜,對於我們來說,一個位置只能進行一次選擇,沒有給咱們倒帶重來的機會。一次一次的選擇就構成了一個人的命運。
其實,一次選擇只是決定了一個方向,而在這個方向上仍然會滑向數個結果,有輝煌的未來,也有昏暗的深淵。而你的性格決定了這次選擇,到底會滑向哪裡。
在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
捫心自問,你是為了什麼做選擇看重短期的什麼?又看重長期的什麼?
首先二個工種,你能說一線工人的職業規劃就一直是一線工人嗎?很多總工程師不都是從一線開始做起的嗎?辦公室職員就一直是小職員嗎?
其實,這個選擇不重要,而是你選擇了以後,你想怎麼辦?混日子?
正有那句話,安然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禍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應對的準備。
選擇完以後的行為,決定了輝煌還是昏暗。路就在那裡,請問你怎麼走? -
20 # 職場新視界的思考
在回答這個問題上,首先要看個人的經濟條件和所處的家庭環境怎麼樣,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首先考慮個人是否衣食無憂,有沒有房貸壓力,是否有贍養父母親的負擔,是否有教育子女的煩惱,家庭經濟條件是否優越;或者生活在四線以上的城市,經濟壓力不是太大,如果這些都沒問題,那就會選擇朝九晚五小職員的工作;
二、考慮是否面臨經濟壓力,不管是有房貸的壓力,父母贍養、子女教育的負擔,還是其他的經濟問題,那就肯定會選擇一線工人月薪1萬5的工作。
三、考慮個人的發展空間有多大。如果朝九晚五小職員只是暫時性的,未來會有一定的晉升發展,那也會選擇辦公室朝九晚五小職員月薪5000的工作;
四、考慮自己的學歷層次和專業。如果個人的學歷比較高,而且擔任一線工人所從事的工作與個人專業有關,那毫無疑問會選擇做一線工人,既有較高的收入,自己的專業又可以用得上,未來的發展肯定不僅僅是個一線工人。
在人生中,對於名和利,是很多人會面臨的選擇問題。
第一種選擇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名聲而已。在現實中很多人為了面子而生活,工資或者收入不高,凡事喜歡講排場,喜歡有一個好聽的名聲,坐著辦公室,享受冬有空調、夏有暖氣的職場生活,工作輕鬆,自我感覺良好,不想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有人為了利而生存,不喜歡華而不實的東西,趁著年青或者有能力,能儘量多掙錢就多掙錢,不在乎做什麼。
我曾經問過很多同事,如果公司讓你做清潔工,工資在你現在的基礎上加一倍,你是否願意幹,90%的同事都表示選擇願意幹,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選擇是,不管是一線工人也好,還是辦公室朝九晚五的小職員工作也好,未來是否有發展的空間和前景,這才是選擇考慮的關鍵因素!
回覆列表
看發展。不要以為辦公室穩定。哪個後續發展潛力大,選擇哪一個。如果面臨選擇,看看目前需要,看看往後的發展。
如果不是很清楚,最好打聽清楚這兩個崗位的具體工作。如果急需錢,那麼一線工人也可以,空餘時間多學習學習,考證或者學習管理。往後一線員工發展到管理層的機會大不大,不大的話,經濟壓力減輕點後,考證後,轉出來。
辦公室的空閒時間更多,經濟壓力輕的話,選擇,空閒時間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