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21 # 23號球迷

    在不久前國際籃聯釋出的《國際籃球報告》中,CBA聯賽的美國籍的外援出場時間達到了25分鐘,高居16個世界頂級籃球聯賽的第三位。而在那份報告中,中國球員的平均出場時間只有11分鐘,巨大的資料反差,體現了中國最高水平籃球聯賽對於外援的依賴。中國球員在比賽中場均只能得到7分,而美國外援則可以得到27分。

    CBA引入外援的初衷原本是為了提高國內球員的水平,但是現在國內球員更多是在扮演給外援打下手的配角,很多球隊的外援都在瘋狂的刷分,嚴重打壓了中國本土球員的發展空間。到了國家隊的層面,很多國手由於在聯賽中都是跟著外援打,沒有絕對的球權和出手權,導致了在國家隊中自主進攻能力很差,關鍵時刻不敢出手,最終在國際賽場上打不出比較好的表現。這基本上違背了當初CBA引入外援的初衷。

    在cba外援改革的問題上,有人提出來,如果把外援取消掉了,給國內球員更多的球權和上場時間,那中國球員的水平是否就能提升了呢?顯然不能,CBA的著名外援斯科拉就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在一次採訪談中到CBA非但不應該取消外援,反而應該完全開放外援引入,這樣就會讓本土球員在更激烈的競爭中進步,讓國內球員不再安於現狀。那我們該如何理解斯科拉說的這種現象呢?

    下面我們來聽一則小故事。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想辦法帶活的沙丁魚上岸。雖過種種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魚還是會在中途因為缺氧窒息而死。後來,有人在裝沙丁魚的魚槽裡放進了一條以沙丁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沙丁魚見了鯰魚四處躲避,竟然解決了缺氧的問題,大多數活著回到了漁港。這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鯰魚效應”,鯰魚效應是指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本能。

    不知道大家從有沒有從鯰魚效應中得到些許啟發,實際上CBA聯賽引入外援的優點有很多,一方面提升了CBA的整體實力,另一方面也增加比賽的精彩性以及觀賞性。取消外援對一些高水平的國內球員也不是好事,因為他們缺少和高水平外援交手的機會,得到的提高反而會變少了。一直跟水平低的國內球員交手,只會拉低像易建聯和郭艾倫這類球員的水平,那些本就打不出來的球員水平也不會得到提高。

  • 22 # 杭城軍哥

    每個球員都有合同在身,在怎麼縮短也不可能是全華班的,cba八一隊就是全華班,球隊戰績明顯不如其他的球隊,沒有外援的比賽就沒有多大的觀賞性,門票也就賣不出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好,超過半斤的鯽魚基本沒釣起來,我感覺魚吃餌入喉不深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