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聽說中國有一個露天煤礦開採了一百多年,如果是植物而來的,怎麼會有那麼多植物在一個坑裡?
13
回覆列表
  • 1 # 河南油田微生活

    還有動物變得呀,在一個坑可能是因為那是一個他們集體自殺的地方吧。開個玩笑

    存在著擠壓和地殼運動,採油的時候看似是從一個口出來,其實是要麼一個油層,要麼

  • 2 # 鳳凰花兒開

    先說煤。形成煤的主因肯定不是森林。知道有種東西叫泥炭嗎,是這這東西形成的。泥炭是沼澤裡形成的,不斷堆積,越積越厚,埋藏到地下,就會形成煤炭。石油跟淺海微生物有關。像現在的黑海,海底處於缺氧環境,生物死亡後不分解,不斷堆積。最後形成石油。

  • 3 # 深夜觀察

    正好相反,樹木生物等是由無機碳如甲醛,二氧化碳,烯烴等變的,碳和氫的單質和化合物是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比如木星,土星大氣中含有大量的甲烷,恆星核聚變後也產生大量的碳元素。地球上的碳元素及碳單質(煤,石墨)應該是地球形成初期就存在了,就像鐵礦鋁礦一樣是一種礦物,生物演變說純屬無稽之談,是利益集團為了控制能源價格炮製的學說。

  • 4 # Mini-nature

    一百年算什麼?就是人類文明這幾千年算什麼?森林覆蓋地表有好幾億年了,好像有個五億年吧。五億年什麼概念?有多少植物死去了?一頁紙0.1mm一百頁1cm,五億頁五萬米。哈哈。地球上才這麼一點點煤,才夠人類用幾百年,你說最後變成煤的森林,在已經消失的森林裡的佔比,有沒有萬分之一啊?

  • 5 # 藍色--海之戀

    以前上學,我相信教科書說的,後來做煤礦工人,看到地下煤層結構,就不那樣認為了,自然界有許多現象進化論是解釋不通的,這是個不爭的事實。用科學方法探測煤層,有一半不合實際,而沒開煤礦時我們這裡東邊有個地方叫窯頭,就是煤窯盡頭了,後來窯頭西山下都有煤,東呢,挖出來和煤一樣外觀,就是不著火,沒熱量,我不想說許多化學名稱與引數,事實是科學探不出的煤層,老人們用風水學看了出來。

    僅供參考

  • 6 # 你的話我一個標點都不信

    不能說全部,部分是動植物屍體變的。

    我們來計算一下吧。

    植物是6億年前登陸陸地。

    地球陸地面積1.5億公頃,平均1/3的植物覆蓋率。0.5億公頃常年覆蓋植物。

    1公頃植物一天吸收1噸二氧化碳,除去氧氣剩0.3噸碳。一年100噸碳。

    等於328.5億億噸碳,

    萬分之一的機率變成煤炭還有3285000噸,

    目前探明煤炭儲量50000億噸,還早著呢。。。

  • 7 # YX有的靈魂

    我來解釋一下吧。先說煤再說石油。

    煤是樹木得植物變的,中間地殼運動很重要。主要說一下石油。

    石油大部分是動物類和部分植物變的,還有浮游生物。主要是入海口等地方,不斷推進,埋在下面。然後地殼運動,埋在幾千米的地方,開始熟化,先形成中間產物乾酪根,再變成石油,如果溫度過高,會成為天然氣,再高會變成石墨。

    形成後在地下逐漸聚集,運移,有的分散低層消失,有的竄出地表流失。如果到了上部密封很好的地層,下部還有空間,最後聚集起來,就是現在發現的油田。

    石油是在石頭裡,縫隙裡,不是煤那樣一堆堆的。

    還有部分石油是地熱原因,天然合成的,化學反應。

  • 8 # 使用者52159222159

    煤是植物變得 這肯定是沒問題的 石油的成因到現在也沒有科學驗證是古代動物行成的 說是古生物行成石油是天大的騙局 石油應該是在地殼深處在高溫高壓環境下由碳氫元素形成的 石油應該是地球上能量自由轉化的特珠現象 是可以在生的

  • 9 # 陽洋21055120

    煤炭是化石燃料沒有什麼爭議,因為煤炭裡能找到遠古植物的遺蹟和樹脂化石琥珀。石油天然氣就不一定了,石油天然氣很可能是一直埋藏在地殼中的烴類,烴類廣泛存在於其它行星、小行星、衛星上,有些衛星的烴類比地球還多得多;原始的生命就是烴和胺類天然合成的氨基酸形成,石油和天然氣很可能在生命形成前就有了;另外石油主要是烴類,和動植物脂肪油脂甘油三酯差別大,而和構成動植物的主要有機物蛋白質和多糖結構相差更大。

  • 10 # 知足仙鶴

    小學時的教育都說煤炭是森林埋藏了千千萬萬年就成了煤,還有就是動物埋藏千千萬萬年就變成了石油。幾十年來我一直都在想這個問題:樹木有那麼集中嗎怎麼挖煤也難挖完的那麼多煤?動物有那麼集中嗎石油會源源不斷的出來?所以這些經不起推敲的。因此科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而科學解釋不清的事物也很多。比如說人是猿進化一說也不確定的,因為近兩天我剛看到網上說人和猿的血根本不相融合。其實我是維物主義者,但是幾十年的親眼目睹很多事物又讓我對於維心的東西不得不有幾分的心服。也就是關於神鬼,風水,卦卜等等……所以浩瀚宇宙渺渺大地真的無奇不有則莫解。

  • 11 # 浪跡138496888

    煤和石油來源於遠古動植物的屍體,純粹扯蛋。別告訴我教科書都是這樣說的。那教科書同樣也純屬扯淡。這種說法應該源於某種商業利益,別忘了那些商業帝國顛倒黑白的能力。就如當年美國的製糖業資助了肥胖研究機構,把肥胖的罪過都強加在脂肪的頭上,而讓罪魁禍首的糖類悄然隱匿,誤導了世界幾十年,就是今天也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過量糖的攝入比過量脂肪更容易肥胖。煤和石油亦然。這玩意兒應該就是地球自己合成的,和動植物沒有一毛錢的關係。當然,資源也就不是那麼容易枯竭,但煤炭石油的巨頭壟斷,我們即便是知道了真相也於事無補。

  • 12 # 丨oading

    在遠古,真菌還沒有出現的時候,那時候植物的木質素是無法自然分解的植物死了就堆砌在地上,新的植物長在死去的植物上面,數千萬年堆積加上地質沉降滄海桑田,植物的屍體就埋在地下了,再經過數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煤炭。真菌出現後,植物動物死去就被分解,不會出現大規模堆積,所以煤炭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

  • 13 # 諶人

    傳統說法;煤炭是埋藏在地下的植物炭化脫水形成。石油是水中堆積的微生物殘骸,由高壓形成的液態碳氫化合物。這是普遍接受的有機論。況且有煤炭中發現的動植物化石痕跡可佐證。還有無機論說法;地球誕生初期,混沌大氣和原始岩漿就含有甲烷(碳氫)氣體,經地殼地熱擠壓加工,形成天然氣,液化後形成石油,再固化形成煤炭。這種說法顯然斷難接受,但美國好奇號飛船在火星稀薄大氣中監測到甲烷(這可與有機物無關),似乎給假設提供了一點佐證。

  • 14 # 手機使用者6985228863

    地球生物是碳基生物,自出現以來大量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十多億年,大大淨化了地球空氣,並經過水流和地質的共同作用深埋地下,封存在潘多拉盒子裡形成煤炭和石油。而近百年左右,人類卻大肆挖掘,開啟潘多拉盒子放出並焚燒石油和煤炭,短短几十年,石油和煤炭消耗殆盡,將地球淨化了十幾億年的空氣重新汙染。同時還大肆焚燒植物和動物(含人類)遺體,美其名曰,地球大氣有自淨化功能。遺害無窮。

  • 15 # 坐山觀海看夕陽

    過去上學時一直教的石油來源是動物,煤炭的來源是植物,老師還拿來煤炭標本,確實像樹幹。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就在想,採集了多少年的石油也沒采光,要是把石油還原成動物,其屍體鋪在地球上,要鋪多厚啊?我就懷疑石油不是動物演變的了,那究竟是什麼呢?

  • 16 # 六絃琴75154334

    竊以為這些碳氫化合物是多源的,絕不是單純靠生物濃集積攢的,但生物肯定是其中一種主要濃集過程,就如同亞馬遜雨林經計算是地球上最大碳庫存一樣,一旦發生大規模火災,便會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劇增,所以,生物作用是地球碳元素的最大聚集過程。

  • 17 # 渣渣炸炸

    植物經過種種原因能形成煤和石油,但是能形成煤和石油的不單單隻有植物這一個種類。只不過現在人們發現了植物能形成煤和石油而已。

  • 18 # 老李108121881

    小時侯就聽老師講煤炭是植物化石;石油是各種動物脂肪堆積行成的。那時頭腦簡單,沒那麼多思考,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

    長大後,對這個問題就產生了疑問。心想,一個煤礦或石油況一開採就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那麼多煤或油,得多少動植物變成啊?又從那找那麼多的動植物去呀!是不是騙人的啊?

    可是,又找不到反駁的理論證據。既然沒有反駁根據,那隻能相信現代科學的解釋了。

  • 19 # 鷗4955818

    看了很多回答,很多人基本上對於地質學都是白痴,不知道是不是網路給了那麼多文盲自信來充專家。煤的形成需要上億年的時間,在石炭,二疊,三疊時期,地球氣候潮溼,地球的陸地上上分佈有大量的湖沼,這些湖沼中又生長著大量植物,這些植物死亡後,沉積於湖沼底部,由於湖沼底部缺氧,這些植物殘骸並沒有完全腐爛,而是逐漸碳化,形成碳化層。有人問哪有哪兒來那麼多植物形成煤?好,我現在回答你,這個沉積過程會持續幾十萬年,就算每年只形成一釐米厚的碳化層(這不算多吧),二十萬年就會有兩千米厚,即使在後續的地質成煤作用下,碳化層被脫水,硬化,壓縮,體積被壓縮到原來的四分之一,形成的煤層也會有500米厚。你會問二十萬年有多久,我舉個例子,華夏上下五千年。現在你懂了吧。

  • 20 # 5826936879

    在煤礦工作時,見有人開著推土機填埋採空區塌陷坑,把一個個土邱、小山頭都推平了。問他“那些塌陷區是無人區,是沒用的土地。有什麼必要日復一日地填坑不止”?推土機手說:你看見那坑裡長的小草小樹了嗎?我把它埋起來,過若干年它就變成石油煤炭。我在為子孫後代準備能源呢!我肅然起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給你的,或許不是你認為最好的,但是他們一定把他們認為最好的都給了你。對這句話有什麼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