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品侍衛
-
2 # 普渡閒人
目前分為兩種觀點:
第一種不能避免,日本偷襲是經過精密部署的,打了美國人一個措手不及,給予美國太平洋艦隊以重創,美國隨後對日宣戰!
第二種是可以避免,但故意不作為,按照現在解密的部分檔案來看,當時同日本作戰的共產黨和國民黨高層均破譯了部分日本可能要對美國偷襲的情報,英美不可能不知道,同時在珍珠港被偷襲時,港口海軍高層竟然有多人同時度假,日本海軍的靠近不可能躲過英美雷達的監控,最後的戰果損失了大量物資,但人員傷亡比較小,綜上所述,是美國人有意為之,與日本的戰爭不可避免,美國也想收割勝利果實,但美國缺少介入戰爭的藉口,這個太及時了!
-
3 # 道隱寺
個人觀點:
1939年9月1號,年德國突然入侵波蘭,拉開了二戰的序幕,德國憑藉其優勢的軍力打的盟軍節節敗退,德國一路勢如破竹,但那時候美國的實力已經相當厲害,為了防止德國進一步做大,美國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給盟軍補充了大量軍火,同時還出口鋼材,石油等戰略物資給正在入侵中國的日本。
歐洲的交戰雙方為了進一步得到美國的支援,分別將自己在中國的的利益讓給美國,但是中國也在被日本一點點侵略,且正在威脅美國在中國的利益,於是便要求日本把軍隊撤出中國,否則就會對日本實施出口禁令,日本好不容易在中國打下的地盤哪能說不要就不要,顯然不同意。於是,美國便開始對日本的戰略物資斷貨,另一方面,美國帶日本領事參觀美國的海軍艦隊,秀肌肉,使得日本大為緊張:美國真是一個心腹大患,於是日本決定孤注一擲,對美國先下手為強,這才有了後來了的“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
所以珍珠港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美國心裡清楚,如果歐洲大陸被當時各方面都不亞於美國德國給統一了,那必然會是美國的心腹大患,如果中國乃至東南亞被日本統治,那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利益空間就不存在了。所以後來不斷有人懷疑,珍珠港事件就是美國為了直接參戰使的一個苦肉計。
-
4 # 文旅攬勝
恰恰在這個時候,日本最終放棄北進計劃,而選擇南下計劃, 先後佔領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新加坡、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發動偷襲珍珠港的行動在所難免,也日本蓄謀已久的南進戰略,遲早要與美國撕破臉皮,採取的先發制人,削弱美國駐太平洋海軍軍事實力的一次冒險嘗試和挑戰。
由於日本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國家,所以本國根本沒有足夠的石油儲備。為了獲得戰爭所需的石油,日本計劃進攻石油資源較豐富的東南亞國家。但是當時的東南亞是歐美的勢力範圍,要佔領東南亞,則勢必要和歐美開戰。
-
5 # 風雨兼程170983658
隨著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國全民抗戰這個汪洋大海之中,已經初露疲態,加之日本本身就是個島國,沒有礦產資源,尤其是石油等戰略資源。
日本對中國發動全面戰爭之後,一方面在中國掠奪大量的礦產資源,一方面要從其他國家進口資源,尤其是石油、橡膠等戰爭急需的物資。很大一部分是從美國等西方國家進口,但是隨著戰事的發展,美國逐漸由限制出口,改為禁止出口日本。
另外,日本最初制定的是北進計劃,就是從北面進攻蘇聯,以達到和德軍會師的目的。這樣可以奪取蘇聯的資源。但是日本試探性的進攻蘇聯,在諾門坎一戰中,領教了蘇軍的強大實力,被蘇軍“痛扁”了一番,便終止了北進計劃,改為南下,
當時的日本政府是由日本陸軍把持,日本陸軍軍部可以說是戰爭的狂熱分子組成,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征服如何國家,藐視美、英等國家。於是開始進攻、侵佔東南亞等國家,而奪取這些國家、必然會和美、英等國家交戰。日本海軍也不甘被陸軍壓制,同時也想顯示“大日本海軍”威風,奪取太平洋的控制權,協同陸軍作戰,制定了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所以說偷襲珍珠港是不可避免的。
-
6 # DIY波皮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後與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全面開戰只是時間早晚而已,特別是全面佔領東南亞後 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對日本佔領的大片土地更是如鯁在喉 ,所以珍珠港不得不打。其實當時日本 先打澳大利亞估計效果要好一些,學習滿清開局的策略 重用漢奸讓他們去打,打下來的地方就分封領土。
-
7 # 假操換真鈔
日本為獲取資源必將和美開戰。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犯了個錯誤,應該派部隊迅速佔領現成的軍用港口作為重要基地。。。。[摳鼻][鼾睡][驚呆][錢][吃瓜群眾][白眼][再見]
-
8 # 東西方的啟明星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如果那樣抗日戰爭的勝利日就要改寫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日本雖然偷襲珍珠港在戰役上贏了,然而在戰略上卻輸了,“珍珠港”事件直接把美國這個“巨人”喚醒了,使美國即刻加入了反法西斯戰爭的行列,戰爭勝利的天平很快的向同盟國傾斜。難怪當希特勒得知日本襲擊珍珠港後,眼珠子都氣冒了,大吼道:“蠢豬!”那麼日本偷襲珍珠港是不是可以避免呢,是不是美國總統故意受之而演了一出“苦肉計”呢?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前,不是沒有預兆或情報,珍珠港事件是在1941年12月7日發生的,而就在12月3日,由我國著名密碼破譯專家池步洲,破譯了日本的特級密電碼,破譯的內容就是日本要對美國珍珠港發動軍事打擊,情報緊急,池步洲馬上把該情報轉交給了蔣介石。同時,蔣介石在其他方面也收到了同樣的情報,蔣立刻向美方做了通報,然而美國總統羅斯福,得知後卻好像沒有太重視,直至珍珠港事件的發生。
綜合後來解密的資料和美國當時的政治環境,總統羅斯福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在當時的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氾濫,就是奉行避免捲入戰爭的所謂“中立”思想,美國總統想做出重大戰略決策都會受到孤立主義的掣肘。羅斯福深知,一旦被軸心國(日本、德國、義大利組成了法西斯軸心國)控制歐亞大陸後,美國就很難獨自對抗了,而珍珠港事件的發生,正好喚醒了國民,粉碎了孤立主義,羅斯福的參戰演講也獲得了國會和人民的一致贊同,自此美國的參戰,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所以說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可以避免的,但又是不能避免的。
-
9 # 飲長江
不能避免。日本對中國和東南亞的侵略,大大觸犯了美國的利益,因此美國對日本進行了制裁,尤其切斷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這對資源饋乏的日本是致命的打擊,日本人對此十分仇恨。其次,美國在珍珠港駐紮的艦隊,直接威脅著日本侵略行經,日本視珍珠港為眼中釘肉中刺,炸掉珍珠港才能奪取太平洋上的控空權和控海權,才能暢通無阻,所以日本人對珍珠港,必欲除之而後快,。再者,日本佔領東南亞以後,戰線拉得更長,企圖奪取東南亞石油等戰爭資源,如果不迅速拿下珍珠港,就要被美國控制,對日本來說要麼撤軍,要麼作冒死一搏。所以,日本炸掉珍珠港是不可避免的。
-
10 # ASG意墨雲煙007
可以避免,但是日本當時想一家獨大,憑藉著自己在亞洲戰場的優勢,想進一步的擴大自己的侵略半徑和擴張規模。並且當時日本堅信一定能夠憑藉自己的優勢,以及有限的人員能夠在下週戰場取得勝利。所以他把一部分的兵力派遣到了太平洋戰爭當中。正應了一句話,要想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日本當時是過於的自信和傲慢,忽略了美國當時雄厚的工業基礎和製造業的能力。當時日本如果能夠剋制住自己的野心,不去侵略美國,可能歷史會是另一個結局,但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狂妄和自大的人即使再有實力,最終也因為自己的衝動和一時的無知導致最終的失敗。
-
11 # 使用者690406323845
這真不好說,因為這一切都是很多因素導致的,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美國的《赫爾備忘錄》,直接讓日本人傻眼了,如果美國順從日本的野心的話,至少不可能那麼快發生這件事,至於能否避免,這真的很難說。
-
12 # 軍器戰位
在第2次世界大戰場中,有人會非常片面的認為,三大法西斯主義軸心國中的德國負責打仗、義大利負責搞笑、而日本則是負責到處拉仇恨。其實我覺得這個說法是非常不對的,當然我說的不是義大利,我說的是日本這個國家。
在第2次世界大戰場中,日本當時偷襲珍珠港美軍太平洋基地,挑起了美日兩國之間的太平洋戰爭,從而導致美國正式參與二戰當中。許多人認為在二戰當中,日本就不應該與美國開戰,從而導致了美國加入到盟國集團一端,讓盟國當時的整體軍事力量得到大幅上漲。
那麼,日本在二戰當中為什麼沒能避免偷襲珍珠港,從而導致美國參戰呢?實際上,日本本身就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根本不可能長時間支撐像二戰那樣大規模的戰爭。在1944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人就已經知道自稱國內的戰爭資源,早已不能再繼續支援如此大規模的戰爭。如果日本想要選擇繼續擁有亞洲的侵略成果,而不是短時間內因為戰略資源耗光而失敗撤軍的話,那麼當時的日本就必須要擴大侵略戰爭,從而佔領更多資源豐富的地方,以實現它所謂的以戰養戰目的。而日本在選擇南向與美國開闢新的戰場之前,當時的日本為了想要略奪西伯利亞地區的礦產資源,早已與當時的蘇方軍隊打過一仗。
不過日本與蘇方軍隊之間的戰鬥結果可謂非常“感人”,就是日本陸軍在“中蒙”邊境的諾門坎地區,被蘇方軍隊以壓倒性的優勢按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摩擦”了幾個月之後,無奈的日本軍隊只能選擇撤軍。
既然選擇“北上”時陸軍平不過人家,那麼日本就只能再選擇“南下”進攻東南亞拼一拼“海軍”,畢竟日本當時對自家號稱世界第二海上作戰實力的海軍非常抱有信心。的確,當時在整個亞洲太平洋地區的海上作戰力量,日本海軍的整體作戰實力實在不能小覷,如果它稱第二的話,或許美國太平洋艦隊還真的不敢稱第一。而日本想要“南下”奪取東南亞的菲律賓等國家的各種橡膠、石油資源,那麼勢必會導致與英、美國家開戰,這些因素實在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日本也深知,如果選擇進攻佔領“菲律賓”美國殖民地,那麼勢必會遭到美國的反撲報復,而美國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能夠對日本實施軍事報復打擊的力量,也就只有駐紮在夏威夷珍珠島的美軍太平洋艦隊。所以日本人在當時所幸來了個先下手為強,在進攻菲律賓的同時,直接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這一動作的確讓美國在短時間內對於日本“毫無還手之力”。
釋出: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
13 # 百家講解
不能避免,因為日本人要想進駐美國,必須先攻佔珍珠港,這樣才能有一個轉折點,讓日本人的補給供應上來,就好比美國如果想打日本一樣,必須先攻佔硫磺島,把硫磺島當做轉折點給美國士兵補給,也會縮短作戰路程和作戰時間,戰場畢竟是瞬息萬變的,有可能會因為幾分鐘就會輸得很慘。
-
14 # 守護D執著
能,日本要是聽希特勒的北上,不用死拼牽制住西伯利亞那幾十個師團,蘇聯就危已,接下來英國,美國,個個擊破,世界秩序有可能被改寫,
-
15 # 本色依然742
感謝悟空邀請,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是不可避免的,那時的日本軍國主義不可一世,驕橫囂張已經喪失了人性,這個事件也是因各國基於本國利益考量而引起的。那時的日本侵略別國所需巨大的戰略物資相當一部分是由美國提供的,因為日本本國產能和資源完全不能滿足戰爭需求,但是當時的國民政府是美國的盟友,盟友有難美國從自身利益考慮也不能不干涉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日美雙方就此事無法達成一致,美方遂削減限制對日本戰略物資的供應,因而導致日本惱羞成怒,一邊在外交途徑惺惺作態,一邊在暗地裡秣兵歷馬,積極備戰,最終釀成了震驚世界的偷襲珍珠港事件,也因此徹底改變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格局!
-
16 # 奇情逸志
從戰爭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很難避免的。當時的法西斯主義大有統治世界的極強野心,無論是日本還是德國,都有點“貪心不足蛇吞象”的特點。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兩國已被掠奪本能和戰爭本能完全扭曲,近乎失去理智。
日本偷襲珍珠港實際上是“狗急跳牆”,對當時的戰局已無之前的把握,說難聽點就是黔驢技窮。具體原因就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直接損害了英美兩國的利息。為了對日本進行打擊,美國封鎖了對日貿易,其中一項就是對於二戰中的日本極為重要的石油,沒有石油,意味著戰爭機器將停止運轉。日本經受不起這樣的損失,為了繼續保持侵略的腳步,日本唯有孤注一擲,對美國本土進行偷襲,一來是報復,二來是為了能繼續掠奪石油資源。此外,日方當時推測,美國極有可能會參與到戰爭中去,有這麼一個強大的對手在一旁“虎視眈眈”,日本當然“如坐針氈”了。但它萬萬沒想到的是,偷襲珍珠港非但沒能讓美國大失元氣,反而加速了後者直接參與戰爭的局面,也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滅亡。
-
17 # 搭理的
美國人認為隔著一個太平洋,日本不太可能會遠渡去偷襲,所以未加防範,日本偷襲成功。如果美國對日本保持警惕和做好各種防範,應該可以避免。可惜沒有如果。戰爭是殘酷的,權利與擁有的鬥爭,愚昧與偏見的爭鬥,戰爭傷害的是數以萬計的人,令人悲憤。抬頭看是浩瀚無邊的星空,群星璀璨,閃爍著光芒,照亮人們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真是美不勝收;低頭卻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深不可測,有誰知道多少戰艦沉入了水底?多災多難的人們啊記住了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希望世界上再無戰爭,熱愛和平。
-
18 # 雲端美
即便用事後諸葛亮回顧日本偷襲珍珠港,也不能得出可以避免的結論。
確實有人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與美國開戰,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中國當時有人由此看到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曙光。
似乎日本避開了偷襲珍珠港,中國必將被日本亡國。
但以上的評估沒有結合當時日本的戰爭困境,有些想當然。
日本入侵中國兩年後,就面臨戰爭資源問題,比如石油、煤炭、鋼鐵、糧食。它先向北尋求佔領西伯利亞,在呼倫貝爾遭到蒙古和蘇聯軍隊阻擊,當然主要是蘇聯軍隊;4個多月,徹底失敗;然後才轉為南下尋求增長資源。但東南亞是美國、英國、荷蘭勢力範圍,日軍同樣遭到狙擊,但日本還是佔領了東南亞大部分國家,除了泰國。美國在菲律賓的軍隊也被打敗。
美國於是對日本進行了嚴厲的制裁,特別是石油禁運。大家應該理解禁運的威力:哪個國家都不能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自己的油輪美國軍艦也攔截。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才研究面對美國嚴厲制裁和禁運,怎麼尋求活路的問題。想象從中國撤軍,是不符合邏輯的;首先這是戰爭目標,其次也無法對軍隊和國民解釋。日本天皇御前會議批准了聯合艦隊的偷襲珍珠港計劃,要一舉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
日本出動六艘航空母艦,還有大量潛艇和軍艦,350架航母戰鬥機,對珍珠港美國海軍和瓦胡機場發動閃電襲擊,這是個週末,美軍防禦很差;多少驅逐艦、戰列艦、飛機、機場、建築被擊毀就不管了,美軍戰死2400人,受傷無數。
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預計這次戰爭只能帶來一年的日本資源補給運輸的安全暢通。
羅斯福總統對日宣戰,美國開始了太平洋戰場對日全面戰爭。
日本要麼放棄對中國的戰爭和佔領,要麼與美國宣戰,沒有別的選擇。美國對日宣戰後,德國、義大利立即對美宣戰;軸心國是真實存在的。
-
19 # 歷史緯度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是不能夠避免的,日本是必然會發動打擊美國的太平洋戰爭的。為什麼呢?第一是因為日本與美國是同一個地理位置內的競爭關係,一山豈能容二虎?!第二是因為日本必須獲得維持戰爭繼續進行的戰略物資,而美國卻阻擋了日本對戰略物資的獲取。第三是因為日本內部陸軍與海軍的競爭,日本海軍想要證明自己比陸軍要強大及重要。且當時日本陸軍的北上戰略已經失敗,海軍自然要進行南下戰略。第四是因為日本的國家戰略與美國的國家戰略發生了衝突,日本和美國都想稱霸世界,但世界霸主的位置只有一個。總之,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之所以不能避免是因為日本與美國的國家利益發生了嚴重的衝突。
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的分析一下,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之所以不可避免的具體原因。第一,從日本與美國的關係看,美日之間是叢林法則下的競爭關係。對於日本來說,美國是日本的競爭對手,是必然的敵人。也就是說每日的競爭關係轉化為了敵對關係。日本與美國都是環太平洋國家,兩國的利益在亞太地區出現了重疊,利益重疊的程度越高意味著美國與日本的競爭關係越激烈。事實上,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以後,日本與美國的競爭關係就相當激烈了。尤其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擁有美國的競爭激烈程度,尤其表現在對中國市場的爭奪上。當時,日本在中國的勢力是優於美國的。美國當然不滿意日本在中國的利益擴張,日本也希望美國放棄中國市場。
在一戰結束以後,日本對美國的不滿越發的強烈。為什麼呢?因為美國主導召開了華盛頓會議,限制了日本海軍的發展並改變了日本獨霸中國市場的局面。也就是說,在一戰後的日本與美國的競爭中,日本處於不利地位。為什麼處於不利地位呢?因為美國的工業實力強於日本,美國的整體力量強於日本。在當時,日本只能忍氣吞聲。在日本忍氣吞聲的過程中,其對美國的仇恨程度越來越高。
如果說日本與美國剛開始只是純粹的競爭關係,那麼隨著競爭程度的越發激烈,日本與美國的關係就逐漸的轉變為敵對關係。既然美國是日本的敵人,那麼日本自然不會手下留情。日本偷襲珍珠港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從日本與美國對戰略物資的爭奪上看,日本對戰略物資的重視與需要程度遠遠超過了美國。美國資源豐富,但日本卻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對於資源,日本只能進行掠奪。美國是一個面積廣大的國家,其國家資源十分豐富;而日本則是一個面積十分狹小的國家,其國家資源十分貧乏。美國脫離於世界的交流可以持續發展,日本如果脫離於世界則會嚴重倒退。所以,日本必須獲得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資源,尤其是在其發動了戰爭以後。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就不斷的擴大對中國的戰爭行為,從區域性侵華髮展到了全面侵華,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戰爭的規模越大意味著消耗的財力和物資越來越多,這對於日本政府來說是極大的負擔,尤其是日本政府陷入了經濟危機以後。為了維持戰爭的持續進行,日本只能對戰爭物資進行掠奪。不僅掠奪中國,還掠奪東南亞,而東南亞則是美國的殖民地。
日本要掠奪東南亞的戰略物資就必須消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要快速的消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就必須以偷襲的手段。如果日本不是偷襲,那麼戰爭一定會打成消耗戰。無法承受消耗戰的日本,就只能夠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太平洋戰爭以日本的偷襲開端。
第三,從日本海軍和陸軍的關係看,日本的進攻戰略有北上和南下兩條。當諾門坎戰役中蘇聯粉碎了日本陸軍的北上戰略以後,日本海軍自然要執行打擊美國的南下戰略。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的陸軍和海軍就存在嚴重的矛盾。在一國之內,陸軍和海軍的關係發展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也是世所難尋。不僅海軍與陸軍的資源爭奪激烈,甚至連陸軍和海軍的裝備的螺絲都是反著上的。所以,陸軍要北上,海軍就要南下。
從傳統上來講,日本的陸軍是佔據了優勢地位的。所以,日本首先進行的是北上戰略,但日本的北上戰略在諾門坎戰役中被徹底粉碎。日本陸軍不僅沒能一雪前恥,還給日本海軍提供了南下的理由和機會。北上戰略的失敗意味著不能從蘇聯獲得戰略物資,那麼只能透過海軍的南下戰略從東南亞獲得戰略物資。
日本海軍如何獲得東南亞的物資?是光明正大的對美國宣戰還是悄悄地偷襲美國?日本選擇了偷襲。於是,太平洋戰爭以日本不光彩的偷襲珍珠港的行為開始。
第四,從日本與美國的國家戰略看,美日都希望稱霸世界,美日都希望自己成為世界霸主。然而,霸主的位子只有一個。怎麼辦?當然是透過戰爭一決勝負。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制定了大陸政策,起初只是想透過擴張獲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原料市場和資金,後來則演變成了稱霸世界的戰略。不僅要佔領朝鮮,還要侵略中國;不僅要侵略中國,還要征服全世界。無論是日本人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還是日本發動的偷襲珍珠港的太平洋戰爭,都反映出了日本稱霸世界的野心。
美國人有沒有稱霸世界的野心呢?當然有。從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以後,美國就一直在爭奪世界的領導權。美國的第一次嘗試是在巴黎和會上提出了十四點原則,想要透過建立國聯主導世界。然而,美國的這次嘗試失敗了,美國想要成為世界霸主的夢想被英法粉碎了。
1929年的世界性經濟大蕭條發生以後,美國不僅看到了日本的衰弱,美國還注意到了英國和法國的沒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稱霸世界的想法會不會再一次出現?當然會。當英法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的時候,當納粹德國以閃電戰入侵波蘭的時候,美國稱霸世界的夢想就變得十分熱切。
日本與美國都清楚,成為世界霸主就會獲得無數的利益。為了獲得這無數的利益,日本必定會與美國進行一次對決。既然日本與美國的戰爭不可避免,那麼戰爭從哪裡開始?以什麼方式開始?日本人告訴我們,從珍珠港開始,從偷襲開始。所以,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是不能夠避免的。
綜合以上各點原因可知,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之所以不能夠避免的最根本原因實質上是日本與美國的國家利益發生了嚴重的衝突。日本與美國競爭的是什麼?國家利益。日本與美國在東南亞爭奪的是什麼?國家利益。日本的北上和南下戰略反映的是什麼?國家利益。日本和美國都想稱霸世界反映出什麼?國家利益。一切衝突和戰爭都是因為國家利益。國家利益的爭奪最終要依靠什麼?國家的綜合實力。日本的綜合實力不如美國,所以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為不是其勝利的開始,而是其敗亡的徵兆。現今局勢下,國家利益的競爭要在規則之內進行和平式的競爭,畢竟國際社會發展的主流是和平。抓住和平,趕走戰爭!
-
20 # 打醉拳的貓
無法避免!!原因有兩點,
第一:美國石油已經禁運,而日本的石油只能在侵華戰場維持一年左右的時間,如果不佔領東南亞(婆羅洲東部的巴釐巴板油田和蘇門答臘島油田),日本的半機械化部隊將在中國戰場全部癱瘓。
第二:美國政府是十分想參戰的,但迫於民眾反對聲音過高才沒有主動去開戰,而援助被侵略國家則是可以做到的(關於英國的租借法案就是例子),所以如果日本忍下來了,但美國大力援助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和物資,那日軍就很難受了。(遠征軍和駐印軍的戰鬥力已經超過了日軍)
回覆列表
其實是能夠避免的,如果不發動偷襲珍珠港的行動,而是直接由海軍載著陸軍進攻東南亞群島,那麼日本也完全有能力全面佔領東南亞,畢竟當時駐守在東南亞群島的英美軍戰鬥力並不強,再加上率先偷襲擊垮英美聯軍並不是問題。
而美國和英國無論是出於面子還是利益就必定派出艦隊進行奪還,可這時對於東南亞原住民來說日本軍隊就屬於是解放者,所以在後續與美國的東南亞作戰當中,肯定會得到東南亞當地人的支援,再加上歐洲還有個納粹德國在,美國也不可能用100%的海軍力量跟日本人在東南亞死磕。
另外在見識到了美國人真正的力量後,日本很有可能會臨陣倒戈至同盟國,變成納粹德國的敵人,這樣一來二戰結束時日本就變成戰勝國了。隨後在透過談判將手中的佔領區該還還該收收,接著到了冷戰時分日本也必定會加入北約,畢竟日本與蘇聯同樣有領土爭端,這樣一來日本跟美國之間就是平等意義上的盟友關係。
其實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最大的敗筆就是偷襲珍珠港,因為這種偷襲太過卑鄙,美國必定會以此為藉口展開不計成本的報復性打擊。如果按照政治博弈跟美國一邊打仗一邊外交,肯定要比後來獲得更好的結局。
只可惜二戰時期的日本早就已經沒有了政治家,而在臺上的卻是一群只懂侵略不懂談判的派系軍閥。由於之前入侵中國期間,陸軍的勢力已經壓著海軍了,所以海軍必須幹出一件漂亮的大事,而且這件事陸軍還沒辦法插手,所以就必須去攻打珍珠港。
另外日本最有毛病的是即便決定要偷襲珍珠港,但對於偷襲完之後應該做什麼,日本大本營竟然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所以說這段時期的日本軍政府基本上就是少數瘋子帶著一群豬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