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聽三哥說歷史
-
22 # 搬講歷史
秦始皇39歲就統一六國,統一了中國,其功績無法形容。可惜的是49歲的時候就死去了。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唯一想要的就是長生不老。不過他是一邊修陵墓,一邊尋長生的。老百姓認為長生不老是傳說,因為他沒有能力去尋找答案,而秦始皇有能力,也想去尋找答案。所以會深陷其中。
-
23 # 靜夜思160519196
有個國王對阿凡提說,你左邊是一堆金子,右邊是智慧,你會選擇哪個?阿凡提說,我選擇左邊的金子(´▽`)ノ♪。國王哈哈大笑,愚蠢的阿凡提,竟然選擇金子而不是智慧。阿凡提不緊不慢的說,是的,陛下。一個人缺少什麼就需要什麼,我缺少的是金子,所以我選擇金子。而國王你嘛,不缺少金子,而缺少...嗯...這叫各取所需。
-
24 # 浮沉於史
秦始皇深陷其中很正常,別看現在很多人把死看得很淡,真當他們老了,求生欲恐怕不會遜於當年的嬴政。
求生是一種本能。人有太多難以割捨的東西了,一旦獲得,就很害怕失去,比如說親情、愛情,又比如權力、財富。為了讓這種擁有能夠持續,人們做了很多離奇的事情,放在秦始皇那裡,是求長生不老藥,放在現代人這裡,是加入各種亂七八糟的信仰,當然,還有保健品之類。
有人可能會說,每年都有一些選擇結束生命的人。這不錯,但這個數字,畢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它並不能代表一種普遍的意願。
不止秦始皇,很多皇帝都曾在晚年掙扎求生。漢武帝劉徹算是少有的強君了,他晚年同樣陷入了迷信這樣一個俗套,他寵幸了一些方士,這裡面有一個代表人物——江充。
江充一手策劃了“巫蠱之禍”,公主被殺,太子、皇后自盡。唐太宗李世民是見慣了生死之人,到了老年他也怕死,於是煉丹吃藥,最終反而讓自己死得更快了。
嘉靖帝朱厚熜崇信修道之術,為求採陰補陽,便以宮女經血煉丹,為了獲得足量經血,宮女們被迫吃下催經藥物,這種藥物副作用極大,甚至有丟掉性命的可能。
為此,宮女們製造了一起震驚宮廷的“壬寅宮變”,她們打算趁嘉靖睡著,直接將其勒死。她們付諸行動了,但沒能成功,還沒勒住皇上,繩子就打上了死結。
謀殺不成,她們的下場就不用多說了。
求生的人很多,但沒有人能做到長生不老。皇帝稱“天子”,君權神授,他們是上天的兒子。天道滄桑,它是永恆的,作為上天之子,似乎皇帝們不死也是應該。
皇帝們稱“萬歲”,不過中國這幾百位皇帝中,最長壽的趙佗也才活了103歲。(趙佗曾稱帝,後降位)撇開皇帝,傳說中長壽的人也有幾位,如此說張三丰和李慶遠,張三丰從南宋時期活到了清朝,李慶遠則活了256歲。
當然,這都是經不起推敲的,一個談資罷了。
因為有生死,很多東西才變得更有價值,人們才會去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時光,真要想活的久,那不妨從實際生活中入手:鍛鍊身體、健康飲食、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
25 # 唯二歷史筆記
這個問題說簡單通俗點就是皇帝的命值錢,說句不該說的,你讓一個普通老百姓,要什麼都沒有,生活的窮困潦倒,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不要說長生不老,就是活久一點,對他來說都是折磨。從古至今,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自殺離世的人還少嗎?
之所以秦始皇深陷其中,不是說他不知道,而是他寧願抱一絲希望,對他來說多活一年就賺一年。“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是這些王公貴族的專利,君不見有一句歌詞說的很明白嗎?“我多想再活五百年”,向天再借五百年甚至更多是秦始皇等皇帝們的最高理想!
總之,老百姓務實,他們沒有錢更沒有權,生活的重擔讓他們不會去想那些虛無縹緲的事情。對老百姓來說,一天不勞動就有可能一天沒飯吃,相反的是秦始皇掌握著天下的生殺大權,哪種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會讓人深深的痴迷的。要不然為什麼在古代為了爭奪皇位殺兄弒父的事情屢屢不斷?
回覆列表
芸芸眾生,怎麼能體會像秦始皇那樣做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空前絕後大事業人物的孤獨和心境?當俗世的所有目標和慾望得到滿足之後,已經被神化的“千古一帝”不甘心受制於自然規律的安排,只能乞求上天再借五百年,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神仙”。
秦始皇嬴政所做出的大事業在這裡不用贅言,我就引用西漢賈誼《過秦論》中的句子來說吧,“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樸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當然,這些表述還遠遠不能概括秦始皇震鑠古今的一生功業。
當秦始皇一統天下、大功告成的時候,他一定有著高處不勝寒的孤獨和失落,也有著對自己所開創的大秦帝國能否延續千秋萬代的焦慮和不安,他自然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以保江山永固。為此,他先後五次巡遊天下,一方面是為了向六國臣民示威,以鞏固統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遊玩享樂,尋求長生不老之術。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出巡,封禪泰山,之後到達琅琊,並派方士徐福入海求長生仙藥。徐福回來後說,只有派童男、童女、百工技師攜帶穀物種子去,才能拿到不死之藥。秦始皇答應派出後,徐福這次一去卻杳無音信。世上本無長生藥,徐福能到哪兒去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