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煙臺農科院
-
2 # 養花家
尿素作為氮含量最高的化肥,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廣泛。而且尿素對土壤沒有副作用,尿素施用多久會吸收跟施用方法,天氣和土壤條件都有很大關係。
尿素作為葉面肥使用時,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大部分植物在12h內能完成50%的養分吸收。尿素能軟化葉片角質,還能促進其他葉面肥的快速吸收。
尿素作為根肥使用時不能直接被吸收,需在土壤微生物轉化成碳酸銨才能被吸收利用,轉化時間跟氣溫,土壤PH,土壤含水量關係較大。一般中性土壤轉化率最高,土壤含水量高轉化快,土壤在25-30℃時轉化速度快。不同土壤轉化需要3-10天不等。
尿素利用率最高的是葉面噴施。根施的利用率跟施用方法有關。尿素和鹼性肥料一起施,碳酸銨會變成氨氣揮發,利用率下降。尿素施在土表,氨氣容易揮發,利用率下降,深施利用率較好。尿素施玩溫度高或立馬灌水,轉化速率快,根系來不及吸收,利用率也會降低。
-
3 # 努力就好
題目 尿素多久被吸收?怎樣提高利用率?
好的,關於尿素的施用問題,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和觀點。
尿素,速效氮肥,含氮量46%。雖是速效,但是比氯化銨,硫酸銨,硝酸銨等氮肥的肥效慢,那就叫它中速吧!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啊,尿素施入土壤後,要先在尿素細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轉變成氨,然後作物才能吸收利用。就像人不能直接吃小麥一樣,得經過機器加工成麵粉,然後蒸成各種麵食食用。
尿素轉化成銨態氮的時間,在一般情況下要經過3---6天。也就是說,根部吸收要經過至少4天以上!
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因尿素可葉面噴施,往往1--2天可見明顯效果。
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呢?
尿素可作基肥和追肥施用,畝用10--15kg為宜,均勻施用,一定要深施!
作基肥時,可結合翻地深施。
作追肥時,可穴施,溝施,深度10cm左右,早施3--5天,蓋好土,可以澆小水,但是禁止大水漫灌,否則會使尿素淋入土壤深層,延緩尿素的轉化,降低肥效!
最後,聽我一句忠告,
凡是氮肥禁止地面撒施!
-
4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肥料利用率低一直是困擾我國農業生產的一個大難題。無論是尿素、鉀肥、或者磷肥以及複合肥,都存在著肥料利用率低,造成大量浪費以及環境被汙染的情況,近年經常爆發的“水華”的推手之一就是被浪費的氮肥和磷肥。
那麼尿素的肥料利用率低有哪幾個原因呢?
首先是施用方式不正確。尿素經常用做作物的底肥和追肥。部分農戶在進行追肥作業時為圖方便將肥料施在土壤表層,尿素溶化後大部分隨地表徑流流失;還有一種是深層施肥之後進行大水漫灌,尿素的養分隨著水滲入土壤深層,而植物的根系生長達不到那個深度,造成肥料的浪費。
其次是施用的時間不正確。追肥要在作物的幾個需肥量較大的生物關鍵期提前施用。尿素施用後需要在土壤中的脲酶作用下變成碳酸氫銨才能被作物吸收,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正常情況下施用尿素在7天左右能看出肥料效應。但是看出肥料效應就用對了嗎?比如水稻的穗肥,需要在抽穗前施用,根據水稻肥料效應反應公式是n+2葉肥料效應最大,因此需要在水稻總葉數減去2葉的時期施用,也就是說11葉拼音要在9葉期施用,才能保證齊穗後灌漿期的肥料需求。
根據一上兩點原因我們可以總結一下施用尿素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點。
1、禁止表施。追肥需將尿素施入根側10釐米深的位置,防止尿素去地表徑流流失。
2、施肥深度不要過深。現在的農用機械發達,整地過度、過深。施肥時埋入土層在10釐米左右為宜,過深易造成肥料下滲進入地下水系統。
3、在需肥量大的生育期節點前施肥。尿素是中速肥料,肥效反應需要之前7天左右的時間,所以追肥要有針對性根據不同的作物提前7-15天左右。
4、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檢測資料施肥,在合理施用三大肥的基礎上增施微量元素和有機肥,利用科學的手段逐漸減少化肥施用量。
5、嘗試新機械或者新興技術,減少化肥施用次數,比如水稻種植中的側深施肥技術,能減少化肥施用次數2次左右。
以上是我總結的提高氮肥肥料利用率的一些想法和建議,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5 # 豫念喜子
尿素,在我們農業生產中非常常見,但是,使用尿素也是有講究的,正確使用才能使效果最大化,花錢買的東西不能浪費了。
現在是田間大量施肥進水的時候,尿素幾天能被吸收?影響尿素吸收的因素又有那些呢?
尿素是分子態氮肥,作物不能直接大量吸收,必須施入土壤後,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轉化為碳酸銨,(也就是常說的銨態氮肥),作物才可以大量吸收利用。
尿素轉化的速度主要取決於脲酶的數量和活性,而脲酶又受許多因素影響如下:
一、土壤的酸鹼度,尿素在中性土壤中的轉化速度明顯高於酸性或鹼性土壤;中性環境更適合微生物活動的要求。
二、土壤的肥沃程度,由於肥沃土壤中脲酶含量比貧瘠土壤含量高,因此肥沃土壤中尿素的轉化速度快。
三、土壤溫度,土壤溫度對尿素轉化速度較為明顯。據資料當土壤溫度在10℃時,尿素全部轉化需7-10天;20℃時需要4-5天;如果土壤溫度達30℃,只需要2天就可以全部轉化。
四、土壤水份,土壤含水份較多的粘壤土脲酶水解作用強烈。據研究,
在25-30℃時,土壤溼度70%時施用尿素一天後就出現氨化高峰,有28%的尿素轉化銨態氮素被作物吸收;反之,土壤水份不足含水低時,尿素轉化就慢。
總之,根據尿素施入土壤後需要轉化的特點,為了更好的發揮肥效,應根據具體條件,適當提前3-6天施用,以便能夠及時轉化為銨態氮供作物吸收利用。
尿素含氮46%,是目前生產上最為常用的優質氮素化肥,但尿素施入土壤後的利用率通常只有45%-50%。
除了早施尿素,以下兩種方法結合後肥料利用率更高:
1、深施尿素。無論作底肥還是作追肥,均應深施覆土,施肥深度10-12釐米為宜;尿素深施可明顯提高利用率。據試驗,尿素表施或淺施2-3釐米,利用率僅30%;施肥深度5釐米,利用率為45%;深施10-20釐米,利用率可達65%。
2、混用尿素。尿素與有機肥、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可以保持土壤養分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養分利用率和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
-
6 # 我是靚仔南波灣
吸收,必須施入土壤後,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轉化為碳酸銨,(也就是常說的銨態氮肥),作物才可以大量吸收利用。
尿素轉化的速度主要取決於脲酶的數量和活性,而脲酶又受許多因素影響如下:
一、土壤的酸鹼度,尿素在中性土壤中的轉化速度明顯高於酸性或鹼性土壤;中性環境更適合微生物活動的要求。
二、土壤的肥沃程度,由於肥沃土壤中脲酶含量比貧瘠土壤含量高,因此肥沃土壤中尿素的轉化速度快。
三、土壤溫度,土壤溫度對尿素轉化速度較為明顯。據資料當土壤溫度在10℃時,尿素全部轉化需7-10天;20℃時需要4-5天;如果土壤溫度達30℃,只需要2天就可以全部轉化。
四、土壤水份,土壤含水份較多的粘壤土脲酶水解作用強烈。據研究,在25-30℃時,土壤溼度70%時施用尿素一天後就出現氨化高峰,有28%的尿素轉化銨態氮素被作物吸收;反之,土壤水份不足含水低時,尿素轉化就慢。
總之,根據尿素施入土壤後需要轉化的特點,為了更好的發揮肥效,應根據具體條件,適當提前3-6天施用,以便能夠及時轉化為銨態氮供作物吸收利用。
尿素含氮46%,是目前生產上最為常用的優質氮素化肥,但尿素施入土壤後的利用率通常只有45%-50%。
除了早施尿素,以下兩種方法結合後肥料利用率更高:
1、深施尿素。無論作底肥還是作追肥,均應深施覆土,施肥深度10-12釐米為宜;尿素深施可明顯提高利用率。據試驗,尿素表施或淺施2-3釐米,利用率僅30%;施肥深度5釐米,利用率為45%;深施10-20釐米,利用率可達65%。
2、混用尿素。尿素與有機肥、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可以保持土壤養分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養分利用率和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
-
7 # 老農人一棵樹
尿素屬於醯銨態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細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轉化成銨態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分解與吸收的快慢主要和地溫有關,在地溫為10℃時需要7~10天,20℃時需要4~5天,30℃時僅需要2~3天。可見,作物冬季或早春追肥,施用碳酸氫銨比尿素見效快;如果施用尿素,還往往會因為肥效發揮緩慢而影響作物生長。
-
8 # 瑞克斯旺—侯
一般說來,當土壤溫度在10℃時,尿素全部轉化需7-10天;20℃時需要4-5天;如果土壤溫度達30℃,只需要2天就可以全部轉化。
尿素是分子態氮肥,作物不能直接大量吸收,必須施入土壤後,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轉化為碳酸銨,(也就是常說的銨態氮肥),作物才可以大量吸收利用。
尿素轉化的速度
尿素轉化的速度主要取決於脲酶的數量和活性,而脲酶又受許多因素影響如下:
一、土壤的酸鹼度:尿素在中性土壤中的轉化速度明顯高於酸性或鹼性土壤;中性環境更適合微生物活動的要求。
二、土壤的肥沃程度:由於肥沃土壤中脲酶含量比貧瘠土壤含量高,因此肥沃土壤中尿素的轉化速度快。
三、土壤溫度:土壤溫度對尿素轉化速度較為明顯。
據資料當土壤溫度在10℃時,尿素全部轉化需7-10天;20℃時需要4-5天;如果土壤溫度達30℃,只需要2天就可以全部轉化。
四、土壤水份:土壤含水份較多的粘壤土脲酶水解作用強烈。
據研究,在25-30℃時,土壤溼度70%時施用尿素一天後就出現氨化高峰,有28%的尿素轉化銨態氮素被作物吸收;反之,土壤水份不足含水低時,尿素轉化就慢。
總之,根據尿素施入土壤後需要轉化的特點,為了更好的發揮肥效,應根據具體條件,適當提前3-6天施用,以便能夠及時轉化為銨態氮供作物吸收利用。除了早施尿素,以下兩種方法結合後肥料利用率更高:
1、深施尿素。無論底肥還是作追肥,均應深施覆土,施肥深度10-12釐米為宜;尿素深施可明顯提高利用率。據試驗,尿素表施或淺施2-3釐米,利用率僅30%;施肥深度5釐米,利用率為45%;深施10-20釐米,利用率可達65%。
2、混用尿素。尿素與有機肥、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可以保持土壤養分平衡,限度地提高養分利用率和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
-
9 # 心灬之灬音
尿素一般七天見效。肥效期45天。
氮肥要防止。或減少氨的揮發。尿素可以穴施,深施溝施,也可以結合中耕順壟撒施,使土肥結合。要兩天後再澆水。,以免尿素隨水流失,而降低肥效。
-
10 # 物流小小魚
主要看每個地方的氣候和土壤的溼度,一般2-3天農作物都能吸收的到,土壤潮溼的話吸收更快,太熱的話容易被蒸發
-
11 # 農村王小霞
尿素被土壤充分吸收的時間與溫度有關如果以現在的天氣氣溫來講,一般只需要2天左右,尿素即可被土壤充分吸收。如果在20度左右的氣溫時,尿素被土壤完全吸收需要5天左右。而如果氣溫僅有10度時,則尿素致少需在一週左右才可被土壤吸收。。提高尿素利用率
深施尿素達15CM左右時,其利用率可達65%左右。而淺施3CM左右時,尿素的利用率僅有30%左右。
將尿素與其它肥料混施,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尿素的利用率,更加發揮尿素及其它肥料的肥效
施用尿素後可用水灌溉,經實驗表明,土壤溼度達70%左右是時,尿素的營養成分會被土壤更快更好的吸收。
-
12 # 鄉村老範
土壤尿素吸収抉慢有很多因素,一般主要是與溫度和水分有關,在水分充足,在地溫高於20度的情況下,4—7天之內基本就能吸收。
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尿素易溶於水水,溶於水後以分子形態存在。如果我們直接把尿素投入水中再澆施作物,這時候就會有大量的尿素隨著水而流走,這樣就大大的降低了尿素的使用率。
最好的辦法就是尿素根施。對於旱地作物施加尿素,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作物根系旁邊挖個小洞穴或者開個溝將尿素埋入其中,再用土覆蓋。這樣尿素就不容易揮發掉,能夠大大的提高尿素的使用率。不過對於大田或者水田,那就不太可能根施了。我們可以透過降低水位,保持淺水層然後施加尿素,尿素施加後要注意不能放走田裡的水,等水逐漸幹掉這樣尿素養分隨水入田就可以被作物吸收。等一個禮拜左右時間再進行排灌水操作。
另外要提高尿素的使用率,我們還可以把尿素當做葉面肥來噴施。尿素作為葉面肥使用是很不錯的方法,這樣尿素就可以直接被葉片吸收,從而大大提高尿素吸收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尿素噴施時注意濃度,一般作物噴施尿素時濃度不得超過0.3%。
-
13 # 冰原落雪
尿素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需要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轉化為碳酸銨,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這個轉化的過程受多方面的影響:
1、土壤酸鹼度的影響。
2、土壤貧瘠程度的影響。
3、土壤溫度的影響,在土壤10℃時,尿素全部轉化需7-10天;20℃時需4-5天;土壤30℃時只需2天。
4、土壤溼度,溼度為70%時,土壤溫度25-30℃時,一天內就會出現氨化高峰,28%尿素轉化氨態氮素被作物吸收。
要提高利用率需要做到兩點:
1、尿素要深施,在深埋10多釐米時,利用率最高。
2、尿素和有機肥、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混用,能更大限度的發揮肥料增產的作用。
-
14 # 隨緣69355
尿素化肥是農村多種農作物需要的一種追用肥料,比如,水稻,玉米,油菜等都是少不了的。
那麼。要怎樣才能提高利用率,有兩個辦法,第一,下雨過後施肥,因為土地溼潤,施下去的化肥很快就會溶化,禾苗根部也就能快速吸收。
第二,尿素對水或對豬糞使用,這個效果更好,因為化肥在水裡面基本上就溶化的差不多了,再澆灌在禾苗的根部上,吸收還能不快嗎。
-
15 # 金光閃閃亮529O61
尿素是高氮肥,施在莊稼地裡,幾天能見效,要看地的溫度,1O,20,3O度,不管是尿素,磷肥,鉀肥,黑肥,白肥,氣肥(碳酸輕銨),開溝施肥
效果最好。溫度越高,溼度也大,見效一塊。什麼事情也不是絕對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現在都是複合肥。N一p2O5一KO,22一22一6,總養分50%。鋅腐酸>2,5《N十p2O5十K2O≥40%,28一6一6等。保持低溫,活磷鉀:解磷解鉀,提高利用率,少用肥多打糧。穩定氮素,不流失:減緩尿素分解和揮發,提高利用率,少浪費。螯含中微,快吸收:富含螯合態鋅等,中微量元素,高吸收。小分子碳,大增效:補充莊稼碳營養,顯著增強肥料功效。
-
16 # 鄉野村旅
(1)不離水,不離根
要求將尿素深施入溼潤土層,以便尿素入土後更快接觸脲酶,在土壤溶液中水解,使NH4+能分佈在更大的根系吸收土層,被作物根系吸收或被土粒結持。尿素與水相伴也會顯著減少水解產物的分解,減少其氨揮發損失。當遇乾旱季節或對乾旱土壤施用尿素時,更須注意施入溼潤土層或施後澆水。也可將尿素化水澆施,使其能隨水滲入土層。
(2)先肥土,後肥苗
尿素水解成銨態氮,需要一定時間和條件。因此,尿素可作基肥早施入土,使其及時水解變成銨態氮,並使氮素分佈於更大範圍的根系可吸收土層(肥土);在作物根系伸展過程中被更快吸收(肥苗)。將尿素用作追肥時,也宜適當提早施用,將其施入溼潤土層,使其能及時而平穩供氮。不宜採用“捉黃塘”式追肥,即在見到作物發黃顯露缺氮症狀後將尿素撒施於根邊土壤。
(3)避高溫,慎小苗
尿素的含氮量高,含有少量縮二脲,一般不宜用作種肥(用來拌種、包衣或直接接觸種子),用於苗床育苗或幼苗期追肥時,也宜控制少量並深施入土,避免直接與幼苗接觸。採用噴施時,控制尿素溶液w[CO(NH2)2]<0.5%。高溫烈日下和大棚內都不宜直接幹撒尿素,注意施入土層或施後覆土,以避免尿素迅速分解,達25~30℃時,易發生毒害。
施肥中不要把肥料放得離根太近,防止燒傷植物的根,尿素施肥後3-6天明顯發現植物的變化,一般5-10個工作日被吸收。
-
17 # 雲中飛268
尿素是一種含氮量高的肥料,宜溶於水,施用後作物能迅速吸收,見效快,效果明顯,而且還是中性肥料,適合各種土壤和作物,使用方便,是農民喜歡的肥料,因含氮量高施用時距離根部過近,過量容易產生肥害,對作物產生危害。
尿素可作基肥,追肥,葉面肥來使用,由於使用方便,一般用於追肥和葉面噴施。
尿素施入後,作物不能直接吸收,要在土壤中轉化成氨才能吸收,轉化的速度與溫度有關,當氣溫20度以上時需3------5天,氣溫低需5-----7天才能吸收,因此施用後不要馬上澆水,施後就接著澆水會使肥隨水流失降低利用率。追肥應穴施在作物的根系部位,深度15釐米左右為宜。
葉面噴施因作物的種類不同,使用濃度也不同,糧食作物以2%的濃度,果樹1.5%濃度的溶液,濃度不能過高,以免燒傷葉片
-
18 # 田園碩果
農村長大都知道尿素是農村家家戶戶必備的肥料,使用方便、吸收快 、價效比高等優點。至於多長時間吸收要看農作物的品種和土壤溼度和使用方法,就拿玉米和小麥這兩種農作物來說,玉米採用根施肥效果比較好,就是在玉米播種25~35天,在每顆玉米苗根部十公分左右土壤裡施入3~5克尿素,土壤溼度高的話2~3天就會被吸收。小麥使用土壤表面施撒式效果最佳,就是麥苗沒有拔節之前澆灌或者下雨下雪按每畝30~45斤直接用人工或噴撒機施入田間一週左右就能看到效果。
-
19 # 1愛自由1
哥哥姐姐們6月份是田間大量施肥進水的時候,尿素幾天能被吸收?影響尿素吸收的因素又有那些呢?帶著疑問請教了專家,整理後與大家分享。 尿素轉化的速度主要取決於脲酶的數量和活性,而脲酶又受許多因素影響如下: 一、土壤的酸鹼度,尿素在中性土壤中的轉化速度明顯高於酸性或鹼性土壤;中性環境更適合微生物活動的要求。 二、土壤的肥沃程度,由於肥沃土壤中脲酶含量比貧瘠土壤含量高,因此肥沃土壤中尿素的轉化速度快。 三、土壤溫度,土壤溫度對尿素轉化速度較為明顯。據資料當土壤溫度在10℃時,尿素全部轉化需7-10天;20℃時需要4-5天;如果土壤溫度達30℃,只需要2天就可以全部轉化。 四、土壤水份,土壤含水份較多的粘壤土脲酶水解作用強烈。據研究,在25-30℃時,土壤溼度70%時施用尿素一天後就出現氨化高峰,有28%的尿素轉化銨態氮素被作物吸收;反之,土壤水份不足含水低時,尿素轉化就慢。 總之,根據尿素施入土壤後需要轉化的特點,為了更好的發揮肥效,應根據具體條件,適當提前3-6天施用,以便能夠及時轉化為銨態氮供作物吸收利用。 舉報/反饋
-
20 # 橘呆呆
不論是種莊稼還是種瓜果蔬菜花卉,都離不開尿素,由於尿素對土壤不會造成任何汙染,對土壤結構不會有任何破壞,所以尿素是使用最多的氮肥。然而尿素不能直接被農作物吸收,需要和土壤裡面的一種物質發生反應之後產生的另外一種物質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是普遍的利用率只有45%左右,施肥之後大概需要5-8天才能被吸收,所以需要推算作物需要肥料的時間,提前進行施肥。
尿素吸收速度的影響因素溫度溫度高比溫度低的吸收速度高。
溼度土壤溼度高,溫度適宜的時候,尿素吸收速度會達到巔峰
酸鹼程度土壤過酸過鹼都不利於作物吸收尿素,只有中性土壤才是最適宜的條件。
土壤的肥力肥沃的土壤比貧瘠的土地吸收的更快怎樣提高尿素的利用率深埋老百姓的經驗表明,如果尿素施加之後不覆蓋或者淺蓋,利用率只能達到25%,這樣大大的浪費了尿素,而覆蓋深一點,利用率可以高達60%,一般埋十公分左右最為適宜。
搭配使用其他肥料和人類一樣,只有營養均衡,才能身體強健,農作物也是一樣的道理,適當的和其他的有機肥,磷肥鉀肥搭配使用,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回覆列表
影響尿素吸収速度很多,在普通土壤中,主要還是與溫度和水分有關,一般情況下,水分充足,在地溫高於20度的情況下,5天之內基本就能吸收;
現在尿素使用中,很多農戶喜歡在澆水前之間灑在土壤表面,這樣做既浪費肥料,又容易引起作物肥害,使用時應開溝或穴施,與其它有機肥或複合肥一起使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