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懷左同學
-
22 # 腦袋大脖子短
不要崩潰!不要崩潰!不要崩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也是沒考上,我沒崩潰,我父母更沒崩潰。當然了能看出來你是一位關心孩子的家長,向你致以最誠摯的敬意!根據我這幾年的工作經驗分析一下:
1.本科是完全能找到工作的。大四考研只是其中的一個選擇,有的考公務員,有的考教師編,有的直接找工作。雖然現在找工作壓力大,但是招聘的地方還是很多的,還是有很多的面試機會的。我當時找工作面試的第一家公司就過了,我那些沒考研的同學也都找到了工作。所以說,就業是難了,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只不過可能要多面試幾家。本科工作有本科工作的優勢,專業性不強不一定非得要找本專業相關的工作,比如我現在工作的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我的同事中竟然有醫療護理專業的。大多數的人在大學裡學習的那些東西工作完全用不到,都要從頭學起(除非是醫生這種)。所以本科就業靈活性更大。
2.研究生就業也難。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們組要招個新員工,有人來參加面試,本來應該是領導去面試的,結果領匯出差了,領導讓我去面試,那時候我剛工作不到兩年,拿過來簡歷一看,竟然是個研究生,當時我就懵逼了,我一個本科生去面試研究生,不知道該問什麼問題,然後我就問了一個問題“這是你面試的第一家公司嗎”。他回答的是,不是,已經面試很多公司了。你看,就業難不僅僅是本科,研究生畢業也一樣,也要拿著簡歷到處去碰壁,甚至要和本科生去搶工作。與其兩年後去碰壁,還不如現在就去呢。
3.可以邊工作邊繼續考。如果實在是想重新整理一下學歷,可以來年再考,這種現在也是很多的,比如,我們高三教了我們三年的生物老師快高考的時候說,你們要離開學校上學去了,我也是。我們生物老師的情況就是,本科畢業教了三年學,然後再去讀研究生。還有我們的音樂老師也是同一年考上了上海的公務員。
4.讓孩子自己選擇。都已經大學畢業了,我感覺父母在教育方面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對於他的未來就讓他自己決定吧。我姨對我姨妹的要求就是,只管你上完大學。我姨妹後來考上了研究生,學費貸款,生活費自己掙。父母干預的太多也不好。再舉兩個例子:我大學宿舍六個人竟然只有兩個會做飯的;我公司一同事三十五歲了竟然沒自己買過衣服,穿的衣服都是父母在家買好郵過來,可悲啊。
-
23 # 一笑清晏一:調整心態
首先你不能崩潰,孩子考研沒考上內心肯定很不是滋味,如果你的情緒影響給孩子,孩子更會壓力很大的。你要明白一點:考研是為了讓孩子以後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沒有考上,那也沒關係,之不過是提前工作而已。如果你能夠把這一點資訊和信心傳到給孩子,我想孩子也會很欣慰的。
二:加深溝通其次你還是要做好孩子的心理梳理工作,跟孩子最好能夠好好談談。徵求一下孩子的一件和建議,問問孩子接下來有什麼計劃和安排。如果是一些比較好的積極方面的額安排和計劃,那作為家長的你也要表示積極和支援。
最後,你一定要有一個意識:雖然現在就業壓力很大,但是不代表就找不到好的工作了,這兩者沒有什麼必然性的聯絡。你要相信,即使就業機會如此之難,一樣有很多人能夠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這其中的重點就在於你孩子怎麼去找,如何去找的問題了。任何一個渺小的人,他身上都有閃光點。就衝著你孩子去考研的這個初衷來說,你孩子就是一個積極的努力的好孩子。
三:採取多種渠道進行找工作確立了孩子的一些情況之後,你就要對症下藥,做好相應的計劃和安排了。比如你的孩子決定要去找工作了,那你就要儘自己一切能力去幫助他,這樣一來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關心而感到很有力量。
建議你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專業,以及具體能力去給孩子計劃找工作。如果實在不行,可以透過網路或者尋找一些值得信賴的業內人士,老師啊或者專業人士啊,給孩子出具一份專業的職業計劃書。這樣子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是很有必要的,加油。
-
24 # Jshs2006
孩子考研沒考上,這有啥可痛苦的?要是覺得非要讀研不可,報個張海峰的培訓班,接著考唄!
再說了,有本科學歷也夠了,馬雲,馬華騰,劉強東不都沒讀研究生嘛!我正和一讀了研究生的同學閒聊,她當老師的,去年年底的績效還不到2000天天被奇葩領導的奇葩事情噁心,還捨不得辭職,畢竟是體制內的工作呀!要是你您孩子考上研究生了,還有不少要崩潰的事等著您!這事不是孩子的事,是您自己出了問題。孩子都這麼大了,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了。家長能幫忙自然好,幫不了也不能瞎著急。您替孩子考慮多了,孩子沒有自主性了,讀了研究生也不見得就能好。社會大學才是每個人要奮力搏擊的地方,適應得了社會,才能獨立!一個不獨立的孩子,就是博士了又如何?離不開您的孩子,是經不住風雨的。
人生被父母規劃好的孩子,是悲催的。有些孩子考不上,不是能力不行,是自己不想考,父母逼著考的。不知道您的孩子是不是這一類?條條大路通羅馬,孩子選的路跟您指的路一樣嗎?如果不一樣,您非逼著他按著您的意思來,接下來的事可大可小了。講一個危害小的給您聽聽。我一高中同學,高考考的河海大學的通訊工程(他父親替他選的)。畢業了沒幹通訊相關的工作,去了證券公司上班,幹了兩年,又去搞了網頁設計等等工作。工作之餘,一直在學習建築設計,不停地面試建築設計相關的工作,屢試屢敗。偶有成功的,也過不了三個月試用期,換了幾個公司拿了一年多的試用期工資才穩定下來(中間還有空檔期)。現在終於幹上了自己喜歡的工作了。聽了他的經歷,我問他老婆對這事怎麼看?他表示非常慶幸自己找了個好媳婦,和自己過了十來年的清貧生活,一直支援他追求理想。父母應該支援鼓勵孩子追求理想,而不是遇事就崩潰,更不能讓孩子走自己不喜歡的路。一帆風順可遇不可求,克服困難,勇往直前,人生必能美好!
-
25 # 雲上彩虹742
我就是從你的這種狀態中走過來的。2016年大女兒畢業也是這種情況,她來西安時校招已結束,四處參加社會招聘,託人託關係,揹著被褥找房子,七月的驕陽烤的我的臉都起皮,最後在同車鄉黨幫助下找了一家只有七名員工的母嬰公司。發工資時七扣八扣只發了一千二。早出晚歸的辛苦,省吃儉用的拮据,身兼數職的疲憊使孩子的身體體能急速下降,出現眩暈休克,辭工調理治療之後,分析了自已的專業、特長,梳理了許多相近、相似的崗位。報了輔導培訓班,體驗了社會生存法則的女兒變得踏實了,勤奮了,參加了年底的招考,雖然考在了偏遠的小縣,可她自己覺著目前的工作她很得心應手,工作環境和氛圍都很好,己經成長為單位骨幹。
建議先讓孩子融入社會,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確定目己的興趣,愛好l以及專業特長,首先完成從學生到職場的轉變,調整心態去適應。有了方向確定了目標參加二次培訓,孩子的心理素質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己熱愛的崗位。
回覆列表
孩子考研沒有考上,並不能就直接定義了孩子不好, 不能夠就業。作為家長,不能在視野上阻斷了自己孩子的前程,要多看時政新聞,瞭解國家的大政方針,面對孩子考研沒考上,家長崩潰的心情可以理解。我認為家長可以有以下幾點方法:
瞭解國家的政策,深刻分析孩子的優劣勢,幫助就業昨天在最新的教育部發佈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就提出“24365校園招聘”服務,24小時,365天全線上,幫助應屆畢業生找好工作,拓寬就業渠道。這是除研究生擴招之外,對孩子就業最好的辦法。
讀研究生的本質是為了什麼呢?不還是提升學歷,方便更好就業嗎?那現在有這樣的政策紅利,為什麼作為家長,不好好坐下來,和孩子聊聊,分析分析優劣勢呢?如果遇到好的機會,趁早就業,這樣能夠在社會的實踐中,學習到更多,提升更多,不是很好嗎?
除了校園招聘,面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教育部還提出了考試選拔上崗就業,下基層鍛鍊,參軍入伍,創業發展等等。今年的政策有很多,家長可以多看看,找到合適的就鼓勵孩子去就業。
和孩子深度交流,聽聽孩子的想法我身邊親戚中就有一個例子,孩子很乖,沒什麼自己的想法,從小就是聽父母的話,父母給選的理科,父母給報的金融專業,父母給找的考研學校,結果孩子今年連國家線都沒有過,調劑都不可以。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因為父母從來都不知道,孩子不喜歡理科,不喜歡金融,不想要考研金融專碩,而是喜歡文科,熱愛文學。卻由於父母的期待,一步步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沒了自我。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的術語叫做“課題分離”,就是說要明白父母的事情是父母自己的事情,孩子的事情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可以和孩子交流溝通,而不要試圖控制,改變孩子。
考研是一條很好的路,能夠讓孩子提升學歷,就業的時候更具有競爭力。但注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走這樣的路,讀書考試是能力的一些體現,但是以就業為基礎,家長還是要認真聽聽孩子的訴求,孩子覺得合適的路,才能好好走。
父母不能埋怨孩子,把情緒帶給孩子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的,孩子自己沒有考上,心裡已經很不好受了,這時候作為家長,不能再去埋怨孩子,說孩子令你失望,誰誰誰家的孩子都能考多少分,上什麼好學校呢。
不去攀比,不去埋怨,是一個家長帶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情緒是一個很奇妙的傳遞,當我們用正念思考去看待這件事的時候,它不過是一次考試沒有考好,下次考試需要更長的時間,面對更大的壓力,問問孩子他們想怎麼做,當他們猶豫的時候,肯定他們,給予他們鼓勵,就會由悲觀的情緒轉為積極的情緒。
我至今很感謝的人就是我的父母,雖然他們學歷不高,視野不廣,但是在我面臨選擇的時候,告訴我只管去做,什麼結果他們都會很開心,和我一起面對。所以我有了底氣,勇敢去考研,如願以償。
試想,如果當時我的父母視野有限,告訴我讀完大學就該就業了,就要結婚了,我怎麼可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進步?
父母的力量是無窮的,當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最好自己先做到,樹立榜樣,孩子才會受影響,模仿你的言傳身教,成為更好的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題主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