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過年是我們每個人躲不開的一個問題,您怎麼感覺年味是變濃了還是變淡了?
6
回覆列表
  • 1 # 知識點滴

    其實年味越來越淡這樣的說法都來自成年人,尤其是年輕人。其實過年的習俗基本沒怎麼變過,只是我們的見識體驗更廣了。小孩非常期待過年,是因為每到新年就會有新衣新鞋穿;過年時還能領很多紅包,並且一到過年家裡就會有吃不完的零食,還可以玩煙花,擦炮等等。而作為成年人,隨時都能買來新衣服,吃過各種美味佳餚,也見過更美的風景,況且還要給晚輩發紅包,如此便不再有期待感,儀式感,和愉快感了。

  • 2 # 切爾西韓小姐

    一年比一年淡。如我先生所說,我們應該賦予傳統節日新的定義。文化觀念是需要更新換代的,與時代不同步會讓每個人的心都無處安放。

  • 3 # 了心悟性171

    年味,淡啦,越來越淡啦!不光淡去了節日味,最重要的是淡去了親情味,人情味,淡去了民族傳統文化味!發揚傳統文化,弘揚中國年!

  • 4 # 詩詞名句鑑賞

    我是一名90後,自我感覺,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心境也不一樣了,對於年的感受也大不相同,完全沒有了小時候對於過年的期盼,關注的點也不一樣了。所以,覺得年味淡了。

  • 5 # 川川餵你話

    個人觀點

    一年一年沒有年味了.是因為現在的生活壓力太大了.在外地打工上班的都.不想回來了 人也太少了 人心也沒有之前.那種憨厚.善良了

  • 6 # 墨緣一品

    我認為,實際上現在年味一年比一年濃郁了,花樣也越來越多了,內容也更加豐富了,那為什麼很多人會說年味越來越淡了呢!主要原因是人們的思想上比以前更加豐富了,眼界更加寬廣了,欣賞水平更加高明瞭等等,比起幾十年前,人們精神生活較為單一,物資也不很豐富,每逢新年,帖春聯、放鞭炮,看秧歌,全家老少幾代人在一起吃個年夜飯,就覺得年味十足了!總之,無論有什麼感覺,新年都是每個人所盼望的,年味濃也罷,淡也罷,留住美好的回憶,憧憬美好的未來,完美自我人生!

  • 7 # 風雨無懼

    年味一年比一年要濃啊!農村除了傳統習俗,還有現代文化活動;城鎮除了禁止燃放煙花鞭炮外,部門組織的、社群開展的、民間自發的各類辭舊迎新慶新年活動一個又一個,好不熱鬧;家家戶戶也裝燈結綵,貼對聯、做年糕、走親戚等……。過年就是過年,真是國泰民安,好不歡樂![耶]當然,各地不一樣,這與各地的風俗習慣有關。還有就是農村有的村子成了空殼村,大多數人都搬到成里居住了,大村子住人少,來客也少,好不冷清[流淚]

  • 8 # 大志有魚

    大不如前,一年不如一年。但這也是每一個人都不可能一樣。我在農村長大,隨著讀書、進城讀書、留在城裡工作、城裡買房、城裡生活,從前在農村生活,和村裡的每家每戶親如一家人。自從在城裡居住生活,貌似生活條件改善了,衛生環境也不錯,但同住一個小區的居民,大多為點頭之交,無法獲得信任。在農村可以夜不閉戶,在城裡卻時刻關上大門。好不容易過個春節,過去一家人坐下來一起做過年用的餅等食品年貨,現在懶得做,到街上買,都是貪圖方便;拜年也變得走流程,年味就這樣越來越少。

  • 9 # 禾德文

    小時候過春節,雖然物質生活未那麼富裕,但鞭炮響起熱鬧非凡,因平日供應匱乏,過年前夕政府票證可購票相應豐盛食品,一家人圍桌其樂融融,而今,每天都有甚多的東西享受,淡化了物質的滿足感,在下沒有了走家書門的拜年,城市之人更多的舉家旅遊,農民工們更多是回家探親,中國人的年味沒了,只剩下鄉村裡的新年韻味。

  • 10 # 就想這樣子

    我感覺一年一年都這樣,不濃不淡,正常好。

    有人說年味越來越淡,可能是因為從前過年要早早開始置辦年貨,比如年夜飯,頭天父母就開始準備,大年三十從早忙到晚,要弄一大桌子飯菜。那時候不像現在,平常沒有那麼多大魚大肉,小孩子都盼望過年吃好吃的,還有壓歲錢。現在物質條件豐富了,想吃什麼想買什麼都不用等過年,年夜飯都不用在家做,酒店訂餐人家幫你全部搞定。

    帖春聯,帖福字,是傳統必做專案;至於過年的一些活動,逛廟會、猜燈謎,一些城市裡依然都還在,只是大家不一定會喜歡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了,反倒是出國旅遊的人數年年遞增,近幾年春節大假,中國遊客遍佈世界各地。

    不是年味不濃,是因為生活富足,大家過年的方式和以前不同了,上酒店吃年飯,出門旅遊,也可以說是新的年味。

  • 11 # 啊金簽名設計手寫語錄

    從這個問題我感覺,實際上現在年味一年比一年味了,現在家裡老人大人小孩都在玩手機。基本上都沒有人看電視了 ,我記得小的時候大家都聚在一起看電視,時候很熱鬧的。現在科技進步了,感覺過年沒有年味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過年變得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我時常在心裡問自己這個問題,卻百思不得其解。只是感覺,年年有新年,一年卻不如一年。

    是不是人長大了,心中的期盼沒有了?或是吃的東西多了,過不過年和平時沒什麼兩樣了?還是過年過的麻木了?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但可以確定的是,很多人都感覺到了年味的漸漸消失,卻都無能為力。總想做些什麼,卻又無從下手,只能默默看著“年”離我們的渴望漸行漸遠。

    記得幾年前,每年過年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從年初盼到年尾,才終於迎來每個熱鬧沸騰的新年。雖然那時候過年天氣比較寒冷,但是家家戶戶熱熱鬧鬧的,街坊鄰里、親戚朋友在一起寒暄嘮嗑,早就把寒冷拋到了腦後。

    特別是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熱氣騰騰的團圓飯,年夜飯總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宴席。那時候爺爺奶奶還硬朗,大媽大伯一家也會和我們家在一起過年,一大家子其樂融融。那時候也沒有手機的困擾,沒人會低下頭玩手機,大家都在一起聊聊天,或者打打牌,下下棋,到處都洋溢著過年的氛圍。

  • 12 # 大耳朵楊圖圖

    年味越來越淡了,而且現在每個公司年假就放幾天假,回家之後也陪不了幾天親人,農村不讓放鞭炮,什麼都不然放,感覺現在沒一點意思。

  • 13 # 阿雲146768402

    年味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首先,從時間上來講,新世紀以前,春節期間,家人相聚的時間要長一點。無論是企業社會團體或政府機構,都會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八以前放假,到初八才開始報到上班或開工,而農村的習俗更是不過十五不做事的,所以,大把時光相聚,或尋友訪親,大大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勾通與交流,加深了感情。同時,也讓人們有了更充裕的時間為過年做好各種籌備。而現在,卻是除夕日當天下午才放假,初七日報到,更有部分企業在初五日就開工了,時間少了三四天,前期籌備短促匆忙準備難以完善,後期相聚短暫不便於親朋好友交流互通往來。

    其次,從社會發展來講,也會越來越沖淡年味。因為發展越快,分工越細,人們就越忙,生活水平越高,需求面也越廣、量也越多。很多的事情原來是家家戶戶自己動手的老傳統,都變成了專門的流水線生產而改變了供需模式。比如打年糕、打豆腐從及儲存過節的其它食物儀禮物品等等等,都變成了臨近春節時每天下班後的去商場各種不停的買買買。雖然物資大大豐富了,但也減輕了過年的議式感和減少了家庭成員之間從事傳統文化的交流,不利於親情友情的發展。

  • 14 # 啟洲視界

    我感覺年味淡了,以前過的是“吃貨,團員”的年味,現在過的是“湊合一起”的年味。沒有了“人氣”和傳統習俗的氛圍了!

  • 15 # 運河文化書院

    時代在變化,習俗也在變化。我們常說年味變了,事實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年味。人情味在,年味就在。

    你也覺得春節越來越乏味了嗎?

    那些陷在沙發裡的老人,圍坐聊天的中年人,眼睛盯著手機螢幕的孩子們,大概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對啊,過年越來越無聊了。”從九零後的青年到年邁的老者,幾乎全體中國人都無比懷念兒時的春節,懷念那時候讓人流口水的食物,那時候母親和祖母嘴裡念念叨叨的習俗,那時候在院子裡炸響的鞭炮,那時候偷偷拆開的紅包……

    過去的年味雖然令人懷念,但它也帶來了噪音與環境汙染,無法與時俱進。圖/Public Domain

    這些深埋在記憶裡的瑣碎細節,構成了我們心心念唸的所謂“年味”。有人覺得,爆竹禁放了,年味就沒有了;有人覺得,一年到頭吃慣了大魚大肉,不再期盼年底的家庭美食,年味就沒有了;有人覺得,孩子們手裡越來越寬裕,一個厚厚的紅包,都換不來一句真誠的拜年,年味就沒有了;還有人覺得,除夕夜那臺晚會越來越乏善可陳,年味就沒有了。

    誠然,一些習俗消失了,一些習慣在漸漸改變,一些新的事物擠佔了我們寶貴的團圓時光。但是,流動在所謂年味之下的,是中國人細膩綿長的人情味。只要這種溫厚的感情沒有改變,即使載體從放爆竹、看春晚變成了搶紅包、打遊戲,年味都不會消散。

    當我們懷念年味時,我們在懷念什麼?

    記憶由多種元素構成,包括光影、色彩、旋律、氣息、味道。春節,一定是我們心底裡最五光十色的一段記憶。

    春節總有擾攘的人群。在商場,在廟會,在鄉村和城市的大街小巷,人們採買年貨,圍觀表演,相互拜訪,用形形色色的口音傳遞祝福。

    春節總有眼花繚亂的色彩。鮮紅的燈籠、春聯、剪紙,在漆黑的夜空裡綻放的金色煙花,散落在雪地的爆竹碎屑,泛著油光的菜餚,揭開蒸鍋,在寒冷冬日裡騰起的一團白汽,共同組成節日的光影。

    春節總有滿滿的儀式感。從灶王爺、媽祖到財神爺、觀音菩薩,再到祖先的牌位,桌前的長輩,最小的兒童,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天南海北的中國人,用繁複的習俗,連線起家庭的全部溫情。

    人情味就是最好的年味。

    而以上種種,彷彿都在一夜之間消散而成為記憶。告別貧窮、住進高樓、接入網路的中國人,開始真誠地懷念起它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懷念的這些年味,背後都是濃得化不開的人情味。

    年夜飯裡,除了濃郁的滋味與喜樂的氣氛,還流淌著傳承了兩代以上的家族情感。夫妻、母女、父子、兄弟姐妹之間的溫情,全都濃縮在熱氣蒸騰的菜餚裡。大年初一的早上,從長輩的手中接過新年紅包,還會附帶幾句叮囑,是這個時代少見的最真心的祝福。出門拜年,遇到相熟多年的鄰居帶著裹成球的小孩子,隨手給出一個小小的新年紅包,一如我們年少時從他們手上接過壓歲錢。代代交替,生生不息,時光的流動在中國的年俗裡顯得自然而生動。

    不是年味淡了,是表達方式變了

    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節》裡,深情地回憶了年前年後衚衕裡的景象:“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

    如今連文中描寫的這些糖,都已經很少見到了。可是過年的氣息,就真的消散在記憶裡了嗎?

    事實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年味。六七十年代的年味是一頓珍貴的肉餡餃子,八九十年代則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節晚會,新世紀以來開始流行旅行過年、網路春晚等等。時代在變化,習俗也在變化。我們常說年味變了,實際上只是每個時代投射在節日裡的景象變了,每一代人在這短短几天裡釋放情感、表達歡樂的方式變了。

    新春時分的倫敦唐人街。華人在哪裡,春節就在哪裡。

    當鞭炮聲、硫磺味組成的年味漸漸消失,新的年俗也在逐漸崛起。也許是一起打一盤手遊,也許是預定好了飯店的年夜飯,也許是一同在彈幕網站上吐槽春晚,也許是在海外的旅途上迎接新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還能感到濃濃的年味。

    在長沙、瀋陽兩座城市,有兩輛主題為“發財紅包專列”的地鐵列車正在執行。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載滿乘客也載滿祝福,從傳統駛向未來。

    網際網路紅包,一種新年味

    在不斷消失和不斷湧現的新舊年俗裡,紅包應該是最具生命力的一個。

    這一習俗幾乎是和春節相伴而生的:長輩把一些金錢贈予兒童,掃除邪祟,寄託祝福,其中的情懷亙古不變,而具體的形式卻又展現著不同時代的特色。

    清朝人吳曼雲寫過一首《壓歲錢》,描繪了幾百年前,兒童接到壓歲錢的情形:“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蕭價,添得嬌兒一夜忙。”一串小小的銅錢,究竟是該買玩具還是買爆竹?兒童把錢藏在枕頭下,思索了一夜。

    等到紙幣出現,紅包也應運而生。用喜慶的紅紙包幾張鈔票,成為過年時最體面的禮物。物質匱乏的年代,有些人家拿不出錢,就用糖果替代,小孩子吃一顆水果糖,也能嚐到甜甜的年味。從幾毛幾塊到成百上千,從燙金的利是到網際網路紅包,紅包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紅包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如今在手機上跳出來的紅包,和千百年前孩子們手裡叮噹作響的一串銅錢早已相去甚遠,但其精神核心卻沒有改變。網際網路重塑了我們的生活,但也繼承了中國人的人情味。在春節期間成倍增長的語音訊息、小影片裡,父母搶著在麥克風前說話,遠方的長輩湊在螢幕前觀望。也許,網際網路不僅沒有毀掉我們的節日,還讓它變得更豐富,讓我們傳遞人情味的道路更通暢。

    對於一個紅包,最重要的不是金額,而是其背後的一份溫情、關懷和祝福。網際網路紅包,在祝福之外,疏通社交、啟迪分享的意義,也促成了它的流行。縱然遠隔萬里,中國人也能借助網路,在一個紅包下團聚。

    (原文轉自:新週刊 曹吉利)

  • 16 # 金馬新時代

    小時候盼過年

    中年了怕過年

    這不僅僅是年味越來越淡了

    更是過年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其實在我們中年人心中

    對於家的依戀

    對於過年的心動還是有的

    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強烈

    中國經濟迅速發展

    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逐漸減退是前些年的印象

    這兩年

    感覺傳統文化慢慢在復甦

    國家更強調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

    這是好事

    相信不久之後

    年味還是會越來越濃

  • 17 # 漫野桃李蜂舞蝶飛

    我感覺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甚至有些變味了,尤其在農村表現的更突出一些,曾經的歡樂和祥和變成了虛榮和攀比,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還能再回到從前

  • 18 # 小學三年級英語講解

    我們自己也都變了。

    人上了歲數就特別喜歡懷舊,很多八零九零後也總滿懷溫情地追憶童年時代,回想起過去,畫面總是帶著泛黃而又溫暖的光芒,彷彿鍍了一層金色一樣,那個時代無憂無慮,那個時代過年時歡天喜地,那個時代不知何為煩惱。

    但理智告訴我,那個沒有WiFi,手機還算是奢侈品,飛機只屬於有錢人,從黑龍江坐火車去北京要兩天的時代,不可能比現在好;那個電視上演什麼我們就只能看什麼,報紙上寫什麼我們就只能讀什麼的時代,不可能比現在好;那個播放變形金剛都會引發爭議,看美國大片都只能買盜版光碟的時代,不可能比現在好。

    所以我們懷念的,只是我們的童年,那是我們誕生之後少有的沒有煩惱的時光,最多的也就是考試成績之類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到了過年,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不寫作業,即便那個時間犯了什麼錯誤,因為“大過年的”,我們也可以免於責罰。

    那時候我們體會不到親戚之間的互相攀比,體會不到被催婚,問及月收入時的尷尬和不適,最不爽的問題可能也就是“考試考第幾”了,但因為有那麼多的好吃的,這點不愉快也很快就被拋諸腦後了。

    而那個時候,我們總是期盼長大,總是認為未來會無比美好,所以到新年伊始,我們也會是對將來充滿期待。

  • 19 # 玉車47082403

    過年。年味一年比一年濃,大家都想著過年出新招,有創新。特別是春晚,有很多期待。

    由於人們對過年形式、內在要求越來越高,也有失落感。作為中國傳統新春佳節,這是我們的節日,沒有什麼不值得堅守的、發揚的。

  • 20 # 代號是麼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答案在自己心中!

    小時候的我們過年,經歷了穿新衣,放鞭炮,吃花糖,哪一件事都令我們垂涎三尺!這是一種對過年的嚮往!那時候的物質還相對貧乏,冬季也就買一件新衣,買的早了,平時也不穿,留著過年穿!

    鞭炮也只有過年才有賣的,那時小孩玩的鞭炮也沒有這麼多種花樣,我們把一整掛鞭炮拆開了,點著玩,炸過鐵蓋,炸過牛糞……

    糖果那個時候也是逢年過節才有的,物質相對貧乏的年代,糖果等非生活必需品,才真正是緊俏品,也許糖果的甜才是我們整個童年的回憶!

    話歸正題,歷史的車輪滾滾來到2020年,物質不止豐富,而且面臨各種物品滯銷,經濟已經明顯提升好幾個檔次,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大部分已經從求溫飽,到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當然最主要的是農村的變革,農民進城,農村城鎮化,從原來的農閒到現在的節假日哪還有年味之談!節奏在加快,一切都在加快!

    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年代,我們改變不了,活在當下,畢竟好好活,才能讓我們活的更好,不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一些私企,專案負責人把專案做成後,取得了業績,卻被老闆給擠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