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身在十八線小農村,周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幹農活,嫌幹農活髒、累,錢少,現在農村裡很多地都是老人在種,中年壯漢很多都外出打工了,年輕人不願意種地,等五到十年以後,誰來種地呢?
7
回覆列表
  • 1 # 恆辰悅讀

    真是深有體會呀!

    現在的農村都是老弱婦孺,土地也是荒蕪一片。年輕人都到城裡淘金混生活。

    我也是從農村走向城市的一員,自己也是不想回農村種地,儘管,在五年前還想著回村種大棚。

    以後農村的土地有兩種出路。

    第一:政府加大對土地高效利用農戶的支援和獎勵,讓農民在土地上看到希望。當然,農村的各種環境,衛生都要搞好。把城裡和鄉下的這種差別縮小,這樣出去的人才願意回來。畢竟葉落歸根,城裡小夥還是有濃濃的鄉愁的。

    第二:土地流轉,搞大規模專業開發利用 ,把農民轉化成工人。同樣把農村環境搞好,人民一樣願意回家。

  • 2 # 自然的味道

    那時土地會集中起來,由村上組成合作社或者個人承包,進行專業化、規模化的種植。土地原來的所有者每年都會得到分紅或者承包費。大面積的土地適合規模化生產,也適合大的機械耕作,因此機械化程度將比現在提高很多。在幾十年後,種地將是比較輕鬆的事情。周圍有各種綠色植物,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種地將是城裡人羨慕的生活。讓我們為了美好生活奮鬥吧!

  • 3 # 陝北故事

    農業現代化是趨勢,年輕人不願意幹農活,不願意種地,是當下社會的主體現象。現在在農村種地的農民,大多仍舊採用落後的半自動化機械進行耕種,有一部分地區因為地理地貌的關係,沒法使用機械設配,仍沿用傳統的刀耕火種的耕種模式,導致年輕人極不情願回到農村當農民。

    等到現在耕種的這一批人群老去,無法耕種的時候,很大一部分農村地區才會出現地無人耕種的現象。為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政府已經在引導企業投資農村投資農業,由於農村農業投資,資金需求量大回報率底,導致很多企業心有力而力不足。未來解決無人種地還得靠企業,農業大量規模化、現代化,政府做莊大量吸收社會閒散資金進入,開發農業農村,讓種地成為一種高大上的工作,讓成為農民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夢想。這樣既可以解決農村城鎮化,又可以解放農村勞動力,大量解決就業問題,隨著政府在農村的投資和規劃不斷擴大,我相信這一問題在未來將不會是問題。

  • 4 # 讓農產品飛起來

    “70後”不願種地, “80後”不會種地, “90後”不談種地

    1.誰在種地?

    大多數仍是分散經營,留守老人和家庭婦女是主力,年輕人不願種、不會種

    玉米價格下跌,沒有讓張文明放棄種糧,“一麥一秋,玉米不行還有小麥揹著。況且咱這年紀,不種地還能幹啥?”

    無奈之中,這位65歲的莊稼人擔憂:“按現在的行情,往後我幹不動了,誰來種地?”

    “全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看新鄉,新鄉小麥看延津”,延津以優質小麥聞名全國。全縣103萬畝耕地,小麥種植面積95萬畝,其中優質麥50萬畝,種子銷售輻射大半個中國。這裡誰在種地?

    張文明所在的司寨鄉平陵村,550戶人,4900畝地。“55歲以下的,在田裡幾乎看不到了。”村支書肖洪生坦言,“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村裡的地沒有成規模流轉,大都是老人、婦女在家種。

    面板黝黑,手上青筋凸起,張文明剛澆完麥田。全家5口人,兒子、兒媳在外打工,月收入6000多元,老伴照看孫子,10畝地全靠老張一人打理,“不指望種地致富,也就掙倆活錢兒。”像他這樣的情況在村裡比較普遍。

    村民李成,74歲,前年做完手術後才不下地的,12畝承包田交給兒子李文獻侍弄,“不是兒子想種,是他身體也不好,出不去打工,又沒啥手藝,只能在家種田。”李成說。

    平陵村村民為啥不願流轉土地?肖洪生說,村裡都是種子田,繁育省農科院的優質小麥良種,1斤比普通小麥能貴兩毛錢。地租低了,農民不幹;地租高了,按現在的糧價,租不出去。另外,莊稼人有土地情結,家裡種著地,一年口糧、吃菜都不用花錢了。

    與平陵村不同,僧固鄉東史固村80%的土地進行流轉,租給龍頭企業新鄉新良糧油有限公司經營,“1700畝地,合同15年,村裡只剩400多畝不連片的地了。”村支書李民夫說。

    東史固村民為啥願意流轉土地?李民夫說,一是村子離縣城近,打工方便,村裡成立了3個建築班,吸納300多人就業。二是地租高,一畝一年1200元,和農民自己種收入差不多。

    “從全縣看,像東史固村這樣的畢竟少數。”延津縣農林局農經股賈勇介紹,目前全縣土地流轉面積38.49萬畝,佔比38.5%,但龍頭企業、合作社經營面積僅6.7萬多畝。調查顯示,許多村莊七成以上男性勞動力外出務工,還有兩成以上邊種地邊打零工,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是60歲以上老人和家庭婦女。

    章丘市農業局副局長劉勇說,別看外出打工的多,老百姓可不捨得讓土地撂荒,這幾年地租上漲快,能流轉的基本都流轉了。流轉不了的,粗放些也種著。“拿眼前這片麥田來說,如果能再澆上一兩水,增產一二百斤沒問題。”但現在打工一天收入80多元,農民請幾天假回家澆地不划算。

    “自己種地比租出去划算。”53歲的棗園街道萬新村村民劉開生,家裡6畝地,去年小麥、土豆輪作,一畝地收成3000多元,刨掉成本,純收入還有1500元,而流轉租金只有1000元。

    問起以後打算,劉開生說:“別說兒子不願意種地,就是願意他也種不了。”有一次他讓兒子去澆地,折騰半天也沒弄成,最後還是他辦事回來趕到地裡才弄出水來。

    2.誰能種好地?

    留守老人難支撐現代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優勢明顯,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快

    靠留守老人、婦女能否撐起現代農業?

    以平陵村為例,小麥平均畝產1100斤,玉米1300斤;而東史固村龍頭企業基地,小麥平均畝產900斤,玉米1100斤。

    “一家一戶精耕細作,大戶、企業很難做到。”肖洪生說,雖然現在從種到收都是機械化,但澆地、打藥等不少活還要人工,比方說機播斷線,補苗能不能補夠,澆水能不能澆到,農民種自家的地,肯定比給別人幹用心。

    然而,現代農業不能光看產量,更要看質量,看發展後勁。普通農戶連年高產豐收背後,一些問題凸顯出來。

    “地越種越饞了,地力下降,化肥用量難減下來。”延津縣農技推廣站站長郭培榮說,現在推廣科學施肥,一畝小麥施25斤化肥就行,但普通農戶怕施肥少了,產量上不來,往往要上50斤。

    “現在種地輕鬆多了,但技術要求更高了,靠老把式恐怕難跟得上。”郭培榮認為,延津小麥十幾年進行了4次大的品種更新換代,每個品種啥時種,啥時打藥,怎麼扶苗,各有各的講究。比如,農藥打到小麥基部效果好,但許多農民使用噴壺,灑在了葉面上。

    對此,肖洪生深有感觸。2005年村裡推廣優質小麥,他拉來5萬斤種子,挨家挨戶去送,很多農戶就是不願種。眼看要錯過時令,他一著急,帶著村幹部把別人的地拔了,硬給種下去。育種要求純度高,統一品種,6個耬,一人看一個,生怕其他種子混進去。第二年大家看到收成,才沒了情緒。“要是現在,不敢這麼幹了。”他說。

    相比之下,規模經營主體優勢明顯。

    新良糧油公司流轉辦主任閆希戰說,1700畝地統一經營,新品種、新技術很快能到位。現在打藥用飛機“打工”,噴施一畝地只需幾分鐘,只要15元,比僱人便宜10元;肥料集中採購,一袋肥也能省10元;訂單收購,價格每斤能高一毛到一毛五,比普通農戶更有市場話語權。

    “想掙錢必須有規模。”在章丘市萬新村村支書沙樹星看來,“一畝地掙500元不好掙,但掙100元總可以吧,規模上去了,收益能放大很多。”他自己有一個“放羊理論”:四五隻羊也得放一天,一次放四五百隻羊也是一天。

    “不冷不收,不熱不插。”大蔥種植是體力活兒,也是技術活兒,為此萬新村成立富硒大蔥合作社,小麥、大蔥輪作,流轉200多畝地,入社社員30戶。“凡是種3畝以上,嚴格按標準化種植,不亂施化肥、農藥的,才能成為社員。”沙樹星說,合作社種的大蔥品質更穩,價格更好。

    在延津縣,有1710家合作社,入社社員2.3萬戶,市級龍頭企業19家;在章丘市,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多個,家庭農場有300多個。

    農業後繼乏人,種地確實要換個種法。快速成長的種糧能手、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主體被寄予厚望。

    3.新型主體的新困境

    糧價走低,大戶種糧虧本,土地流轉速度放緩。期盼調結構政策早出臺

    調查發現,玉米價格下跌,讓不少新型主體陷入新的困境。

    “1斤少賣幾毛錢,風險集中在大戶身上,壓力難以承受。”延津縣僧固鄉沙莊村種糧大戶郭衛峰坦言。

    前些年政策鼓勵大戶種糧,郭衛峰和三戶農民聯手租了300畝地,一季種麥,一季玉米,到2014年流轉面積發展到600畝,託管土地800畝。為適應規模經營,他們購置了拖拉機、收割機等幾十萬元的農機具。“糧價好了兩年,去年一大跌,賠進去9萬多元。本來準備再流轉900畝,地都說好了,可是不敢租了。”他說。

    經營壓力加大,土地退租苗頭出現。延津世紀富合作社理事長趙國換說,合作社共流轉1800畝地,合同簽了10年,雖然還沒到期,但預計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

    流轉速度明顯放緩。僧固鄉鄉長劉向輝說,前幾年經常有人來租地,一開口就是“有多少流轉多少”,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沒人來找地了。

    種糧不賺錢,銀行貸款更加收緊,讓新型主體日子更難。一家合作社負責人說:“過去5年都找一家銀行貸款,一筆錢要交雙份利息,貸完先存回去,再貸出來。但有錢就比沒有強,沒想到,去年銀行聽說種糧賠錢,今年不給貸了。”

    “現在銀行一聽是種地,想貸款基本沒戲。”郭衛峰坦言,大戶最頭疼是付地租時候,一下要拿70多萬元。先交錢後用地,沒辦法,只能借高利貸,1分的利,再高我們也受不了。

    平陵村2005年就成立小麥種植合作社,沒有政策扶持,資金跟不上的話,6臺播種機、拌種機早就趴窩了。“如果合作社服務能跟上,村裡的田統一管理,統一供種,種地成本肯定能降一點。”肖洪生說。

    據瞭解,不少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困難,有的甚至有名無實。

    在經營困境中,不少人在反思:“流轉成本漲得太高了!”

    據瞭解,延津縣農戶間小規模流轉,每畝租金600—800元,但農戶與龍頭企業、合作社及種糧大戶流轉,每畝租金要到800—1200元。

    在章丘市,2007年地租每畝不到500元,現在平均達到1100元,最近有更高的,直接到了1468元。章丘市農業局法制科科長張治水說:“規模經營能提高效率,但是要警惕地租漲得過快。”

    眼下,結構調整成了新型主體的最大困惑。

    “很快就要麥收了,種完小麥種什麼?我們不在玉米調減補貼區,有什麼政策?啥時候出臺?”陳長海心裡沒底,他說:“就今年這行情,接著種玉米肯定白忙活,今年準備調幾十畝地種花生,弄不成就得退地了。”

    “現在很被動,不種玉米還真沒合適的作物,大戶轉身難,沒有政策誰敢冒風險。”郭衛峰在等政策快點出臺,他說,農機不是說換就能換的,他們買了不少玉米專用機械,如果不種玉米,光農機的損失就不小。

    “當務之急是儘快幫助新型主體和農民渡過難關,讓會種地、能種地的不吃虧,農業未來才有希望。”延津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羅鵬說。

    4.流轉,還是不流轉?

    發展託管、代種帶動普通農戶,也能實現規模經營,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補上社會化服務短板

    土地流轉遇冷,以後是流轉好,還是不流轉好?

    羅鵬認為,土地流轉要順其自然,要適度,與農村勞動力的非農轉移就業相適應。到底多大規模算“適度”?縣裡做過調查,龍頭企業、合作社經營規模500—1000畝最理想。

    “實現適度規模經營,不只是土地流轉一種方式。”羅鵬說,現在看,依託社會化服務體系,採取土地託管、代種等方式,也可以帶動廣大普通農戶,既能發揮一家一戶的“精耕細作”,也能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是今後的一個發展方向。

    在糧食價格市場化改革過程中,解決“誰來種地”問題,根本上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積極性,扶持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補上農業社會化服務這塊短板。

    調查中,大戶們對糧食直補政策意見最為集中。“不管種沒種糧,都能拿到補貼,似乎成了一種‘福利’,而真正在種糧的卻沒補貼。”他們認為,“誰種糧、誰受益”,這才是國家補貼的初衷,建議設立種糧大戶專項補貼資金,按照種糧面積發放補貼。

    一些合作社反映,補貼發放不及時,有點不趕趟:“今年的農機購置補貼還沒下來,春季購機時間已經過了。補貼數額也不足,去年全縣玉米收割機才有280臺指標,許多人申請不上。”

    在制度層面,希望落實金融支農政策,安排一定額度農業信貸資金,緩解新型主體季節性、臨時性資金需求。

    政策扶一把,還需要新型主體面向市場想辦法。世紀富合作社延伸產業鏈,將糧食加工成石磨小麥、石磨玉米糝,提高糧食附加值,化解市場風險;延津魏邱鄉富農合作社,嘗試改種紅薯,將紅薯加工成手工粉條,1斤賣到15元,一畝地多收入300元。

    規模種糧怎麼掙錢?2014年,章丘市龍山街道辦事處宋家埠村全村的1200畝土地整體流轉給了聯慶家庭農場,去年玉米價格下跌,對於種了700多畝玉米的宋世連幾乎沒什麼影響。“我們全部以青儲玉米賣給了養殖場,每畝產出3噸半,一噸賣到475元,綜合下來一畝地能賺1200元。”據他調研,目前秸稈回收市場大,去年他還收購了600噸秸稈,一噸能賺50多元。

    轉變規模經營的組織方式,世紀富合作社託管了700畝土地,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最大的好處是,地還是農民自己的,合作社收服務費,不用再擔那麼大的租金壓力了。”趙國換說。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誰來種地”的難題才能找到答案。

  • 5 # Sky-休哥傳奇

    為什麼一定要種地,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證明了一點種地沒出息,容易窮困潦倒。有錢了可以從別的國家進口糧食,到時候可以提各種要求,購買安全的糧食。樣樣都會的,最後卻是什麼都不精

  • 6 # 農人普法

    我覺得你有點杞人憂天,目前人們不願意去種地的原因無非就這麼幾個。第一:幹一年,累一年,虧一年。掙不了錢。第二,自己地少,根本不夠自己種,所以不如去外面打工掙錢來的快。

    但是,目前國內已經有了一個人把大片土地集中起來耕種的傾向。都是機械作業,根本用不了幾個農民去專門幹活。所以,地永遠有人種"放心好了

  • 7 # 手機使用者6481605812

    全部都是放屁:就是大米一毛錢一斤:小麥玉8分一斤種地的大有人在你們不種l:就是要你們不種懂嗎:有錢的一買就是幾千上萬畝懂嗎:小戶必死;養活大戶

  • 8 # 生活45867737

    10年之後國民產值,人均收入要翻一倍那時候種田的估計就70後,8後都沒幾個願意幹了更別指望90後來種田……平原地方用機械化耕種國家農業部審批過的轉基因(抗病還高產)糧食……可是袁農平教授說的轉基因的種子不能雜交繁育都是別人提供……這樣的糧食安全是不是掌握在別人手裡了?

  • 9 # Kong18138171

    機器農民,機器農民工,機器工人,一天只吃一頓:電,還是自己主動去吃的。吃的太貴反而沒力氣幹活,還是一碗簡單的雞腿飯吃了有力氣幹活。

  • 10 # 歲月茹戈

    都不種用地,家家住在幾萬元一平方的房子裡數錢就可以了,國外進口嘛!什麼瘦肉精豬肉啊,轉基因大米呀,吃著香呢

  • 11 # 學無止境25003288

    就說現在的中國農民從在一種什麼環境裡,糧食價格低,老百姓種地本錢就保不住誰去種,現在什麼政策又搞些什麼轉基因到頭來受苦受累吃虧的還是老百姓,老百姓種的糧食賣不出去,還拼命的進口,國外的糧食香,打壓老百姓種地的積極性,現在有的種地只管自己吃。

  • 12 # 黔驢說事

    1、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林漁副全面發展的國家,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近些年科學現代化的發展和城鎮規模的進步使得農業從業人員減少,小規模的種植和生產已經入不敷出,養活不了農村人一家人的生活開支,所以很多年輕人被迫或者主動放棄了農業生產進城務工,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由此他們也付出了家人不能團聚、遭受白眼等代價在城裡打拼,其實很多農村人在城裡的工作並不比在家種地輕鬆,或者說還更加辛苦,特別是建築工人多為農民工。所以不是年輕人不願意種莊稼實在是現實生活環境的壓力!

    2、至於以後的莊稼由隨來種,我可以肯定的的告訴大家有未來的機器和懂科技的人來種。農藥化肥的使用已讓農作物的產量有了大幅提升、轉基因技術的應用也讓農作物的產量突飛猛進。科學技術的發展由機器代替人力已經在逐步實現,解放生產力也是大勢所趨,然而科學技術無論怎樣發展,也還是受人控制的,所以以後的莊稼還是得由部分會操縱機器的人來完成的。

  • 13 # 山海之情唯有煙臺

    我覺得農村你過10年以後 有想過父母老了幹不動了 有病啥的怎麼辦? 以你們現在的條件能把父母接出去嗎? 你除了貸款可以養活父母嗎? 百事孝為先 讓他們父輩自己在農村承受這一切?我願意跟他們一起分擔 從中找出路 以前他們最艱苦的都能熬過來 為什麼我們不能?社會變了 還是人變了

  • 14 # chen山清水秀

    今後都會實行公司制 公司承包耕種 到時自有辦法 只要哪行有錢賺 就會有人去做 公司化

  • 15 # 我為自己帶鹽特麼真鹹

    現在一斤糧食還沒1瓶礦泉水值錢 80 90 後種糧食 你那什麼取媳婦 你說這個制度好 糧食也值錢 會沒人種?

  • 16 # 聊天18205487

    儘量減少農業勞動力,讓勞動力流向二三產業,大規模進行土地流轉,擴大規模化經營。現有的模式成本太高,農產品價格完全沒有競爭力,而農業勞動力的收入也過低!唉,說易行難!

  • 17 # 王大卿89978466

    中國改革30多年,農村沒幾個人。老弱病殘。我是河南大平原。幾十個人,佔地幾千平米土地。有的大村。佔士地上萬平米。對華人多地少是極大的浪費。整合農村。有需建設是中國大平原的一場革命。對中央。國務院的農村往城市集中。加快城市建設。新的一輪發展。前景有望。

  • 18 # 新橋國際機場

    不願意種地的正在原因是,種地現在無利可圖,流轉來的土地價格過高加上地理條件差,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增加了種地的成本!現在大量土地拋荒嚴重,主要由於糧食價格便宜有很大關係!國家應該高度重視,任由繼續惡性發展下去!勢必會引起糧食安全危機。應該限制進口,提高糧食價格,外國進口糧食便宜也要資金!把補貼資金取消,直接加在糧食價格上。現在很多農民就只拿著糧食補貼資金拋荒自己家的優質良田!還要杜絕良田種樹,!三大主糧,玉米,小麥,水稻,要提到2.00元每斤!可以防止糧食危機的發生!

  • 19 # 11158588

    90人,已婚,一個女兒,河南人。現在在北京上班。說實在的特別想回老家做事,家裡現在種的有十幾畝地,爸媽年齡大了,種地很辛苦,想回去孝順父母,教育子女。爸媽有退休工資不高,一個月兩個人加一起有兩千塊。什麼都不幹,在農村生活養老也絕對夠了。我想回家,種個幾十畝地,再做些副業,感覺收入和出來上班能差不多。但是父母不想我回去種地,想讓我在外面闖闖,我同齡的人沒有在家的,我如果在家種地,會有很多閒言碎語,所以有家回不來!今年開始參加基層公務員考試,考上了就能回家工作,有正當的理由待在家了。今年考了兩次,沒發揮好,3000人,錄取55個,一個月一千多的工資。競爭激烈,讓我實在很無語!就這一千多的工資夠幹嘛的,那麼多人考!!!沒辦法,繼續北漂中!真的很想回家,希望國家能做一些這方法的引導,專門開設培養新型農民的地方,讓和我一樣想回農村發展的80,90後們,學習技能,建設祖國現代化農業。

  • 20 # 風沙10870036

    國內留點菜地,剩下退耕還林,買國外的糧食就行,反正國外的便宜,農業管不好就要出大亂子,吃不上飯什麼事都乾的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權力的遊戲》系列的翻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