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娜娜要努力奮鬥
-
22 # An媽育兒記
這不用問,一定是錯的。生公婆的氣,你就直接對公婆出氣,或者選擇理智的溝通,為什麼拿孩子出氣?再說,你想拿孩子出氣給公婆看,公婆也未必看得懂,或者人家壓根不想懂!
下面,我來說說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做?
第一,問問自己想要什麼
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有接下來的第二、第三步。根據提問者的描述,她現在應該很想有些私人時間去學習,做自己的事情。但實際情況是,孩子粘人,老人不主動幫忙。
第二,訓練孩子短暫母子分離
因為提問者一直自己帶孩子,辛苦肯定是沒少付出的,但是過程中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又是另外一個問題。現在,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他知道,即使你們分開幾個小時,你也是愛他的。分離的時間要慢慢一點點加長,並且過程中要積極鼓勵孩子。
第三,與公婆溝通,明確表達需求
提問者要與公婆溝通,明確表達自己需要時間學習,需要公婆幫忙照顧孩子,分擔家務。在家庭裡,我們是需要適當的示弱和明確的表達需求的。要不然,別人可能無法明白你的處境,不知道怎麼配合你。
第四,送孩子去幼兒園
孩子已經三歲多了,是可以考慮去幼兒園的時候了。如果和家裡溝通無效,可以送去幼兒園。但依然要做好第二步,緩解分離焦慮。
最後,想說的是,孩子是無辜的,家長不能把在別處受的氣撒在孩子身上。家長更應該做好孩子的榜樣,去學習解決問題。
-
23 # idan的青蛙媽媽
生公婆的氣,拿孩子出氣肯定是不對的,而且這位媽媽存在很多問題和誤區。
喜歡攀比。看見別的婆婆帶孫子串門,而自己孩子自己帶,心理不平衡。別人家的什麼都好。喜歡推卸責任。孩子比較粘自己,奶奶有時要幫忙,孩子不願意,自己又不捨得放手,說婆婆完全不管娃。如果要分身,怎麼也得哄著孩子願意跟婆婆出去啊。喜歡找藉口。自己想學習,帶孩子累而且煩躁。每個全職媽媽都是辛苦的,三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自己獨立玩遊戲或者看書了,可以適當的放手做點自己的事。而且孩子休息時間也可以充分利用,就看個人願不願意吃苦了。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因為跟公婆生氣,就拿孩子當出氣筒,打孩子。說明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就像你手癢卻去撓別人的頭一樣,搞錯物件,而且受傷的是孩子。生活態度比較消極。不知道最後說後悔的是指什麼,但是所有的描述都是充滿負能量的。這樣負能量不僅影響了自己,還有身邊的人,包括孩子,還有公婆。沒有主見,有點隨波逐流。自己帶孩子累,煩。還要做家務,婆婆什麼都不做。這種事情完全可以協商分工合作,但是除了抱怨,卻還是任勞任怨,只能說自己不爭取。最後自己要反思整理的事情如下。
首要,從自己身上先找原因,解決孩子粘人的問題。要知道孩子粘人,可能是因為缺乏對人的安全感,或者是對周圍環境的安全感。
然後,再找婆媳關係的問題,包括育兒分歧,分擔家務等。
再則,就是整理好自己的心情,改變一些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合理安排自己可以利用的時間。
最後,學會做一個樂觀積極的媽媽,或者兒媳婦。一味的抱怨,最後就是讓黑暗把自己吞沒,向著陽光才能看到美好。
-
24 # 淏淏的媽咪
這個問題可以肯定的回答,是不對的。
孩子有錯嗎,沒有吧,那為什麼要拿孩子出氣呢,這個其實是最愚蠢的行為。作為一名母親,一名妻子,在育兒道路上確實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尤其是一個人帶孩子,沒有人幫襯的時候。但是我們生氣和打罵孩子都是不可取的,生氣傷了自己的身體,打罵傷了孩子的心。
你拿孩子出氣,或許是因為生公婆的氣,心裡不舒服,藉由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可是打罵了孩子,你的心也會疼的啊。
婆媳之間的矛盾,本就是一個千古難題,但是隻要多一些溝通,多一些交流,矛盾就會減少很多的。本身是沒有大問題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我們多忍讓,多包容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如果真拿孩子出氣,我們是解了一時之氣,可是孩子呢,那得有多難受,或許心裡還會留下陰影。那媽媽這樣做就太得不償失了,真的不可取哦。
-
25 # 鐵樹媽媽
前段時間讀到一則華人媽媽打死自己女兒的新聞,事情發生就是因為孩子的父母吵架了,結果媽媽情緒失控把女兒打死了!我看到這個新聞覺得很恐怖,人的情緒如果控制不好真的會發生不可挽回的事情!
因為其他原因拿孩子出氣,孩子何其無辜,要承受這無端的發洩!所以不管因為什麼事情生氣了,請不要把情緒轉嫁給孩子!
題主提到自己不願意把孩子丟給老人帶,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你很愛自己的孩子,另一個是你不相信孩子的爺爺奶奶能夠帶好孩子。但是自己帶孩子是你最後做的選擇,如果不想那麼累,你大可以信任孩子的爺爺奶奶,自己出去上班,也許就沒有那麼多問題了,如果想堅持自己帶孩子,那就要說服自己拋開情緒去面對。如果你一面覺得自己帶比較好一面又因為對公公婆婆的不滿而把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那你就成了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公公婆婆覺得你不好,而孩子也會認為你不愛他。這樣的生活會變得一踏糊塗,迴圈往復,你將更沒有辦法抽身!
孩子都已經三歲了,很快就可以上幼兒園,你的時間也會更加寬裕,想要學習是可以安排出來時間的。你只要懷著這樣的心態,看到希望才能平息自己內心的煩躁。
不要覺得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相信很多全職媽媽都會有像我一樣的想法。我也是自己帶孩子,沒有其他人幫忙,家裡的大小事情全部自己處理,我還要找時間看書學習。不同的是我沒有和老人一起住。
所以我能給你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第一;你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心態,你的態度決定你的視角,消極情緒下看到的都是你覺得不想看到的,積極情緒下看到的都是你希望看到的。如果你一直還是那樣的心態,你很難走出現在的困境!所以要調整自己心態,不斷暗示自己看到美好與快樂,淡化那些瑕疵。也許你調整自己改變不了他人的狀態,但是起碼可以讓自己心情美麗起來不是嘛?第二:和公公婆婆分開住。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就另外租房子給老人住,現在很多人都是用這種方式讓老人帶孩子,我們小區我知道的就有四家了。老人很年輕人的觀念很多差別,住一起容易相互不能接受對方的方式就會產生矛盾,影響生活質量。分開來住就可以避免習慣不同帶來的矛盾。
第三:自己出去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帶。我們的上一代有部分老人的觀念就是,反正你沒有上班,家裡的事情就你做了,你不上班又不做家務怎麼可以!這種情況是很多的,如果你去工作了,說不定他們就會把家裡的事情做得井井有條了。前提是,你要信任他們,不要要求他們按照自己的全部要求帶孩子做家務,否則家庭天天都會陷入爭議。
第四:開誠佈公地和老人來一次長談,讓他們知道你想為這個家做什麼,你希望這個家成為什麼樣子,你需要什麼幫助,一般老人心疼兒子,但也是希望兒子能幸福的,把話說透,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這樣去談是不是容易相互理解?
第五:你不出去上班又不能和老人分開住,談話達不到效果,你其實一樣可以把事情做順,前提是你做到第一點,調整好心態。其實你可以想想,你堅持那麼久是為了孩子,那麼這麼長時間自己所做和目標是靠近還是背離的。單就和老人關係不和諧這一點就已經背離了你的目標了!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其實是在和睦快樂的環境下成長,不和諧的環境會讓孩子內心忐忑。老人無法配合你,你就忽視掉這一部分好了,自己把時間安排好來,按部就班做事情陪孩子教育孩子,該孝順老人的時候自己做到一個在理就好了。這樣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的不同,你做這麼認真他們看到你努力說不定就會開始幫忙,而當你把自己的時間理順,他們幫不幫你其實已經無所謂了是不是?
如果暫時不知道怎麼安排好時間,也沒有關係,我的建議是先去看看書,利用你的碎片時間先養一個讀書的習慣出來,讀書會有很多好處。你不用急於看完一本書,可以先看一些感興趣的,慢慢你會整理出對自己有用的書籍去開始學習。只要你能夠開始學習,時間管理你當然也是可以學會的!
回覆列表
這可以給你肯定的回答,當然不對了,無論生誰的氣也不能拿孩子出氣,孩子是獨立的人,不是任何人用來報復其他人的工具。我也特別能理解你的情緒,既然已經做了,就讓它過去吧。以後絕不能讓類似於此的事情發生。
首先、自己堅持帶孩子我認為是很明智的選擇,帶過孩子的都知道,帶孩子非常累,孩子聽話還好,不聽話就真的能被氣瘋了,但路是自己選擇的,就得堅持走完呀!孩子的童年也就這麼幾年,每天陪伴他就是苦中作樂,因為有孩子的陪伴,每天的生活更加多彩有意義,雖然沒有時間學習,沒有時間放鬆自己,也沒有時間約閨蜜等。但每當孩子醒來給你一個擁抱,每當孩子給你一個吻的時候,所有的哭累都值了,不是嗎?
其次、公婆的事,像你婆婆這樣的,我認為做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分開住,距離產生美。分開住對你們雙方都好,反正婆婆也沒有幫帶孩子,你一個人帶孩子完全可以的,分開了或許你會有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人多了家裡也挺難收拾的,人少就好了。
最後、希望你調整出一個好的心態,迎接每天的太陽,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以後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能拿孩子來出氣,孩子是無辜的,看著他那純真的笑臉,你肯定也不忍心傷他的。好好帶孩子,孩子的童年和我們的青春一樣,一去不復返,不要讓他的青春留有遺憾,也不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