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小寧大遠養成記

    孩子有誰帶的問題,一直在困擾著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一方面是要賺錢養家、實現人生價值的工作,一方面是心頭肉的孩子。不能兼顧的時候,很多媽媽會希望婆婆來幫忙。

    孩子是應該給婆婆帶呢?還是有自己帶?

    我的觀點是孩子應該有自己帶。

    一、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辛苦了半輩子,也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很多老人為了孩子背井離鄉,或是放棄自己的愛好和追求,頂著壓力去幫助孩子照看孫子。他們為了孩子犧牲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將心比心,我們希望二十多年後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是圍著孫子轉還要每天忙著做家務嗎?如果不是,就不要打擾老人,自己辛苦帶上三年,然後理直氣壯地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沒有讓父母伺候的道理。

    二、自己帶孩子,可以避免和老人發生衝突

    兩代人之間的育兒觀念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你不認可的,父母可能會認為是正確的;你要堅持的,父母可能會嗤之以鼻。遇到父母思想開放易於變通還好,遇到思想保守的父母,溝通起來都是一個大問題。

    很多老人會認為孩子吃飯太少,追逐著孩子餵食;會認為孩子穿得太少,多給孩子穿衣服;會擔心孩子出去玩吃虧,教孩子捱打了要打回去。自己帶孩子,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

    三、可以給孩子培養好的習慣

    自己帶娃的好處,就是隻要你堅持,孩子就會認為這是正確的,是必須要遵守的。不管是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禮儀問題,還是專注力的培養問題,媽媽帶都會比爺爺奶奶帶要好。

    孩子專心玩耍時,媽媽可以做到安靜地繞過不打擾;孩子無理取鬧時,媽媽可以做到耐心勸解不妥協;孩子和小朋友發生衝突時,媽媽可以做得理智的去勸解;媽媽也容易接受新式的育兒觀念。

    四、自己帶孩子會很累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自己帶孩子對孩子是有利的,可卻是對自己的極大考驗。一方面是自己在家裡又看孩子又做家務,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是出去總有人會說你只看孩子不掙錢。

    結束語: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想要有好的收穫就需要付出。不管是自己還是父母,都懷著一顆愛孩子的心,都會竭力對孩子好,要由誰來帶,還要根據自己家的情況才能做出選擇。

  • 22 # 貴幸劉一語

    孩子是自己帶還是給父母帶?針對這個問題,我建議是自己帶比較好,如果自己的條件不允許,那隻能給父母帶。首先自己帶小孩自己體驗帶小孩的辛苦,才會懂得孝順父母。

    有一些父母帶會對小孩子寵的不得了,小孩子做錯事情,很多父母都捨不得教育,怕小孩子傷心。有時候小孩子做錯事情該罵兩句的,父母也不捨得罵,心疼像心肝寶貝一樣的呵護著。有一些小孩子做錯了事情,小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小孩的時候,爺爺奶奶總是來保護,不準打不準罵。他們會說小孩子還小,你們有必要讓小孩子跪下來懲罰他,只說他一兩句就可以了,為此小孩子覺得反正我做錯事情,有爺爺奶奶保護我,我做錯什麼也不要緊。叫他幹一點家務活,爺爺奶奶說我來幹,這麼點小孩讓他幹什麼活,所以現在小孩子不會幹家務活。反轉過來他還怪當時怎麼不教我。現在長大了他不會做,是怪當時父母沒有教育好。當然也不是每一個爺爺奶奶都是這樣的,只是說極少一部分。

    總的來說是看家庭情況而定,也有父母比你自己帶的比較好的。我覺得小孩子經常有爸爸媽媽在身邊,他會感覺比較幸福。如果給父母帶的話,他會覺得缺少點什麼。小孩的爺爺奶奶也來一起帶,但不要過多的溺愛小孩。經常在一起跟小孩子增加感情,小孩子心理知道有爺爺奶奶也關心我。自己帶才會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才會有感恩父母的心,才知道父母養育自己長大的那種艱難。

  • 23 # 老戴鏡645

    如果有條件還是自己帶好些。因為父母是直接親子關係。沒有代溝,再一個來講,時代變遷和節奏太快了,當爺爺奶奶的心有餘力。跟不上。不但心累身體也累。假公公婆婆的在經濟上資助點還可以。如果是專業在專業在家帶孫子那就免了吧,。

  • 24 # 深圳寶媽育兒經

    有人說:孩子給老人帶(隔代養育)容易引起孩子安全感不足。其實未必。如果老人0/1.5歲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對於孩子的需求(生理和心理)能夠及時滿足,孩子感受到愛和被滿足,孩子未必缺乏良好安全感。關鍵是隔代養育最大問題孩子未來內心的衝突和糾結。想親近父母卻親近不了。

    在孩子內心,爺爺奶奶養育他長大,內心把他們看做“心理的父母”。當慢慢長大懂事後,知道父母是親爸親媽時,內心就會產生糾結:一方面知道是親生父母想親近但親近不了,另一方面內心覺得養育人(爺奶等)才是真正的養育者。這種糾結會跟隨其很久甚至成年一生。進而影響孩子很多行為,當他自己有孩子時,養育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

    所以父母在忙於工作同時,多關注兒童需要。自己帶在身邊能及時照顧到孩子情緒。但是也需要更多耐心,學習更多育兒知識。所以選擇誰帶孩子,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和父母健康狀況和自己的理解綜合考量。

  • 25 # 小房子在養娃

    孩子是自己帶還是父母帶,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能看自己究竟是如何選擇的,有利就有弊。

    我傾向於孩子要自己帶,為什麼?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孩子,不足有以下幾點?

    多數老人觀念封閉,不接受新事物

    老人之所以老,其實多數時候是心態老。他們用老舊的方法,照顧現代的孩子,給孩子過度保護,孩子不知不覺會受到他們老舊習慣的影響。

    比如我家孩子奶奶,就喜歡孩子乖,但是我們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要聽話的孩子,而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有執行能力的孩子。

    比如很多老人因為無聊,喜歡看電視,孩子看到有人看電視就會抑制不住,自己也想看電視。老輩人,他們不懂得自己的行為是會影響孩子的。

    隔輩養孩子,一不小心孩子就慣出各種不良習慣。

    有個同事,孩子不到1歲就重回北京工作了,孩子給奶奶照顧。

    奶奶是無微不至啊,孩子一個動作,孩子就知道要給孩子什麼,到孩子2歲多,不會說話,不會自己吃飯。

    同事看完就惆悵了,於是辭職自己帶孩子了。

    奶奶的面面俱到,會讓孩子失去自我發展的能力。

    隔輩養育,會照顧孩子很細緻,但這種細緻並不一定是真的愛和初心,為的是替孩子父母解憂,最怕的就是以要給我們完整的孩子為結果的帶孩子。

    孩子會犯錯,要犯錯才能長大,也要讓他們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父母帶孩子,想要帶的好,其實也需要有技巧

    要由衷的給孩子愛和自由

    父母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要不斷學習,最終達到一種狀態,能夠給孩子真正的愛和自由以及規則。

    沒有人生來會做父母,做父母需要技巧,只要愛是不夠的。況且不少父母自己都沒有體驗過無條件的愛是什麼感覺。

    育兒其實就是育己,給自己愛,讓自己快樂,才能有能力愛孩子。

    不斷地反省自己,不斷改進育兒的方法。

    身為父母,不少人會意識到自己有控制不住脾氣的時候,其實是我們覺察能力不夠,並且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導致的。

    父母能夠處理好自身的壓力水平,處理好情緒,才能給孩子平和的教育。

    以前我其實不允許孩子吃零食,但我從孫瑞雪老師的書裡,看到要尊重孩子吃的自由。我開始偶爾願意給孩子買一些我認為不健康的零食,比如說薯片、蝦條、雪糕之類的。我會控制吃的頻率,不想讓孩子在看見別的小朋友吃的時候,沒有見過的樣子,也回想起自己做孩子時候,看到別人吃東西的那種饞的感覺。

    和孩子一起成長,做孩子的榜樣。

    教育的本質是影響,而非說教。

    不想讓孩子玩手機,先自己做到不玩手機。想讓孩子愛閱讀,自己先愛上閱讀。想讓孩子乾淨整潔,自己先做到乾淨。

    有孩子這幾年感觸最深的是,我被深深的改造了,以前內向膽小,現在卻勇敢,愛和人打交道。

    因為我意識到自己曾經的問題,都有來由。我開啟曾經被埋藏的記憶盒子,看到了內在的孩子,我和她在一起,不離不棄,所以我就有了明顯的改變。

    我允許自己慢慢進步,允許自己偶爾不用積極努力,所以我現在生命的狀態越來越好了。

    當我能夠為自己的態度負責,努力改變自己時,孩子也越來越“聽話”了。

    寫在最後:

    我們養育孩子,最終的目的是養出獨立的孩子,不管是當下選擇父母帶,還是自己帶,都要有中長期目標,只要大方向不偏離,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首付,彩禮10萬,過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