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斯文劉Sir
-
22 # 使用者曦睿
人生有兩大任務:一是用勞動創造物質財富支撐社會的生存和發展,一個肌體和智力健全的人白吃社會是可恥的。二是生養子女成人保證人類傳承,試想後繼無人我們的奮鬥還有什麼意義?丁克族不可取。在社會群體中,各人能力有大小,貢獻也不同,但滴水成海,作為個人盡到了責任就無愧於社會,無愧於人生。
-
23 # 小梁成長記
生活才剛剛夠活,哪裡還有精力談愛情,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壓力都很大,面對日益瘋長的物價、房價、婚姻,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努力的拼搏著事業。工作的繁重,好不容易有點空閒時間,更多的人都選擇放空的生活。
休息時間來之不易,終於可以鬆一口氣,沒有更多的精力再去培養一份感情。
感情中的瑣事,甚至超越了工作中的煩惱。
心累的感情,不如一個人。
現如今車馬很快,書信很近,一天就可以愛過幾個人。越來越多的人,把感情不當一回事兒了。好不容易認識一個喜歡的人,好不容易付出了久違的感情,卻不經意間發現自己愛上了一個人渣,這就很尷尬了。
戀愛應該是給人帶來幸福感的,而當一份戀愛出現了整天勾心鬥角,千防萬防,患得患失,就已經失去了繼續下去的意義。
-
24 # 一隻有機農場的豬
自己丑,還嫌別人醜。
自己窮,還嫌別人窮。
自己條件一般,還盼望著別人來主動。
不願將就,後來變成不得不將就。
-
25 # 大貝才子
生活的忙碌無暇顧及愛情,一直想要得到渴望的愛情,但是一直求之不得,心中的美好,不願讓著世間煩擾,無共同話題,金錢煩身,總之一句話,沒錢,沒時間,沒行動,沒人
據《中國2018統計年籤》資料顯示,在2018年,我國單身人口規模達到2.4億人,其中15歲以上單身未婚人口達到2.15億人,而離婚人口規模則達到2000萬人,總和為2.4億人,那麼,導致當代年輕人選擇單身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一、經濟壓力
據《國金證券》報告顯示,大部分一線城市單身青年的月度可支配收入在8000-15000元,而新一線城市及以下的單身青年月度可支配收入在2000-5000元。
根據當前的消費水平來看,在一線城市除去高額的放租和交通所需的費用以及日常生活和用於人際關係維護的消費,其可支配收入早已所剩無幾,北上廣深作為年輕人追求夢想,財富和自由的舞臺,卻成了單身人群的聚集地,29.7%和26.4%的單身青年分散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其他城市更是可想而知,有一部分人還要面對房貸和車貸的壓力,以及超前消費觀念的深入人心,基本上發了工資立刻減半更有甚者直接變為負數,在如此強勁的生活壓力之下,我們對自由的渴望就變的越大,經濟壓力讓戀愛變得不再美好,反而變成負擔,試問如果戀愛無形之中會加重彼此的生活壓力;減少彼此的自由空間;佔用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那麼,誰還回願意選擇戀愛呢?
二、感情基礎
據珍愛網《2019年第一季度單身人群調查報告》中顯示,單身男女首次相親年齡不到23歲,近半數95後有過相親經驗
當代年輕人是個性獨立且理智的一代,他們渴望自由且不願將就,不是說相親不好,而是透過相親而來的愛情對兩人的感情基礎,對彼此的瞭解和忠誠度都是一種莫大的挑戰,還有一些有過感情史的單身青年無法從上一段感情的失敗痛苦中走出來,沒有精力和心情去經營下一段感情,因為害怕被再次傷害。
總之,感情是兩個人在一起的基礎,沒有感情的戀愛,註定不會走的長遠!
三、總結
如果說經濟壓力和感情基礎是我們選擇單身的基本原因,那麼社會變化則是我們選擇單身的根本原因!
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裡克.克里南伯格,在2015出版的《單身社會》中清晰的指出:獨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訪朋友或加入社會團體,他們更容易聚集或建立有生氣的充滿活力的城市,更準確的說,我們的社會已經從一個保護人們免受傷害的社會,轉變成了將自己才能最大化的社會。
——《紐約時報》
"學習單身,它改變了人們對自身以及人類最親密關係的理解;它影響著城市的建造和經濟的變革;它甚至改變了人們成長與成年的方式,也同樣改變了人類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