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SQNSST
-
2 # 白與恆
你能喝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喝自然不尷尬,你原本就不能喝就更不尷尬。我一朋友滴酒不沾每次聚餐他喝飲料喝的那叫一個歡,我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的。當然,是朋友同事在一起的話聚可以隨意些,能喝就喝,不能喝就不喝,如果是一些相對正規的場合,相對來說會稍有些尷尬,這個時候要不低調,要不有張好嘴皮子了。最後說句:不管什麼場合,都要開車不喝酒。
-
3 # 美酒加咖啡每樣來一杯
你是否經歷過以下情況
某領導在場,xx舉杯,敬客戶
你面露苦色,掙扎不已:“我不會喝酒!”
一系列的威逼利誘就來了
“多喝一點就會了”
“領導叫你敬酒,你還不給領導面子”
“這可是領導,領導啊,注意是領導”……
對於做下屬的你來說
如何才能在飯局上維持體面又能保護自己?
1、要學會找酒桌上最有威望的人
這樣的人,一般都是被請的一方,多是中年事業成功,或者直白的說,一般都是被巴結的一方。你的老闆或者請客一方的目標就是他,至於其他陪客,都只是陪襯。你的老闆找你去,可能初衷也只是陪襯,但如果你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肯定是以後會被重用。你和陪客喝,最多隻能算合格,但如果你和目標客戶喝,那才是老闆希望的。所以,首先找到目標客戶。
2、主動喝
當你在酒桌上,別人來勸酒的時候,一般都是你的存在感太弱或者你的表現不合格。既然都要喝,那被動喝還不如主動喝。在老闆敬完酒後,你可以直接跟目標人物喝。一來,你主動了,對方一定喝;二來,你佔有主動,有些話要先說。比如,XX領導啊,最近胃不舒服,但您在,我這酒一定要喝,但不能多喝,所以先敬您。這樣,既給足了領導面子,也告訴其他人,我今天這杯酒後,就不多喝了。3、會聊天
4、 提前滲透
你不能喝酒這個事情,在平時慢慢滲透給領導。領導心裡有數,酒桌上也就不難為你了,所以日常別人聊到喝酒的時候你就插話“誒!我就是不能喝”,大家都知道你不能喝就沒人難為你了,有拼酒的場合也不會拉你去了,因為知道你沒有戰鬥力嘛。5、學會獻殷勤
不會喝酒就殷勤點,倒酒倒茶?桌上的菜夠不夠吃?客戶有沒有開車,酒後需不需要代駕?你要積極識趣點。酒局後也需要一個清醒的人清場,長此以往,這個人物設定就是你了。
6、明白自己的位置
在一個團隊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你不會喝酒,你會寫ppt,你不會應酬,你會敲程式碼,你不會討好領導,但你顏值高啊…..踏踏實實地工作,大方真誠地待人接物,領導對你就不侷限於喝酒這個出廠設定了。如果你接受了“喝酒”這項工作,那麼作為一個職業人,請你把它做好。
-
4 # ii小小孩
飯桌上,本該有鹽同鹹有酒同醉,倘若別人杯籌來往,紅白在咣噹聲中俱沒、甜辣於吆喝聲中見底,划拳聲讓屋頂震動,擁抱相讓鐵石動情…這熱鬧非凡的一角,你獨抱一杯清茶,讓別人情何以堪,讓自己情何以處?完全一局外人嘛!非也。你經歷多了,就知道,聰明人品酒,二愣子拼醉!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完全就是胡說,致如感情鐵、喝出血那就無異謀殺和自殺了!如果酒代表了感情,那也只是酒鬼的感情。而且,別看桌上言笑歡,天翻地覆在後邊,翻江倒海胃難受,頭如針刺痛綿綿,更有不合衝突起,拔刀相向釀血案…所以不管桌上有多名貴的酒,都不如控制自己的貪慾珍貴;你能保持一份清醒,人生就多一份力量。
-
5 # 大許小許
從業10幾年,滴酒不沾。沒影響過升職加薪,沒影響過業務談判。從開始就不喝,第一年堅持,以後慢慢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會提這個事情了
-
6 # 初九iu
很正常。苦逼女老師一枚,組內都是男的,除了我。和他們一起吃飯聚聚時,我就是那個唯一不喝酒的人。當然,他們有時會勸說少喝點,有時乾脆給我買了酸奶。很開心,雖然沒有南票,但是大哥大叔們體貼的照顧,很開心。就是當他們喝酒時,我默默端起茶杯,抿上一口,哈哈,內心想,尷尬啊,不過我喜歡。。。。當他們苦勸喝酒時,堅決不喝,,,我的藉口是拔牙了,上火了,不能喝涼的。。。。然後就會裝作若無其事的遞給他們紙巾啊,幫他們倒開水啊各種。。。。。只要不讓我喝酒,幹嘛都行。。。。
-
7 # yuangalan
那感覺就是,沒感覺。和老闆出去的時候,一般都是下班之後出去和朋友之類喝酒,吃飯宵夜的。當有人要我喝的時候,老闆會說一句,他要保持身材,不喝酒。然後就無敵般存在。
-
8 # 風吹雞毛飛滿天
《喝酒》
所謂無酒不成宴席,幾個朋友聚會,如果坐在一起光吃飯不喝酒,那場面簡直無法想象。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人喝,有人不喝。
前一段兒因為身體出了些小故障,遵照醫囑一直沒有喝酒,但是參加過幾次聚會,終於體會到,當桌上只有你一個人不喝酒的時候,是怎樣的一種百無聊懶,生不如死。通常會有主持人把大家的杯子都收上來,一字排開,然後像做化學實驗一樣分別注入同等計量的酒精。期間偶爾有人會大叫:“好了好了,我的少來點。”“憑啥?”當然要一視同仁,我們絕不會因為酒量高低不同而歧視任何一個人,酒杯面前人人平等,基本上每杯酒之間的誤差不會超過0.15毫升。
“我真不能喝。”“為啥?給個理由先。”“中午剛喝過明早還有事”之類的理由就不用說了,說了等於沒說,根本沒人理會。
“開著車呢。”“誰讓你開車了?知道喝酒還開車?”劈頭蓋臉先是一頓訓斥,然後告訴你:“別開了,車就放在這兒,或者找代駕吧。”
所以,如果真不想喝酒,唯一有效的理由就是:“身體不舒服,剛吃過頭孢。”如果想表演得更真切一點,還可以虛情假意地加上一句:“應該沒事吧,要不我少來點?”“哎呀,算了算了,一點也不敢喝,會出人命的,你負責倒酒吧。”
於是假裝遺憾,暗中竊喜。以為脫離了苦海,殊不知,迎接你的將是無邊無際的痛苦時光。
一桌人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酒過三巡,場面開始熱烈起來,原本不太熟的人也開始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唯獨沒人搭理你,倍受冷落。對,如果不是美女,只喝茶必然會受到歧視。原本也算德高望重,因為不喝酒,只能淪為倒茶添酒叫服務員的雜役,倍感屈辱。為了掩飾尷尬,只能像個沒出息的吃貨一樣不停地夾菜,沒多久就把自己撐得要死。
看你一個人傻乎乎地坐在那裡實在可憐,偶爾有好心人過來說:“咱倆喝一個吧,你喝茶,隨意隨意。”禮貌性地用酒潤潤嘴唇,轉身又投入火熱的革命熔爐之中。
在酒精的刺激下,大家說話的分貝無意間都提高了一倍,指點江山,縱論天下,糞土當年萬戶侯,先國際後國內最後聯絡本單位。啥啥啥算個球,誰誰誰那是我兄弟,一句話的事兒,包在我身上了。你想插句話都插不上,完全無法融入其中。因為大家熱血沸騰都在拍胸脯,都在抬槓,誰要聽你冷靜客觀的分析?
如坐針氈,巴不得飯局早點結束。
可大家談興正濃,所謂把酒言歡就在此時。於是,越到後來,你越聽不下去,酒醉的人一句話能重複八遍,思維混亂,口齒含糊不清,你根本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意思,酒實在喝不下去了,就是不停地說,不停地爭論。
不聽還不行,拉住你反覆問:“你說是不是?兄弟,我說得對不對?”一面應付,一面想:自己酒後是不是也這麼討厭?在別人眼裡是不是也這麼傻逼?最後,在服務員三番五次進來問還要不要加菜因為廚師要下班了的暗示下,在老婆連續電話催促中,總算散場了。
與會人員對今晚的聚會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繼往開來的大會,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並約定要把此項活動作為一項傳統保持下去,三天後易地再戰。所有人都感覺今晚很爽,就你一個人覺得特無聊。這還算運氣好的,如果席間有喝得不省人事的,負責送人回家的任務自然責無旁貸非你莫屬。更要命的是負責買單的人也喝多了,服務員追出來說:“先生,還沒結賬呢。”沒辦法,責無旁貸非你莫屬。
第二天這小子良心發現,問:“昨晚是不是你結的帳?多少錢?我給你。”記住,千萬別客氣,直接收下。如果虛偽習慣了假裝豪爽說:“沒多少錢,誰結還不是一樣。”那接下來就是:“好吧,算我欠你一頓,改天我再安排。”
臥槽!腸子當時就悔青了。
所以,真正和諧完美的飯局是桌上所有人都喝酒,而且喝得狀態必須差不多,大家一起興奮,一起傻逼,一起胡說八道,就像一車人都吃大蒜,互相都聞不到臭味,誰也不嫌棄誰。
子曾經曰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大家都喝酒的時候,誰不喝誰倒黴!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世人皆醉而我獨醒。
這下你明白了吧!那些在桌上一開始就拼命勸酒,唯恐你喝不到位的人,才是真愛,才是真的為你好。
-
9 # 使用者1627428018
所謂無酒不成宴席,幾個朋友聚會,如果坐在一起光吃飯不喝酒,那場面簡直無法想象。
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人喝,有人不喝。
前一段兒因為身體出了些小故障,遵照醫囑一直沒有喝酒,但是參加過幾次聚會,終於體會到,當桌上只有你一個人不喝酒的時候,是怎樣的一種百無聊懶,生不如死。
通常會有主持人把大家的杯子都收上來,一字排開,然後像做化學實驗一樣分別注入同等計量的酒精。期間偶爾有人會大叫:“好了好了,我的少來點。”“憑啥?”當然要一視同仁,我們絕不會因為酒量高低不同而歧視任何一個人,酒杯面前人人平等,基本上每杯酒之間的誤差不會超過0.15毫升。
“我真不能喝。”“為啥?給個理由先。”“中午剛喝過明早還有事”之類的理由就不用說了,說了等於沒說,根本沒人理會。
“開著車呢。”“誰讓你開車了?知道喝酒還開車?”劈頭蓋臉先是一頓訓斥,然後告訴你:“別開了,車就放在這兒,或者找代駕吧。”
所以,如果真不想喝酒,唯一有效的理由就是:“身體不舒服,剛吃過頭孢。”如果想表演得更真切一點,還可以虛情假意地加上一句:“應該沒事吧,要不我少來點?”“哎呀,算了算了,一點也不敢喝,會出人命的,你負責倒酒吧。”
於是假裝遺憾,暗中竊喜。以為脫離了苦海,殊不知,迎接你的將是無邊無際的痛苦時光。
一桌人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酒過三巡,場面開始熱烈起來,原本不太熟的人也開始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唯獨沒人搭理你,倍受冷落。對,如果不是美女,只喝茶必然會受到歧視。原本也算德高望重,因為不喝酒,只能淪為倒茶添酒叫服務員的雜役,倍感屈辱。為了掩飾尷尬,只能像個沒出息的吃貨一樣不停地夾菜,沒多久就把自己撐得要死。
看你一個人傻乎乎地坐在那裡實在可憐,偶爾有好心人過來說:“咱倆喝一個吧,你喝茶,隨意隨意。”禮貌性地用酒潤潤嘴唇,轉身又投入火熱的革命熔爐之中。
在酒精的刺激下,大家說話的分貝無意間都提高了一倍,指點江山,縱論天下,糞土當年萬戶侯,先國際後國內最後聯絡本單位。啥啥啥算個球,誰誰誰那是我兄弟,一句話的事兒,包在我身上了。你想插句話都插不上,完全無法融入其中。因為大家熱血沸騰都在拍胸脯,都在抬槓,誰要聽你冷靜客觀的分析?
如坐針氈,巴不得飯局早點結束。
可大家談興正濃,所謂把酒言歡就在此時。於是,越到後來,你越聽不下去,酒醉的人一句話能重複八遍,思維混亂,口齒含糊不清,你根本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意思,酒實在喝不下去了,就是不停地說,不停地爭論。洛陽話叫:攘筋。
不聽還不行,拉住你反覆問:“你說是不是?兄弟,我說得對不對?”
一面應付,一面想:自己酒後是不是也這麼討厭?在別人眼裡是不是也這麼傻逼?
最後,在服務員三番五次進來問還要不要加菜因為廚師要下班了的暗示下,在老婆連續電話催促中,總算散場了。
與會人員對今晚的聚會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繼往開來的大會,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並約定要把此項活動作為一項傳統保持下去,三天後易地再戰。
所有人都感覺今晚很爽,就你一個人覺得特無聊。
這還算運氣好的,如果席間有喝得不省人事的,負責送人回家的任務自然責無旁貸非你莫屬。
更要命的是負責買單的人也喝多了,服務員追出來說:“先生,還沒結賬呢。”沒辦法,責無旁貸非你莫屬。
第二天這小子良心發現,問:“昨晚是不是你結的帳?多少錢?我給你。”記住,千萬別客氣,直接收下。如果虛偽習慣了假裝豪爽說:“沒多少錢,誰結還不是一樣。”那接下來就是:“好吧,算我欠你一頓,改天我再安排。”
臥槽!腸子當時就悔青了。
所以,真正和諧完美的飯局是桌上所有人都喝酒,而且喝得狀態必須差不多,大家一起興奮,一起傻逼,一起胡說八道,就像一車人都吃大蒜,互相都聞不到臭味,誰也不嫌棄誰。
子曾經曰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大家都喝酒的時候,誰不喝誰倒黴!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世人皆醉而我獨醒。
這下你明白了吧!那些在桌上一開始就拼命勸酒,唯恐你喝不到位的人,才是真愛,才是真的為你好。[呲牙][呲牙][呲牙]
-
10 # 小輝小影視
我現在還是高中學生 平時也和同學朋友沒事出去喝個酒 基本上只要是我在的酒場 都不會出現a灌b酒的情況 我這個喝酒就是能喝多少是多少不勉強
-
11 # 我愛小仙女哦
我一般一句話也不會說 或者甚少說話 你又不喝酒 你怎麼去勸別人喝酒 你說多了 別人說你那麼能吹 你怎麼不喝呢 所以 喝酒才可以說話裝逼 不喝酒就老老實實吃菜
-
12 # 南方不冷321
我們公司高層都是來自新加坡的老外,每次跟他們午餐都會要一支紅酒,第一次吃飯的時候我客氣了一下,說我中午不喝酒,結果以後每次一起吃飯只要兩個杯子,沒有我的份,舉杯乾杯時我只能拿茶杯尷尬的意思一下。所以跟老外吃飯一次不喝就代表一直不喝。跟中國人可以怎麼都行……,這次不喝,下次想喝時可以繼續喝!
-
13 # 影子104553196
關於喝酒那點事:所謂無酒不成宴席,幾個朋友聚會,如果坐在一起光吃飯不喝酒,那場面簡直無法想象。
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人喝,有人不喝。
前一段兒因為身體出了些小故障,遵照醫囑一直沒有喝酒,但是參加過幾次聚會,終於體會到,當桌上只有你一個人不喝酒的時候,是怎樣的一種百無聊懶,生不如死。
通常會有主持人把大家的杯子都收上來,一字排開,然後像做化學實驗一樣分別注入同等計量的酒精。期間偶爾有人會大叫:“好了好了,我的少來點。”“憑啥?”當然要一視同仁,我們絕不會因為酒量高低不同而歧視任何一個人,酒杯面前人人平等,基本上每杯酒之間的誤差不會超過0.15毫升。
“我真不能喝。”“為啥?給個理由先。”“中午剛喝過明早還有事”之類的理由就不用說了,說了等於沒說,根本沒人理會。
“開著車呢。”“誰讓你開車了?知道喝酒還開車?”劈頭蓋臉先是一頓訓斥,然後告訴你:“別開了,車就放在這兒,或者找代駕吧。”
所以,如果真不想喝酒,唯一有效的理由就是:“身體不舒服,剛吃過頭孢。”如果想表演得更真切一點,還可以虛情假意地加上一句:“應該沒事吧,要不我少來點?”“哎呀,算了算了,一點也不敢喝,會出人命的,你負責倒酒吧。”
於是假裝遺憾,暗中竊喜。以為脫離了苦海,殊不知,迎接你的將是無邊無際的痛苦時光。
一桌人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酒過三巡,場面開始熱烈起來,原本不太熟的人也開始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唯獨沒人搭理你,倍受冷落。對,如果不是美女,只喝茶必然會受到歧視。原本也算德高望重,因為不喝酒,只能淪為倒茶添酒叫服務員的雜役,倍感屈辱。為了掩飾尷尬,只能像個沒出息的吃貨一樣不停地夾菜,沒多久就把自己撐得要死。
看你一個人傻乎乎地坐在那裡實在可憐,偶爾有好心人過來說:“咱倆喝一個吧,你喝茶,隨意隨意。”禮貌性地用酒潤潤嘴唇,轉身又投入火熱的革命熔爐之中。
在酒精的刺激下,大家說話的分貝無意間都提高了一倍,指點江山,縱論天下,糞土當年萬戶侯,先國際後國內最後聯絡本單位。啥啥啥算個球,誰誰誰那是我兄弟,一句話的事兒,包在我身上了。你想插句話都插不上,完全無法融入其中。因為大家熱血沸騰都在拍胸脯,都在抬槓,誰要聽你冷靜客觀的分析?
如坐針氈,巴不得飯局早點結束。
可大家談興正濃,所謂把酒言歡就在此時。於是,越到後來,你越聽不下去,酒醉的人一句話能重複八遍,思維混亂,口齒含糊不清,你根本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麼意思,酒實在喝不下去了,就是不停地說,不停地爭論。
不聽還不行,拉住你反覆問:“你說是不是?兄弟,我說得對不對?”
一面應付,一面想:自己酒後是不是也這麼討厭?在別人眼裡是不是也這麼傻逼?
最後,在服務員三番五次進來問還要不要加菜因為廚師要下班了的暗示下,在老婆連續電話催促中,總算散場了。
與會人員對今晚的聚會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繼往開來的大會,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並約定要把此項活動作為一項傳統保持下去,三天後易地再戰。
所有人都感覺今晚很爽,就你一個人覺得特無聊。
這還算運氣好的,如果席間有喝得不省人事的,負責送人回家的任務自然責無旁貸非你莫屬。
更要命的是負責買單的人也喝多了,服務員追出來說:“先生,還沒結賬呢。”沒辦法,責無旁貸非你莫屬。
第二天這小子良心發現,問:“昨晚是不是你結的帳?多少錢?我給你。”記住,千萬別客氣,直接收下。如果虛偽習慣了假裝豪爽說:“沒多少錢,誰結還不是一樣。”那接下來就是:“好吧,算我欠你一頓,改天我再安排。”
臥槽!腸子當時就悔青了。
所以,真正和諧完美的飯局是桌上所有人都喝酒,而且喝得狀態必須差不多,大家一起興奮,一起傻逼,一起胡說八道,就像一車人都吃大蒜,互相都聞不到臭味,誰也不嫌棄誰。
子曾經曰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大家都喝酒的時候,誰不喝誰倒黴!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世人皆醉而我獨醒。
這下你明白了吧!那些在桌上一開始就拼命勸酒,唯恐你喝不到位的人,才是真愛,才是真的為你好。
-
14 # z理想軌跡
這個我最有發言權了 本人24歲 因為對酒精過敏所以不喝酒 我的幾個老鐵們再一次ktv唱歌時由於他們喝大了強掰開我的嘴灌了大概有二三兩白酒 喝下後渾身難受 臉發紅發燙還有點要暈倒樣子 把他們嚇得連忙把我送到醫院 最後掛了3瓶水才好的
-
15 # 一點一零元
這情況也得分場合,如果三五好友之間在一起聚會,你真不喝也就不喝了,而且可以給他們倒酒續杯,在他們喝酒時插科打諢和稀泥,這也是高興的。如果同事之間喝酒你要不想喝,那你要找藉口了,當司機、身體不舒服,不過這個過程你會有點尷尬和無聊。還有就是和領導在一起的局,就要小心了,領導好說話還好,碰到比較好喝好勸酒的領導就你一個人不喝,那你就得為前途擔憂了
-
16 # 老衲法號善哉
一般朋友喝酒聊天吹牛,都是自己倒自己喝,能喝的喝快點可以多喝點,不能喝的慢慢倒陪著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不勸酒,即可
-
17 # 沒事就是看看
能不能喝一杯就能看出來 現在也不太會逼著喝 因為喝死有法律責任 除非是圖謀不軌 說清楚情況 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
18 # 遠離豬隊友
那就是真正的眾人皆醉我獨醒!都知道,喝點酒,上上頭,怎麼吹都不覺得尷尬,然而如果就你不喝,覺得跟一群弱智在聊天……那尷尬!太尷尬!
-
19 # IE九點半
最煩的就是不停勸酒的人。個人覺得,每個人酒量有高低,喝不喝自己把握。真正的兄弟是你喝大了奪下杯子的,而不是拼命勸你動輒以不喝不是兄弟來威脅你的人
-
20 # 雨過天晴後的藍97563331
是的,很無奈,喝吧,第二天難受一天,不喝吧,坐在那裝孫子,挨呲,沒有說話的權利,憋屈死,是個人都能說你兩句,好像做了多大錯事似的
所謂無酒不成宴席,幾個朋友聚會,如果坐在一起光吃飯不喝酒,那場面簡直無法想象。特別是別人都在喝酒,就自己一個人不喝,那感覺太TM尷尬了。你們怎麼認為的?
回覆列表
泰然自若,該談正事就談正事,中國人喜歡在飯桌上談問題談生意。當然定力與能力不夠的人在這種場合會感到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