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中數學直播課堂
-
2 # 十八子lhj
早期教育是指在寶寶生命的初始階段(通常指0~6歲),利用大腦半球急劇增長、分化的有利時機,挖掘潛能,使之早慧,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性格。 《3—6歲幼兒發展指南》中指出3-6歲兒童的教育應遵循以下原則:
1.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珍視幼兒生活和遊戲的獨特價值,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援和滿足幼兒透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2.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要注重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3.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既要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程序上的個別差異,支援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在遵循孩子發展特點的基礎上早期教育重點要放在一良好的身體,二良好的性格,獨立的個性,三智力開發上。
-
3 # 畫面英語
孩子的早期教育重點應該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現狀。
在國內,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為他們報各種培訓班,比如畫畫、彈琴、書法、英語、奧數、演講、舞蹈、跆拳道、街舞、籃球、播音主持,等等,還有學輪滑的,學游泳的,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家長給孩子報班的科目報得少的,至少同時報了二到三門,報得多的有四、五門,極端的有六、七門,瘋狂的,則成了漁夫,他要把市面上的培訓課程一網打盡!
這還不算,還有更匪夷所思的:單奧數就同時給孩子報三個班!只要聽說那個老師教奧數如何如何了得,立馬就去報了,又聽說那個老師奧數如何如何大咖,立馬又驅車奔他而去!英語呢,同時報兩門或三門:口語啦、語法啦、新概念啦!真正是喪心病狂得可以了!總之,就是感覺家長太貪心了!
對孩子的培養,他們考慮得不可謂不周到,但似乎唯獨忘了一句話,那就是不管學什麼,要學得底子紮實,都需要時間,It takes time!
撇開這些不談,先談一下報班後孩子們學習的情況如何呢?有修成正果的,學得十分出色,孩子樂在其中;也有學完後所獲甚微的,不願繼續學。但,這兩種都是少數!多數孩子是學了就有進步。畢竟市場競爭激烈,培訓機構要靠聲譽才能活命,而老師也只有竭心盡力讓絕大多數孩子成績往上走才能與機構繼續合作!
這是國內孩子早期教育的大輪廓,國外呢,情況比較多元,像國內這種報各種培訓班的也大有人在,當然更多家長的側重不在這裡,重心在孩子們的遊戲了,娛樂了,運動了,實踐了,與人互動了,團隊協作了,等等,總之培養的視野更開闊些,反正幼苗在輕鬆成長。
三十多年前,這些國外的做法就反饋到了國內,國人也心有慼慼焉,但是最後總的感覺就是緩不濟急!也有一部分家長十分推崇國外那套,堅持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每年總會聽到有家長說,我不想讓我的孩子那麼苦,我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老實說,這樣的家長是受人尊敬的!因為他們的心是柔軟的,是悲憫的,是同情的,是不忍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他們不僅僅是說說而已,並且身體力行,但到了孩子讀三年級時就陣腳大亂、潰不成軍,失了方寸,這樣的指令碼每年在全國各地不知有多少出在重複地上演!
今天我們處於一個什麼時代?一個加速度時代!我們對速度的渴求已經到了讓國際害怕的程度!交通,我們要高鐵;通訊,我們要5G;建築,我們要10天內讓一所現代化醫院峻工運營!這種對速度的痴迷也早已傳導到了教育領域!
中國的九年義務制教育是一條科學的、理性的規劃線,這是主旋律!但是,在生活中還有一條不理性的,由千千萬萬個躁動的家長構成的盲動線,他們為孩子的教育操心、焦慮、奔忙;他們衣食充裕,以車代步,本該從容不迫,心情舒暢,但在孩子的教育上卻表現得困獸猶鬥!他們巴不得小學就幹掉初中,初中就拿下高中,但他們不明說,只說是提前起跑!再委婉一點,美其名曰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有需求,就有市場,這就是這些年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越來越多的原因。我們不能去人為的矯枉過正,事實也證明,那種人為的干預收效甚微!黑格爾說,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此培訓市場的勃興、衰減、萎縮有它自然的規律,興許時間一到,一下子就改過來了亦未可知!
拉拉雜雜說了這麼多現狀,應該回歸主題了:孩子早期教育的重點是什麼?我認為就是早點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科學引導。如果孩子喜歡的,你又剛好擅長,那就多多陪伴,多多培養!如果孩子喜歡,你不擅長,那麼去為孩子報個班,也未嘗不可。從常識上來說,孩子學語言、繪畫、音樂比較有優勢,因為孩子的摸仿能力強!但這些都是統計學上的平均值結論,也有例外,興許你的孩子就特別擅長數學呢,這誰都說不準!一句話,孩子喜歡什麼,就往什麼上去著力培養。
也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好像對什麼都沒有特別的興趣,我該怎麼辦?這好辦。問問你自己最喜歡什麼?因為根據遺傳規律,除了模樣、血型、身高可以遺傳啊,其實愛好也是會遺傳的。否則,音樂世家,梨園世家,政治世家,文學世家從何說起呢?
其次就是千萬別貪多!你有錢也好,有閒也罷,孩子的精力有限。今天是個專業細分的時代,何必要逆社會分工的潮流而行?
最後,就是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我這些年的感覺就是現在的孩子特別容易感冒、生病,特別脆弱!身心都脆弱!把健康抓好,才是對孩子最大的關愛!
-
4 # 巧目盼兮
其實沒必要那麼早去上早教,親子班什麼的,孩子應該遵循孩子的自我成長規律。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遵循自然法則。
如果你打算5.6年紀前帶他去外面多看看是不錯的選擇,選擇讓孩子去上培訓班的家長,大部分都對孩子的教育有著很焦慮的心態,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
其實教育孩子,父母要擺正心態很重要的。
-
5 # 南寧悠悠兔美術學校
讓藝術細胞裂變!我家孩子一歲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塗鴉喜歡畫畫,現在三歲它可以把他今天一天出去玩的所見的用簡單的幾何形描繪出來,因為我一歲多的時候就讓他自由的塗鴉不去限制他然後多跟他交流,他畫什麼就告訴他,你畫的這個東西像什麼然後在生活中多讓他去體驗去感受去觀察。所以,我的孩子比同齡年段的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要強很多。
這個階段可以加入一些樂器,比如,玩具電子琴、小鼓、小搖鈴、小話筒、小喇叭,音樂技能會影響孩子的數學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給孩子播放舒緩、有趣等節奏風格不同的音樂。
控制電視時間
讓寶寶更多的接觸繪本
如果合理引導,這個時期的寶寶應該都是學霸級別的了,每天都會讓媽媽講無數個繪本,一本重複無數遍,需要囑咐的就是,儘量的去擴充套件孩子的繪本範圍,陪讀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等到孩子能自主閱讀您就解放了。
給孩子立規矩,並堅持。
2-3歲的孩子在大人的引導下已經開始學習控制脾氣,但是依舊會用一些身體行為來發脾氣、為所欲為,比如猛推、爭吵、大哭。
他們只是無法控制自己,無論孩子的行為是否有意識,都是為了探測自己的底線以及你的底線。而及早立規矩就是表明你的底線,讓他們再也不會輕易的採取過激行為。
寶寶大腦的發育黃金期千萬不要錯過,只要家長多留意一些,就能讓寶寶變的更加聰明。
-
6 # 老張講數學
孩子的早期教育真的很重要!
早期教育以德育教育、智力教育、培養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為主!
不要急於求成,但是也不能太延後!
德育教育
培養孩子的愛心,學會尊重和關心他人,避免“唯我獨尊”。家長應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孩 子的優良道德品質,並不需要特別給孩子上課來講授,例如吃飯時儘量讓孩子與長輩共同進餐,避免把孩子愛吃的菜放在他前面隨意吃,教育孩子學會與他人分 享美食和快樂。
智力教育
智力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點,就是在生活中開發孩子的智力,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方面。
這一系列的發現和培養往往是在遊戲中完成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孩子注意力的培養!有很多孩子在學習中注意力不能集中,非常容易被外界影響!大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還有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過於活潑,疑似多動症!其實並不是,因為孩子天性就是活潑好動,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引導者或教育者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真正做到“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培養習慣
培養積極主動、勤奮學習、不怕困難等品質,比如孩子開始學搭積木,就要以此作為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家長不能顧此失彼。
這樣的培養教育會讓孩子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克服種種困難,不至於“平時母慈子孝,輔導作業時雞飛狗跳”!(開個玩笑哈)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每個孩子都各有千秋!
所以沒有什麼現成的模式讓我們選擇,只能用用行動去影響,用心去教導!
共同加油!
-
7 # 飛狐客
1、音樂
0-3歲兒童教育的內容,0-3歲早教具體是什麼,聽一些高品質、很悅耳的音樂,透過這些培養他們的聽力,同時也陶冶了他們的心靈情操。
新生兒的音樂感受性處於朦朧階段,所以,在給寶寶選擇音樂時,無須從音樂的內容多加考慮,只要注意節奏緩慢、快捷,旋律的剛柔,音量的大小等方面。至於是西洋樂,還是民樂都無關緊要。
但是諸如迪斯科音樂、搖滾樂等,切不可濫聽,因為這類音樂對新生兒身心健康無益,甚至會產生損傷聽力,驚悸心臟,鈍化聽覺敏感等負作用。
2、讀書
平時在哄嬰兒的時候讀一些書給他們聽,讀的多了,他們慢慢的會記住你的口型,對他們的觀察力是一個鍛鍊。終於有一天他們會根據口型說話,於是他們又成長了。
3、做遊戲
做一些簡單的益智遊戲,雖然你做遊戲的時候,他們不是很懂。透過做遊戲你可以發現他們對哪些方面感興趣。找到他們的興趣點,多加培養,對他們以後的成長很有幫助的。
和0~3歲的孩子玩遊戲,“玩”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讓寶寶透過遊戲來感知,發展孩子身體的各種技能,透過提高聽覺和觸覺,視覺來激發孩子的自我意識和情感,儘早的適應環境。
4、看節目
平時的話,讓他們適當的看一些小孩子的節目。再看節目的同時,可以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們這時不會給你回覆,但是你說的多了,他們腦海中會有一個意識的,就是潛意識裡會有個概念什麼是對的,什麼事錯的。
5、陪伴
0-3歲兒童教育的內容,0-3歲早教具體是什麼。不管你有多忙碌,你都要抽出一段時間陪他們玩,和他們說說話。雖然你認為孩子還小,不知道什麼,其實你錯了。寶寶其實是很需要父母的愛護,照顧的。
-
8 # 暖風F90
謝邀,孩子才剛滿8個月,你都已經在規劃小學五六年級之前的教育了,看來你也是個有焦慮感的人。網紅大夫張文宏說,有點焦慮感是好事!!哈哈。。。個人覺得,兩歲前孩子的成長教育就任由他自己去發展,但最關鍵的是陪伴教育,我個人寶寶一歲快七個月了,今年寒假由於疫情影響呆在家,從早到晚都陪在她身邊,讀書識字聽音樂講故事做遊戲等等、、、發現她變化很快好像一下子長大了不少。教育孩子性格養成、三觀端正就好,至於你說的上補習班什麼的,有時候也由不得你去選擇。。。用心去陪伴孩子,謝謝!
-
9 # 出世光明入世磊落
親愛的家長,你提的問題特別好!你是一個對孩子特別上心的家長,而且你的想法也非常有道理。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存在,並不需要跟風和特意模仿。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在他們的心裡種下善的種子和為人處事的道理,這個是最重要的。曾經聽易中天老師講過,現在的家長,都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望子成人!
孩子長大成為一個健康的、快樂的、真實的、對社會有益的人,比成為一個虛幻的“龍”更有意義。
現在很多補習班,大都契合了許多國人教育焦慮症的需求。其實這些補習,有些是必要的,也有些是並不適合某些孩子,有些家長只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所謂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把孩子送到這裡。
一個孩子小時候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決定了他能走多遠。與其把精力和重心放在補習上,真不如在搞好家庭教育、盡最大能力配合學校教育的同時,帶孩子去旅遊觀光,體驗生活。生活是一本很直接很豐富的書,值得孩子們認真體會和體驗。也就是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
當然,如果你發現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才能或者在某些方面需要重點提高,而你們作為家長並不能完全滿足這種需求,去一些高水平的興趣班和補習班也是很好的選擇。
祝小寶寶健康快樂成長!也祝您這樣用心的家長心想事成!
-
10 # 馮毅豪
我家小寶從出生到現在8歲多,從小就嚴格要求他,學習+訓練,好習慣從小培養出來,愛學習愛運動尊敬師長。培養孩子是家長一生的重任與義務,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家長一定要多花時間和精力,傾其所有幫助答疑解惑。這是我平時訓練孩子的影片,疫情期間店鋪無法開門,所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其左右,孩子一生中真正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我們要彼此珍惜。
-
11 # 玲公子
你好,其實你的提問代表了很多媽媽的提問。俗話說要贏在起跑線上,確實我們家長比孩子還焦慮,尤其受到外界的干擾,焦慮感就會倍增。
早期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幫助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敏感期,如果我們在合適的時間激發孩子的能力,這樣孩子接受度就會增加。
但是這些也不一定必須在早教機構完成,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我們父母,你可以賣一些兒童心理學和兒童遊戲治療的書看看。相信會對你有很大幫助。
學習,不是隻看重學習時間的長短,更多的是學習效率的提高,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填鴨式教育,在小學階段就有很多孩子有厭學反應,那就本末倒置了。我們要讓孩子身體和心理同樣健康才好。
有很多類似的慘痛新聞事件,是需要我們家長反思的。當然,關於教育理念問題,也可以和家裡人探討一下,大家最好保持一致性。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
12 # 美麗姐啦
八月個的寶寶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和意願,不再是被人抱在懷裡“任由擺佈”的小寶貝。有許多家長還是停留在寶寶太小什麼都不懂的階段,面對生活只知道吃喝拉撒的小生命,其實在寶寶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進行早期的教育。
一、讓寶寶在交流中自己學會說話
在這個階段的寶寶似乎更夠聽懂一些簡單的命令,比如和寶寶說道爸爸或者媽媽在哪裡,寶寶會用眼睛慢慢的去尋找要找的身影,同時也會用到手部動作去指引;或者讓寶寶摸摸手時,寶寶會把自己的小手伸出來,當遞給媽媽時,總是會樂呵呵的笑。寶寶在這個時候還比較喜歡看大人,模仿大人說話,學著發出簡單的詞。
當爸爸媽媽面對寶寶時,說話的語氣要緩和,語速要緩慢,發音要標準,經常和寶寶帶有動作性去交流。比如說“再見”的時候,要讓寶寶看到你是邊從嘴裡發出聲音然,然後看到你邊揮手的動作,這樣可以使寶寶加深對語言上的深入理解。
二、為寶寶準備練習學走路
八個月的寶寶,可以借用身邊周圍一切的東西,慢慢的站起來。比如能夠用手扶著床頭,雙手撐著,一隻手扶著床頭邊,一隻手彎腰手託玩具或者其他支撐物,等孩子手部,彎腰和站立動作能夠達到自己完成時,說明孩子的協調能力已經訓練到一定的水平。當寶寶的腿部有了力量,就要慢慢對寶寶進行移步訓練,讓寶寶站穩後,媽媽可以將寶寶一隻腳提起往前放,然後再提起另外一隻腳同樣往前放。讓寶寶有一個被動學步的意識,媽媽每一次都要用雙手攙扶寶寶的腋下,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爸爸在前面拿一個顏色鮮豔的玩具,最好能發出一些聲音或音樂,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當寶寶已經可以一步一步跟著走開時,經過一段時長的練習,寶寶的雙腿可以支撐住自己的身體。我們就要訓練寶寶自己主動走路,當寶寶在平穩的地面上站穩後,媽媽可以站在離孩子一米的距離,用雙手輕輕地拉著寶寶前進,也可以單身抓住孩子的一直胳膊腋下,加強寶寶的練習。
三、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
寶寶的自理能力要從小培養,在吃飯的時候,寶寶看到大人用勺子一口一口的往嘴裡送,這時候寶寶一定會用手去搶家長手裡的勺子,媽媽們就在這時候可以趁機教孩子用勺子吃飯,雖然寶寶根本分不清楚勺子的正反面,但是寶寶下意識的知道這個東西要往嘴裡送去,再加上模仿爸爸媽媽的樣子,吃飯喝水都需要用勺子。爸爸媽媽可以先給寶寶放一個易摔的碗,然後往往裡倒入一點水或者是牛奶果汁都可以,再放一點小的水果粒,邊給寶寶做示範邊鼓勵寶寶模仿自己做動作,鍛鍊孩子動手用勺子撈東西的動作,慢慢的就會用勺子自己吃飯了。在寶寶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利用每一次穿襪子和穿鞋子時,耐心的給寶寶講解,然後把襪子和鞋子放在寶寶手裡,讓他玩耍熟悉,看看寶寶是否能夠知道襪子和鞋子對應的地方。如果寶寶沒有意識到,家長可以邊給寶寶做示範穿襪子和穿鞋子,反覆訓練寶寶幾次,寶寶一看到襪子鞋子就知道要穿的意思;如果寶寶有這個意識,寶寶就會把襪子或者鞋子放在自己的小腳跟前,笨笨的想要用腳往襪子和鞋子裡伸,雖然寶寶現在還達不到自己動手穿,但是孩子會要求家長給孩子穿,慢慢的寶寶自己就學會給自己穿襪子穿鞋子了。
四、鼓勵寶寶克服陌生人
八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很熟悉的辨別出哪些人是自己認識的熟人,那些人是自己從未見過或者自己不熟的人,尤其是抵抗和自己的媽媽分離,寶寶的心理處於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天生就隱藏存在的,但是對於寶寶現在要開始建立接觸社會能力。
寶寶認生其實和家長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切的聯絡,不要總是把孩子活動的範圍侷限在家裡,面對寶寶面對走訪的親朋好友時,突如其來來的靠近寶寶,用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寶寶,然後從媽媽懷裡抱走寶寶,可憐的寶寶因為害怕所以會哇哇大哭。所以儘量不要讓寶寶不熟悉的陌生人隨便的靠近或者直接來抱寶寶,家長更不要在陌生人抱著寶寶的時候,立即離開寶寶的視線。爸爸媽媽在孩子的日常中,一定要豐富孩子的感官,多帶寶寶出去走走,讓寶寶能看到許多人,讓孩子習慣接受人群體生活,這樣有助孩子成長髮育;多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讓寶寶熟悉人臉,見得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不會怕生人,多帶孩子逛街看一些新奇的玩具,讓孩子知道外面的時間真的豐富多彩;如果面對家裡有人來做客拜訪,不要著急的讓孩子去打招呼,時間長一點等孩子看到家人們的熱情交談,讓孩子有了適應過程,寶寶就不會很害怕了。
-
13 # 恆愛步調
孩子才8個月,家長就開始考慮孩子的早教問題,看來中國的父母都差不多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
14 # 身邊百事Toutiao
根據你所說的應該是孩子上學前的階段該如何教育,俗稱學前教育,不少的學生家長們對於學前教育的理解有誤區,覺得學前教育僅僅就是教孩子們一些拼音、數字之類的,而這些東西到上小學時再學習或者是在家中學習就可以,在正式上學之前沒有必要去佔用孩子太多的時間去學習一些類似這樣的基礎文化知識。可是這樣往往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在學齡前時期接受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教會孩子們最基本。對孩子的學前教育輔導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在這個階段,往往對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質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學前教育階段,要多加註重對孩子的口語訓練,讓他(她)初步具有語言表達的能力。因為孩子要入學了,面臨的是些陌生的小夥伴,這與孩子能熟練的掌握日常口語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孩子學齡前,家長應注意為孩子進行一些簡單的日常口語訓練。比如,文明禮貌用語十個字“再見”、“對不起”、“沒關係”、“謝謝”的訓練,再加一些簡單實用的口語訓練。比如,讓孩子把心中想說的話表達出來,對於說的好的,多給予鼓勵和表揚,對於一些還不夠順暢的話就用引導或示範的形式讓孩子去深切感受和體會。
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動力,幼兒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並在學習時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教師要積極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知興趣以及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幼兒愛思考,有著無數個疑問,教師要給予幼兒適當的刺激,使幼兒思維活躍起來。如,月亮為什麼有時圓圓有時彎彎?秋天樹葉為什麼會落下來?為什麼種子會發芽?汽車的輪胎為什麼是圓的?等等一系列幼兒身邊所能接觸到的現象,是幼兒透過向科學海洋的航船,興趣是航程的嚮導。
心理健康是個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學前教育重要性越來越凸顯的今天,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幼兒如果能在學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發展,那也就為他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是一個複雜,動態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過程。我們認為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過程中起誘導作用,是兒童發展的必要條件,但具體到兒童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和每一個時期來說,情況就比較複雜了。
這是因為在兒童發展這一複雜動態的系統過程中,作為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的學前教育,必須在與兒童發展的另一前提條件---遺傳發生相互作用時,才能對兒童的發展起一定的作用。
因此,個人建議學前階段多注重孩子的基礎教育,培養孩子的交流與思考能力,不必報太多的興趣班,適當選擇一兩個即可。
-
15 # 自由飛翔13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早期教育從教育學角度來說指的是針對0~6歲兒童的教育,透過滿足大腦發育所需要的各種刺激來開發智力。是順應人的認知發展規律而設計的訓練,不是單純知識的學習。
首先健康教育是第一要素,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衣食住行上要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他們一生的財富。心理因素也不能忽視,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要,多給予陪伴,幫孩子建立安全感,信任感,長大後孩子就會少點叛逆,有什麼事願意跟家長溝通。
其次就是智力培養,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智力培養包括很多方面,不僅是知識的學習,還需要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培養,還有挫折能力的培養也不能忽視,孩子玻璃心是要吃虧的。
還有不能忽視的就是要學會做人,與別人分享。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長大就能更好的融入社會。
早期教育很重要,但不能走偏。重要的是能力培養,好習慣的養成。
-
16 # 幼兒園的小姐姐Lucia
健康,品德,習慣!有一個好身體,才能有基礎做其他的事情,品德,習慣終究陪伴一生,然後才是知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比做一個高智商傷害社會的人要好的多!
-
17 # 圍棋小先生
首先,是誰帶孩子的問題,是孩子的母親帶還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帶?
個人認為,還是母親帶為好,畢竟存在隔代親,爺爺奶奶有寵愛的多一點。但是看孩子吃飯睡覺穿衣等等,是很累人的一件事,作為家長也不一定有那麼大的耐心來對待孩子。
其次,是如何帶孩子這個過程是什麼?孩子不能一天到晚在家不出門,這誰都受不了,所以我們要帶孩子出去玩。不是簡單的出去曬太陽,看風景這樣的互動。應該讓孩子和其他小寶貝也要接觸,一起遊戲,多認識一些陌生人,適當的保護孩子,這樣才會讓孩子的性格更為開朗,不會扭扭捏捏。
再次,是不是要對孩子立規矩的問題必須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批評要適當嚴厲,不嚴厲,孩子以為你倆在玩,對於以後孩子的教育有很大作用。
最後,孩子的教育需要堅持你需要到網上買兩三本育兒書,書裡會講,幾個月大的孩子就會做什麼遊戲了,家長就陪同孩子一起玩,一起成長。母親還是需要嚴厲一點,寬容一點的。
-
18 # 萬春振芳
在這個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時代裡,早知早覺的準爸準媽們在孩子的孕育時期就已經進行胎教了。
胎兒孕育2-3個月時,開始胎教,早上起床後孕媽媽用美好的意念引領胎寶寶進行新一天的生活;聽輕鬆、快樂、幸福的音樂和歌曲。從早上9點到晚上6點孕媽媽和胎兒需要補充必需的營養,以保證孕媽媽和胎寶寶營養的全面。然後,到了晚上做運動胎教,聽舒心的音樂、緩緩娓娓美麗的童話故事,預備睡眠。
孕期滿,嬰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他們就不斷地接受著外界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刺激,不斷地在成人的呵護教育之下,生長髮育,漸漸長大...
在寶寶0-8歲階段,是智力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也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語言開發的黃金時期。寶爸寶媽們都是新時代有知識有文化的高素質群體,一定會在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給予最好的照顧、呵護、培養和教育。
毛主席說過:“未來是你們的,你們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
-
19 # 山大王88
我已經兩個小孩一個5歲半,一個4歲。我的教育方法是:放任讓孩子解放天性,這個過程中會發生很多事情,這時候就要告訴他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要教他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適當的拒絕他合理的要求,比如去買東西,他喜歡好幾樣並且都想要,這時就要和他說只能買一樣,要他懂的舍取。從小多多打擊他,加強承受能力,強大他的內心和思想,以後遇事不會想的太極端。孩子健康的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教育方法有千萬種,因人而異,但一定是‘先成人,再成才’。
-
20 # 大灣區珠海樓市
學習漢字,讓孩子提前寫字!對孩子的發育也不會有太好的作用,因為孩子的骨骼沒有發育完全,提早讓孩子書寫,只能讓孩子的書寫姿勢不正確!這也是我們現在小學生,大多孩子握筆不正確的原因!
目前,孩子的早期教育,不要看孩子學了多少東西,更要看孩子養成了什麼樣的習慣!有沒有去探索問題的習慣?有沒有遇到問題,自己去尋找答案的習慣?有沒有自己的問題,自己去解決的習慣?······
李世傑老師提到:孩子在上學前是齊天大聖,上了學就變成了弼馬溫!到底是誰讓咱們孩子變的越來越沒有想法!是誰讓咱們的孩子變得如此聽話!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所深思的!
br> 在早期階段,孩子的好習慣還是最重要培養的方面以及孩子要樹立遠大的目標!主要做的,比如每天看書、上網、提問題、解決問題、對數的概念的培養、禮貌待人、助人為樂等等!孩子看的書,我建議大家去看看《北大幼兒數學》,這套數能完全培養孩子數的概念,不至於讓孩子上小學發生不知道3是什麼,不知道3是多少!這些都是在早期教育的時候造成的!也可以說是因為三流老師教出來的!還有讓孩子上網,和爸爸媽媽一起把不知道的問題去找到答案!
孩子剛滿8個月,已經在考慮孩子早期的教育問題了,小學5~6年級之前想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給孩子開闊一下視野比如旅遊,體驗生活等,但是看身邊好多人都是一個接一個補習班的上,不知道該怎麼取捨了。
回覆列表
家長要細心發現、耐心培養、鼓勵發展孩子的獨有興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也也熱衷於在自己的領悟發展,所以,最重要的是發現培養髮展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