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笑談文史生
-
22 # 奔波者王紀成
記得以前每次酒桌上都會有勸酒的習慣,先乾為敬啊!然後就是挨個打關。一圈下來頭暈眼花,醉意綿綿,接著就是侃大山,回想一下真的是一種傻。這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都是向錢看了,也不再勸酒了,挺好!
-
23 # 張弘思
《柳葉刀》明確表示酒精是一級致癌物,縱然這條訊息並沒有引起全球足夠的關注。
人類天然的會對某種自殘型物質成癮,詳見《成癮五百年》。
除了危害太大的毒品之外,咖啡、茶葉、菸草、酒都是這類產品。
還有一個日常物質--50%脂肪+50%碳水--我們喜歡的紅燒肉、蜜餞、膨化食品、薯條、炸雞都是這種設定。所以你胖,是現代食品工業的“陽謀”。
所以酒真的是人類自然進化過程中的漏洞。
絕大部分人勸酒,只是一種習慣。看很多答主都從道德層面上抨擊勸酒的人,但是我覺得絕大部分勸酒者,自己本身也是飲酒者。
所以他可能並沒有認為這是對被勸酒者的傷害。
我們道德觀裡面有“人不知而不慍”的說法,所以此處不能用簡單的道德來判斷。
我認為絕大部分勸酒的人,只是出於一種習慣。
他學的就是這樣一種行為模式,從沒有細想過內中緣由。
傳統就是強大的動因。
除此之外,中國人喝酒,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身體和精神的那點“癮”而是為了處理人際關係、建立信任和擺正社會地位。
中國社會的權力結構是中心化,有階級的。
這樣的組織裡處理關係,需要不斷縷清自己的關係線條,並找到雙方線條的交匯點。
更進一步,要在各種交匯點中理清楚複雜的關係。
無論有多麼“不巧合”的關係出現,大家都會驚呼一句:緣分啊!
兩個權力網中的節點相遇,必然要透過一些“較量”,來擺正雙方的位置。
山東省的酒桌文化,便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領導會強迫下屬喝酒,這是權力的試金石。權力的本質就是能夠強迫你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所以你越不願意喝酒,領導的行使權力快感就越大。
中國人喝的哪是酒,簡直是權力的遊戲。
可惜這種“光榮傳統”可能要斷在90後00後身上了。
權力變的更加扁平化。
領導們也越來越覺得用這種方式去展示權力,也挺蠢的。
-
24 # 亻呆釒票
酒,在中國被譽為傳統文化,而對於不同的人也是觀點各異。
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有的地方習俗就是希望客人多喝、喝醉才夠盡興,是一份心意。
但是,不同的習俗,不同的文化差異,理解也就不一樣。有的人會認為這是強人所難,非常反感。而你不喝,主人會認為你不給面子。
所以,酌情吧,確實不勝酒力,也不能傷了身體。文明社會,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畢竟出了事,誰都不好!
-
25 # 二娃特產
根據喝酒心態看,喝酒是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一種心態。形成一種風氣好像只有酒桌才能成事。有句話講得好,少喝酒、多吃菜。
回覆列表
一、故意把別人灌醉。有的人可能為了達到自己不純正目的,故意強迫別人喝酒,以便把別人灌醉,以達到自己目的。
二、報復心態。可能兩個人平時有矛盾,在酒桌上想報復對方,就故意強迫對方喝酒。
三、面子作怪。認為對方不喝自己沒面子玩,下不了臺,就逼迫別人強行喝酒。
四、處於熱情習俗。有的地方好喝酒,以喝酒多少來表達待客熱情程度。為了表示好客,就逼迫對方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