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崇禎真的生不逢時嗎?
13
回覆列表
  • 1 # 同城幫手機回收

    崇禎所在的明朝末年,國家經濟已經崩潰,連續十幾年的全國範圍的自然災害,更是雪上加霜。李自成、張獻忠等流民集團,一開始並沒有想奪取大明江山,所以才會多次接受招安,但是由於不反沒有糧食吃,接受招安後仍然沒有糧食吃,不得不再次叛亂,面臨這種局面,再有能力的君主也無計可施。 而關外當時正處於氣候比較溫暖的時期,風調雨順,畜產豐收,滿洲才能做到兵強馬壯,而明朝由於欠收,馬匹的質量和數量都遠遠不如滿洲,以羸馬餓兵抗擊滿洲,自然處處面臨弱勢。 崇禎不貪女色與安逸,傾心國事,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帝王,雖然也犯過很多錯誤,甚至是很嚴重的錯誤,但是國家之間的對抗,說到底還是實力的對抗,即使崇禎不犯殺袁崇煥之類的錯誤,仍然無法挽回實力上的不均衡,明朝的滅亡也就是遲早的事情。 也算是命不好吧!

  • 2 # 大宗師

    我選路易十六,那才是真的可惜,完全是命不好,放在中國古代絕對是一代明君。路易十六主動召開了三級會議,向法國底層民眾示好,路易十六曾多次試圖改革。先任用經濟學家杜爾哥,銀行家內克,卡隆等,試圖向貴族和神職人員代表的富人階級徵稅,彌補路易十五留下的財政赤字。一面是貧苦的法國人民,一面是強勢的貴族階級,他夾在中間無力撼動任何一方,本身軟弱的性格註定了他悲劇的一生。他不像好大喜功的路易十四,亦不像荒唐無能的路易十五,他甚至沒有情婦(法國國王多有情婦法國人也以此為傲),他愛他的國民,但最終他們卻殺死了他。

  • 3 # 第三章第四行

    要我說,選擇一位亡國之君復活的話,我就選五代十國後期的後周世宗柴榮,至於為啥呢?請聽我娓娓道來.

    柴榮(921-959)其祖父柴翁,父柴守禮為當時富族,從小於姑父郭威家中長大,因為品行良好,性格謹慎被郭威收為養子。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其以皇子身份拜澶州刺史,其“為政清肅,盜不犯境”,954年,後周太祖郭威駕崩,因郭威無子嗣,以柴榮繼位,是為後周世宗。

    首先,其因治澶州政封晉王,出任開封尹,並判內外兵事。

    顯德元年即954年,周太祖駕崩,晉王柴榮按遺命於太祖靈柩前即皇帝位,為後周世宗。

    柴榮在位五年,勵精圖治,雄心勃勃,拉開了統一的開端,奠定了統一的基礎,史稱“柴榮治國”

    其曾立下三十年之志“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然終歸因病逝世太早,不然統一天下就是他了,而不是宋太祖趙匡胤了,可惜啊

    後周世宗柴榮,史家皆稱其為“五代第一明君”,如若其不死,蒼天再給他二十年,不,十年變足以統一天下,恢復經濟,致天下太平盛世!

    而宋太祖趙匡胤不過延續了柴榮的治國之策,統一了天下,可以說柴榮平天下的一切都準備好了,可惜啊!

    而且最最驚奇的是,沒有一個史學家對後周世宗柴榮的為人,治國提出什麼質疑,全是一片讚美褒獎之詞,這足以說明柴榮之明瞭!

  • 4 # 阿偉玩蛇

    回答秦始皇漢景帝李世民的,你們彷彿在逗我…誰告訴你們這些人是亡國之君的?秦始皇開國皇帝都成亡國之君了,真可怕!我選崇禎謝謝,崇禎其實挺厲害的,真的只是生不逢時無能為力,劉協我覺得也行,還有溥儀,回你們那些秦始皇真的回的我是一臉懵逼,一兩個就算了,一大堆都是秦始皇,乾脆叫秦終皇得了,闊怕

  • 5 # 木牛流馬

    他若不死,不要說改寫歷史,但至少不會亡國,這人得有過人的才智和力挽狂瀾的氣魄,這樣的亡國之君真還真難找。明崇禎帝,當時,明己病入膏肓,風雨飄搖,就他祖宗重八再世,也回天乏術。有人說楊廣,試看當時,群雄並起,眾叛親離,帝國只勝一個空殼,他苦不被殺,最多也就多撐幾年罷了,最終難逃亡國,又有人說李煜,不,他活著就已經亡國了,他若不被毒死,最多隻會給後人多留幾首悲情詞罷了。看來看去,也只有秦始皇了,雖說不是亡國之君,但若他不死,帝國就不會短命,算個簡接的亡國之君吧。他不死,趙高就不會專權,趙高不專權,扶蘇太子和李斯,蒙恬等賢臣良將就不會死,這些國之柱石苦不死,加之以法治國的新政和獎懲分明的國策,還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造反呢?不要說亡國談不上,苦再活十年,他一定會還一個四海臣服,繁榮昌盛的大秦帝國,說不準比漢還要強大。

  • 6 # 舟上闌珊

    想復活的還挺多。

    秦三世子嬰可以。他起先是秦公子。在秦將亡之際,趙高弒二世,將子嬰立為秦王。估計權力實則被趙高掌握。(據《史記》)他在登基當天將趙高刺殺,完美奪回權力。但當時秦已危弱不堪,迴天無力的他只好投降。

    南唐後主李煜可以。這裡直接上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選自《相見歡》)

    恕精力有限,只寫了個人最喜歡的兩句,寫得好。我想復活他,其實更主要是另外一個原因:他對他的兩任妻子,大、小周後都情深意重,絕對是個好男人。

    至於崇禎,恕我對明史不太瞭解,不敢多言。但他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復活理由主要在這個。

    至於隋末三幼帝,南宋末幼帝,更體現了〝最是無情帝王家〞。像這樣在懵懂之年為傀儡,一生悲慘的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總得說一下。

    只有一個的話,那到底復活哪一個?我畢竟最熟悉的是秦史,還是選子嬰吧,他殺趙高殺得好,個人意願。

    你有什麼人選呢?

  • 7 # 文書燃青燈

    我會選擇李煜。

    李煜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皇帝,但他一定是個好詞人,說他為帝怯懦,可是筆下詞句卻是絕對精妙。《相見歡》中,他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以絲巧喻離愁,是愁絲之紛繁難解,孤獨淒涼躍然紙上。

    倘若他能重生,就萬萬再做不得帝王,簡簡單單,青袍玉蕭客,孑然江湖行,一身幹練,英姿颯爽,也許,還能再成就一介李太白似的謫仙。

    他的人生,或許平淡一些,沒有前半生的浮華瑰琦,他便還是本性中的那個他,沒有帝王君臨天下的雄心,做芸芸眾生也罷。

  • 8 # 吾皇萬睡6

    隋煬帝吧。

    雖然暴怒但人家有才啊!

    比如科舉制就是他發明的。

    為後人做了很大貢獻的

  • 9 # 康康不

    我選楊廣。首先楊廣有魄力興科舉,修運河,徵外敵那一個都是要有足夠勇氣的雖說弊在當下但利在千秋。其次中國曆代王朝總少不了對前朝舊帝的抹黑來彰顯自己統治江山的合理性,那麼就肯定還有許許多多楊廣的功績被人為抹殺了。最後隋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楊廣的措施嚴重脫離了社會基礎導致國家內耗嚴重各地戰亂國家無力鎮壓,而現在中國國力比以前遠遠超過政府力量更為強大,軍事經濟也更為強勢正適合陽光大展拳腳

  • 10 # 負手天下義氣揚

    大明思宗朱由檢。(大明崇禎帝)

    他不像其他亡國君那樣荒廢朝政、沉迷酒色,他是有做為的帝王勤政、愛民、除監。他不。像其他亡國君那樣逃亡、投降,他選擇了“賴活不如好死″與大明萬里江山共存亡,為國而亡。他像他的祖先,像太祖一樣得民心,像成祖一樣有勇氣,像英宗一樣有骨氣,像仁宗、宣宗、孝宗一樣勤政愛民,甚至像武宗、世宗一樣少年登基……總之他具備了大明曆代天子的優良基因。

    若他可復活,大明又多了一位開創盛世的好皇帝。

  • 11 # 清史宴

    東漢末年漢獻帝劉協,其實我個人一直覺得劉協是一個有能力的君主,你想想從他被董卓扶上帝位,他遇到了多少困難,你想都不敢想,可他沒有隨波逐流,一直都想復興漢世。並且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關鍵點在於,他遇到了幾百年難處一人的曹操,這個曹孟德無論是陰謀與陽謀都是殿堂級的人物,劉協,雖然個人能力還是有的,但是遇到了曹操,他一個子就矮半截了,另外面對動亂的天下,其實,劉協也想靠自己的能力,來平定天下,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可是曹操不允許啊,曹操已經騎虎難下了,如果曹操放棄權利,很快就有可能被劉協滅族,所以無論如何他是不會隱居的。劉協也知道自己鬥不過曹操,所以也就忍著,等曹操死了,總該輪到自己親政了吧,可是那有那麼好的事情,原來曹丕比他爹還黒,直接讓劉協禪位給他,真的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一個比一個黒。

    劉協也只好認命了,漢獻帝臨終之時,曾對天哀嘆,我命由天不由我啊。

  • 12 # 鐘聲太守

    ~絕對是崇禎。崇禎皇帝可是真的一位好皇帝。可是他生不逢時。

    此時,明朝可謂是千瘡百孔。內有魏忠賢瞎JB裝逼還造祠堂,外面皇太極天天來串門加搶東西。還有人造反造的好嗨,這個天下基本上沒救了。

    可是崇禎不服,他說:

    老子一定要振興大明!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幹掉魏忠賢,順便提拔幾個東林黨官員執政。普天同慶。崇禎覺得不錯,要模仿漢文帝的政策,清淨無為,休養生息。

    but………………………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崇禎元年,關西(就是陝西)大旱。

    崇禎二年,關西大旱。

    崇禎三年,關西大旱。

    崇禎四年,關西大旱。

    崇禎十三年,河南遇二百年不遇之大旱。

    要我是崇禎,我就要大喊一聲:

    媽買批!!!!!!!!!!!!!!!!!

    關中連年大旱,赤地千里,百姓逃荒無數,流離失所。正在這時,全國又流行大瘟疫,導致全國死者枕籍。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是天災。

    這是江南的豪門大戶流行圈地,瘋狂擴張土地,壓榨農民。官吏瞎JB收稅,百姓民不聊生。又沒地又沒錢,又是一批流離失所。這是人禍。

    崇禎決定改變這種情況。尤其是沒錢起來造反的這種情況。

    首先,崇禎要對驛站下手。

    於是全國大多數無用的驛站慘遭毒手,節省的銀子可繞地球三圈。

    崇禎高興了。

    但是這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說砸了一大幫驛卒的飯碗。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其中一個驛卒叫李自成。

    要我是崇禎,我就要大喊一聲:

    頂你個肺!!!!!!!!!!!!!!!!此時,遼東有炸了。皇太極天天串門,崇禎受不了了。於是他派袁崇煥去把他堵住。

    袁崇煥乾的真不錯,真不錯是真不錯,但他還幹了一件事。

    一高興,他把戰功赫赫的毛文龍幹掉了。

    這就是找倒黴。

    皇太極看山海關過不去,但是門還得串啊,於是他爬大山從古北口來北京串門。

    袁崇煥來救駕來了,這倒是好事。崇禎也願意他來救。

    救的方式不太對。

    跟著皇太極圍著北京饒了幾圈,又想帶大兵進城。

    崇禎說:你要造反不成?

    袁崇煥,卒。

    遼東剛靜一靜,國內炸開了。

    首先就是各路反叛大會師。

    崇禎把自己私房錢都扔出去了,就要讓大家快快別造反了。但是是杯水車薪。

    安撫了半年,不歇了,繼續會師造反。

    但這次會師相當失敗,一開團就被人給圍住了。

    但是最後當然沒圍剿成。為什麼呢?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

    朱元璋的教訓,坑了崇禎。

    要我是崇禎,我就要大喊一聲:

    草泥馬啊!!!!!!!!!!!!!!!!從陝西到江淮,到處都是反軍。好不容易,經過大將孫傳庭一番調理,終於快平息了。連李自成都被趕到山溝溝裡啃木頭。

    形勢一片大好!!!

    崇禎皇帝終於要靜下心重振朝綱了。

    but……

    遼東炸了。皇太極又來串門了。

    崇禎派平叛大將洪承疇去堵門。

    沒幾天,洪承疇被迫投降。遼東只剩下山海關孤城一座!

    崇禎再次穩住局面。

    but………………………………

    國內又炸了。

    李自成從山溝溝裡出來了,毫不費力的召集了幾十萬農民,攻克西安,打破潼關,直奔北京!

    要我是崇禎,我就要大喊一聲:

    WTF!!!!!!!!!!!!!!!!!

    天塌了。

    此時,崇禎雖然有一腔熱血,也一無所用。

    大將孫傳庭、曹文詔、盧象昇戰死疆場,老臣孫承宗在家鄉被俘自盡,洪承疇和祖大壽投降清朝,袁崇煥和毛文龍已經成為歷史……

    崇禎如此努力,希望振興大明。但是無論再如何努力,也改變不了滅亡的宿命。

    崇禎在大殿裡坐著,等候這他的命運。

    是天亡我,非戰之罪。

    崇禎並不想就這樣完蛋,於是他繼續著拼死努力,要拯救大明的江山。

    很遺憾,已經不可能了。

    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立即攻擊西直門。

    當天,外城陷落。

    第二天,皇城陷落。

    崇禎皇帝手持寶劍,砍斷女兒的左臂,之後跑上煤山(景山)自盡,吊死在一棵老歪脖子樹上。

    死前遺言: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屍,無傷百姓一人。

    崇禎皇帝在位十四年,節儉無比,龍袍都補丁帶補丁。不近女色,即使後宮佳麗三千。雖然幹過許多不露臉的事(殺袁崇煥,用溫體仁),但是總體來說,已經足夠為一個好皇帝了。

    只是歷史不容人。

    明思宗朱由檢,只能是成為一個龐大王朝的陪葬。

    但是,他也為這個曾經無比強大、無比輝煌的龐大帝國增添了一幕悲壯的結局。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唉。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唉。

    他只能是成為中國五千年曆史中的一聲長長的嘆息。

    明思宗,卒。

    明朝,於公元1643年,徹底滅亡。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楮上,觀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但是,這裡是悲嘆,而不是笑談了。

    朱由檢永遠是一聲悲壯的怒吼。

  • 13 # 大漢腦殘粉

    帝辛帝辛帝辛!絕對一生愛啊!

    殷商在帝乙執政期間便已衰落,帝辛即位之後竟重振超綱,領土也擴大數倍,據說如今河南淇縣還有俗語“帝辛的江山,鐵桶一般”可見其威嚴與能力。

    可以生不逢時,殷商衰落之態已定,即使如此努力,也難改歷史潮流。

    所為“有心殺賊,無力迴天”也莫過於此。

    史書有云,當年武王伐紂後,殷地的人們具不臣服,是為愚蠢固執。

    假如帝辛真如傳說一般誤國殘暴,耽於女色,商民又何以不擁立武王呢?

  • 14 # 麗麗相穎

    我想復活,李世民。隋朝皇帝的貪汙腐敗,魚肉百姓。李源還是隋朝皇帝的手下,看不下去了後,再起兵攻打隋朝。然後唐朝出現。李世民是位好皇帝,在他的管理下唐朝政治清明促進經濟文化繁榮 ,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有利於交往 ,對外交通的發達為交往提供了條件 唐代中國的經濟更是飛速發展,開元、天寶年間經濟達到了頂峰。李世民好皇帝為百姓著想。

  • 15 # 天才遲一步

    王莽,失敗的穿越者。劉秀,成功的位面之子。隋文帝,最偉大的帝王。秦始皇,實現大一統的千古一帝。就這四個了,排名就這樣。最想看到王莽,問問他是來自我們之後的什麼年代,問問他歷史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原諒我的八卦

  • 16 # 71176442

    我選武則天,第一,必須是亡國皇帝,還真選不出來,只能選這一位了,第二,身為女人自然是崇拜女皇帝的。第三,唐朝沒有多少人詆譭她,倒是宋朝為了壓迫女性,對她多有詆譭,可見她也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對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 17 # 犬系次元君

    秦始皇嬴政

    要說起秦始皇的豐功偉績來,說上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其實我是想讓始皇活過來之後,看重扶蘇,扶蘇也許就不會死,秦二世也許就不會當皇帝,秦朝也許就不會如此快速的滅亡。

    關於扶蘇,這個太子之位來得快(秦始皇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立他為太子),去得也快(秦始皇屍骨恐怕未寒,他就死了)。歷史資料中對公子扶蘇的記載少之又少。

    公子扶蘇的每一次出鏡,都是站在他爹的對立面。只要是他爹要殺人放火,他都會站出來,“以數直諫上”。這為他贏得了,仁德、賢明的光圈,也讓他那個靠著殺伐打下一片江山的爹很光火。

    扶蘇為什麼處處跟他爹唱反調?是他生來就性格仁慈?顯然不是。《史記.趙高列傳》中,趙高說:扶蘇“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作為最瞭解始皇爺倆的身邊人,趙高的說法是有可信度的。這麼說,扶蘇並不是生來就仁懦,見不得別人吃苦受罪。他之所以行事處處顯得與他爹不一樣,處處顯示出仁德。那恐怕只有一種解釋,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儒與法天生就是兩種對立的學說。所以他與他那個被法家思想武裝到牙齒的爹政見的格格不入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秦始皇對待諸子百家的態度是開明的,對待儒生也給予了尊重。

    這從所謂的焚書坑儒事件中就能看出:秦始皇燒了一些書後不久,盧生、侯生髮表了對始皇的不當言論,東窗事發後逃走。秦始皇聽到後非常生氣說:盧生這些人,我對他們那麼尊重,給予的賞賜那麼豐厚,現在居然誹謗我!從這個表態可以看出對諸子百家,始皇是尊重的、認可的。但是認可歸認可。威脅到統治、譏諷皇帝、發表不當言論是萬萬不行的。始皇下令徹察誹謗事件。經過相互告發,有四百六十個人腦袋搬了家。

    扶蘇反對父親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舉措,多次上書勸諫秦始皇,勸諫道:“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秦始皇大怒,將其趕出宮廷去北邊給守衛北方的蒙恬作監軍,協助蒙恬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秦始皇覺得自己的這個兒子太軟了,絕對不能再讓他受儒家思想的毒害了,他需要勵練,需要血性,需要知道自己偌大的帝國不是靠“仁義道德”這一套嘴皮子磨來的!在眾多皇子當中,始皇對扶蘇寄予的期望是最大的,希望扶蘇能成龍,但是始皇沒有給扶蘇任何的名分,所有人都是認為扶蘇是被放逐的不被寄予大任的皇子。

    蒙恬,《史記》記載,“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秦掃六合後,“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蒙恬還建造了秦直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暴師於外十餘年,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

    蒙恬的忠心是勿用置疑的,他領著大秦朝最精銳的部隊一直在孜孜不倦做著兩件事:打擊匈奴和俢築長城、直道。始皇對蒙家兄弟也是絕對信任的。所以他把扶蘇交給了蒙恬。

    所以扶蘇也認為自己是被流放的,況且沒有史料記載蒙恬與扶蘇的關係,所以我們就猜測蒙恬可能並沒有接到始皇的任何指令,所以也只會和扶蘇相敬如賓。

    但是始皇恐怕沒有想到,扶蘇在上郡所見所聞的痛苦比之他在咸陽見父親所作所為的有過之而無不及。於是,如今陝西的綏德有這樣兩處景點:扶蘇望月臺與扶蘇嗚咽泉。從名字上來看,這兩處景點都充滿了悲哀之情緒。望月是想家,嗚咽或許還是想家,更或許是見到生靈塗炭而傷心難過。從人性的角度來考慮,他或許是想父親了,父親已年邁,時常有病,那個尋找多次的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遲遲沒有結果。父親身邊的人都以殺戮刑罰為能事,一切的一切都讓他為父皇擔心。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當年七月,行至沙丘時病重,秦始皇命中車府令趙高寫遺詔給扶蘇,遺詔內容是讓扶蘇將兵權交給蒙恬,趕快回咸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當時遺詔已經封好,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秦始皇死後,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與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陰謀篡改秦始皇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同時偽造一封遺詔賜給扶蘇,列舉扶蘇和蒙恬的罪過,命令他們自殺。

    扶蘇接到詔書後,如晴天霹靂,肝膽俱裂。他失聲大哭著,轉身回到帳中就要拔劍自殺。

    蒙恬與始皇素日相交甚厚,對這份意外的詔書產生了懷疑,勸扶蘇先彆著急,那使者早就受了趙高胡亥等人的指使,只在一旁不斷地催促。扶蘇一向仁孝,哪裡還去想是真是假,悲傷地說:“自古以來,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死,子不能不死.”說完後,扶蘇就拿起了刀,在他的脖子上一刮,就死了。蒙恬不肯不明不白的死,但最後受趙高陷害,還是在大牢中喝下一杯毒酒死去。

    扶蘇本來有很大的機會翻盤,手中還有蒙恬的三十萬大軍,就憑蒙恬的手段,把他扶上位不是一件難事,但是扶蘇這個人就是想的太多,想到儒家和法家最終不可能融合,現在的大秦帝國是靠法家的思想起來的,不可能去換一個思想,更何況是儒家的思想,想到始皇肯定容不下他,最主要的是他們不知道始皇快嚥氣了,所以悲劇就發生了。

    趙高為什麼有把握扶蘇、蒙恬能中招?顯然他太瞭解扶蘇了,瞭解蒙恬的忠,瞭解扶蘇的孝。瞭解扶蘇性格上的弱點。況且遺詔假借的還是秦始皇口吻。但他一開始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他還需要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李斯。身為丞相的李斯的加盟無疑是枚重磅炸彈。這一切都源於他們的野心、源於法家的不施教化。這比骯髒齷齪的交易葬送的不僅僅是扶蘇和蒙恬,三年後我們知道了,他們葬送的是整個大秦帝國。

    所以我才想說如果秦始皇活過來,他會不會早一些把扶蘇立為太子,早一些看到趙高的奸猾狡詐,早一些預料到秦二世的無能,這樣大秦帝國是不是就會持續很長時間,是不是就不會迅速滅亡了。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如有不對請加以指正

  • 18 # 敏敏950320

    我選楊廣,要是他延緩腳步,不那麼急於求成的話,我相信終會有另一番局面。

    短短十幾年間,他設科舉、修運河、統一南北……做了如此之多的事,難道還不足以說明他是為國為民的君主嗎?錯就錯在,走得太急了。

    隋的滅亡固然與他的暴政和政治舉措有關,從而導致天下大亂,群雄討伐。但這是隋滅亡的導火線,根本原因是統治基礎的不穩固。隋朝是在當時南北朝長期分裂之後建立的統一王朝,在大一統的表面下卻有著各種割據勢力的暗流,階級內部埋藏著不安定的因素。這種政權的固有缺陷,才是隋由盛急劇轉衰,從而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這筆帳,不能完全怪到他的頭上。

    隋為唐的盛世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它是一個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時代。可以說,沒有隋的奠定,就沒有唐的盛世。從歷史的延續性來說,不知甩了李唐幾條街。李唐用的制度從根本上或實質上來說,都沿襲隋朝。

    他開鑿運河,促進南北經濟發展;開創科舉,讓更多的平民有機會當官;暢通絲綢之路……其中的大運河至今仍惠及著後世。

    而李世民主要是善於納諫,懂得吸取教訓,留下開明君主的好名聲,也為後來者所借鑑。楊廣的功績在於為後世造福,李世民的功績在於為後世留名。

    成王敗寇,歷史書都是由勝利者主導的。他是不是無道昏君,自有後人評說。

  • 19 # 諶人

    謝邀;選崇禎;不像商紂王那樣荒誕,不像周幽王那樣腐敗,不像秦二世那樣殘暴,不像隋煬帝那樣沉迷於女人,不像南唐後主那樣的悠閒舒坦,不像漢獻帝那樣當傀儡,更不像唐哀帝那樣乳臭未乾。雖然崇禎治國的方式不對,但他有強烈責任心,有急急火火闖勁。雖然他脾氣暴躁,但從不對老百姓發狠!

  • 20 # 漫溯古今

    隋煬帝如果沒死,就沒有隋煬帝這個號了,而且世界上多了一個千年老妖怪....楊廣生於公元六世紀,距今1400多年了。隋朝末年,各地起義軍蜂起,楊廣絕望之下只好帶著十幾萬驍果軍跑到江都逃避,並妄圖偏安一角。當時江都的糧食都吃完了,而且楊廣帶來的兵老家都在關中,而關中正在受到李淵的攻打,這些人擔心自己的家人被戰爭波及,所以特別想回家。楊廣想留,這些人想走,所以產生了矛盾,再加上宇文化及兄弟煽風點火,所以就起了病變。宇文氏自認為北周的後裔,造反是必然的,如果楊廣不死,他們也肯定以楊廣為傀儡,挾天子以令諸侯......因為楊廣的存在,李密和王世充的聯盟沒法達成,李密很可能和李淵或是竇建德結盟,王世充則會與宇文化及虛與委蛇。這麼一來,最先死掉的勢力很可能是李密或者王世充,竇建德和李淵仍然會壯大。,當竇建德滅掉宇文化及,再以楊廣號令天下之後,最後他和李淵爭霸天下,誰勝誰輸就難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發家致富了,不要嫉妒,要去學習”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