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完全靠學校,靠補習班嗎?
8
回覆列表
  • 1 # 鑫鼎賽亞

    既然你提出了這個問題,你可以先問問自己:除了學校和補習班,你還有別的辦法嗎?歸根到底,其實這是一個時代的痛。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心理問題都來源於原生的家庭和自己幼年期的經歷,以及對未來的疑惑。對於孩子而言,自己的原生家庭和幼年期太重要了,但是對於我們家長而言,特別是我們的許多農村家長,根本不可能給孩子一個像樣的原生家庭,所以才會有了“留守兒童”這一說。

    至於題主擔心的孩子的教育,我覺得應該多擔心一下孩子學習以外的教育才是。可是真的是沒有辦法……

  • 2 # 貓白白先生

    孩子的教育,當然要看父母教育,學校教育,所處環境影響,甚至接觸的事物來改變。

    您問出這樣的問題,也說明平常您經常在外。為了物質生活更好一點所以才會離家務工。

    如果實在不能督促孩子的教育,那麼你只能利用有限時間和孩子做交流。

    現在網路很發達,你完全可以利用影片,語音這種軟體定期和孩子做交流,瞭解他的學習,生活,心理狀況。

    發現他的不足,多和他加以引導改正。

  • 3 # 詩意地生活1314

    打工在外,孩子的教育確實是個問題,學校雖然可以教孩子文化知識,但是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心和呵護,沒有父母的引導與指正也容易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學校主要還是教文化知識,至於怎麼做人處事還是教的很少,我們不能把孩子的教育都寄託在學校,要肩負起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

    外出打工,要是能把孩子帶在身邊是最好的,這樣每天都能看到他們,每天都能起到監督他們的作用,有什麼問題都能及時發現指正,還能自身作則,給他們樹立榜樣。

    要是實在不能把小孩帶到身邊,那就要委託自己的父母去看管好孩子,不能只給他們吃穿,還得教他們,平時也要多給孩子打電話,多關心孩子的成長。

  • 4 # 花萬勇

    這部分孩子的教育問題確實值得我們關注,父母外出打工主要想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起碼能有一定的物質保證!可是當孩子由老人帶,生活上可能照顧很到位,可是教育上就有所缺憾,我班的這樣的孩子,作業經常不完成,哪怕是錯了讓他改也不改,得找他幾次甚至要他當面才改,更有孩子存在在家在學校兩面撒謊的情況,所以對於外出的父母,孩子的教育確實是個難題,結合我瞭解的情況提出以下建議,不周到的歡迎補充和指正:

    1:外出的父母要多抽出時間和孩子溝通交流,電話影片都可以,儘量能做到每天一次,至少也得一週兩次,可以先分享自己的快樂給孩子,也可以問問孩子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拉進與孩子的心裡的距離,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外出打工了,也時時刻刻在愛我!然後就要耐心的傾聽孩子的心聲,知道他們的喜怒哀樂極其原因,一旦瞭解了孩子的進步要多多表揚和鼓勵,如果瞭解了孩子做錯了的事,首先要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耐心的講道理希望孩子以後不要做,告訴孩子,改錯後只要以後不犯同樣的錯了,將還是個好孩子!

    2:孩子知識的教育這一部分,我認為如果是低年級的孩子,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至少要完成作業,要認真聽講,要告訴老人,生活中儘量讓孩子獨立整理書包,一次不好兩次,孩子一旦學會了養成好習慣了就省事了,在家也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畢竟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如果是中年級學生,就要讓孩子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多買書看,甚至可以讓他多去圖書館,多感受文化的氛圍!如果是高年級的學生,除了以上品質外,還要讓他明白讀書學知識的重要性,不要告訴孩子讀書沒用,不讀書也能成功的觀點,不讀書成功的人有,但畢竟是少數,而這少數成功人士身上肯定有讓其成功的特質!

  • 5 # 積德隨緣一生平安

    這是有孩子沒有穩定工作或工作不如意人的糾結,一個兩難的話題。看看那麼多留守兒童在沒有父母的監管下,恣意生長,染上惡習或者無處聲張受著校園暴力,我們揪心呀,真的很心痛。在孩子最需要依靠的時候卻需要養他;等孩子已長大錯失已形成,無法再挽回!

    還有人是在本應教育孩子的時候卻選擇了錯誤的目標,把房,把車或存款做為最大目標把本應集最大精力的事擱放二線三線了於是選擇了讓孩子留守。孩子需要陪伴教導的也就是這個時候,錯過了你不可能有第二次機會!當你認為功成名就時孩子已不需要你。其實我們能給孩子的應該是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成長的健康,在童年不留遺憾,不留陰影,不給孩子強加超出他所能承受的過高的期望把他壓垮;不要在本應教育孩子的時候選擇了錯誤的目標,別的目標可以在以後實現!

    我也是一個在外漂泊的人,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堅持把帶孩子帶在身邊,堅持住在離校不超500米範圍內,至於別的需求先給孩子的童年讓路吧!

  • 6 # 扎西老媽

    孩子的教育,不是靠學校和補習班完成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和愛。

    1958年,威斯康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哈里·哈洛(HarryF. Harlow,1905-1981)發表了一篇著名的主席致辭,題目叫做:《母愛的本質》。這篇致辭轟動一時。

    他透過“獨特”甚至近乎“嚴酷”的實驗,證明了“母愛的本質”——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肢體接觸——對嬰兒的意義、對母子之間的關係,以及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雖然哈洛研究的是在孤獨環境中成長經歷的猴子,但是他將其實驗意義引申到了人類的母親和嬰兒關係上。因此,哈洛的實驗對我們瞭解人類的母愛也具有很大的啟示作用。畢竟從生物學的角度,恆河猴與人類是近親。所以,用猴子實驗的結果可以推論到人類自身。

    他的很多觀點在現在看來是顯而易見、無須證明的事實,但在哈洛的時代確實是被當時的美國主流心理學家所忽視的一個現象。由於受行為主義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思想的影響,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母親和孩子間過多的親密接觸會阻礙孩子健康的發展,使他們在成人後產生過多的依戀,從而對孩子成年後的人格有負面的影響。

    而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研究,徹底粉碎了這些錯誤的觀念。他的實驗恰恰證明了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接觸與情感及社會支援,是促使一個人正常且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我的孩子現在一個上小學四年級、一個三年級,接觸了很多同學家長。自從帝都實施控人,每個學期都有轉學回老家的同學。但是因為家長大多在北京已經生活了幾年十幾年,無論從生活條件、工作機會還是收入水平,家鄉不能比。但是又不符合辦理新北京人的條件,迫於無奈只得將孩子送回老家上寄宿學校,週末請留守的老人或親戚照顧。我親如手足的朋友的孩子回鄉上學四年,現在兩口子經濟條件比較好,又把孩子接回北京,在燕郊買了學籍上了一所算是當地不錯的中學。但是,孩子從三年級與父母分離,每當放假的時候學校組織補課必須參加。一家團聚的時間一年不到一個月。長期的疏離,使得孩子變得內向陰鬱。記得他小時候,很陽光很開朗,來我家哄著我娃一起玩,很有大哥的樣子。學習也不錯,班裡名列前茅,據說老師的評價也很好。可是現在孩子總說不想上學、學習沒意思。雖然他爸媽說他不玩遊戲,但是我兒子給他看幾個愛玩的電腦遊戲他都知道。

    人回了帝都,平時放學在學校附近託管,不回家。週末回家,父母調休,經常一個人度過。從孩子前後的變化,我很心疼。想想自己放棄一年幾十萬的收入,硬挺著回北京陪兩娃上學,雖然錢不夠花了,但是親情不是金錢能買的。

    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媽,也是小時候缺少愛的奇葩。為了能讓家人吃飽,姥姥和太婆工餘時間去工地賣饅頭大餅。姥姥文化高,不裹腳,寫的一手好字。太婆是文盲,但是特別會做飯。我媽小,沒辦法只得把她放在饅頭攤旁邊。太婆說孩子不能慣著不能抱,越抱越粘人。加上為生計勞碌,根本無暇照看。有一次走丟了被好心人送回來,看到姥姥艱難,人家提出收養。姥姥硬挺著沒答應。姥爺早早自殺,姥姥獨自一人撫養三個孩子和太婆,有多艱難,可以想象。有個雙生的姨病死了。太婆為能掙點錢,給別人縫補漿洗衣服,把我媽拴在門框上。我媽身體弱,太婆不讓她幹活,讓她好好讀書。上到初中畢業,我媽被學校保送外國語學院。但是兩個舅舅還上小學,姥姥實在供不起,讓我媽去服裝廠做了學徒。

    從此開始我媽憎恨姥姥。

    我從小跟著姥姥太婆長大,覺得姥姥是個很堅強的人。正如那句話,凡是打不死我的,必將令我更強大。

    我媽把她對姥姥的恨逐漸蔓延到身邊的每位親人。我爸死後不久她再婚。對老伴照顧得無微不至,只要老爺子跟人發生矛盾,我媽不問青紅皂白鐵定是別人不對。這些別人包括我兩個親舅舅和我。在我們眼裡,老頭對她連基本的好都說不上。挑撥她和手足之間的關係、年三十把我從家裡轟出去等等太多了。甚至三更半夜摸到我床上意圖不軌。我媽生病臥床不起,老頭依然頤指氣使要她給他做這做那。親戚朋友街坊鄰里看在眼裡都說,我媽找個活祖宗回家供著呢。問題是我媽自己伺候的心甘情願。每當老頭找我茬我總想著我媽難受,就默默忍受了。

    可是,忍讓換來的不是疼惜。時至今日,我媽最恨的是我。

    她之所以對老頭那麼好,端茶倒水乃至每天洗屎尿褲子,毫無怨言。從心理學的角度,是一種心理代償。缺少親情和關愛的人成年後普遍情商較低,不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容易形成極度自卑的性格,有兩種表現,一種是盲目狂妄自信,喜歡自吹自擂;一種是悲觀失望、畏首畏尾。我媽對老頭表現出的無盡的愛正是基於自卑,以為只要自己無條件滿足他的各種要求就能得到他的關愛。由於缺少愛,她甚至不知道愛是什麼。老頭挑撥她跟身邊親人的關係,在她眼裡這是一種愛的表現。生病時老頭對她不理不睬,她會覺得是自己做的不好造成這種情形。或是自己周邊的人得罪了老頭,引至於老頭不關切她。總之,老頭對她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缺少親人撫慰的我媽有嚴重的偏執型人格障礙,控制慾極強。不辨是非,仇視血親,任人唯親。現在她跟我和孩子一起住,我平時在家裡很少說話。因為我一張口不知什麼時候會觸發她雷霆大作,情緒爆發。跟在老頭跟前低眉順眼、逆來順受的樣子截然不同。所以,有些受虐狂經常被打的遍體鱗傷,卻不能離開虐待她的人,讓普通人難以理解。這種人的心理機制跟我媽一樣,即自卑、受虐以期換來所謂的愛。

    在此強烈推薦武志紅老師的心理學作品。因為實在搞不懂我媽是咋回事,一口氣讀了武老師五本心理學方面的書。終於對我媽的日常行為表現的心理機制有所瞭解。

    父母與孩子,終是一場以分離告終的緣分。所以,請珍惜這二十年。生孩子養孩子不是完成任務、傳宗接代,而是讓我們的愛有處安放。錢,多掙多花,少掙少花。後來因為自己疏忽積攢的錢又全部賠光,從半路返回到起點。即便如此,我也不疼惜。因為,掙錢的機會有的是,而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再也無法補救。

  • 7 # 空谷生松

    謝謝邀請。部分父母因為種種原因,迫不得已外出務工,造成了留守孩現象,以前這樣的問題更多的發生於農村,但是正如2018年央視春晚賈玲在小品中表述的一樣,現在城市也一定程度存在“留守”現象。如何讓“留守”孩子健康成長,成為了很多父母的心病,需要做父母的認真去思考和解決。

    (1)如果可以,儘可能的把孩子留在身邊。

    這有兩種方法:

    一是把孩子帶到務工的地方,和自己一同生活,工作之餘也能順便照看孩子的教育,但是孩子的就學費用可能會增加,外地的環境也不一定適合孩子成長,畢竟孩子不可能一直在外面就讀,除非你在務工的地方買了房子。

    二是返鄉就近務工,這也是最近的一種趨勢,這種情況工資水平可能會下降,但是可以照看到家庭,孩子的學習問題也可以經常督促。

    (2)迫不得已,一定要加強溝通監管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一定要選擇外出務工,要經常與孩子互動交流,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愛意,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樹立正確的目標,畢竟良好的品質比優異的成績更加重要。在學習方面,也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提高:

    一是採用題目中說到的靠補習,這裡可以委託老師,要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都是充滿責任和愛心的。

    二是委託別人加強指導,如果是小學階段,爺爺奶奶估計也能幫助,如果不能,可以委託親戚朋友家稍大的孩子去輔導幫助。

    三是激發孩子本身的求學慾望,購買一些輔助書籍和工具,一樣可以幫助提高的。

  • 8 # 傾心辣媽

    這個我要批評你,我問你,你打工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孩子嗎,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第一教育不在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老師也不在了,那孩子怎麼辦,掙錢沒有多少,為什麼非要出門打工,網路時代,遍地黃金,你卻非要丟下孩子不管不顧出門打工,在你家鄉沒活幹嗎?我知道你說家鄉掙錢少,你就是捨不得你在外邊那點不值錢的業績,是,錢是掙了點,可把孩子扔學校,無人問津,荒了,廢了,我看到時候你找誰哭去。

    切記,不管做什麼,莫忘初心,不要因小失大!

  • 9 # 日本與騙子

    這個問題是現在很多農村父母心中的痛,也是這個時代的痛。孩子的教育不能夠靠學校和補習就可以了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覺的條件稍微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把孩子帶在身邊,哪怕是自己辛苦一點,也能把孩子照顧的好一點,但是這樣的話,孩子的學習費用等日常開銷就多了起來,孩子也不能一直在外邊,除非你買房子了。另外的話就是返鄉就近就業,其實現在只要不是很偏僻的山區的話,就業機會還是很多的。可能工資沒有在外地高,但是能夠守護在自己最親近的人身邊,對孩子的教育各個方面都有利些。

  • 10 # 虹靜的靜生活

    這位朋友你好。感謝誠邀。

    我一直不贊同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當初,我的工作性質也是東奔西走,不能回家。在要孩子之前,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覺得孩子成長的路上大人不能缺席,尤其是母親,所以最後決定辭職回家照顧孩子。

    這樣的考慮不是草率,而是看到周圍同事的實際情況後,才下了這個決定的。孩子與父母分開,一是互相思念,二是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關心,而使孩子形成這樣那樣的問題。

    如您這種情況,實在沒辦法,必須去外地工作的。孩子的教育只能拜託爺爺奶奶了。也可以找到孩子的班主任老師,看看能不能在她那裡寄住,最起碼學習的問題老師能幫你叮囑孩子完成,還有老師也會對你孩子多些照顧。這樣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可以了。通常這樣的錢能多一些,但是比把孩子扔家無拘無束強。

    如果孩子不愛去外面,也可以找家教來家上課,爺爺奶奶做好監督。最主要的是手機要有節度地玩,不然找誰都沒用。

    作為父母,不在孩子身邊,要勤聯絡,交流,電話中關心鼓勵孩子,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有問題及時處理。寒暑假儘量回來看看孩子,或者讓孩子去你那裡看看,也對你工作的環境有所瞭解,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也會增進親子感情。

    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安全同等重要,要與家裡的監護人和孩子的老師做好溝通,做個負責任的家長。

    生活不易,離開家鄉更不易,向您道聲辛苦了。祝福您的孩子健康成長,您的工作順利!

  • 11 # 淡忘22280648

    這個問題確實是大家都普遍遇到過的,父母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以出外賺錢養家。在家的小孩都靠老人帶,負責一切日常生活,學習方面的事。

    一般父輩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再加上農忙季,也就顧不上小孩的學習,教育問題了。

    現在農村有的家庭條件好的,把小孩送到輔導班去了,因為你不送,小孩的成績就要落下,聰明的孩子上課認真聽講還可以,貪玩的小孩不好好學習,每次一到老師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所以不得已而為之,要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培訓班,農村現在重視教育的程度也都普遍提高了,不再認為讀書無用論,不再認為農村人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境況了,小孩只有讀書才有出路。

    有的培訓班的老師比較負責,有的就有點不靠譜,據我瞭解,我親戚的小孩送到輔導班,那裡的培訓老師都不怎麼管,只是讓小孩換了個學習環境,這樣的輔導班不上也罷,即浪費大人的血汗錢,又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在此呼籲學校,教育部門請重視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小孩父母在外打工,也是在為國家,建設美麗城市做貢獻,我們必須行動起來,只要人人出謀劃策,相信這個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小孩的教育會得到解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是我們以後的依靠所在。

  • 12 # jingjing2013

    出門打工,孩子的教育,這可以說是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了,有些家庭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將孩子留在老家,父母外出打工,雖然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不在孩子身邊,做父母的也不要耽誤了孩子的教育,在工作之餘也要兼顧到孩子。

    1、工作之餘給家中的孩子打個電話,和孩子聊聊天,讓孩子說說自己學校班級裡的事情,關注下孩子的生活學習,聽聽孩子對一些事情的想法或者看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雖在外但是時刻關注著自己。

    2、使用影片讓孩子常常看看自己,記得有的報道上說一些留守兒童一年見不到自己 的父母一次兩次的,這樣勢必會影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感到和父母離的很遠,在外的父母用智慧手機進行影片通話,可以使父母和孩子熟悉起彼此的音容相貌,不至於孩子地父母感到那麼的生疏。

    3、隔段時間就要回去看看孩子,或者將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小住幾天,在這幾天裡好好陪伴孩子,特別是在孩子寒暑假的時候,把孩子接出來,一可以讓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二是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 13 # 雨水155242062

    說實話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不論那個階段父母都是至關重要,我有切身體會孩子上幼兒園到小學都是我帶、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當然也要費出心血,上幼兒園陪他讀,陪他看,到小學陪他練,陪他背,陪他朗誦,陪他看智慧學習片,陪他一起探討,一直到初中我選擇出去打工,剛開始終如一,到後來成績下滑、問題不是很大老師沒告訴我,一直到最後成績還在下滑老師通知了父母,說這孩子真可惜認真起來前進二三十名,後退起來也很可怕,說父母不應該選擇打工,我最後特別後悔,孩子初中畢業了考上的不是重點高中,孩子慢慢長大了也開始懂事了,他也很後悔沒好好學習,我也後悔沒有堅持陪他把整個叛逆期度過,無論他怎麼努力高中課程,初中課程都要從學,學習大於山,說到我都心痛,感覺自己不配為人母,任何人可以拋下,一個母親怎能拋下孩子不顧,這是我最後悔的事,沒有體會到孩子整個成長期,所以天下的母親最好不要讓孩子做留守兒童,無論條件好壞對孩子來說母親在身邊是最幸福的事,小時不懂長大他一定知道什麼是幸福,所以一個母親陪著孩子的成長是用金錢買不來的。

  • 14 # 鄒老師數學課堂

    出門打工和孩子教育誰重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生活衣食無憂的,肯定說孩子教育重要,但是對於生活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來說,眼下要過更好的生活唯有打工才是出路。對於打工家庭孩子的教育我認為可以分幾個階段來說。

    0——6週歲,如果要夫妻外出打工,可讓父母親跟隨到外地幫著照看孩子,下班自己帶孩子,培養親子感情,教育孩子的好習慣,也不耽誤打工。

    6——12週歲讀小學期間,可以在務工地讀,也可以一方回家帶孩子讀書。就個階段非常重要,一個孩子是否成才小學六年很關鍵,如果孩子在學習上有不好的表現父母能及時糾正,有不懂的地方要給予幫助。不讓孩子從一開始就學習習慣差,成績差,透過家長的幫助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孩子對學習才有信心,才會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千萬不要指望年邁的父母給你教育好孩子,他們一般只會溺愛孫子,對學習這些事更是很少過問。現在農村學生為啥普遍成績不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沒有父母照管,缺少家庭教育,沒有人輔導,欠下學習的帳,越往高年級越難彌補。

    13——15歲讀初中,農村學生基本都是住校,所以父母在家也管不到了,加上小學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好的學習成績,父母就可以放心打工了,放假回來爺爺奶奶照管生活就行了,他自己在老師的要求下會好好學習的。到了高中更是不用操心,再說高中你家長操心也沒用,學生基本上是在學校度過的。

    作為父母不管怎麼打工,一定要陪孩子幾年,別隻顧生,不管教育,那是害孩子也害自己的。

  • 15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現在各地政府都在幫助打工者解決子女的教育問題,可以考慮將孩子帶在身邊,就近上學。把孩子留在老家,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帶,上一輩老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對家庭教育這一塊的常識也極為缺乏。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把孩子帶在身邊,一方面可以加強親子間的交流和溝通,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可謂是一舉兩得。

  • 16 # 自由自在夢想家

    當今社會,農村進城務工人員越來越多,留守兒童也隨之漸多。但是留守兒童的教育該怎麼辦這一問題困擾這許多家庭。

    父母不在身邊,極意導致留守兒童產生心裡上的缺陷,容易收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數孩子跟隨祖輩生活,祖輩對孩子的溺愛眾所周知,溺愛、疏於管教、心裡缺陷加上不良風氣影響很容易使孩子走上歧途。因此,父母在外出打工期間應做到以下幾點:

    1、勤打電話,勤溝通。現在物質水平高,打電話、影片已經相當普遍,父母在工作之餘應多與孩子電話聯絡溝通,關注孩子的學習和心裡變化情況。

    2、多與老師聯絡,得到老師幫助。父母在外,祖輩又大多處於文盲、半文盲狀態,這樣的家庭就需要家長多與老師溝通,請老師在平時對孩子予以關注,嚴加管教。

    3、儘量不要父母全去打工。祖輩對孩子的愛往往會夾雜更多的溺愛,這樣會導致孩子心裡承受能力降低,性格比較張揚不易管教。父母外出打工無非是想多掙錢改善孩子的生活條件,所以不要因小失大。

  • 17 # 小女子有大愛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農村學校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在我們農村,父母出去打工掙錢大多是為了跟風,攀比去城裡買房,等買房錢攢得差不多或買房了,父母發現原來最痛苦的是,不是在城裡沒有房,而是他的孩子成了問題少年,無法挽救。

    我是個城裡沒房的農村人,因為能力有限,在掙錢和教育孩子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我選擇了親自養育孩子到高中,日子雖清貧,孩子們養成了勤儉,自力,自強的品格,讓我很欣慰。

    我們鄉村老師都一致認為,有合格父母陪伴的孩子大多表現優秀,性格開朗,留守兒童則反之,當然了,這裡說的合格父母指的是具有一定文化和素養的。我認為如果沒有合格的父母,陪伴也是白搭,還不如送到寄宿學校,或者比較有文化有素質的其他親人幫帶。

    還有些留守兒童的父母,把孩子的教育寄希與學校和校外輔導班,這就大錯了,老師只能教授文化知識 ,孩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品德需要父母來監督,來做榜樣,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只要沒有窮得揭不開鍋,就不應該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特別是讀小學的孩子。

  • 18 # 麗人離

    這確實是個兩難的問題。出門打工是為了生計, 孩子的教育是百年大計。我們儘可能的把兩者統一起來。如果只能二選一的話,毫無疑問要選擇後者。但是,

    我們儘量地創造條件使這兩者不矛盾。

    首先看一下你打工的性質。如果是那種每天都能夠回家的工作,這並不耽誤抓孩子的學習。如果你遠離家鄉,一走半年甚至一年,我認為你絕不能把孩子單獨留下。並不是說留守兒童都發展不好,我只是說我們不能碰運氣。孩子在青少年時期變數很大,特別需要父母的陪伴,一方面是情感上的需要,另一方面,他們需要父母給自己指點迷津,消除迷惑並解決實際的困難。

    若父母遠在他鄉,會給孩子一輩子留下心靈上的陰影。而且極易使孩子走向歧途.所以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在打工的時候把孩子帶在身邊,讓他在我們的照管下學習.我們國家的政策也為打工者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支援

  • 19 # 隨風vlog

    出門打工,農村孩子的教育儼然已成為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可能只管孩子的吃喝,孩子成長過程其它的心理問題,作為隔輩人他們根本教育不了。

    今年過年在家一個鄰居給我打電話,他今年過年沒回家,說他兒子今年上六年級,為了孩子學習給他買了一個平板電腦,現在孩子玩遊戲上癮,吃完飯就和同村的幾個同學躲起來玩遊戲,找都找不到。奶奶把他的平板放起來,和他奶奶吵,甚至還動手。

    留守兒童在上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而隔輩人又解決不了,有些父母打工掙錢了 ,覺得不在孩子身邊,有種虧欠心裡,就就想多給孩子點錢。這樣就造成孩子花錢大手大腳,飛揚跋扈,愛打架惹事。還有一種因父母不在身邊見誰都害怕,養成了膽小懦弱的性格。

    孩子的成長家長不能缺失

    父母都在外打工的一定把孩子帶在身邊,雖然辛苦點,但下班後可以陪陪孩子,可以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培養親子感情,及時改正孩子的壞習慣。

    如果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一定留一個人在家照顧孩子。掙錢重要,但孩子的教育更重要。在孩子眼中一件50塊錢的衣服和500塊錢的衣服一樣使他們高興不已,不同的是大人們的心裡,是大人們自以為花錢越多越是對孩子好,其根本原因是大人們的虛榮心作祟,是大人們的攀比心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錢永遠掙不完,但失去了孩子最需要陪伴的20年,真是永遠的失去了。養比生要重要。

  • 20 # 愛數學做數學

    本人所在學校,曾經是市教育局“指定農民工就讀學校”,班上學生家長屬於外出打工的比例一度高達90%,應該對此更有發言權吧!

    出門打工的人,多半來自經濟不發達地區,相應的,對教育的認識也停留在“多讀點書,也打更好的工”這個層面上。根據家長素質的高低,也分為幾個層次:第一層認識較高,知道讀書可以讓孩子獲得更高的起點,在孩子的教育上舍得投入,也知道該怎麼投入,數量極少;第二層認識一般,知道讀書對孩子成長有利,也願意投入,但不知道該怎麼投入,數量較少;第三層認識較低,知道讀書的好處,但投入受經濟收入限制,數量較多;第四層認識很低,只需要學校幫忙看護孩子即可,數量較多。總體來講,認識層面的高低直接取決於打工收入高低,呈正相關性。

    基於這種家長認識,對孩子的教育怎麼辦,做法也不同,從每次家長會上與家長交流中,發現差距非常之大。對此我的看法是,不論在哪打工,一定要帶孩子在身邊,不論在哪就讀,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教育既不完全靠學校,更不能靠補習班,而是靠家庭。我曾經對自己女兒說過這樣一句話,也分享給出門打工的家長們,“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培訓機構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本末不可倒置。

    外出打工的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做得非常不錯的,他們所做的事並不是每天幫著改孩子作業,到處找補習班教師,而是最簡單的教育行為,陪伴。用自己的誠實工作態度,去影響孩子,哪怕再忙,每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個晚飯,聊聊工作上的事,聊聊孩子學校的表現,同時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給表揚。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感受到了溫暖,自信心也隨之增強,表現並不比城裡的孩子差。而相反的,不重視家庭教育的家長,一味把孩子扔給學校或培訓機構,認為學習主要靠學校,作業主要靠機構,自己卻在孩子寫作業時打麻將、徹夜不歸,這種教育下的孩子,無論學習還是性格,都有重大缺陷,帶的畢業生也有好幾屆,實在見過太多學生樣本。因此,家長認識層面必須上升至第一層,才有可能讓自己的孩子在教育長跑中不落後,從而超越自己,適應城市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歌曲唱的都是什麼?聽聽經典的老歌曲,滿滿的回憶,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