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乾坤書書
-
2 # Y小龍先生
毫無疑問是的。
《水滸》中的英雄,大多數是無謀的,不,正確的說法是“不謀”,他們做事,只是出於一種看起來比較簡單的價值判斷,如同李贄說的,出於最初一念之本心的童心,這種最初一念之本心,就是孟子說的是非之心:對的,就去做,錯的,就不做;善的,就去扶,惡的,就去打。見義勇為,容不得反反覆覆的算計。
天堂一定是由這些簡簡單單的人物組成的,而精於算計的人只能組成地獄。
魯智深就是不謀的典型。
就做事而言,魯智深有兩個特點,
一,做前三不: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
二,做後三不:不悔,不怨,不惜。不悔已做的,不怨受惠的,不惜失去的。
他有一句格言: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
所以,他做事,堅決、乾淨、徹底,不瞻前顧後,不猶豫不決,不三思而行。沒有那麼多的算計,更沒有自身利益的考慮。他就因此把自己的生活毀了。但即使這樣,他也不思量,不後悔,對自己被毀掉的生活毫不留戀,並且,以後如何?也毫不在意。
他只是一條禪杖,一領直裰,一頂光頭,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飄飄然瀟灑走天下,難怪他是三十六天罡中的天孤星!
金聖嘆曾用四個遇字說魯智深: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這後面三句,我都沒有意見,只“遇酒便吃”四字,委實冤枉了我們的智深兄弟,他固然是好酒,但不貪酒,不酗酒,事實上,他常常是遇酒不吃——在桃花山,因為不喜歡李忠、周通的為人,滿桌的酒他便沒吃;在瓦罐寺,在極度飢餓中,面對著一桌酒菜和崔道成的邀請,他也沒吃;在暗中尾隨保護林沖的途中,他也一路不吃酒;在華州,急於救史進的他,面對著朱武等人殺牛宰馬和美酒,他仍是“一滴不吃!”
他是率性而為的人,又是內心極有分寸的人。
率性和分寸是一對矛盾,要處理好,很難。
率性可愛,有分寸可敬
李逵比魯智深更率性,所以有時候比他更可愛。但李逵往往沒分寸,讓人害怕,所以沒有魯智深可敬。
武松分寸感極強,所以很可敬。但不夠率性,所以不如魯智深可愛。
既可敬又可愛,這正是他高於李逵、武松等人的地方。
他的不謀,由於兩個原因。
一、他不怕。他不計後果,別人還在琢磨、猶豫,他已挺身而出了。
二、他不躲。“遇弱便扶,遇強便打”,這正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境界。遇到弱,還謀什麼?扶就是了;遇到強,還謀什麼?打就是了。
魯智深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人,他的魅力,就來自於他的這種簡單,我們就愛他的這份簡單,單純,他幾乎是隨遇而安,坦然接受命運。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挫折和轉折,是打死鎮關西之後,不得不做了和尚。他在軍界特別適合(他武功一流),並且已有相當基礎與人緣(老種經略相公與小種經略相公都很欣賞他),按說前程遠大。一下子變成了他極不適應的和尚,按我們的想法,他一定非常痛苦,但是,他竟然坦然接受了。
而且,接受之後,他竟然就認了,以後他有很多還俗再作軍官的機會,他都終身不改——一件直裰,一穿終身。令我們非常吃驚的是,他還就真的成了正果。
嗨,誰知道我們的正果在哪裡等著我們呢?這世界上的事,誰能說得清呢?我們自己算來算去,機關算盡,誰知道上帝會怎麼撥弄我們呢?套用“讓上帝的歸上帝,撒旦的歸撒旦”,讓上帝的歸上帝,自己的歸自己吧。
什麼是上帝的?我們的命運,出處窮通;什麼是我們的?擔當在人間碰上的一切。
俠肝義膽
從拳打鎮關西、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到大鬧野豬林,一路散發著奮勇忘我的熱誠,其正義的金剛之怒,威懾擊退著邪惡。
為救萍水相逢的金翠蓮父女,魯提轄(相當於少校營長)毀了大好前程,被官府通緝,不得已落髮為僧。為朋友兩肋插刀,魯智深揮禪杖救了險遭殺害的林沖,一路護送到滄州七十里外。因此,成了高俅的眼中釘,相國寺的菜園和尚也做不成了,再次亡命天涯,最終上山落草。為救九紋龍史進,孤身刺殺貪官賀太守未遂,被打進死牢,命懸一線。
見義勇為,捨身赴義,只要是義的事情,他就毫不猶豫地去做,聽從內心的呼喚,該出手時就出手,從不患得患失、斤斤計較。
108將中唯一真正帶給人們溫暖和光明的,是天孤星魯智深。書中從未提及他的父母,這樣一個缺疼少愛的孤兒卻沒一點陰暗心理。因為孤獨,格外重情義。他把有緣相聚的人都看做自己的親人,你的事就是他的事。因為備嘗艱辛,所以能實實在在幫助別人,扶危濟困。
不打不相識,打著打著連來搗亂的眾潑皮都成了朋友。他視林沖為生死知己,野豬林裡那披肝瀝膽的一席話,令人熱淚盈眶。不計前嫌,他率兵援助遭官軍圍剿的李忠、周通。
雖常因行俠仗義而惹禍上身,陷入困窘絕境,孤單悲涼到了極點,但他有著驚人的適應力,咋沒咋地,榮辱不驚,無怨無悔。吃苦受累,渾然不覺。生活中充滿喜感,憨拙粗糙如村野頑童,可愛又可笑,卻不可憐。偌大個胖和尚,還指著他來遮風擋雨呢!
怪不得智真長老一眼看出,這個粗獷的西北漢子的真善和慧根:上應天星,心地剛直,將來證果非凡。
今日方知我是我
魯智深一禪杖把方臘打下馬,立了大功。宋江勸他還俗為官,封妻廕子,光宗耀祖。智深說:“灑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淨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又勸他當個名山大寺的住持,他一口回絕:“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意思是要個完整的屍首就不錯了。
為何心已成灰?替天行道變質。魯智深是明確反對招安的,一針見血地指出滿朝文武多是奸邪之輩。之所以沒散夥還跟著宋江,完全是盡兄弟之義。梁山軍被朝廷用做“以賊滅賊”的棋子,東討南征,一場場鏖戰,將士們血肉橫飛,慘死大半,宋江等熱衷換取名利,他看透心寒。
多少廝殺往事,幾度血火春秋,如今他急流勇退,什麼都不要,只想找個清靜的地方。此生不還俗,一身僧裝到底。這就是魯智深,清醒獨立,卓然超群。結果是,宋江等人最後讓朝廷一個一個害死了。
八月十五中秋夜,在杭州六和寺,魯智深聽到錢塘江潮聲大作,如雷鳴戰鼓鋪天蓋地而來,寺中僧人告訴他那是潮信。智深忽然想起師父智真送他的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聞信而寂。”果然應驗了活捉夏侯成,生擒方臘。智深拍掌笑著問明圓寂之意,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灑家今夜必當圓寂。”
於是,他沐浴更衣,寫了頌語,焚一爐好香,盤腿打坐,圓寂涅槃。留頌曰:“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看世間,多少英雄白頭,多少美人遲暮,朝生暮死,脂粉變白骨,都不曾思考、認識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每人都有佛性,只是被世俗的許多東西所矇蔽。魯智深臨終絕筆,扯斷的是名韁利鎖、愛恨情仇的糾纏。“今日方知我是我”, 那是不帶半點水分的大徹大悟啊!
他是頂天立地的漢子,魯莽不羈的外表下有顆慈悲純真的佛心。不計榮辱得失,沒有放棄一個救助的機會,處處為了別人,從沒有考慮到自己。吃虧的事他全做,佔便宜的事他一點兒也不要。人間路萬條,沒有什麼比尋求解脫悟道更重要的了。魯智深的一生充滿放棄又不斷完善,這麼個豪俠,從不守清規的酒肉和尚到一步步走向蓮臺,修成正果。大惠禪師用“滿空飛白玉,大地作黃金” 來形容魯智深的坐化,那是佛才能達到的境界!
-
3 # 靈魂閱影
梁山魯智深是具有大智慧和具有慧根的人,在水滸傳中只有魯智深一人只為他人不為自己得失抱打不平,所以最後魯智深坐化成佛,身聚大智慧。
-
4 # 馬到成功148659402
魯智深是最隨緣,最隨性,最無心機的人!
魯智深活得灑脫,活得無憂無慮,活行
自在,活得逍遙,活得無拘無束!
整個水滸星內英雄唯有魯智深最有佛心佛性!是本我的體現!
做任何事沒有功利,沒有目的,完全就是自我本性!
從拳打鎮關西,替天行道,除暴安民!
到野豬林救林沖,完全是朋友義氣,兄弟情誼!
魯智深是赤子之心!智深,智深,佛緣深,佛緣深自然心性智!
終於隨潮信而圓寂!是水滸英雄中唯數不多的得善果者!
-
5 # 超級科學奶爸
魯智深確實是《水滸傳》最具智慧的人物。
水滸中,108條好漢個個身懷絕技,任憑誰都有看家本領,而要問到誰的智慧最高肯定會有人認為是“智多星”吳用,然而吳用早年的時候也只是個教書匠,智謀雖有但卻沒有大智慧,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人提起公孫勝,然而公孫勝雖有智有謀,但他還不是梁山上最具有智慧的人。
宋江吳用可能大家在印象中覺得宋江吳用等人都很聰明,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顯山不露水的,而且這個人和公孫勝等人都有了一個善終的結果,在說出他的名字之前,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什麼樣的人才代表著有智慧。
比如有些人看上去很有智慧,為人處世,誰都挑不出毛病,然而這種人有可能是城府極深,比如宋江一類就是。
佛陀因為智慧是內在的,一個真正的智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甚至在做事上都難以令人信服,而這卻是大智若愚。
我們看看歷史第一個關於智者的人物,是誰呢?是古印度的佛陀,他曾在菩提樹下頓悟,成為了第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
魯智深而翻回來我們繼續再聊水滸中的這一位,書中記載他生平不修善果,好殺人放火,最後的結局卻是圓寂坐化,要知道,圓寂坐化是需要一修行者有一定的修為才能做到的,要不然是不可能坐化的,說到這,可能就有人知道,說的這位是誰了,沒錯他就是花和尚魯智深。
倒拔楊柳很多人對魯智深的形象一直停留在他倒拔楊柳的大力氣,行走江湖時的仗義,卻很少有人看出他身上的大智慧,魯智深本人性格率直,參禪悟佛那套他不喜歡,而最後卻能修成正果,並非是一時頓悟,而是他心中一直存在著“道”。
坐化魯智深做過很多褻瀆佛門的事情,但他卻知道他褻瀆的並不是佛,而是打造佛像的石頭,用佛家的話說,那不過就是“象”,執著於表象自然是難以修成正果的,而在魯智深心裡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才是最具有大智慧的人。
-
6 # 跛翁
梁山108將之中,魯智深絕非最有智慧之人,甚至還有幾分魯莽。在智慧方面,宋江、吳用、朱武、燕青、等等,很多人都比他強。
《水滸》108將中,我最喜歡魯智深。不是因為他聰明,而是因為他俠義、勇烈、嫉惡如仇,真正地路見不平就出手。例如,素不相識的賣唱女金翠蓮遭惡霸欺侮,他毅然出手,不僅傾囊相贈、護送其逃出城外,且三拳打死鎮關西,自己落得個負案出逃。又如,林沖被高球父子寃囚充軍,他仗義護送,野豬林現身相救,義薄雲天。再如,他路經桃花村,聽到民女被人強娶之亊,便化妝成該女躲在帳中,把企圖強娶的小霸王周通痛打了一頓。《水滸傳》中鬥勇殺人,武松是為報仇或報恩,李逵是個性兇猛好殺,張青、孫二孃、李立等人謀財害命,宋江、楊雄、盧俊義等人是為個人情感……只有魯智深每次都是為了公義、為了扶弱懲惡。所以我認為,梁山108將,唯魯智深乃真英雄也。
-
7 # 文城觀點
《水滸傳》的作者描寫魯智深是非常用心的,魯智深是作者塑造的最成功的寫傑出人物之一,魯智深嫉惡如仇,富有同情心;他粗中有細,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他極有兄弟情義,不趨利求富;他鄙視官場規則,但又不盲目去抗爭;他深知江湖的厚黑之道,但從不耍陰謀;他雖入江湖,上梁山,但一點兒也不在乎排位。魯智深是非常可愛的一個人物,他不一定算得上是梁山泊最聰明的人,但也稱得上是富有睿智的頂級好漢!
魯智深對梁山各種力量、派系心中有數,對宋江的投降路線和吳用的陰謀是最先覺察的人之一,但他不認同,不追隨,自行其是,但又不公開與宋江對抗,是個聰明人。
魯智深有梁山元老級的人物、他的師兄林沖的支援,有二龍山班底的追隨,有一幫講義氣重兄弟情義的好漢的讚賞,他成了梁山泊極少的宋江、吳用不敢惹的好漢,他在梁山頗受好漢們的敬重。
魯智深行得正,做的有情有義,活得瀟灑自在,他不像林沖那麼沉悶,不像李逵那麼莽撞,不像盧俊義那麼孤獨,一點兒也沒有吳用那樣的陰毒,絲毫不在意宋江所追求的官場地位和名譽。他看不慣便出手,看到弱小受欺負的人便鼎力相助;他遇到有情有義的好漢便惺惺相惜;他當官時不受官場規則約束,當和尚時照樣喝酒吃肉;他入江湖不隨便殺人放火;他在宋江實施投降計劃後能獨善其身,最後得以善終,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將中值得敬佩和難人尋味的傑出好漢!
-
8 # 新衣格
梁山好漢裡面有很多的智慧形象,有些人看似聰明卻實則愚蠢。有些看似愚蠢卻非常聰明。
看似聰明實則愚蠢的形象:
智多星吳用,及時雨宋江,作為梁山的首席智囊,他們最終因為自己的權利貪慾,封建思想禁制,最終讓梁山走向了絕路,眾多兄弟慘死,成了封建社會愚忠的代表。
看似愚蠢卻非常聰明的形象:
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雖然看似魯莽,卻講兄弟情誼,更是為林沖報打不平,後期看到梁山接受招安變看清了現實,萌生退意,最後迴歸本行,壽終正寢。
入雲龍公孫勝,公孫勝雖然是一個道士,但是在後期看到梁山接受招安,便猜到了梁山的結局,很快離去。
行者武松,武松不僅講義氣,重親情,更是聰明有智慧,後期更是斬了房那,立下了汗馬功勞,嘮叨宋江為了仕途,對兄弟們的犧牲竟也沒幾分關心,所以看清了現實,離去當了道士。
魯智深大智若愚的形象深入人心,雖然是和尚卻敢於違背不合自由的制度,擁抱自由,照樣喝酒,吃肉,後期更是早早認清現實,所以說魯智深為梁山最聰明的人也不為過,畢竟從名字都可以看出他的聰明非常深厚。
-
9 # 鑫哥愛追劇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魯智深是最有智慧的人嗎?為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那麼事實是不是這樣子的呢,讓我來告訴大家答案。其實魯智深並不是一個最有智慧的人,相反他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最有智慧的人當屬吳用了。為什麼呢?原因經對比後有以下幾點,一起來看一下吧。
先看吳用1.在智取生辰綱的時候,吳用分析楊志的武功高強感覺打不過,選擇智取,出主意和赤發鬼劉唐、托塔天王晁蓋、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入雲龍公孫勝、白日鼠白勝劫了楊志押的生辰綱,話說那天天氣乾燥,他讓白勝當做賣酒的,自己假裝賣棗,目的是讓楊志認為自己和白勝不是一夥的,在取得了楊志的信任之後,再讓白勝出來賣酒。無用怕楊志不相信,就讓劉唐先盛了一碗喝了,故意假裝給楊志看的,然後自己再去盛假裝喝,結果被白勝假裝奪了去。楊志的手下忍不住了就喝了,楊志也半信半疑地喝了,這樣生辰綱就輕而易舉地到手了,吳用的智慧可以和諸葛亮相媲美,足智多謀啊!
2.無用人送外號智多星、吳學究,聽這名字一看就是有學問的人。他上應天機星,滿腹經綸,通曉文韜武略,可謂是一等一的人才。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吳用使用計謀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
再看魯智深1.魯智深的主要事蹟有: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單打二龍山。這麼多事例,體現魯智深智力的只有拳打鎮關西。拳打鎮關西時,魯智深先讓婦女先走,自己去耍鎮關西。在大鬧野豬林時,要不是林沖娘子讓他跟著林沖,林沖就死在兩個潑皮之下了。在單打二龍山時,還是林沖的弟子操刀鬼曹什麼玩意兒?我忘了,出的主意。這體現出魯智深腦子太笨了。
2.魯智深人送外號花和尚,只因他身上有著滿身的紋身,他的身子很強壯,倒拔垂楊柳,三拳打死鎮關西,無不體現著魯智深的蠻力,他是重量型的,不是智慧型的。
-
10 # 王炳森周易工作室
《水滸傳》中,誰是最有智慧的人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區別智慧和聰明。
聰明的人智商高,腦子轉得快,《水滸傳》中聰明的人很多,例如智多星吳用、宋江,甚至說反派人物高俅等權貴官員,哪個不是聰明絕頂。但是說到智慧,這又另當別論。
智慧不是智商高,而是對事情看得明白透徹,就是活得明白的人,天孤星魯智深當得起是最有智慧的人。金聖嘆曾用四個遇字說魯智深: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有人說,只有簡單到極致的人,才配擁有智慧,魯智深就是這樣的人。他是真灑脫,真性情,敢想敢幹。對於鎮關西,他敢打;對於宋江招安政策,他不同意,就飄然而去。
魯智深生擒方臘以後,宋江勸魯智深還俗為官,魯智深卻說,“灑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淨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
八月十五中秋夜,在杭州六和寺,魯智深聽到錢塘江潮聲大作,如雷鳴戰鼓鋪天蓋地而來,魯智深大驚,以為又打仗了,好在寺中僧人告訴他那是潮信。
智深忽然想起師父智真送他的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聞信而寂。”果然應驗了活捉夏侯成,生擒方臘。智深拍掌笑著問明圓寂之意,笑道:“既然死乃喚做圓寂,灑家今夜必當圓寂。”
於是,他沐浴更衣,寫了頌語,焚一爐好香,盤腿打坐,圓寂涅槃。留頌曰:“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從禪宗的角度看,魯智深的臨終偈算是真正開悟了,稱得上是大智慧。從這個角度來看,魯智深算是《水滸傳》最有智慧的人了,活得灑脫、走得明白。
-
11 # MORGAN
魯智深不是那個智慧最聰明的,但是行為上體現了大智慧。他不是靠動腦子去贏得什麼,是先天具備一顆菩薩救世的心。
他嫉惡如仇,面對黑惡敢於挺身而出。為朋友兩肋插刀,是二龍山實際上的核心領導一把手。他的付出沒有試圖獲取過什麼個人私利好處,取得蓋世功勞而急流勇退,是水滸裡唯一沒有汙點的存在。
-
12 # PCB曉張
拿拳打拳打鎮關西來說吧。他粗中有細,深謀遠慮。他不像別的武夫一樣,沒有直接上去就把鎮關西給打死,而是不停的要他去剁肉,挑逗他,讓鎮關西先發火先動手,然後他再還手。這樣的話,就不是他的責任,而是他出於防衛,就算出了事兒打死人也不會被判死刑。
另外,他開始先消耗時間,磨關西的性子,也是為了他救下的金老婦女出逃留下充足的時間,免得後面被鎮關西追到的。所以,魯智深是很細心聰明的人,不是一個莽夫。
-
13 # 艾純偉
魯智深的智慧在於,理智。從個人形象上看,他長的四肢發達,五大三粗的,但是就從他三拳打死鎮關西就能看出,當時他非常的理智,明知故問對已經死了的鎮關西說:你這廝詐死,云云的。為自己成功的脫離險地贏得寶貴的時間。
智慧,這一點可以從林沖去充軍發配來看,他深知林沖的冤情,又在林沖家眷在京城的情況下不能殺官吏。在林沖的猶豫中幾次三番的不許他插手自己的事情。所以他就處處暗中保護,直到不得已時出手相救,直到目的地。直到聚三山豪傑,會梁山而興起。無不是粗細相宜。
豁達,當南征的隊伍返程的時候,他記起來師父的話,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所以當他聽到錢塘江大潮聲音的時候,他坦然的面對,沐浴更衣。大笑而去。
-
14 # 荼蘼花開葉落彼岸
個人覺得魯智深已經看出了梁山好漢的下場,其實很多人都看出了宋江的心思,看清了朝廷以賊治賊的意圖,只是為了一個“義”字都沒有離宋江而去,不只魯智深,武松,李俊等人也是在南征方臘之後沒有跟隨宋江回京,也算是不錯的結局了
-
15 # 靈玉一休
有人說,魯智深才是深懷大智之人,名字就是“智深”嘛!萬松林活捉夏侯成,清溪縣活捉方臘,這兩件奇功都是魯智深立下的。再者魯智深破方臘後就在六和寺聞潮信而頓悟,留下一篇飽含智慧的“頌”後飄然圓寂,按佛家的說法屬於修成正果、得以善終。以上種種,都能看出來施耐庵似乎在108將中唯獨偏愛魯智深,連明代思想家李贄也曾評價魯智深是“智人”。然而,我認為魯智深之智,更多體現在佛家所謂的慧根和佛性。說了那麼多,最有智慧的人到底應該是誰呢?我的答案是:公孫勝。
通觀一部《水滸》,只有公孫勝明白“激流勇退”的道理,在梁山最輝煌的時候選擇了離開。
-
16 # 三番君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作者和讀者都十分喜歡的人物。他做事幫人從不求回報,一路走來隨性隨緣。從不患得患失,且不求名利,沒有目的,有的是做人做事的天地良心。他救金翠蓮父女,打死鎮關西。從一名軍官變成逃犯,做了和尚。他不怨不悔。他救劉太公父女,醉打小霸王,他不怨不悔。他救林沖,回不去大相國寺,而流落江湖,他不怨不悔。就像金聖嘆說的那樣,他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一生中來去無牽掛,扯斷金繩與玉鎖,一任俺芒鞋破鈦隨緣化。
-
17 # 左岸橋西
《水滸傳》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一個社會智慧有很多種。
保持長壽,是一種智慧;獲得社會認可是一種智慧;隱逸山野,也是一種智慧。
這幾種智慧,我們可以從西漢的風雲人物上略窺一二,像張良,急流勇退,隱逸山野,就是智慧,像蕭何裝聾作啞,以示流俗,也是一種智慧,像張蒼,治法制,創律歷,實人乳,命過百歲,也是一種智慧。
甚至於韓信,征伐天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何嘗不是另外一種智慧呢?
我們理解了這個社會中智慧的多元性,再回頭比較一下水滸傳中的魯智深。世人看到魯達嫉惡如仇,豪氣干雲,又得始終,稱大智慧。這沒錯。但蠅營狗苟,一生求得社會認可,恥於強盜名稱的宋江,在當時世人眼裡,多半也會認為是大智慧之人吧。同樣,如武松,義氣當先,無論黎庶,殺伐決斷,視他人性命為草芥,不是也得到了金聖嘆這樣的文酸捧上天的認可嗎?這難道不叫智慧,恐怕也是智慧。一生畏畏縮縮,只想於平淡處過活的豹子頭林沖,就算聚義廳失去魯達這樣的兄弟,恐怕也不失為一種智慧吧,生而為人,誰又能免俗,不去為五斗米,一口糧折腰呢?
-
18 # 月影桂花樹
《詩話水滸.魯智深》
八尺體格虎背挺,十圍闊腰刺花明。
圓面耳大腮胡掛,鼻直口方聲宏鳴。
六十二斤水禪杖,勇猛威力似雷霆。
重義輕財性豪爽,嫉惡如仇義憤膺。
路見不平一聲吼,舍已救人俠義情。
除霸扶弱濟危困,不畏強暴替天行。
三拳打死鄭惡棍,救出金蓮火坑伶
逃奔五臺山削髮,醉打山門亭歪傾。
銷金帳裡懲霸王,瓦罐寺殺道僧刑。
相國寺中菜園管,潑皮戲耍糞池應。
倒撥垂柳連根起,上界羅漢也心驚。
野豬林裡救林沖,護送滄州揮淚盈。
武松智深情義投,投奔梁山聚義廳。
煙蓑雨笠卷單涉,瓦缽皂鞋身浮萍。
禪杖開啟危險路,戒刀殺盡世不平。
擒住方臘恍惚夢,榮辱得失看透輕。
滔滔江水鼓擂響,六和塔寺潮音聽。
魯智深,嫉惡如仇,無私無畏,重情重義,
雖然不是最聰明的人,但也是《水滸》中,富有睿智,最完美,最佩服的英雄好漢!
-
19 # 上頭派掌門
我們通常認為《水滸傳》裡的頭號智者是智多星吳用,應該沒有人會將魯智深放到智者佇列裡。他們二人確實截然相反:吳用精於人謀、善於算計,魯智深一念澄澈、光明正大;結果呢,吳用走投無路,自尋短見,魯智深功德圓滿,立地成佛。
吳用多智善謀不假,但那是小智慧,專攻人的弱點;魯智深有慧根,既慈且狠,追求的是救贖。魯智深的“強騙”二字準確道出了鄭屠的罪惡,用染黑的直裰形象展示了朝廷的醜惡,一句“今日方知我是我”使得大地變黃金。
《水滸傳》裡,智真長老和羅真人洞察天機,半人半神,魯智深和公孫勝屬於第二梯隊,武松、李俊、燕青等算是第三梯隊,這些人都有大智慧。吳用其實可以跟高俅楊戩歸在一類,說他們有智慧沒錯,說他們沒智慧也對——呼風喚雨終有時,吳用不能善終,奸臣同樣沒有好下場。
-
20 # 滄浪之水1781
【水滸傳】中,魯智深是一出場形象就是一和尚,皈依佛門是終結的天使,因果輪迴,佛家思想無慾無求 ,無欲則剛,在亂世紛爭中,尋求佛的庇護,善莫大也。血腥殺戮,難得正果。也是作者對農民起夜難成正義的綜述。
回覆列表
通讀《水滸傳》,不難發現,裡面有不少多智善謀之士。那麼,在整部書中,如果要評選出一個最有智慧的人,你會選誰呢?
(1)
有人說應該是梁山正軍師、首席智囊吳用。
理由再簡單不過了,就像書中贊他所說的:“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略施小計鬼神驚……”
吳用多智的具體事蹟不勝列舉,主要包括一手策劃了智取生辰綱、智激林沖火併王倫、巧施連環計攻破祝家莊、安排時遷盜甲騙徐寧上山、假扮算命先生智賺盧俊義,之後在徵遼及剿滅田虎、王慶、方臘的過程中也是屢立奇功。
(2)
也有人說其實72地煞星之首、“神機軍師”朱武比吳用更有智慧,只不過吳用比他上山早、資格老,他只能屈居副軍師之位。
這話並非全無道理。朱武在《水滸傳》中被形容為“智可張良比,才將范蠡欺”、“廣有謀略”、“平生足智多謀”。此外,朱武尤其精通陣法,如遼國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在玉田縣擺下“五虎靠山陣”、“鯤化為鵬陣”,號稱“馬步軍中推第一,天罡數內為尊”連盧俊義都不認識,只能讓朱武出馬識陣。之後遼國統軍大元帥兀顏光擺下太乙混天象陣,“吳用看了,也不識的”,只有朱武一眼看破。其後平王慶,又是朱武擊破奚勝的六花陣法,助盧俊義攻入西京。徵方臘時,用計奪下昱嶺關的也是朱武。
(3)
又有人說,最有智慧的人應該是宋江。當然也有其理由,畢竟宋江從一個小小公務員,搖身一變成為梁山108將的領袖,正像他自己說的“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其權謀之術確實高超。江湖上那麼多英雄豪傑都被他玩得團團轉,絕不僅僅是靠籠絡人心換來的。
(4)
還有人說,魯智深才是深懷大智之人,名字就是“智深”嘛!萬松林活捉夏侯成,清溪縣活捉方臘,這兩件奇功都是魯智深立下的。再者魯智深破方臘後就在六和寺聞潮信而頓悟,留下一篇飽含智慧的“頌”後飄然圓寂,按佛家的說法屬於修成正果、得以善終。以上種種,都能看出來施耐庵似乎在108將中唯獨偏愛魯智深,連明代思想家李贄也曾評價魯智深是“智人”。
(5)
然而,老王認為,上述四人都算不上《水滸》中最有智慧的人。吳用號稱智多,其實只是會耍耍小聰明,上不得檯面;朱武充其量不過是行兵佈陣有一套;宋江為爭權奪位不擇手段,道貌岸然之下其實無比陰險狡詐,只是個十足的陰謀家;而魯智深之智,更多體現在佛家所謂的慧根和佛性。
說了那麼多,最有智慧的人到底應該是誰呢?老王的答案是:公孫勝。
通觀一部《水滸》,只有公孫勝明白“激流勇退”的道理,在梁山最輝煌的時候選擇了離開。
公孫勝是梁山政壇的長青樹,歷經晁蓋、宋江兩任老闆都順風順水。當他真正瞭解宋江之後,就已預見到宋江必將自甘墮落淪為朝廷走狗、以梁山兄弟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深知“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他當即飄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