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cloudylzy李智玉

    語言簡潔,意境優美,回味無窮。往往寥寥數語,就能勾勒出一幅精美的工筆畫。“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剛能沒馬蹄” ,“天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意境多優美啊!

    當然也有氣勢磅礴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

    “對瀟瀟暮雨灑江,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消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還有纏綿悱惻的“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不一而足,窺一斑而見全豹,看看中國的古詩詞,該有多麼的美

  • 2 # 梧桐樹邊羽

    詩詞為什麼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這是個空泛的,大而化之的問題。碰到我這個比較較真的人,這種問題是不好回答的。

    詩詞是瑰寶?

    要像平時一樣列個一二三四五出來,什麼是語言的結晶,是想象力的昇華,是歷史的記錄,是情感的抒發,是智慧的體現,這個是容易做到的。

    無非是舔著臉誇唄,誰不會?

    可是這種回答毫無意義。

    首先我們搞清楚,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嗎?

    是嗎?你說是就是,但是如今有誰珍惜了?如果真是瑰寶,那得人人愛護、人人學習呀?應該人人都想獲得欣賞創作詩詞的能力,才是瑰寶應有的待遇吧。

    可現在呢?詩人活成了笑話,詩壇成了沽名釣譽的領地,作品也是亂七八糟,只為吸引流量,還在認認真真地普及、學習、研究古詩詞的人除了以此為業的,還有誰?

    題主提到的是詩詞,必然就是指古詩詞。因為現代詩說是詩馬馬虎虎可以,說詞(嚴格格律體)是不夠格的。

    現代詩人對舊體詩詞棄之若垃圾,對格律只差沒有破口大罵了(因為生活好了,人的涵養比民國時期好了)。這樣的態度,你給我說將中國古詩詞視為瑰寶?誰信?

    詩到底是什麼?

    話說回來,詩是什麼?詩是韻文。

    韻文就是有節奏的、押韻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寫得好的流傳百世,寫得爛的轉眼就被遺忘。有一些精品詩詞可以被珍藏流傳,可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垃圾,別拉低了瑰寶二字的名聲。

    寫得好的,能打動人的文藝作品,才是值得人類珍惜的珍寶,而不論他是不是詩詞。

    其實文藝層面的東西讓人視為瑰寶的恰恰詩歌是分量最少的。

    詩歌講究的是意境——意象堆砌、盤活之後的境界。而境界這個東西雖然存在,但是卻是虛的,從來無法實體化。反倒是書法、國畫之類的文藝作品可以透過價格來體現價值,而且越來越值錢,而詩一旦離開用詩來作為科考晉升的途徑時,就毫無價值體現的意義——百無一用是書生,詩人更是全廢品。

    別淪陷在自我美顏的境界中了。中國曾經的大詩人,都不是靠詩生存的。

    到了近代才有所謂職業詩人、詩協這些東西的產生。但是詩人經常餓得自殺,詩協也不是靠寫詩過日子。

    追根揭底,詩只是一種語言上提煉,抒發感情的文章,用來給人閒暇的時候滿足想像的工具而已。

    何必一定要稱自己為瑰寶?

    這一切,王安石早已看透:詩詞,末技耳。

    創作詩詞的態度

    肯定有很多朋友會懵圈——你不是講格律知識,賞析古詩詞麼?怎麼又寫這種文章?是不是腦子有病,精神分裂?

    其實本人對詩詞的觀點從來都是一致的。

    寫詩這回事,不當回事才是事。

    這叫作捧殺——詩也好,詞也好,都是在成為高階文人文字遊戲之後就失去了創造的活力,慢慢枯竭。

    我們要做的是讓詩詞文化下沉,在如今整體文化素質上行的時期,讓詩詞規則普及,讓大家能夠以我們市井的活力,拯救被抬上神壇而枯竭的文藝創作。

    活下來才是傳承

    我最反對的,就是那些口裡喊著保護民族文化,一心仿古,深怕現代文化汙染了古典詩詞美的態度。古詩詞走到今天,面臨著的是能否在世俗文化洪流中生存下來的問題,而不是高高在上,直到餓死。

    好的詩詞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但也和其他文化瑰寶一樣,沒什麼特殊的。

    京劇是不是瑰寶?變臉是不是瑰寶?黃梅戲是不是瑰寶?

    你否認一個試試?

    大家都是瑰寶,其實也就都不是瑰寶。

    就看誰能活得更久了。

  • 3 # 陽光快樂的中國

    中華文字從字形字義都無聲記載著華夏的興衰存亡,世風人情,可為詩,可為畫,世界上文字兼具這兩種功能的不多!!

  • 4 # 神通陳81876689

    詩詞只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稱不上瑰寶,中醫:弟子規:能稱的上中華民族的瑰寶,中醫能治病救人,弟子規,能教會人怎樣才能做一個有道德:高尚的,誠信:孝順:感恩的好人!

  • 5 # 猗桐文化之旅

    因為詩歌從古至今,源遠流長。

    01

    別的國家是從敘事體開始文學史,而我們中華民族,是從《詩經》開始,國風篇,就很好地記載了各個邦國的民風民俗。可謂久遠。

    進入秦漢時期的樂府詩體《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是秦漢時期樂府詩的並蒂蓮。可謂經典。

    02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南北朝多雅士風流,作詩飲酒,將詩歌多元化發展,三言、四言、五言、六七言都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從皇帝到平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詩歌題材豐富多彩。可謂大方異彩。

    進入唐宋,更不消說,唐詩宋詞,從小吟誦,一歲小兒說話開始都會駱賓王的《詠鵝》,唐宋八大家,詩仙詩聖,大小李杜、送別詩、塞外詩、詠物、相思,也講究押韻對仗工整,有了詞牌,平仄對仗。還有一批女性詩人出現,可謂登峰造極。

    元明清,由於外來文化的融合與發展,詩歌有所回落,但是元曲,明清小說開始發展,四大名著相繼問世。但是詩歌也還有納蘭容若,後有倉央嘉措,讓人讀了悽悽慘慘悽悽。

    03

    近現代,受西方文化和五四運動影響,聞一多、徐志摩等,顧城、海子、汪國真等,將自由詩發展了起來。

    中華民族,是歷史上唯一文化沒有斷流的文明古國之一,也是詩歌從古至今沒有斷流的國家,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可比擬的,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 6 # 行在路上8

    答:因為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年的的燦爛文化。從最初的詩經、屈原的離騷,到漢樂府五言詩一直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串連起中華悠久文化的歷史史冊和長河。特別是唐詩宋詞更是中國文化和華人的驕傲和精華。幾百年來人們一直吟誦傳頌,學習吸收、汲取養分、昇華生活。所以說,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不假,不但現在是,將來也是,也永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瑰寶。

  • 7 # 一斗樓

    我們可以從相反方向來論證這個問題。從全世界所有國家詩歌表現方式來說,都是表音文字散文句式的,不對稱不對偶,沒有平仄互葉的,沒有詩韻部屬的,無規定句子字數的,無抑揚頓挫音樂感的,絕無疑問地說,漢語詩歌是世界唯一的特色的藝術詩歌,雖然西方有十四行句式詩,有唱頌的宗教歌詞,但只能與山歌比對,尚處於詩歌的初級階段,並且是長不大的表音詩歌,所以說中華詩歌是世界上唯一的瑰寶。

  • 8 # 養生男人699

    因為詩詞歌賦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文化中的精品,是去糟取精,去偽存真之傳世佳作,古人也寫小說散文之類的,但能成為精品傳世的不多,比如《藤王閣》序,《岳陽樓》記,《洛神》賦,《三國》《西遊記》《水滸》《紅樓夢》等,詩詞短小簡單易學易記,而古文就太長,繁雜,不易學易記了,

  • 9 # 鼎鼐869

    詩詞是中華民族瑰寶,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詩經離騷光芒四謝,繁榮驕傲唐宋。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顆閃亮明珠!

  • 10 # 文學老兵

    中國詩詞的精美是真實而且是夢幻般的。特別是格律詩詞,講究平仄、對偶、押韻,讀起來美如精緻的音樂。其抑揚頓挫,波起浪伏,是其它文學形式難以比擬的。但因中華文化的特性,翻譯成外文,很難全面體現它的內在音律美。這樣一來,即使詩仙李白、詞聖蘇軾等天才超級詩詞大師,在國外享譽也實不符名,差強人意。待中文在全世界廣為傳揚、為地球人樂意使用之後,中華詩詞將發出無比精美燦爛的輝煌!

  • 11 # 手機使用者52103914249

    這種文學格式,是漢語的專利,是文化強人的玩偶,沒有深厚的古典語言,就不可能寫好。外華人,望塵莫及,徒嘆無奈。

  • 12 # 愛江山更愛美人496

    “——————中華詩詞歌賦————是不同時期、各個朝代————社會生活的————微影片之————凝鍊的語音註解”——————“她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 13 # 費玉山

    高深意境是詩文,

    代代薰陶華夏人。

    似畫如歌真善美,

    炎黃兒女刻在心。

  • 14 # 坐山觀海

    詩歌作為人類精神活動的最高菁華,是人類最高層次的文化形式。而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詩歌尤其中國古典詩詞又是人類詩歌中最為完美,是詩歌中的最高標準,完全領先所有其他民族的詩歌水平。

    這是因為中國詩歌非常重視文學意境的創作,講究“意”與“象”的有機融合,創造出“情中景,景中情”的審美意象,再從意象中昇華出完整的意境(目前世界其他國家的詩歌還都沒達到這水平,他們還不能領悟意境的含義,多數停留在意象的水平)。使得情、景、意有機地融合,作者和讀者情意相互交融。這是中國詩詞獨有的魅力,是人類迄今為止最高階的文化形式。

    因此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對個體自我最為微妙的探索,往往不是哲學,而是詩歌。這不僅是針對詩詞作者而言的,同樣也是針對詩詞的讀者。作為讀者閱讀理解詩詞的過程,同樣也是一個完整的自我創作過程。

    單從這個意義上講,詩詞在中華文化史上就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文化瑰寶,同時也是全人類的文化瑰寶。

    不僅如此,詩詞在傳承和發揚光大中華文化過程中起作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人文教化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

  • 15 # 正一小道

    唐詩宋詞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起於生活,源於生活,讓讀者如置身其中,猶如和詩人二體合一,你能領略詩人的情懷、你能聆聽詩人的訴說、你更能體會詩人的遭遇。

    讀一首詩詞,就像降臨一場甘霖,可以澆灌乾涸的貧瘠的心的沙漠。

    讀一首詩詞,就像和一位智者交談,可以澄澈迷茫的無向的心的旅途。

    讀一首詩詞,就像黑夜裡的一盞照明燈,可以照亮急切的歸途的遊子。

    這就是,文化文字的魅力,詩詞的力量所在。

    詩詞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一張名片,一個仍要被髮揚承繼的一個文化符號,一個時代印記。

    它提倡的是文化育人,文化傳承。詩詞文化不僅不能被遺忘,而且還更加要承繼下去,發揚下去。這樣我們的燦爛文化才不會受到缺失。央視欄目也推出了像詩詞大會的節目,就是要把詩詞給撿起來,不能丟掉這個文化基因片段,否則文化基因就是不完整的。雖然現在是資訊簡化簡約的白話文年代,但那些經典詩詞句,也不能被遺落在文化的廢墟里被埋沒,我們應該讓這一文化瑰寶熠熠生輝。

    所以我們要熟記詩詞,這樣才能讓先人的智慧流傳千古。

    詩詞的文化底蘊是無法考量的,空閒時讀一首小詩,也不失為人生一件快事。何況越來越多的國外人,都喜歡中國的詩詞。可見詩詞文化沒有國界,優秀的大家都可以去學習。其實中央電視臺在詩詞文化方面做的還是很到位的,有關詩詞的節目《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詩歌之王》、《詩意中國》等,

    甚至為詩詞譜曲,編成詩歌來唱頌,這也是承繼文化的一個很好的傳播途徑。

    不管怎樣,詩詞文化不能在我們這代人手裡丟掉,應該為子孫後代把詩詞文化這頁儲存好,後人才能永流傳。

  • 16 # 宏源品文

    詩詞文化是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僅古代人喜歡詩詞,到今天也有許多人熱愛詩詞,為什麼說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就這一問題,我就談談自己的一些拙見。

    一、用字詞方面造詣很高

    在詩詞世界裡,古人對詩句或詞句的選擇可以說是別具匠心的,往往一個字的運用能啟用全篇,舉個例子,我們來看一首詩: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裡有個關於這首詩的小典故,最初王安石寫的第三句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寫完後,王安石又覺得“到”字太死,沒有意境,想了許久,在期間又改過“入”、“滿”、“過”等字,這樣改了十多次,仍找不到自己最滿意的字;隨後走出船艙後,看到河岸兩邊春意黯然、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覺得精神一爽,忽見青草碧綠,這時有了靈感,“綠”字不正是我苦苦追尋的字嗎,這才有了流傳後世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

    在用字這塊古人確實厲害,許多優秀的詩詞作品每一個字都是很有講究和有根據的,這就是我們喜愛讀詩詞的一大原因之一,因為那是一種享受。

    二、作品的意蘊美

    一首好的詩詞作品不僅是文字魅力的享受,還是一種人生境界領悟的享受,其中不乏佳句名篇。我們來看兩首作品: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臨江仙》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衫依舊,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往事,都付笑談中。

    前一首營造了一副空山新雨後,山中旖旎風光的自然景象,其意境之美給人以遐想;後一首全詞基調慷慨悲壯,讀起來讓人蕩氣迴腸、回味無窮,引發人對人生的思考。

    三、詩詞的意義

    詩詞不僅是一種文學體裁,而且還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一種自我完善和追求過程。其魅力所在不是可以具體解釋清楚的,我想只有你真正地熱愛品讀古詩詞後,你才會感受到其中的真諦。

  • 17 # 華軍abc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需要進一步界定的是問題中提到的詩詞主要是指中國的古典詩詞。

    古典詩詞之所以成其為詩詞,首先在於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離開格律方面的要求和規定,古典詩詞也就不復存在了。

    李白、杜甫等之所以成為詩人,蘇軾、辛棄疾等之所以成為詞人,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們是按照詩或詞的格律等規範去創作的,沒有前人在詩詞格律等方面的規範創作和貢獻,詩詞也就無從談起,更談不上什麼詩人和詞人了。

    從這一點來看,古典詩詞即為中華民族詩詞的源頭,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古典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品,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結體。所以曾經有人把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叫做"詩的文化"。可以說,所有古典文明的精華都包容、凝結在古典詩詞作品裡。

    從遠古的原始圖騰,到奴隸社會的刀耕火種,到封建時期的農牧文明。這些文明,無不在詩詞的發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長久以來,詩歌、散文、戲曲、小說,像四道江河,並排浩浩蕩蕩地奔流在中國大地。其中,詩歌是中國文學發展過程中產生最早的樣式之一,又是文學中得到最充分發展的體裁。起初,《詩經》《楚辭》並稱,一具寫實精神,一帶浪漫氣息,構成了詩歌歷史長河的兩大源頭;

    歷經漢魏風骨、齊梁聲律,至唐,在集大成的基礎上,超邁前賢,成詩歌之盛世,蔚為壯觀;其後的宋詩,雖不似唐詩的典雅豐腴、意氣浩然,然亦瘦勁冷峭、精細澄澈;與此同時,唐宋詞以她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丰神,與唐宋詩爭奇鬥妍;元明清三代,以戲曲和小說為主,詩詞成就雖不及唐宋,但就具體詩人而言,也還有一些好的作品可供後人欣賞。兩千多年來,古典詩詞所體現的進步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藝術性,無疑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靈魂。

    詩在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所佔比重也是不同的。世界上許多民族的詩歌,長期處於原始的、自然的發展階段,真正高度發達的詩歌藝術,是以高度發展的文化為基礎的。

    中國古代的文化,其適宜於詩歌發展的因素,是極其豐富的。舉其大端,如禮樂文明的崇尚、山水審美活動的興盛、文官制度與科舉考試,無不是促進詩歌藝術長期的繁榮並高度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的詩歌,早期的成績就十分輝煌,有《詩經》、楚辭、漢樂府詩三大系統,作為後來文人詩歌的源頭與母體。

    魏晉時期,進入高度自覺的文人詩發展的時期,此後一直到近代,以文人為主體的詩歌體系,一直在連續發展,其歷史之長,詩人之多,詩歌對整個社會文化影響之深,的確是舉世罕見的。這樣博大精深的古典詩詞藝術,其審美價值之高,自然無需論證。文化與文學的歷史既然是無法割斷的,那麼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詩詞藝術在當代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自然也是毋庸爭議的。

    詩歌具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小說散文寫得再好,畢竟不利於傳誦,因為它們的篇幅相對較長。而詩詞卻不同。它的短小精悍,它的朗朗上口,它的雅俗共賞,都可以使它輕捷地活躍在文化傳播的前沿。更重要的是,作為一門古老優秀的語言文化藝術,它在促使文化繁榮和提升民族精神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從文化的歷史使命來看,詩詞也同其他文體一樣,曾經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高適岑參的邊塞詩,岳飛的《滿江紅》等詩詞,無一不是戰鬥的鼓點,衝鋒的號角。我們能否認它的價值嗎?而且,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它仍然可以不分場合地遊走於我們的唇齒之間,增添交流的情趣和品位。它長時間的存在已經昭示了它作為精神產物的特殊魅力。

    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之一,儒家文化的精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無不蘊含其中。她正如陳年老酒愈陳愈香,雖經時代風雨的侵蝕,卻愈加香氣四溢,燦爛照人。我們在誦讀古詩詞的過程中,自會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薰陶感召,在完善自身人格修養、提升文化品味的同時,必將自覺地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推動社會進步的歷史重任。這就是我們稱詩詞為中華民族瑰寶的原因所在。

  • 18 # 魏永臣550

    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這種說法欠妥,或者說不理性的說法。詩詞只是語言文化或文字文化,屬於虛文化,或娛樂休閒文化的範疇,虛文化是不能直接產生物質價值的。就創造物質價值來說,唯有能創新創造新或提高生產技術的文化,才是人類真正的瑰寶,能夠激發激勵世人探索創新的文化精神也可為瑰寶。因此,只有能夠激發人們探索創新幹實業的文化才可稱為瑰寶。只有中華民族的真正依靠依賴才是瑰寶,比如,原子彈,氫彈和尖端先進武器才是中華民族的真正瑰寶。詩詞就不是真正的依賴,沒有詩詞中華民族照樣過曰子;反而詩詞中存在有大量的糟粕和淫意等不健康的東西,倒是有害且耽誤眾人寶貴時間的。

  • 19 # 資江飛浪

    詩詞淵遠流長,言簡韻深,只可眼觀、意會,不可言傳、翻譯,漢語之魅力風流,盡顯其中。謂中華民族之瑰寶,名符其實也。

  • 20 # 詠渡歲月

    詩詞是文章的精華:是事物的縮寫表達:幾句話就把美麗風景描繪出神彩:現在總有人指問現在:詩詞還叫詩詞嗎:現在是大眾化:另外對歷史文化學習不足:大家都能注意到:中央臺:把著名主持人:董卿引領讀書詩詞:節目:目的就是加強學習:興起中華文化的熱愛:=o=O年一月一日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商周時期,戰爭的規模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