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健康養生
-
2 # 掠食的水鳥
我的同事老張大哥,近期兄弟倆人因老家土地被當地政府開發商徵用,遷扯到賠款問題,工作中心煩情緒低落,兄弟倆人的家人各有不滿,各有個理。老大哥五十多數人了,快奔六十了,正如俗話說得好,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老婆生氣心臟病復發,兒子媳婦埋怨,自己的唯一尚存老父親不管不問,讓他們弟兄倆自己商量解決,老母親去年過逝的,也少了一個說話的份,自己和兄弟沒有好的方法溝通,心裡焦慮。原本這塊土地是父母用的,弟兄倆人早就從父母那裡分到田地,各顧各小家,老張大哥在家是老大,頭十年前就來合肥打工了,日子過得還不錯,在合肥買了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房子,兒子娶了媳婦,也有了孫子,看看這家生活的不錯嗎!只從老母親去逝後,就把自己老父親接過來合肥一起生活。這不剛沒過好幾日,就因老家這土地的事折騰的雞犬不寧。事情出在那,就是老張大哥的弟弟,把土地使用權變更成自己的主戶了,這不正趕上土地賠款事宜,按法律程式,這塊土地賠款賠房什麼事情都論不到老張大哥。你說老張大哥一家人能不撓心呀!這話說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到最後都有輕和重的。在金錢面前親兄弟都成仇人對薄公堂,都是說父母愛孩子都是一樣親,到最後還是不一樣疼不是嗎?好的故事都寫在電視劇裡,現實生活中都是活生生的電影!
-
3 # 一後
可以說父母都是偏心的。作為父母的兒女,剛來到人世間,父母都是一樣的愛。隨著慢慢長大,父母的愛開始有變化,就象老師對學生一樣,那些聽話,學習好,遵守紀律的學生老師們都喜歡;那些調皮搗蛋,學習差,不守紀律的學生老師會頭疼。父母也是人,也一樣愛那積極上進聽話的孩子。等到父母老了,父母的心裡邊更是有孝順那桿秤,在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兒女們的關懷了,誰孝順了就愛誰多一點,我覺得這很正常。如果說父母愛別人多,那這個時侯我們要捫心自問了,不能一味地指責埋怨父母。
-
4 # 生活有味兒
俗話說娘痛小崽奶痛大孫,父母偏心也是正常,只是程度不一樣而已。特別是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現代文化的沖洗沒那麼嚴重了,但是消亡是不可能的。我身邊特別嚴重的重男輕女現象還是沒有的,畢竟都是自己的兒女,希望他們都能過的好,也有少部分人能夠兒女一視同仁,一樣的供讀書,條件好的,給兒女一人買一套房,厚薄在於先買的房是兒子的,後面再給女兒買,哈哈!
-
5 # 影視小G
謝邀!如果家庭裡孩子多父母肯定會有偏心,孩子跟孩子也不一樣,別看都是父母所生,俗話說一母生百般不單單是從模樣上說,從秉性上也不一樣,天下爹孃愛勤的,有的父母就喜歡兒子寵著慣著,有的父母就喜歡閨女,有的喜歡老大,但大多數父母喜歡老小,各不相同。別看老人們一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手心的肉和手被的肉能一樣嗎?我婆婆公公就疼最小的閨女,公公不在了,婆婆一天見不到閨女就叨叨,兩個兒子怎樣都不行,兒媳婦就更排不上了。老婆婆就曾說過手心手背都是肉,我笑著問婆婆誰是手心的肉誰是手被的肉?問的婆婆啞口無言。十個手指還不一般齊呢,父母有偏心也正常,只要是別偏大了就行,想一碗水端平那是不可能的事,都是親人別太較真,你們說呢
-
6 # 美食達人老李
孩子都是父母生的,我兄弟三人,個人覺得父母對手心手背都一樣,就算有點啥,但如果從父母角度去看就覺得沒有偏心了!
-
7 # 小仙女的百變魔法
重男輕女。其實現在偏心的父母很多,都是老人思想傳統思想的影響。肯定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的。重男輕女這種思想,嚴格來說,對一個女孩的影響程度絕對是一輩子,即便以後嫁人了開始新生活也無法磨滅。遭受重男輕女的女孩,大部分都會導致自卑的性情,失去自信。和那些從小爸媽就極度寵愛的女生相比,差距可謂是相當大。從小在情感上被忽視甚至虐待會令人自我懷疑,自甘墮落。永遠都沒有安全感。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可以唾棄這種思想。其實重男輕女這種思想,不僅僅讓一個女孩在家時受苦,它的影響甚至是一輩子的。重男輕女家庭出來的女孩子,很容易導致自卑性格,變得沒有自信。
現在年輕80後90後父母應該更愛自己孩子,男孩女孩都是自己親生,好好培養成才。以上是我自己心聲。可以關注下我,多多交流~
-
8 # 仲槓精
翻了很多話題 沒一個想回答的 剛準備放下手機睡了 看到這個話題 突然很多畫面湧了出來
96年的我和妹妹相差5歲 雖然相差的不大 可生活卻截然不同 因為在我10歲之前都是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而她(妹妹)卻從出生起就是爸媽用心呵護大的 而我從5個月大開始就是外婆一手帶大我 也許是年齡小不記事吧。10歲以前的生活對爸媽毫無感覺也沒有一星半點的記憶 所以對她也沒有多深的感情 雖然不像別的孩子成長中有父母陪伴 但在10歲以前我也是外公外婆的寶貝 所以生活也很美好。所有的一切的變化是在我10歲那年 外婆病逝了 我一下子成了“沒人要”的孩子 理所當然要回到父母的身邊 從此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許是因為一直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緣故 他們對我似乎沒什麼感情。而我對他們也一樣 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後。才深刻的感覺到妹妹的存在。因為她我的生活似乎每天都在膽戰心驚中度過。因為比她大五歲所以我要讓著她 她做錯事我要捱打 回到父母身邊已經是上4年級了 每天的早飯只是1元錢 從來沒有多餘的零花錢 因為學校比較遠 有時候起晚了 坐公交車就意味著沒有早飯吃 而妹妹每天早飯都是爸爸帶著去沙縣小吃。從來沒有跟爸爸去過超市 而她每次去完超市回來就有很多好吃的 當他讀小學時學校離家裡特別近 每天爸爸也是來回接送 而我學校離家的距離是她的好幾倍 每天要麼公交 要麼腿走。6年級學校畢業旅遊70塊錢 我哭著要了一個早上 差點遲到沒有要到錢 所以全班都去了 只有我沒去 老師問的時候 我說我不想去。同樣到她6年級畢業旅遊時 爸爸為她準備了很多零食 甚至還有拍照的手機 說著說著眼淚又不聽話了 所以也寫不下去了 有時間跟大家慢慢聊吧 手心手背都是肉 而我或許只是外公外婆的手心手背 與父母無關 所以偏心很正常
-
9 # 蘆荻73795
所謂父母偏心,其實是一種愛,對過得好的可能就不是很在意,對過得不如意的可能就多幫一把,說白了,就是希望都能過得好一些。
-
10 # 財哥的橙子
我是5歲的時候父母悄悄離了婚,一直瞞我到9歲。據我爸說,我媽為了房子是不要我的,於是我跟著我爸生活至今。後來我爸再婚了,對方是個英語老師。記得在我11歲的時候,我小心翼翼的問我爸說,爸你和阿姨以後有了小孩會不會不愛我了?我爸當時特別誇張的說那不可能不管怎樣你都是我最愛的女兒。這句話當時給我感動的啊,心裡都是樂開了花兒。
13年的時候弟弟出生了,從小他就受到家裡所有人的寵愛,當然也包括我,我是很愛他的。可是我上高中後,我爸和阿姨帶著弟弟去了外地工作,一年只有過年前才會回家。所以這一年半都是我自己一個人住校過來的,期間,沒有家人主動給我打電話問問我最近怎麼樣關心我。我有時候想弟弟了,會在微信上面給他視屏,漸漸的我發現我跟他們的距離變得很遠了。到了年前他們回到家裡那段時間,也總是外出辦事,經常不在家,我都是一個人過。今年初冬吧,我爸出差經過四川,說要回來看看我,我心裡仍是很開心的,畢竟這樣的時刻不多了。他回來看見我說瘦了瘦了,(也就是說說而已)然後特別愧疚的跟我說爸爸陪你的時間真是太少了,他總是喜歡問我能不能理解爸爸?從小到大問過很多次,我每次都說理解理解,(不理解又能怎樣呢)他彷彿才心安似的又說下去。我這樣說出來你們可能覺得我爸還是挺愛我的。可是傷人的總是細節不是嗎?在我上課的時候,我阿姨來電話說讓我去吧家裡的醫保費繳了,我就精打細算抽了兩節體育課去給交醫保,當我開啟櫃子發現原來家裡的醫保只有我爸我阿姨和我弟自己我阿姨的媽媽四個人的時候,我也是挺難過的,不過我又想啊不就是醫保嘛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辦與不辦沒差!其實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總是覺得我身體很好啊力氣又大啊之類的,也是真的不懂。
其實我身體很不好,毛病多啊,支氣管炎高燒之類的我一個人扛下來,沒讓他知道的,覺得自己挺厲害呢。堅強總是好事。可是每次體檢都是他們三去檢查,從來都不帶我,有一年我感覺我身體不舒服,真的特不舒服,然後各種紊亂,想要跟爸說讓他帶我也去檢查檢查,我爸說,小孩子檢查什麼呀!我就再也沒說過了。不過他一貫拒絕我的說辭都是如此,比如安裝空調,他們房間和客廳都有空調,但就是沒給我安,而我那個房間夏天是頂著太陽曬啊,有次夜裡我實在熱的睡不著,我跑到他們房間睡,後來我爸嫌我太吵,說,滾回你的房間睡。當時我還小,就是難過啊,然後到現在我的房間還是沒有安空調。
還有那什麼,每次買家庭類的東西的時候,比如棉拖,牙刷,毛巾,之類的,他們也總是不會準備我的,我爸回來看見我沒有就說,你自己也去買一雙吧!我當時默默地想,為什麼總是忽略我的份!
而我媽那邊,她也是再婚了,兒子都上小學了。也從來不會給我打電話,當然我也對她沒有什麼感情。不過,有時候啊,想想這些心裡難受,這麼多年除了我已去世的奶奶還沒有幾個真正關心我的人。
我很羨慕我弟弟的。
從小就有人疼,得到足夠的愛,有完整的爸爸媽媽,還有愛他的姐姐。
抱怨歸抱怨,但一張醫保卡一雙棉拖一臺空調一個電話怎能讓我膽怯!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美好等我去找啊!
-
11 # 民間傳說靈異鬼故事
我們家姐妹兩個。曾經我媽說妹妹不聽話,就多關注她。我懂事兒就少關注我。小時候我倆吵架,我媽不問對錯,一人一頓打。妹妹花錢大,沒攢下錢,結婚多貼點,我省吃儉用攢錢多,少給點。我倆到時候都一樣。我跟我媽說話從不捱罵,妹妹說話總被罵。她說我媽偏向我,對她總是態度不好。我覺得我媽不公平。後來我問過媽媽,我覺得這不公平。我媽說你想一碗水端平,我告訴你我端不平。後來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母親後,我知道兩個孩子的母親難當。根本沒有公平可言,更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家更多的是講情不是講理。自己的妹妹媽媽不疼,我還要疼她。她希望我們都過的好。但慶幸的是,我從小到大都沒怨恨過媽媽和妹妹,那時只是不懂為什麼,一直疑惑好多年。但我一直對她們都很好,現在我對她們更好,我知道媽媽不容易,我也更會照顧妹妹,不讓我媽操心,欣慰的是妹妹越來越懂事了,雖然她不說,但我知道我在她心裡是僅次於媽媽的地位,她依賴我而且尊敬我。
-
12 # 一號緣
張菲菲是我的同學,她成績很好總是班裡一二名。
初三下學期她沒有來上學了,班主任讓我們幾個與她玩得好的女同學去她家瞭解一下情況,到底為啥不來上學。
到她家時,她真從外面回來,肩上是一擔柴。
我們都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麼瘦小的一個人能擔起兩把那麼大的柴。
我們問她為什麼不來上學。她的答覆讓我們都覺得很憤怒。
她父母不讓她學,說什麼“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用,還不如出去打工,掙錢回來給弟弟蓋棟房子,等弟弟到了結婚的年紀不愁娶不到老婆。”還說“多留些錢給弟弟讀書,他是家裡的指望”。
平時她父母讓她啥事都讓著她弟弟就算了,現在連書都不讓讀,只為讓她去外面打工掙錢,將來好給弟弟蓋房娶老婆。
這心分得真太嚴重了。
這手心手背都是肉,肉有厚薄無可後非。
人也有相不相心之分,但同是自己的血脈萬事不能做的太過。
-
13 # 鄭大光明
雖說兒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手心手背都是肉,任何一碗水都不可能端平,也會存在厚此薄彼的。首先,幾千年由於封建思想,兒子和女兒肯定不一樣,兒子要傳宗接代,女兒要外嫁成外人。其次,兒子之間不是也有“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這句話嗎?雖然不盡如此,起碼百分之六十的人是這樣。再次,兒女幾個智商不同,聰明度不一樣,能力也有高低,人必竟是動物,物競天擇的本能還是存在的,父母也會愛烏及屋。話又說回來,現代社會父母存在厚此薄彼,但總體都會在愛的氛圍內不會相差太遠,總會勝過外人愛你,所以不要計較太多,做好自己應該做的,該孝順還得孝順,不要去作比較,苛求別人做好,自己做到問心無愧就行了!
-
14 # 靜夜聽雨179500434
偏心的父母大有人在。諷刺的是,偏心誰,誰最傷人的心。說說我身邊的老太太吧。
老太太有三男二女,最偏心老二。為啥呢?老二嘴巴會說,面子活做的好。但好吃懶做。老大很能幹,說話直,嘴打人。老三比較實誠,不愛說話,心底良善。
老太太活到八十歲,得了腦梗,老大和老三及時把她送到醫院,住院治療,但還是落下偏癱後遺症。走動不方便,生活上開始需要人照顧。老大主持召開家庭會議,商議輪流伺候老太太。大女兒患有宮頸癌,每個月都要去省城化療。自顧不暇,當然無法伺候老人。其餘四人一輪一月。老二媳婦不同意,老二也頗有微詞。但是少數服從多數,就這樣定了。
如今家家日子都好過了,不缺吃不缺穿,住的都是二層小樓。老大騰出一間門房給老太太住,夏天太熱,就買了一臺舊空調裝上。老三也把樓下的一大間隔開,給老人住。晚上有個動靜也能聽見。二女兒乾脆和老人睡在一張大床上,飲食起居格外上心。還給老太太買了一架推車,活動身體。走累了可以坐上去歇歇。
輪到老二家了,老二把以前養兔子的兩間房騰出一間,打掃乾淨,用石灰水把牆壁刷白,支一張木床,老太太搬過去了。夏天熱,有電風扇。冬天冷,就只能多蓋兩床被子了。
也許讀者以為老二家條件不好。非也!不僅樓房蓋的寬敞亮堂,城裡也買下了一套房。女兒早已出嫁,兒子也在省城有不錯的工作,老婆做小生意,一年收入也有幾萬。
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老太太每輪到女兒家,都會數落二兒子的不是。說著說著淚水就止不住簌簌流。老二愛打牌,愛釣魚,常常出去一天不進家,早上做一頓飯讓老太太吃一天。還好有一暖壺熱水,不至於吃冷飯。
每個人都會老。沒有退休金的老人怎樣養老?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
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
15 # 阿牛65268663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肉不是一樣的肉。你可以試試,較燙的水倒在手心不覺得,但倒在手揹你可能會燙的直叫。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就不要苛求父母了。一般的情況,父母都比較偏愛日子過的較差的子女。
-
16 # 何潤潤
我爸媽就是啊 我哥可以在家坐享其成 很順利的接下家裡的生意 結婚娶媳婦花費20萬 有房又有車,嫂子生孩子還是我爸媽的錢,在家不用努力奮鬥 ,可以安心的睡覺不用早起,我就不一樣了 ,畢業一直在外面 一個小女孩吃的苦我現在說幾天幾夜都說不完 ,上夜班上吐下瀉有次暈倒,住著樓梯間,我經歷的這些當然我沒有告訴他們 ,我從來只是報喜不報憂,感謝這些年吃的苦,讓我現在小有成就,而我,從來不看不看任何臉色
-
17 # 山中圓李子
這種事情聽的太多了。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也很難理解,為什麼父母有時候一碗水端不平呢?比如說吧。同樣家裡有兩個兒子,就偏偏喜歡那個小的,你也不明白為什麼是不是,但是人家就是喜歡呀,是吧?老大掙的錢都是留個小兒子用,絲毫都不顧及大兒子已經成家了還有孩子要養,一到領工錢的時候,那他爹媽跑的比誰都快,一分錢都不給人家留,唉,也不知道那個年代是怎麼回事呢?後來還把人家趕出來,連個房子都沒給人家,連個鍋碗瓢盆一個都沒給,吃的就更不用說了,,,,。這些事兒聽得太多了,聽著聽著就來氣。
-
18 # 鳳果兒
雖然都是自己的孩子,但是作為父母,也都有自己的喜惡,有時也會偏心。
在農村,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重男輕女”的意識還很嚴重。
在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下,父母會更加偏心。
說說我小學同學的故事吧!
她是家裡的老大,因為爺爺“重男輕女”,一定要生男孩,所以她家裡六個孩子。
因為超生,交了很多罰款,孩子又多,家裡條件不好。
她學習很好,可惜的是高考時發揮不好,落榜了,沒考上大學。
她想復讀,家裡說什麼都不同意。
沒幾年,父母就讓她嫁給了同村的一個家庭條件很好的男的。
結婚後,她也時常幫襯著家裡,也幫著小弟弟娶上了媳婦。
後來,她的幾個妹妹都嫁得遠遠的,只有她跟父母在一個村子。
每年秋收後,她忙完自己家裡的話,都得去幫自己弟弟,要是不幫,父母就到她家裡去鬧。
她也和父母吵過,覺得父母太偏心。
她常說,自己這一生就是被重男輕女的思想給耽誤了。
-
19 # 小學一級教師
去年秋天,村裡的老孫頭去世了,腦溢血搶救無效。喪葬費用去三萬元,禮金收了一萬元。這一萬元算兒子的收入,那三萬元女兒支出。不要問為什麼,這是媽媽幾十年前就定好的規矩。
老孫頭原是南京某廠的退休工人。適逢可以“頂替接班”的年代,老孫頭搞了個病退,提前退休了。家中有一兒一女,兒子叫安文,已婚,不符合頂替的條件,機會自然就給了女兒娟子。這是明擺著的事情,沒有爭議。
但是,媽媽不是這樣想的。媽媽始終認為,女兒是人家的,只有兒子才是自己的。接班頂替,把一個農民一夜之間變成城市居民,這是天大的好事,不能便宜了別人家裡。於是,媽媽和女兒約法三章:今後,但凡爸媽的大生日及歸天之時,一律娟子出錢辦酒,安文坐收禮金。這是妺妹對哥哥(沒有接班)的貼補。娟子敢不從命。
今年夏天,媽媽九十大壽。親戚朋友全來祝壽,還叫了揚劇團、越劇團來演了兩場。熱鬧是熱鬧,就是費錢。二十桌酒席加兩場戲,至少得四萬元。而規矩不變,娟子出錢辦酒,安文坐收禮金。
有親戚就說,如果算上以前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的辦酒錢,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何況,老媽媽還健在。歸天時還得用錢。
老人家太偏心,手心手背都是肉。
-
20 # 緣小陽
我老公的父母就是典型的偏心。老公有個姐姐有個哥哥。哥哥姐姐是領養的,就老公自己是親生的。本以為他該是最吃香的,結果大錯特錯。婆婆怕外人說她偏心,從小什麼好的先讓姐姐哥哥先吃最後他再吃。哥哥從小聽話,婆婆從沒有打罵過。老公小時候有點錯就招來一頓毒打。現在結婚了,老大一家對婆婆從來沒有好生好氣的說話,反而婆婆有什麼事都想著他們。我們對婆婆畢恭畢敬,替她著想。結果婆婆啥事都不管我們。有時候我問老公你個你哥到底誰是領養的?結果老公來一句,咱媽年齡大了,別和她計較。我是無語了。婆婆您能偏心的不要這麼明顯好嗎?
說說我奶奶吧,我爸在我九歲的時候去世了,就剩我兩姑姑了,現在我都結婚兩孩子了,爺爺三年前去世了,一直覺得奶奶可憐很孝順奶奶,上次冬天晚上十點多突然接到奶奶電話說肚子疼讓我過去,奶奶在村裡離我挺遠的我和老公帶著孩子騎著車趕忙就去了,路上給我姑打了電話我姑和奶奶在一個村離得很近就想姑姑離得近先過去看看萬一有個啥事呢,結果去了奶奶就是一點小毛病,本來一聽沒事我就放心了,結果奶奶一聽我給姑打電話了,直接吼我幹嘛給你姑打電話大半夜的她還的過來看我多累啊,我一聽心就涼了,合著我離那麼遠這麼晚了天又冷騎電瓶車帶著孩子急忙趕過來您都不心疼我啊,我姑離你這麼近讓她先過來看看您我就錯了?而且我這麼遠都到了我姑我都說了您不舒服她這麼近還沒來!雖然孫女和女兒沒發比但也沒有這樣的吧!
三
回覆列表
父母再怎麼做都是偏心,小孩有的來早一點,有的來晚一點,早點來的,父母年輕氣盛,什麼都比較不會照顧的,來晚點的,懂事了樣樣都會好點了。事事都有先來後到的啊,雖然是說沒什麼差別,可在人們心中還是會有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