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飛37648
-
2 # 深秋楓葉林aa
謝謝邀請!父母身體不好,年輕人還要工作,沒人給看孩子確實困難。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把父母給不給帶孩子的問題,和以後對父母的贍養綁架,認為老人不給看孩子以後就不會養他老,這是不對的、也不合法,首先父母已把子女養大成人,沒義務再替子女照顧孩子。
現在大部分老人為了子能過上好日子,竭盡全力去幫助子女,這是情分而不是本分。就你當前的困難要和父母好好的溝通,特別是兒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一定要融洽,這也是父母住進你們家最擔心、最緊張的事,為了孩子,切記要包容、大度。父母實在不能幫忙的話,也只有找保姆了
-
3 # 使用者曦睿
帶孫子:教養子女成人是父母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而帶孫子是親情不是法律責任。70歲以前身體健康可以帶孫子享受天倫之樂。70歲以後多數人衰老速度加快,疾病增多,自顧不暇,重在保重身體。
-
4 # 來福林666
只能自己想辦法。兩口子犧牲一個人的工作,比請保姆強。一般當小孩三歲後能上幼兒園了,負擔就慢慢輕鬆了。當年我就是這樣過來的,小孩一上幼兒園,我就又恢復上班了。
-
5 # 聶梅花
謝謝邀請,對於這個問題呢,你得分兩個方面考慮。第一父母身體不好,不願呆在城裡。這是很普遍的現象,父母在自己的家生活了好多年,他們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和城裡都不一樣,他們的空間是廣闊天地是自由自在的,而城裡的很緊張的節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們最好的生活方式和養老的最好體現。咱們做兒女的要尊重父母的意願不強迫他們過他們不想過的日子,這樣他們會不開心的,本來身體不健康就別再給他們添麻煩了。如果要是孩子願意回家,可以把孩子送到家裡,由父母臨時看著,我相信父母會很疼愛孩子的。
第二如果孩子不願回家去,只能把孩子送幼兒園了或者是託管所了,但是現在是疫情時期,這些幼托機構還沒有開始呢,那隻好夫妻二人有一人上班,一人在家看孩子,收拾家務。跟據自己的情況自己決定吧,個人建議不足之處望見涼。圖片來於網路
-
6 # 平安8566
父母親遠離熟悉的家鄉,來到陌生的城裡生活肯定是不習慣的,如果不是因為想幫忙孩子減輕負擔,也許他們一輩子也不願意離開熟悉的家鄉。
但是現實也是非常的殘酷,年輕人的需要工作,且競爭激烈,壓力山大。請保姆不放心,希望父母能幫一把,又擔心父母的身體不舒服,亦顧慮父母的情緒。隔著螢幕亦能感受你滿滿的孝順和糾結。
給個小建議,你們小夫妻倆商量一下,雙方的父母輪流來,這樣既放心,又不至於一方父母一直累。又或者就請一個鐘點工,把清潔工作分出去讓鐘點工做,父母只是帶孩子,這樣可以減輕父母負擔,避免父母過度疲勞造成身體不舒服。但是請鐘點工要和父母親溝通好,免得父母覺得是你們挑剔他們,父母來了多陪陪他們聊天天,讓他們不至於寂寞,現在自己也為人父母了,更加要多體諒父母,凡事多溝通,自己也多承擔點責任。
孩子三歲就可以上幼兒園了,相信問題就好很多。
祝福你們生活愉快!家庭幸福美滿!
加油!
-
7 # 清風倚人
其實有兩方面可以著手。
一方面留住父母。
任何事情想要解決,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即使是父母也是如此。首先你要找出他們住不慣的真實原因。身體不好其實才更需要人照顧,更需要我們把在留在身邊。除此之外,一個人愛另一個人是會愛屋及烏的,既然他們選擇退出。無非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他們確實不愛你,或者他,另一方面他們受夠了你們的“氣”。
如果是第一方面其實是很難改變的。一般的老人都比較固執,而且改變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看法是比較難的。這樣住在一起是有問題的,要是化解不了那真的需要分開。
如果是第二方面,那就要好好檢討自己。也就是說老人並沒有對你們有很多的偏見,只是住在一起有了小摩擦。對你們的生活習慣,或是覺得你們對他們的生活習慣不習慣,不方便,不滿意。住不慣,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只是說他們不願意惹很多的麻煩給自己或者是給你們。所以不說破自己就選擇退出,我見過很多說是不想一起住,住不慣之類的藉口,但是當他們真的住在一起的時候,只要作為晚輩的給他們足夠的尊敬,他們其實是很樂意住在一起的。因為所有的老人,都喜歡有兒女的陪伴。所以找找自身的原因,是否是因為自己在哪方面做的不夠好而惹他們生氣了。同時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因為人和人在一起相處總是有矛盾的。而且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想愉快和平的相處,就得互相包容。想想他們對自己的好就能退一步海闊天空了。
第三方面,除此之外還可以給老人適當的零用錢。因為住在陌生的環境裡,有時候會花很多錢。而老人有沒有什麼資金來源,他們有錢還好,沒有錢就比較尷尬了。所以需要你主動給他們點生活費。他們也許就很愉快的住下了。因為長期的貼補一個家誰貼補不起。
另一方面靠自己。
如果事情非要到了這一步,那也只有靠自己了。靠自己無非有三種方式。
一種是夫妻倆,一個人主外一個人主內。另一種方式就是,如果孩子太小,還是要自己帶兩年,稍大點可以放到幼兒園或託管。當然,如果有能力還可以請保姆。除此而外。
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你有比較可靠的親戚,朋友。可以託他們照顧,當然託人照顧。首先是要自己要放心,再者你要適當的給予他們一些經濟的補助,這樣才能長久維繫關係。不要嫌我說的世俗。因為人生活在世上都不容易,沒有錢不行,所以錢就是潤滑劑,可以潤滑你我他。
希望可以幫到你
-
8 # Angel家庭育兒達人
首先,我不知道目前孩子多大了;如果孩子已經超過18個月的,我推薦您所在城市(離您家或者離單位不是很遠的)托幼機構,是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找托幼機構注意以下幾方面即可:1、托幼機構針對孩子飲食等衛生的提供是否有許可證及一對一的管理;2、托幼機構老師的素質:耐心、愛心,足夠愛孩子;3、是否有獨立的戶外場地;4、教室、午安室的通風及消毒工作;5、一個班級的孩子人數及教師人數;一般來說,現在的托幼機構都可以早點送達、晚點接回,非常人性化
其次,我們的孩子教養育都是我們的責任!父母沒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帶孩子確實是一項十分累的工作,何況父母都上了年紀,腿腳也不如我們利索,再承擔帶著孩子的任務,會加重老人家的身體健康負擔!如同您說的,老人家不習慣住城裡,他們也更喜歡鄉下的人文氣息!
最後,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意見就是:讓父母回去去過他們二老的生活,我們自己的孩子就自己夫妻二人協商好;也與單位協商好,安排工作、出差、應酬等時間時一定把孩子安排在內考慮!我孩子從出生到現在,7年多,我沒有陪他睡的時間不超過5個晚上;無論生病、我出差,還是單位聚會;我一定都孩子的情況說明,能帶著的,都帶身邊,不能帶的,就想辦法在附近找個地方安頓好他,然後儘快的處理自己的事!即將二胎,我也是自己帶,而且還是正常的工作!
時間就像擠牛奶,陪伴教育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但這就是做父母的責任,不能因此去繫結父母,您可以把家裡的家務活交給家政來處理!但孩子一定要自己照顧
-
9 # 使用者4609191284070
克服困難!父母有義務把你培養長大成人!沒有義務再把你的任務、也要他(她)們完成!身體不好,不能再給你當免費的保姆了!培養教育你的孩子,那是你的責任!給老人點空間,叫他們過自己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吧!沒事多帶老婆孩子回去陪陪老人,進進孝心!不要子欲孝、而親不在!到那時也晚了!
-
10 # 快樂永存666
我和你的情況差不多,老人不能幫忙帶孩子你就自己帶。和你的愛人商量好,苦點累點熬到孩子上幼兒園了,你在上班。孩子真正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也就這幾年,自己帶大的孩子沒有隔閡好管教,而且孩子在你身邊,你能教會她很多東西,比如一些好的生活習慣,對事物的認知,言行舉止等等。都說“三歲看到老”,把孩子從小就教育好,也是一種收穫!
-
11 # 肥小胖00
父母身體不好,大多是推辭,主要是在城裡住不慣,在他們眼裡樓房如牢房。還有最重要一點他們不再以孩子為中心,而是已晚年生活質量為追求。現在社會不跟以前一樣了,老人也變得灑脫,不願在孩子家受拘束。像你家這樣的情況,要麼你狠心將幼兒送回老家,要麼你出錢請育兒嫂照看。顯然兩者從孩子成長和經濟壓力來看都不如父母在城裡有利。
如果實在不忍心把孩子扔在老家,又承擔不起常年請保姆的費用,那麼,還是委屈父母吧,請求他們再忍耐幾年,我想大多數父母還是會接受的,期間你們夫妻多分擔家務,多創造機會讓他們回老家,也可以十天半月的讓孩子跟著去老家。如果連這樣父母都不接受,那麼就不要求了,將來養老,也要求他們來城裡,來就養,不來別嫌回去的少,畢竟養老養小都不靠嘴。得靠工作賺的錢。
-
12 # sunny向陽花
也是很多家庭遇到的很現實的問題,城裡的還好,父母都退休了,一般都很樂意幫忙帶下孫輩,畢竟年輕人還要上班掙錢養家,壓力也大。農村父母那一輩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習慣不了城裡生活也正常,加上身體不好,不能過來帶小孩也不能怪他們,如果有條件的話就請個保姆,或者兩人其中一個可以找一份可以兼顧孩子的工作,我就是,一個人邊照顧孩子邊上班,相信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
13 # 王瘦瘦在路上
這個問題我想每個有孩子的年輕人都經歷過。這個問題你可以分幾方面來解決,第一:如果雙方家庭老人都在的話建議商量一下每家老人來看孩子輪流看。這樣輕鬆一些。第二:就是辭職看孩子。雖然犧牲了工作但培養了親子關係。第三:條件允許就請保姆。這樣雙方都輕鬆。但是!父母給不給你看孩子完全是自主的。也不要逼著老人看孩子。你以為看孩子很容易嗎?很累很累的。而且老人給你看孩子是本份,不給你看也是應該的,法律也沒規定老人就必須要給你看孩子。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如果條件不允許就自己看。又沒讓你你們兩口子你是辭職看孩子,像我個人的話,我會和家裡老人商量,徵求他們的意見,他們願意來看。那我會每月給爸媽1000塊錢。買選單給。不想來也不會強求,別想著老人免費給你看孩子,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種老人看孩子,兩口子下班回來就玩手機。飯等著爸媽做那種。很噁心。這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樓主有幫助。附兒子照片,一直都是老婆待業在家看孩子。爸媽,老丈人都忙著自己的地和果園。沒法長時間照看。只能我們自己來
-
14 # 孟曉雅
一家家的,把兒女照顧大了,結婚啦,每一位老人,都想幫助孩子們一點,怎奈有媳婦了,也姑爺子啦,掙錢也獨立啦,老人也越來越老了,知識面,精神頭兒也跟不上了,這個病那個疼的都找上來了,兒女個種看不慣了,想給看孩子,她們都上班了,中午飯需要做,明白事兒的兒女給預備點菜,這那滴,你說,想做菜,沒有油啦,調料沒了,不放吧,做菜不好吃,放吧沒有,買吧沒錢,我只是舉這麼一個小例子,那過日子得有多少這樣的事兒啊,明白的兒女給老人扔點錢,個別的老人今天要點買菜,明天買生活用品,今天多了,明天少了,好了壞了,哪個老人能受了?
假如你誠心留老人,在一起不方便,在家附近給租一個房子,盡一點,你多給老人一點錢,老人給你帶孩子,你們下班到老人那裡吃飯,提前給老人打電話,你們自己帶點菜,或者是告訴老人給買點什麼做什麼都行,幫你幾年,有退休金的,你也得給,他們有錢早晚也得給你們,老人有也不希得要,看你有沒有那孝心,也時常和父母說點客氣話兒,互相溝通一下,父母也會很高興,天倫之樂啊,誰不喜歡啊,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心裡要有父母,父母心裡想著孩子,換位思考,家和萬事興!
-
15 # 牽住夕陽的手
也許是你們對父母不好,父母覺得住在你們家憋屈,又不好對你直言,只能推脫說身體不好,在城裡住不慣。
哪有不願意給自己兒子帶孩子的父母,有些父母為了帶孫子孫女,跟親家母鬧彆扭。
有個朋友兒媳婦生孩子後一直住在孃家,雖然住在同一座城市裡,她天天見不到自己的孫子,心裡很不舒服。但是兒媳婦不讓她帶孫子,她只能忍著。孫子偶爾回家,她興奮地笑開了花。
父母再辛苦,都願意天天看著自己的孫子孫女,因為隔代親。老人只要看見孫子,什麼煩惱都忘啦。
你說得情況如果不是你媳婦對公婆不好,讓公婆為難,就是你父母手中沒有多少錢,你平時又不給父母錢,父母幫你帶孩子是要花錢的,他們手中沒有錢很為難,又不好明著問你們要,只能找託詞。
有個熟人,兒子兒媳在深圳做生意。有年春節前,兒子把放假的小孫子給父母送回老家,讓父母照管,他們要忙著做生意。兒子臨走時給老父親留了一千元,不到十天,小孫子就把一千元花得剩下不到一百元,老人很鬱悶,不給孫子花錢,孫子鬧,花吧,自己又沒有多少積蓄,一家人還要生活。所以,老人感嘆地對熟人說,現在的孩子養不起。
好好從自身查查原因,看父母到底是因為什麼不想在城裡住了。
在公園曾經遇到一個六十歲左右的女士,帶孫子。另一個同齡人看見後說,“我看你身體比以前好多了。帶孫子還能強身健體。你以前說話都沒有力氣。”
孩子奶奶說:“是啊,我自己也覺得身體比以前好多了,也許是天天陪著孩子玩,晚上因為累,睡眠好了的緣故吧。”
帶孩子是非常累的活,如果再有別的原因讓老人不開心,老人肯定就會找理由不想帶孩子了。
-
16 # 自不知先生
我有了女兒的時候,奶奶身體很好給幫忙帶到兩歲;女兒有個小姨,就不光沒有這樣的條件,甚至還要負責照顧父母。一會我也把這種情況給你說下,供你參考。
現代社會不光有京飄、滬飄,也有一種屬於爺爺奶奶輩的飄法——孩飄。下面我把題主提到的身體不好和住不慣分成兩種情況分別來回答。
一,住不習慣
現在回到農村老家,村裡看到確實人少了。一方面由於打工外出,還有一部分就是去做了孩飄,幫著照看孫子孫女。家長裡短絮叨絮叨的間隙,你就會聽到不少以前熟悉的鄰居,各自飛奔不同的城市的新聞。甚至家裡兒女多的家庭,爺爺奶奶要分別去往兩個不同的城市,白頭不相依啊。只要不是特別矯情的爺爺奶奶,不管自己習慣不習慣,都能做到去幫忙照顧孩子。住在城市跟住在農村確實有些變化,他們這一代人飽經世事根本不會放在心上,況且照看孩子也就是幾年的光景,得這幾年的天倫之樂,付出些辛苦他們不會覺得難為。
所以題主說父母在城裡住不慣,怕不是你的父母有別的意思在裡頭?因為我也聽過同村的一個叔伯姑姑去幫忙照看孫子,受了委屈半道跑回來這樣的事情。帶過孩子的都有體會,這真不是一個輕快活。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說,休息時間也少。現在年輕父母個別會有注意力過於集中在寶寶身上,而忘卻了父母的辛苦付出。不僅如此,寶寶稍有不慎,老人容易招致埋怨。我那叔伯姑姑就是受不了兒媳婦和兒子的埋怨,賭氣回家了。想來,這也真是個出力沒討好的累差事,“住不習慣”可能就成了有話不方便說的慣常理由了。題主回去好好回憶下有沒有類似情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二,身體不好
接著回來說道我女兒小姨的做法。公公婆婆離異,他們小兩口跟著婆婆住,公公另外又組了家室。婆婆受刺激精神變得有些怪異,經常失蹤迷路弄丟了自己,哪有能力幫忙照顧孩子,自己尚且需要人照顧。姥姥姥爺本來是說要幫著來照顧的,七十多歲的人了雙雙也是疾病纏身,過來試了一段時間,倆老人住了好幾次醫院。
如此這般,小兩口僱了保姆,幫著照看孩子,也順帶一日三餐幫婆婆做好。想必是她們家找的保姆真不錯,是一個稍微上了點歲數的阿姨,本身就在同一個城市所以不住僱主家,早來晚走週末雙休就跟上班是一樣的,做的活卻十分的好,跟孩子也親。小兩口已經給加過幾次工資。轉眼一年半了,跟親人一樣的相處。孩她小姨說找的這阿姨乾的活她自己是幹不來的,就是自己出去上班賺的錢拿來換了給這阿姨,心裡也是極樂意的。最近因為疫情阿姨好久沒上門,特意做了孩子喜歡的吃食送了過來,附圖給你看,溫暖的很。
所以你看,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對大家都是種愉悅。
所以題主,你從我的回答中,找到答案了嗎?
-
17 # 四哥和你走過的日子
我現在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但是我覺得,父母把我們撫養成人已經很不容易了,況且他們身體也不好,也到了需要我們的照顧時候。而且城市和農村生活習慣也不一樣,我們就更不應該讓他們再為我們操勞了。至於孩子的問題,我覺得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就應該自己想辦法去克服,有條件的話請保姆或者送到託兒所,實在不行就是夫妻倆有一個在家帶孩子,必定孩子的成長也是很重要的,需要有人陪伴和照顧,這樣做自己也放心。當今社會壓力大各方面花錢地方多,可是我們就是再為難自己,也不能讓年邁體弱的父母繼續照看我們的下一代了!
相信自己努力克服,一切困難終將會過去!
-
18 # 西和縣魚海龍
分步說一下,一父母身體不好:趕快給父母看大夫把父母身體調養好。二住進城不方便,父母鄉下舒服讓她們住鄉下。三孩子沒人看可以花錢僱保姆,父母老了讓她們歇歇吧。以上是個人想法,不求別人想法與我同異。請各位高朋雅士欣賞本人國畫作品。
-
19 # 討喜過客
自己能生就能養,才能懂得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話。父母身體不好帶不了隔輩人,大概不是託詞。天下父母哪有不疼兒女的?做晚輩的應該理解。再說城市和農村生活習慣不同,不帶也罷,免得生嫌隙,鬧矛盾,不可收拾。畢竟人老了力不從心。做子女的平時要多關心老人一些就是。
-
20 # 鄒紀簡筆畫
感謝邀請!我覺得吧,父母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的。他們已經把你養大了,你結婚他們能出的也都出了,他們該盡的義務已經盡了。是該讓他們享受生活了,一輩子也美沒多少時間享受了,現在沒給你添麻煩,不用你照顧已經不錯了,本來就身體不好,老年人沒點老年病是不可能的,難道一定要等到牙齒掉光,路走不動了才能歇歇嗎,到那時候你又開始嫌棄他們拖累你了。做人不能只知道索取,自己的孩子還是要自己帶的好,爺爺奶奶帶出來的孩子有幾個懂事的?都是小皇帝。再者,農村老人在城市是肯定是不慣的,城市的生活氛圍會把他們憋死的,怎麼都難受,不得勁。
說說我的情況吧,我就是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我婆婆在我還沒孩子的時候就生病去世了,我爸爸兩年前心肌梗塞去世了。但也還有媽媽和公公啊。我公公年紀大了,他說吃不消給我帶孩子,我們本也沒想過讓他帶。我媽媽54歲,還算年輕吧,但我也沒要她來幫我帶孩子,一是這裡生活她不習慣,不舒服,二是她只會順著孩子。所以,我就讓她在農村自己生活,自由自在,白天打打麻將,晚上追電視劇。我還擔心她一個人孤單,自己都沒有時間多回去陪陪她呢,心裡還是很內疚。還好,我家三姐妹,輪流的回去看她。對了,我媽沒有退休金,我們三姐妹都要給媽媽生活費的。
那麼,你就想問,我們是怎麼帶孩子的?總不能不工作吧,不然怎麼生活?是的,我們夫妻都上班,還自己帶孩子,現在孩子還沒上幼兒園。你沒看錯,自從孩子出生開始,我們就是自己帶孩子的!為此,我老公找了個長期上晚班的工作,他白天帶孩子。我上白班,晚上帶孩子。累嗎?當然累,可是是自己的孩子啊,又請不起保姆,再說請保姆我還不放心呢。今年下半年就要上幼兒園了,就會輕鬆一點了,我老公就不用一直上晚班了。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當你覺得困難時候,其實還是有辦法的,只是沒逼到那個份上而已!但我覺得孩子還是自己帶的好。現在我兒子很有禮貌,也會背唐詩,也很懂事。老人帶就不一定了,看電視,玩手機沒節制不說,還要啥給啥,哭不得,打不得,寵上天。這樣的話,形成習慣後,孩子將來就無法無天,很難管教了。
回覆列表
問一下父母的意思,他們想怎麼樣,就按他們的意思辦吧。孩子沒人帶就要看你們的主意啦,要是太少就自己帶吧,大點又上不了幼兒園的看可不可以放老家帶一兩年,到時接回來上幼兒園,我都是這樣過來的,辦法總比困難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