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誠實的草民
-
2 # 瀘州小本
老大沒表態,誰敢張口
誰都知道,現在美國關注的是伊核問題,波斯灣局勢一觸即發。而且以色列已經順利完成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伊朗軍事目標的空襲,成功剪除其羽翼。而美國對中東的重新軍事部署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現在的熱點是伊核問題,老大關注的是伊朗,是霍爾木茲海峽和波斯灣,如果西方國家一下急著表態,把注意力轉向南亞次大陸,熱點轉移,是不尊重老大,不行的。
另外,近幾個月,巴基斯坦一反常態,賣力向美國輸誠,使得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的談判不但異常順利,達成初步協議,而且比美軍原有計劃還“優惠"。因為這一超級大禮包,巴美進入密月期,巴基斯坦一舉成為美國的大紅人和關鍵棋子,巴總理訪美的待遇讓印度都不免嫉妒羨慕恨!
在吞併前幾天,美國還向巴方表示可以幫忙調解印巴克什米爾衝突問題,遭印方隔空反駁。
印度採取了當年吞併錫金類似的手法,長期戰略規劃,一步一個腳印,抓緊契機,一舉吞併,國際反響較小。
巴基斯坦出於戰略考量,長期以來一直反對印度吞併印控克什米爾,肯定對這一吞併事件異常憤怒。
現在皮球被踢向美國,美國肯定不希望這一時期在南亞次大陸發生軍事衝突。但巴基斯坦是美國長期盟友,目前又是剛立大功的大紅人兼對付伊朗的重要棋子,肯定要照顧巴基斯坦的利益和情緒。
這讓美國很為難?怎麼樣才能保證南亞不發生軍事衝突的條件下讓巴基斯坦嚥下這口氣(滿意),特朗普怕是睡不好覺了?
好在印巴都是擁核國,軍事大沖突幾乎可以避免。最後的結局,小本認為,美國肯定會拉上西方夥伴一面向印度明裡暗裡施壓,榨取利益(軍售),另一面向巴基斯坦輸送利益(經援+先進武裝)。
總之,危機當然存在,但不會有轟轟烈烈的戰爭,也不會有激烈的抗議,“吞併“不會成為國際熱點,顯得靜悄悄。。。
-
3 # 無事說天下
克什米爾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地區,印度控制了大約45.5%的地區(10萬1387 平方公里),在控制地區成立了查謨和克什米爾邦。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比例佔六成左右,多數居住在克什米爾地區。印度教只佔約30%,居住在查謨地區,其他為錫克教徒和佛教徒。
印度憲法的第370條款賦予查謨和克什米爾在印度聯邦中“特殊地位”,因此克什米爾更多的自治權,該地區可擁有自己的憲法,單獨的旗幟,可擁有除外交、國防以及通訊領域外的獨立。雖然印巴雙方均宣稱擁有克什米爾的主權,但是1989年以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力量一直在要求獨立。
正如印巴衝突一樣,一直以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一直衝突不斷。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穆斯林就發生過大規模反印活動,從90年代開始,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就開始大規模的軍管。印度在此地一度部署了超強的武裝力量,包括30萬民警察以及準軍事力量和正規軍,並且頒佈了《武裝部隊而別權力法》。
8月2日,印度傳出訊息,印度位於查謨與克什米爾地區一軍營遭到武裝人員突襲,導致兩名印度士兵身亡,6人受傷,為此印度對這一地區進行了軍事管制,並取消了特殊地位。目前整個查謨已經被完全封鎖,所有學校停課,網際網路被切斷。
對於這樣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如果放在中國,或者其他西方不待見的國家內,西方媒體肯定會大肆宣揚,極盡詆譭。然而,對於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軍事行動,西方國家的媒體卻幾乎沒發出聲音。為什麼會這樣?我以為原因是這樣的:
第一,印度推行的是和西方一樣的民主制度。西方人從骨子裡認為,印度的政治制度符合他們的價值觀,在相同的價值觀下,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是正確的。因此,在他們眼裡,印度的這一軍事行動不是大事。西方的媒體就這樣,進行選擇性的報道,一旦發現對他們不利的事件,會鋪天蓋地進行報道,並指責。這種指責,可以扭曲事實,也可以扭曲真理。就象美國發動對伊拉克戰爭一樣,這麼多年過去了,沒發現伊拉克藏有化學武器,西方媒體一聲不響。
第二,現在中東正鬧得不可開交,美國跟伊朗正角力,西方媒體把注意力都放在這上面了,沒有精力去管印度的事。而印度非常精明,利用西方媒體注意力不在印巴衝突上,實施了這一軍事行動。印度人借勢也不是這一次,當年就是利用國際社會顧不上他們的時候,吞併了錫金。同樣,印度也曾經利用前蘇聯解體,盧布貶值幅度大,還了俄羅斯的一部分債務,佔了大便宜。
第三,克什米爾地區其實涉及印巴之爭,相比較來說西方國家更偏向印度。這裡面原因很多。從人種上看,印度人的雅利安人是西方人種;從語言上看,印度是個真正的英語國家,他們更受西方人的喜歡;從歸屬感上看,印度曾經完全是英國的殖民地,印度人願意成為他們的一分子;從國際影響來說,印度也比巴基斯坦的影響力大,西方肯定更願意拉攏印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巴基斯坦先動的手,估計西方媒體會不依不饒的進行評論了。
西方媒體看起來會進行公正報道,哪是在一些小事上,其實在涉及大是大非問題上,他們是有選擇性的。比如敘利亞的白頭盔事件,他們製作假新聞對敘利亞現政府進行攻擊,西方媒體報道起來一樣津津有味。所以,我們對西方媒體的報道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圖片來自網路。(完)
-
4 # sssyz
我們為什麼總是非常非常在意西方國家怎麼說?!於是我們自己的事、正常的事總是畏手畏腳!越是如此,西方國家越是胡說八道、指手畫腳!
-
5 # 雲水間108172456
印度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軍理和科技發展的速度都比較快,並且有巨大人口紅利,本身又佔有印度洋的天時和地利,因此是各方勢力角逐當中都要爭奪的一個物件,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東方大國,還是西方大國,無論是哪一派勢力,都不想輕易的得罪印度,所以大家都不好說話,都不想得罪印度,再加上目前巴基斯坦新界政府嚴重親美所以我們也沒法表態。不過,美國如果此時不表態的話,也將沉重的打擊巴基斯坦新上臺的親美勢力
-
6 # 使用者2777812087454
阿三錢多人傻,什麼都靠賣,西方列強為向阿三出售武器陶好阿三,我們也不要管西方狗說什麼,做我們的事讓西方狗說去吧!
-
7 # 歷史哨聲
印度廢除印控克什米爾的自治邦地位 是印度國內治理問題 和國際有什麼問題呢
印控克什米爾在印度的自治邦地位,是印度賦予的,和國際沒有絲毫關係。印度廢除只是內政問題。
本質來說,廢除印控克什米爾自治地位,就是廢除穆斯林克什米爾定位,允許印度人自由定居克什米爾。
這也需要西方干涉嗎?
巴基斯坦抗議更多是出於擔憂穆斯林的地位和未來空間。
印度增兵並封鎖克什米爾的目的印度增兵2、3萬到克什米爾,實行戒嚴,目的就是要鎮壓可能出現的穆斯林暴亂或抗議。
何況印控克什米爾還有很多藏身的恐怖分子,本身就是一種不穩定的因素。
如果恐怖分子因此煽動印控克什米爾人武裝對抗印度,那麼印控克什米爾將會擺脫印度控制,成為新的恐怖主義基地。
因此,短期內印度大軍駐紮克什米爾的狀況依然存在。
印度廢除克什米爾的目的一是改變穆斯林為主的人口結構,允許印度其它地方人自由定居,消除恐怖分子藏身的社會空間。
二是提前應對美軍從阿富汗撤出的後果。特朗普在前段時間就明說要巴基斯坦幫忙穩定美軍撤出後的阿富汗局勢,要巴基斯坦約束塔利班。
但作為巴基斯坦的宿敵,印度不能對此掉以輕心。一旦阿富汗陷入內戰,克什米爾局勢也會更嚴峻。因此印度提前動手,切掉印控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阿富汗的聯絡。
-
8 # 湖畔的旋律
西方在乎的是自己利益,他巴不得印度在克什米爾,藏南鬧,可以牽制中國啊,印度鬧,他不僅不反對,而且還會暗地裡鼓動他鬧。西方的思維永遠是以自己利益為中心,不惜一切手段給競爭對手下絆子,印度人腦瓜有問題,不好好解決自己國內種種社會問題,一門心思想當南亞霸主。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發展突飛猛進,印度其實進步不大,別看它gdp有兩萬多億,世界如果再次大亂,戰爭來臨,印度估計又會裸泳,被打回原形,你想想印度能不依賴其他國家獨立造好一輛坦克?還是一駕飛機?還是一枚導彈?還是一艘軍艦?空軍跟巴基斯坦幹了一架都被幹掉了幾架飛機,有個什麼用
-
9 # 科沁雜談
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現今的印度對歐美國家夠不成實質性的威脅,美國更想利用印度牽制中國,美國和英國又基本上困住了印度在印度洋裡邊,印度一舉一動都在美國和英國的掌控之下,再加上印度又是英聯邦國家,一個戰壕的國家,哪怕印度違反國際法,歐美國家也不會去指責與批評,而是要放過印度。因此印度宣佈取消克什米爾特殊地位,並實施軍事管制。西方國家就集體沉默,裝聾作啞。
這也是西方歐美國家一貫的做法,一切以現實利益為主,以民主、人權、自由為工具,在政治上排除異己,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至於真正的民主、人權、自由那是可以用利益交換的。是美國,是歐美西方國家的既得利益方國家,就是朋友,就是一切都沒有問題,獨裁也好,不人道也好,都不在他們的關切之下。
一旦損害美國等歐美國家的利益,這所有的一切都會成為這個國家的原罪,分分鐘制裁,甚至軍事推翻。基於這種政治現實,印度每做一件事都是在美國等歐美國家默許下去做的!甚至在歐美國家無意或沒有多少精力的情況下去做一些有違國際法的事 ,印度每次基本上都能平平安安的渡過。
當然,印度也會付出應有的代價來回報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政治上偏向歐美,經濟上歐美國家大賺特賺,軍事上大肆採購歐美國家武器。印度更是心知肚明的做自己南亞的老大,似乎在幫美國管好南亞一樣。
棋子作用非常明顯,既然是棋子,哪有國家會輕易捨棄棋子的道理,所以印度這一次違反國際法很有可能無人去管。幾大國裡邊,除了中國之外,誰都不願意得罪印度,都還想著印度這個大蛋糕,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聲音似乎又太弱,勢單力孤很難有所作為。
此次印度採取的行動正好利用了國際社會複雜的國際情勢,在這一些大國之間周旋,基本上恰到好處的讓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討好印度般的閉了嘴!這種情況值得我們警醒和深思。
-
10 # 清晨陽光123123123
印度這些年外交確實做得不錯,機會把握得也好。吞併錫金,搞定不丹和尼泊爾。現在,又搞定克什米爾。不能對其掉以輕心。
-
11 # 迎接抗疫勝利到來
西方需要拉攏印度,在印度洋形成西印聯合壓制中國的態勢。國際政治格局必須及早做出預案和風險評估,決不能掉以輕心。
-
12 # 明宇智遠
原因非常簡單:
1.印度不是中俄。
2.印度沒有與美國互相核摧毀的能力。
3.印度科技發展再過五百年都不可能威脅美國的科技地位。
4.印度的工業化再過一百年都不可能威脅美國的工業化。
5.印度的經濟增速水分極大,美國壓根就沒當回事。
6.美國政府認為: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威脅美國霸主地位的是中俄,其它國家:
①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全部都是被美國控制的傀儡,可以好不誇張的說這些國家全部都沒有主權,發展潛力全部被美國政府賺到手心裡了,美國要它們滅亡或者解體都是分分鐘的事情,不費吹灰之力。
②印度、非洲都是付不起的阿斗,一萬年都不會有出息的。
-
13 # 知足常樂2015457
印度經濟,軍事實力超過中國的時候,西方就自然跳出來了,現在是西方利用印度牽制中國的時候,所以睜隻眼閉隻眼。
-
14 # 樂山樂水150861682
既然歸類於國家利益,相互間必定有衝突和矛盾。這種形勢下,我們不能寄託於外部力量的幫助,信神不如信自己。堅守國家利益原則,寸步不讓。所謂遇神殺神,遇佛殺佛。這一點,可以學美國,可以在地球上為所欲為,興風作浪。但對自己的國民,民主自由,愛護之極。
-
15 # 馬克觀察
因為印度是西方民主在發展中國家的典範,作為典範怎麼會有問題呢?
8月5日,印度內政部長、印度人民黨主席阿米特沙阿在議院丟擲兩項重磅議案,一個是廢除印度憲法第370條,另一個是將查謨和克什米爾邦從自治領土轉變為兩個新德里政府的“直轄區”。由於事發突然且印度人民黨以及聯盟黨派佔據議會席位多數,在沙阿做出動議8小時後,兩個議案均獲得透過。
在議案通過後不到5小時,8000名印軍就已經整裝待發前往查謨和克什米爾,而當地對外的通訊線路全部中斷,前查謨和克什米爾的地區首席大臣賽義德等人迅速遭到了逮捕。這顯而易見是莫迪及其所在的印度人民黨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計劃行動。
印度單方面改變克什米爾性質的舉動,嚴重擾亂南亞地區局勢克什米爾是位於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的一個土邦,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由於其地處印度河上游高原地帶,說以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在英國結束殖民統治對“印巴分治”時,要求邊境各土邦王公自行選擇歸屬,由於當地絕大部分民眾傾向於加入巴基斯坦,但是查謨王公選擇加入印度,所以引發了克什米爾問題,印巴雙方產生爭議。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聯合國在1948年4月21日通過了安理會關於克什米爾問題的47號決議,根據該決議規定,要求巴方撤出民眾與軍隊,而印方保留最低限度武裝力量,在此基礎上賦予克什米爾權利。不過印巴雙方都只是拿47號決議當做參考,只是部分程度上進行了遵守。由於克什米爾問題懸而未決,於是安理會又在1998年的1172號決議上表示,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的基礎是在印巴雙方對話的前提下。
儘管47號決議和1172號決議不具備強制約束力,但作為印巴雙方合作基礎仍然有效,所以印度單方面的舉動等於違反了這兩個決議,將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理應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與協調。
但是西方罕見的保持了沉默。俄羅斯、法國、德國等國沉默還可以理解,畢竟不屬於利益相關方,頂多是撮合調解。但是在其他問題上蹦的很歡的英美,卻罕見的在如此嚴重威脅地區安全與穩定的問題上也選擇了沉默就令人難以費解。
英國好歹是以前印巴的宗主國,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雖然現在影響力減弱了不少,卻時不時的還在前殖民地問題上做文章,但問題是在其他前殖民地問題上蹦的很歡,偏偏到了克什米爾這個亂攤子上卻始終不見動靜,這個雙重標準玩得可謂是真順溜。
美國更不用說,自由世界的燈塔,哪裡有不平哪裡有美國,現在印度單方面改變克什米爾爭議性質,對南亞地區局勢安全穩定構成重大威脅,美國卻礙於美印關係卻對此避重就輕的只關注被抓克什米爾前首席部長問題,這時候白宮為什麼不關注克什米爾地區民眾了?為什麼不支援克什米爾人民的獨立自主了?
克什米爾問題國際上已經定性為爭議領土,印度單方面改變克什米爾性質無助於解決任何問題,而且有違聯合國47號和1172號決議,在此敦促西方國家在克什米爾問題上負起責任,依照聯合國決議幫助克什米爾人民堅持自己的獨立自主權利,真正的為西方民主做出典範。
-
16 # 使用者7684197950373
這是典型的有事情了就想起人家了,寄希望於人家能出面,趕快來幫自己。
可你不想想,你這號稱鐵哥們的有難了,作為老鐵的都不敢做聲或不願出聲,關人傢什麼事?
-
17 # 木春山談天下
不過整體上西方沒有太多更強烈的表態。
主要可以談三個原因:
第一,這克什米爾問題上,印度從未與國際社會有任何的協議或者宣告或者承諾,歷史上印度對克什米爾就是兵戎相見,我行我素。當地也沒有什麼人道主義災難,所以西方沒有什麼理由和藉口來抨擊。
不只是印度,巴基斯坦也如是。
在西方人看來,克什米爾問題,要麼就是印度的內政,要麼就是他們和巴基斯坦雙方的問題。所以就沒什麼可以插手的意願。
不過我們對此當然有不同看法。
歷史上印巴彼此反覆爭奪的次數太多了,例子也太多了,只要沒有人道主義危機,西方就不會干涉他們的爭奪。
第二,取消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其實這是莫迪在競選時侯的綱領之一。他之前的一些印度政黨,也有要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的想法。這可以算是印度國內的一個共識。如今莫迪實現了。
換句話說,莫迪正在履行他的競選諾言。
第三,現實來看,反對聲音主要來自巴基斯坦。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當地沒什麼大的反對聲,很多反對黨都支援。
主要是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反對聲比較大。但這和印度的管轄沒什麼關係。
所以西方對印度的抨擊當然不多。
但問題依然存在:雖然莫迪把克什米爾的自治地位取消確定為自己的競選綱領,他的這個舉動也算是在履行競選諾言,但在目前的時間點來實施還是讓人覺得有些不解,這肯定和莫迪的心態和性格相關,帶有很多特色的印記。
有訊息說,不久前特朗普說莫迪希望美國調解印巴的克什米爾問題,但印度方面否認。
所以這次印度突然做出針對克什米爾的舉動,顯然是對美國的一個下馬威,也就是說,不用美國人來調解,印度有自己的辦法。
另外也有訊息說,8月15日將是印度獨立日。莫迪在這之前做出這個舉動,也是給這個節日提供一些慶祝的氛圍,因為絕大部分印度人是支援這個做法的。
不過莫迪的這個做法雖然沒有獲得太多國內的阻礙,不過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那就是廢掉了憲法對克什米爾地區的自治地位,是不是需要最高法院發聲?
如果印度最高法院反對莫迪政府的態度,局勢就會有另外的發展。
-
18 # 天地存正氣人間常有愛
沒有搞懂你們這些人,做什麼事都要看西方同不同意?都要按照西方的標準?那你們還說什麼呢?直接按照西方說的做就是了。明擺著西方就是群強盜,你們這群腦袋短路的非要什麼都要徵求西方意見?只有自身強大了,西方敢嘰嘰歪歪的直接打的他們喊爹喊孃的,他們就不嘰嘰歪歪的了!
-
19 # 優己
印度現在是西方的金主,西方巴結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會去反對印度。現在印度每年的軍購訂單數額大約在每年300億美元左右,每年都有這麼一大筆錢的蛋糕,肯定是任誰都眼開的,不管是俄羅斯,美國,法國,英國等都在爭取印度的軍購訂單,各國都是各種獻媚各種拋繡球。
其次,由於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更加被西方所接受。西方認為印度是西方文明在東方傳播的大使代言人,印度佔領一個新地方就是西方文明的勝利。
第三點,想要藉助於印度打壓東亞某國。西方的嫉妒心理,對東亞某國的崛起耿耿於懷,他們不想看到東亞某國繼續強大下去,急需培養一個代理人跟該國抗衡,而印度就是這麼一個好選擇。在西方眼裡,印度雖然是繼承於西方,但是卻比西方低階得多,西方認為有印度拖住該國,該國的發展速度就會降低。
至於所謂的國際正義,想都不用想的。歐美各大國本身就是狗,這些年從來就沒有任何正義可言。西方現在每年在全球扔炸彈,大約炸死3.4萬人,受傷人數大約在20萬左右,並造成大約260萬人流離失所,卻從來沒見過西方有任何的懺悔之心。
-
20 # 蘇綻
印度似乎一直擁有某種“特權”。當年印度吞併錫金,西方國家視而不見;後來印度分解巴基斯坦,西方國家充耳不聞;再後來印度確立了在南亞的霸權地位,西方國家熟視無睹。現在,印度大張旗鼓地進軍克什米爾,西方國家還是裝聾作啞。
全世界都知道,克什米爾是爭議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聲稱對克什米爾擁有主權,而克什米爾自身也企圖單獨建國。因此,克什米爾的問題相當複雜,是國際公認的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在問題沒有解決前,各方只能遵照聯合國的要求,保持克什米爾的現狀。
克什米爾由三個國家分佔,且三個國家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因此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而目前,主要的爭端集中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身上,印巴兩國為此也先後爆發了三次規模較大的正式戰爭,和一次規模較小的軍事衝突。但是對於克什米爾的現狀,印巴兩國誰也無權單方面進行改變,畢竟爭議區域並不單單屬於哪一個國家。
但是現在,印度卻打破了克什米爾的對峙格局,取消了印控克什米爾的自治特權,並加大對印控克什米爾的駐軍。這個舉動,等於印度完全將印控克什米爾納入了印度的一體化管轄,否認了印控克什米爾是爭議領土這一歷史事實。並且,掌控印控克什米爾以後,印度對巴控克什米爾、其他國家所控的克什米爾,一定會有更大的野心爆發。
只不過,在印度的野心面前,西方國家採取了縱容的態度。可以看到的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涉及類似問題,西方國家往往會指手畫腳。但是關係到印度,西方國家卻統統失聲,這不得不說太過奇怪。西方國家的如意算盤,無非是透過默許印度的擴張,來達到遏制另一個新興大國的目的。而克什米爾,由於關鍵的戰略優勢,正是西方國家樂意見到的不二選擇。
回覆列表
第一,印度與西方國家有很多相同之處:1、普世價值觀。2、資本主義制度。3、自由市場經濟。4、英語語言。5、高科技人材的交流互通。6、人種(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裡海附近的雅利安人的後裔)。
第二,拉攏印度成為圍堵中國島鏈上的重要一環。無論是原蘇聯、俄羅斯,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盟國,都利用了印度欲為六十年代中印邊境復仇和要當地區大國的心態,將印度做為圍堵中國西南方向上的重要一環。美、蘇(俄羅斯)爭相向印度出售先進武器,那絕非僅僅為了賺錢,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