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zlzmark
-
2 # 象眼觀天下
愛因斯坦的理論是基礎的東西,理論走到實際工程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而且如果沒有大國國力支撐,一般情況下是根本無法逾越各種障礙的。
-
3 # 張金國21
科學家是無私的。科學研究成果是全世界人類的財富,無國界,只要這一科學理論發表那成果就是大家的。雖有專利,但享受者還是世界人民。真正高尖端科學技術每個國家都有保密法,也不可能公開的。
-
4 # 長善施
愛因斯坦得知原子彈被用來殺人,愣是難過了好長時間,最後自己的手稿都燒了
大科學家必然是善良之人
這就叫智者必懷仁
-
5 # 講科學堂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一個錯誤,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都是在歐洲取得的,在1933年才到的美國,在1940年才加入的美國國籍,但他同時還擁有瑞士國籍。
圖:愛因斯坦的國籍
對於基礎科學成果來說,從來沒有保密和專利一說,所有的知識都是屬於全人類共有的。舉個例子:孟德爾的遺傳規律不能申請專利,但應用這個規律弄出來的雜交水稻就能。
愛因斯坦的發現是基礎理論,雖然它十分重要,但如果不公開發表,這個發現權就不能歸屬於他。在這方面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牛頓和萊布尼茲為了微積分的發明權吵了幾十年。就因為爭奪首發,許多研究甚至還沒有得到實驗的重複驗證就拿去發表了,也鬧出不少的學術醜聞。科學發現的歸屬可是一個名垂青史的榮譽!可惜的是,科學定理以中國名字命名的太少了……這是閒話。
歷史上最早的研究期刊是出版於17世紀的《皇家學會哲學通訊》,是一本由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科學期刊。在當時,出版論文是備受爭議的事情。當時認為一定要將新發現付諸文字的做法不可思議而且荒謬。但幸好,這個制度堅持下去了,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圖:第一份科學期刊
-
6 # 周子期我心光明
理論物理唯恐大家不鑽進去學,所以理論物理學家的名氣遠大於實幹創新物理學家發明人,後者唯恐你知道,真東西也一定要偽裝,當普通大眾得知真相可能10年以後了。。
看到愛在中國這麼受尊崇,老美開心死了。
-
7 # 生命之火38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是1905年發表的,那時候的愛因斯坦還在瑞典的一個專利局當一個技術工程師,甚至國籍都入了瑞典,德國瑞典雙國籍,廣義相對論發表於1918年,愛因斯坦最重要的成果跟美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要不是納粹殺害猶太人,愛因斯坦都不會跑到美國。
-
8 # 科學探秘頻道
愛因斯坦研究的是理論而非技術,理論想要轉化成可使用的技術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個國家組織會對技術保密,而很少對某種理論保密。比如美國製造了原子彈和氫彈,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原理就是質量虧損導致釋放巨大能量,其理論依據就是質能方程。但是知道了原理,除了美國、俄國、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也沒有見有多少國家能夠製造出來核彈。所以需要保密的是技術而非基礎理論。
再說,愛因斯坦發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論--相對論的時候,並沒有取得美國國籍,擁有的是瑞士和德國國籍,人在歐洲而非美國。直到愛因斯坦因納粹德國的迫害才進入美國並加入了美國國籍,所以美國那個時候並沒有能力阻止愛因斯坦發表研究成果,而且學術是自由的,創辦期刊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術思想的交流,各國是不會對一些基礎理論研究進行阻攔的。
一個科學家,特別是理論科學家,想要讓學術界認同自己的理論和學術地位,唯一的途徑就是發表同行評議的論文。只有論文才是認定他們成果的最終標準,就像是我國某民科說自己發現了引力波,但是空口無憑啊,別人不認同他。他要是發表了國際論文,那麼就代表學術界認同了他。
所以,愛因斯坦之所以被認為是相對論的創始人,就是因為他最早發表了相關論文。或許也有些人意識到相對論,但是就是腦袋想想,沒有寫成系統的論文,那他就無法得到學術界認同。
-
9 #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科學理論和科學技術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技術是從理論發展而來的,現在每個國家都知道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但是有技術製造人造衛星和核武器的國家卻屈指可數。
愛因斯坦的理論都是以論文的形式發表的,一經發表全世界都可以自由閱覽,然後各國根據自己的水平把愛因斯坦的理論演變為相應的技術,所以科學理論本身是服務全人類的,不存在被保密壟斷的情況。
而且愛因斯坦是在1933年定居美國的,而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在1915年和1905年就建立起來了,所以不存在美國向全世界公開愛因斯坦理論的問題。
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其實遠遠跟不上科學理論的水平,反射性原理和質能方程早就誕生上百年了,可是人類現在連可控核聚變都沒掌握,至於相對論全部轉化為技術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行。
所以說世界各國都是對高科技進行保密,而不是對科學理論進行保密,事實上現在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的理論已經遠遠吧人類的科技水平甩在了後面,無外乎有人覺得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論都是22世紀才能用上的了。
科學理論上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每個理論被提出來後都會由全世界都科學家幫忙將其轉化為技術投入日常生活中,如果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後把相對論藏起來而不是公諸於世,那麼現在的人類文明就要大大的倒退一步,所以說科學理論上不需要保密的,而從理論演變而來的成果則是每個國家的最高機密。
-
10 # 愛較真的戴老師
愛因斯坦從事的是理論物理研究,是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其工作內容都是公開發表,供全人類學習和使用的。
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工作是在歐洲完成後發表的,和美國關係不大,理論物理是可以公開的,用以指導當前和未來科技的發展,例如1905年愛因斯坦就提出質能方程,而原子彈在1945年才研製成功。
1905年被稱為愛因斯坦物理奇蹟年,愛因斯坦在這一年創造了人類文明和科學史的奇蹟,他發表的一系列論文,深刻而全面的改寫了經典物理,從而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在1915年,他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更是使人們的目光從時空變換到探索宇宙起源。
1905年之前,愛因斯坦還只是瑞士專利局的一個三等技術員,然而當年他一口氣完成了幾篇具有劃時代的論文,從使他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量子教父的光量子理論到改變人類時空觀的狹義相對論,再到分子運動論和質能方程,愛因斯坦的5篇論文改變了物理學的面貌。
正是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支柱的現代物理學誕生,才給人們帶來了20世紀下半葉的科技應用大爆發,從鐳射到半導體,再到現在光電器件,通訊網路,這些都是建立在物理理論突破的基礎上。百餘年過去了,目前我們還在吃愛因斯坦的老本。
-
11 # AndyHu259336741
這就是普通人,尤其是中國人缺失的一個認知了,任何這些理論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公開辯論,而且尤其是基礎理論。如果是工程類的,會不太一樣。但是總的來說,你想要你的理論從假說變成理論,就必然要公開接受全世界科學家的質疑。不公開自己玩是沒有可能的。這和我們讀書的時候老師說啥就是啥,避開思辨,玻璃心的自尊有本質不同
-
12 # 雲千隱
理論物理其實是基礎物理,如同太陽在一直髮光,你不可能去關閉太陽。如果他能控制太陽發光,你以為他不會收費嗎?
-
13 # 時空通訊愛因斯坦的理論全球共享,這就是基礎科學的無私和普惠原則。
基礎科學造福於人類,不分國別和男女老少貧窮或富有,也不分你是支援科學還是反對和貶損科學,都一視同仁的對待,就看你識不識貨,願不願意去學習理解和應用。
科學的發現和理論是全球共享的,從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發現時空彎曲,再到楊振寧相變理論、規範場理論,都是世界上一流的科學發現和理論,影響著人類歷史程序和文明的走向,這些偉大的理論都是公開的。
所以質疑說美國為什麼會公開這些基礎理論的人,一是不懂基礎理論的研究發展過程,二是常有一種冷戰心態。
其實美國無法封鎖這些人類文明的成果,相比他國,美國只是為基礎科學研究創造了更多的條件而已。
真正偉大的科學,從來都是公開的,是經過全世界科學界共同審查和質疑後誕生的,供世界共享的。同一個起跑線,但到終點的時間各不相同,這就看一個國家和一個社會對待科學的態度了。
保密或者申請專利的只是應用科學或者發明創造,這些或保密,或有保護時間。應用科學是將基礎科學經過消化吸收利用到現實社會的科學創造或者技術發明,屬於低一個層次的科學技術,但它可以較快的見到效果,為一個國家或者社會帶來好處。所以應用科學有時候更受青睞。
但沒有基礎科學,哪來的應用?所有應用科學都是在基礎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實現的,沒有這些基礎科學的發現和理論,就不會有應用科學。因此基礎理論科學,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是大自然奧秘的金鑰匙。
當然基礎科學的研究目的,是為了應用。至於怎麼應用,這個應用是主要為那個群體服務,就有很大不同和選擇了。一些國家大力發展應用科學和技術,主要用於造福人民;而有些國家發展應用科學,主要是用於戰爭和統治者的利益,民眾卻勒緊褲帶在飢餓中掙扎,這就是科學雙刃劍的鮮明對比。
有些人老拿楊振寧與我國一些科學家對比,問哪個人對世界科學貢獻更大,或者問哪個人科學學術地位更高,這是一種完全不同型別和層次的對比。楊的研究是基礎科學,而我國過去的科學界絕大多數是應用研究。
我國過去一些老科學家做應用科學比較多,或許對我國的建設和發展做了一定的貢獻,但基礎科學幾乎沒有大的成就,對世界科學進步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尤其那幾位老被拿來與楊振寧相比的人士,更沒有什麼基礎科學的貢獻。
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以來世界上在物理基礎科學研究取得最高成就科學家,也是目前在生學術成就最高影響世界科學發展最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有人比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大獎的科學家分為三個檔次,認為第三檔的只相當第二檔成就的1%,第二檔的只有第一檔成就的1%,楊振寧是屬於第一檔裡排在前幾位的科學家。
這個比喻雖然並不是很嚴格,但至少說明了楊振寧是世界上頂尖一流的科學家,我只相信今後中國有可能會有楊振寧這樣的科學家出現,但前無古人他是當之無愧。
愛因斯坦、楊振寧的理論必將長久的影響這個世界。當那些被捧起與楊振寧一較高低的所謂科學家早就被歷史湮沒的時候,愛翁和楊翁的理論正熠熠生輝,照亮著人類前行之路。
楊振寧在90歲生日的2012年,收到了清華大學贈送的一件特殊禮物。這是一件8cm×8cm×6.6cm的黑色立方體,底部刻著“恭祝/楊振寧教授/九十華誕/清華大學”,上面刻著杜甫詩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草心”,四個垂直平面從左側開始順時依次刻著他對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大領域的13項重大貢獻。
-
14 # 賽先生科普
首先愛因斯坦發表理論和美國沒有任何關係,要知道愛因斯坦是1933年才移居的美國,而相對論是1905年和1915提出的,也就是說一生中最主要的幾個理論都是在歐洲完成的。
其次愛因斯坦研究的是基礎理論,並不是如何建造大國利器的技術,只能說他揭示了原理,至於如何應用就是後話了。
實際上所謂的國家不允許公佈,是指技術封鎖,而不是理論。理論學明白了,並不代表掌握了製造技術,這中間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愛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理論莫過於相對論,而相對論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廣義相對論。從1915提出至今已經有一個世紀之久了,但它仍然是科學家研究宇宙最好的理論,並且還在持續升溫。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15 # 科學認識論
首先,愛因斯坦是德國人,再是瑞士人,最後才是美國人。愛因斯坦的國籍換了三次。
愛因斯坦去美國的時候已經是晚年了。
愛因斯坦顛覆性的成就就是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在愛因斯坦26歲完成的,也就是1905年。十年之後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
可以說,在愛因斯坦中年之前,他的主要理論已經發表完了。晚年主要投身社會活動和批評哥本哈根學派。
1932年,也就是愛因斯坦53歲的時候才移民美國。
這時候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研究主要是大一統理論,但是沒有什麼建樹。難道美國封鎖了愛因斯坦晚年沒有建樹的成果嗎?
愛因斯坦的研究是基礎科學理論,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阻擋人類對自然的探索。基礎科學全人類共享。即便是楊振寧在美國從事的基礎科研,全世界同行都是知道的,因為學術交流不分國籍,不可能被鎖死在一個國家內。
美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封鎖主要是軍事,和其他科學技術。而最能轉化成科研成果的理論是量子力學而不是相對論。而量子力學的重要貢獻基本來自歐洲國家,和美國基本沒什麼關係,只不過很多量子大佬最後移民美國了。
相對論並未有太多的實際應用,民用也就GPS定位,相對論大部分理論目前只是幫助科研人員理解自然規律。
愛因斯坦當年發表狹義與廣義相對論可都是公開投稿的,全世界每個人都很看到。不僅是愛因斯坦,所有科學家的基礎研究成果都願意公諸於世。國家行為不可能封住基礎研究,只能封住研究成果。
當年二戰的時候,原子彈所依賴的理論基礎,不僅美國懂,蘇聯,德國,日本都懂。
可是從基礎理論到成果還有很大的路要走。愛因斯坦就屬於發現基礎理論的那一類科學家。
基礎理論就好似磚塊。全世界都知道用磚可以蓋房子。要是沒有圖紙就無法蓋大樓。美國唯一能做的就是封鎖圖紙,而不是禁運磚塊。畢竟磚塊是基礎,封不住的。
-
16 # 科學船塢
首先,愛因斯坦做出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時並不是在美國,其實,愛因斯坦直到53歲時才去的美國,而在此之前,他的重要理論都已經發表了。
另外呢,基礎科學的成果是屬於全人類的。你看萬有引力定律,無論哪裡都知道吧,量子力學的基礎理論,也是無論在哪個國家都知曉。一個科學家發現了新的物理現象,那必定要發表論文,然後同行來評價,發現問題需要共同研究,這需要集思廣益,不是某一個國家就那麼的牛X,諾貝爾獎全部在他們國家。所以,發現發表之後,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這根本不需要藏著掖著。
(54歲的愛因斯坦加入了美國國籍)
就比如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廣相之後,1919年英國的物理學家愛丁頓首次證實了廣相預言中光線途徑大天體重力場時會發生彎曲,由此廣相才被重視起來。基礎科學的發展,不分國籍,大家一同努力,發現了,榮譽是發現者的,但成果是屬於全人類的。
-
17 # 宇宙探索
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愛因斯坦對幾乎所有的科學理論都是在歐洲研究發表的,與美國沒有任何關係,是他自己向全世界公佈的!
愛因斯坦只是晚年才加入到美國國籍,那時候的他已經“功臣身退”,他的主要成果相對論早就傳遍了世界物理學界!
對於基礎科學理論的研究發現,向來是沒有國界的,任何科學理論都會在全世界共享。因為基礎科學更像是對宇宙本質的描述,是需要人類共享的,與應用科學有很大不同
還拿相對論舉例子,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但你可以根據相對論原理製造出原子彈嗎?原子彈的基本原理就是相對論,為何很多國家無論如何都沒有製造原子彈的技術呢?
還有,牛頓的經典力學,我們也都知道,但你能讓火箭上天嗎?火箭升空的基本原理也是經典力學!
所以說,不管是相對論還是經典力學都是基礎科學理論,沒有國界,而原子彈和火箭屬於應用科學,是有很強的“國界”!再舉個通俗的例子,汽車發動機的原理小學生都知道,但好的發動機為何很難製造出來?發達國家對發動機核心技術的封鎖,他們不會公開發動機的細節!知道發動機原理又有什麼用你呢?
-
18 # 宇宙新少主
最早的科學其實就是製造了輪子,但是汽車的發展現在已經超前,以至於本人的勞斯萊斯也即將面臨淘汰的風險,我們從這些資本市場的表面,就能夠一窺科學研究的本質,核能不僅用於戰爭,還用來發電,甚至作為太空旅行的能量,電子的發展,出現了包括電腦和網際網路在內的一切,這些就是對於科學的研究,即便把所有科研成果公佈於世,很多人也未必能夠理解什麼叫無限流,這個無限流不是小說中的無限流,而且科研水平的無限流,大眾在當今的一些現象中看出了,科學的無限流,但是要強行把科學家的真實水平揭穿,未免過於殘忍,那麼比原子核,電子還小的單位是什麼呢,是夸克,普朗克尺度,那些關於宇宙的對稱性,甚至負能,以及泯滅都是無限流科學的範圍,這是無限小,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只是利用電子技術,光刻機就是它的最小尺度了,但是世界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人說泯滅是和蟲洞相關的,所以無限大其實才是人類思維的剋星,因為我們能夠理解無限小,但是我們不能理解無限大,舉個例子,當人類利用生化技術,和意識複製甚至編輯技術,可以製作出一個,或者無數個比宇宙還要大無限倍的生物,只需要跳躍一下,就可以穿越幾億個維度,但是這些生物被人工管理起來了,可以想象一下上面的統治階級到底有多強大,這就是人類思維的極限,無限小可以理解,大不了就泯滅消失了唄,一切歸零,但是無限大卻理解不了,所以美國當然什麼都願意公佈了,除非是陰謀或者是政治,所有人的思維已經在看無限大了,還有什麼不能公佈,世界上每天產生幾億條理論,普通人看得完嗎,還談什麼公佈不公佈的.
-
19 # 艾伯史密斯
答: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學家,基礎理論的成果是無法隱藏的,而且愛因斯坦在1933年加入美國國籍,他的絕大部分成果都是在去美國前完成的。
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是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另外在量子力學方面也有傑出貢獻,對鐳射理論與核能的研究也有著重要貢獻。
技術科學可以被一個國家進行封鎖,比如原子彈和氫彈的研究,就被少數幾個國家壟斷;而基礎科學是沒法進行封鎖的,因為基礎科學的發展,一般都需要全世界科學家為之努力,從提出理論到驗證理論,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還要接受同行的質疑和指正。
而且基礎科學的突破,一般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哪怕愛因斯坦沒有提出來,在幾年內也會有其他科學家提出,比如當時的洛倫茲和彭加萊,就已經摸到了狹義相對論的鑰匙,只是比愛因斯坦晚了一步而已。
廣義相對論幾乎是愛因斯坦一人之力完成,但是從廣義相對論的提出到驗證,就花了近十年的時間,經過眾多實驗物理學家的努力,科學界才廣泛接受廣義相對論。其實在當時,除了愛因斯坦外,大數學家希爾伯特,也摸到了廣義相對論的大門。
一個新理論的誕生,往往建立在一定基礎之上,只要基礎已經成熟,理論誕生是遲早的事,不是一個國家能夠封鎖的。
-
20 # 老武888
基礎科學的研究不象應用科學與技術,無需保密,也無法保密,成果都是世界性的,發表在世界都知道的刊物上,不屬於獲得成果之科學家的祖國的。比如楊振寧當年的諾獎成果全世界都知道,當時中國大陸也知道,噴子們說他為美國服務是無知而已。
回覆列表
別用愚蠢的問題來炫耀無知了,愛因斯坦最重要的理論廣義相對論提出於1915年,而狹義相對論早在1905年就提出了,那時候愛因斯坦都還在歐洲,跟美國有什麼關係?另外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學家,即使在冷戰時期,也沒有任何國家會對理論物理學的發展遮遮掩掩,真正要藏著掖著的是具有創新性的應用技術,目的是阻止對手或競爭者透過模仿和抄襲具備後發優勢,再說即使應用技術,也要看公佈的是什麼?美國公佈了F22的各項指標,難道其他國家就能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了?既然對科學一無所知,就不要用道聽途說和自我臆想提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