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煉珠
-
2 # 小Q23
我覺得這不是問題所在點,問題在於你是否具備其他學科所要求的能力,有能力,有資質,有證書,這些都不是問題。
其次,除了教學外有很多業餘時間,完全可以擴充自己的興趣愛好。也不是996的,996那些“娃”豈不是更慘,更可況科研人員。
總結:人嘛,有時候就愛花點小心思跟自己鬧彆扭,哈哈。
-
3 # cc果
這個問題對我們農村學校來說根本不算問題,我在我們單位幹了十幾年了,就沒有分過來新老師,早就開始嚴重缺老師,主要是縣城的教師不願意下來,所以我們農村學校早就是一個人包班,一個人上全科,累死人了,每天七點多到學校一直幹到晚上六點放學,我現在每月才開2600元,這還是18年底剛給漲的工資!以前才開2394元,沒有任何補助哦!!!
-
4 # hande
“職業疲憊感”,這種“感覺”任何人都會有。
由於“職稱評定”、“任職空間”、“薪資漲幅”、“帶薪假期”、“家庭矛盾”等等高期望值低增益“現象”,使物質心理訴求長期沒有得到滿足或撫慰。
其本質就是厭倦了當前事業,以及厭倦了多年一成不變的生活軌跡。
怎麼辦?儘可能自我挖掘個人潛能。個人能力不是與生俱來而是被環境逼迫出來,什麼樣的性格決定什麼樣的命運。
想好了這些或許你該給自己休個假玩點花樣,放空了大腦再重新投入工作,但“重新投入工作”並非指“迴歸工作”。
-
5 # 曹智哥
專業對口的教師長時間從事一門學科,有職業疲憊感,這屬於一個正常現象,長期從事任何一個職業,也會現這種情況,特別是在心情不好或者工作不順利的時候,這種情況尤其明現。對自己從事的職業產生厭倦,並且感到身心俱疲。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後,首先你得好好休息一下,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的心情好起來,多想這個職業的好處,比如透過自己的努力,學生們的成績提高了,或者達到了什麼程度,使自己有一定的成就感,自己透過這項工作得到了哪些榮譽等,制定一個目標,繼續堅持下去,慢慢的就會好起來。
-
6 # 敏試教師
幹一行愛一行,雖然是這麼說的,但是有些感覺總是會不經意間的出現,就像你說的疲憊感。可能你在工作了一天以後,遇到的問題還在心裡糾結;或者一些或大或小的事情在心裡揮之不去。於是開始自我懷疑。
但是事在人為,很多覺得難以磨滅的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抓不住也摸不著 。倒不如想想怎樣讓自己進步,怎樣把更多的知識輸送出去。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世事在不斷的更迭,你遇到的學生也各種各樣,自己的那片汪洋大海要有水源匯入,才能更好的分給每一個學生。
以上/閩試教育
-
7 # 老薑辣汁
1.年年有今朝,歲歲各不同。學科沒變,可學生是變的。上一批學生學成之後遠走高飛了,新一批又來了。當你面對著一個個新的面孔,面對著困惑求知的眼神,真沒有機會倦怠。可以從注重師德培養保持愛心的層面解決倦怠的問題。
2.書本內容是有限的,可專業知識是無限的,現在網路這麼發達,知識傳播如此高效,課後豐富自己是非常方便可行的。從在崗培訓的層面解決倦怠的問題。
3.年終有考核,月月有績效,倦怠了就有記錄。從管理的層面可以解決倦怠的問題。
-
8 # 志謙583
“職業疲憊感”每個人都可能出現或出現過。
當“職業疲倦感”出現時,要仔細分析原因,是工作無前途,還是出現發展瓶頸?是工作壓力大還是人際環境差?是自己興趣喪失激情不再還是其他誘惑?是它影響家庭生活還是自身出了問題…找到根本原因,再想法去解決問題,改善狀況。如現在網路發達,從中完全可以找到興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也可外出旅遊考察,長長見識,散散心,透過考察對比,也可能找到工作優勢,消除“職業疲憊感”。實在不能,也可另謀新職,找到興趣,找回激情
-
9 # 九龍山下閒
視點 疲憊來自無愛
其實,一個人走出職場,不一定是自己一種選擇,而是當時環境一種無奈。筆者就是這樣一種情況,由於父母所逼為了跳農門,一腳踏進教育行業,一晃就是三十二個春秋。提問者說到一個問題,由於專業對口,一輩子只從事一項工作,會出現職業疲憊。
所謂職業疲憊,又叫職業枯竭,從字面意思理解,是工作讓你產生了被耗盡的感覺,也就是在工作的重壓之下你處於身心疲憊的狀態。仔細想想,所謂職業疲憊,還是源於無愛。很多時候,普通人從事工作,只是一個人謀生手段,可能某種原因,你所讀專業也不是你的興趣,因為當你在這個位子時,可能開始你雖然不喜歡,沒有投入愛,但是由於新奇感,你也多少有些觸動,投入一定精力。當所有工作成為一種程式化後,你變索然無味,因為連繼續學習興趣也沒有了。因此隨著時間推移,專業也被新知識淘汰,成為了一個僵人。
其實,當你從事是你一輩子喜歡做的事,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袁隆平種了一輩子水稻,因為他喜歡這份工作,才會那樣專注,才會在不斷學習和實驗中發現問題,他不是被專業淘汰,而是推著專業發展的人。歷史上,凡是找到自己興趣,然後把自己職業和興趣結合起來的人,一定不會職業疲憊。只有那樣二律背反的朋友,在職場中獲得艱辛而充滿壓力。與其說他在工作,不如說他在煎熬。
怎樣來消除職業疲倦,只有有兩條路:
一是耗盡一切,坐等退休。這是沒有辦法的,因為有些人選擇職業是一種無奈,但是現在職業雖然不愛,但是畢竟安穩,而自己有不想改變,就只能這樣了。當然對於年輕人,一定要學會改變。既然不愛,就跟婚姻一樣,你無法一輩子偽裝面對一個不喜歡的人,那只有離婚,重新去尋找自己真愛!
還有就只有改變自己,慢慢去接受這個職業。愛也是可以轉移的,慢慢地去適應,找到那種感覺。一旦,你喜歡上這個職業。既是不喜歡,也會投入一種熱情,至少不討厭它。有了一份熱情,你就會主動去學習,接受專業裡最新知識,這樣你才能駕馭任何職業變化,才會不害怕任何鉅變,有了那份足夠專業儲備,既是沒有成家立業,但是也是遊刃有餘,就不會有壓力!
世界上一切煩心事,皆是源於無愛。只有心裡有大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也!
2019年3月28日於宜昌吾同齋
-
10 # 專一的斜槓青年
一、合理安排休息時間 要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必須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 我們教師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在尚未感覺到疲勞時就及時放鬆休息。不要忘了自己同時也是自然人的角色,只有愛生活、會生活、會休息的教師才能成為學生髮自內心敬佩的老師。我個人就很反感媒體大量宣傳的廢寢忘食,忘了家人和自我的優秀,我想教師就是教師,不是救世主,只要在平凡的工作中高效的上好每一節課,同時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給孩子們呈現一張幸福美滿的臉,就能成為一名成功的好教師。
二、調節心態享受自己的職業
敬業不及樂業,還有什麼比享受自己的職業更幸福的呢?現在的大學生要經過多少人的比拼,才能考上一個教師崗位,我們以其埋怨這份職業帶來的清貧,單調不如多想想,我們不是為吃米而活的,我們要堅守我們當初選擇這份職業時的理想,多想想我在職業上最擅長什麼,最不擅長什麼?工作中什麼令我最有充實感?(職業的動機)我對什麼感到最有價值?(職業的價值觀)據此選擇自己最擅長、最喜歡的工作,體現自我價值。我們仍可以學校工作這個小範圍內進行調整,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可結合自身狀況選擇從事適合自己的工作,如教學管理、班級管理、教學研究,體現自己的特長和人生價值。我們要愛工作本身,而不應是工作業績帶給我們的榮譽和地位。
三、多方面培養自己的興趣豐富自己的知識
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會使自己的生活面更寬,也更能得到學生的喜愛和佩服,擺脫教條的形象,做一個鮮活的人,以自己的魅力贏得尊重,是我們每一個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另外現在知識更新速度快,教師的知識儲備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學生的求知需求,再加上現在獲得知識的渠道和形式越來越多,教師在課堂上常常出現被學生“問住”的現象,不知如何作答。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一定加強學習,向同伴學習,向學生學習,向專家學習,多渠道的獲得,並且增加跨學科知識儲備,做“一專多能”教師。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是精彩的,學生才是快樂的。你也才能在自己的職業中找到自信,消除倦怠。
-
11 # 鳳凰城陽光
長期從事一項工作,產生疲憊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很多人都經歷過。建議你“振作疲憊的精神”,作適當的調整,不忘實心,繼續前行。
一般來說,職業疲憊包括身體、認知和情緒疲憊,在長期從事一項工作,或者從事一項不喜歡的工作時,往往會出現。感覺到身體被掏空,精神不振奮,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興趣和激情。
這樣的感覺,其實我們都經歷過。每個從事工作的人都難以避免感到職業疲憊,因為每個人都難以做到對一項工作保持長期的專注和熱愛。只是應對和調整的態度、方法不同而已。
遭遇職業疲憊,從嘗試改變自己做起。即使你無法改變現有的工作崗位和環境,也需要你在內心重新確立一個目標,不因循守舊,嘗試改變自己,哪怕只是自我加壓,提出一個比以前要求更高一些的小目標,為之努力,也能讓你轉移注意力,重拾對工作的熱情。
遭遇職業疲憊,從提升自身素質做起。長期從事一項工作,如果不及時“充電”,總用同一種套路去工作,迴圈往復,重複進行,容易缺乏新鮮感,喪失成就感。如果你不斷提升自己,視野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和方法也會大不相同,就可以避免每天走老路,增加新鮮感,增強挑戰性,從而讓你精神振奮,熱情工作。
遭遇職業疲憊,從單位關心員工做起。既然員工遭遇職業疲憊是在所難免的,那就需要員工所在單位切實拿出關愛,讓員工切實感受到被組織關懷的溫暖,從而振奮精神,繼續前行。作為一位教師,起碼的職業精神都是有的,有時其實我們需要的,就是被關心、被溫暖、被激勵,來重新喚醒員工的鬥志和勇氣,克服疲憊感,釋放戰鬥力,把工作做的更出色。
-
12 # 好在年輕還有力
職業疲憊感不僅僅是教師所面對的,每個人長期只有一份工作,重複做一件事情都是會產生這樣的感覺。
相對於其他以體力為本錢,出賣勞動力,機械化的工作,教師這份行業有著獨特的優勢。可能會說,長期教授一門學科非常枯燥,那是因為自己對教學這件事產生了疲憊,而不是該門學科。肯專研,肯研究的教師,會在這條道路上樂此不疲。
學生都是各式各樣的,每個個體都有著不同的特色。肯研究學生與該門學科的關係,教師教學生涯中也會不斷的收穫快樂。
除了研究學生、繼續專研學科以外。教師還是可以嘗試一下學習另一門學科的專業知識,進行一個跨學科的轉變。教學都是貫通的,只要底子厚,掌握教師該掌握的知識能力,還是可以去其他學科嘗試下,找到不一樣的自己與激情。
-
13 # 夢中的場園
長時間幹一種活兒,就幹夠了,沒興趣了,沒積極性了。我就是個例子,老讓我幹工會副組長,還說我幹得不錯,叫我繼續幹,人盡其才……
-
14 # 瑞豐131
專業對口不對口,只要是從事一種工作,都會有職業疲憊感。面對這種職業疲憊感,我認為各行業有各行業的解決辦法,現在咱談談教師。
上面說過,職業疲憊感不在於專業對口不對口,主要來自同一種職業的單調,平庸。我長時間任教學生數學課,我的疲憊感,主要來自教育的越來越脫離教育的本質,因而心生不滿,從而厭倦、疲憊。但是,當我們走進課堂,面對一個個可愛的少年兒童時,所有的不快、厭倦、疲憊都煙消雲散。我會立馬精神百倍,全身心的投入教學中去!我不會唱高調,我只會說實話;工資不高,職稱評定,各項督導檢查評估,都讓我不快,我知道,我無可奈何,但不能治氣,正如職稱評定,有人勸我想想辦法,但我的回答是:工作好不好,是自己的事,聘不聘這不是我的事!雖然心中不滿,甚至發牢騷,可工作我應該怎麼幹還是怎麼幹。所以我漸漸的不再厭倦,不再疲憊,我走出了陰影!
所以,哪一位教師如果有了疲憊感,就要放鬆心情,不要以一時的得失,一時的不快影響了自己,當我們面對學生時,一切的疲憊都將煙消雲散!
-
15 # 曉陽坤坤666
不由得我想到那句很火的話,也是一位老師說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都會有類似的疲憊感,我之前做銷售,每天就是報表,拜訪,回訪,彙報,酒會,每晚熬到深夜,剛開始激情滿滿,慢慢的就有惰性了,最後對工作已經麻木了,純粹是為了完任務
-
16 # 風住過的地方
要麼在繼續當前工作的時候,加強職業技能和提升自身修養。做到精尖,必有出頭之日。
要麼轉行,或者脫離正式崗位,做你喜歡的。
-
17 # 秋日私語工作室
教師長期任教一門課程會產生職業倦怠感,這非常正常,也很容易理解。這也是很多人探討的一個課題,不是有很多的老師在做這樣的一個科研課題研究嗎?為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這正如很多人常說的,教師這份工作就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重複著同樣的工作任務、完成相同的目標,時間久了,任何人都會產生疲憊和無奈感,感覺心裡疲憊,枯燥乏味,沒有了當初的熱情,這就是所謂的教師職業倦怠。這完全是由於教師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和工作任務所造成的,非常正常。
現在人們常提的口號就是不忘初心。那麼我們想一想,我們當初來做教師這樣一個工作,我們的初心又是什麼呢?不就是用我們的知識、用我們的品德、用我們的技術去點燃孩子們心靈的火焰,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嗎?我們每一名教師,當初都是抱著這樣一個理想和信念,走進了這樣一個行業,併為之不知疲倦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去工作。那麼現在伴隨著歲月的流失,我們問一問我們自己,我們還有沒有當初的初心,還有沒有當初我們參加工作時的那種熱情?我想對於大多數的老教師來講,應該說初心不改,熱情已遠不如當初。那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從我們教師自己來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永葆青春的一種激情,自覺的去調整自己的心態,看似重複的教育教學工作實際上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一個過程,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這一項工作。我們幾乎每隔幾年都要面對一幫新的學生,他們無論是基礎知識,家庭環境,思想品德和以往的學生是截然不同的一群,我們勢必要選擇適合於他們的方法和策略來對他們進行教育。另外一個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每一項專業知識都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會產生很多新的技術,新的技能,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終生不斷的去學習,不斷的去提升自己,並把所學到的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從這個方面來講,我們的工作其實並不是重複的,而是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的這樣一個活動。
其次,教師作為社會中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承受著更多的壓力,擔負著更重要的責任,需要付出與其他工作不同的心血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長此以往,我們的教師不論從心理上,身體上等各方面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必然會不如剛入職時那樣的有熱情,這就要求我們相關的部門,不能只是對教師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和評判,而應該更多的去關心愛護我們的老師,從各個方面去幫助我們的教師,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諸多困難,重新去喚起教師對這個職業的那種激情,讓他們更加專心的去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來,因為這項工作關係到孩子們的發展,關係到國家的未來。
我想如果真這樣的話,我們的教師還會有職業倦怠感嗎?
-
18 # 紺珠教育
經常和老師朋友聊天,特別是像上世紀高等專科學校畢業的老師會有一種抱怨,由於專業的原因,化學系就一輩子教化學,物理系就教物理,時間長了,就會有職業疲憊感,問怎麼辦。
說到這裡,我們自然會想到上世紀的中師生,什麼都能教,什麼都能教好。而到了專科老師,似乎就沒有多的選擇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次,同一學科教的時間長了,經驗也更豐富了,積累也就多了,這樣就可以由教書匠向教科研方面發展。經常有老師抱怨,我一直在一線,教了這麼多年,為什麼評職稱就沒有我,其實也應該反思,可以多做一些科研工作,促進自己的發展,也會成為不斷前行的動力了。
-
19 # 教苑
既然不能逃,那就好好做,夢想是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教師的職業,長久在封閉的空間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同一件事,肯定會有職業疲憊感,但這份職業疲憊,不能靠頻繁的更換任教學科來緩解。
能任教對口的學科,是對教師最起碼的尊重,但大多數學校,教師是教不了對口學科的,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校,能教對口學科的一半都沒有。畢業來到學校,一般是哪裡需要哪裡去,哪科缺人教哪科,一教便很難更換,有很多中文畢業教數學、物理的,更不用說音體美專業畢業的了,都得教文化課。
能教對口學科,且長期任教,有利於發揮自己的優勢,積累經驗,更好的駕馭教材駕馭課堂,教起來就會更輕鬆,但同樣容易產生職業疲憊。
如何克服職業疲憊呢?主要是心態。
如果你把它當作一份養家餬口的職業,就很容易職業疲憊。但我們要考慮,自己既然沒能力更換職業,既然也要一天一天干下去,為什麼不試著幹出點名堂呢?
當然我們要好高騖遠,我們可以立足任教學科,或者從學科相關的內容出發,或者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用幾年乃至十幾年去研究一件事,什麼事都怕堅持,只要堅持下去,肯定就有收穫,有了這個動力,我們就會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探索,不斷的改變自己,這樣每一天都是新的,就會少一點職業疲憊。
既然不能逃,那就好好做,夢想是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20 # 燕之夢
會有。
想想同一天,在三四個班上同一樣的內容,上到後面因內容重複,站得又累,嗓子又不好受,學生還很吵鬧,會有不想進教室的時候。
不過,雖然內容一樣,因為聽課的學生不一樣,上課的氛圍不一樣,總體來說還是不一樣。也不會太枯燥疲憊。
戰勝這種疲憊感就得自己豐富自己。自己得去學習去接受新奇事物。雖然教學內容一樣,但上課的教學方式卻千變萬化。多去看看其他老師上課,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還需進一步提升。有事做了,疲憊感就會減少。
回覆列表
知足吧,身在福中不知福,我都12個月沒開錢了,一月不到2千,不也是在天天上班,實在無聊,就去旅遊,放鬆心情,回來步入正軌,有空回頭看看同行不同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