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乳
-
2 # 東北元寶哥
你好
這個年齡段的人是需要存在感的!!
可以適當委以“重任”
而不要讓他們過早的去享受所謂的天倫之樂
-
3 # 月光淺笑
我們大多數人一出生都會被父母圍繞在身邊,無條件的享受他們的愛。
從咿呀學語到出口成章,從蹣跚學步到行走四方,他們用全部的愛助我們展翅飛翔。如今,我們領略了整個世界,而他們的世界卻只有我們——
隨著我們慢慢長大,他們也漸漸老去,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誰都無法去改變。
2018年1月1日這一天,最小的90後也已經真正成年,對於他們及年齡更大的人來說,“父母”這個詞的含義是越來越感同身受,體會到做父母的是多麼的不容易,他們對孩子的愛是多麼的無私偉大,我們會去想要好好照顧孝順他們。
可是由於現實的需要我們更多人不得不得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努力賺錢上,要不就是花在電子產品上,而照顧孝順一事,卻總是又被“我以後會好好孝順他們的”一句話暫放一旁,總想著時間還很長,先賺很多很多的錢,然後再給他們想要的生活。
然而父母真正需要的卻是我們的陪伴。
以前在影片上看到過一位27歲的北大女演說的關於“做一個怎樣的子女”的話題。
演講內容大致如下:
「我是一個80後,顧名思義啊,八零後就是指八零年到八九年出生的人,但是在中國八零後還有一層比較特殊的含義,他其實是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正式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之後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
我們一出生就得了一個國家級證書,叫做獨生子女證。
這個證可以保證我們能夠獨享父母的寵愛,但是這個證也要求我們。要承擔贍養父母的全部責任,最開始我是覺得如果想做一個好女兒,那我肯定得掙很多的錢,然後讓我爸媽過上特別好的生活。
我從上大學開始就經濟獨立,我所有的假期都在工作,所以我的父母幾乎一整年都見不到我兩次。對於很多像我這樣在外求學工作打拼的獨生子女來說,咱們的父母都變成了空巢老人。
有一天,我媽給我打電話說早上你爸坐在床邊在那掉眼淚。說想女兒了,我當時第一反應,吆,至於嗎?您這大老爺們還玻璃心吶,天天給自己加戲份在那。
但是後來有一次我回家,那個下午我永遠記得。老爸側做在窗前,雖然依舊虎背熊腰,但腰板沒以前直了,頭髮也沒以前挺了,他擺弄著窗臺上的花說了一句,“爸爸沒有媽媽了”爸爸沒有媽媽了大家覺得這句話在表達什麼,悲傷?軟弱?求呵護?
我只記得我小的時候如果夢到我媽不要我了,我就會哭醒,我特別難過,但我從來都沒有想過。爸爸沒有媽媽了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我發現在這個是我印象當中無比堅不可摧,高大威猛的男人。突然間老了,爸爸沒有媽媽了表達的不是悲傷,也不是軟弱,而是依賴。
父母其實是我們每個人最大的依賴,而當我們的父母失去了他們的父母。他們還能依賴誰呢,所以在那一刻我才意識到。父母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我,而且他們後半輩子能依賴的只有我。
我得養他,陪他,把我所有的愛都給他,就像他一直對我那樣。我要讓他知道,即使你沒有媽媽了,你還有我。
所以從那以後我願意適當的推掉一些工作聚會,我擠時間多回家。我陪他們去旅行,而不再是把錢交到旅行社讓別人帶他們去吧,因為我明白了一點。
贍養父母絕對不是打錢給父母讓他們獨自去面對生活,而應該是我們參與他們的生活,我們陪伴他們享受生活。
所以,每次回家,就會帶我媽去洗浴中心享受一把,有一次我正在給我媽吹頭髮,旁邊一阿姨說,你女兒真孝順。我媽說,大家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我女兒羽絨服,幸虧沒說軍大衣。
那阿姨又說我兒子也特孝順,每年都回來帶我們出去旅遊,說著吧,阿姨還把手機掏出來了,給我媽看照片兒。你看我兒子多帥一米八大個兒年薪好幾十萬。我當時覺得畫風不對啊,為什麼呢,當一位阿姨向你展示著她兒子的照片。並且報上了身高體重年齡的時候,你懂的。
就在這個時候阿姨說了一句,讓我們全場人都傻了的話。她說,“可惜不在了”不在了,原來就在去年的時候兒子在拉著他們老兩口去旅行的高速公路上車禍身亡,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去安慰那位阿姨,我就想伸出手去抱抱她。
可當我伸出手的那一刻阿姨的眼淚就開始嘩嘩的往下流,我抱著她我能感受到她那種身體的顫抖,我也能夠感受到,她是多麼希望有個孩子能抱一抱。
也就是從那一刻我特別的害怕,我不在是害怕父母離開我。我怕我會離開他們,而且經過這件事我對於一句話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這樣的感覺。
叫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原來我只是覺得這句話應該是我應該珍惜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生命,別讓爸媽擔心。但是現在我發現不僅如此,我們對待別人也要這樣,因為每一個人意味著一個家。
所以我現在每一次在跟父母分別的時候,會緊緊的抱著他們。在他們臉上親一下,可能就擁抱親吻這種事,對於我們大多數的中國父母來講一開始是拒絕的。
大家相信我堅持去做用力的把他們拉過來,你狠狠的在他臉上親一下。慢慢的她就會習慣,我現在走的時候我媽就自然的把臉送過來。這樣他們會知道,你在表達愛。
我想作為獨生子女,我們確實承擔著贍養父母的全部壓力,但是我們的父母承擔著世界上最大的風險。
可是他們都不言說,也從不展現自己的脆弱,你打電話他們說家裡一切都好的時候,他們真的好嗎。作為子女,我們要善於看穿父母的堅強,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來不及了,也不要等到沒有機會了。
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願意缺席子女的成長,我們也不應該缺席他們的衰老。
龍應臺有一篇《目送》他在結尾告訴我們不必追,可是今天我想告訴大家,我們就得追,而且我們要從今天開始追,提早追,大步去追。
至親之情,不應該是看著彼此漸行漸遠的背影,而應該是,“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父母是守護天使
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在《稻草人手記》中說,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兩個可愛的守護天使,一直默默地為他們守護著的孩子遮風擋雨,不求回報。他們的翅膀不是用來飛翔,僅僅是用來遮擋風霜,因為一直保持這樣的姿勢,直至孩子離開了他們的羽翼,他們的翅膀已經僵住了,無法再收起來。
如果最怕的一天會來臨
最怕的是和骨肉至親的人漸行漸遠,其實從幾年前上大學的時候開始,和父母就漸漸離得遠了,工作後一整年才聚一次也是正常。在我的心裡,父母永遠都是我委屈了可以找他們哭訴,累了可以讓他們照顧,是我想起來就覺得安心的大後方。
我沒有注意到,當我一天天長大,成熟,奔波在為事業打拼的路上的時候,父母也在一天天地老去。直到那個早晨,我才第一次清醒地意識到: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我要開始習慣於一個全新的角色—-父母的照料者。
老實說,這並不是一個多麼愉快的覺醒,看著父親漸白的頭髮,注意到母親粗糙的雙手,我感到的是一種陌生的憂慮和對歲月的無能為力;想到父母如果有一天突然病倒,更讓人一陣陣的焦灼。後來和身邊的朋友溝通了一下,才發現,憂慮焦灼的原來並不是我一個人。
我們都是奔三的人,生活中有大把問題等待解決。在父母懷裡撒潑打滾似乎還只是昨天的事情,怎麼一眨眼,他們的身體就不再硬朗了、脾氣就變得奇怪了呢?我們要怎麼樣做,才能讓他們過得快樂?
就在前幾天一個女同事跟我說,她有時候會因為這個問題而失眠,“我和你一樣,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我是獨生女,爸爸媽媽晚年要過得好只能靠我一個人,而你看,我連大一點的房子還沒有買,什麼時候才能接他們過來和我一起住呢?”
把最對的時間不如留給父母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除了工作以外經常有一些不必要的朋友同學聚會,逛街,KTV等等我覺得如果是真正的那種朋友可以經常來往相聚,如果是那種不是特別要好的朋友不如把這些時間留下來多去陪陪父母。
誰都會在十幾二十幾歲有過所謂的哥們義氣,義薄雲天的情節,可隨著慢慢的成熟長大,你就會知道太多的感情到了關鍵時刻都是假的,並沒有什麼意義,這可能錯不在你交往的人,更多是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無情避免不了有一些虛假。
而真正無私可靠的恐怕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愛,這才是一個最值得我們花時間的地方,如果真的是你的好友益友的那種,他們會理解的,因為一個連父母在心裡的位置都保留很小的人,他會給你這個所謂的朋友留幾許位置呢?珍貴的時間要花在值得地方。
父母在,遠遊必有方。
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遊。而今天的我們卻是為了工作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夢想,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最最親愛的父親母親。最初來到陌生的城市,你雄心壯志的說,將來一定要在這裡買大房子,把父母接過來一起生活,一起享受城市的美好。
但是隨著房價的日益攀升,工作壓力的逐漸增加,也許年過一年,日復一日,你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依然孤獨著,你的積蓄甚至買不起一個廁所,更別說買一所大房子安頓父母。
你總是自欺欺人的想著,快了,就快了,再給我一點時間,爸爸媽媽,我會努力的,我一定會把你們接過來的。身邊朋友會說,你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來,你的青春正要開始盛放。然而——歲月不饒人,我們的父母,卻已經開始衰老了。慢慢來究竟要慢到什麼時候?
對父母,有愛就要說出來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每次放假回家,除了最初兩天新鮮開心,剩下的幾天就是和爸媽吵架,兒時積壓的矛盾,絲毫沒有因為你的長大成熟而有所改變。
有時候,跟爸媽吵架吵到面紅耳赤,你甚至可能會淚流滿面:為什麼他們都不理解我?為什麼我的父母是這樣的?電視劇裡的父母不都是父慈母愛的麼?
但是其實你很明白,有多少恨就有多少愛。英國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說《自殺俱樂部》說父母皆禍害,我覺得只是因為我們如此深愛他們。
正因為血濃於水,所以無法溝通,無法和平相處,才會令我們如此惱火。但是,下一次,你是否可以試一試換一種方式,心平氣和的和父母溝通。
60後的人已經成為爺爺奶奶,70後的人也已經有兒媳女婿,80後的人正處於為事業打拼的黃金年齡,而90後的我們也應該迎風而上,用行動和結果證明屬於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有的成績,並不是居於小富即安的狀態。
或許只有這樣才可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我們有能力在未來成為父母的照料者,做到“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一種狀態。
-
4 # 發哥的生活日記
只有陪伴才是最好的關愛。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我的爸爸媽媽也是60後,即將快60歲了。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農村的爸爸媽媽想想福,可就這麼簡單的事情我都做不了,真的很愧疚,我也很努力的去掙錢,可是行業不景氣,今年上了一年的班,到手的錢估計還不夠過年用。現在爸爸媽媽在農村,還種了50畝土地,目的就是給我減輕負擔,只有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才會明白50畝土地,兩個老人種出來的有多麼辛苦,現在的我沒能力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也只能每天給他們打一個或者打兩個電話,陪他們聊聊天,因為只有過年才能好好的陪父母幾天,我知道他們也想我們,我也想他們,只有電話才能寄託這種思鄉之情,有時候偶爾給爸爸媽媽買點他們喜歡吃的小吃,或者是給1000塊錢,農村人很節約,他們自己錢也捨不得用,現在問我如何的關愛即將老去的父母,如果可以我很願意天天孝敬他們,陪伴他們到老。我也很希望在外的朋友們,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吧!
-
5 # 強先生2405875115
慢慢老去的六零後,年輕時經歷了生活的艱難;中年時,為子女,為家庭流血流汗;老年後應該享受生活,我想應該以下幾方面考慮,關愛老年人:
1.關心老年人飲食生活:吃好喝好,吃出健康吃出營養。(逄年過節條件許可,到外面用用餐/享受氣氛.認識菜品,滿足虛榮心)。
2.關心老年人衣著:過去老年人沒錢,綁綁棉襖,大檔褲,拿著個煙鍋菸袋,衣服把人裝扮老了。新時代新生活,給他們買些時尚衣服(運動裝,幹部裝).鞋子(休閒鞋,老年鞋)。讓老年人更帥氣。
3.帶老年人祖國山河跑一跑:借腿腳利索,每季度或每年出去一次,周邊夲省也行,北京深圳桂林也可,子女領著去,抱個團都行,怎麼高興怎麼來。
4.注意細節關懷:每週或登門或電話問候不可少;備好常用藥,如感冒,三高,疼痛類藥物,留點備用錢,有病及時看;有抽菸喝茶嗜好的老年人,買條煙,送袋茶。
-
6 # 孟姐的生活點滴
大家都看過這部電視劇《老有所依》,我們都被劇中的男女主角影響著,感動著,牽引著,也在無奈中,思索中,究竟如何去關愛老人?有一句古話“父母在,不執行”。然而對於當代人來說,為了實現更大的夢想,得到更多的機會,遠離家鄉,去遠方工作已經成稀鬆平常的事。生活越來越忙碌,我們不再耐心傾聽來自於老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喜歡強調,上一輩的他們不懂我們,可是我們又何時懂過他們?他們要的其實不多,只是一通不那麼快結束通話的電話,不那麼急匆匆的離開或是一家其樂融融地在一起看電視,聊聊天,誰都不願面對“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吧!那麼讓我們抓緊時間善待他們,從細小處做起,就像他們曾經對我們做的那樣:
一.經常給他們打個電話,即便沒什麼可說的事,只要聽聽你的聲音,他們也覺得開心。
三.有空多陪他們出去逛銜旅遊,經常到戶外走走,即對老人身體有益,又能陪他們聊聊天,享受天倫之樂。
四.關注老人的身體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們的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大多數都有三高症,腦血管疾病等,給他們定期檢查檢查,家中最好準備一些藥物。
-
7 # 菩薩亦喜歡實在的人
早上好!
不知不覺中就邁入了中老年人的行列,衣服喜歡穿純棉,寬鬆,休閒款式的,除了需要的場合,基本告別了西裝革履。飯菜亦喜歡吃口味偏重的了,因為味蕾敏感度降低了。自覺遵循良好的飲食習慣:早上好,中午飽,晚上少。晚飯不少不行啊,超過7成飽,肚子漲的凌晨兩點亦睡不著。喜歡一個人呆在自己的房間裡,亦就是網路流行語“宅”在家裡,在單位上更不願參加與工作無關的休閒娛樂活動。乘坐公交車從給別人讓座變成了別人給我讓座,溫暖之餘慌忙說:感謝感謝,不用不用,我還不老。在樓下廣場散步經常被有禮貌的小盆友親切的叫成了爺爺。更讓我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是,一慣意志頑強的自己逐漸演變成感情脆弱,看感情劇就能看哭了自己。
衣食住行都告訴我:自己正在慢慢老去,擔負家庭責任重擔負重前行時,更多需要親人的關愛和陪伴了!
照片:去兒子幼兒園做義工。
-
8 # 恩典無限
看了各年齡段朋友的回答,俺也湊湊熱鬧!俺是一匹66年的馬兒!
人到中年,有著許多人生感悟!看到這個老字,特別敏感!曾經以為老去是很遙遠的事情,驀然回首,年輕離我們已經很久了!
老這個字該如何定意呢?清晨晨練健步如飛,自己感覺年輕!要去老媽家,提前告知。該到時間沒到,老媽會著急的說:這熊孩子咋還沒到呢?看看還是熊孩子,離老還遠著呢,不沾邊!哈哈!
不怕朋友笑話,俺呀說是農村人吧住在城裡。說是城裡人吧沒工作沒退休金!身份尷尬捂臉!
俺也想學學城裡人,燙燙頭髮在後邊盤起來,趕趕時髦跟跟風!留頭髮階段,頭髮長暫時紮起來,孫子啥時看到啥時不高興。說:奶奶是老人了不能扎小辮,扎小辮不好看,要是扎小辮我就不吃飯了!
出門前,鑰匙掛在手指上,到處找鑰匙。去給老媽剪指甲,出來家門了,發現沒帶花鏡,趕快回家拿上,要不這趟白跑!看,這種種跡象表明,正在慢慢走向暮年!
今年十一黃金週,和幾個要好的分開37年的老同學聚在一起,狠狠瘋狂了一把!時光在各自容顏留下年輪的痕跡,感慨面對歲月的無奈!臉上啊,除了現金還有存款折!我們彼此共勉,珍惜餘生時光!心中發出感嘆,馬兒啊,你慢些走,讓我們抓住青春的尾巴,再努力抖一抖!
這個老字啊,你先靠邊去。我們精力充沛,每天健身。還要讀書 學習 旅遊!需要關愛長輩,還要發輝餘熱,幫助晚輩!我們思維成熟,人到中年,吃穿消費不高。吃多了不消化,穿衣舒服為主。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財富!我們的健身既是為自己,孩子正在創業時期,也是間接支援幫助孩子!我們暫時還沒時間去老!
所以,該如何關愛正在老去的60後,我們暫時還不老,為時尚早。這問題交給我們的晚輩,只能試目以待!我們用心關愛孝順我們的長輩,在我們需要之時,孩子和我們一樣就行了!
-
9 # 牧98765
讓他們跟上時代。我就是60後,我學手機上購物,外賣,滴滴,旅遊,掛號,交水電費,拍照,修圖,做雜誌,卡拉OK,美篇等等,這些應用在年輕人看來舉手就是,但我自己要揣摩好長時間,我就希望子女能耐心的教教。我曾經讓孩子教,他以幾秒的速度講完了,我一臉蒙b,還是自己摸索吧,想想你們學步,讀書,我們是什麼樣的耐心,你們能不能還個萬分之一啊
-
10 # 使用者8760050076918
不論哪個年齡的老人,按按照他們喜歡的、健康的、不違法的、適合的方式就可以了,所謂的“孝順”,就是順著他們的意思,合理的孝敬他們
-
11 # 宰金龍
對於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有什麼想法。
我是65年的蛇,至今還在工地上游走,還能在四五十米高的鋼管架上攀爬,還能負重四五十斤的東西隨步梯直上三十多米高的樓層。但免不了渾身冒汗呼吸氣喘,自以為是樓層太高而已,沒想過是自己老了。吃飯是工地上的一日三餐,至於飯的質量,像我們這一代人過過以前的苦日子,也沒感覺好與不好。衣服嗎,我就不說了。整天和灰土水泥打交道也穿不了乾淨的衣服,工地上工友都是如此,誰也不笑話誰,只是從家出來的時候穿一身像樣的衣服,等到回家時再穿上。有時感覺腰痠背疼,自以為累了,眼晴有點花視物不清,自以為是眼睛出了毛病。所以自已還沒感覺到老,或許到什麼都不能幹的時候,會一下子感覺到自己已步入老年。
至於正在老去的60後如何關愛,我認為除了個別有病疾的人,大部分人都還在不停地勞作,為了家庭生活給兒女減壓,為了一家人能幸福快樂。所以說60後的人還不算老,我們還在努力還在拼博,至於下一代對這個問題是什麼想法,我想告訴他們說,當老的沒有太多的貪慾,沒有太多的奢望,待我們什麼也幹動時,讓我們吃飽穿暖,有一個好心情足矣。
-
12 # 看雲的紫牽牛
如何關愛?我的關鍵詞是:理解、陪伴、減負。
六十歲,身體雖走下坡路,但心還年輕著呢。忙碌了大半輩子,剛剛鬆一口氣,正要享受悠閒時光,誰不想好好的活一把呢!別以為浪漫、調皮、任性只是年輕人的字眼,其實,叔叔阿姨們也是很需要的噢!
所以,好好的陪伴,不要干涉,平等的交流,像是朋友。
年輕朋友們,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幹,把自己生活的負擔轉移到上一代身上,這是一種最大的自私。孩子可愛,爺爺奶奶喜歡,不是要一股腦兒全都壓在他們身上,他們辛辛苦苦拉扯大了自己的孩子,還要在體力衰弱之時揹負孫輩的成長,真的很累。
幹好自己的工作,經濟自給自足,不讓老人掛心,不要讓他們在風燭殘年還要把退休金分成幾瓣花。生活不易,朋友們,加油吧。
-
13 # 削土
少玩遊戲,多去陪他們這就是對他們最好的關注別跟我說你不懂能動能跑,跟他們嘮嗑,過年的時候回去看看少雞巴扯,沒時間沒時間把你用在看片的時間和魔遊憩的時間給弄出來,
-
14 # 德山Vlog
目前中國老齡化的人群比較大,那麼如何關愛正在老區的60後?我個人覺得要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
1、要注意個人的修養,有這一句話"修身養性"修養身心,養成良好的秉性。才能擁有一顆不老的心;
2、兒孫親情的關愛,經常噓寒問暖,哪怕只有嘴上的說道,也會使老人心情舒暢不會有孤獨之想;
3、社會的關愛,現在社會從幼兒開始提倡對老人的關愛意識,整個社會體現著尊老愛幼的行為準則;
關愛老人,就是關愛自己的明天。
-
15 # 隆回阿珍
陪伴就是最長情的關愛!過年過節買些菜和水果回家跟她們一起過。根據自己的能力給他們拿些錢。不要說傷他們心的話。
-
16 # 阿凡的生活
如何關愛正在老去的60後,?這個年齡段至今天2020年的第三天,最大的不滿60週歲。然而切經歷了太多太多——三年自然災害、破四舊、文革、割資本主義尾巴、大鍋飯等等。古有人生60古來稀,60為一甲之說,但隨生活質量的提高,人整體壽命變長;新法定退休年齡男人60週歲,女人55週歲,退休金的提高;農村新政策下政府部門對達到60週歲的各種補助;各種政策下來,基本上解決了老人的食,住,身體檢查等問題。可以說,60後需要什麼?我想,這個年齡段,都是爺爺奶奶級別,需要的是天倫之樂,需要的是做小孩的關懷跟陪伴。只有知道需求,我們才能有效的對其關愛。在家,多陪陪聊天,多陪陪四處走走;在外的,多打打電話,抽空回家看看。這些應該是60後需要的關愛。
-
17 # 小艾的日常生活記錄
謝謝邀請!如何關愛正在老去的60後是這樣的,現在60後的老人基本上不愁吃不愁穿,關愛他就要關心他們的身體,堅持運動,運動能給人以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讓心身永遠年輕。還有就是隻要有值得學習的東西繼續學習,保持年輕的大腦。幫助他們去做年輕時未做完的事或夢想。60後的老人大多愛叨嘮,關愛他們就得用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多加體貼讓正在老去的60後有個好的心情。
-
18 # 希飛小農民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我父母也是正在老去的60後,我是農村的,在外面工作一年也就回去一兩次。也是愧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如何去關愛呢?我覺得在外工作的要做以下幾點:
1.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都回家看看就好。有些時候說一些話,做一些小事他們心裡覺得很滿足。儘管什麼都可能不需要做只要自己回到他們身邊就可以。回家裡幫幫乾點家務啊(比如做飯,打掃衛生。還須幹農活。這也是必須做的。
2.在外地工作沒辦法回家,一定要每個星期打個電話回家。聊聊家裡的人和事。關心一下身體情況。說說他們一些壞習慣能改則改。(比如抽菸.喝酒)不能改就煙少抽一點酒也少渴點。也說說自己的情況給他們聽,儘量撿好聽給他們說。
3.問家裡需要購買什麼東西啊就買點,也可以在網上買點別的家裡沒有的吃的渴的水果之類寄回家。錢不管需不需要每個月都寄點。
-
19 # 一樸散人
作為一個六零後,說老不老,說小也不小了,也算是經歷過風雨的年齡。
許多同齡人還在工作崗位上蹦躂,時不時的會考慮到自己的養老問題;真正停下來享受無所用心生活的人極少。
這都是這個社會發展變化節奏太快惹的“禍”。
當然,有份工作,忙祿點,日子過得充實,也好。但有兩件事情必須自己關心自己。
一是關心自己的心情。心情是很個人的事情,自己心裡的情況自己知道,各家的情況各家人知道。比如子女事業發展不好,子女未成婚,子女婚後沒及時生育,都不是心裡很有滋味的事,甚至成了一塊心病,愁眉苦臉,。但這樣憂心忡忡的下去,也不解決任實際問題,還不如心中豁然一亮的去相信“天生萬物,天養萬物,一切人事,自有安排”。人生的許多問題都是時間差,在這段年月是問題,在那段時月又都不是問題了。
看開,想通,放下。既是覺悟,也是修行。
二是關心自己的身體。身體就像一臺機器,運轉了幾十年,難免有磨損之處,時時注意檢修和保養才是。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只有自己知道,那個部位有疼痛的資訊(就是愛人對你再好她也感覺不到),就要注意了。現在的醫療裝置那麼先進,發現問題及時檢查治療,要明白養病如養虎的道理。
人生的悲劇,莫過於馬虎了自己的身體。
以上兩項,都是純個人的事。
一句話,關心好自己的心情和健康,就是一個懂生活的人。
-
20 # 月待日落
在以上兩個問題的基礎之上,再來看現在60後的人。他們目前所處的年齡段,大概也就在50至60之間。這個年齡段的人從身體上看,身體素質還是比較好的,能夠參加基本上所有的正常的社會活動。從經歷上看,也比較充沛,有接受能力,有可塑性,有學習能力。從家庭上看,子女成人。從事業上看,基本上都到了一個事業階段性有成的時期。
這個年齡段的人,和年輕人有什麼區別呢?一方面手有積蓄,心比較篤定,沒有太多的焦慮,處在一個自得,享受,篤定的心理狀態。二方面,追求進步,追求向上的壓力比較小,願望比較低,所以,生活上會更灑脫一些。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他們有愛比較強烈的參與心理,展示心理。不希望與社會脫節而是希望有價值,有能力,被尊重。
所以綜合以上情況看,對60後的人的照顧,要本著精神第一,物質第二的原則進行。
一方面,多進行平等的溝通,把它看成一個能夠給出正確意見建議性方向的人。展示出,對他們的尊重。
二方面,要給位置時不時的委託一些小事情,在他們辦的好的時候,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感謝。展示出對他們的感恩。
三方面,要經常帶他們出去,參與活動,參加活動,把她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展示出對他們的欣賞。
四方面,要幫助他們經營自己的圈子,讓他們有自己的朋友。
五方面,作為子女,自己要努力,要有成就。讓他們就可以在朋友面前,炫耀驕傲的資本。
完成以上一切,有一個不可脫離的基礎。那就是經濟基礎。無論是讓他們參與活動,還是帶他們增長見識,而是幫他們建立自己的圈子,都要建立在自己的經濟,能夠支撐的基礎之上。否則無異於殺雞取卵,給他們的晚年生活帶來更大的壓力。
回覆列表
有時間就去陪陪他們說說話,給他們買點營養品保健品之類的東西,這一代人吃過苦沒有享受過,帶他們去附近看看風景洗個溫泉,給他們添一些快樂,他們心情好身體健康是我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