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元前
-
2 # sddz以書潤心
魏國已經擁有七分天下,百姓臣服,統一天下已是大勢所趨。
諸葛亮是有著大智慧的人,他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應該早就看出了天下大勢,蜀國和吳國關係破裂,沒有力量可以和魏國抗衡了,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做垂死掙扎。
但是蜀國,是他同先主劉備辛苦打拼出來的基業,他要對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劉備臨死前的託孤,"臣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這是他對劉備的承諾,所以他要和蜀國共存亡。
諸葛亮後來已經心力交瘁,劉禪是個放到哪裡都不會讓人放心的主,諸葛亮北伐,他處理不好朝堂的事,他這個昏庸的君王,讓人們看不到希望,有志之士都投奔到魏國去了。
可用之才甚少,諸葛亮再有才能一個人的力量也是不行的。
-
3 # 中孚鑑
的確,在三國時期,雖然是魏蜀吳三分天下,但是當時的局勢卻是曹強於孫、劉,故三國時期是孫劉聯合抗曹的,如此以爭取維持三分天下的局勢,但就算曹強,蜀漢丞相諸葛亮還是堅持北伐曹魏。
這是為何呢?
首先,當時雖然曹魏強大,境內安定,但是歷來局勢沒有一成不變的,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算強大,也會有衰弱的一天。同樣就算實力弱,但是如果努力,還是會有強大的時候。
再則,天數無常,諸葛亮若不進取而自保,那就可能沒有恢復中原的一天。他只有努力,才能有機會消滅曹魏。
其次,蜀漢可謂是漢朝的延續,而東漢是曹丕所篡位而滅,蜀漢是作為東漢的延續,那自然把曹魏作為主要的敵人。
為了他心中對蜀漢的忠心,所以諸葛亮就一心要實現恢復漢室、克服中原的志願,以此來報答劉備對他的器重。
當時雖然曹強,曹魏也是正統,但就算如此,他始終是篡漢的罪魁禍首,蜀漢和東漢本屬同脈,如此蜀漢又怎麼能不伐魏而蜀中興漢室呢!
所以諸葛亮會看不開大勢,致力於伐魏,當然諸葛亮雖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多次北伐曹魏,但最終沒能成功,而諸葛亮本人亦因為蜀漢朝政操勞過度,積勞成疾而亡,留下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嘆息,當然,就算比如,諸葛亮因其才智和忠心,還是深受後世的推崇,可謂是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
-
4 # 揚楊劉
1.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給劉禪上書的《出師表》,可謂是他的真情流露。“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很感激劉備的,他本來是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種,只求在亂世中保全生命,不敢奢求發達富貴。但劉備並沒有看不起他,而是禮賢下士,三顧茅廬,向他諮詢天下大事,諸葛亮很感動,答應奔走效勞。後來劉備成就了霸業,諸葛亮也官至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些都是劉備成就他的,所以他要知恩圖報。2.諸葛亮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諸葛亮曾自比管仲和樂毅,認為自己是一位大才,想要像他們一樣,建立一番大的事業。既然選擇了蜀漢,就要盡心竭力的使自己國家發展壯大,這是忠。想當年漢高祖劉邦,手中不過三尺劍,隨從不過十幾人,就敢去爭取天下。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敢?況且蜀漢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而且漢高祖劉邦也是以弱勝強,從漢中出發,然後統一天下的,如果諸葛亮也成功了,不就可以像韓信、張良、蕭何、管仲和樂毅那樣,實現了自己個人的價值,青史留名嗎?
-
5 # 星空駱駝
首先說北伐雖然沒有完成什麼“還於舊都”等目標,但是它本身而言是當時最正確的選擇!
1、道義。蜀漢政權由劉備建立,作為漢王朝延續的存在,它自認為正統,那麼曹魏則是亂臣賊子,正如那句話“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作為正統,它要向天下宣佈自己的存在,表明自己的立場和地位。這是必然的對抗!
2、國力。蜀漢政權自失去荊州、猇亭打敗後,國力衰弱,人口和兵力都遠落後於曹魏,大概是1比4的比例,中原地區作為自古以來的經濟發達區域,其繁榮程度不是四川可以比的。也就是說,從經濟人口來說,蜀漢都處於很大劣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時間拖得越久,國力差距也就越大!
3、自身。很多人都知道蜀漢政權存在三股勢力,在此簡稱益、東、舊。隨著舊勢力人物的漸漸去世,其實力在逐漸減弱,而益勢力和東勢力因為更早紮根於蜀中,他們希望在這個外來政權中獲得更多的權力,更多的保護自己的記得利益(蛋糕就那麼大,分的人少,每個人分的自然就多)因此這也就形成了其內在矛盾。北伐是一種轉移矛盾的方法,兵者,國之大事!當戰事展開後,大家都知道輸了,傷的是所有人,因此在內部鬥爭上會自然而然的有所收斂,再加上諸葛亮“依法治國”的方針,基本可以達到有效轉移矛盾的目的。
4、培養。戰爭是最好的立功場,在老一輩舊勢力的逐漸凋零下,舊勢力需要培養出新的能夠掌握話語權的人,才能在蜀中作為外來政權繼續站穩腳跟,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重用馬謖的一個重用原因(你們看,我雖然沒用吳懿,但我也沒用魏延啊。。。我用馬謖。呵呵)。當然,馬謖只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其他還有很多舊勢力的新時代人物。
5、勞其師、疲其國。還是說一伐(因為我認為一伐是最能體現諸葛亮想法的)。曹魏面對諸葛亮的入侵只能呼叫中央的軍隊,只靠邊防軍隊的結果是三郡皆反,朝野震盪。軍隊的大規模排程和供應室需要一大筆經費的,蜀漢看似困難其實不然,因為它只需要供應漢中向秦嶺一路就好,而魏國是兩線作戰,調運的距離和分散註定了它後勤和國家經濟的負擔更大。很有意思的是魏明帝曹睿這個人,諸葛亮死之前真的就是一個明君啊,勤儉節約、辛勤工作,但是到了諸葛亮死後,大肆營造宮室,勞民傷財,給人感覺變化好大。其實變的不是人,而是局勢,諸葛亮的北伐一直讓他繃著一根弦,時刻提醒自己,如果不老實,就打不贏,打不贏就玩完。諸葛亮死了後,他就覺得,鬆口氣了,西邊少點軍費應該也沒什麼吧,然後。。。沒有然後。
6、可能成功的機率。依然是一伐。一伐以趙雲為疑兵拖住曹真,諸葛亮統大軍直出隴右,一路暢通,三郡皆反,朝野震盪,曹魏都一開始還沒想明白怎麼回事。隴右是什麼地方?答案是關中之西。有什麼東西?答案是馬。試想一下,街亭之戰前的情況:曹真被拖住,隴右反水了,諸葛亮大軍往前開,蜀漢有了養馬地,也就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可以有一支優秀騎兵了,有了隴右也就意味著以後的用兵戰時後勤的壓力會減少很多,而且對關中用兵也方便多了。這TMD簡直成功在望啊!然而,並沒有什麼用,馬謖被張郃搞掉街亭,前軍被打垮了,沒辦法了,完了。。。所以,其實北伐最開始是有機會成功的。
7、以攻代守。很多人就說了:你看,曹魏進攻那一次,諸葛亮打得多漂亮啊,蜀漢就防守好了嘛,幹嘛進攻啊。。。我想說,進攻方永遠是掌握主動權的一方,被動的防守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古往今來,很多著名的防守戰,都有著很明確的進攻(一時之間只想起一個,唐朝張巡防守睢陽)。諸葛亮的北伐向曹魏傳達著這樣一個資訊:“你們等著我來打你~”而曹魏做的就是鞏固邊防,等著諸葛亮來打,唯一一次嘗試出擊也被諸葛亮給兩下搞定了。
總結一句,諸葛亮的北伐是當時情況下的一個必然結果,因為諸葛亮對北伐損益的估計和實際的損益都是利大於弊,至於題主說的先全力搞建設,我只能說不現實!
-
6 # 粵看粵影視
首先感謝你的邀請,多謝大家。三顧茅廬天下知,一生甘作蜀漢臣,這是對諸葛先生一生的寫照。第一,孔明為了報答先帝劉備的知遇之恩,在《出師表》中已有提到。第二,孔明繫有志青年,他有自己的抱負與理想,曾比作樂毅管仲等先賢,決心幹一番大事業。第三,他以漢臣自稱,追隨皇叔是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心繫蒼生心繫大漢。第四,蜀漢政權內部矛盾重重,士族集團勢力交錯,唯有透過北伐戰爭去轉移內部矛盾才能安定自身蜀漢。第四,曹魏政權日益強大,以孔明先生之賢能他豈能不知,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諸葛亮想以一人之力來力挽狂瀾,只是為了初心。他如一匹千里馬只想死在奔跑的路上。總而言之,孔明之忠良堪比千古令人動容。
-
7 # 臨石觀海
魏國已經擁有7分天下,境內百姓臣服。諸葛亮為何還看不開大勢?
這裡我們先來說一下為什麼諸葛亮要輔佐劉備。
諸葛亮胸有大志,自比管仲樂毅諸葛亮早年隱居隆中,讀書訪友,以待明主,之後經徐庶推薦,劉備三顧,諸葛亮獻上隆中對,為劉備定下了後期發展的戰略規劃。
那麼這裡就有個疑問,諸葛亮自己都說曹操不可爭鋒,為什麼還要選擇當時寄人籬下的劉備,而不是曹操,孫權,或者劉表呢。因為他要玩地獄模式,我們從他自比管仲樂毅可以看出他心有大志,而顯然劉備集團能給予他更大的發揮空間,最能實現他胸中所學和出將入相的抱負。
諸葛亮知難而上,只待天下有變因此雖然蜀漢勢力不及曹魏,但諸葛亮不會輕易放棄,他一邊等待時機,一邊壯大實力。這個時機就是待天下有變。
曹丕繼位後,籠絡士族,臣民歸心,確實也無懈可擊,諸葛亮只能默默等待。但天下大勢,風雲變幻,曹魏雖然實力超群,但架不住曹丕命短,於是諸葛亮機會來了,在曹丕新亡,曹叡繼位這檔口,諸葛亮發動了第一次北伐。而這一次也是繼關羽威震華夏之後,蜀漢再一次恐嚇到了曹魏。
亮身率大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號令明肅。始,魏以漢昭烈既死,數歲寂然無聞,是以略無備豫;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於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應亮,關中響震,朝臣未知計所出。—《資治通鑑》而之後的北伐,由於曹魏有了思想準備,取得的戰果就微不足道了,而論持久戰,蜀漢劣勢明顯,因此之後的北伐其政治意義已經遠大於軍事意義,只能用匡復漢室的口號來穩定人心,轉移國內矛盾,而不打曹魏,其實力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但天下形勢不是一層不變的,諸葛亮也一直在等待這個時機,所以他為了實現心中抱負也好,為了匡復漢室也罷,都不會向曹魏稱臣。
總結:綜上所述,諸葛亮由於胸有大志,所以選擇跟隨劉備來匡復漢室,而且他也一直在等待著時機,因此曹魏雖然實力強大,但諸葛亮心有執念,不會稱臣,無奈出師未捷身先死,但無論如何,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確實值得後人尊崇。 -
8 # 季節演繹
無論他國領土多大,國家如何富有。都不能讓我放棄對祖國的感情。這不是執念,這就是家國情懷。也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不斷的根本。諸葛亮伐魏知不可為而為之,出師表已然交待諸多事宜。也道出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二則深知自已之後蜀必為魏所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9 # 公明淏
這種說法不符合實際情況。
有人說曹操統一了北方,當然這麼說不是不可以,但是,事實上並沒有!因為,漢末以來,青、徐一帶存在著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割據勢力,他們雖歸順曹操,卻擁有獨立的地盤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對他們採取羈縻政策。曹操剛死,在洛陽的青、徐兵就發生騷動,曹丕採取撫而不討的策略,先穩住了他們,控制了局面。
而真正統一北方的任務卻是由曹丕完成的。我們都知道,在夷陵之戰後,黃初三年(222年)十月,孫權復叛。對於孫權的欺騙與背叛,曹丕十分惱怒,又下《伐吳詔》鼓勵將士們曰:“南征進軍,以圍江陵,多獲舟船。斬首執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表示堅決要南征孫權之意,其實,這是緩兵之計!不是為了要打孫權,我們看看:
曹丕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曹真、曹休等諸路大捷,擊敗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孫權臨江拒守,幾條戰線或潰或敗,僅朱桓濡須一路擊破曹仁。曹丕勝利在望,卻不料遇到疫疾,加之朱然固守江陵,孫權乘機重新遣使納貢,雙方言和,曹丕退兵。十一月辛未,命鎮西將軍曹真率諸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封賞等,平定河西。過了十天,破胡告檄傳到洛陽,曹丕非常高興,大笑說:“我在帷幕之內運籌帷幄,諸將在萬里之外奮勇作戰,其相應若合符節。前後戰克獲虜,沒有如此之多的。“
為什麼?大好的局勢?黃初三年(222年),曹丕以孫權不納質子為由,三路伐吳,藉機剝奪了臧霸的兵權;黃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曹丕兩次親自督師伐吳,均止步於廣陵,未與吳軍交鋒,卻平息了利城兵變,徹底解決了青、徐的隱患。
曹丕親征的真實目的不是伐吳,而是以此為幌子不聲不響地平定青、徐割據勢力,充分表現出他作為政治家的小心謹慎又不失堅決果斷的素質。
完全可以說,曹丕在位時,假借徵吳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地方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因此諸葛不是不識天數!另外,諸葛當然明白他北伐不會有太大的成果,但是,按照他自己的說法: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所有的事都是這樣,很難加以預料!如今百姓貧窮兵士疲乏,但戰爭不可能停息;戰爭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裡等待敵人來進攻和出去攻擊敵人,其勞力費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時去出擊敵人,卻想拿益州一地來和敵人長久相持,這可不是先帝的意思!
萬一司馬懿提前奪取政權呢?諸葛不是就有機會取得勝利嗎?什麼事都很難預料得,成功更傾向於有充分準備的人,至於是順利還是困難,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預見的。
-
10 # 國哥愛生活
就是曹操統一了天下,諸葛亮也不會去他的陣營的,如果想去的話,早在三顧茅廬前就去了,還用等這麼長時間,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曹操那裡,原因有兩個,
(一),諸葛亮對曹操的反叛,挾天子以令諸侯很反感,很討厭,當時雖然曹操表面文章做得很好,但人人都心知肚明,敢怒不敢言,而諸葛亮這個人正好是一個很正統,中規中矩的人,對漢室有感情,而且願意為漢室服務,對蜀漢更忠心,願意為他鞠躬的盡瘁死而後已,就是這樣一位蜀漢鐵粉,心繫蜀漢,視曹操為奸賊,豈能為他效力。
(二),性格目標不同。諸葛亮為人忠誠,仁義,寬容,厚道,他的目標是匡扶漢室,以管仲,樂毅為偶像忠心輔佐蜀漢。曹操奸詐狡猾,殘忍狠毒,他可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他,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目標是為曹魏建國打基礎。
結語,諸葛亮和曹操是走不到一起的,他們兩人象油和水一樣不溶合,諸葛亮的願望是想要重建漢室,他在《隆中對》裡就有表述,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朝著這個方向的,為此作了大量工作,不惜獻上生命。而曹操的願望是推倒漢室,建立魏國,在他有生之年沒敢實現,但也為此奠定了基礎,他在有生之年所做的工作都是為了這個願望,他的做法和諸葛亮做法正相反,一個建設,一個破壞,兩個水火不容的人,如何能在一起工作。但他們也有共同點,那就是在工作上認真,負責,在事業上奮力拼搏,不畏艱難,敢於進取。這也是激勵後人的地方。
-
11 # 隱者康司馬
諸葛亮理想遠大很想一統天下報達劉備的知遇之恩可是一切都是天意他無力迴天無法扭轉乾坤——最後諸葛亮是壯志未酬身先死!
-
12 # 張永科38
這個討論或可釋疑天下!凡讀過三國的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看法。謝邀請簡作答。〇①,三國初期,群雄爭霸,諸葛亮雖隱居臥龍崗,但卻時刻觀注天下大勢!首先,諸葛亮是一位崇尚正義的智慧之士,曹操,孫權二人以其個人的品德和作風均不合諸葛亮的胃口!就是二人請他,他也未必能出山相助。而當時劉備以信義著於四海,又能禮賢下士,所以,諸葛亮是看中了劉備這個人,故而願意出山相助!〇②,孔明每每自比管仲樂毅,時刻在想,以自己的才智,必能助劉備一統天下!所以自己常說:吾觀取漢上寸土易於反掌!先期,劉備按著孔明隆中對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辦事,果然一帆風順地佔據了兩川和荊州,創下三分基業。諸葛亮一生處世謹慎生怕出錯,在關羽失荊州後,劉備伐吳又以連營七百里拒敵,諸葛亮看了馬良送來的圖本時說過,漢朝氣數休矣。雖然如此,諸葛亮還是信心百倍,心想以自己的才華,必能繼先主遺志扶佐後主一統天下。由於諸葛亮自信心特強永不服輸,因而致使他明知魏國勢大也要去征伐。於是出現了孔明雖知對手亦非等閒之輩,但還是認為自己馬戰,步戰,車戰,陣法等優於對手,故一直堅持北伐。〇③幾番交手互有勝負,諸葛亮已深知蜀國勢弱,魏國國力強盛很難動搖,可為什麼還要兵出祁山一味討伐呢?這主要是孔明為報先主三顧知遇之恩,由《出師表》中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足可證之!因而才有了“星落秋風五丈原"的結局。縱觀中國歷史,我們不得不感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
13 # 七追風
所謂“大勢”,其實就是上帝視角。
什麼是天下大勢?你看完了《三國演義》,知道最後的結局,所以知道了“大勢”,你要是沒看過三國呢?諸葛亮沒看過《三國演義》,他只是在努力做自己的事情——另外,那時候的蜀國,不管是對諸葛亮還是對蜀華人來說,都是一個“國家”。不僅要維護穩定,還要努力開疆闢土才行。
我們如果回到“三分天下”的時代,不管身處哪個陣營,都不可能覺得自己註定滅亡。因為歷史是變化的,天命大勢這東西是吹牛喊口號用的。
這樣吧,大家可以試著穿越一下。(起兵之初的朱棣,有幾分把握?)
公元前636年,晉文公重耳繼位。之後他勵精圖治,四處征戰,伐曹功衛、救宋服鄭,成長為春秋五霸之一。
如果你此時穿越到了秦國,看到隔壁這個巨無霸一樣的晉國,會是怎樣的感想?至少在“三家分晉”之前,秦國是不敢有啥大動作的。那麼,身處在那個時期的秦華人,該不該舉手投降,主動幫助晉國完成統一天下的任務?
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秦國的運氣這麼好,不僅大多數的君主都是合格的,還能透過變法趕超大國強國。
那個時候,你能準確說出天下大勢怎樣麼?
我們再穿越到建文元年,此時是什麼情況呢,建文帝削藩,先後廢掉五個藩王,人家要麼被貶為庶人,要麼被軟禁,還有舉家自焚的。輪到燕王朱棣的時候,他不服氣,想造反了。
你這個時候分析一下天下大勢,朱棣有幾分贏的把握?他難道不該老老實實的配合削藩?
所以,“天下大勢”沒這麼容易說清楚的。大英帝國往北美殖民地流放犯人的時候,一定想不到以後以後會變成美國的小弟。二戰初期的日本,也想不到滅亡中國竟然這麼難。法華人在修馬奇諾防線的時候,心裡肯定美滋滋的……
所以,不用管什麼“天下大勢”,做好自己的事情,比什麼都重要。諸葛亮所做的,就是維持蜀國的安定,努力開疆闢土,這是當時再正常不過的想法了。
輪到我們這些市井小民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在單位每個月只能拿三四千塊錢,所以準備一狠心出來創業——有人會支援你,有人會反對你,但是沒人敢說你能不能成功。
等你失敗了,會有人跳出來說:看吧,當初告訴你了,現在經濟環境不好,你也不適合做生意,不聽我的話……
但等你成功了,一群人就會圍著你說:你真是有眼光,趕上了做這種生意的好時候,有本事!啥時候拉兄弟一把唄……
看吧,你成功了,就是眼光好,就是懂得“天下大勢”了。
-
14 # 錢布施
首先是因為,諸葛亮對劉備報恩,真心感激他,讓自己不那麼寂寞了。其次,地盤太小,人口太少,那麼自然需要去拓展一下。第三,在諸葛亮看來,對面一群弱智和二五仔,我過去收拾一下嘍,又不是多難,只不過人數比我多五六倍而已。於是他就,法律與科技與法術並用,直接爆炸生產力。再弄一大群亡命徒,使用最先進的武器,直接去幹古代弱智。要不是歷史的劇本不容更改,哪有人能擋得住他呦,在他眼裡,地球人都是弱智和二五仔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最後司馬家篡權可能也是因為如此,曹家在諸葛亮時期就早滅亡了,要不是司馬懿,哪還有什麼魏國,呵呵。
-
15 # 澈月藍凌
諸葛亮性格存在偏激,盲目忠於劉氏而不管天下安寧、人民死活。對於百姓來說,皇帝姓劉還是姓曹無所謂,亂世人不如太平狗,只要能夠安居樂業,吃飽穿暖,都是好皇帝。
在當時三國國力懸殊的情況下還北伐,就是用人民的犧牲去換取劉氏的苟延殘喘,對百姓沒有一點好處。
總之,諸葛亮思想上迂腐,智力上欠缺長遠眼光,軍事上平庸,一生唯謹慎而已!
-
16 # 捍衛中華魂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諸葛亮其實心裡也明白。他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博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名聲。生為漢臣,死為漢鬼。古人對聲譽和氣節這一塊是很推崇和看重的。名臣武將千千萬,為何諸葛亮名聲最大。後人看重的就是他這從一而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氣節。這也是一個民族,國家,統治者需要的品質和靈魂。試想諸葛亮如果投降了,那麼他還會被這麼多人推崇嗎?或許他會過得很好,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但他卻未必能流芳千古。
國家需要這種氣節,如果人人畏難而降,侵略者打來個個貪生怕死,誰來保衛祖國?面對強敵就投降誰來打抗日戰爭?這種氣節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
17 # 賣魚的小樂
一句天下大勢解釋不了諸葛亮的行為。個人理解,諸葛亮的行為像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面高育良不停的推薦祁同偉一樣,這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是一種政治態度。其二,已經身在局中,即使是看清了當時的天下大勢難道束手就擒?天下大勢都是爭出來的,鹿死誰手未可知。
劉備簡歷蜀漢的的政治旗號就是興復漢室,在劉備集團的眼裡,曹氏集團再怎麼強大,他都是逆賊,是竊取的劉氏的江山。諸葛亮不臣服,仍然北伐,即是在向天下宣誓,漢朝還沒有亡,還有繼任者,也是踐行自己興復漢室的理想。
當時的諸葛亮已經身在局中,難道看清了曹魏集團的實力,就要舉國投魏?這樣說來,東吳的孫權也未必看不清楚雙方的實力,難道也要孫權放棄基業投魏?正式因為魏國的實力強,才有孫劉聯盟,想兩家爭出個天下大勢。即使現在曹魏佔據七分天下,但是想一想秦末時期項羽和劉邦差別,說劉邦會成為勝利者,這樣的話估計沒人會信。在曹魏佔據七分天下時,誰也不會想到最終的果實會被司馬家族竊取吧。天下大勢變幻莫測,能看清一時也看不清一世啊。
看諸葛亮的行為不能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我們看三國都是上帝視角,同時也是局外人,知道天下大勢,知道最終的結果,就想著諸葛亮難道看不清天下大勢嗎?為何不順眼天命,放棄蜀漢呢?這坑定是解釋不了他的行為的。
-
18 # 火煮水壺84501
諸葛亮就是個錘子。沒腦子貨。
諸葛亮的出現,在三國中實際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諸葛亮對於劉備最大的貢獻,就是持續在後勤方面的供給,但其軍事才能非常短缺。並不是吹的神乎其神的神人。他也是個人,有著優缺點的存在。
《三國志諸葛亮傳》說:成都平,為軍師將軍,置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這是說一般都是劉備在前面打仗,劉備的謀士是法正和龐統。攻城略地以後,然後把城市交給諸葛亮打理,劉備在前面戰鬥,諸葛亮在後面生產。諸葛亮作著後勤保障工作,是名副其實的後勤部長。
陳壽《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這是說諸葛亮政治優於軍事,善於治理軍隊,行軍有度,但是銳利度不夠,就是說善於防守,攻擊力不夠。
什麼神機妙算,算無遺策,都是對諸葛亮的神話,是那些豬肉燉粉條的吃多了的‘豬粉’,對諸葛亮的貼金,粉飾。對諸葛亮的誇大之詞。自劉備死後,諸葛亮就把持朝政,這種行為與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和司馬懿把持曹魏政權道理是一樣的。
曹操和司馬懿就是篡權奪位的大奸臣,而諸葛亮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大忠臣,這合理嗎?
諸葛亮重用自己的黨羽,董允,蔣琬,費禕,聽這名吧,將完廢矣,那蜀國還有個好。諸葛亮擴大自己在朝堂的話語權及影響力。對以李嚴為代表的反對派極力打擊。 這時蜀國,基本上是諸葛亮一手遮天,一人說了算,成了一言堂。劉禪就是傀儡。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諸葛亮真正的參與軍事行動的開始。對曹魏的作戰。勞民傷財耗損國力。本來蜀國就已經很弱小了,但還一再的對魏國用兵。我們知道打仗的話,耗費的是糧草和錢。耗費的是國庫,前面攢的還不夠後面花的。
因為這時荊州已經丟了,諸葛亮只能兵出祁山。好幾次都因為糧草無法及時到達前沿陣地,而撤退回國半途而廢。
如果蜀國能夠放棄進攻曹魏,休養生息,以逸待勞。那麼蜀國還能多堅持幾年,然而諸葛亮那顆膨脹的心,促使他要走這條危險之路。
可能是身體的原因,當時他已50多歲,身體不太好,可能想盡早的統一天下,早登皇位。所以不斷北伐。
致使功敗垂成,命喪五丈原。
諸葛亮其實是蜀國的司馬懿,但他沒有司馬懿的命好,沒有司馬懿的壽命長。只能是功敗垂成,徒勞無功啦。這就是諸葛亮不斷進行北伐的原因。
-
19 # 中書門下平章事
我經營一公司,行業老大是一個巨頭,我的規模也就他的十分之一,行業基本被我們兩家都佔了,我在努力的做業務,但每做一單都是從巨頭嘴裡搶的,巨頭也是想置我於死地。我手底下也有人想讓巨頭收購我們,可是巨頭提了一個條件,我的員工儘可能的接收,但股東必須都退出,我們幾個股東一算,雖然目前規模小,但還是能活下去,還是繼續幹吧。
-
20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話不能這麼說,如果曹魏有了七分天下,那麼蜀漢和東吳就是三分咯?我認為按照當時的形勢看,曹魏與蜀漢東吳應當是五五分天下。而且諸葛亮也不是認不清大勢或者說我們不能站在一個後人的視角上去苛責前人。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析。
一、天下形勢
曹丕即位之時,我認為天下的形勢並非是曹魏佔據七分。曹丕即位之時為公元220年,此時的天下形勢是這樣的:
我認為就這個形勢看,怎麼著也不像一個七分天下的魏國啊。我認為這個時候更像是一個蜀國和吳國加起來可以和魏國五五開的局面。因此就天下大勢來看,似乎蜀國的境地並沒有我們所想象中的那麼不堪。
並且蜀國獲勝的關鍵在於吳國,蜀國與吳國之間,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因此諸葛亮要做的就是不斷地聯合吳國,殺傷魏國的有效力量。
二、諸葛亮的執念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執著於蜀國的北伐大業?很簡單,原因諸葛亮已經在《出師表》中如此說: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那麼拼命,完全是為了報答劉備。如果諸葛亮不那麼做的話,可能在後世諸葛亮也不會被如此多的人所敬仰了。
我認為諸葛亮有一個很大的魅力點在於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歷史上其他人難以比得上的,正是因為這樣,諸葛亮才充滿了魅力。
曹丕繼位,境內無一起義,一動亂,百姓臣服。天下世子皆都以曹魏為正統,諸葛亮為何不識天數,逆天而行?內心已知並無勝算,以一隅鬥全國,真的是為了心中的執念嗎?
回覆列表
一切都是為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在臨死之際,把蜀國託付給諸葛亮,那麼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在劉備死後進行了五次北伐。五次北伐最主要的原因:
一、消除蜀國內部統一的矛盾,唯一的方法就是對魏國發動北伐,這樣蜀國的人心才會齊聚起來。
劉備死後,蜀國各種勢力逐漸浮出了水面,他們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不惜發動了戰爭,弄得蜀國民不聊生,諸葛亮為了不辜負劉備的託付,於是只能以北伐曹魏來解決蜀國內部統一的矛盾,隨著北伐戰爭的不斷進行,諸葛亮的威望也被大家所認可。
二、諸葛亮北伐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解決蜀漢集團當時並不是很強大的實力,和孫吳和曹魏的政權相比,蜀漢的政權非常弱小。而且對於這個事實諸葛亮也看的非常清楚,如果當時諸葛亮不發動北伐,那麼幾年之後,孫吳和曹魏政權將會對蜀漢政權構成極大的威脅,所以,不如趁大家的實力都不太強大的時候發動北伐,勝算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而且,諸葛亮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意識到,如果不作出改變,蜀國勢必會滅亡。
三、諸葛亮非常清楚領地對於蜀國意味著什麼,對於一個政權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領地,那就意味著在戰爭中會失去主導權,所以,諸葛亮趁機對魏國發動了北伐,一搶佔更多的領地。
四、諸葛亮要鞏固自己在蜀漢集團中的地位。劉備去世後,雖然把蜀國託付給諸葛亮,但是很多人都不服諸葛亮,稍微有一個差錯那麼諸葛亮就有可能會萬劫不復,所以,諸葛亮為了把蜀漢政權中的人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進行北伐就是一個團結蜀漢人心非常好的措施。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諸葛亮就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所以才對魏國進行北伐,這也兌現了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