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彼得堡的肥天鵝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題主所指的現代陸軍是哪個年代的陸軍?哪個國家的陸軍?動用多大規模的兵力?

    首先,我們知道馬奇諾防線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為防止德軍入侵,而在本國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一整套築壘防禦體系。法國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在一戰中被打疼了,不願意再拿眾多人命去填,所以採取了這種消極被動的防禦措施。然而這條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的築壘體系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德軍從法國與比利時邊界處的阿登高地地區突入,而此處恰恰是法軍防守的薄弱之處,隨後德軍繞到馬奇諾防線後方,使這條號稱堅不可摧的防禦體系變成了沒有一點卵用的鋼筋混凝土垃圾。

    現代資訊化、空天一體化立體戰爭的狀況下,要攻破馬奇諾防線除了繞到其背後攻擊的方式外,從正面攻破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畢竟這年頭世界各軍事強國都常備有精準打擊的中遠端地對空或空對地導彈、還有能夠在萬米高空投射的精準打擊炸彈,另外陸軍還有具有遠端打擊能力的火箭炮,比如我人民解放軍裝備的WS-2D火箭炮,射程高達400公里,完全能夠做到如武俠小說中所描述的“千里之外取人首級”的效果。如果在不考慮彈藥消耗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做到己方無一人損失而攻破它。

    各位看官如果覺得肥鵝回答得還行,不妨順手點個“贊”,肥鵝保證絕不會讓您吃虧。

  • 2 # 阿毛143459094

    我就跟你說說現在的陸軍打麻將防線。就拿現在的中國陸軍吧。我說的是2017年。不用講別的,重型火焰噴射器十分鐘就燒了流光。再來幾個溫壓彈!如果有時間,再給他放點兒lpg氣體,然後引爆!那簡直都不是個事兒!

  • 3 # 飛豬漲姿勢

    馬奇諾防線是法國於二戰前在法德邊境建設的鋼筋混凝土防禦工事,因法國陸軍部長安德烈·馬奇諾而得名。馬奇諾防線綿延數百公里,內部設施應有盡有。防線從1929年開始建造,到1940年才完工,耗資50億法郎(當時幣值)。根據1928年法國制訂的新貨幣法,一法郎含金量為0.065克,以今日金價計算,馬奇諾防線的造價相當於現在的875億人民幣!

    但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卻沒有阻擋住德軍閃電戰的腳步,德軍選擇從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突破,繞到了馬奇諾防線背後,讓整條防線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從戰略角度看,法國陸軍在馬奇諾防線的建設上完全延續了一戰時期的陣地戰、戰壕戰理論,妄圖以一條固定防線困住具有高度機動能力的敵人,這可能實現嗎?

    德國陸軍在二戰爆發初期創造性地採用閃電戰新戰術,讓這種一戰老古董般的固定防線失去了用武之地。雖然有有學者認為馬其諾防線雖然沒有保住法國,但防線的存在實現了一定的戰略威懾意義,使德軍沒有直接入侵法國,保護了阿爾薩斯-洛林工業區。但對於這條耗資巨大的防線來說,發揮的這點作用實在微不足道。

    如果是現代陸軍攻打馬奇諾防線,由於機動能力和機動手段遠遠超過二戰德軍,因此根本就談不上什麼攻打。現代陸軍可以透過直升機機降和運輸機空投的手段實施蛙跳戰術,在防線後方建立橋頭堡,把敵人切割包圍,然後輕鬆贏得勝利。

    在運動戰面前,所有陣地戰工事不管有多強大,都不可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 4 # 任心飛翔10

    攻陷馬奇諾防線是必然,大威力火炮,地對地導彈,火焰噴射車,機械化破雷車,成規模的坦克,裝甲車,現代戰爭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提高破擊力,死東西只能遲滯進攻做不到一戰時的輝煌,看過(拯救大兵瑞恩)的有印象隆美爾精心修築的防線只是造成美軍巨大的傷亡,照樣攻下了

  • 5 # 恨死然鵝活著

    炮彈雨、導彈雨,精確制導鑽地彈、子母彈,可勁地撒就是!天上的衛星配合,肅清地面上一切火力發射裝置,坦克洪流壓過去……

  • 6 # 文武張馳

    現代陸軍攻打馬奇諾防線結果仍然是勝利,比二戰時更加容易。

    現代化的陸軍可以召喚空軍對馬奇諾防線投擲溫壓彈雲爆彈凝固汽油彈鑽地彈,這些炸彈都對堅固的防禦工事有特殊的打擊效果。

    現代化的陸軍都有陸軍航空兵,可以直接機降於防線後方,或者遠端發射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摧毀部分工事,使工事裡的指揮官和士兵精神心理防線崩潰,不戰而敗。

    可以說,現代化的陸軍攻打馬奇諾防線結果仍然是必勝的。

  • 7 # FIRE火力點

    我是@全武鑑 ,我來回答!

    法國在二戰修建的馬奇諾防線在過去看或許有戰略價值,但放到現在就是個活靶子了。

    △法國“馬奇諾防線”地面入口及碉堡實拍

    二戰時的陸軍沒有精確導航系統以及精確制導炮彈,所以攻破馬奇諾防線這樣的地下防禦工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彈藥。

    但現代陸軍就不一樣了,因為有了精確導航裝置,無論是火箭炮、自行火炮、導彈發射車、行動式導彈等,都能對馬奇諾防線上的防禦工事進行精確定點轟炸,只要將馬奇諾防線佈置在地面的各種火炮碉堡、排氣通風口炸燬,馬奇諾防線的地下人員和武器裝備就會不攻自破,各種火炮及對地導彈轟炸後也不需要步兵進行補刀了。

    △現代陸軍使用的精確制導火箭炮系統

    如果擔心馬奇諾防線的工事太長,且經過精確轟炸後有漏網之魚,則可以分批次多階段的對馬奇諾防線的地下通風口進行雲爆彈打擊,這樣可以在堵住通風口的同時,也快速的消耗地下的氧氣以達到殺傷敵人的目的。

    所以,現代陸軍不管用何種手段攻打馬奇諾防線,基本都可以在確保己方零傷亡的情況下快速的摧毀它。

    △馬奇諾防線上用水泥製成的火炮碉堡實拍

    從網上公佈的法國馬奇諾防線戰略構成圖就可以看出,雖然地下工事很多,地面碉堡也都是厚厚的鋼筋水泥,但卻存有很多致命的要害。現代陸軍只要對這些要害進行精確摧毀即可威脅整個馬奇諾防線。

  • 8 # 5LLL

    問的二球問題,現代各類火炮威力和精度是二戰能比的嗎?還有大到衛星小到無人機精準航拍偵查,各類導彈火箭彈燃燒彈,這一通下去,最後進攻的時候有重型坦克、裝甲車,上邊還有武裝直升機配合

  • 9 # 孤竹西園

    現代陸軍攻打馬奇諾防線的話,首先要評估馬奇諾防線能承擔的爆炸量,然後使用巡航導彈、遠端大口徑火箭炮進行第一波火力打擊;陸軍推進,再次使用各種口徑火炮飽和攻擊,陸航武直精確打擊;抵達防線,使用近程火力繼續攻擊,各種反坦克、反工事近程導彈精確補充打擊。最後,步兵上去清點戰果。

  • 10 # 行駛在鋼鐵大道上的人

    現在己沒有傻子帶兵去攻打馬其諾防線,馬其諾防線也是一個傻子建的,山上建了工事,可兩邊卻能自由透過,到底能防什麼?既然可以繞到後面去攻打,為什麼要去正面打?

  • 11 # 穆如清風53509524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軍方開始研究如何防禦德國和義大利入侵。一九三0年,上臺伊始的法國國防部長馬其諾,將由其前任綜合了法國福熙、貝當和曉夫勒三位元帥爭論多年的防禦計劃交由議會討論,獲得90%以上的多數透過,並在此後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邊境建造了一系列防禦工事,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馬其諾防線”。

    但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卻沒有阻擋住德軍閃電戰的腳步,德軍選擇從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突破,繞到了馬奇諾防線背後,讓整條防線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從戰略角度看,法國陸軍在馬奇諾防線的建設上完全延續了一戰時期的陣地戰、戰壕戰理論,妄圖以一條固定防線困住具有高度機動能力的敵人,這可能實現嗎?

    德國陸軍在二戰爆發初期創造性地採用閃電戰新戰術,讓這種一戰老古董般的固定防線失去了用武之地。雖然有有學者認為馬其諾防線雖然沒有保住法國,但防線的存在實現了一定的戰略威懾意義,使德軍沒有直接入侵法國,保護了阿爾薩斯-洛林工業區。但對於這條耗資巨大的防線來說,發揮的這點作用實在微不足道。

    如果是現代陸軍攻打馬奇諾防線,由於機動能力和機動手段遠遠超過二戰德軍,因此根本就談不上什麼攻打。現代陸軍可以透過直升機機降和運輸機空投的手段實施蛙跳戰術,在防線後方建立橋頭堡,把敵人切割包圍,然後輕鬆贏得勝利。

    在運動戰面前,所有陣地戰工事不管有多強大,都不可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資訊化,現代化戰爭中,任何堅固的工事,防線,在強大的核武面前,都是一堆泡沫,頃刻間,灰飛煙滅!

  • 12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我要是現代陸軍,我根本懶得打,直接用現代化的裝甲洪流衝過阿登山區,繞過防線不香麼?

    一定要打的話,那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打法在現代看來是十分單調的,雖然那會兒比“炮兵打了步兵衝,步兵衝了炮兵打”的一戰要好了那麼一丟丟。

    所以有的人產生了錯覺,認為馬奇諾防線在現代就是渣渣,翻手即滅。

    恰恰相反,馬奇諾防線就算放在現代,也屬於非常堅固的堡壘,絕非什麼火力開路,隨便炸炸就能搞定,它是集陣地戰之精髓的產物。

    雖然現代武器技術發達了,但能輕鬆端掉馬奇諾防線的國家還真沒幾個,能適用的武器也不算很多。

    馬奇諾防線的要塞,雖說還不至於防備核武器,但它具備相當大的規模和深度,簡直就是一個修築在地下和山體中的城堡。

    而且,為了應對一戰時那種大規模的毒氣戰,馬奇諾要塞也具備一定程度的防生化能力,理論上對放射性的沾染也具備一點抵禦能力。

    想想當年志願軍在上甘嶺的坑道,無非靠的是反斜面工事、交叉式射擊口和哨位式的正面陣地,就能硬挨美軍的暴揍,雖然炸得兔子得了火力不足癌,但終究也沒把這些簡陋坑道怎麼樣。

    馬奇諾防線可是當時世界頂級列強傾國之力打造出來的戰略防線,豈是上甘嶺那些石頭洞能比的?它擁有地鐵、醫院、工廠、發電廠、製氧裝置、專用過濾通風室,主體鋼筋混凝土構成,採用了300mm厚的裝甲炮塔,一些地段連水泥頂棚都厚達3.5米,能連續扛住2發以上420mm臼炮的高拋轟炸。

    此外,法國人還藉助了萊茵河、萊因運河等作為護城河,甚至引來了河水,製造出了大片的人工沼澤,又設定了大量的反坦克壕、龍牙、斷崖、雷區、鐵絲網、金屬樁、電網。防線被分為縱深達14公里的保障帶,以及縱深6-8公里的防禦帶兩部分,端的是易守難攻。

    讓陸軍去衝擊馬奇諾防線,不說當年,就是現在也沒多少國家做得到,比如那世界軍力排行第七的韓國,你讓他們打個試試?

    要塞裡那些為了防禦重炮轟炸而修築的永備工事,完全就是為塹壕戰連綿的炮戰轟炸而設計的,它們的支援力相當強勁,你就是讓現代轟炸機去扔一堆常規炸彈,火力密度也未見達得到一、二戰水平。

    有人會說導彈,問題是,許多導彈其實裝藥量也沒到很誇張的程度,與航彈差不多。只不過它們走的是精確打擊路線,攻擊更高效罷了。

    人家本來就預備了讓巨炮群轟炸1年的,你丟過來的導彈再精確也沒用啊?就算用了彈道導彈,毀傷能力也極其有限,畢竟對方是一座超規模的多層次防禦體系,而非幾個普通的碉堡群,整個馬奇諾有5800個永備工事,一個個全炸完到猴年馬月去了?

    至於有人說的火箭炮和溫壓彈轟炸,這就純屬扯淡了,火箭炮的打擊突出的是短時間內的火力密度,對付普通的單位當然是摧枯拉朽,但是這種密度的提升並不足以將強度提升到破壞一個堅固的掩體式永備工事群。

    溫壓彈固然能拿來打擊坑道、壕溝中的人員,美軍在阿富汗追剿塔利班就很喜歡使用這種武器,但溫壓彈也非萬能,它被過度神話了。

    在衝擊威力強度上溫壓彈比普通的梯黑炸彈還弱點,而它那些恐怖的高溫、氧氣消耗、浮塵窒息等,對僅留有出口的混凝土封閉式多層大型堡壘殺傷不大。

    實際上,俄製的溫壓彈在敘利亞戰場上使用的相當氾濫,但他們也沒表現出一些軍事幻想家們幻想出的“殺光光”威力,僅城市的樓房就抵擋了不少溫壓彈的殺傷。普通的溫壓彈與越南戰場上那些用來開闢機降場的巨型雲爆彈也不一樣,想想看,你要炸的是一個僅縱深寬度就有8公里的綿長要塞群,得需要多少溫壓彈?

    真正能解決問題的,還是現在透過轟炸機投擲的巨型鑽地彈,它們才是對付堅固工事的主力。以現代鑽地彈的能耐,打穿馬奇諾防線的山體頂層毫無問題。

    如果再加入鑽地雲爆彈和精確制導飛彈,像海灣戰爭時轟炸阿米里亞防空洞那樣,一個開洞,一個殺人,靠高溫能把幾層的人統統烤死,有現代化的消防和抑爆裝置都沒用。

    所以,光靠陸軍單位,其實沒有辦法簡單解決馬奇諾防線,這是個必須空軍、火箭軍參加的戰鬥。

    非要讓陸軍上去戰鬥,打到最後還得是硬磨,比如下面這段最沒想象力的打法:

    先釋放偵查無人機,對要攻打的防線段進行偵測,然後用精確打擊和陸航儘可能消滅掉髮現的炮塔、掩體、小型工事。

    消滅不掉的大型工事,採用煙霧進行持續的視野遮蔽,阻止其觀測和有效反擊。

    裝甲部隊可逼近到一定的距離,在遊動中採用直射的爆破彈和炮兵火力呼喚,進一步清除對方暴露的火力點。

    武裝直升機在此期間進行不間斷的空中掩護,發現有火力點,立即用火箭彈將之消滅或壓制,運輸直升機開始逐步下兵。

    裝甲車攜帶步兵上去逐碉堡、工事、隧道的啃,爆破和封閉上層出口,監視和封鎖下層出口,確保險峻地點的火力點不復活。

    這就不是個輕鬆的活計,視兵力規模看攻擊大小,能對付的也僅僅只是馬奇諾防線的一隅。

    有人會質疑,現代武器怎麼就不能對付馬奇諾了?不然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弄個反物質武器,一炮連山都撅了?我還拿殲星艦連地球一起噴了呢。

    還是那句話,現代常規武器並不在強度上優於過去的武器多少,足夠堅固的永備工事並不容易被拿下,否則你以為上甘嶺那些志願軍為什麼能在美軍翻倍的火力下倖存並打出優勢交換比?

    所以,在沒有航空鑽地彈連續打擊的情況下,僅靠陸軍對付這種超大規模工事群很難,除非你動用化學武器、核武器,幾顆VX解千愁。

    就這還得配合完備的戰術,否則光那厚厚的山體,中子彈來了都沒轍。而且,大當量的核武器根本不掌握在陸軍手中。

    或者你可以把冷戰時的核大炮搬來,連續轟個一陣子,靠吹也把對方吹平了。

  • 13 # 海事先鋒

    首先,我們先對馬奇諾防線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馬奇諾防線是法國建造在法國同比利時、德國邊境線上的堅固防線,這條防線長達390公里,縱深也非常可觀,在部分重點區域,構築了3層共綿延8公里縱深寬度的防禦工事。整個防禦工事結構複雜,類似於現代版的“萬里長城”,內部佈置了重炮堡壘、機槍碉堡、混凝土倉庫等設施,而且配備了完整的工廠、發電站、醫院、指揮所、宿舍、食堂等生活、辦公設施。

    圖為馬奇諾防線裡的醫院。

    在二戰爆發之前,法國和英國的軍事專家都認為馬奇諾防線是一道堅不可摧的“天才防線”,他從1927年開始規劃設計,到1936年基本建成。當然,也不可能在390公里長的防線上,到處都有連續的工事,一些地區的碉堡並不密集,但是精心設計了防禦設施和射擊角度,確保火力能夠連續覆蓋,在各個分散的重要工事之間,有有軌電車和交通設施連線,在一些大型的山體上,則挖建了多層式的地下結構,佈置了永備作戰的物資和設施。

    圖為馬奇諾防線內的倉庫設施。

    和現在大多數認為的一樣,筆者也認為馬奇諾防線基本無用,當然這都是馬後炮了,如果以當時人的眼光來看待,馬奇諾防線就是天才設計。他讓法國和比利時、德國接壤的平原部分,得到了防線的保護,而在防線南部的阿登山區,則因為交通落後、山地複雜,不需要設定防線。最終,德國機動部隊跨過阿登山區,繞過馬奇諾防線擊敗法國,完全也是一種天才戰術,畢竟那是“閃電戰”和裝甲部隊叢集使用的初創時期,法國也沒有料到德國會有這麼一手。

    圖為馬奇諾防線的內部構造。

    不過,以二戰的德軍去硬碰馬奇諾防線,顯然也是萬萬不能的。德國雖然陸軍強大,但是馬奇諾防線的重點區域都具備抗擊420毫米臼炮轟擊的能力,而且儲備了斷絕後援之後,連續抵抗1年以上的物資,如果以二戰德軍的裝備去強攻馬奇諾防線,那法國人當真是可以安枕無憂睡大覺了。但是歷史沒有假設,法國人設計了不會移動的防線,那麼擊垮他的最好辦法當然是繞過去,現在想來,德國的戰術也是如此的合理科學,反倒是映襯了法國馬奇諾防線設計上的愚蠢。

    圖為凝固汽油彈的攻擊效果。

    話說回來,二戰時期德國的裝備難以攻克馬奇諾防線,那以現代化武備武裝的現代陸軍,能否直接強攻馬奇諾防線呢?筆者認為還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區分國家,如果讓伊朗、敘利亞、土耳其、沙特、韓國、日本等這樣的軍力中等或者較差的國家去強攻馬奇諾防線,顯然是難以攻克的,畢竟堅固的防線是可以抗擊大部分陸軍火力的攻擊的,不管是普通的對地攻擊導彈還是一般的炮彈,都無法奈何。

    圖為馬奇諾防線的覆蓋範圍。

    換言之,要攻克馬奇諾防線,現代陸軍得拿出一些中等軍事國家所沒有的“大殺器”出來才行,我們先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凝固汽油彈,雖然這種彈藥如今已經禁止使用了,但是美國依然為自己的軍隊配備了名為“馬克-77”的大威力燃燒彈。這種彈藥最大的特點就是用特殊的化學材料,讓大火可以在任何附著物上燃燒,直到燃料耗盡為止,甚至可以在水面燃燒。當年,美軍在二戰中就對日本的東京使用了凝固汽油彈攻擊,大火甚至把湖泊裡的水都燒沸騰、蒸發殆盡了,可見其威力。

    馬奇諾防線雖然堅固,但是任何防線總還是有通風的裝置,有進出的道路,有對外的視窗,那怕是射擊的視窗,只要有開口,那大規模的凝固汽油彈攻擊下,大火就能燒進去,用這種方式對付馬奇諾防線是最合適的,他可以從三個方面造成防線內的人員傷亡,一個方面是直接用火攻擊人員,使其失去戰鬥力。第二個方面是,燃燒會帶來高溫和毒氣,而防線內大部分工事通風條件不好,溫度散發不出去,隨著溫度的升高和毒氣的擴散,工事內的人員都將會殞命。

    圖為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導彈。

    第三個方面就是,高溫燃燒,會耗盡防線範圍內的氧氣,造成嚴重的缺氧環境,防線內的工事又比較封閉,自然補充補上氧氣,倖存的人員,也可能會因缺氧而窒息。只不過,凝固汽油彈的攻擊太過於不人道,該武器已經被聯合國禁用。那麼,如果不用凝固汽油彈,還有什麼武器能夠對堅固的工事進行打擊呢?還有,那就是核武器。

    圖為鑽地彈攻擊效果。

    圖為溫壓彈攻擊效果。

    在二戰之前,世人都還沒有認識到核武器的威力,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在建造中從來沒有考慮過防核打擊和防核輻射。二戰時期,不論再堅固的防禦設施,除非使用了現代化的、及其特殊的防禦構造,否則都扛不住核武器的打擊。有人要問了,那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把核武器裝備給陸軍的?答案是有,比如說俄羅斯陸軍,他們就擁有“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可以換裝核彈頭進行打擊。

    圖為馬奇諾防線的山體部分構造。

    核武器的攻擊會產生衝擊波、爆炸、高溫、燃燒、核輻射等多種殺傷方式。一發核武器的攻擊之下,就可以造成大範圍的缺氧、核輻射和劇烈的爆炸和衝擊波。即便是有人能夠倖存下來,他周圍的水、食物也受到核輻射的沾染,會導致失去安全可靠的水源、食物,一旦食用了核輻射沾染的物品,就可能失去生命。

    圖為馬奇諾防線內的軌道交通設施。

    當然,有人要說,用核武器就是開了掛。那如果除了核武器,還能用什麼呢?也可以使用現代陸軍的陸軍航空部和無人機等武器。現代化的察打一體無人機,比如我國的彩虹-4,可以做到續航20多個小時,基本上全天圍繞目標巡邏,人在工事內總還是要出去的,無人機由於不需要生命支援系統,因此可以對目標做到凝視和露頭就打。打擊使用的彈藥,可以選擇溫壓彈和雲爆彈,產生高溫和缺氧環境。

    圖為俄羅斯的溫壓彈。

    總之,打擊馬奇諾防線這樣的目標,只要讓他失去了保障能力,就可以將其攻克。只不過,最聰明的辦法當然還是繞過去,誰能沒事幹,非要攻擊一個不會移動的防線呢?這不就成了非要踢鋼板了嘛。

  • 14 # 阿水222154900

    現代陸軍也要分是哪個國家的,當今世界第一梯隊國家的陸軍當然能攻克馬奇諾防線,問題是成本不划算。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消滅對方有生力量,強攻不如繞過去切斷他的後援,佔據他的後方,困死他還好一些。誰沒事消耗大量資源去攻打一個死的堅固防線?

  • 15 # 胖老爹

    老式紅箭73的反坦克導彈直接敲掉各個火力支撐點,然後直升機機降爆破各重要節點和出入口。設定大面積的運動感測器和無人監控裝置加遙控武器站控制周邊範圍。只要一發現對方部隊有大批次集結的情況,就可以呼叫武裝直升機群進行屠殺了。白天更簡單了。幾架炮艇機就可以把完全沒有防空的地面部隊按在地上死命的摩擦了。攻堅?沒必要了,自己出來投降不香嗎?

  • 16 # 小瘋瘋34

    馬奇諾防線,當時的德國其實是選擇“繞過去”了。那麼換成現代的軍隊和武器呢?我的回答應該是:它可以被攻破,但是代價絕對高昂。

    如果穿甲類武器“可勁造”,當然可以攻破……關鍵是你需要消耗多少,三千枚還是五千枚?永久性工事一旦開始發揮作用,你除非完全摧毀他——開啟缺口往往意味著一個又一個的陷阱,幾乎可以讓你的機械化部隊難以推進。

    現代戰爭如果打馬奇諾這樣的堅固防線仍然不上選,有制空權完全可以“從上往下”打,沒有制空權恐怕軍隊也推進不到防線附近,所以說馬奇諾很硬,卻已經沒什麼必要了。

  • 17 # 黑白世界瞰天下

    現代陸軍攻打馬奇諾防線會摧古拉朽,傷亡很少。

    由於一戰西線絞肉機式的陣地戰讓德軍付出了重大傷亡,因此一戰後,法國投入巨資50億法郎建造了大量混凝土結構的工事,這些工事有隱藏由隱藏在地下通道互為連線,防線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

    法軍幻想二戰時的德軍又來啃這硬骨頭,但德軍出奇招,兵鋒借道盧森堡和比利時繞過馬奇諾防線,讓馬奇諾防線形同虛設,成為戰爭史上的一大笑話。

    如果我擁有現代的陸軍裝備,我根本不用指揮大軍像二戰德軍借道盧森堡和比利時繞過馬奇諾防線,直接強攻就行?有的人會質疑,那不是很蠢嗎?擁有現代化的陸軍裝備卻去強攻堅固工事?那不是自找傷亡嗎?那是他們不會打而已。

    我要打,會這樣打。

    一、首先我不會愚蠢的用步兵去強攻馬奇諾那堅固的工事,而是會派出少量的偵察兵避免傷亡的監控對方在馬奇若防線的軍隊就行。其他任何部隊,都跟馬奇諾防線保持足夠的距離,這個距離是指二戰火炮射程之外的距離。

    二、我會利用現代陸軍手頭掌握的各種偵查裝置,如無人機、偵查直升機(還沒用到衛星,大型高空偵察機),首先掌握敵方的炮兵陣地,重要屯兵點、指揮所,油料,彈藥地點。第一波打擊中就優先打擊敵軍的炮兵陣地,殺傷力巨大的單門大口徑火炮,這些幹掉了,那就是我能打你,你幾乎沒有還手能力。與此同時,對各級指揮所進行精確打擊,首先幹掉指揮人員,讓大兵們變成“無頭蒼蠅”亂成一團,進退失據。

    三、怎麼打,用什麼武器?

    二戰時火炮,火箭炮的基本都在二十公里以內,但現在陸軍的火炮很多都達到三、四十公里,用增程彈甚至達到五十到七、八十公里,

    更重要的是現在陸軍的這些武器,都是自走的多,打擊精確,快速,進退陣地遊刃有餘,這些火炮和火箭炮,可以發射(榴彈傷榴彈、爆破榴彈、殺傷爆破榴彈)、甲彈(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子母彈(反坦克子母彈、反步兵子母彈等)及特種炮彈(照明彈、燃燒彈),如果要精確打擊,管可以發射精確制導炮彈,火箭彈一樣,但發射出去的火箭彈威力更大。

    因此,我會讓那些坦克,自行火炮,火箭炮保持在安全距離之外,根據需要盡情選擇適合的火藥予以點名打擊,精確打擊,根本不用擔心有什麼損失。

    現在陸軍,基本都有陸航部隊,各式武裝直升機攜帶的火箭彈、對地導彈,只要保持低空幾公里之外就可以實施安全的打擊,二戰時的高射炮你能對付嗎?輕重機槍也就二、.三千米的有效距離射程,對有防護裝甲的現代直升機,連撓癢癢都無能為力,只能乾瞪眼。

    那些在工事裡的人想抱頭鼠竄都無能為力,還有各式火炮,火箭炮等著你出工事進行火力覆蓋。更不用說現在陸軍有的還有短中程導彈,這可以更遠距離的打擊,甚至用鑽地彈讓深藏地下工事的人一彈銷魂,集體團滅。

    因此,跟現在陸軍打,現在的大兵可以利用現在武器吹著口哨,唱著小曲安全的單方面虐殺。躲藏在馬奇諾防線工事裡士兵沒有一絲作用,守不能守,跑不能跑,如果有幸中大獎被打中地下彈藥庫,油料庫,那就會讓地下工事變成人間地獄。

  • 18 # 秋塘夜雨

    有些人打下的意思是全部佔領,其實對於一個防線而言,撕開一個口子,那麼這條防線其他部分還有什麼意義?目前世界各國的偵查手段比二戰先進很多,且馬奇諾防線主要是炮臺作為攻擊手段,各工事的頂部厚度達3.5米,炮塔牆壁是裝甲與混凝土,厚度達300毫米,跟戰列艦差不多,且為了減緩對方的機動性,還有很多斷崖,鐵絲網,雷區。

    這種防線在當代陸軍面前效能如何呢,個人覺得沒有意義,因為在當代機械化部隊面前只用在馬奇諾防線上撕開五公里左右的口子就能直撲巴黎。

    而當代陸軍的攻堅手段有什麼呢?

    1.巡航導彈。這種導彈可以精確打擊,利用特種兵對堅固工事做鐳射照射,完全可以精確打擊。

    2.打掉表面炮臺後,後面我就想不出能威脅當代資訊化陸軍的東西了。

  • 19 # 逍遙190688573

    這個根本性質的問題,,防守的還是2戰武器的話,3天結束戰鬥,,空投鑽地炸彈,空氣燃燒彈,巡航導彈,中子彈,隨便整點,就完事了

  • 20 # 不知道叫啥子3

    看誰來打了…

    非洲黑叔叔來打,自然會丟下一堆屍體,然後碰得頭破血流,慘敗…

    如果是軍事力量排名10-20這種比較能打的辣雞…那關鍵是看對手…

    但如果是大佬,這種防線基本上和紙糊的沒啥區別。

    溫柔點的用溫壓彈、雲爆彈、重型鑽地炸彈(能打穿60米混凝土那種)、火箭炮洗地…

    如果遇到脾氣暴躁的,一發大伊萬就來了…一發不夠就再來一發!

    防線?不存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于謙《脫口秀大會》拿抽菸人設當包袱,是在蹭王源熱度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