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苑一起成長

    有曆法專家提出中國的“春節”應該放在“立春”日了。其實,只要具備一定的歷法知識,就會發現,“立春”日是比現行所謂“春節”要合理的真正的“春節”。

    “陽曆無月,夏曆無年”,也就是說陽曆的“月”不是自然的“月”(即與月亮盈虧沒有聯絡),而是人為固定劃分的;而夏曆的“年”也不是自然的“年”,而是人為的用19年7閏的方式以接近迴歸年的目的“搓合”出來的。

    比如說,夏曆猴年(2004年)有384天,而夏曆雞年(2005年)只有254天。所以,以夏曆過“一年一度”的“年節”是不合理的。夏曆適合被使用來過“月節”,比如“中秋節”。而像每年首日這樣的“年度節”——“春節”,應該採用太陽曆來過。

    夏曆的“大年初一”,其實是最接近“立春”日的月首日(因為夏曆的“月”是嚴格的天文意義上的“月”),這只是從曆法層面上逼近“春節”的日子,而並非真正的“春節”。所以,作為最重要的一年一度的“年度節”,顯然應當採用符合太陽曆的節氣——“立春”日,也就是公曆的2月4日(誤差不到一天。同時,符合夏曆的“月節”如中秋節等也應當被保留和發揚。兩者並不矛盾。

    現行的“春節”的歷史,只有90年,是1914年由袁世凱確定的。當時中國採用了公曆,為了保留傳統文化,當時的內務總長建議中國設立“春節”(夏曆元旦)、“夏節”(端午日)、“秋節”(中秋日)和“冬節”(冬至日)。自此之後,夏曆歲首才被稱為“春節”(以前叫“元旦”),這個“春節”歷史並不悠久,也並沒有很多人所說的那麼意義重大。

  • 2 # 龍華蔡老師

    節日安排在農閒時間。你會發現咱們的農曆節日與農耕文化密不可分,所有的節日都在農閒時間,農忙播種時、收割時基本沒有節日的。

  • 3 # 芮丹傳統文化

    其實在中國的古代,也就是1912年之前,春節是從立春這天開始算的,後來經過袁世凱的改革後,才按現在的從農曆初一這天算新年的第一天。

  • 4 # 芸窗夜話

    春節,俗稱過年,是根深蒂固的中華民俗文化與節日。影響深遠,農曆大年初一為元日,舉國歡慶,新歲降臨,民眾辭舊迎新飲宴娛樂遊玩祝福。千百年沿襲下來,這種民俗文化是改變不了的。

  • 5 # 黃長樂

    春節對應的是曆法,即農曆新年的第一天開始,即為春節。而立春是一個節氣。嚴格來說,中國傳統的節氣劃分是根據長江流域的氣候特點進行的,對黃河以北、南嶺以南的地區並不合適。如果要把春節與立春合併,勢必要將曆法與節氣重疊,這顯然做不到。

  • 6 # 閩都行者

    春節設在立春沒有道理。這是兩個概念和意義。

    春節是節日,立春是節氣。春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是漢武帝時期頒佈的節日日期,為了辭舊迎新,祛惡迎福,把民俗和娛樂性結合一體的活動。自漢朝到清朝,這是宮廷最重要的典禮,而且禮儀規矩繁瑣森嚴。因為朝臣要向皇帝進獻賀禮,齊呼萬歲。民間則祭門神和祖先,寄託著新年轉好運。因此,春節都要放鞭炮,貼春聯,掛紅燈籠,代表著希望和幸福。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又叫正月節,意味著春天的到來,適合播種。這和農耕社會的生活密切相關。工業社會就不再重視節氣,因此多數人不瞭解二十四節氣,不過是藉機娛樂和團聚。而且立春的氣候一般指嶺南地區,不適合全國各地,東北在立春這天依然不適合耕種,要到穀雨或立夏了。

    簡而言之,立春是氣候節氣,全國各地冬春分界不一樣,不能作為慶祝春天到來的節日。

    辛亥革命勝利後,因為使用西元曆法,曾按照公曆一月一日作為春節,但遭到百姓反對。袁世凱成為大總統後,規定春節依舊按照農曆來設定,公曆的新年第一天則稱作元旦。從此,春節、元旦的節日被固定下來了。

  • 7 # 道路遙

    在人們的潛意識裡,立春一到,春天也就開始了。但有的人就疑問了,既然是春天,為什麼我們這邊還是白雪皚皚寒冬景象呢?到底立春是春天的開始嗎?根據其含義,立春就代表著春天來了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立春的含義及寓意吧。

    立春是春天的開始嗎 立春就代表著春天來了嗎

    立春,從節氣含義來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但如果從氣候來看,立春並不是春天的開始。

     古今說法是不同的:

     一種說法是從“立春”開始。理由是“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一般在陽曆的二月四日至五日,也正好處在春節前後的十天之內。但單以"立春"為春天的開始,並不符合天氣的實際情況。

     二是傳統的說法。中國農曆的春天,是指正月、二月、三月。並把正月叫做“初春”“孟春”,二月叫做“仲春”,三月叫做“陽春”。這種說法比較合乎實際。

     第三種說法是現代氣象學的規定:是連續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由熱帶到寒帶,還是以平均氣溫為標準來確定進入春天的遲早較為科學。

     古籍《群芳譜》中這樣解釋的:“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地拉開。

     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立春氣候特點:

    立春節氣,時至立春,在北迴歸線及其附近一帶,風和日暖、萬物開始生長,氣溫、日照、降雨等,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可明顯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中國地域廣闊,主要位於低、中緯度上。低緯度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緯度30度間的空間範圍,即30°N至30°S以內地區,包括熱帶、副熱帶兩個熱量帶,是全球太陽輻射和熱量比較集中的地帶。低緯地區,多雨、多風暴、光照足、溼度大,季節轉換時降雨量、光照、風暴等變化明顯。中緯度是指南北緯30度-60度之間的緯度帶,高、低緯度的盛行氣團在這一帶相互交迭,氣旋活動頻繁,溫差大,季節轉換時氣溫變化明顯。不同的緯度,其氣候有很大差異。

      “立春”是季節類節氣,標示著進入了春季,代表溫暖、生長。冬春的地域分界線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當立春交節時,那一線以南地區,已有春的氣息了。立春是一個略帶轉折色彩的節氣,這種轉折在全國範圍並不是十分明顯。“四立”標示著四季輪換,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變化規律,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氣溫等等的變化規律。立春後陽氣開始上升,日照增加,白天漸長,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生長的季節,萬物至此漸次復甦,天氣開始逐漸回暖。交節時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南方嶺南,早春的氣息已撲面而來;而在北方,萬物仍蕭索,有的地方還在下雪,立春,更多隻能說是春天的前奏,並沒進入春天。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立”的具體氣候意義並不適用於全國各地。季節轉換雖能反映黃河中下游四季氣溫變化分明的氣候(氣溫)特點,但“立”的具體物候、氣候意義卻不顯著。“立”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意義。在中國氣候學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至10℃ 以上的始日作為劃分為春季開始。

  • 8 # 三色視界

    過年,是根深蒂固的中華民俗文化與節日。影響深遠,農曆大年初一為元日,千百年沿襲下來,這種民俗文化是改變不了的。“爆竹聲聲一歲除,總把舊桃換新符”,過年是華人舊的結束,新的開始的標誌,這個節日也是農耕文明的標誌,因為24節氣繞著春節轉,所以才出現中國曆法獨有的閏月

  • 9 # 愛喝茶的精靈

    以前的春節就是在立春這天,中國傳統的干支紀年法和二十四節氣有很大的關係,一個節是15天,一個氣也是15天左右,一個節加一個氣就是30天左右。中醫養生,奇門推演,八字排盤…都是根據節氣變化確定的時間節點!西方的12星座的切換時間,也跟節氣的變化時間一致,只是區分點不一樣!

  • 10 # 半支蓮6

    把春節設立到立春這一天?我認為沒道理,沒必要。

    春節,民間依然叫“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著濃厚的中華文化的內涵。“除夕”“初一”等意象,象徵著除舊迎新、永珍更新、新的起點、新的希望,已深深地根植於民族文化的沃土,成為一種共同的記憶和習慣。

    時代變遷、新舊文化地碰撞,我們能抓住的、傳承下去的東西已經不多了。如果再把最具傳統文化底蘊的“春節”“統一”掉,那中國還是中國嗎?

    不錯,農曆春節日期具有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是針對陽曆來講的,但它不足以成為改變春節日期的理由。中華民族包容性很強,從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宣佈實行公元紀年,並依然保留農曆(陰陽曆),適應農耕生產。七十年來,兩套曆法和諧共處,元旦、春節相得益彰,並沒有因此而帶來任何不便。

    “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一年一年四季中“春”的開始。意義足夠豐滿,不堪“春節”的厚重。

    因此,我認為,春節的日期不能改變。

  • 11 # 米樂讀書

    春節可以設在立春這一天過麼?

    如果單純從節日定義的角度,我認為二者可以在同一天來過。

    節日屬於一種民俗文化,是對生活中重要日子的紀念。節日的日期是可以改變的,即使改變了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也不會造成絲毫影響,這不過是民間百姓的習俗和習慣而已。

    而節氣的確定卻很嚴謹,它是古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其實我們今天所過的“春節”和百年前的春節日期是不一樣的。中國古代的習俗,春節和立春就是在同一天。現在把春節和立春分開,也是延續了傳統。至於這個傳統,不過百年而已。

    中國古代民間風俗,春節和立春是同一天

    在1914年之前,中國的春節和立春的的確確就在同一天。很驚訝是不是?沒錯!傳統民俗就是這樣的。由於“立春”是傳統的24節氣之首,從這一天開始,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開始了一年的耕種,於是中國古代人民就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相當於現代的"春節"。我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本身節日的設立就是為了對重要日子的紀念或慶祝,“立春”代表了春的開始,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完全符合春節的定義。

    為什麼要更改“春節”和“立春”在一天慶祝的民俗?

    時間回到100年前,話說在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將“元旦”調到了公曆1月1日。在此之前,華人的“元旦”是農曆“正月初一”,也就是今天春節的日期。不過當時,只是改動了中國傳統“元旦”的日期,春節和立春還是在一起來過。

    可是幾年之後,也就是在公元1914年的1月21日,當時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給當時的大總統袁世凱提交了一份關於擬定節假日的請示報告,其中第一次提到了要擬定一年中的四節,分別是春節、夏節、秋節和冬節。這四個節日分別對應的是: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這份報告的名字叫做《定四季節假呈》。

    這份申請報告獲得了袁世凱的批准,於是,中國從那時開始使用公曆的演算法,從曆法上正式把農曆正月初一定位“春節”,把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而“立春”則變成了普通的節氣了。

    結論

    綜上而論,如果單純從節日的角度,我認為把立春和春節放在一起也無不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的“清明節”就是節日和節氣在同一天。

    但時至今日,“春節”所包含的意義已經不止於慶祝春天,我們已經給“春節”賦予了太多的寓意和希望。今天的“春節”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慶祝一年之始,永珍更新,闔家團圓的節日,也是全世界華人共同的佳節。

     

  • 12 # 步蘭香407

    春節,也叫過大年,公曆未確立之前,我們中華民族實行的是夏曆(農曆)。自夏朝開始就有了曆法,按照十天干與十二地支配伍,計年計月,計日,計時都遵照這一法則。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實際生活勞動中積累總結出來的非常科學的紀年法,在安排農事,休閒養生諸多方面非常合理。特別是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很科學,到什麼季節從事什麼活動非常準確到位。所以春節不能隨意改動,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是自然規律。

  • 13 # 洪鐘悠揚

    有道理。因為春節是年,而立春不是歲首,過春節就是過年,所以春節要定在農曆元月一日。這是從1912年開始的。

  • 14 # 驛外梅花雪

    春節剛剛過去,萬物復甦,就看到有人提出春節是否應設立在立春這一天的問題?個人以為,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探討春節的歷史淵源和過春節的意義。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春節的歷史淵源。春節,俗稱年,過春節俗稱過年。年,過年,對我們中國,對華夏民族來說,由來已久,已逾4000餘年。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過年,來自上古曆法,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據古籍記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天皇氏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被後世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用於曆法,既形成了我們華夏民族獨具智慧的太陰曆既農曆,它根據月亮的執行週期來確定月和年,月亮每一次圓缺晦明為一個月,取12個月為一年。一年為354.3672天,比陽曆年少10.875天。故此,我們的祖先為使太陰曆與太陽曆既陽曆保持一致,又創制了閏月之法。太陽曆既公曆,亦是我們華夏民族古已有之,二十四節氣既是根據太陽曆確定的,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謂之一“歲”,因此,過年又有過春節之說。只是,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由於朝代更迭、曆法變動,新年在日期上亦有變動,歷代的新年,設定日期並不一致。天皇氏時代以寅月(攝提格)為正月,立春為歲首;夏代以孟春一月一日為元,即使用夏曆;商代使用殷歷,以十二月一日為歲首;周代使用周曆,以十一月一日為歲首;秦代使用秦歷,以十月一日為歲首;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鄧平、落下閎、唐都等人創制的太初曆,又恢復使用夏曆的一月一日為歲首。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以十二月一日為歲首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以十一月一日為歲首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一月一日為歲首直至清朝末年。至1914年,中華民國為接軌西方曆法公元紀年,才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我們再來探討一下過春節的意義。中國的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大年初一,始終是一年一歲開始的大日子。過年,過春節,要從上年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開始,直到正月十五上元日元宵節也稱送燈節,期間23天(閏年臘月二十九即為除夕為22天)的時間裡,幾乎每天都有盛大的祭祀、慶祝活動,甚至有二月二,草沒過驢蹄子才算過完年的民俗,至此可以看出,過年,過春節已與“立春”這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節氣沒有太大關係了。春節,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它蘊含著中華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華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觀念。即便歷史已進入二十一世紀2020庚子年,春節,作為我們中國一年中的第一大節日,第一大團圓節,第一大祭祖節,第一大民俗節,年味不僅沒有變淡,轉而有走出國門,影響全世界的態勢!

    最後我們比較一下改立春節的必要性。首先,農曆每年正月初一過年、過春節,已然歷時4000餘年,民間約定俗成,國家參與認可,沒有必要一定將春節與立春強行一致;其次,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巨大,立春,本是大地回春、回暖之意,對黃河以北地區來講,還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際,實無回春之感;其三,立春雖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也還只是一個節氣,將春節這樣一個盛大節日改到這一天,並無其它節氣可以與其匹配、呼應,正月初一過春節則不然,且不說年前年後23天的祭祀節慶活動,還有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下元節三元節,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上巳節、五月五端午節、七月七乞巧節、九月九重陽節等節日與之呼應。

    據此,筆者個人以為,春節設在農曆正月初一,不宜輕易改變。

  • 15 # 幸福280934973

    春節設在立春這天不可以。中國曆法分公曆,農曆,夏曆,陰陽曆。農曆平年12個月,閏年13個月。正月初一是農曆的一年的開頭,春節合情合理。如果立春設定為春節,按古人四書五經邏輯講,每年的除夕都是四絕日了。不過,命理的屬相一定是從立春以後變化了。一點兒粗淺的認識。請指教。

  • 16 # 趙日金141

    沒道理。

    春節應該設立在立春這一天的說法,不知曆法年與太陽年的區別。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年劃分的,一個太陽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365天5小時48分46秒)。兩個節氣之間十五天多一些。

    太陽年為非整數。曆法年為整數。曆法年不等於太陽年。

    農曆為太陽曆與月亮歷合曆,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三天。十九年七閏,平均為一個太陽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

    由於農曆的平年與閏年相差一個月,所以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上的日子有十多天之差。有的年只有二十三個節氣,有的年有二十五個節氣。

    農曆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

    由於立春日在正月初一前後,必然有的年無立春,有的年有年頭年尾兩個立春。不能說無立春的年不過年,有兩個立春的年過兩個年。

  • 17 # 正能量老胡

    如果是立春過年。那就沒有年味了。過年必須溫度要低。大家在一起烤烤火,聊聊天。高興說一下今年的勞動成果。明年有什麼打算。大家穿上帶毛的衣服。小孩穿上皮衣。皮帽。皮褲。放上鞭炮。大家相互串門。相互拜年。相互祝賀新年。這才叫年味。如果是立春過年。那就沒有年味了。溫度太高。就沒那種氣氛了。

  • 18 # 樹德漢碩

    春節與立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雖都有春,但意思是大不同的,二者不可混為一談,當完全重合同一處理是不對的。把春節放到立春這一天裡,不是不可,但不太合我們中華民族人民的思維習慣與傳統習慣。所以兩千多年來,都沒有把春節改放在立春這一天裡,當然碰巧是有的,那是兩種曆法的巧遇,不是有意為之。

    中國過去一直使用農曆,農曆是陰陽合曆。即陰曆陽曆結合參照著同時使用。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太陽執行規律特點而制定的,屬於陽曆;陰曆是以月亮執行規律特點而制定的,反映的是月相變化特點,形象易記。節氣反映春夏秋冬四季變化與冷熱不同,可以具體指導農耕及生活,各有特點,可以互補。立春是節氣之首,就是從公曆看,其日期也有前後一日之差,不是完全固定在一天的,從陰曆看,差之就更遠,有在臘月下旬的,有在正月中旬的,不是很固定的。而節日是要求要固定為更好的,所以把春節放於不固定日期的節氣日上是不好不方便的。春節是大節日,春節是代表陰曆年的開始,是固定在正月初一的。節氣與節日的概念及用途作用是大有不同大有區別的。節日要求固定化,簡單易記更好。所以,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都遵照固定、簡單,易記,形象、有特色來定。如春節,一月一;龍抬頭土地誕,二月二;黃帝誕,三月三,端午節賽龍舟,五月五;鵲橋情人節,七月七;中秋節月圓夜,八月十五;重陽節,九月九,除夕,一年最後一天。也都是固定不變,簡單易記,形象有特色的。立春從陽曆,春節從陰曆,二者差別不小,硬讓其同一是不妥的,強扭的瓜不甜,硬拉郎配,也是不理想的,不必要立春硬與春節湊在一起,節氣與節日不必強求於一塊,而讓其多樣的更好。

  • 19 # 小母指風水師

    古人發明節氣是有一定規律的,是經過幾千年總結的經驗才發現的規侓,而且不會超過一個時辰,有人說這樣有人說那樣,說什麼的都有,但是違背規律的事情,是不可能被世人所接受的。一個規律能夠延續幾千年,必定有她存在的道理。

  • 20 # 使用者763070726774

    沒有道理,春節是一年開始第一天,節也當接解釋。預示著冬去春來。萬年曆是有講究的,古人多少代的心血,你才幾歲?不要做春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求各位寶媽寶爸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