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曙光1418

    是的!古人已經回答我們了,有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年鬧了饑荒,沒有糧食吃的百姓扒樹皮,吃草根,更有甚者為了填飽肚子去吃觀音土而被活活脹死。

    訊息一次層層上報到了皇帝這裡,皇帝是個善良的人,在得知這種訊息後很是為他的百姓們擔憂。

    苦思冥想後對著身邊的人問道:“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百姓沒有米糧可以充飢,為什麼不去吃肉糜粥呢?)

  • 22 # 江湖一旦皮

    認同啊,沒經歷過的,永遠想不到,,以為世界都和自己生活環境一樣呢,,人都是用自己體會和經歷去看待其它事物的

  • 23 # 雪兒48768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想法決定活法.....富人想不到窮人有多窮的觀點 我的看法是根據情況而言....窮無根 富沒有苗 富不過三代的說法..... 窮人抓住機會 有貴人相幫也能富起來 !富人如果交友不慎 誤入歧途 或者生意判斷失誤也會一無所有甚至負債累累....所以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別人的說法裡....事實勝於雄辯。

  • 24 # 仰頭的魚

    認同。

    說幾點自身的經歷。

    貧窮,限制了你的生活半徑

    以前的農村,生活半徑大概就是村子、隔壁村子,偶爾去鎮上、縣裡。

    去鎮上,小時候還蠻羨慕的,因為可以出去看世界。

    讀高中了,才真正的把生活半徑擴大的縣裡,才瞭解縣城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在讀大學前,從未出過縣城,那時候真的羨慕去大城市。 後來讀大學,去了武漢,但一直想著去全國各地見識下。

    每年暑假,都換一個城市去打暑假工,往東去過上海、往南去過深圳,但是沒去過帝都,可能是怕冷。

    所謂鄉下人進城,就是這樣的。

    貧窮,限制了你的起步,但也不晚

    貧窮的人,生活圈子,見識也大多不多。

    我體驗最深的便是工作,讀書那會兒,去打工,只知道一些服務業呀、流水線呀,因為村裡人都是這麼做,於是就只是去賺了錢。 壓根沒有做一些專業相關的工作,即便是實習什麼的。 一是自己的閱歷不夠,二是圈子裡也沒幾個給你比較有建設性的意見。

    只能自己摸著石頭慢慢摸索,吃更多了苦。 可能別個事業已經不錯了的時候,你才剛剛起色,然後就要按相同的年齡去比對,便是有了差距。

    當然,這些經歷都蠻好的,雖然比別人起步慢,但也值得,只是你的進步要更快才行。

    富人想象不到窮人的窮,是真的

    沒有真實體會過,就不知道什麼叫家徒四壁; 不知道,每日三餐飲食多麼單調; 不少城裡人,都不知道很多農作物是什麼,甚至有一次問城裡孩子,花生是什麼,都不知道。

    所以,富人想象不到的不只是貧窮,還是更多。 說白了,沒有實踐,就不知道真相,即使是聽來的,也感知不到。

  • 25 # 正詩村人

    是的,很有道理,貧富差距確實會影響窮人的想象,富人如果缺少憐憫、同情之心,他們也不會去關心瞭解窮人的疾苦,並試圖去幫助他們。

    就說我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老人,因為人均養老金只有3000多元,多數在3000元以下,少的不足2000元,是窮人。他們想的主要是吃穿用日常生活怎麼安排,親戚朋友大事小情的如何開支,身體不好的話一個月買藥準備多少錢,他們根本沒法想象富人是如何消費,如何享受退休生活的。

    而對於養老金7、8千元的老人,他們想的是上哪兒去健身,做什麼保健,上哪個館子吃點、喝點什麼,今年安排幾次出遊等等,如果他們沒有和收入低的人零距離接觸和交往,一般也想象不到收入低的人,為了過日子,是如何的精打細算,考慮的盡是柴米油鹽,比如這一星期是吃一頓肉,還是買兩條魚,或者是包一頓餃子,上他舅家看老舅老舅媽,買多少錢東西,算計的都是家裡日常開支,因為家裡兩口子,一個月就那麼4、5千元,有很多老人家庭收入更低,所以如果不比量著過日子,日常開支都不夠,何況平日還得省下一點,以備將來急需。

    所以,消除貧困,縮小貧富差距,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鬥目標,但確實任重道遠,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

    各位,你是屬於窮人,還是富人?你是怎麼想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喪權辱國最為嚴重的《辛丑條約》,為何卻沒有割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