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蘇小顔
-
22 # 花開何時落
看過很多優秀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三國演義》《康熙王朝》《漢武大帝》,但要說最喜愛的還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原因如下:
一、演員精挑細選,主角配角均出色。看看演員表,候勇演秦孝公,王志飛演商鞅,高圓圓演白雪,呂中演太后,尤勇演龐涓,李立群演魏惠王,許懷山演秦獻公,杜獻露演公叔痤,還有最大反派孫飛虎演甘龍。每一個都是演技中的狠角色,都是實力派。
二、電視劇中臺詞好,出現了很多經典語錄,
1.“颶風過崗,伏草惟存,天之將明,其黑猶烈”
2.“我不識君,君不識我,君之熱血,殷殷薦我”
3.“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負”
4.“糾糾老秦,共赴國難”
5.“衛鞅之志,為天下立制,為萬民立法,絕不為自己安身立命謀職謀路”
6.“小政在朝不在民, 大政在民不在朝”
7.“秦人硬骨,不能折腰”
8.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修戰;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海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秦有銳士,誰與爭雄。
9.大爭之世,爭於實力!
10.惡,人之本性,因人性有惡,才有法度,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財富土地之爭奪;生而貪慾,才有盜賊暴力與殺戮;生而有奢望,才有聲色犬馬。人性之惡,必以律法而後正,以法治防範惡欲,以法治疏導人性,人性才能向善有序。
11.變法強秦,生死相扶。
12.不移 不易 不離 不棄
三、立意遠。描述的是秦國由弱變強的整個過程,期間創業之艱難,商鞅變法之堅定,君臣信任之深刻,反動勢力之頑固,個人與國家之取捨,夾雜春秋時代之外交、戰爭,國策整個體現出來。最重要的是對當今有現實意義,總結四個字就是依法治國,秦法,國之根基,商鞅從未考慮個人生死,從未考慮個人榮辱,從未考慮個人名利,秦孝公對商鞅信任如信己,才造就國家之富強。其劇情獨樹一幟,絕不拖泥帶水。
用電視劇中的一個字來形容此劇“彩”。
-
23 # 七話影視
歷史題材影視劇中,七話比較青睞胡玫導演的《雍正王朝》、《漢武大帝》,這兩部作品中《雍正王朝》的口碑更好一些,但因為個人偏愛秦漢歷史,所以更喜歡《漢武大帝》。
很有趣,1999年的《雍正王朝》創造現象級收視率,它的出現開啟了史劇的高光時刻,後續《康熙王朝》等作品的好成績,一定程度上也是受惠於這位前輩的鋪路。
同樣出自胡玫導演之手的《漢武大帝》,亦是國產史劇的巔峰代表之一,成績十分耀眼,但《漢武大帝》同時也是史劇輝煌期的“終結者”。自它之後,國產史劇便走下了收視“神壇”,後續作品大多處於有口碑無人氣狀態,慢慢淡出熱播劇行列。
這一現象很可惜,但全面分析《漢武大帝》的精彩,或能看到史劇後繼“無人”的原因。
戲劇效果與歷史嚴謹的完美契合,有史亦有戲當下歷史題材作品難受寵,很多人將這一現象歸結為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導致,將責任拋給了觀眾,乍看這一說法的確符合社會發展現狀。能滿足觀眾“不費腦”又解壓需求的瑪麗蘇甜寵與婆媳倫理劇,的確持續佔領了熱播榜。
至少,如《漢武大帝》這樣的作品,後續便少有人複製出它的魅力,尤其是如它般將戲劇與歷史的精妙融合。
它的戲劇性多一點,便會挑拔起嚴謹觀眾的神經,很難夯實正劇質感;
嚴謹性加一分,又會讓大多數觀眾感到枯燥,難以持續被吸引。
兩者相輔相成,又不能過度逾越,才能讓古代歷史俘獲現代觀眾。
而《漢武大帝》之所以能夠將兩者完美契合,是因它用了一個很巧妙的方法:“歷史復刻+活化人物”。
什麼是歷史復刻?其實就是嚴謹遵照歷史記載中的人物事記、朝代大事,將這些有史可依的故事逐一呈現出來,在《漢武大帝》片頭便有一段介紹:“故事改編於《史記》、《漢書》”。
簡單的文字,讓觀眾肅然起敬,迅速get到製作方的嚴謹。
要知道,史劇取材雖然嚴肅,卻又是最大眾化的東西。
大多數觀眾對古代史有基本認知,漢景帝的“削藩”、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歷史,觀眾是有一定記憶點的。所以,當這些劇情一場接一場以更細緻的模樣呈現出來之後,觀眾會用自己的知識庫對劇情進行分析理解。
同時,大家也會因故事與自己的知識儲備出現交集而感到自豪,甚至激發出深入研究的興趣。
但,純粹將歷史復刻,並不能創造滿分的影視作品,因為觀眾對歷史劇的訴求既有“歷史”,也有“(戲)劇”。
所以,故事的戲劇感,是讓大眾持續產生熱情的關鍵。
在這方面,《漢武大帝》採用了“活化歷史人物”,以達到戲劇對觀眾的情緒衝擊。
如何活化歷史人物?歸根結底,在於一個“情”字,個人情懷、君臣情、家國情、兒女情......
之於史劇最亙古不敗的,便是君臣情,《漢武大帝》開局的精彩便是透過漢景帝與名臣晁錯傳遞給觀眾。
文景之治時期,皇權受到了地方諸侯王的影響,為了鞏固中央政權,漢景帝採納大臣晃錯的《削藩策》。但面對即將被收回的利益,實力不俗的劉姓諸侯王們肯定不願任景帝宰割,他們發起了以“清君側”為由的“七國之亂”,漢廷內戰風雲由此而起。
站在後世人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削藩措施勢在必行,也知道景帝一定會成功。但站在當時人的角度,這是很大膽出格的措施,稍微出現誤差便會讓國家萬劫不復。所以,大部分文臣不同意削藩主張,更因內亂結果的不確性而不斷向景帝施壓。
此時的漢景帝,是很分裂的。
一方面,他切實認可削藩的重要性,派出周亞夫、竇嬰等人平叛,拿出了帝王的魄力;
另一方面,作為一國之君,他比任何人都懼怕失敗後的代價,所以面對袁盎的“殺晃錯平叛亂”之策,他動搖了。
偉大而小心翼翼,便是這個千古名君活化後的形象,史書對他殺晃錯、平七國之亂只有寥寥幾筆記載,電視劇中卻復原了決定前後的因果,以及他的掙扎與痛苦。
景帝負了忠臣,忠臣熱血錯付,觀眾卻分不出誰更痛一些,誰又是犯錯更多的一個。
帝王明知是錯卻又不得不為之,臣子深知帝王的無奈慷慨赴死,兩個人物都讓人敬佩又心疼。
這便是《漢武大帝》開局給觀眾最深刻的靈魂衝擊。
兩個歷史中冰冷的名字,因他們動人的形象走入觀眾心中,成為鮮活的古人。
同樣是講歷史,影視劇與史書相比最大的魅力便在於此,它能刻畫出人物的情感,能深入挖掘一個抉擇背後的“因、果、掙扎、大義”,也能挖出觀眾的熱情。
這樣的改編,遠遠要比杜撰一個新的橋段,單方面突顯一個歷史人物的偉大或齷蹉,要更具有正劇魅力。
這樣的改編,也遠遠比嚴格按照歷史記載中的模樣去死板刻畫人或事,更能共情。
難再現的正劇腔調:層次分明的人物,舒適的製作風格當下歷史題材作品量較少,很多帶著正劇噱頭的作品,往往都會走入言情怪圈。但是,這些作品也會被觀眾歸為“正劇”,理由很簡單:他們有正劇質感。
什麼是正劇質感?過往,這一質感應該是以劇本核心,其他元素為輔助來判定。
但細細分析當下觀眾的評判標準會發現,畫面格調、服化道風格以及演員選擇,基本上已成當下“正劇”的主要評判標準。甚至,“正劇質感”也成為許多古偶的宣傳噱頭,但回看《漢武大帝》的正劇腔調,你會發現當下的標準很小兒科。
真正的正劇腔調,還是要取決於故事、人物的層次與製作風格。
經典歷史劇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性,角色都很接地氣,即使它是訴說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角色也沒有誇張的“光環”。很多故事內容是將史書中的記載還原出來,很多人物,看似普通卻又能給觀眾致命一擊。
在 《漢武大帝》中,竇太后、王美人兩個角色最具對比性,她們與宮鬥劇女主的區別,便是正劇與古偶的區別。
故事中的竇太后更偏向是正派,王美人則便向反派,但編劇最初沒有明確為兩人定位。
權傾朝野的竇太后其實很不討喜,文帝削藩她第一個反對,武帝舉賢她立刻打壓,她遵行的無為而治與兩位皇帝的革新碰撞,導致了很多悲劇。
但是,竇太后的存在又是國家的鎮山石,她與皇帝理念不和卻不是惡人,而是真正的政治家。
她勸不了文帝削藩,就支援他拿出帝王氣魄平叛,她壓住了少年劉徹的熱血,也同時磨鍊了孫兒的帝王城府。臨終之時,竇太后一針見血指出武帝母親王娡的野心,成功在武帝心中種下防備的種子,為他持續打壓外戚專權埋下伏筆。
政治家竇太后有高位者的魄力與謀略,卻也有思想侷限,人物有缺點亦偉大真實,層次分明。
竇太后去世後把長公主劉驃拒之門外的宮鬥終極勝利者王娡,更讓觀眾不明覺厲,編劇對這個角色城府的刻畫相當高階。前期她看起來人畜無害、善良樸素,但與弟弟田蚡隻言片語的交流,已暗示了人物的不甘心。
在竇太后面前裝了半輩子賢惠媳婦,在霸道的長公主面前伏低做小,前期鏡頭中的她多麼“賢惠”,竇太后離世時她喝酒釋放的模樣就讓觀眾多麼驚訝:原來她都是裝的。當觀眾發現人物的真面目後,再看慄姬、劉榮的失寵,更是細思極恐。
鏡頭中沒有刻畫出她算計後宮的模樣,卻用一個反差鏡頭中暗示觀眾她的不簡單,讓觀眾自己腦補她可能使過的心機,實在讓人拍手叫絕。真正的宮鬥達人,大抵就是王娡這個模樣,看似沒有攻擊性,卻靠著滴水穿石的影響成為勝利者。
而這兩個角色,只是劇中配角團中的N分之二,經得起觀眾咀嚼的魅力人物還在太多太多。
與人物相匹配的,還有《漢武大帝》“接地氣”的製作風格,看起來樸素卻又很有真實感。
客觀來說,如今來看《漢武大帝》的服化道以及場景佈置,都很“粗糙”。
王美人的服飾看起來還不如偶像劇裡的嬤嬤豪華,女性角色妝容“卡粉”也是日常操作;
男演員全員“素顏”上陣,飾演晁錯、景帝的朱藝、焦晃兩位老師,大眼袋毫不掩飾;
長樂宮的擺設與豪華完全不沾力,甚至宮中的慶典也如農家樂一般。
但就是這種製作風格相當養眼,它與《琅琊榜》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看起來樸素卻符合朝代背景、有歷史的厚重感。
唯一與故事正劇腔調相違背的可能就是偶爾出現的重金屬配樂,但瑕不掩瑜,重金屬配樂之後還有大量與人物小傳契合的插曲,更得人心。
正劇的腔調,未必要人物看起來多麼強大,畫面看起來多麼炫麗,關鍵還在於觀眾是否看起來覺得舒適養眼,正如《漢武大帝》一樣。
或許,觀眾最初看劇的時候叫不出所有演員的名字,卻能被他們的演技感染先認識角色,這就是演技派的魅力。
《漢武大帝》便是此類選角風格碰撞出的豪華之作。
全員實力派,主角團是歸亞蕾、焦晃、陳寶國這類國家級演員,他們的演技自是沒有任何槽點可尋。配角團更不失色,基本上都是能夠做到古風腔毫無違和、表演自然的好演員,一舉一動都充滿古人風韻。
該劇的卡司團隊,基本上已經是“後無來者”,即使是後續有現場收音的《大秦王朝》亦難與《漢武大帝》中老演員們的穩定功底媲美。更難得的是,導演胡玫演員的個人特色,相當尊重。
其中,飾演田蚡的臺灣地區演員張世,七話印象最為深刻。
田蚡從市井小人物成長為一國之相,再由權臣到覆滅的一生讓人唏噓,而張世的演技則是人物活化的一處妙筆。在他的詮釋下,田蚡形象鮮明有力,但原本張世飾演這個角色其實是有短板的,因為他有濃郁的臺灣口腔。
但是,他的口音很快便會被觀眾接受,甚至七話還覺得有點小可愛。
這個成果受兩方因素影響,其一是張世雖有南方口音卻吐字清晰,完全沒有年輕臺灣地區偶像連詞或變聲的毛病,這使觀眾能夠很快接受演員的特色。其二,則歸功於導演對演員信賴,沒有選擇給張世用配音,而是尊重了他的個性。
全員演技線上每個演員又有自己的個性特色,這是很多演技良莠不齊、臺詞全靠配音的“正劇”,無法媲美的。
-
24 # 呆呆的吾空
本人最喜歡的的歷史題材電視劇是《大明王朝1566》。看過《大明王朝1566》的朋友們,一定會折服於這部劇對中國古典政治權謀的深刻刻畫。從頭至尾,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最後以海瑞上疏嘉靖達到了高潮。看完此劇,收穫良多
《大明王朝1566》以“倒嚴”為主線,透過對嘉靖在位最後五年史事的生動描繪,展示了有明一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劇中最常用的有三個意象,分別為:太極、利劍、雪,本文試圖以此三個意象見微而知著,剖析本劇的思想品質、精神品質與藝術品質。
暗藏玄機的政治戲
嘉靖帝崇通道教,他的精舍隨處可見太極八卦圖。而我們縱覽整個電視劇就會發現,它的戲劇結構也是一個太極八卦圖。圖中的兩極可以是嘉靖與海瑞、奸黨與忠臣,也可以是君父與子民。因此在劇中太極圖就不僅是道教的象徵,還是朝野上各種勢力對立與制衡的象徵。從太極圖中我們能看出水火不容的兩方在波譎雲詭的官場中達到的微妙平衡,也能看出表面平靜的統治機器所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機。
推動全劇情節進展的最重要的兩極便是嘉靖與海瑞。誠如創作者所言,嘉靖至陰,是最高權力境界的孤獨者,無為而無不為;海瑞至陽,是最高道德境界的孤獨者,無畏而無不畏。一個封建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一個封建制度的挑戰者;一個處於權力的巔峰,一個位於權力的底層。兩個有天壤之別的人卻因歷史的機緣巧合碰撞在一起,相生相剋,並達到了某種奇妙的心靈默契。正是由於嘉靖對國事的放任自流才使海瑞冒死進諫,正是由於海瑞的剛直無畏才使嘉靖不能除之而後快。
他們都面臨著社會責任與個人生活的矛盾,嘉靖只想修道養生,於是選擇了逃避,二十年不上朝,把自己軟禁於西苑。國事衰落自是必然,長生不老也不可能。海瑞為“忠孝”二字操勞一生,而“他的政治生涯,已經充分表示了為人臣者盡忠之不易;而他的家庭經歷,也恰恰說明了為人子者盡孝的艱難。”因此編劇說,他們都是精神上的囚徒。
-
25 # M毅影視
個人認為《武則天》劉曉慶版唐朝貞觀十五年秋夜,武媚娘第一次受唐太宗寵幸,天真浪漫的女孩一-夜之間變成女人,從此飽嘗了宮廷生活的無情和殘酷,幾次死裡逃生。唐太宗(鮑國安飾)死後,武媚娘被打入感業寺被迫出家為尼,受盡凌辱.後因懷孕被高宗接進宮中,其身份再次又由侍女成為才人昭儀...不同之處就是導演為了滿足觀看者的視絕需要演員得選取顏值高,劇情也有刪改之處,有些劇情加了藝術效果,美化劇情。
回覆列表
大明王朝1566是由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
本劇講述的是嘉靖與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奸臣嚴嵩黨羽密佈、權傾朝野,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皇帝朱厚熜剛愎自用、練道修玄二十載,以一己之私始終把控著大明朝的軍政、經濟大權。
建國以後,由於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看待歷史的角度站在了人民立場上,因而在南炳文《明史》裡我們能夠看到史學家們對文官階級和統治階級的批判。而後在顧誠的《南明史》裡,我們也能看到史觀的再一次轉變,這次顧誠沒有一廂情願地對文官階級裡的「清官」們進行歌頌,而是真正將他們的言行和動機區分開來,扒開他們名為愛國實則為了私心的真面目。
網路時代,書寫明朝的人就越來越多,如當年明月、杜車別、李曉鵬,他們各有立場,有的觀點和《明史》一樣,有的歌頌著統治階級鞭撻著文官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