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弓目
-
2 # 吳國公子講歷史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直接導致清軍的入關,漢人江山的徹底不復存在;李自成:明王朝的終結者,但因為自己的錯殺直接手刃了自己的大順義軍!
-
3 # sunjin6278
李自成與吳三桂都是埋葬明王朝的罪魁,也是為滿清入主中原的鋪路人,但二人卻不能一概而論。
造反與投降不同,雖然二者裡面都有被逼的成份,造反那是因為在現實情況下,沒有活路了,做順民是死,造反也是死,那就不如造反了,因為造反還有一線生機,萬一造反成功了,那就是生機無限了,因此造反很大程度上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作出的,不得已而為之。而投降就不一樣了,投降雖為形勢所逼,不得已而為之,很多時候對投降者而言,不是沒活路了,而是為了尋求更好的活路,尚有選擇的空間。當一個人有了冤屈困苦,如果一味忍受著,沒有驚動官府,官府就不給予解決;如果上告動靜不大,官府就不會當多大的事,就會草草處理下,化解不了根本冤屈困苦;如果上告鬧的動靜很大,驚動了高層統治者,那冤屈困苦就會得到更大化解,或者從根本上得到化解。明朝末年,天災人禍,多地大旱,糧食顆粒無收,官府殘忍,不但不救濟,苛捐雜稅依然照徵,百姓被逼賣兒賣女,難償租稅,已經沒有了活路,於是走投無路的飢難人民,不得不紛紛發生反抗官府的暴虐,掀起農民大起義。李自成一開始也是作為一個活不下去的難民,參加了農民起義,後來竟成了農民起義的領袖。在鎮壓農民的大起義中,因朝廷腐敗,崇禎無能,採取措施不得當,致使農民起義威勢越來越大,官軍再也無力平覆,最終李自成竟成了明王朝的掘墓人。吳三桂作為薊遼總督鎮守山海關,為大明防守著北方滿清的入侵,李自成推翻明王朝,吳三桂看大明氣數已盡,主動向李自成示好,願意投降新朝,李自成也表示歡迎,無奈部下悍將劉宗敏,在京城不受約束,竟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怒髮衝冠為紅顏,竟轉身投降了滿清,主動勾引滿清入關,做清兵入主中原的急先鋒,打敗了李自成,打敗了南明小朝廷,佔領了全國。滿清入主中原,一統天下,吳三桂也再無利用價值,卻功高震主,被封雲南王,很難被控馭,滿清就著手削藩。削藩觸動了吳三桂的切身利益,不得已又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反叛,最終被滿清鎮壓。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官逼民反,自古就有,李自成在沒有活路的情況下,不得已逼上梁山,走上了反抗明朝的道路,最終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雖沒有建立起自己有效的政權,便利了大清,實出無心無奈,但也給後世當權者以警醒,仍不失為一個歷史英雄;吳三桂一生四易其主,有道是忠臣不事二主,貞女不嫁二男,關鍵時刻不考慮天下危亡,只考慮個人安危私利,如此反覆無常之輩,只配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中,遺臭萬年。
-
4 # 戰鬥大黃蜂
第一,明王朝已經被李自成滅掉,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大明王朝已經滅亡,之後再南方陸續建立的南明小朝廷又是相互勾心鬥角且沒有軍事實力參與天下逐鹿,明王朝不可復興已是定局。
第二,李自成和當時的多爾袞都是擁有強大的軍事武裝的領袖,吳三桂和他們誰對抗都是沒有實力的,與其要投降,肯定是選一個強的投降,所以在1644年吳三桂率眾剃髮、稱臣投降多爾袞,成為清軍入關的先鋒部隊。
第三,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自身的侷限性很大,加上闖軍集團的內部腐化,其實已經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一支軍事力量,是一擊擊潰的,所以吳三桂沒有選擇李自成。
所以從上面可以看出吳三桂的實力是最弱的
-
5 # 南叔NH
如果沒有清軍介入,李自成的軍事實力未必會強過吳三桂,但是李自成與吳三桂開戰之出,吳三桂竟然處於頹勢,誤讓人以為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可能打不過李自成的農民軍。
-
6 # 府少爺的歷史觀
李自成實力更強!
實際上 李自成和吳三桂也正面較量過!也正因為打不過李自成,吳三桂才與大清合作 最後落得個歸降滿人 引清兵入關!
-
7 # 金烏木木
軍隊數量:李自成號稱百萬農民軍,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殘餘不到五萬人,古語好虎架不住群狼,所以肯定李自成力量強了,不然吳三桂不會關外借兵了。
軍事素質:吳三桂要強,關寧軍是久和後金做戰,是一支正規有經驗的軍隊,而李自成大軍像一個迅速膨脹的氣球,雜牌軍,單兵做戰肯定不能與關寧軍相比。
-
8 # 任十三讀史
說句實在話,當然是李自成實力強。如果吳三桂的實力強過李自成,他又何必向多爾袞投降,引清軍入關呢?
誠然,吳三桂的確是明軍在最後時刻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曾經和清軍在遼東大戰,不分勝負。崇禎皇帝生前也曾急召吳三桂入京,拱衛京師。誰料,明朝滅亡的速度實在太快了。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勢力已經席捲整個中原。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然後帶兵開始直逼北京。一路上,明軍除了在寧武關(今山西省忻州市境內)做了認真抵抗之外,剩下的地方如居庸關等地的守軍大多投降。兩個月之後,李自成就已經攻下了北京城。崇禎皇帝遵照祖宗的家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將自己吊死在景山的歪脖樹上。
從遼東遠道趕來的吳三桂剛剛跑到了玉田(今河北唐山市境內),就收到了崇禎皇帝歸天的訊息,一時之間難以自從。接著他就同時收到了李自成和多爾袞的招降書信。吳三桂知道自己外不敵多爾袞,內不敵李自成,他內心矛盾不已。然而吳三桂並不想馬上做決定,他希望待價而沽。
吳三桂打心眼兒裡看不上李自成這個泥腿子,但是自己的家人包括愛妾陳圓圓都成了李自成的俘虜,不由得他不慎重。李自成畢竟草莽出身,加上攻佔北京太過順利,於是就有些沉不住氣。他等不到吳三桂肯定的答覆,便決定起兵前去征討。事實證明,這是個愚蠢的決定。
吳三桂因此投入了多爾袞的懷抱。在一片石戰役中,李自成敗在了吳三桂和多爾袞的聯手之中。他隨後逃回北京城,把吳三桂一家34口全都斬首示眾,才領兵向西安逃去。又過了一年,闖王李自成在湖北通城九宮山被當地鄉勇姜大眼所殺。
吳三桂降清後,踩著前朝臣民的鮮血,官職步步高昇,最終成為了鎮守雲貴兩地的平西王。此時的吳三桂開始野心勃勃,希望永鎮西南。一代雄主康熙不同意,並開始進行削藩。公元1673年,吳三桂提出了“興明討虜”的口號(儘管這個口號有點諷刺),起兵造反。
後來的結局大家都很熟悉。五年之後,吳三桂病死。又過了三年,吳三桂的勢力被康熙徹底鎮壓。
吳三桂的一生,背叛明朝投降清朝,然後又背叛清朝復興明朝,真是自相矛盾!
-
9 # 渺渺茫茫剪輯
大家好,我是一名影視領域創作者,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崇禎二年李自成開始起義,到崇禎九年,闖王高迎祥兵敗被殺,高迎祥殘部投奔李自成,推李自成為闖王。崇禎十年,明軍採取“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策略,限制農民軍的流動性,各個擊破,最終張獻忠兵敗降明,李自成也被埋伏,帶著劉宗敏等17人躲到山中。
李自成的軍隊
這時很多明朝的將領也看出明朝衰亡的徵兆,因此,都在擇新主,他們很多人把希望寄託在李自成身上,因此李自成崇禎十七年從西安到北京是勢如破竹,但是硬仗真的沒幾場。
一個政權想要發展壯大,必須是有幾場硬仗,天下是經濟基礎決定的,但是確實用軍事實力大出來的,縱觀李自成起義的整個過程,幾乎沒有真正的打過幾場勝仗,硬仗。自古,秦皇漢祖,唐宗宋祖,明祖朱元璋,哪一個不是經歷大亂之世,經過無數慘烈的戰役才能獨佔鰲頭。清軍的崛起是薩爾滸,松錦大戰一場場打出來的,而李自成呢?無論前期後期,無論敵我力量對比情況如何,都沒有打出氣壯山河的戰役。
如果沒有清軍介入,李自成和吳三桂誰勝誰負?
其實,拋開清軍因素,沒有清軍介入,李自成的軍事實力未必會強過吳三桂,但是李自成與吳三桂開戰之出,吳三桂竟然處於頹勢,誤讓人以為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可能打不過李自成的農民軍。
最要命的是,當李自成軍隊到達時,清軍也同時到達山海關外,關寧軍處於“兩面夾擊之下”,很可能與李自成打完後,就被清軍一鍋端了,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因此人人怯戰。
就是這樣的狀態下,李自成想要全勝,那也是敵死一千,自損八百,關寧軍的戰力要是被完全激發,也是很驚人的,畢竟在明朝軍隊中,唯一敢和清軍開野戰的,只有關寧軍了,在松錦大戰前期,吳三桂也是首功震懾遼東的銀!
因此,李自成想要獲得勝利,那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李自成為什麼急於攻打吳三桂
以李自成當時的處境,東北有清,南方還有大片富饒的地帶,以及明朝在南方的殘餘勢力,說關寧鐵騎是明朝最後的軍事力量,簡直是扯淡,而且南方才是明朝的經濟重心,得南方,才能得到強大的後方補給。
而李自成攻下北京後,還沒有給政權確立最終的政治夙願,就是大順政權是要推翻明朝的統治,另立江山,還是是清君側什麼的,總之要師出有名,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而李自成在京城“追髒助餉”的行為,無疑與當時的地主士大夫階級決裂,讓江南的地主富商們心寒。
就算要追髒助餉,也要分人群,對大貪,惡官進行巧取豪奪,本來就無可厚非,但是你這不分青紅皂白,甚至劫掠的物件還有可能擴大化,就是樹立一切可能樹立的敵人了;更應該分時間,當時,大順政權剛立,人心本來就不穩,如果要是統一全國時,再對地主階級進行充公肯定不會出現問題。
可是,李自成錯誤的認為,只要帶去六萬人就可以一舉消滅吳三桂,甚至是“嚇降”吳三桂,李自成根本就不瞭解吳三桂,作為遼東將門之後,當然深知權謀之道,就是與清軍殺的你死我活,還要“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而且吳三桂還透過祖大壽和皇太極取得聯絡,皇太極甚至親自寫信給吳三桂,反正話裡話外纏綿之意,都夠讓人誤以為是情書了!
所以,對於李自成急於攻打吳三桂,我認為完全腦子進水了,根本沒有思考當時的局勢。
李自成怎樣才能取得江山
首先是對軍隊進行整編,李自成的軍隊絕對是一個不能再雜的雜牌軍了,有本身的農民軍,有投降的明軍,還有一些虛報的(軍隊),總之,估計李自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人馬,所以,李自成最先應該搞的,就是整明白自己的戰鬥力,因為部隊不是一點點打出來的,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都是投降過來或者抓來的壯丁,很多人都沒打過仗。

闖王李自成
其次是對政權的建設,大順政權在西安也是剛立,根本就沒有一套組織機構,還是一套土匪組織,什麼大當家的二當家的,就能管理了那麼大地方,而且大部分人都沒有文化,這一點朱元璋做的就比較好,朱元璋也是農民起義出身,但是朱元璋透過自身的學習與努力把自己變成了地主階級,並且招募那些有文化有領導才能的人到隊伍中來,因此,當朱元璋成功奪得天下時,性質早就不是農民起義了。
無論如何,李自成都不應該率主力與吳三桂決戰
對於吳三桂,吳三桂的想法就是封他為王,讓他武裝格局山海關,成為大順政權與清軍的緩衝地帶(其實,吳三桂心裡就是這樣的想法,就是要武裝割據,當李自成率軍來打吳三桂的時候,吳三桂對李自成的評價肯定是兩個字母:
其實,李自成攻下北京訊息傳到瀋陽的時候,瀋陽已經平安完成政權的過度,多爾袞實際獲得了清軍最高的權力,所以,這個時候,即使是轉移內部矛盾,也要到北京燒殺掠奪一番,因此,在李自成趕到山海關的時候,清軍幾乎是同時到達,這樣的情況下,吳三桂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方案,就是邀清軍入關,共同打李自成。所以他們的實力沒有可比性。回答的與壞請在螢幕下方留言,關注《好劇直通車》尋找優質好劇,每日與您分享。
-
10 # 晶寶琉璃阿良
論實力,肯定是闖王牛X,不然,他吳三桂,幹嘛還要放清軍入關,聯合絞殺義軍。何況,歷史上,每一次大的農民運動,也叫義軍,只要上了規模,基本上,這屆王朝統治,很有問題,才會惹得怨聲四起,民不聊生。那積怨,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積到一定程度,再噴發出來,那力量不得了,毛主席善觀歷史,就得出人多力量大,也的確,在冷兵器時代,就是人多欺負人少,吳三桂當時只是個地方軍閥,何德何能,與全國義軍相衡。
-
11 # 媚之夭夭
導語:
一個是起義軍的首領,要奪大明的江山;一個是大明的重臣,要保衛大明的江山。但是倆個人還沒有正面交手的情況下,結果是:李自成的大順軍就在進入京城的時候,大明的末代皇帝——崇禎自縊於煤山了!也就是說,李自成作為攻的一方就已經佔得先機了。無疑這是實力的彰顯!
後來,李自成為了招降平西伯吳三桂這個鎮守山海關的重臣,倆個人約好了在京城具體談談細節。就在吳三桂從山海關趕來京城的路上,接到了從京城急急跑出來的家奴送信: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率兵開進了吳襄的府邸,搶走了很多金銀財寶,還把吳襄帶走了,下落不明!
吳三桂當時怒火攻心,立即調轉馬頭,趕往山海關,守住自己的陣地,也是守住自己的實力和資本!跟李自成決戰!
下面我們從倆個人的戰爭中,進一步看看誰的實力強!
一,山海關決戰!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率領兵馬趕到了山海關。
當時吳三桂有精兵四萬。實力不弱。
在西羅城(地名),李自成的大順軍跟吳三桂的人馬展開了激戰!
由於大順軍來勢洶洶,很快吳三桂的北翼人馬招架不住,投降李自成的大順了!
就是西羅城防線也很快被李自成部攻佔!
戰鬥到這裡,李自成和吳三桂的實力誰強誰弱已經是明擺的了!
當然,在吳三桂部就要潰敗之際,多爾袞率領了後金數十萬兵馬騰空殺出。吳三桂部戰爭的頹敗之態立刻扭轉了!因為在李自成到來之前,吳三桂早早寫了求救信給多爾袞,希望合作共同對付李自成部!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多爾袞率領人馬及時相助,只怕吳三桂已經是潰不成軍了!
二,吳三桂鎮守海關,當時只是一個總兵。而李自成已經聲勢浩蕩進入了北京城了!
作為鎮守山海關的總兵吳三桂,四萬精兵是他的全部身家!
而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已經進入了京城,何止百萬!
所以把當時倆個人的實力放在一起比拼,幾乎是小巫見大巫了!
而且,當時吳三桂的身份還是大明的總兵,與李自成的農民軍角逐,無論是聲望上,還是民意上,就已經輸了!
如果戰爭一打響,吳三桂的兵馬會越來越少,而李自成的人馬會越來越多!(因為當地的百姓都支援起義農民軍)
-
12 # 仁者厚德載物
如果排除清軍的力量直接交鋒,當然是大順政權開國皇帝、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實力強一些,畢竟白手起家推翻了大明王朝。而大周政權開國皇帝、頭號大漢奸吳三桂只是引狼入室為虎作倀帶領清軍消滅南明政權,徹底滅亡了自己的祖國明朝。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統帥幾十萬大順軍攻克北京,推翻大明王朝。鎮守山海關的明朝大將吳三桂已經投降了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可惜李自成只派明朝降將唐通帶領幾千人接收了山海關,沒有派重兵接收山海關,而且李自成傻乎乎地賞賜吳三桂幾萬兩白銀,等於為吳三桂提供了背叛大順的經濟支援。最終吳三桂以“衝冠一怒為紅顏”為藉口,背叛大順投降大清。
結果一片石大戰,李自成親自統帥大順軍與吳三桂的關寧軍交鋒,在吳三桂軍被李自成打得狼狽不堪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多爾袞的清軍趁火打劫,重創李自成的大順軍,從此李自成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如果論與清軍交鋒的戰績,吳三桂明顯強於李自成。李自成一生最大的敗筆就是一片石大戰以後對清軍缺乏韌性,比如毫不抵抗就放棄了易守難攻的古都北京。在擁有六十萬大軍,兵力仍然佔據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僅僅一年多時間就被清軍徹底擊潰。
而吳三桂無論年輕時為明朝與清朝作戰,還是年老時起兵反叛清朝,對清軍的戰績與韌性都要遠遠強於李自成。至少吳三桂集團反叛清軍的戰爭堅持了五年,在吳三桂死後仍然又堅持了三年才被清朝最優秀的皇帝康熙鎮壓。
-
13 # 平淡快樂888
單論這個問題簡單,但是戰場上太多的變數、瞬息萬變。在李自成佔領北京時,在北京有六萬老兵,是大順的主力。其餘的還有劉方亮部十來萬,但真正的可戰之兵,有三萬就不錯。還有陝西山西河南各部,大順軍總人數在百萬以上,但是可戰之兵,有二十萬就不錯。吳三桂部,封平西伯後,監管山海關。注意伯是超品官,就是高於正一品!騎兵就是關寧鐵騎三萬多,加步兵總兵力不到五萬人。山海關大戰李自成部六萬人,實際是打敗了關寧軍。但是就要大獲全勝的時候,十萬以上的滿清八旗蒙古漢八旗,直接出現在了,山海關的一片石戰場,徹底打敗了李自成部主力。李自成氣急敗壞,殺了吳三桂全家三十四口人。之後,關寧鐵騎大約還剩下兩萬人,一路追殺李自成,北京、真定、山西,直到陝西的戰鬥,都打敗了大順軍。當然多鐸率領的滿清八旗軍,與吳三桂協同作戰,戰鬥力很強啊!一直到兩路清軍和兵一處,攻下西安。左良玉部,要清南明南京政府的君側,放棄武漢,全軍拔寨,武漢被大順軍攻克。但是清軍和吳三桂步步緊逼,每戰必勝。劉宗敏等被清軍俘獲,牛金星宋獻策等走散。李自成和部下走散後,在九宮山被民團殺死。
-
14 # 赤峰天樂
個人認為吳三桂更強一點,李自成要有個遠見就不會急著打北京,部下還未經過整編,流氓習氣。要學了朱元璋,先在西安站穩腳跟,經營個十多年,把陝西 山西 河南全部消化掉,有一系列完善的收稅制度和用人制度。再揮師北上,取北京 定天下。不會再北京烤掠明朝官員,得罪明朝士大夫(最嚴重的擁有兵權的五家)。
而事實上,大順軍在北京無所建樹,在一片石大戰中,精銳盡喪,李自成沖沖忙忙跑回北京,在風雨飄搖中登基,迅速逃回陝西,幾次大戰被清軍再次擊潰,更可笑的是,農民起義英雄最後死在2個農民手裡
吳三桂只不過是另一個沒成功的朱元璋。中年為報君父之仇不得已曲膝投降。晚年反清,不是吳三桂年紀大了,康熙真搞不定吳三桂。吳三桂稱帝之前,吳軍和清軍5次決戰,吳軍只小敗一次。清軍主力已經沒多少了。吳三桂當皇帝之後偏偏就中風死了,策略和朱元璋如出一轍,得江南半壁之後登基稱帝,發兵北伐,要說吳三桂降清是汙點,朱元璋還給元庭上過降書順表呢。
武力值,統率力,政治謀略其實都是吳三桂勝過李自成,李自成的唯一優勢就是號召農民兵的領導力
-
15 # 經東略南
前期是李自成實力強,後期吳三桂實力強。李自成進入北京後實力由強走弱,敗走山海關後一蹶不振。 吳三桂就伴隨著李自成的走弱越來越強,吳三桂率領明朝最精銳的關寧鐵騎已經是天下無敵。吳三桂,後來受封平西王,隨著清朝把明朝小皇帝幹掉 。後來經營雲南多年,自納稅負。實力已經是清朝當時最強大的。
-
16 # 一桌宴席
李自成的隊伍多是由饑民被裹挾而來,但人數眾多,善於打順風仗,在造反的後期,其攻堅能力也不敢小覷,福王被煮就是例子。而吳三桂的部隊是明末的正規軍,裝備精良,尤其精銳的是吳三桂養的家丁,戰鬥力很強,如果沒有清兵的入關,李自成早已被剿滅,崇禎十年,李自成被剿滅的只剩17個人躲到山裡,這個時候,如果不是清兵第四次入關,明王朝的存在時間還能延長,所以明王朝是敗在內亂及外患的基礎上,如果僅僅是農民起義,早已經被徹底鎮壓了,吳三桂的部隊戰鬥力很強,在松錦大戰的時候是可以和清兵進行野戰的,而李自成的部隊一盤散砂,只能打順風仗。所以最後的結論是吳三桂更強
-
17 # 史事思
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隨後派人去勸說駐守在山海關的吳三桂投降,吳三桂接受投降並交出了山海關的城防,城防由大順起義軍唐通接替,自己率領官兵準備到北京接受起義軍的招降,走到半道聽到自己的父親被李自成的部將吊打拷掠錢財,自己的愛妾也被霸佔,於是怒而調轉馬頭,又跑向山海關打敗守城唐通的部隊,從這個角度看,吳三桂部下戰鬥力還是不錯的,也素有“關寧鐵騎”之稱,可見戰鬥力不凡。
但李自成聽聞吳三桂降而再叛也十分惱怒,於是輕率起義軍準備殲滅吳三桂殘部,此時吳三桂也是嚇得不輕,從兵力人數來論,起義軍的兵力肯定要比吳三桂的多很多,但士兵素質肯定不如吳三桂的強,吳三桂不得不向昔日的死敵滿清借兵求救,多爾袞答應了借兵,但並沒有馬上派出部隊參戰,而是在附近觀戰,一來以防吳三桂詐降,二來等雙方死傷差不多了自己坐收漁人之利,隨著戰鬥的激烈交鋒,吳三桂的部隊漸漸不支,即使戰鬥力再強,也架不住兵力不足的劣勢,就在這時,多爾袞果斷率軍加入戰鬥,迅速扭轉戰局,李自成軍傷亡慘重,大敗,只好率領殘兵敗卒逃回北京。
從這段歷史事實來看,李自成的整體軍事實力要高於吳三桂,但從區域性戰爭和單個士兵作戰能力來看,吳三桂顯然強於李自成的部隊。
-
18 # 吃瓜熊貓
個人認為李自成,因為山海關戰役中李自成其實是佔了上風的,而且這只是李自成的一部分實力,後來的失敗是在吳三桂投降清軍後的事情
-
19 # 流星淺月
其實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如果說是抵禦清軍的話,那麼以吳三桂領導的關寧鐵騎自然是要強一些,畢竟常年駐紮邊關,與清軍打交道多了,自然實力也就上來了。
但是要說內部鬥爭的話,肯定是李自成所帶領的起義軍要強一些,畢竟吳三桂反叛之後,要是能打得贏,自然也不會投奔清朝,引清兵入關了。
-
20 # 每天五分鐘讀歷史
李自成的主力是步兵,滿清的主力是騎兵,吳三桂和滿清的總兵力沒有李自成的多。李自成如果能夠成功籠絡吳三桂,他的實力肯定比滿清帝國要強。
回覆列表
為什麼要把吳三桂和李自成拉一快,李自成是農民起義軍領袖,雖然失敗了,但雄風依舊!吳三桂算什麼?反覆無常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