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森臨講電影
-
2 # 微影片wh
一部意義很深的電影,發幾個自己認為的觀點吧。
首先就是愛護好自己。偉人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身體,什麼都是白瞎。自己辛苦熬夜賺取的那點微薄的收入,只要是一病了,瞬間化為烏有。程勇得知死訊時趕往醫院對他的前小舅子(警察)說:四萬塊一瓶,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所以說,有一個好身體就是最好的藥。
第二個就是要有尊嚴地活著。一個人,為了活命,就可以委曲求全,就可以變身為舞女,就可以出賣自己的身體。這樣的做法,我不是一個患者,我無權評論,更沒有資格評論。但是我要自己做到可以有尊嚴地活著。以前那個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就是一個有尊嚴活著的人。不是建議大家不去治療,只信教。是可以選擇一個有尊嚴的途徑二活著。
第三就是遇到了就面對。現在這便宜藥才賣500,能救命藥販子根本不賺錢吶,誰家還能沒有個病人你就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這是警察在嚴查“假藥”事件的時候把涉及“假藥”的病人全部抓捕後逼問幕後賣藥人的時候,一位老太太口中說出的話。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落淚了。這可能就是人的本能吧!
人生在世,難免生病。若是國家能進一步改變醫療體制,讓看病難看病貴成為過去式的話,醫患矛盾會不會減少?病人的疾苦會不會減輕?百姓們會不會更加的安居樂業呢?當然,國家在一步步地進行著改革,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
-
3 # 褲兜剪影
電影看到後半段時,就有多人哭了。
能看到這部作品,真的是很值得高興的事情。
說明電影的審查在慢慢完善,有人一直在為中國電影事業不斷努力。
法大於情的無奈,命就是錢的殘酷。
電影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太多太多。
醫患關係如此緊張的現在,護士換藥家屬都要拿著手機拍下來。
莆田系醫院、假藥、假保健品想盡辦法謀財害命,讓醫療領域一片混亂。
大家說看病貴,醫生說工資低,醫院說資金少,國家財政預算醫療佔比最多。
我看見大熒幕的光打在他們的臉上,紙巾擦拭後淚痕都依舊清晰。
鏡頭不多的老奶奶顫顫巍巍的說的那段話,戳到了所有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誰家還沒個病人呢?我想活著。
一句話,淚如雨下。
在骨科的實習剛剛結束,想起有個大叔是做木匠的。
大叔性格沉默,話不多,拍了核磁之後拿著結果在辦公室想找醫生問。
在談話的過程中突然就說了一句,我就特別擔心自己癱了,什麼也做不了,我才四十多歲呢。
所以呀,人生最大幸運,就是健健康康的活著。哪管過的光鮮亮麗,還是平平凡凡。
這人間值得,每個人也都值得。
只不過想活著,砸鍋賣鐵也想活著。
-
4 # 熱愛電影的小卡
這種型別的電影在每個特殊時期都會有一定的警醒作用。所有人都在期待我們生存的環境和社會制度會越來越好,但是總會有那麼一些外部因素導致我們又不得不面對。
就像這次疫情一樣,是該自我反省的時候了,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要學會與其他生物共存。如果不加節制,毫無底線,那最後只能會遭到大自然的反噬。
可能很多人輕描淡寫的說道不就是吃了個野生動物嗎?是的,只是野生動物,可是我們卻遭受了最大的危機,上萬人被病毒傳染,上千人死亡。到目前為止沒有特效藥。難道非要等到最後看著自己摯愛的親人無力的躺在床上,我們才會誠懇的自我反省嗎?
-
5 # 大豫老吳
影片故事改編於國內“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的真實事件,講述了賣保健品的小商販程勇帶著一群白血病患者,為了自身利益,走私販賣印度抗癌藥,在這過程中,經歷的一切,又讓程勇的良知甦醒,最後傾家幫助白血病患者,成為“藥神”的感人故事。整部影片透過緊湊的劇情、演員精湛的演技以及深刻的現實主題,贏得了大眾的肯定和認可。
《我不是藥神》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能引起大眾的共鳴,是有原因的。當前我們國家的現狀就是窮人得不起病,更看不起病,高額的醫藥費就能拖垮一箇中產家庭。影片中,老奶奶顫巍巍的對警察說:“誰能一輩子不得病呢?”讓人心酸淚目!程勇賺夠錢,停止賣印度神藥後,一直跟著程勇的呂受益因為吃不起高價藥,選擇了自殺,他不想拖垮家庭,讓自己的親人妻子兒子永遠活在貧窮中。現實中的高藥價把人逼的走投無路的時候,讓觀眾更加痛恨那些哄抬價格的藥商。可是聽了黃毛說的:“就算把藥賣五千,也還是有人吃不起。”我們明白了,不是藥貴了,而是這個社會的窮人太多了。當我們怪罪藥商的同時,也要想想怎麼把這些窮人從貧窮中解救出來才好。
電影最後,程勇的行為最終還是觸犯了法律,當他被帶走上了警車後,送行的人站滿街道兩側,這些都是得益於吃他賣的便宜藥,還活著的人們,大家不理解為什麼程勇被抓,多麼諷刺的現實意義!程勇觸犯了法律,但是沒有觸犯自己的良心。在良心不值錢的今天,他的這種精神更加難能可貴!
《我不是藥神》作為現實主義題材卻採用商業化拍攝的影片,是一種開創性的嘗試,影片在有笑有淚、發人深省的故事中,傳遞出了更為深刻的現實意義。我們也衷心希望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越多越好,既能促進社會進步,又更有教育意義!
-
6 # 葉大哈說電影
《我不是藥神》是2018年7月5日上映,到目前為止已有30.7億票房,豆瓣評價9.0分,從資料上看這部影視很成功,反響很好。
從劇本型別上看是很少有的,反應國內買藥貴的問題。
從觀看者的角度看,真的希望這種情節的電影可以多拍些,畢竟也是反應社會的一種無耐的真實情況。以便引起社會,對這一部分的人重視。只要輿論一起來,自然國家就會出手解決問題。
-
7 # zero黎
電影《我不是藥神》看完我哭了好幾遍,很久都不能平復。人死不能復生,身體健康是革命的本錢,且有生之年真的是要努力拼搏,誰也無法保證一輩子不生病,現在的醫療雖說先進,可是生個病基本就回到解放前,錢多存一點在手裡,會有安全感,不至於面對突發狀況卻無能為力。雖然國家把很多藥列入了醫保範圍內,但是還有很多很貴的藥不能報銷,但願國家越來越重視這方面。
看到那些走私藥品牟取利益的時候很不恥。可是他們的藥對急需的人來說,就是救命稻草啊!需要藥的人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受害群體,正品藥卻根本買不起,真的很不容易,動輒就是傾家蕩產吃到最後還是人財兩空!
藥販子犧牲自己遊走在法律的犯罪邊緣為這麼多人做出了貢獻,治得了他們的病,讓他們買得起藥。雖然最後還是被繩之以法,但是感覺他們做的事確實讓人很感動!!
這樣的電影題材可以多出,社會需要正能量,人們需要精神層面的富足。電影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劇情,更是刻入生活,刻入骨血,極富有感染力!!
-
8 # 影視界小裁縫
《我不是藥神》是真的震撼到我了,可能在現實中的某個角落也存在像影片中那樣的人及事,有那麼一群人在努力的活著,努力的與病魔對抗,也有那些伸出援手之人。
影片中的男主角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日子過得窩囊,店裡沒生意,老父病危,手術費籌不齊。前妻跟有錢人懷上了孩子,還要把他兒子的撫養權給拿走。一日,店裡來了一個白血病患者,求他從印度帶回一批仿製的特效藥,好讓買不起天價正版藥的患者保住一線生機。百般不願卻走投無路的程勇,意外因此一夕翻身,平價特效藥救人無數,讓他被病患封為“藥神”,但隨著利益而來的,是一場讓他的生活以及貧窮病患性命都陷入危機的多方拉鋸戰。他並沒有什麼野心,只是想賺點錢,留住孩子的撫養權,開好自己的神油店。當程勇真切地進入到白血病人這個群體後,他的蛻變和成長是驚人的,即使為此陷入牢獄,也要儘自己地所能救助每一個病人。
在影片中發生過的事情以及影片中的某個人物身上發生的事情可能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因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也有一群人在努力的戰勝病魔,在努力的活下去,在努力的奮鬥著,在努力的堅持住,哪怕再痛再辛苦再絕望也沒有放棄過。
-
9 # 攝養物語
像這一類的電影我是希望可以多起來的,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那些票房高的電影都是以喜劇為主,很少有這些反應社會現實的電影登上票房榜。
其實關於這類的電影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韓國電影,尤其是令韓國政府頒佈《素媛》法的電影《素媛》更是廣為所知。
所以這樣反應社會現實的電影我們應該多一點包容,讓其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不斷的就瞭解並完善我們這個大集體,生活的更融洽。
所以希望像藥神這樣的電影可以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
10 # 十句談
《我不是藥神》上映後,以難得一見的現實主義題材,迅速刷爆電影人、媒體、公眾等所有網路,以前半部詼諧幽默,後半部催人淚下的精良製作,獲得了口碑與票房的巨大成功,發行方北京文化股價一度上漲60%,甚至影響了關於醫藥降費的政策。
在這個被流量刷屏的今天,我們缺少的是對演技派的關注,尤其是對實力派女演員的關注就更少了。
《我不是藥神》所有演員中,除了山爭大哥算是自帶流量外,其他演員如週一圍、王硯輝、王傳君、譚卓、章宇等一個個低調的演技派。而他們的演技與現實問題融合在一起,觀眾看到的是一個最真實、最感人、最震撼的故事,這個故事打動了所有人,也收穫了一切。
但,如果沒有這個電影,很多實力派演員也許只是“原來是他”等臉熟的一份子,比如《我不是藥神》裡的譚卓,也許你想不起她是誰,但你應該看過她主演的電影《春風沉醉的夜晚》《hello!樹先生》《暴裂無聲》,她25歲就提名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是華語影壇最年輕的戛納影后提名者。
這裡面其實反映了當前中國影視市場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實力派能成就一個好故事,但不一定能有好票房,流量明星不一定能演活電影,但票房一定有保證,因此,流量明星的電影票房過億都是保底的,而沒有“藥神”這種現象級電影出現,任何實力派在投資方那裡都毫無價值。
這是一個難解之題,觀眾從來不想看明星,看電影即使是再無腦,我們都希望看到一個完整有內涵的故事,看到一群有血有肉的角色,所以,流量明星的票房從來不會太高,因為他們的演技支撐不起觀眾的期望。
那該怎麼辦?
那就是不管流量明星,還是綜藝明星,他們最多隻是一群被操縱的娛樂木偶,經紀公司透過他們賺錢,但五年、十年之後,有誰還記得他們,記得曾經很火的綜藝節目;只有好的電影、只有好的演員,才能長存於熒幕之上,十年、百年之後,仍然會被電影界、觀眾所記住,他們的電影會被人所研究,他們的演技會被人所讚歎。
這就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近日老演員朱雨辰在真人秀《我家那小子》中便意外曝出自己曾經在劇組幫忙一個月,結果從頭到尾沒見到這部戲的男一號,不用演就可以殺青!
我不是藥神,為流量明星時代的結束給了一記重錘。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批評小鮮肉、流量明星不敬業的原因,因為他們自己都不尊重演員這份職業,只是靠著當紅流量來賺取金錢,他們不過是金錢的奴隸而已,遠遠不值得我們追捧,能不可能成為影響時代的人物,如果有,那都是吹捧和操縱出來的,毫無價值。
-
11 # 小陽看影視
分享下我個人的觀點:
《我不是藥神》讓很多人淚目和感觸很深在於他的真實,一種讓人無奈的真實。
第一:電影故事情節決定電影的質量
我個人覺得電影對於普通人,演員陣容,演技並不是第一的,是故事情節,描繪社會現狀,引發觀眾共鳴的電影對普通大眾才是好電影。普通人並看不太出來所謂演技到底如何,一般都是跟著一些影評人的風走,說好就跟著說好。
第二:關注民生問題讓觀眾感同身受
關於《我不是藥神》根據真實人物事件改變的電影,這部劇備受大家關注的點在於這電影關注了當前社會的醫療現狀,窮人生不起大病,根本無法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中產階級也會因病致貧,更不用說廣發的平民百姓。因此很多人感同身受,就是在說自己一樣。電影最後,高價藥得到政府醫保的幫助管控,讓普通百姓受益。
第三:社會熱點問題,喚醒民眾意識
記得之前梁家輝在接受關於美人魚電影採訪時說,自己80多歲的老母親,在看完後說,環保很重要,近些年我們對自然傷害太大了。梁家輝說,一部電影,讓一個80歲的老太太看完有所感觸反思,那無疑是一部成功的電影。
第四:用影視的力量改變社會某領域現狀
在最近在奧斯卡獲得最佳影片的《寄生蟲》,反應了韓國社會底層的人民生存環境問題。引起政府關注,撥款改善民生住房問題。這樣的電影,反應了社會的現狀,能夠起到正能量,對社會做出貢獻,無疑是一部好電影。
綜上,是我對於電影的認識和觀點。也希望以後能看到更多《我不是藥神》這樣寫實的電影,用影視的力量為社會進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做出貢獻。
-
12 # 夕陽下的造夢師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甯浩、徐崢共同監製,徐崢、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真要說起來,《我不是藥神》的劇情不算複雜。
什麼難?
吃藥貴、看病難。
這個發生在無數人身上卻總被刻意忽略的問題,終於被搬上大銀幕。從題材本身來說,它就能輕易獲得共鳴,並且值得尊敬。
-
13 # 發哥電影
藥販子是個明白人,活的太明白了!活得太明白的人一般良心都不是太好。他說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病,這種病沒法治,就是窮病。大媽說:同志,你家有病人嗎?!我吃了三年的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人吃垮了。是啊,這就是現實。在經濟利益面前,怎麼辦?程勇代理權賣了,幹個不違法的行當吧,他們有藥吃沒有藥吃關我什麼事啊!?
如果這樣就結束了也無可厚非,如果呂受益沒出事的話。
人與人之間就怕處出感情來。感情衝上腦就成了殭屍都不吃的貨了。程勇是,黃毛也是。為了別人,連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那一刻不知道有多少傻缺在電腦前,在電影院哭成了狗。
程勇畢竟觸犯了法律,他被帶走,但他沒有觸犯自己的良心。在良心不值幾個錢的今天,他的良心尤為可貴。
-
14 # 一塊腹肌影視
這部電影是由徐崢,王傳君演的,在這部電影還沒播出的時候,影片就被炒的很火,果不其然,賣出了很高的票房,並且取得了九點多的評分。我認為這部電影選材特別好,它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我覺得中國電影就是缺少這種能夠反應現實社會的電影。
徐崢主演的人物程勇,我覺得他算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物了吧,開著一個賣保健品的小店,並且還交不起房租,正式反映了當今中國現代社會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一些人們的真實生活。
程勇看到一些得了癌症的人們買不起抗癌藥,他從印度買進這些抗癌藥,在中國賣出,雖然這些抗癌藥的價格還是不是很便宜,但是相比於國內進口的抗癌藥物,這些得了癌症的病人們都可以買得起他從印度買進來的這些抗癌的藥物,並且這些抗癌藥物不僅僅是便宜,它還有效果。在販賣抗癌藥物的過程中,他認識王傳君飾演的一位得了癌症的病人,我覺得王傳君飾演的這個人物對於以後的程勇來說特別重要,我想,程勇放棄自己的廠子,放棄自己的錢財,冒著很大的風險,來為這些得了癌症的人們買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王傳君吧。
程勇還認識了黃毛,我對黃毛的印象特別深刻,剛開始以為他僅僅是一個街頭社會的小混混,沒想到,他特別善良,自己得了癌症,知道自己家裡治不起,就在家裡跑了出來,自己打工掙錢來養活自己。黃毛跟程勇的相識就是從黃毛偷了一瓶抗癌藥物開始。
程勇的抗癌藥物幹得風生水起,並且透過這個掙了一大筆金錢。記得他們去聽講座的那場戲,因為那個醫生的胡說八道,對病人的欺騙,他們衝上去把那個醫生打了一頓,很過癮,這種人就是活該,得了癌症的那些人可能有一些有錢人,可是也不缺乏生活貧苦的人。那個醫生在講座上大放厥詞,滿口胡言亂語,欺騙著這些人,還請來了那麼多騙子陪他一塊騙人,真是太可惡了。程勇他們把這個醫生打了,把他們的講臺拆了。
後來,這個騙子醫生找到了程勇,強迫程勇把買進抗癌藥物的渠道告訴他,並且還答應給他一次錢,程勇最終在他的威脅誘惑下選擇了退出。可程勇不知道的是,他的這一退出,會使多少人失去生命,會讓多少人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會把多少人推向絕路。程勇退出了抗癌藥物以後,就選擇開了一個自己的小公司,賺了不少錢。
後來,王傳君的妻子找到了程勇,告訴程勇,王傳君死了,自殺了。王傳君因為買不起藥物,也沒有忍受住化療的痛苦,在她的妻子和女兒熟睡的時候,選擇了自殺。這段戲王傳君演的跟好,據說他為了這一場三天沒有吃飯,來達到更好的效果,給觀眾呈現更好的視野。他的妻子對於他的離開特別傷心,只剩了她和自己的女兒,沒有了一家的支柱,傷心欲絕的她找到了程勇,伴隨著責備。
當程勇得知他死了以後,又知道了那麼多人已經買不起藥物,抗癌藥物的價格被壟斷,他做了一個勇敢而又偉大的決定,他放棄了他的服裝公司,選擇了繼續從印度買藥再賣給這些得了癌症的人們。他的這一行為讓我特別感動,我相信所有看到這一幕的人應該也特別感動,人應該無私到什麼程度才可以放棄自己的錢財,前途於不顧,而選擇這樣的做法呢!
程勇又去印度買了這些抗癌藥,但是抗癌藥的價格已經比以前高出了很多,程勇用幾千塊錢買進的藥賣給這些得了癌症的人們只賣五百塊,他這樣的做法又給國內成千上萬的被癌症痛苦折磨的病人們帶來了生的希望,帶來了活下去的動力,讓他們距離死亡又遠了一步。黃毛得知這一訊息很激動很開心,他又幫著程勇救助這些病人們,本來生活已經進入了正軌,黃毛踢掉了自己的長髮,準備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一次運貨過程中,為了逃避警察的抓捕,他快速的開車,沒想到迎面撞過來了一輛車,黃毛當場死亡。
後來,程勇被警察抓捕,週一圍飾演的警察負責這一案件,一個得了癌症的老太太找到了警察,對警察說程勇沒有害他們,一直在幫助他們,說了很多發自肺腑的話,警察的心裡也有些感動,週一圍主動退出了這一個案子。不過,雖然週一圍不做這件事情,可是還有其他的警察來代替他做這件事情,程勇還是被抓捕了。程勇被捕入獄,判了好多年,當鏡頭播放到他出獄的那個情景時,他的臉上並沒有表現出來任何後悔,我想,即使他被捕入獄,他的心裡也應該是驕傲的,他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不能再幫這些得了癌症的病人們買藥了吧。由於這一事件,國家也做出了相應的改革,降低了抗癌藥物的價格。
看完這個電影的時候我特別不明白,為什麼程勇明明做的是一件好事,他還要被抓,為什麼他明明是一個好人,還要被捕入獄,我覺得這讓很多人都感到心涼吧。同學告訴我說,這是國家法律的一個漏洞,我很遺憾,遺憾國家明知道他正確也無法幫助他。這個電影帶給我了很大的感動,讓我的心為之震撼,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偉大的人,雖然生活中存在著不講道理,自私耍無賴的人,倒是也不缺少心地善良,有著大無畏精神的人,雖然自己不能改變別人,雖然自己不能改變自己所處的這個環境,可是,不要抱怨,你可以改變自己,把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當你有一天足夠強大的時候,或許你可以為了你不滿意的事情做一些改變。這部電影也有讓人感到很生氣的地方,我希望國家應儘可能的完善法律制度,不讓好人受苦,也不放過任何一個壞人,我知道這不僅僅是我自己希望的,也是大家都希望的。
-
15 # 遊大魚
這是2018年評分非常高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由徐崢、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非常精彩,演員演技炸裂,最重要的是貼近現實的題材。在當時的社會,制度的約束,讓人們無可奈何,演繹的很到位。看了一遍感覺自己深感同受,不自覺的就留下了眼淚,很真實。
很期待有類似的影片上映。
-
16 # 大冬瓜影視劇
死亡”對於人類來說一直都是一個神秘的詞,人們既敬畏它,也對它充滿恐懼。死神的手掌反覆之間就可以決定生死,所以在死亡的危險訊息來臨時,每個人都拼盡全力的活著,努力地抓住每一個能活下去的機會。
最近無論是網上,還是微信朋友圈,鋪天蓋地都是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各種資訊,所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確實很貼合現實生活,說的都是這萬千世界裡的普通小民,那麼的弱小,在疾病的面前那麼的卑微,但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想活著。
電影的主角程勇本身只是一個市井小民,每天過的渾渾噩噩,沒有什麼本事,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亂七八糟,搞得老婆都和他離婚了。最開始販賣假藥只是為了賺錢,後來在被別人用“販賣假藥”的威脅之下而轉讓了代理權,趕走了自己認識的患病朋友。其實看到這每個人雖然有微詞,卻也是理解的,畢竟他也是普通的人,他也害怕坐牢,更何況他不是白血病患者,沒有任何義務去承擔這種被抓的風險的。直到後來,患病朋友的妻子來求他,以及他親眼看見患病朋友所經歷的痛苦和折磨,可最後朋友還是死了,而他也因此重新開始販賣仿製藥。
此時的他賣藥不再是隻為賺錢,而是一種責任,一種為了解救那些備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的責任,為了帶給他們繼續活著的希望。
這時警察的打擊力度已經很大了,而且還抓了一些購買假藥的患者,想從他們這裡得到一些線索。其中一位老婆婆對警察說的一段話讓每個人都會紅了眼眶,她說”4萬塊1瓶的正版藥,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這段話說進了每個人的心中,是啊,人生幾十年,誰能保證都是一帆風順,沒有任何波瀾的呢。特別是那句”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說出了多少患者的心聲,又狠狠地揪住了所有大眾的心。警察也被這話感動了,以至於去找局長請求,可是局長的話也讓我們震撼,他說”我也很為難,但是我們之執法者”。
其實這部電影裡有很多的矛盾與衝突,法律與人情,正版藥與仿製藥,生與死,正義與法律,誰都誰的立場,誰都誰的難處,誰都有誰的無奈。
後來在取海外運回來的藥的時候,被舉報了,黃毛為了保護程勇出車禍死了。當程勇在醫院質問警察的那句話,讓人瞬間潸然淚下。他說“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麼罪”。是啊,想要活著有什麼罪,可是一個簡單的“活著”,卻讓很多人拼盡全力。
-
17 # 青島Plus
當您身邊發生過至親或自己有重病花錢如流水,一個家庭轉瞬間陷入貧困您就理解藥神中的那些病友了,明白有的人為什麼放棄治療了。
-
18 # 劇你所看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反映社會矛盾的優秀影視作品,社會階層矛盾,醫患矛盾等在劇中都比較寫實,都說明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希望再次出現類似題材的時候,展示給觀眾的是 問題被解決,矛盾被協調,人民更幸福。
-
19 # 樓高莫近休獨倚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由文牧野執導,徐崢、週一圍、王傳君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 2019年,該片獲得第15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
該影的剪輯非常流暢,鏡頭語言乾脆並且富有幽默感。在影片中你會笑會流淚,更有思考。
1.窮人真的是病不起呀,本來不富裕的家庭,很可能會因病而支離破碎。
2.一個國家有法可依是多麼的重要,觸碰法律底線就應得到懲罰
3.要懂得真愛生命,不要隨便透支自己的身體 ,否則在不經意間你會發現你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作為代價並且它還是不可逆的。
-
20 # 松仁影視
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太多,
最諷刺的最心酸,最荒誕的最現實。
希望多出一些這樣的電影,
讓現在社會生活中的人感觸一下生活多麼的不容易。
首先也是就是愛護自己,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都是白瞎。
本就是,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
可現實中,奮鬥的人們,不就趁著身體好的時候去掙錢,在著不好的就是,錢還沒奮鬥出來,身體卻垮了。
像這《我不是藥神》這類電影,看完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
呵呵,這就是生活。
回覆列表
“沒有人能一輩子不得病!”這就是我看完《我不是藥神》最大的感悟,而這正是我們國家目前的現狀:窮人得不起病,光醫藥費就能拖垮全家,能讓一箇中產家庭幾天內支離破碎,更能讓一個普通家庭從此萬劫不復。所以呂受益才選擇了自殺,是因為他不想再拖垮家庭,讓深愛的妻子兒子永遠活在黑暗中。這部電影我看了好幾遍,第一遍的時候,感慨藥價過高才把人逼成人不人鬼不鬼的地步。我痛恨那些無良哄抬高價的製藥廠。可到了第二刷,我突然懂得了黃毛說的:“就算把藥賣五千,也還是有人吃不起。”不是藥貴了,而是這個社會的窮人太多了。當我們怪罪製藥廠的同時,也要想想怎麼把這些窮人從貧窮中解救出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