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男風起兮

    星驛哥哥曰:眾口難調,一首再好的作品也會有人不喜歡的。曲高和寡,作品的層次高了,懂得人就少了。李清照的這首詞我覺得很好了,即便詞中表達的感情不是什麼憂國憂民的大思想,只是閨中女子的個人的心思,那也是不錯的了。

  • 2 # 轉石齋

    如夢令的不知所云恰恰是盜將行的狗屁不通之反證。李清照詞不尚用典使事,小令尤其淺近易懂,即便如此仍被今人吐槽,可見大導演所說“有爛電影是因為有爛觀眾”不是沒有道理。狗屁不通的盜將行被追捧,清新流麗的如夢令被吐槽,黃鐘盡毀瓦缶齊鳴,嗚呼哀哉

  • 3 # 天涯野草28884343

    其實是用隱蔽的手法寫了新婚之夜的情況。那句‘濃睡不消殘酒’,即寫新婚夫婦歡愉之後睡得很香,以及結尾那句‘應是綠肥紅瘦’,就是指新郎很開心,新娘卻付出了代價。

  • 4 # w情52

    閨中呢喃,性情使然,坦坦蕩蕩,不媚俗,不欺世,不亦快哉!走自己的路,不在乎非議,也許他們本就不懂什麼是藝術,什麼是生活。

  • 5 # 老徐2240865

    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我感覺是比較直白。沒有典故,讀起來也順口。如果說不知所云,那就是綠肥紅瘦四字罷了。用詞華麗、引用典故是詩詞的高明之處,對於象我這樣的門外漢來說,才是不知所云。

  • 6 # 西安交大黎荔

    誰說不知所云的。李清照小詞清新流利、平易近人。

    春天開放的海棠花,柔蔓迎風,垂英鳧鳧,柔軟下垂的成簇花朵如春醉美人,玉肌泛紅,嬌弱乏力。一如薄命佳人,花期分秒流逝,經受不住風,亦承受不了雨。夜晚過後,你不會再看到夜裡為你盛開的海棠了。唐代韓偓有一首詩《懶起》極為有名:“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他深知三更雨的摧殘力,已對春曉後海棠花的存在不抱多少希望了。宋代李清照化用此詩填詞,遂成天下不朽名篇: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颳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捲簾的侍女:庭園裡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之前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一首《如夢令》,將嬌弱的海棠引入眼簾,是呀,昨晚的風那麼大,我可愛的海棠還好嗎?再去看時,怕早已衰敗了吧?花柄無力,花瓣飄散,宛如病懨懨的悽苦女子,風鬟霧鬢,一臉倦容。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一夜風雨傷摧折,只餘滿地卷殘紅。

  • 7 # EVALVE

    沒有哪次沒頭腦的熱議不是炒作出來的,包括這次也是。這個所謂的熱議其實就是電視製作方趁著盜將行之類的古風被批判,反向而行,先佔領制高點。

    試想有一個人試圖批判某古風文章狗屁不通,起碼他自己首先是讀過一些古文吧?李清照這首應是綠肥紅瘦朗朗上口,是初中背過無數次,考過無數次,重點中的重點,怎麼可能有人不知道?

    無非是電視劇利益相關者炮製這一鬧劇,或者放大炒作,讓民眾有一種錯覺:看,不是我們的文字不好比不上真正的古文,是你們對於當今的古風抱有偏見,根本就分不清。

  • 8 # 攝個影

    中國古典詩詞講究的就是含蓄之美,用事物用意境來映襯人的心境。不懂之人當然會覺得不知所云,有很多現代人缺少古典文學的素養,只能理解那些直白的表達。

  • 9 # 管你怎麼說

    首先,我想說但凡讀過初中的人,李易安(抱歉可能是學中文的關係,但凡言古人,知道字都會說字,或者號。這是尊重)的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都應該讀過(雖然不是課本里的,但是中學必背或者考試或者習題有做過)因此不存在沒有印象一說。

    然後剛好呢,本人從事的工作又是做營銷策劃的,在一些影視劇播出期間,為了提高收視率或者話題度,常常會策劃一些所謂的話題。可以說,題主提到的這個,毫無疑問是一種話題炒作。因為這裡剛好契合一種吐槽心裡,這個話題一出基本上會有兩種情況:

    1.吐槽李易安的詞狗屁不通,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怕是傻吧?然後看熱鬧不嫌事大,跟著起鬨。

    2.感慨現在的人世風日下,不若自己的那個年代了。居然連李易安的詞也不讀了,整天整些沒用的,比如“說唱”之類。

    然而,事實上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對於古詩詞的確讀得少,背得少了。作為一個學中文的人,不覺得這是什麼“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為何?因為這不是我們慣常用的文體了。我們說話,寫做的方式都變了。在李易安的時代,文化人都寫東西,主流是詞的方式。因此,你寫的好不好,同樣是讀書人,一看就懂。而對於現在,我們看到一些唯美的句子,或者文章,同樣心裡會覺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因此,沒必要糾結。除非是近體詩詞愛好者,或者中文生,可能會寫一下。但,這說明不了什麼,不過是一種個人愛好。沒必要上升到一種很高的輿論譴責。

    說到,寫詞,本人也時常會寫寫,就算寫的不好,就算沒有太多的人懂,又如何?這種東西是給自己看的,或者給想看的人看的。僅此而已啊。

    最後,附上一首自己在去年七夕寫的一首《江城子》獻醜了:

    寒潭難渡客愁濃,

    恨盈胸,愛盈胸。

    風颶羊城,萍葉訴離蹤

    斷虹殘影修鵲棧,千片雨,淚淙淙

    羅衾尚暖夢依儂,

    眼朦朧,意朦朧。

    冷月雲收,不敢點燈鍾。

    燭火尤影雙環佩,風不盡,瘦三冬

  • 10 # 隨手談詩

    是誰批的啊?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章口就來,評說不是胡說,李易安現存的詞不過四五十首,存量雖少,卻“無一不工”,竟然有人恬不知恥批李易安不知所云,這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的,炒作也要有底線,兩開花兩開花。我們來看看李易安這首《如夢令》到底說了什麼: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如夢令》,一直以來被稱為不朽名篇,不是說誰想詆譭就能隨意詆譭的,一首小令,僅僅33個字,有人物、有地點、有對白,描寫了宿醉酒醒後問花的事,實際上是表達借花傷春之情,這樣的語言功力,不知道“不知所云的大家”是否敢來一戰?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開頭這兩句,是寫昨夜宿醉,今日清晨起來醉意還未消。表面上看來只是交代了這麼一件事情,很直白,但其中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因何而醉?這個疑問在後面會有解答。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一夜宿醉後,醒來第一件事卻是關心園中海棠,於是就試著問了問正在捲簾的侍女,這個“試”字用得妙,李清照知道海棠花經歷了昨夜的風雨摧殘,今日定時落紅遍地,但她又不遠親見、不遠相信這個事實,一個“試”字,把李清照的矛盾心理表達得細緻入微。這是詞人惜花心理的寫照。

    哪知道侍女的回答卻是,海棠花依舊安好。驚喜之餘,李清照不免又產生了疑惑,在“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麼會“依舊”呢?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一句,是李清照抱著僥倖心理“試問”,得到答案後又不太相信,於是反問侍女,又像是李清照的自言自語。說到了這個時節啊,海棠應該是綠葉肥、紅花瘦才對。

    是綠肥紅瘦,不說葉肥花瘦,用綠代替葉,用紅代替花,這正是李清照的精絕之處。綠色的葉子經過雨水的滋潤生長的茂盛肥大,紅色的花卻因為風吹雨打而零落,平常不過的四個字,經過李清照的妙手組合,鮮明的色彩對比一下就讓整首詞顯得無比生動。

    “紅瘦”,說明了春天就要過去,“綠肥”則象徵著夏天即將來臨,這樣生動的語言,層層轉折的劇情,以景襯情,把自己惜花傷春的情感表達得生動多姿。

    我們再回到第一句的疑問,李清照因何而醉?正是因為她知道,這風雨之後,海棠花即將凋零,春天即將逝去,從而引發了自己惜花傷春的傷感啊!

  • 11 # 凌寒獨自開

    清代劉熙載在《藝概》中就說過:“詞之妙,莫妙於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如寄深於淺,寄厚於輕,寄勁於婉,寄直於曲,寄實於虛,寄正於餘,皆是。詞的境界決定它是否名篇佳作。

    古人作詩作詞,講究的是一句一景,一字一情,組建精煉、委婉、含蓄、脫俗、風雅………,它是一種意境,靠的是讀的人細細品、細細體會方能領略其幾分。不知對方所云,不知其意,是因為你的境界達不到對方的高度。

    李清照這首《如夢令》有兩闕,這篇“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近來它這麼網紅,其主要原因是一部電視連續劇《綠肥紅瘦》,它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我沒有看,無從談起,只因它用李清照這首詞作宣傳,才知道了它。只因它的炒作方式“獨特”,把這首詞推倒輿論的浪尖,讓不知的人也知道了這首詞,在誤讀中知道了這首詞,這是何其的悲啊!

    這首詞的美,美在一句一故事,一句一畫面。短幅中蘊藏著無數曲折,像遊一座名園,一步一景,歎為觀止。啟句交代背景,然後用濃睡殘酒過度到“捲簾”——語破天明,答問也是一個過度畫面,婉轉到詞人的情感上:惜花,為花憎恨風雨,為一切美的事物的痛惜情懷都在詞中表達。

  • 12 # 雲淡舷窗外

    其實寫作水平被批不咋樣的,除了李清照外,還有楊慎等一批人呢。批評者具體是誰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都是古風網文愛好者。

    從網上搜“執子之手”的全文,可惜搜到的並不是詩經裡的文字,而是不知道何人所寫的古風文字,底下一片“好美啊”“寫的太好了”的讚美。請看:

    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誰,撫我之面,慰我半世哀傷;誰,攜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誰,扶我之肩,驅我一世沉寂。誰,喚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轢。誰,棄我而去,留我一世獨殤;誰,可明我意,使我此生無憾;誰,可助我臂,縱橫萬載無雙;誰,可傾我心,寸土恰似虛彌; 誰,可葬吾愴,笑天地虛妄,吾心狂。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離;伊,攬我之懷,除我前世輕浮。執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深吻子眸,伴你萬世輪迴。執子之手,共你一世風霜;吻子之眸,贈你一世深情。我, 牽爾玉手, 收你此生所有;我, 撫爾秀頸, 擋你此生風雨。予,挽子青絲,挽子一世情思;予,執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長;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曾,憐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這個和《詩經》"邶風"裡的《擊鼓》篇原文比較一下: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高下立判。

    至少,堆砌辭藻,華而不實,這兩點是“太美了”的前一首的毛病。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痛苦地承認,就算是這樣的東西,那也已經是當下網文界裡文字水平和古文修養最好的作品了。畢竟僅憑中小學十二年(不含留級、跳級)語文課本里那幾篇古文的學習,是難以提升全民的國學水平的。現狀如此,難怪會有此類匪夷所思的言論出臺,而且發表這些言論的人,還是古風網文的忠誠擁躉。

    所以這就很尷尬了,拿著真貨不識貨,卻向山寨覓真章。

  • 13 # 惠心2372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是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一首小令,寥寥數語,卻將人物、場合、情景、對白都盡展無遺,這首詞的意境也耐人尋味……由此可見,李清照駕馭語言的功力之深厚,不愧為“千古第一才女"!

    連這首詞作都敢否定,只能說明這些噴子狂妄愚昧,淺薄無知。自己什麼都不懂,卻又什麼都敢噴!所以說,越有本領的人越謙遜,而見識越少的人越得瑟,因為他們沒有自知之明,屬於典型的井底之蛙。愚蠢並不可憎,可憎的是愚蠢的人還有一個狂悖的性子。

  • 14 # 行走在小城

    現代人不懂李易安是很正常的,正如你不理解過去的自己一樣。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一首李清照早年寫的詞,其中詞牌名是如夢令,相當於現在說的小調。在古代很多人就《如夢令》為詞牌名寫過很多詞,但李清照這首卻流行了千年。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寫的是十幾歲,李清照未嫁人時,有一次喝醉了,下雨天,雨不大,風卻很大,白天起來,問侍女,外面的海棠怎麼樣了,侍女說,海棠還是老樣子。李清照說,知道嗎?這時候的海棠應該是葉子肥綠花多凋殘。

    文中,其實可以解讀到幾個意思,一是侍女可能為了敷衍,或者根本沒有留意海棠昨天與今天的差別,隨意回答李易安。

    二是李易安有可能睡得太晚,風雨過後,這個時間,已經太陽高照,海棠依舊精神奕奕。

    這是一首別有情調的詞,從讀書到現在,我一直很喜歡,因為詞句的優美,甚至用了借代的方式。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侍女與詞人的差別。李清照之所以成為詞人,我想大部分是因為她觀察細節,也會思考。

    現代人看不懂,其實並不需要去批評,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也沒有詞人那種心境,網友正像是那位侍女,分不清“海棠”的好壞,也就分不清詞的優美與否。

  • 15 # 臥冰踏雪

    真敢批啊!但凡批的人,並不是無知,而是太有“才”。說白了,就是賺流量,博眼球,想出名,炒作罷了,都是利益惹的禍。只不過,用這種手段,豈不屈“才”了。

    這首《如夢令》是李清照早期作品。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表達了詞人“惜花嘆春”的思想感情,這是正解。我也非常贊同,但我一直以來還有一種歪解,怎耐才疏學淺,與眾解又背道而馳,而且還穢澀,難以啟齒。今天,借這個機會,斗膽地表述自己膚淺的見解。

    我覺得寫的是男歡女愛。也許是新婚之夜,或許是夫妻久別重逢。李清照與夫君趙明成成婚後聚少離多,俗話說久別勝新婚,夫妻團聚,肌膚之親後,用詩詞渲洩一下這種情感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們再來分析詞。

    “昨夜雨疏風驟”:在這裡我們似乎看到了宋玉《高唐賦》裡巫山“雲雨”的影子,“雲雨”和“風雨”似有異曲同工之處,含蓄。再者詞人把自己比作“雨”,因為羞澀,內斂,矜持所以“疏”;把夫君比作“風”,因為情激,熱烈,所以“驟”。

    “濃睡不消殘酒”:殘酒也有二種理解,一是夫妻重逢或者說新婚之夜推杯換盞後相擁而眠。李清照愛喝酒,她在另一首《如夢令》中也有描述,即“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二是把久別重逢夫妻合歡之事比作一杯“烈酒”,雖然睡了很久,很久,但一覺醒來,卻還意猶未盡。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因為一夜之事,侍女進來服侍,詞人卻有點不好意思,“試”就是怯怯的,試探性的。估計就是問侍女自己是不是很憔悴,侍女回答說您還是那麼漂亮。在這裡李清照把自己比作“海棠”。為什麼這麼說?蘇軾在調侃好友張先在八十二歲迎娶十八歲的小妾,不就有一句“一樹梨花壓海棠”,李清照把自己比作“海棠”似乎也說得過去。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其實是針對侍女回答的自問,意思是夫君很愉樂,容光煥發,而自己卻是很憔悴,有點疲軟。

    純屬胡謅,狗肉上不了正席,權當笑談。

  • 16 # 羊毛狐狸

    噴子噴古代大師,既能起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目的,還能順便裝下x,噴子的心理世界其實就是想吸引關注,因為他們平時生活中得不到這些。對於他們來說,真相併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吸引關注,哪怕是負面的,他們也會覺得好爽。人口太多的一種社會病。

  • 17 # 居居是寶貝甜蜜餞

    九年義務教育,別人寒窗苦讀,你丫休病假了吧。就算不喜歡唐詩宋詞沒有去看過,上過語文課吧?就算不喜歡婉約派,起碼早知道李清照是誰吧。看到這個吐槽更多的是無語,以為顯示自己品味,哪想到徹底暴露了自己的不學無術,這麼有名的女詞人可以不喜歡,但是上過學的有幾個不知道她名字。

  • 18 # 萬里長空夜未央
    簡單說幾句

    1. 就事論事,問題的焦點不在易安居士(李清照)和易安詞,而在於今人對古詩詞的引用上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北宋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與辛幼安(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又因其詞有“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三句,故人稱“李三瘦”。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是詞人追憶自己少女時代外出遊玩的兩篇作品之一(第一首是“常記溪亭日暮”,好幾年前就被人各種惡搞修改,早已玩壞)。如果說內容邏輯不通,我也只能說一句:

    真沒文化。

    (注:雖然我平時很不習慣,也不喜歡說些傷人的話;但對於不尊重文化的人,也沒有必要給予尊重,這是相對等的)。

    2. 客觀地講,這首主題曲整體遣詞造句並不出色(很糟糕)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又名《明蘭傳》)是改編自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的古裝愛情電視劇。於2018年上映,名稱取自北宋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一詞。

    主題曲:知否知否

    作詞:李清照、張靖怡(所以說李清照是被躺槍的)

    演唱:胡夏、鬱可唯

    時長:4分36秒

    歌詞:

    一朝花開傍柳,尋香誤覓亭侯,縱飲朝霞半日暉,風雨著不透。

    (的確是不知所云,宮長是指宮中道路漫長,指代白頭宮女麼?驍瘦是指馬兒掉膘,和宮中人兒有啥關係?冰淚的用典是出自於哪裡?來自於《冰淚之櫻》(顧名思義,日系瑪麗蘇文)麼?辛詞中的驀然回首是指人海中的尋覓,這裡送完了信猛然回頭,怕身後有鬼麼?具象和抽象需要有序有效地交融,才能體現出精彩;否則不是蒙太奇,是太奇。)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 ,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合唱)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然後是多次迴圈,基本用的是《如夢令》原詞)再看網上吐槽歌詞的人,出發點是明確的,但基於對古代詩詞的不熟悉,因此鬧出了笑話

    吐槽是沒錯,但是槽點不對,導致自討無趣,其實何苦。建議網上這位馬賽克頭像的朋友下次發貼之前,還是要多在網上搜索一下相關的背景,多獲取些資訊。

    畢竟有的才能放矢。

    這篇文,大概會得罪一些人吧,不過呢——

    不吐,不快。

    也曾花開傍柳,也曾尋香踏舟,縱有春來春又去,寂寞是小樓。

    人醉角寒馬瘦,宮高珠淚暗流,飛雁南歸低迴首,惘然在深秋。

  • 19 # 寂寞高手獨倚闌

     

    《江城子.孤樓寂靜三更寒》

    孤樓寂靜三更寒。雨潺潺,更無眠。

    又卷珠簾,秋水易望穿。

    長夜悽清雲鬢亂。不肯泣,猶追嘆。

    凝神提筆紙書端。意嬋娟,句難全。

    欲寄相思,又恐夢難圓。

    飛鴿傳書千里去。思繾綣,舞雙燕。

    上闋釋意:正值冬季,偏居一隅的一座小樓,夜半時分格外寒冷。

    有個女子臨窗而立,思念夫君。

    此際,又下起了小雨。

    雨聲淅淅瀝瀝,下個不休,更使她無法入眠。

    痴想了半晌,她再次捲起了窗簾。(思念之情愈發濃烈)

    可是所見之處依然是雲水茫茫。

    心上人依然沒有蹤影。

    “伊人眼中淚,離人卻無歸”。

    漫漫長夜,清冷淒涼。

    連一頭秀髮也零亂不堪。

    由於思夫之切,她已然沒有心思去打扮了。

    可是她始終沒有哭。

    她在撫今追昔,感嘆過往美好時光。

    下闋釋意:女子尋來筆墨紙硯,靜心凝神來寫家書。

    字裡行間雖然盡是訴說家中一切甚好之事,可是不經意間語句竟然也寫不全了……

    詩人這六個字,句雖短,卻已將這個女子刻骨相思描述的淋漓盡致!

    莫非詩人鄒楊林前世是女子?[色]

    廢話少說,再來表意。

    女子寫信給夫君是為了寄託思念。

    可是她又擔心佳期如夢,圓夢無期。

    家書寫好,情繫信鴿。

    飛鴿長鳴,帶著女子的思念,轉瞬間已不見蹤影。

    鴿影已逝,她還在幻想,夫君歸來時的幸福纏綿,就像那一雙伴隨的燕子在春天裡翩然起舞!

    (最後一句泛指雙意,即雙方互念)。

  • 20 # 沐雨擎風378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裡的海棠依舊,我卻有不同的理解,我覺得更像是作者,借用海棠來說另外的事兒,因為古人經常用借筆,就好像我問你心情好不好?對方卻說今天天氣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年喪子,中年喪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