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紅色手電筒

    美軍的戰鬥力非常強,但是在面對非正規作戰時,任何正規軍都是非常頭疼的。美軍在阿富汗始終佔據戰場優勢,但是持續不斷的戰爭極大的消耗著美國的國力。

    像游擊隊這樣的非正規武裝,和正規軍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中心,塔利班說是有統一指揮,其實不過是領導說一個話,然後底下的人想什麼時候幹都行,這種情況下,正規作戰的什麼擒賊先擒王、打擊敵人的重心這些原則全不適用了,對付游擊隊就只剩下徹底切斷敵軍的補給一條路了。英國的布林戰爭就是運用集中營,把布林人的民團和老百姓徹底分割開,雖然布林人的民團佔據戰場優勢,英軍和布林人打總是很難看,但是戰場上的優勢無法抵消餓肚子。布林人最後可以打贏英華人,但是肚子已經是餓癟了,再打下去就是餓死一條路。

    游擊隊通常都是本土作戰,補給渠道就是本地的老百姓,如果要想徹底切斷游擊隊的補給,就只有把老百姓和游擊隊徹底分開,否則游擊隊永遠也打不完,而游擊隊可以沒有一次徹底的勝利,只要游擊隊還存在,游擊隊就是勝利者。節約兵力是美軍的一條原則,但是在阿富汗進行反遊擊作戰,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那種用技術節約人力的辦法行不通,而受到補給的限制,美軍在阿富汗始終沒有足夠的兵力。美劇中的特種部隊可以一個人打掉100和塔利班,但是始終無法結束的戰爭終歸是美華人耗不起了。

    而要徹底隔絕老百姓和游擊隊的聯絡,就要把所有老百姓都關進集中營,這種辦法英華人在布林戰爭中首次採用,後來日本人在東北搞的集團部落或者叫做人圈就是這種,這種辦法一方面要付出巨大的人道成本,還有一點就是戰場的環境要地廣人稀,這樣才能容易的建立集中營一類的據點。而阿富汗這個地方人口不少,山巒疊嶂,這種地形本身就是適合游擊隊的活動,群山能夠最大限度的抵消正規軍在機動性的優勢。

    美軍要想徹底消滅塔利班,象阿富汗這種地方至少要投入30萬美軍以及同樣數量的阿富汗政府軍,而由於補給的限制,美國在阿富汗最多隻有10萬人,兵力遠遠不夠,這種情況下留給塔利班的空間相當大。

  • 22 # asiavikin雜談

    【asiavikin獨立視角】

    那也得看是什麼型別的戰爭,反游擊戰美國就沒怎麼打贏過。而塔利班可是一幫子游擊隊。

    美國不怵正規戰,因為正規戰中的雙方都是正規軍。敵方正軌軍和老百姓分得很清楚,只要找到了敵軍的蹤跡,下手打就是了。美國的各種高技術兵器幹這個很在行。而且,正規軍作戰需要專門的後勤補給、裝備維護、醫療救護,基本上和民用的系統都是分開的,把這些破壞了是不用擔心有什麼人道主義危機的,所以美華人打起來沒有任何顧忌。

    游擊戰就不同了,穿戴的和平民一般無二,拿起槍來是游擊隊,放下槍就是老百姓。美軍的高技術兵器根本分辨不出眼前的平民裝束的人到底是危險的游擊隊還是無害的草民。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統統幹掉,那政治上的麻煩可就大了去了。當年在越南的美萊大屠殺現在仍時不時讓人拎出來說事。反游擊戰不是靠殺人多取勝的,而是靠爭取民心,但美國的反游擊戰系統在爭取民心方面的表現還不如好萊塢大片和邁克傑克遜之類的明星。

    而且從效率看,反游擊戰可比正規戰低多了。摩西.達揚說過句名言:只要有一個游擊隊員還在戰鬥,游擊戰就沒輸。這是讓反游擊戰的美軍最膩煩的。他在暗處,美軍在明處。他可以隨便選擇一個時間扔顆手榴彈或是打個冷槍什麼的,但美軍就不得不長時間保持高度警惕,時間長了,很容易就疲勞了。這時候再出個什麼事,反應就遲鈍多了。長期如此,士氣會無可挽回地下跌。美軍官兵接收的正規戰訓練在反游擊戰中沒太多用場,而且多數官兵認為反游擊戰也不上檔次,正規軍幹這種警察的活實在是一種浪費。越南戰爭已經證明了反游擊戰是如何有效地摧毀了美國陸軍計程車氣,阿富汗戰爭也是一樣。

    總之,由於存在著上述問題,美國在對付塔利班時拿不出更好的招數,只能是得過且過,有一天算一天地耗日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擊落兩架蘇24後,俄宣佈不再保證土軍飛機安全,你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