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溯漢水飛

    李白,字太白,唐朝人,中國古代著名詩人,一生喜歡廣遊天下,交四方朋友,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俶儻不群的形象。形成了他的詩個性鮮明,形象雄奇,豪放浪漫,灑脫自如。以下幾首詩是我最喜歡的,也可以說文如其人。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將進酒·君不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關於李白寫春節的詩,還真沒有找到。也可能和李白一生四處漂流,有朋友處即為家,沒有家鄉和春節的概念有關吧。

  • 2 # 悼紅軒拾遺

    《清平調詞》

    《清平調》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是組詩作品,共三首。第一首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豔。第二首寫楊貴妃的受寵幸。第三首總承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融為一體。

    全詩構思精巧,辭藻豔麗,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令人覺得人花交映,迷離恍惚,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功力。

    一天晚上,唐玄宗帶著他的寵妃楊玉環,乘月色觀賞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貴牡丹。興慶湖畔,他們漫步長堤,身後是空輦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園弟子。他們在花香月色之中,擺下歌舞。李龜年正張羅著管絃班子準備唱的時候,唐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舊詞?”叫李龜年拿著金花箋賜給李白,讓李白趕緊寫詞(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詩)。哪想到這時詩仙李白正和幾個朋友躺在酒樓裡呢。李龜年趕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進興慶宮,半醉半醒的李白,寫下了著名三首《清平調詞三首》:

      清平調三首·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三首·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三首·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據晚唐五代人的記載,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或天寶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

    在這三首詩中,把木芍藥(牡丹)和楊妃互動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澤。從篇章結構上說,第一首從空間來寫,把讀者引入蟾宮閬苑;第二首從時間來寫,把讀者引入楚襄王的陽臺,漢成帝的宮廷;第三首歸到目前的現實,點明唐宮中的沉香亭北。詩筆不僅揮灑自如,而且相互鉤帶。“其一”中的春風,和“其三”中的春風,前後遙相呼應。

    第一首,一起七字:“雲想衣裳花想容,”把楊妃的衣服,寫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著她那豐滿的玉容。“想”字有正反兩面的理解,可以說是見雲而想到衣裳,見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說把衣裳想象為雲,把容貌想象為花,樣互動參差,七字之中就給人以花團錦簇之感。接下去“春風拂檻露華濃”,進一步以“露華濃”來點染花容,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豔冶,這就使上句更為酣滿,同時也以風露暗喻君王的恩澤,使花容人面倍見精神。下面,詩人的想象忽又升騰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瑤臺。“若非”、“會向”,詩人故作選擇,意實肯定:這樣超絕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見到。玉山、瑤臺、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襯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聯想到白玉般的人兒,又像一朵溫馨的白牡丹花。與此同時,詩人又不露痕跡,把楊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

    第二首,起句“一枝紅豔露凝香”,不但寫色,而且寫香;不但寫天然的美,而且寫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華濃”更進一層。“雲雨巫山枉斷腸”用楚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為神女而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根本及不到當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來,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可算得絕代美人了,可是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那裡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楊妃,不須脂粉,便是天然絕色。這一首以壓低神女和飛燕,來抬高楊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題之法。相傳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宮人手託的水晶盤中歌舞,而楊妃則比較豐肥,固有“環肥燕瘦”之語(楊貴妃名玉環)。後有人據此說,楊妃極喜此三詩,時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脫靴,認為大辱,就向楊妃進讒,說李白以飛燕之瘦,譏楊妃之肥,以飛燕之私通赤鳳,譏楊妃之宮闈不檢。但這種說法遭到很多學者反對。這些學者認為:李白詩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瞞不過博學能文的玄宗,而且楊妃也不是毫無文化修養的人。據原詩來看,有明顯的抑古尊今之意。

    第三首,從仙境古人返回到現實。起首二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傾國”美人,當然指楊妃,詩到此處才正面點出,並用“兩相歡”把牡丹和“傾國”合為一提,“帶笑看”三字再來一統,使牡丹、楊妃、玄宗三位一體,融合在一起了。由於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釋春風無限恨”,春風兩字即君王之代詞,這一句,把牡丹美人動人的姿色寫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帶笑,當然無恨,煩惱都為之消釋了。末句點明玄宗楊妃賞花地點──“沉香亭北”。花在闌外,人倚闌干,十分優雅風流。

    這三首詩,語語濃豔,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如“雲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寫花光,又似在寫人面。“一枝紅豔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讀這三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不待什麼刻畫,而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無怪這三首詩當時就深為唐玄宗所讚賞,如今更是為後人所傳誦的千古名篇,並被譜成歌曲傳唱。

  • 3 # 雲龍256013933

    我最喜歡李白的這六首詩

    1.《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4.《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5.《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6.《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過年了,遠方的遊子步履匆匆,奔往家的方向。我們的心靈也渴望於精神家園中得以放鬆和享受。

    李白這首詩和春節有關

    1、《落日憶山中》

    雨後煙景綠,晴天散餘霞。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願遊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落日憶山中》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乃李白觀看日落時,心有感觸而作,花開時的鮮美,花落時的悽慘,使李白感同身受,感概再風光的時刻亦有逝去之時。其中”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更是描寫春天千古名句。

    註釋譯文:

    雨後原野一片翠綠,煙景渺茫, 晴空裡餘霞像一幅幅綺錦 。

    東風跟隨春姑娘回來了,催開了我家的鮮花。

    正是花落日暮的時候,真是讓人嗟嘆不止。

    我想去遊名山大川,找仙人學道煉丹砂金丹。

    宮中行樂詞

    水綠南薰殿,花紅北闕樓。

    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

    素女鳴珠佩,天人弄綵球。

    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遊。

    《宮中行樂詞》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史載原有十首,傳世僅八首。這組詩是李白的“遵命”之作,寫的是宮中行樂。詩人抓住羅綺、寶髻、翡翠、鴛鴦、玉樓、金殿、宮花、綠樹、宮鶯、簷燕等一系列意象,寫盡了種種豪華綺豔,曼麗風神,隱含著詩人對行樂者的諷諫,反映了詩人憂世濟時的胸懷。全詩言淺而意深,意微而詞顯,顯示了詩人高超的寫作技巧。

    白話譯文:

    龍池之水映綠了南薰殿,北闕樓在一片紅花中顯現。從太液池上傳來陣陣鶯鳴似的歌聲,笙簫之音繞著池上的蓬萊山打轉。一陣仙女玉佩的碰擊的叮咚響聲傳來,原來是宮人們在玩著扣彩毯為遊戲。今日天氣真好,正是宮中行樂的好日子。

  • 4 # 木子永貴

    我最喜歡李白詩如下:

    《夜靜思》一一我的啟蒙篇

    《早發白帝城》一一輕鬆愉悅篇

    《贈汪倫》一一朋友情誼篇

    《望廬山瀑布》一一浪漫豪邁篇

    王安石的《元日》和春節有關。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 5 # 每天十點一本書

    李白詩歌多喜歡也多,其中《靜夜思》就是其中一首。

    《靜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寫的是他鄉月夜的思鄉之情。

    “疑”:好像,表達了詩人剛剛睡醒

    “霜”: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

    “望”: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

    短短的20個字就把作者的思想之情描繪的淋漓盡致。

    和春節相關的詩暫時沒有看到,大都是和春天有關。

  • 6 # 秋閣一憑欄

    李白的詩很多比如,關山月,夜思,怨情,下訌陵,清平調,登金陵鳳凰臺,將進酒,行路難等都很好,我很喜歡《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清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送盂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 7 # 陳年往事1222

    1,李白,一一宣州謝朓摟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空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來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 ,

    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

    這首詩借登宣州謝朓樓之機,見景生情,極力抒寫懷才不遇,理想難以實現,才能無法施展。他於是決心和當時黑暗社會表示決裂,而去追求一種自由目在的理想生活。

    此詩與《將進酒》《行路難》等篇,同是李詩中的名作內容與總的傾向也大同小異。

    2,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 ,玉盤珍羞值萬錢。停杯投著不能食,撥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 ,今安在?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此詩與巜將進酒》《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等篇,同是名作。

  • 8 # 老魏看藝術

    最喜歡李白兩首詩:1.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欄露華濃 2.將進酒 。 關於春節明確指向的並沒有,和春天相關的詩句 有一首相近的《落日憶山中》

  • 9 # 甜本心

    李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大詩人。

    被後人尊稱為“詩仙”。他所寫的詩已經超出我們對字、詞、意的理解了或者說只能用這一個“境”字來品讀。

    佛教有一句話叫“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用這句話來形容李白應不為過。

    李白的詩即飄逸灑脫又可將詩意寫得飛天入地。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兩首詩我個人算是品之又品,一不留神就會讓自己欣然與畫面相融,讀著讀著眼前腦海裡就會有一幅詩中的景象閃現眼簾。不敢說讀了上百遍但應該有一二十遍了。這兩首詩用我自己的話說就是洋洋灑灑,超凡脫俗。

  • 10 # 老葵哥

    作者: 李白 (唐代)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 11 # 努力奔跑的張小志

    一首冠古絕今的詩《俠客行》,其中有這麼幾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顯示了李白霸氣十足的氣質,而這幾句詩也一直流傳至今,千古傳唱。縱觀李白的詩我們可以看出這不僅是詩仙、酒仙,還是一位仗劍走天下的俠客。從“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倚劍登樓臺,悠悠送春目” 這些詩句都是可以看得出來李白追求的是放浪不羈的俠客精神,而他也是這麼做的。

    描寫春節的:《落日憶山中》

    雨後煙景綠,晴天散餘霞。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願遊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落日憶山中》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乃李白觀看日落時,心有感觸而作,花開時的鮮美,花落時的悽慘,使李白感同身受,感概再風光的時刻亦有逝去之時。其中”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更是描寫春天千古名句。

  • 12 # 天山冰川

    李白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最有名 的幾首古詩有《將進酒》《靜夜思》

    《江南春懷》《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 《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送孟浩 然之廣陵》《贈汪倫》《渡荊門送別》《望天門山》 《登金陵鳳凰臺》《蜀道難》等等 。

    其中《靜夜思》就是其中一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寫的是他鄉月夜的思鄉之情。

    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於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春節將近讓鄉愁帶你回家的詩就是李白的《江南春懷》

    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

    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髮。

    心飛秦塞雲,影滯楚關月。

    身世殊爛漫,田園久蕪沒。

    歲晏何所從?長歌謝金闕。

    青春能持續多長時間,春天黃鳥鳴個不停。人在天涯,不知回鄉的路在哪裡,江湖遊蕩,白了頭髮。

    身影遲滯在楚關的月下,心卻飛往秦塞雲中。此身此世特別爛漫,田園也久已荒蕪。眼看又到年終,應該何去何從?高唱長歌謝別金闕。

    那麼豪放、浪漫、喜歡雲遊四方的仙人李白,在鄉愁面前,是如此的脆弱!

    另一首《立冬》

    凍筆新詩懶寫,

    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滿前村。

    描寫了冰天雪地的寒夜,連筆墨都被凍住了,詩仙李太白也凍得懶得起筆寫詩了,坐在火爐旁溫酒烤火取暖,醉眼朦朧中竟把滿地的月華看成雪花了,詩仙就是詩仙,即使是天寒地凍的冬夜,幾杯小酒下肚,詩意早已經在心中醞釀萌發了,對酒當歌,詩人又將寫出流傳千載的詩句佳作了吧?

  • 13 # 酒食八七

    李白作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稱為詩仙,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但我還沒發現他有專門描寫春節的詩歌,倒是王安石有一首描寫春節的詩歌,很有名,奉上: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14 # 羽癦

    最喜歡李白的《將進酒》,整首詩情感飽滿,大氣磅礴,有江河澎湃的氣勢。“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何等大氣。

  • 15 # 梅花寶劍2

    作為一名唐詩宋詞愛好者,李杜的詩篇自然是至愛。對於李白的詩作,基本上都非常喜歡,最愛是《靜夜思》、《望廬山瀑布》、《贈汪倫》、《將進酒》等幾首。

    《靜夜思》寥寥20字描繪出一幅優美的畫面,千百年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誇張手法不無關係,比如詩中屢用鉅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湧的鬱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迴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節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唐詩別裁》謂“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

    據筆者所知,李白沒有專門關於春節的詩,只有關於春的詩,下面列舉幾首: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憶山中》

    例如《落日憶山中》

    雨後煙景綠,晴天散餘霞。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願遊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落日憶山中》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乃李白觀看日落時,心有感觸而作,花開時的鮮美,花落時的悽慘,使李白感同身受,感概再風光的時刻亦有逝去之時。其中”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更是描寫春天千古名句。

    宮中行樂詞

    水綠南薰殿,花紅北闕樓。

    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

    素女鳴珠佩,天人弄綵球。

    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遊。

    《宮中行樂詞》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史載原有十首,傳世僅八首。這組詩是李白的“遵命”之作,寫的是宮中行樂。詩人抓住羅綺、寶髻、翡翠、鴛鴦、玉樓、金殿、宮花、綠樹、宮鶯、簷燕等一系列意象,寫盡了種種豪華綺豔,曼麗風神,隱含著詩人對行樂者的諷諫,反映了詩人憂世濟時的胸懷。全詩言淺而意深,意微而詞顯,顯示了詩人高超的寫作技巧。

  • 16 # 俠客柔情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大詩人。

    被後人尊稱為“詩仙”。他所寫的詩已經超出我們對字、詞、意的理解了或者說只能用這一個“境”字來品讀。

    佛教有一句話叫“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用這句話來形容李白應不為過。

    李白的詩即飄逸灑脫又可將詩意寫得飛天入地。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等等。

  • 17 # 葉638

    最喜歡的還是李白的《靜夜思》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懷念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 18 # 北飄的蝴蝶

    李白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最有名 的幾首古詩有《將進酒》《靜夜思》

    《江南春懷》《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 《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送孟浩 然之廣陵》《贈汪倫》《渡荊門送別》《望天門山》 《登金陵鳳凰臺》《蜀道難》等等 。

    其中《靜夜思》就是其中一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寫的是他鄉月夜的思鄉之情。

    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於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春節將近讓鄉愁帶你回家的詩就是李白的《江南春懷》

    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

    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髮。

    心飛秦塞雲,影滯楚關月。

    身世殊爛漫,田園久蕪沒。

    歲晏何所從?長歌謝金闕。

    青春能持續多長時間,春天黃鳥鳴個不停。人在天涯,不知回鄉的路在哪裡,江湖遊蕩,白了頭髮。

    身影遲滯在楚關的月下,心卻飛往秦塞雲中。此身此世特別爛漫,田園也久已荒蕪。眼看又到年終,應該何去何從?高唱長歌謝別金闕。

    那麼豪放、浪漫、喜歡雲遊四方的仙人李白,在鄉愁面前,是如此的脆弱!

    另一首《立冬》

    凍筆新詩懶寫,

    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滿前村。

    描寫了冰天雪地的寒夜,連筆墨都被凍住了,詩仙李太白也凍得懶得起筆寫詩了,坐在火爐旁溫酒烤火取暖,醉眼朦朧中竟把滿地的月華看成雪花了,詩仙就是詩仙,即使是天寒地凍的冬夜,幾杯小酒下肚,詩意早已經在心中醞釀萌發了,對酒當歌,詩人又將寫出流傳千載的詩句佳作了吧?

  • 19 # 廣西熱視阿斌

    靜夜思:因為在外打拼數年多,年末沒錢回家過新春,無臉與親人相聚,只能在外低頭思故鄉了。我太難了[我想靜靜]

  • 20 # 樂學有方

    最喜歡的是李白的《將進酒》,其次是《靜夜思》和《望廬山瀑布》。

    唐朝時期的春節叫做“元正”,除夕夜還要有一個重要的儀式叫“驅儺”。

    李白的詩好像沒有關於春節的,非常抱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呂后在歷史上人們認為是最狠毒的女人,為什麼司馬遷還給她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