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先生文玩
-
2 # 芬姐有話講
有關清明的古詩詞很多。大致摘抄幾首: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
3 # 水木映秀
001.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002.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003.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
004.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
(唐)白居易
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
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閒。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
005.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唐)白居易
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
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
辭花送寒食,並在此時心。
006.清明(唐)杜甫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
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007.清明(唐)杜甫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十年蹴鞠將懷遠,萬里鞦韆習俗同。
旅雁上雲歸紫塞,家人鑽火用青楓。
秦城樓閣煙花裡,漢主山河錦鏽中。
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008.小寒食舟中作(唐)杜甫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009.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010.和宋之問寒食題臨江驛(唐)胡皓
聞道山陰會,仍為火忌辰。
途中甘棄日,江上苦傷春。
流水翻催淚,寒灰更伴人。
丹心終不改,白髮為誰新。
-
4 # 煙臺大手術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 小窗新綠著枝輕,寒逐東風陣陣生。燕子不來花落盡,一簾疏雨又清明。—劉渙
-
5 # 莽原勁狼
有關清明的古詩,我所知道的有如下幾首。(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二)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三)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四)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五)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等等![玫瑰][玫瑰]
-
6 # 感花印心
說起清明節的古詩詞,那就很多了,大部分人第一反應一定是杜牧的那首七言絕句《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
還有就是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晏殊的《破陣子·春景》中描寫清明時節的春景也是極好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
7 # 開中明易621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8 # 慕玉良
清.龔自珍《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夜作》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才海內空。
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墮晉賢風。
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迴腸蕩氣中。
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龔自珍可以說是清明時期,為數不多的詩詞大家。也是我本人最為喜歡的一個。
詩句讀起來極為傲氣,但是卻是書寫出作者心中第四次落榜時心中的不甘。
豪氣橫空,睥睨天下。這是我喜歡讀龔自珍詩詞的原因。
美人如玉劍如虹。
-
9 # 福苓張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要到了,清明節是對已故人的一種思念,從古至今有很多名人對清明節作詩表達自己的心情。
以唐代詩人杜牧為代表的《清明》至今讀來依舊朗朗上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既描述的是春雨,也表達了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同時也描述了春天楊柳依依,百花齊放的春天景象。
另一首詩也是《清明》,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所寫。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宋代詩人黃庭堅藉著清明表達了心中的不平,以及世間的一切不公平和不滿,因與蘇軾交好,略受牽連,正是在那樣的一種境況下寫下來此詩。
-
10 # 夜畫江湖
1.《清明》杜牧·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清明》王禹偁·宋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3.《鵲踏枝·清明》馮延巳·五代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4.《清明》黃庭堅·宋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5.《蘇堤清明即事 》吳惟信·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6.《清明日對酒 》高翥·宋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7.《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清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詩詞# #詩詞美文# #清明節# #古詩詞#
-
11 # 阿探推書
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賞析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清代: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賞析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唐元稹《古決絕詞三首》等。納蘭性德的這首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
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賞析
這詩作於1839年(農曆己亥),是詩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詩人辭官南歸故里,後又北取眷屬,就在往返途中創作了這一部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
畫雞
明代: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這是寫公雞的動作、神態。頭戴無須剪裁的天然紅冠,一身雪白,興致沖沖地迎面走來。詩人運用了描寫和色彩的對比,勾畫了一隻冠紅羽白、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的大公雞。起句的“頭上紅冠”,從區域性描寫公雞頭上的大紅冠,在這第一句裡,詩人更著重的是雄雞那不用裝飾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詩人稱頌這種美為“不用裁”。
-
12 # 李歸零0
《臨安春雨初霽》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日對酒》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13 # 善信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丁亥清明和昭德侄孫韻
風吹苦棟結經寒,乾石青精屋半間。
潑火雨收春樹綠,踏青人出畫簾閒。
紅顏白髮悲歡事,舊日新年夢覺關。
滿地落花啼鳥急,天涯遊子幾時還。
清明後一日同諸友湖上值雨
出遊初不計陰晴,聊喜湖山信馬行。
弱柳自隨煙際綠,幽花還傍雨邊明。
嫩蒲碧水人家好,密竹疏鬆野寺清。
爛醉一春才幾日,可無佳景付詩情。
清明北園泛池舟中作
路繞高林盡,舟篷出近灣。
鳥啼青竹影,人對綠波間。
野色平當坐,春愁巧作顏。
已知湖榭近,飛絮落班班。
和清明前即事三首
乍雨還晴近禁菸,踏青人憩楚江邊。
花枝處處爭妍媚,妝點春光二月天。
和清明後即事
柳陰嫩綠藏鶯語,花徑餘香著燕泥。
南畝十分農事好,平疇野水稱耕犁。
清明遊玉堂莊
幾宿青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
歸穿綠荇船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
風急嶺雲飄迥野,雨餘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罷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
14 # 計智s影藝星探領域
苦雨悽風悲永訣,寒天冷血悼孤魂。嗩吶三聲和淚去,悲歌一曲伴雲歸。白骨以歸三尺土,忠魂已上九重天。流水夕陽千古恨,暮雲秋樹一天愁。
-
15 # 陳年往事1222
清明一一杜牧。
《清明》一一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一一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梵死不公候。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目蓬蒿共一丘。
《清明》一一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日對酒》一一高翥。
南山北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蝶戀花》一一宴殊
六曲闌干偎碧樹 ,楊柳風輕 ,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 ,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 ,驚殘好夢無尋處。
《三臺》(清明應制)一一万俟詠。
見梨花初帶夜月, 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 ,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近綠水、臺榭映千秋,鬥草聚、雙雙遊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正輕寒輕暖漏永 ,半陰半晴雲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清明看、漢蠟傳宮炬,散翠煙、飛入槐府。斂兵衛、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寒食書事》一一趙鼎。
寂寞柴門村落裡,也教插柳紀年華。禁菸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漢寢㢇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
16 # 燕趙古陘
清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即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這個傳統節日,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寫下了不朽的詩章。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品鑑賞: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裡已經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濛蒙的,春衫溼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酒家避避清明—小伴龍唐詩[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詩人想著,便向路旁的牧童打聽。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一指――哦,在那開滿杏花的村莊,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攬行人呢!
《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作品鑑賞:詩開篇即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世態炎涼的無奈和客籍京華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噴薄,整首詩的情緒在開篇即達到高潮,後面三聯逐漸回落。無論是夜不能寐聽春雨,天明百無聊賴“作草”“分茶”,還是自我安慰說“清明可到家”,都是開篇兩句的註腳,都是本已厭倦官場卻又客籍京華的無奈之舉。整首詩在情思的氣勢上由高到低,而又渾然一體。
《破陣子·春景》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作品鑑賞:此詞透過描寫清明時節的一個生活片斷,反映出少女身上顯示的青春活力,充滿著一種歡樂的氣氛。全詞純用白描,筆調活潑,風格樸實,形象生動,展示了少女的純潔心靈。
《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作品鑑賞: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首聯以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二聯筆鋒一轉,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復甦的景象,正與後面兩聯的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菸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抔黃土。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於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
《清明曰對酒》
高翥
(一)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
(二)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作品鑑賞:清明這一天,南山北山到處都是忙於上墳祭掃的人群。焚燒的紙灰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悽慘地哭泣,如同杜鵑鳥哀啼時要吐出血來一般。黃昏時,靜寂的墳場一片荒涼,獨有狐狸躺在墳上睡覺,夜晚,上墳歸來的兒女們在燈前歡聲笑語。因此,人活著時有酒就應當飲,有福就應該享。人死之後,兒女們到墳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過陰間呢?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辛棄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剗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繫馬,此地曾經別。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曾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裡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髮?
作品鑑賞:這是遊子他鄉思舊之作。先由清明後花落寫起,接著敘遊子悲愁。“曲岸”、“垂楊”兩句道離愁,“樓空”兩句寫別恨。換頭“聞道”緊承“燕子能說”,揭示“空樓”中佳人當時處境:“簾底纖纖月”,月不圓人也不團圓。“料得明朝”又翻出新意:果真能見,但她可望而不可及。吞吐頓挫,道出佳人難再得的幽怨。
《紅窗月·燕歸花謝》
納蘭性德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猶記碧桃影裡、誓三生。
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道休孤密約,鑑取深盟。語罷一絲香露、溼銀屏。
作品鑑賞:花兒凋謝,燕子歸來,遵循節令又過了清明。風景是一樣的,但心裡卻是兩樣的愁情,都在思念著對方。好像還記得那次在迴廊裡相逢,我們互相發誓要相愛三生,永不分離。我們在絲絹上寫就的鮮紅的篆文,好像那天上的星星一樣清晰可見。說道不辜負你我的密約,這絲絹上的深盟即可為憑。說罷已是深夜,一絲清淡的露珠溼了銀色的屏風。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作品鑑賞:清明上巳西湖風光好:滿眼車水馬龍,豔裝春服,到處都是一片繁華熱鬧。擁擠的湖邊吵吵嚷嚷,那是誰家在爭道?紅色車輪的細車閃著金光,在翠綠的垂柳下穿行而過。傍晚時分遊人才相隨離去,酒醒的,酒醉的,一片喧譁。遊人連成一串,漸行漸遠,道路彎轉,湖堤也歪斜變化。從提岸直到城頭,一路上滿是頭上簪花的遊人。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作品鑑賞:寒食清明尤為崇尚的風俗是掃墓。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描寫了掃墓情形。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從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淒涼悲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
-
17 # 悠悠芳草心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說到清明節,就得說說寒食節。
傳說介子推輔佐晉文公成功之後與母親歸隱綿山,可晉文公依然希望介子推輔佐他。為了逼介子推出山,就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寧願燒死也不出山。
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在這一天,人們都不生火做飯,吃寒食。
後來,寒食節的習俗發展到祭祖、掃墓等。但寒食節不是清明節,好多人都弄混了,以為寒食節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清朝時定在寒食節的兩日之後,後來湯氏改革定在寒食節的一日之後,我國就沿襲了這種做法,把清明節定在寒食節的一日之後。
說到清明節,有很多習俗:掃墓、祭奠先人、踏青、盪鞦韆、蹴鞠、插柳等等。
我國的名畫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就是的是北宋時期人們在清明節的各種活動。(一說是描繪的是盛世清明)
下面我說說關於清明的古詩。
關於清明的古詩很多。
白居易的: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徹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
這首詩的大意是:清明夜月色朦朧,青石臺階、紅色欄杆是刺史家。我獨自繞行在迴廊上走走歇歇,聽著遠處傳來的音樂自己賞花。
從這首詩裡可以看出古人在清明節晚上活動的情景。張繼的:
耕夫招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這首詩大意是:農民們都被召去打仗了,荒廢了許多良田,田裡都長滿青草了。遠遠望去,沒有幾處炊煙。
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出清明節前是寒食,民間不生火做飯。孟浩然的: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這首詩大意是說:京城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瞭,人們自然而然的思念親人,心裡升起愁思。馬車在路上響著,東城外一片青翠,花草齊生,鶯蝶嬉戲,而我坐在大堂裡回憶往事,用茶代酒打發無聊。
從這首詩裡,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在清明節掃墓、踏青等活動。最著名的是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游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從這些詩裡可以看出古代清明節這天人們的活動。
尤其是杜牧的寫的特別感人。清明節那天,細雨紛紛,天氣不好,又增加了幾分愁緒。
從“紛紛”二字可以看出詩人的愁緒如紛紛的細雨。從“欲斷魂”可以看出行人的痛苦程度。於是詩人想借酒消愁,可是卻不知道哪裡有賣酒的,就向人打聽,牧童遠遠的指著杏花掩映的小村莊說那裡有。
短短28個字,寫出了清明節這天的活動,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還有韋莊的: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憐芳草更芊芊。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紫陌亂嘶紅叱拔,綠楊高映畫鞦韆。遊人記得生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這首詩大意說:忽然之間已經是細雨飄飛的春天了,芳草芊芊惹人愛憐。宮中把新火賜給大臣,大臣們閒時以蹴鞠為樂,郊外已經是草木繁茂了,駿馬嘶鳴賓士在路上。綠楊掩映下的庭院裡的鞦韆盪來盪去,遊人們還記得從前的事,暗暗欣喜今年還和往年一樣。
從這首詩裡可以看出古代人們清明蹴鞠、踏青、盪鞦韆等活動。
此外關於清明的詩詞還有羅隱的:
君與田蘇即舊遊,我於交分亦綢繆。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似欲伴人愁。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水流。
從這些詩裡可以看出古時清明節的風俗: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等等。
清明將至,我們也要掃墓,祭祖,不忘先人,堅持傳統,使中華民族的美德傳承下去。 -
18 # 如意喜娘崔靜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明)王磐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
19 # 鐵騎無聲
提到有關清明的古詩詞,只有兩首古詩,是必須提到的。其一就是杜牧的《清明》。對,就是那個: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人就用了這區區的28個字。把整個清明的時令、氣候、情景、感受…一網打盡。細膩、精煉、準確、傳神…成了以書寫清明為題的古詩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絕唱!直到今天,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從咿呀學語的“紙尿褲”,到雞皮鶴髮的“老缺牙”,幾乎人人都能出口成誦。這是其它作品無法比擬的!
另外一首應該引起我們重視的、以清明為題的古詩,是南宋詩人高翥寫的:
《清明日對酒》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暮狐狸眠塚上,
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作品為古詩標準的:起、承、轉、合創作模式。情景真實感人,有敘有議。詩意極其淺顯,我就不再費力解釋了。詩人目睹清明時節,人們紛紛攘攘,“應景”掃墓祭祖。短暫哀傷及過後的淡忘,感悟到世事的無常、人情的淡薄。因而萌生了及時行樂的悲情價值觀。是一首把清明這個題材,提什到世界觀高度討論的作品。儘管作者的認識悲觀、消極,卻比那些通篇風花雪月、動輒傷春悲秋、滿紙離情別恨的東西,有意義得多!
-
20 # 梅鶴讀書
清明節由來已久,古人寫清明的古詩詞也很多,我喜歡古詩詞,在這兒舉出幾首,儘量和前邊回答的小夥伴不重複。
1、北宋 王禹偁 《清明》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是北宋文學家,宋太宗年間進士,一生三次被貶。這首詩是他被貶商州過清明節時所做。
2、北宋 歐陽修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歐陽修是北宋一代文宗,這首詞是他被貶潁州(今安徽阜陽)時期的作品。詞中的“西湖”是指潁州西湖,並非是杭州西湖。歐陽修有十三首《採桑子》,其中十首描寫潁州西湖的是一組詞。這組詞每首的第一句最後三個字都是“西湖好”,上面這首詞就是其中的一首。他仕途坎坷,被貶時並不沉淪,總能以山水之樂排遣內心的憤懣。這是他的襟抱和修養,這十首詞都非常好。葉嘉瑩先生把歐陽修這種風格稱為“遣玩的意興”。
3、南宋 吳文英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吳文英是南宋詞大家,號夢窗,其詞被稱為“夢窗詞”。這首詞是傷春之作,也是懷人之作。“西園”是他與心上人相守的寓所,也是分別之地,當然更是傷心之地。
4、南宋 劉克莊 《清明》挾彈飛觥跡已陳,賞心事去負芳辰。 數經風雨花尤厄,試說關山柳亦顰。 人到蒼皤方覺老,天無紅綠不成春。 近來未有池塘夢,誰道先生意尚新。劉克莊出身世族家庭,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天資聰穎,非常有才華。他仕途坎坷,一生多在被貶中讀過,足跡遍佈江南各地,其詩歌題材十分豐富。
清明節時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清明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品讀古詩詞,不辜負傳統文化之美。
回覆列表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