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迷迭香Love

    我第一次知道並關注作家路遙是因為他原來的名字“王衛國”,與我上司的名字一模一樣,也是陝西人。王上司常常以此為傲,並對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小年輕諄諄教導;“你們硬加這些晦澀難懂的專有名詞,並不能顯得多麼有哲理性,多讀讀路遙的作品,哲理不應硬性地加入,應做到作品與生活本質的揭示融合一起,那才是哲理性結構......”老王大人巴拉巴拉讚了路遙一大通,那“哲理性結構”就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了。

    《平凡的世界》於1986年出版,而王大上司在離職前把這本書送給了我,當時年僅22歲的小年輕因“哲理性結構”的刻板印象,把僅翻了幾頁的書就珍藏在家裡的書架角落。《平凡世界》這本書直到我30多歲才真正地讀完,是路遙眾多作品的第一本,讀著讀著,驚人地發現,時隔多年,王大上司以此為例教過我的話,舉過的例子,我竟然都能一一想起,他說:“人物描寫方面,就數路遙的有水平,在那個如此特殊的動亂歲月,路遙把不同的配角,那些憂國優民、大公無私的忠誠幹部,還有趨炎附勢、惟利是圖的跳樑小醜,都放到考驗人性品格的大舞臺上,不突兀,不刻意......”,還有“從這些激情傾注的作品就能讓讀者感受到路遙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作者。”

    看完《平凡世界》我又找了些路遙的其他作品,例如:短篇小說《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雜文《這束淡弱的折光》等等,真的蠻認同那個與路遙同名同姓的、超級粉絲王衛國上司對路遙和《平凡世界》這本書諸多觀點。我能從作品中感受到路遙對生活深刻的體驗,對平凡小人物持續關注,讓我們這些普通人在他的作品中獲得感情共鳴與精神鼓勵。

  • 22 # 彎谷讀書

    路遙 路遙?

    第一次聽說“路遙”兩個字,是在初中,班主任在講課的時候,跟我們說了一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可是這句話裡的路遙,並不是作家路遙。

    大學一年級,偶讀《人生》

    真正的知道作家路遙,是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

    一次在網上買書,正趕上平臺做活動,於是《人生》這本書,便被我買了回來,從此,路遙,走進了我的世界。

    《人生》這本書很薄,薄到一天不到就可以讀完;可是“人生”卻很厚,厚到百年久,厚到萬日多。

    《人生》這本書,言語樸實流暢,是我步入大學之後,讀的第一本小說。

    小說主要敘述了主人公高加林從教師回到土地,後來又透過關係,離開了土地,奔向城市,以期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而最終被人揭發,重新回到土地的故事。

    小說架構鮮明,透過不同的人物,構成了故事發展中的種種矛盾,也正是這一系列的矛盾,釀成了一幕幕艱難選擇後的悲劇。

    正如書中所說:

    人生,其實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於我們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中作出選擇並勇敢承擔一切後果。

    《平凡的世界》,由初識到熟悉路遙

    讀完《人生》這本書之後,我不禁對路遙的另一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有了更大的閱讀興趣。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巔峰之作,本書超百萬字,路遙先生經過三年準備和三年創作,方才完成了這部舉世矚目的著作。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與奮鬥。

    作品以孫少平和孫少安兄弟二人為主人公,兩人都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中國農村青年,可是他們的名運,卻大不相同。

    孫少安立志立足鄉土改變命運,而孫少平卻是擁有現代文明知識渴望融入城市的現代知識青年。

    但是他們共同擁有的是矢志不渝的精神,他們都擁有頑強的毅力與命運做著不屈的抗爭,這同樣也是作品所具有的人性的高度,作品將生活的苦難化作前行的精神動力,用溫暖的現實主義的方式表達對普通勞動人民的讚美。

    《早晨從中午開始》,再見 路遙。

    讀這本書,是在讀完《平凡的世界》之後,這本書不是小說,而是《平凡的世界》這部鉅著的創作隨筆。

    在《平凡的世界》創作期間,路遙可以說是一位沒有上午的人。每天中午起床,簡單的吃一些東西,便進行創作,直到深夜或是凌晨。

    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種事業。

    高強度的寫作過程,加之不正常的生活作息,令路遙的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創作完成後,身體已經嚴重透支,完成第二部後,路遙生了一場大病住進了醫院,險些失去了生命。第三部完成之後,路遙的雙手已經成為了雞爪子一般,難以動彈。三四十歲的人便已經兩鬢斑白,臉長佈滿了皺紋,儼然像是一位老頭一樣。

    《早晨從中午開始》這部隨筆,是路遙躺在病床上完成的,完成後不久,路遙便因為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而去世,這部隨筆,也便成為了路遙的絕筆。

    路遙的去世,無疑是中國文壇一顆巨星的隕落,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將永遠浸潤讀者的心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當時在什麼情境下寫出這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