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雁過無痕2020

    心理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心理問題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則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比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還孩子自由,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 22 # 掌上電力

    1、尋樂法。自己主動地去尋找,去創造歡樂。如助認為樂,交朋友為樂,鍛鍊為樂,勞動為樂,學習為樂,寫作為樂等等。2、自置法。一個人要有自知之明,正確認識自己,正確估價自己。既不自視過高,產生自滿心理;也不妄自菲薄,形成自卑感。自覺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為,使自己的心始終於和平、穩定的狀態。3、自慰法。在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別人又幫不上忙,最好是自己安慰自己。因為自己身臨其境,對自己最為了解。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採取正確措施,會得出良好的效果,變不愉快為愉快。4、忍讓法。俗話說:“忍得一時氣,免得百日憂”,“忍得一時憤,終身無苦悶”。實踐證明,忍一時,海闊天空;讓三步,風平浪靜。讓人一分心自寬,落得豁達享天年。5、順應法。就是一切事物都要順應自然,符合客觀規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變化之中,要視變化為必然,使自己的心理儘快適應變化之後的新情況、新角色,避免發生心理衝突。6、寬恕法。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一個人要寬宏大量,不計較小事,不計較個人得失,以大局為重,團結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這叫心寬為樂。7、交心法。有不順心的事,有想不通而心煩不安或心情不快時,不要悶在肚子裡,找自己要好的朋友,說一說心裡話;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心裡就會亮堂起來,心情也就舒暢了。8、理解法。善於理解,在生活中才能與人和睦、團結、友好。要理解別人,別人才能理解你,互相理解就是幸福,就是歡樂。9、轉移法。在生活中難免有不愉快的事。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就去做別的事,離開這個環境。透過做別的事使自己情緒和注意力得到轉移。這是容易做到的,何樂而不為呢。10、修心法。就是修養身心。大公無私,助人為樂,尊重別人,不做缺德事,不做虧心事,自然會受到群眾的好評和尊敬,朋友自然會樂意幫助你,自己必然享受到“厚德載福”的甜頭。11、幽默法。要有幽默感,要善於“取笑”,自己就樂在其中了。要和喜歡幽默的人交往,學會幽默;或者當你煩惱時,看看幽默畫,看看幽默小說,看看喜劇影片,看看幽默節目,聽聽相聲,就會贏得歡笑,可以益神健心。

  • 23 # 催眠師963138

    制定一個28天的自我心理成長訓練情緒的作息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保持以上優秀的情緒特質,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設定一個小鬧鐘,每天有規律的去體會這些相關情緒為自己身體上帶來的愉悅感和舒適感。

  • 24 # 媽媽V幫

    三點建議:不強求、不假裝、多覺察。1、不要強求很多人都喜歡正能量,希望自己只有好情緒,對負面情緒唯恐避之不及。但你想像一下,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突然發現對面來了一隻老虎,你依然能保持很開心、很樂觀,結果會怎樣?毫無疑問,只有死路一條 。只有你能感覺到害怕,你才可能想辦法保護自己,讓自己活下來。所以,負面情緒雖然讓人不舒服,但它最大的好處,是能救命!所以,一個人正能量滿滿固然好,但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首先要做的,是尊重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是強求自己時時事事都感覺良好 。2、不要假裝情緒原本是最真實的東西,但我們太多的人從小就被壓抑了,你哭的時候說你沒出息、生氣的時候嘲笑你心眼小、害怕的時候嫌棄你是膽小鬼……誰都不想被人瞧不起、被嫌棄啊,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受了委屈會假裝不在意,受了傷害會假裝不生氣,四處碰壁的時候,還要學會說假裝堅強:沒事,我挺好……可是假裝很好,並不等於老虎就能自己消失,更可怕的是,裝得久了,就沒感覺了、麻木了、抑鬱了 。3、多覺察自己的情緒情緒是人類一代代進化而來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訊號”功能,就比如說:焦慮可能是提醒你該努力了,生氣意味著有人可能傷害了你,自卑用得好可以督促你要再上層樓……如果你平時不強求自己必須要開心,而是多留意你什麼情況下會焦慮、什麼情況下會生氣,並且做出想應的改變、努力,或者保護自己,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這時候,你想要的樂觀、開心、動力等等,都只是你“越來越好”的同時,收穫的額外的驚喜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大班了,為了孩子更好銜接,你會給孩子另外留家庭作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