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21 # 你若盛開1981

    小白一個,疫情期間宅在家裡搞理財,十天不到就被套了幾百塊,真是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還是誠實勞動更實在些,

  • 22 # 豆勇家政服務中心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實際上就是你投資的一個專案。我第一次理財是買股票。賠的一塌糊塗,越跌越不想賣,越跌以為到了底,結果第二天更低,直到你承受不住,如果你賣了,理財失敗。如果你能等,經過一個週期,總會翻身的。

    所以理財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要影響到正常生活,沒事,做股票還是有收益的。

  • 23 # 奔跑的寶媽媽

    你好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90年,今年正好三十。說說我的理財經歷,可謂是血淚史。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首先自己接觸理財啟蒙是餘額寶,這個利率比較低也很靈活。後來接觸了p2p,相信也有些人靠自己本金或者槓槓賺了一筆,但是很少有全身而退的。去年前年是p2p雷的很多。很多人甚至家破人亡。自己搭進去五萬。對於我們這個小家庭來說可以說是中創,高風險不懂得千萬不要碰。

    對於一些經濟能力,甚至都沒有安家的來說,逼自己先有個窩,這樣就有壓力,也能夠節流。在自己賺錢能力欠缺時不要看不起省錢,專家認為年輕人的第一桶金,先透過開源節流的方式累積至少75%,另外25%靠投資獲得。

  • 24 # 流緒微夢w

    我第一次理財是很幸運的,在2006年的時候,我們公司的效益很一般,每個月的工資大約就是2000元左右,家裡就靠這點工資過日子,很清苦的。那時我就想,如果能夠找一個兼職工作就好了,以便增加點額外收入,然後就與同事們討論這個話題,有一個同事說現在買基金收益還可以,也不耽誤現在的工作,然後2016年10月我就到建行開個基金帳戶,投入1W元買了一個基金,那個基金好象叫做海富通精選,買上後我開始也沒關注它,等到2017年春天時我看了一下,1W元已變成1.8W元了!相當於短短几個月已有80%的收入,而且我比較了一下其它基金,海富通基金還不是最好的,屬於一般情況,有的基金都已翻倍了!然後我把這個好訊息告知同事們,同事們都紛紛跑到銀行買基金,而且我也把僅有的幾萬元積蓄都投入了基金。

    那一年,看著每夭淨值不斷增加,心裡非常高興,如果照這個速度,每年的收益都超過工資的了!

    大約到2007年8月的時候,我因買房子急需交款,我戀戀不捨地把全部基金都清了,當時感到非常惋惜,但也沒辦法。而身邊的同事卻不斷加倉,繼續享受著增值帶來的歡樂,令我非常羨慕。

    這次理財經歷,對我來說是非常幸運的,要不是因買房而賣完基金,估計也會賠的很慘,不是自己善於理財,只是自己湊巧幸運罷了。事上幹什麼掙錢的事情都不容易,想靠不勞而獲只能是做夢,以後還要靠踏踏實實工作才能有穩定的收入,辛苦付出才能有相應的收穫啊!

  • 25 # 新熱點掘金

    這裡要說明一下,本人主修金融學、輔修會計學。主要是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學以及個人理財等。尤其是個人理財這一門學科,給我的感受頗深,特別是在資產配置上,我認為理財並不是抑制自己的消費需求,而是靈活的將閒置資金組合收益最大化!

    這裡我給理財的定義不同於投資,理財是對現在和未來的現金流做規劃而不是做交易!當初錢少,覺得銀行理財對自己的意義不大,而我就在這裡犯了錯,投資股市急於求成,虧損75%(中安消爆雷,公司業務沒有問題,由於收購資金流出現問題)。後來總結經驗,發現自己的思維存在很大問題,一方面是資金缺乏投資經驗,直接投資股市,忽視風險,造成自己難以翻身的結局;另一方面,根據FV=PV*(1+r)^t,我忽略了穩健增長的複利以及時間的問題,把自己的資金分配搞得一塔糊塗。

    後來再金融行業摸爬滾打我總結了個人理財(中產階級)的經驗:

    根據自身經驗分配閒置資金比重,銀行理財30%(中低風險,非財務、金融工作人員比重可增加),基金定投25-40%%(中高風險,財務、金融時間不富裕,長期投資人群比重可增加),保險5-10%(保險是槓桿最高的產品,但保險行業產品複雜,我推薦消費型保險,工作的人最怕自己的身體出問題的),股權投資0-30%(這個要看自身經驗的,很多人沒時間去研究股市的)。專業的事專業的人做,對於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一定要找專業的人來做,如果找不到,對於股市我建議還是買混合型基金較好,雖然一部分人在股市上有過短暫盈利,但是長遠來看,可能是高興的太早!均衡工作和理財的時間,如果你沒有時間,或者你理財的時間成本較大,本金低,我給你的建議就是安心工作,定期投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年父母反對的愛情,現在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