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夫就是園丁
-
2 # nash越越
《三國志》中記載: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意思是說諸葛亮的才華,擅長治軍,差在奇謀;民政才華又勝過軍事才華。加上他的對手又是人中豪傑,加上他寡不敵眾,又加上是主動進攻,所以雖然連年用兵,卻沒能成功。
諸葛亮北伐時期蜀國將領青黃不接,五虎將除了趙雲之外,皆已死亡,趙雲年紀也不小了,說小老頭也不為過。
而反觀曹氏集團老一輩將領死後,又冒出司馬昭曹休等後起之秀。
諸葛亮北伐呢,有兩個難度:一方面要一州之力抗九州之力,另一方面是,要出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防守時不錯,是蜀漢的天然屏障。曹操自己回憶漢中之戰,都說那是五百里石頭監獄,噩夢啊!打進來難,打出去也
所以諸葛亮北伐,是在試圖完成一個歷史上沒人完成的偉業。
三倍兵力可能會有區域性勝利影響不了大局
-
3 # 天下城城天下
蜀漢(221年5月15日[1]—263年),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簡稱“蜀”,亦稱“劉蜀”、“季漢”。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蜀國共有22郡,僅有益州一個洲,人口約110萬,國土面積約107萬平方公里。
魏國立國後,共有87郡及十二州,人口將近500萬,國土面積約291平方公里。
拋開顯學的軍事將領材能,軍隊人員的戰鬥力,裝備對戰鬥力的加成等等因素,單以國力(人口,土地面積,經濟)紙面資料來看,蜀國擴大加成三倍實力也不能贏。因為做為進攻方,隨著戰爭的勝利補給線會越來越遠,最要命的是蜀漢的運輸線路太難走了,歷史上魏國在兵力不佔優的時候也是透過防守消耗,一次次的讓蜀國自然失敗的!
-
4 # 楚天男
即使增加三倍其北伐也不能成功,因為一是天下大勢不在蜀國,什麼是天下大勢?就是百姓經歷了長時間動盪不安,渴望和平安寧的生活,而魏國的政策恰恰符合百姓願望,必然受到百姓歡迎和擁護,天時地利人和均在魏國;二是蜀國在諸葛亮主政期間沒有注重協調荊州和益州官僚集團的矛盾,沒有真正獲得益州當地士紳真心擁戴,派系紛爭極大削弱了國力;三是諸葛亮沒有注重人才的培養和鍛鍊,包括軍事、行政、城市治理乃至民間文化教育方面的人才,人才隊伍青黃不接,後繼無力;四是整個國家一直處於高度戒備臨戰狀態,人民和社會各階層沒有很好的休養生息,表面上強大,實際毫無底蘊,處於崩潰邊緣。
-
5 # 大門子
強弩之末而已!人口不如,領地不如,軍隊不如,小規模的戰鬥蜀軍都是殺敵1000自損800!要知道,領地大,人口多,人才就多!
-
6 # 逝去的青春75493449
諸葛亮協助劉備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國基業,在劉備巔峰時期佔據荊州,益州,漢中,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夷陵戰敗後蜀國受到重創,在諸葛亮的治理下才有所恢復,才給他不斷的北伐贏的時機,但是蜀漢偏於一偶,其安要何以苟存,只能依據蜀道天險拒守,打仗拼的是國力,曹魏佔據中原,兵精糧足,實力雄厚,就算吳蜀聯合尚不能成功,何況弱小的蜀漢,諸葛亮數次北伐均以失敗告終,其一地利,蜀道崎嶇,用糧不便,行軍打仗糧草為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諸葛亮幾次北伐就因糧盡而歸,其二天時,上方谷一戰忽降大雨沒把司馬懿燒死,還有一次司馬懿已經逃到渭水,諸葛亮可以直取長安,後主劉禪聽信饞言招回諸葛亮,其三人和,益州百姓早以厭戰了,諸葛亮數次北伐,到了蜀國後期姜維窮兵黷武也一直北伐,以至於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成都,劉禪沒有反抗就投降了,要是軍民同心,鄧艾長途跋涉乃疲憊之師,討伐鄧艾易如反掌,所以就算諸葛亮有三倍的兵力也尚不能成功,乃天命也
-
7 # 古今中外多少事
漢中之戰後,東三郡曾一度掌控在蜀漢手中。
只可惜關羽在樊城之戰戰敗,劉封和孟達失去了荊州的主力,同時劉封與孟達不合。
孟達一方面害怕劉備因為他沒有派兵增援關羽而降罪於他,另一方面則是對劉封十分不滿,因此,他直接投降了曹魏,並協助徐晃和夏侯尚將上庸三郡奪了回來。
從此,蜀漢失去了這三郡九縣之地。試想,若這三郡一直在蜀漢手中,而且這裡又靠近魏國的統治核心,那此時的情形會不會對諸葛亮北伐產生助力呢?
事實上,即便蜀漢保住了上庸等東三郡,但這對諸葛亮北伐依舊沒有太大的用處。
從資源角度來看,上庸等三郡一共只有九個縣,而且山路較多,無論是糧草輜重還是人員轉移都很不方便,即便是要使用漢水作為運輸的渠道,其成本代價也實在太高了,因此諸葛亮不太會從這裡獲取資源。
而從用兵的角度來看,上庸三郡與益州的聯絡不深,處於孤立的狀態。若是在關羽坐鎮荊州時,這三郡尚有勇武之地,但荊州盡在東吳手中,這也就沒有出兵的必要了。
正因為被孤立的上庸等三郡資源匱乏,而且其地理位置相對於蜀漢而言,也並不是太好,因此,諸葛亮在北伐時期定然不會考慮這三郡。
反而還有可能會戰略性地放棄這裡。畢竟在諸葛亮的計劃中,北伐主攻的方向只能是隴西,一旦獲得隴西,諸葛亮就能獲得隴西的大量人員與馬匹。
上庸三郡雖然靠近魏國統治核心,但此地更容易被魏國出兵征討回來,因此,上庸等東三郡即便在諸葛亮手中,對北伐也沒有什麼助力。
所以筆者覺得,諸葛亮在北伐時,荊州已全境淪陷,留給諸葛亮選擇的路線不多,因此,東三郡對諸葛亮而言並無用處。
-
8 # 一頁笑談
眾所周知劉備白帝城託孤對諸葛亮說“劉嬋能輔助就輔助,要是不能輔助你可以取而代之”這句話一出口把諸葛亮感動的是淚似滂沱。因此諸葛亮勵志一定要輔助劉嬋完成劉備未完成的遺願,那就是匡扶天下 光復大漢。光復大漢最大的威脅就是北上的曹魏政權,因此諸葛亮是三番五次的傾全國兵力組織北上伐魏。但是魏強而蜀弱從地盤之大小,人口之數量,科技之先進,士兵之多寡都遜色於魏國,但就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硬是打的曹魏國無寧日。假設我們只是假設如果諸葛亮當時北伐曹魏蜀國國力得以加強三倍那麼諸葛亮北伐能成功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當時蜀弱而魏強,魏國擁有很多先天優勢,如土地廣闊,佔據中原,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等等,這些優勢都是魏武帝曹操的貢獻,但是就在曹魏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諸葛亮組織北伐也打的曹魏焦頭爛額,可想而知諸葛亮用兵如神,但是卻用人失察至使街亭失守戰略要地喪失,不得已諸葛亮冒險上演空城計退敵。街亭失守是蜀魏之爭的轉折點,打亂了諸葛亮北伐的計劃,如若不然任憑曹魏佔據優勢諸葛亮也能收復長安直搗許昌撲滅曹魏。別說蜀漢國力提升三倍就算不提升,只是從頭再來還擋重開諸葛亮不重用言過其實的馬謖,而是任用大將王平死守街亭,也會力轉乾坤北伐成功。
所以在我看來諸葛亮北伐不在乎魏強蜀弱而是用人失察導致北伐失敗。蜀國國力再加強三倍哪怕再加強十倍但是還是重用像馬謖這樣只會紙上談兵的儒生也會北伐失敗。
-
9 # 精彩小頻道
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國立弱於曹魏,而是一下五點原因。所以即使國力加強三倍也不一定能北伐成功。
第一點原因是優秀人才的斷流,到後期除了諸葛亮就很少有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了 當然這絕對不是什麼諸葛亮嫉賢妒能壓制人才所致,我個人認為這是西蜀本來就處於蠻夷混雜的地區,文化內涵與人傑地靈之處與中原大地以及江南所差甚多。
第二點原因是地理因素,蜀漢地處兩川之地,地勢險要,雖足以自守,但對於中原大地來說還是顯得地少人缺,不僅兵員難以召集,軍糧也難以轉進,諸葛亮和姜維的多次北伐皆因此失敗。
第三點原因是戰略物資短缺。雖然西蜀號稱天府之國,吃是不愁了,有四川盆地,想不豐收都難,可問題是,除了吃,其他的戰略物資就沒有中原地區那麼富饒了,地薄人稀,鐵資源,皮革資源,包括鍛造工業等遠遠不如中原。東吳可以依賴戰船就行,但是西蜀卻沒有那樣一道天塹擋著資源匱乏。
第四點原因是軍事因素,三國時期,由於人口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東面吳國和魏國的戰爭明顯要比蜀漢和魏國的戰爭大。諸葛亮時期蜀漢主力不過十萬出頭,而魏國也知道主要戰場在東,所以只給了司馬懿少量部隊牽制蜀漢。諸葛亮死後,掌權的蔣琬認為蜀漢暫時無力伐魏,於是收回了漢中的蜀軍主力,只留下王平帶兩萬人馬駐守興勢山一帶。雖然這一步棋造就了被軍事家們稱為“退戰典範”的興勢防禦戰,但也可以從中看出蜀漢軍事實力不足,只能被動防守。再者後來姜維窮兵牘武,多次伐魏不成空耗軍力,使原本就略顯不足的蜀漢軍力進一步損耗,加速蜀漢政權的垮塌。
第五點是政治因素,黃皓的出現,使中國歷史上又多一個臭名昭著的宦官。蔣琬、董允等人沒有諸葛亮的才能,而且黃皓對蜀漢政權的垮臺起得是慢性作用,等姜維發現了這個隱患要除掉時,已經無能為力了。
-
10 # 陳先生侃歷史
可能不會成功
軍事上:魏國佔據北方中原要地,城多牆固,關隘甚多,人口基數大,大規模戰爭徵兵,魏國兵源更廣,更多,持續戰爭兵源動員能力更強。而蜀國人口基數較少,兵源不足,一旦損失過多,可能對蜀國產生不可預計的損失。從可持續兵源方面來看,蜀國不如魏國,即使北伐時期給予三倍兵力,仍不足以與魏國持續對抗。將領方面,蜀國青黃不接,關羽被殺,張飛已死,黃忠法正龐統已故,趙雲垂垂老矣,新的將領階層尚未形成,諸葛亮也是積勞成疾,風燭殘年。而魏國這時期人才輩出,欣欣向榮,曹真,司馬懿皆為勁敵。經濟上:魏國“屯兵制”,收容流民,興修水利,削減賦稅,打地主分田地,建立起比較安定社會秩序。魏國佔據北方中原,城池眾多,面積廣闊,交通相對便利,沃野千里,糧食產量年年增長,儲備糧草日益豐足。蜀國,偏安一隅,山地眾多,可種植農作物土地面積稀少,即使努力開墾,也比不上中原地區產量。三倍於蜀國糧草,但後期的持續性戰爭,蜀國打不起。交通上:魏國處於中原地帶,出兵,運糧,支援交通相對來說便利。蜀國,山地較多,地勢險要,敵人打進來較難,自己打出去也不容易。即使打出去,兵線一旦過長,敵人趁機斷了糧到兵源,那真就成了孤軍奮戰了。綜合以上分析,蜀國幹不過魏國的,即使蜀國北伐成功挺進中原地帶,吳國也不會眼睜睜看著你吞了魏國。後續的戰爭比拼的是國家的綜合實力,而蜀國恰恰是最弱小的那個。
-
11 # 王大牛樂談
分析問題—關鍵點:國力提升三倍而非兵力。此先決條件已註定了北伐的勝利✌!
原因如下:
1.經濟方面:諸葛亮理政時期蜀漢的經濟狀況卻好於曹魏和東吳。諸葛亮將蜀錦出口(對魏、吳、越南、羅馬出口)作為軍費來源的大頭,而蜀錦的生產是國營。同時他還大力發展鹽鐵業,將武器裝備精良化,步兵、弩兵戰鬥力獨步三國。而諸葛亮對傳統賦稅大項,未見有所增加。因此沒有激起民變,緩和了階級衝突。而當初曹操徵關中馬超,導致河間蘇伯、田銀起義,引發幽、冀兩州響應;徵漢中時,南陽百姓因為攤派的徭役太重,而爆發了宛城及其周圍大別山區、郡縣等地起義。這類情況在蜀漢的諸葛亮時期卻沒有出現。
因此,在經濟發展方面,弱小的蜀漢以威武自強的姿態對曹魏關中經濟區實行了毀滅性打擊。關中是傳統經濟強區,一旦關中受累則牽動全國,最終延緩了曹魏全國經濟復甦的步伐,諸葛亮北伐實是上兵伐謀之策。
2.軍力:正史記載,諸葛亮北伐五次,魏國反攻漢中一次,整個北伐過程中,蜀漢先後調動部隊30萬人次,傷亡在10萬左右,北魏先後調動部隊在80萬左右,傷亡25萬左右,東吳調動20萬人次,傷亡10萬左右。
蜀國傷亡率33%,魏國傷亡率31%左右,大致相同。
那麼在國力提升三倍的時候,蜀國兵力則為90萬左右。且當時屬於冷兵器時代,兵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實力象徵,人數佔優傷亡率就會降下來,所以整體國力提升三倍得情況下蜀國可以完全碾壓魏國。
-
12 # 老龔166916589
諸葛亮北伐時期的軍事力量已被劉備徵東給陸遜燒光了。乘下的年邁趙雲,不信任的魏延,常在屯田的姜維,其次,都是嚇兵蟹將,能維持那麼多年,靠的就是諸葛亮所謂的神機妙算,讓讀者消閒消閒。
-
13 # 刀筆傳神
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諸葛亮北伐的原因:
一、“王業不偏安”說白了就是以戰養戰,蜀國國小家貧,不主動出擊的話很快就滋長懈怠的情緒。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如果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肯定死的快。
二、矛盾轉移當時蜀國內部並不很和協,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的關係不融洽。需要北伐這一大義來整合人心。
三、尋找時機蜀國的北伐是不進行就絲毫沒有機會,進行的話還可能找到曹魏的空門。
其次,看一下兩國綜合國力對比:
一、地域面積:魏國擁有的是河北地區,西北的大半個,徐州,揚州北,中原的司隸,雍州,豫州。這個地域的農業開墾,工業生產,商業貿易,也會隨之提升,同時冀州,徐州,豫州也是平原產糧大省,也就奠定了強國的基礎。
巴蜀西川那邊山地居多,諸葛亮當年以西川作為根據地時候就有人反對過,因為西川是一個大鐵籠,別人是不可能輕易攻進去,但是自己也很難走出來,每次諸葛亮出祁山的時候,最終都因為道路崎嶇糧草接濟不上而告終,這也同時說明了蜀國的國力問題,農業生產低下。
二、人口因為當時的戶籍制度比起如今顯得很落後,所以我們如今不能得知三個國家人口的準確數字。在當時魏國的人口超出了其他兩國人口的總和。
三、軍事實力以及軍事工業魏國擁有了地域優勢和人口優勢首先囤積的兵卒就遠遠超出了其他兩國,同時兵裝的打造研發,幷州,司隸州的礦產資源豐富,鐵,銅的生產力高,兵士都配備了精良的裝備,以及幽州,涼州畜牧業相對發達產馬,所以當時就有南船北馬之說。
四、人才問題魏國有李典,樂進,于禁,典韋,許褚,荀攸,荀彧,程昱,劉燁,郭嘉,賈詡,司馬師,司馬昭,鄧艾、鍾會二仕爭功,魏國的人才是源源不斷層出不窮的。
蜀國諸葛亮死後,接替他的是楊儀,這個人本身實力有限而且根本無法處好與下級的關係,導致死對頭魏延的反叛,楊儀之後是蔣琬,蔣琬這個人綜合能力在後期武將裡面雖然算不錯但是比起諸葛亮卻是天壤之別,之後姜維雖然能文能武但是也無奈國力空虛。
綜上所述,即使蜀漢國力加強三倍的話,也不能保證北伐成功!
-
14 # 不沉的經遠
蜀漢國力要是加強三倍的話,那麼北伐確實有很大機率成功,示好佔據關中沒什麼問題。
在三國鼎立時期,蜀漢地盤最小,實力也是最弱。特別是劉備夷陵之敗以後蜀漢損失慘重,留給諸葛亮的是一個爛攤子。所以諸葛亮才會說“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在這種情況下還執意北伐,除了要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外,更主要是以攻代守,削弱魏國實力。從一開始諸葛亮就沒奢望能一戰擊敗魏國。所以初期北伐,諸葛亮都選擇了遠離魏國統治核心地區的隴右。攻打隴右雖然不能一戰定勝負,但是魏國的守備力量也相對薄弱。可以說這是諸葛亮基於雙方實力對比的無奈之舉。
但是蜀漢的國力加強三倍的話就不一樣了。
史書上沒有提到諸葛亮北伐的兵力有多少。但是在蜀漢滅亡時,全國上下只有10.2萬兵馬,其中機動部隊只有姜維統帥的4、5萬人。諸葛亮主政時期,蜀漢的實力要強於晚期,他手下的兵力會多一些,但是最多也就是5、6萬人而已。
如果蜀漢國家加強三倍,那就是原來的四倍。那意味著蜀軍的兵力可以達到40萬。由於留守部隊並不需要擴大,這就意味著諸葛亮可以調動的機動部隊能達到35萬之眾。
魏國滅蜀之戰不過動員了大約16萬多人,不到諸葛亮此時兵力的一半。而三國時期最大的一次戰事,平定諸葛誕之叛時,司馬昭調集魏軍也不過20多萬,也沒有諸葛亮的兵力多。
受限於後勤補給能力,諸葛亮不可能真的出動30萬大軍北伐。不過也足以諸葛亮同時攻擊隴右和關中。魏國將難以應付,很難守住關中和隴右。
當然,蜀漢實力增強,奪取魏國大片土地的情況下,東吳可能會轉而和魏國聯盟一起對抗蜀漢。所以諸葛亮能否徹底完成北伐,統一天下不好說,需要看三方的具體發揮,結果難以預測。
-
15 # 靜夜思160519196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遇到了河北名將張郃,張郃在街亭擊敗了蜀漢大軍,諸葛亮只能撤退。當時司馬懿還在荊州前線,根本沒有參與街亭之戰。張郃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因追擊諸葛亮,中伏而死。根據《魏略》記載,張郃是十分反對追擊的,因為諸葛亮詭計多端,善於設埋伏。早在建興六年(229年),魏國猛將王雙就是在追擊諸葛亮時被伏兵殺死。然而司馬懿卻不為所動,仍強迫張郃出戰。
-
16 # 簡運書生
諸葛亮北伐最擔憂最發愁的是什麼?是軍糧,只要軍糧供應充足,北伐成功率很高的,三倍國力,在魏國國力不變的前提下應該足夠了
-
17 # 初心如舊
這得先弄清幾個問題和概念。第一,關於三倍。個人理解,所謂加強三倍,就是在蜀國原基礎上,再增加三個蜀國。具體結合當時的局勢,大體分割判斷一下: 最切合實際的,就是蜀國除原益州、漢中之外,再增加關中、西涼、以及新城、上庸地區。從人口看,炎興元(263)年,蜀亡時為94萬,再增加三倍約=400萬;軍隊10.2萬,增三倍約=40萬;其他要素暫不加入討論。
第二,關於成功。一般來說,這成功可能指滅了曹魏,統一三國。但這個目標短期內,恐怕還不行。起碼得十五年以上。這就涉及諸葛亮的壽命,歷史上,諸葛亮北伐之後,只活了六年,這中間差了近十年。 透過以上大體推算,人口、軍力在總量上,與曹魏仍然有距離。這是其一;其二,蜀國的地理位置,偏離中心,雖然強行加入關中、西涼,仍然略偏。俗話說“逐鹿中原”,而曹操事實上,就是佔據中原後,逐步發展壯大的。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發兵號稱三十萬,估計實際十萬都得打七八折,就是說,最多七八萬兵。如果有四十萬軍隊,那諸葛亮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帶上三十萬大軍,號稱就不但不能誇大,還得從保密角度,稍加掩飾。
第三,關於類比。有人列舉當年劉邦從漢中起家,反攻關中,遂平天下的例子,但時勢不同,難以類比。其一,劉邦當時正是幹事業的年齡,雄心壯志衝雲天,關中的章邯、司馬欣等,都是菜鳥。而諸葛亮北伐時,大領導劉備,已駕鶴西去,而勁敵對手司馬懿,早羽翼豐滿,展翅高飛。
其二,劉邦反攻關中時,真正的對手--西楚霸王項羽,遠在彭城,而諸葛亮北伐的對手,曹真、司馬懿就在關中虎視眈眈。即使把這二位硬隔離在潼關以東,曹魏立國已久,人口、軍力強大,又有掌控皇帝之政治優勢,諸葛亮以關中、隴西、漢中之力,要攻入中原,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這從當年馬超率西涼雄師,雖已破長安、潼關,卻仍被拒於潼關以西,最終失利,大敗虧輸,就能證明一二。當然,諸葛亮不會像馬超那樣愚蠢,誤中曹操離間計,但諸葛亮是人不是神,北伐中也犯過錯誤。比如,用馬謖失街亭就很典型。其三,諸葛亮雖被稱“權臣”,但劉禪這掛名領導,
還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存在。比如,諸葛亮北伐戰爭中,一次本來很不容易爭取的機會,被劉禪一紙詔書,硬生生給黃掉,諸葛亮只能無可奈何。其四,荊州方向雖然可能助一部分力,但老領導一死,不論是關羽掌舵,還是換作他人,長期的兩地隔離,交通不便,政令難通,協調不易,作用有限。
第四,關鍵隘口以及後勤保障。上面增強三倍時,把關中劃歸諸葛亮,但關中東邊的重要關隘--潼關,未予明確。從曹操雖沒佔有關中,但早已奪佔潼關看,很早就控制、並安家落戶中原的曹操,一定會搶佔先機,奪取控制這個戰略要地。因此,討論中按潼關歸曹魏為據。對諸葛亮來說,軍力增強是好事,也是負擔和問題。四十萬大軍,光靠關中、西涼長時間是養不起的。如果集結,調動也是大動作,不可能瞞過曹真、司馬懿之類統帥,隔壁曹軍偵探早會知覺。自漢中運糧是老問題,距離遙遠,路途艱難。加上司馬懿老謀深算,潼關天險,攻克不易。
第五,最終結論。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諸葛亮的壽命,無知劉禪的掣肘,地形限制,總體實力對比,以及可能誤犯的錯誤等等,都可能干擾北伐成功,因此僅有提問條件,並不能保證北伐一定成功。但這不是說,北伐一定不會成功,而是帶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
18 # 大千世界看劇
如果蜀漢的國力增加3倍的話,諸葛亮攻打魏國的勝率是會加大的。但是不一定勝。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糧草供應不足
諸葛亮時代每次北伐最頭疼的就是糧草問題。糧草運輸供應不足,會導致北伐每次都要速戰速決的。然而魏國統帥司馬懿已經看到了他糧草不足。一直跟他對峙就是不出戰。
2孫權會聯合曹魏
假設蜀國的國際增加三倍,以孫權的戰略眼光會聯合曹魏來對抗蜀漢。畢竟孫權的政策是哪家強。就聯合哪家弱的共同對抗。這也是東吳的外交政策。這樣蜀漢就腹背受敵。
總的來說蜀漢國力增加三倍勝率會加大。但也不一定就能完勝。要知道不利因素還是有的
-
19 # 海宸書苑
莫道諸葛不是神,國力太弱難變天
戰爭,最終打的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兵法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又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勝者王敗者寇,比如說戰國時期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白起率領的秦軍最終獲得勝利,為其成為一代名將加分不少;而失敗方趙國的趙括,創造並實踐了一個“紙上談兵”的成語,都不知道怎麼替他正名才好。兵聖講透了戰爭致勝的機理,但總覺得還缺點什麼。
倘若只按照兵聖說的去衡量一場戰爭的勝負,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失敗的事情恐怕就不太好解釋,抗日戰爭時期偉人毛澤東的曠世鉅著《論持久戰》也不太好解釋——戰爭的發展程序居然同毛澤東預測的一模一樣。兵聖講戰法,顯然還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即國家的綜合實力。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弱,也許可以贏下幾場小戰鬥,但贏不了整個戰爭;戰術上也許會很巧,但彌補不了整個戰略上的拙。
再說長平之戰,倘若趙國實力再強一點,尤其是糧草保障能力再強點,具備打持久戰的實力,趙括根本就不需要冒死一搏,只學前任守將廉頗,只要守住就是勝利。再拖上一段時間,著急的甚至崩盤的可能就是遠道而來進攻的秦軍了。
三國時期,蜀漢只佔益州、漢中兩郡,與統一了北方的曹魏比起來,差距實在太大,且曹魏並沒有呈現衰敗的跡象,也沒有足夠大的外力干擾它。諸葛亮北伐失敗是必然的,曹魏最終統一全國,其實敗就敗在綜合國力不濟,曹魏贏最終也是贏在綜合國力異常強大上。
223年,蜀漢皇帝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打敗,令國力大減。劉備逝世於白帝城後,丞相諸葛亮受託孤重任輔助後主劉禪,蜀漢國力慢慢恢復。同年諸葛亮派出陳震、鄧芝出使東吳,曉以利害說服孫權。吳、漢兩國重新締結聯盟——這個國策是非常正確的,兩個相對弱小的國家,只能抱團取暖。
回過頭想想看,倘若劉備當是不那麼衝動,非要出兵為關羽報仇,結果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歸,蜀漢的國力不至於衰弱得那麼快——219年,蜀漢舉全國之力先後出兵10萬打下漢中,這才過去不到4年,又發動新的大規模的戰爭。實踐證明,益州、漢中兩地的戰爭潛力有限,且漢中經歷了兩年的漢魏戰爭,戰爭潛力更難恢復,蜀漢並不具備連續打大戰的能力和實力。
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戰亂,收服南蠻各族之心,儲備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資。這一步,諸葛亮做得相當對,只不過晚了些。倘若在打下漢中之後,就迅速展開此項工作,結果是不一樣的。後方穩定得越早,國力發展就越快。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在此期間,曹魏雖然實力強大,但還是不具備在兩個方向上同時作戰的能力,即同時與東吳、蜀漢開戰,曹魏顯然信心不足。
因此,自從劉備亡故後,曹魏覺得蜀漢的實力已經非常弱小,不需要擔心蜀漢能夠掀起什麼大浪,將主要精力用來對付孫吳。222—223年,曹丕出動三路大軍伐吳;224、225年曹丕又兩次親征至廣陵。226年,曹丕病死,曹睿即位。當時魏國朝廷有議論,可乘諸葛亮在漢中,一舉出兵討伐他們,曹睿亦有意,但孫資認為漢中、南鄭等地險峻,大舉興兵必天下騷動,耗費巨大,於是提出命大將分別據守險要之地,只待魏國國力強大,蜀、吳必定不戰而降。
曹魏能等,蜀漢卻等不起,諸葛亮明白漢、魏若長此以往,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況且此時曹魏的關中、隴西等地軍備鬆懈,而漢軍卻在經歷過南征和兩年操練,軍力已經大大的提高。以有心攻無意,諸葛亮認為的北伐良機已經到來。
228年,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闡述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時機的成熟性。在接到劉禪同意出兵的詔書後,諸葛亮於漢中提兵6萬拉開了第一次北伐的序幕。北伐的時機選擇倒是無可厚非,只不過諸葛亮要麼是迫於無奈,要麼是投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為他非常清楚,蜀漢實力支撐不起較長時間的北伐。
6萬兵是海宸綜合各種資料分析出來的,還有說法是10萬,趙雲領兵1萬為疑兵出斜谷,企圖吸引魏軍主力於秦嶺一帶,諸葛亮自己領9萬多人出陽平關過祁山直插天水等地,並抽出讓2.5萬人給馬謖、王平守街亭,阻擋曹魏的援軍。
但海宸認為馬謖應該沒有帶那麼多人馬,倘若真有那麼多人,馬謖帶2萬人據高而守,王平領5000人作為接應,馬謖的戰鬥部署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張郃只領了5萬人前來攻擊,攻防兵力對比為2:1,張郃想切斷馬謖的水源和補給線,是非常難做到的。並且,王平領著5000兵馬,不可能不實施救援。
還有,曹魏部隊是分批到達的,張郃是率領騎兵先行到達街亭的,這股兵力肯定沒有5萬,能有1萬騎兵就是非常奢侈了,後續才會是步兵、輜重部隊、保障部隊到達,總共5萬人。還有個常識,就是騎兵是不利於山地作戰的。
馬謖再書呆子,也不至於把兵力部署到一座荒山上,唯一的解釋就是兵力太少。這個問題,馬謖和王平都不能說出來,否則就是在指責諸葛亮指揮不力,最後馬謖丟命,王平升官——這本來就是怪事。
真實的情況應該是,如果張郃領5萬人的資料為真,那麼按照“十則圍之、五則攻之”的兵力運用原則,馬謖的兵力只有張郃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也就是5000到1萬人。再細分,趙雲作為疑兵佯動尚且只有1萬人——說是疑兵,其實一旦趙雲在斜谷穿插成功,佯動就變成真動,可以直接拿下陳倉,這樣就更有利於後續的發展進攻,以諸葛亮的謀略,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他何嘗不想給趙雲多拔點兵力,可手頭上沒那麼多人吶。
而馬謖守街亭,只要守住就可以了,因此諸葛亮認為馬謖帶5000兵馬足夠了。到了街亭後,馬謖領4000人據高而守,王平領1000人遙相響應。張郃領5萬人來攻,可以非常輕易的圍住馬謖。而老成持重的王平覺得手頭的1000人去救援是杯水車薪,根本就無濟於事。
《三國志·王平傳》記載: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合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
王平手頭上只有千人,能自保就不錯了,何以能對馬謖實施救援呢?馬謖也是熟讀兵書並得到諸葛亮認可之人,合理分兵的道理還是懂的,不可能他帶2萬多人據高而守,只分給王平千人,必定是他自己手中也沒有多少兵力。主輔按4:1的比例分兵,是說得過去的。甚至還有可能,馬謖手中的兵力比海宸推算的還要少。
還有,王平是有功,但兵敗街亭王平同樣也有過,功過相抵。但王平卻升官了,這難道不是怪事?這裡面是不是有諸葛亮用官職收買王平守住秘密的原因?失敗只能推到馬謖身上去。官場的道理,諸位親都懂的哈。
關於兵力問題,也可如各類史書包括《三國演義》裡所說,諸葛亮領兵10萬,但真正能實施機動作戰的只有6萬,另有2萬要守漢中,再2萬用於各種保障。
歷史上都把馬謖丟街亭歸咎於諸葛亮用人失誤,馬謖只會誇誇其談紙上談兵,並無實際指揮作戰能力,是位三國版的趙括。實際上,諸葛亮、馬謖都是在替蜀漢背鍋,尤其是馬謖是拿命來背,國力不濟,兵力太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才是北伐失敗的根本原因。諸葛亮應該想到了,但不想到會敗得那麼快——還有他沒想到的,一是張郃行軍的速度之快遠超乎想象,二是張郃打仗的手法非常狠毒,直接用火攻,就不怕引發森林大火。作戰持續時間遠沒有達到諸葛亮預想的一個月。
但如果馬謖真帶2.5萬人守街亭,張郃想拿下街亭非常困難——2萬人佔領的山頭,會是多大範圍,有那麼容易被圍嗎?有那麼容易被斷水源嗎?只要馬謖能夠將張郃的援軍阻擋在街亭之外一個月時間,給諸葛亮的大軍拿下隴西五郡爭取時間,一旦達到目的,諸葛亮統領大軍趕到街亭,一定可以擊退張郃。並且此時,趙雲在斜谷方向應該也會有所作為——趙雲牽制了曹魏近10萬大軍,倘若馬謖手頭兵力多些,應該可以減輕一下趙雲的壓力。事態就會朝著非常有利於蜀漢的方向發展。
遺憾的是,蜀漢沒有那麼強的實力,諸葛亮派不出那麼多的兵力。
據《三國志》等資料分析,蜀漢地處西南,人口稀少並非密集的中原地區。劉禪投降曹魏時,蜀漢一共才20萬餘戶民眾,也就是大約120萬人口,軍隊大約18萬。120萬人口(其中包括官、吏、兵、工、商、販、老、幼、病、殘、婦女等),要養18萬的軍隊,這對於蜀漢百姓來說負擔已經相當的重了。其中大約3萬分別保衛梓潼、成都、江州等重要城池,7萬軍隊要駐紮邊境防範曹魏與東吳,北伐大軍只有8萬左右(2萬守漢中,6萬機動作戰)。
問題就來了,倘若蜀漢國力加強三倍的話,諸葛亮能否北伐成功呢?說得簡單直白一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領兵6萬,加強三倍的話就是24萬——這個兵力基本和曹魏差不多了,去掉守城部隊和邊防部隊共計10萬,則諸葛亮可以領兵14萬北伐,留2萬守漢中,12萬用於機動作戰。
兵力分配:趙雲領兵2萬出斜谷實施佯攻,以牽制曹魏部隊,這時成功的機率會大很多——而事實上,只領兵1萬的趙雲兵敗;如能伺機拿下陳倉,則切斷了長安、咸陽通往街亭、祁山的通道,諸葛亮可以放心攻打祁山;馬謖、王平領兵3萬守街亭,馬謖帶2萬人據高而守,王平領1萬人呼應(蜀漢以步兵為主,曹魏以騎兵為主,據高而守是有利於蜀漢不利於曹魏的);諸葛亮領7萬人攻祁山,快速拿下隴西五郡——時間就不需要一個月,也就是說馬謖守住街亭的時間不用一個月,壓力會小很多。這樣的兵力部署是比較穩妥的,諸葛亮必定是勝卷在握。
一旦拿下祁山,同時趙雲拿下陳倉(倘若沒有拿下,則馬謖從街亭出兵與趙雲夾擊陳倉),則趙雲、馬謖兵馬合歸一處,由趙雲指揮直接作為先鋒攻擊咸陽、長安,諸葛亮率大軍隨後跟上,北伐成功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拿下長安之後,因為長安無險可守,諸葛亮還必須繼續東進,拿下函谷關等重要關口之後,與曹魏形成對峙,便可轉入防禦。這時候蜀漢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遷都長安以安民心——大漢又回來了!此時的蜀漢,擁有長安、咸陽、漢中、益州、隴西等郡,再假以時日對長安、咸陽附近進行鞏固,國家的綜合實力就大增,至少可以把東吳甩到後面去。
當然,這只是假設,蜀漢是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實力的,但如果劉備不衝動硬要去攻打荊州的話,蜀漢的實力也不至於會那麼弱。及早整頓好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之後,還是有機會翻盤的。因此,關羽丟了荊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保留實力迅速撤回益州或漢中,結果丟了性命讓蜀漢失去一名大將,同時也導致了劉備和張飛的衝動,徹底斷送了蜀漢統一全國的機會。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記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劉關張三個人關係太好,三個人又太沖動。在他們看來,蜀漢的利益大於一切,劉關張三個人的利益大於蜀漢。
因此海宸認為,劉備、關羽、張飛從桃園三結義開始,就註定難有像曹操那樣的大作為,他們形成的利益集團或者說山頭主義,嚴重製約了蜀漢的發展壯大。是故曰:成也三結義,敗也三結義。出來混的,還得有真正強大的實力!
-
20 # 當代曹植
蜀漢國力要是加強三倍的話,那麼北伐確實有很大機率成功。
諸葛亮執意北伐,主要是以攻代守,削弱魏國實力,並轉移國內矛盾,趁機奪權,這個目的諸葛亮己經達到了。至於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些口號連諸葛亮自己都不相信。
但是蜀漢的國力加強三倍的話就不一樣了。
蜀漢滅亡時,全國上下總人口94萬人,10萬兵馬。
如果蜀漢國家加強三倍,那就是原來的四倍。那意味著蜀軍的兵力可以達到40萬,人口將近四百萬,和魏國的442萬人口相差無幾。
諸葛亮若聯合東吳、匈奴與公孫度共同出兵,魏國將難以應付,有亡國之虞。
到時四國瓜分魏國,諸葛亮再逐步統一中國。
回覆列表
北伐失敗我總結了幾點最主要的原因:
一是國力,劉備死前在與吳國的交戰中把諸葛亮積攢的家底都打光了,丞相費心費力平定了南蠻,儲備了北伐的物資,但這個過程中曹魏卻是憑藉自己廣闊的北方領土,大力發展農業國力日漸昌盛。
二是,蜀國北伐路途遙遠,且蜀道難行運送糧草困難,沒有軍糧補給,諸葛亮只能退軍。
三是蜀國在關羽、張飛等人死後,人才不濟。諸葛亮提拔的馬謖失守街亭,搭檔李嚴在後方攛掇後主劉禪讓他退兵。
本來北伐已經步履維艱,身邊沒有能幫忙的,還盡是些拖後腿的人,最後諸葛亮心力交瘁死於五丈原,接任的姜維也沒能力挽狂瀾,北伐以失敗告終。
當然如果蜀國國力增強三倍的話,其結果也很難預測。我們知道,歷史不容假設。你可以認為能取勝,也可認為不能取勝。只是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