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zhangyp111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家長認為性格教育可能比能力教育要尤為重要。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我覺得孩子的能力培養會更重要一些,每個孩子的性格在後天是可以改變的!

  • 22 # 碎步走花路

    抱抱親,做媽媽不容易,做好媽媽太不容易。希望做到最好,希望給孩子的最好,因為步步精心,環環設計,媽媽很容易就焦慮了起來。付出與焦慮成正比,這是真理。

    首先,性格培養和能力培養在我看來都很重要。但是如果一定要排序,那我投給性格。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性格決定了他處理現實問題和應對人際關係的方式。是否開朗,積極,客觀,堅強…性格人人不同,這是不同孩子面對類似環境的內在變數,是引導他們的分別走向不同道路的內在驅動力。題主家寶寶的性格很好,開放溫暖,想象力豐富,是良好的教育習慣和充滿愛的家庭環境才能塑造出來的,難得,可貴。

    而能力是孩子安身立命的本領。希望孩子在激烈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能力確實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早教和課外輔導班盛行,那麼小小年紀就要進行技與術的開發,是家長期冀,也是環境所迫。

    我理解這兩個因素的終極比較環境:能力決定我的孩子能爬多高,能走多遠,能獲得多少掌聲和讚美。而性格決定他在哪怕沒有那麼發光發亮,碌碌終生時,如何自洽。魚與熊掌得之我幸。如不可兼得,至少先學會樂對生活,擁有個快樂人生。這是父母對孩子最真誠的期待。

    其次,我覺得題主根本沒有到:性格能力只能選其一 的地步啊。

    孩子還那麼小,沒有按照大人既定的進度和節奏走,是很正常的事。不代表孩子不能,很可能只是他還沒準備好,或者方式方法還有待最佳化。

    看了你的描述,我真的覺得你的孩子很優秀,智商和情商都高。要對孩子有信心,更要對自己有信心。這才是起點,不要這麼焦慮,因勢利導,靜待花開。贊同你的親密育兒理念,相信這麼有愛的媽媽一定可以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你很棒,加油!

  • 23 # 攜手一遇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

    所以每個家庭都應該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根據家長自身的能力,首先,要先培養好孩子的人格,然後是學習能力,只有有學習能力的人才能學到更多的能力,

    是每個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學習能力,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有了正確的引導,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

  • 24 # 優雅的豬1314

    能力培養吧。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並沒有哪一種性格是完美無瑕的。無論是什麼樣的性格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就算你把他的性格培養的再好,如果他的能力為負值,那他在職場上也不會很好。相反,能力是可以轉化為生產力的,如果你的能力超強的話是可以和你的性格互補的。

  • 25 # 雨宮美星752

    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次演講,作為青少年領域研究代表的李教授,在該次演講當中提到了一個論點是:性格教育可能比能力教育要尤為重要。

    這一個觀點給人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因為當下很多家長都願意掏錢給孩子們報一些早教班或者是興趣班來提升孩子們藝術和能力各方面的造詣。

    但是關於孩子們身上的性格教育,似乎被談及的機率並不大。

    那麼把孩子培養好,到底是性格教育更重要,還是能力教育排第一呢?

    關於孩子身上的性格這一話題,很多家長可能都認為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天生的,如果想在後期把孩子的性格改變掉是很難實現的。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孩子身上的性格可以在後天慢慢改變,因為有一個詞叫做影響或模仿。相信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生活環境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孩子,在轉變生活環境之後,性格發生了極大改變的情況。

    所以想改變孩子的性格,在後天教育中完全有可能。

    與此同時,家長和孩子們都應該明白,未來生活中一個人身上有怎樣的性格,有可能會直接影響自己遇到怎樣的命運結局。

    記得李教授親自舉過這樣一個論句:你看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能力比較強,工作態度也比較好的優秀幹部,但是他們在表現優異的同時,卻私底下面對一些誘惑時無法剋制自己,所以他會遇到種種危險。

    同時李教授還說:我更相信能力這種東西它反而更依賴於自身的天賦。比如說孩子在繪畫這方面完全沒有興趣,反而去逼迫他去獲得繪畫造詣,那麼他也許會表現得比較吃力。所以說相比於大家認為性格是天生的,我個人相信孩子的能力反而更傾向於天賦需要。

    所以,家長們試圖想改變孩子身上的能力問題,不妨可以轉個方向,去改變一下孩子身上的性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認識,也沒買過名牌,真的那麼讓有些人瞧不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