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嘗古研今

    有三個因素,與大家分享。

    1:劉邦的丞相蕭何很賞識韓信,韓信到劉邦處後也未得重用,但蕭何與他交談多次,

    認為韓信懂兵法,能幫劉邦打敗項羽而奪天下。

    2:項羽雖兵強馬壯,但他不能放手任用賢將,他主要信任從前的江東子弟兵,韓信得不到重用。

    3:劉邦雖弱於項羽,但他求賢若渇,韓信在他那裡有發揮的空間。

  • 2 # 無關明月

    :韓信在項羽處做的是侍衛。但他經常問項羽提建議。項羽是個貴族,講究等級觀念。小小的侍衛能有啥高見。韓信見沒有發展空間,故投劉邦。也從低層幹起。跟漢王將領騰王,蕭何提建議時,深得認可。蕭何向劉邦建議未有結論時,韓信就跑了,才有月下追韓信之說。

  • 3 # 黃河浪客

    說到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看一下韓信平生。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劉邦彭城兵敗後,韓信破楚軍於京、索間,先後平定魏,代,趙,燕四國,東擊齊,南滅楚於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被封為楚王。後因功高震主,在公元前196年被呂后誅殺。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

    韓信最早投奔的項羽,不被重用。說到這裡,我的先說一下項羽這個人,大家都知道,項羽,號稱“西楚霸王”,絕對不是浪得虛名,這種人呢,本身自己就非常強大,猛然跑來一個小弟弟,說自己很牛叉,讓項羽聽他的建議,怎麼可能?沒有拉出去砍了就不錯了,不過項羽並沒有這麼幹,反而讓他做一個“執戟郎”,啥是“執戟郎”說白了就是拿個紅纓槍看門的!項羽偶爾在帳篷裡議論軍機大事的時候,韓信又好探頭偷聽,你說聽就聽了吧還好發表“高見”,這樣一來項羽就越來越不高興了,於是就把他“插出去”了!

    出去之後,沒地方去,那就投靠劉邦吧!

    投靠劉邦後,劉邦本身也是不喜歡韓信的(縱觀中國歷史,哪個領導喜歡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人,即使你有真才實學也不行),因為不喜歡,所以不中用呀,給個小官幹吧!韓信很不高興,這時候,蕭何透過各種途經打聽,都說韓信對軍事行動有獨特見解,也常常找韓信聊,於是,蕭何認為韓信確實有大才,於是再次舉薦給劉邦,但是劉邦不看好他,韓信一生氣,走了,不幹了,於是又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韓信被追回來以後,蕭何又一次去找劉邦,推薦韓信,雖然有一百個不情願,但是蕭何的面子有抹不開,那就用一下試試吧,於是拜韓信為大將軍!然後的事就不用說了吧,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幫助劉邦,奪得天下!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你再有才能,沒有伯樂還是不行,如果沒有蕭何,怎麼可能有攻無不克的韓信,沒有韓信怎麼有大漢王朝的劉邦!

  • 4 # 紅警小玩家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韓信是去投奔的項羽,但是項羽屬於貴族出身,雖然勇猛無比,力能扛鼎,但是看不起韓信這個落魄小子,而且剛愎自用,不能夠知人善任,不會吸取別人意見教訓

    但是蕭何就不一樣了,“漢初三傑”之一,善於發現人才,不恥下問,放的下顏面,在得知韓信是人才之後毅然披著月光追趕韓信,共謀大計,力薦給劉邦。封為大將軍

    所以,個人觀點,不喜勿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發現美得眼睛,也就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5 # 中孚鑑

    韓信在項羽那裡默默無聞,到了劉邦那裡,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更加有了後來韓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績,也有了為大漢建立赫赫戰功事實。雖然他後來結局悲慘,但卻不能否定他的功勞。

    其實,韓信不管在項羽那裡,還是在劉邦那裡,韓信始終是韓信,他的能力沒有變,所不同的就是環境變了,更重要的是一個不給他機會,一個給他機會。

    韓信在項羽那裡和在劉邦那裡,他都是想建功立業有一番作為,他想征戰沙場、實現它心中的報負,當然他也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才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韓信雖然軍事能力很強,但是他在項羽那裡,卻不被重用,項羽是兵形勢的代表人物,他和韓信的軍事謀略有很大不同,同時項羽本人勇武過人,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之譽,在項羽有強大的實力之下,他又是剛愎自用之人,就算韓信軍事能力在強,項羽覺得他根本不需要韓信那些所謂的兵謀,當然他更加發現不了韓信的才能。

    畢竟那時項羽實力強大,天下之大,他又把誰放在心上呢!

    而劉邦卻不同,劉邦想要和強大的項羽爭天下,他需要的不僅僅是善於安撫百姓、鎮守後方的蕭何、善於出謀劃策的張良、善於衝鋒陷陣的樊噲、曹參等人,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一個統帥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將帥之才。只要這樣的將帥才能和項羽一爭高下。

    韓信離楚投漢後,他的軍事能力和在楚營一樣,所不同的就是他現在所處的環境是相對弱小的漢營,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蕭何。

    蕭何是劉邦的得力助手,他善於安撫、鎮守,大漢建立後劉邦平定功勞是以蕭何為首的,可見蕭何所起到的作用。

    但蕭何雖然善於安撫、鎮守,但是他卻非將帥之才,要是讓他去帶兵打仗,那是行不通的。然而一個王朝的建立,善於用兵的人還是很重要的。蕭何是劉邦的得力助手,他自然要為劉邦謀劃。

    蕭何經過和韓信的解除,他發現韓信確實是一個軍事人才,並且是漢營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自然要為劉邦留下韓信。所以當韓信初時在漢營不被重用要離開時,蕭何會不顧一切的去追韓信,從而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 6 # 冬盡春始

    一來劉邦那時正值頹勢,一籌莫展之時,這時,韓信由於在項羽那裡懷才不遇,志向難酬,故而轉投劉邦。劉邦對韓信心裡也是沒譜,不能量才使用。韓信於是憤而出走。蕭何從韓信的談吐中發現韓信是一位曠世軍事奇才,察覺韓信出走,顧不了多少,於是策馬追趕,這才上演了一出“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千古佳話。

  • 7 # 1今月曾經照古人1

    陳平這樣評價項羽的: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韓信雖然有才,但不是項羽的親人。項羽所信任的都是"皇親國戚"。所以儘管韓信是個金子,在項羽那裡也不能發光。韓信正是看到這一點才離開項羽。

    蕭何為人對劉邦忠心耿耿,做丞相後更是盡職盡責,也是想著天下儘快一統,免受戰亂之苦。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韓信,與韓信交談中發現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所以多次向劉邦推薦韓信。他曾這樣跟劉邦說:大王如果只想當個漢中王,沒有韓信也就算了;如果要準備打天下,那就非用韓信不可。可見他是多麼看中韓信。所以當韓信在劉邦軍中兩個多月得不到重用的時候才在一個月色明媚的夜晚離開。蕭何知道韓信離開才有了月下追韓信這一幕。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成語。

  • 8 # 潁州城市遊記

    告訴你,韓信真是蕭何慧眼識珠。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韓信在項羽那裡不受重用,但是在劉邦那裡,得到別人推薦,韓信就是打仗一流。天生的打仗專家,可惜功高震主,韓信最後被蕭殺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也是一個著名典故。

  • 9 # 看著天空的貓

    韓信在項羽的陣營中,項羽只是看在他是叔叔的部下的份上把他提為了郎中。韓信心中很不甘心,他多次利用郎中便於接近項羽的機會為項羽出謀劃策,以表現自己 的才能。但是項羽卻始終對他的意見置若罔聞。自負的項羽實在無法接受一個普通侍衛對自己提建議。韓信看到雖然項羽率領著大軍打了許多漂亮仗, 不斷地在群雄中樹立起威信,但項羽始終忽視正面戰場以外的局勢變化。韓信感覺自己在楚營沒有再待下去的必要了。

    韓信投靠了劉邦之後,經常和丞相蕭何接觸,一有機會就向蕭何吐露自己的胸中大志,讓蕭何認識到自己的蓋世才華,沒過多久蕭何就徹底地被韓信的才華征服了。在蕭何的眼裡韓信比漢營中其他將軍都要厲害,他認識到,漢王劉邦要想成就天下霸業,就必須有韓信這位軍事家輔佐不可。蕭何便主動地去向劉邦進一步舉薦韓信。然而劉邦卻很不以為然,導致韓信對劉邦也失望了,於是他悄然離開了漢營。

    韓信的離開使蕭何大吃一驚。雖然當他得知韓信離開了漢營時天色已經很晚了,他甚至沒有來得及向劉邦報告就披星戴月急追而去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傳說也就是由此而來。

    後來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很快就表現出自己的軍事天才,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最終也沒有逃脫“功臣末路斷頭顱”的悲劇。

  • 10 # 鍋盔餅子

    個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1、項羽自己的原因。項羽出身貴族,是看不起韓信這樣的底層人士。而且項羽非常自負,但他不能放手任用賢才,從他起兵到自殺所用的人基本上都是以江東人為主。

    從歷史上可以看出,項羽捨不得給屬下官位。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語言溫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淚,把自己的飲食分給他們。可是等到部下有功應當封爵時,他把官印的稜角都磨光滑了也捨不得給人家,這就是婦人之仁。

    2、韓信的原因。韓信極善隱忍,在項羽看來是懦弱,所以項羽看不起韓信。項羽出身貴族不喜歡使用陰謀詭計,而韓信恰好就推崇兵不厭詐的思想,於是他提出來的意見即便是對的,也不會被項羽採用。因為身為貴族的項羽根本就不屑於做這種“下三濫”的勾當。於是一直以來,項羽都非常瞧不起韓信,以至於即便知道韓信有才,更是用一個執戟郎中的官職來嘲弄他。

    3、劉邦為什麼敢用韓信。劉邦的出身不比韓信好多少,劉邦就是一地痞流氓出身。手底下也沒什麼像樣的可以領兵作戰的。當他知道韓信的才能得時候就像是賭徒一樣放手一搏,從他封韓信為大元帥時卻不想給兵符就可以看出來。有韓信的漢軍和沒韓信的漢軍是不一樣的,前期的漢軍可以說是經常吃敗仗的,有了韓信就像開了掛一樣。

  • 11 # 過一天少一天

    韓信飽讀兵書,說白了就是一個兵法痴。然而在那個年代,識字的人都很有限,更不用說書讀兵書,熟記兵法了。韓信是一個智商很高,卻沒什麼情商,不然他不會早年沒飯吃,也不會受胯下之辱。

    他去到項羽軍中,想從士兵慢慢往上爬,這個途徑畢竟很難,再加上項羽本身是將軍世家,對兵法那也是行家裡手,自然看不上韓信。

    劉邦就不同了,他和他的兄弟們都出身草莽,對於有文化有知識的人是崇拜的,在他們一幫人中最有文化的就是蕭何了。他和韓信一聊,發現韓信比他還有文化,定然覺得韓信是個了不起的知識分子。

    韓信這種懷才不遇,有情商頗低,無法為自己求職,只能等到賞識他的人出現,這種機率又很低,於是就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佳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光有知識和本事還不夠,還要有情商,簡單說就是要會推銷自己。

  • 12 # 憑欄聽濤

    《史記》中講“及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

    說韓信最開始是跟著項梁的,在他手下也一直是默默無名。項梁死了以後就跟著他兒子項羽,項羽任命他為郎中,就是保護項羽的一名!普通侍衛,還是沒有機會在戰場上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也多次跟項羽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項羽是多麼自負的人,怎麼會聽一個侍衛的計策呢,可以想象韓信不得志的失落。

    理想報復不能實現,想辦法就乘機逃到劉邦這來了。可惜的是劉邦這邊也只是安排了個管糧草的官,有一次出岔子還被夏侯嬰抓了。偶然的機會蕭何認識了韓信,覺得韓信說的挺有見識的,極力推舉到劉邦那去,當時的劉邦被項羽打到沒脾氣,或許也是抱著有個人才總比沒有的強。這才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談。

    段奕宏扮演的韓信

  • 13 # 皇上約約

    說到項羽、劉邦跟韓信為什麼會這樣?那麼我們從項羽跟劉邦倆人身上的品格,來看看兩人的為人處世,再分析為何韓信到劉邦這裡這麼吃香。喜歡歷史的小夥伴們應該會感興趣哦。

    第一、項羽

    項羽,姬姓,項氏,名藉,字羽,春秋戰國項國宗室後裔,項燕之孫,項梁之侄。 秦末群雄並起,項羽跟隨叔父項梁舉兵吳中抗秦,後項梁戰死,項羽殺掉秦子嬰,自稱西楚霸王。項羽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來看韓信在去投奔劉邦時,對劉邦描述項羽所說的話:“項王一聲怒喝,千人會嚇得膽戰腿軟,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賢將,這隻算匹夫之勇。”從這句話我們看的出來項羽雖然勇猛過人,但不懂的安撫手下的人,不會挖掘人才,信不過手下的人,一起在戰場出生入死,拋頭顱灑熱血,結果最起碼的信任都沒有吶!自己驕傲自負,只會一味地責罰,讓將士們都對項羽打內心裡恐懼。所以說白了,項羽就是個匹夫,當然他有些地方還是可圈可點,但太少了。韓信在他手下的時候,多次向項羽進諫良言,但項羽驕傲自滿不予採納。所以韓信在項羽那裡深感英雄無用武之地,感覺跟錯人了,於是決定轉投劉邦。

    第二、劉邦

    說到劉邦的話,就要聊聊蕭何月下追韓信是怎麼回事了。在韓信轉投劉邦以後,仍然是個無名小卒得不到重用,在倉庫當個管糧倉的官。當時他們管糧倉的人,加上韓信十四個人都觸犯了法律,應當問斬。其他十三個人都被問斬輪到韓信時,韓信對夏候嬰(夏侯惇的祖宗,當時劉邦手下的將領)說:“漢王不想得天下了嗎?為何要斬壯士?”夏候嬰發現此人相貌不凡,而且說話跟他人也不一樣,於是救下韓信,在後來跟他交談過程當中非常賞識韓信,並把它推薦給了劉邦的丞相蕭何。在和蕭何交談時也很快把蕭何給征服了,蕭何也特別賞識他,準備舉薦給劉邦。後來舉薦幾次,劉邦都沒有重用韓信,鳥都不鳥一下。在項羽封劉邦為漢王,趕他去漢中的時候,劉邦很多將士都逃跑了,其中就有韓信,因為韓信還是沒能得到重用。蕭何一聽說韓信也跑了,都沒跟劉邦說一聲馬不停蹄的去追韓信。劉邦聽說丞相蕭何跑了,氣的直跺腳。等蕭何回來,劉邦問你為什麼逃跑,蕭何回答去追韓信那小子了。劉邦又問,那麼多人跑了你不追追個韓信那小子做咩啊。蕭何回,其他人不算人才,但韓信天下無雙。劉邦說,那麼就給你個面子,就看看這韓信到底是什麼貨。待劉邦見韓信時,韓信將他對項羽的瞭解,以及天下形勢的分析和如何起兵東征的韜略跟劉邦一說,劉邦大為驚喜,覺得跟韓信相見恨晚。[擦汗]後來跟隨劉邦四處征戰,為劉邦打下西漢王朝。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

    第三、原因之一

    韓信身高九尺,英明不煩,而且天資聰慧過人,但是家裡窮的叮噹響,吃百家飯,在韓信母親去世時都沒錢辦理後事。後來遇到秦末農民起義,韓信去參加了項梁、項羽叔侄倆的義軍,項梁戰死,跟了項羽一段時間,多次向項羽進言,驕傲的項羽都沒有重用,覺得你一個小小的兵懂什麼,要知道韓信當時在項羽那裡只是個看門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韓信是跟在項羽身邊有段時間了的,所以以韓信的智商,肯定了解了項羽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及項羽做了些什麼事。然後站在項羽對他手下角度去看,得出結論項羽雖自稱西楚霸王,但已大失軍心民心。失軍心:每次打勝仗不給手下封賞,因為功勞都自己一個人佔了,即使給也只給自己喜歡的,可見他自私自利偏心,自然不得軍心。失民心:秦末三將章邯、董翳、司馬欣,以及數十萬中原將士被項羽坑殺,征戰時所到之處百姓無不生靈塗炭,慘遭踐踏殘害。所以韓信非常瞭解項羽為人跟項羽所作所為,以及當前的社會形勢跟以後的趨勢。這麼瞭解項羽的一個人難道隨便放棄?肯定是不的,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其次韓信的格局,眼光以及談吐比普通人更上一層,取決於他的聰明,更何況一身的武力,智勇雙全的一個人難道不是天下無雙嗎?所以蕭何被其文才武略深深吸引。若讓劉邦得此人,起兵伐西楚肯定會輕鬆很多,自然無論如何也要將其留下,推薦給劉邦。果然後來韓信帶領大軍勢如破竹,打下天下,足以說明。

    第四、原因之二

    我覺得這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蕭何和夏候嬰對劉邦都非常忠心,應該是源於劉邦懂得愛惜人才。比如當劉邦聽說蕭何逃跑回來的時候的表現,又愛又恨,很無奈體現劉邦的愛才。所以劉邦招賢納士,大愛天下有才之人,並且重用賢能,對蕭何他們的愛惜以及劉邦的一些其他品德,覺得跟著劉邦幹絕對有未來。讓蕭何對其忠心不二,遇到人才自然要拼盡全力留住介紹給劉邦。

    以上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過程以及韓信在兩大陣營待遇不同的原因。以下圖一漢高祖劉邦,圖二丞相蕭何,圖三韓信母親帶著韓信要飯,所以現在知道韓信家有多窮了吧。[汗]

    [互粉][互粉][互粉][互粉][互粉][互粉][互粉][互粉][互粉][互粉][互粉][互粉]

  • 14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秦末農民戰爭中,韓信仗劍投奔項梁軍,項梁兵敗後歸附項羽。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始終不被採納,於是離開項羽前去投奔了劉邦。有一天,韓信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問到:“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以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並將韓信推薦給劉邦,但未被重用。後韓信多次與蕭何談論,為蕭何所賞識。劉邦至南鄭途中,韓信思量自己難以受到劉邦的重用,中途離去,被蕭何發現後追回,這就是小說和戲劇中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此時,劉邦正準備收復關中。蕭何就向劉邦推薦韓信,稱他是漢王爭奪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將之材,應重用韓信。劉邦採納蕭何建議,七月,擇選吉日,齋戒,設壇場,拜韓信為大將。從此,劉邦文依蕭何,武靠韓信,舉兵東向,爭奪天下。

  • 15 # 歷史摸黑人

    這就是古文常說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項羽的敗就敗在他無識人之明,也無用人之度,所以範曾一走,他就一點勝算也沒有了。劉邦無將兵之才,但是有將帥之能,所以劉邦手下高人云集,他才能從泗水亭長一躍成為帝國皇帝。

    其實每到王朝更替,或者農民起義的年代,總會有一些白丁之人成為猛將、良帥,這代表他們是千里馬,但是他們之前的默默無聞證明了他們沒有遇上伯樂。如果遇上伯樂早都應該功成名就。

    俗話說是金子遲早會發光的,但是如果沒有識金人,再好的金子也不會發光。蕭何能月下追韓信,說明劉邦用對了人,劉邦敢只接授予韓信帥印,也體現了劉邦的識人之明。所以歷史也證明了,劉邦走到最後,而項羽真去他自己所說非天要亡他,而是他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 16 # 嵐婷雲集

    項羽本身就屬於天賦異稟的人,目有雙瞳(歷史上另外一位是人皇“舜”)、力能拔山,再加上又是楚國貴族出身。可以說是蒼天眷顧、自帶光環的主角人物。而劉邦出身低微、混跡於市井,長期和小人物打交道,可以說劉邦比項羽更諳人性,也更懂得籠絡人心。

    韓信同樣如此:雖然胸懷百萬甲兵,卻不遇明主、落魄輾轉於項羽帳下,無引薦、無人脈,自然很難被發現。而蕭何自幼和劉邦相交、心思縝密又頗有管理之才。(垓下之圍時蕭何將糧草源源不斷送往戰場,保證大軍供給,可見蕭何的統籌管理能力)

    蕭何曾和韓信長談,知道其有“帶兵之能”。而蕭何又和劉邦很熟,可以直接越過“人資部門”向老闆劉邦舉薦。劉邦又是白手起家之人,本身就是個光腳的,再加上一直被項羽壓著打,一腔悲憤無處宣洩。這時蕭何引薦韓信,劉邦和韓信聊了一夜,韓信直接上位,這事也就成了。

    這裡有幾個條件: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一、韓信本身就業務超群,是有韜略之才。

    二、人資經理蕭何能發現有才華的員工。

    三、老闆劉邦相信蕭何,並且力排眾議敢用!(這個氣魄可以說是賭博,也可以說是耍“二”,一般老闆沒幾個敢用)

    放到項羽哪裡,就很難成立了。

    一、韓信和范增、龍狙等霸王身邊紅人並無交集。

    二、即使有鍾離昧幾次舉薦,但大老闆項羽並不同意。(因為鍾離昧是業務經理,不是人資經理,如果人資經理范增舉薦,可能會好一些)

    三、項羽集團家大業大,幾乎都是靠自己打下來的。所以他更相信自己,而不會去選擇把兵權交給外人。(你會把你運作的好好的價值幾十億的資本,交給一個外人打理麼?)

    真正的歷史不是小姑娘,任人打扮。它是在時事變換、人物背景、機緣巧合下的更替,它有太多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 17 # 胡瑞嵐298

    當諸候奮戰,欲建霸業時,得士者昌,失士者忙!項羽被劉幫所敗,漢之三傑中張良、蕭何為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韓信!為何韓信在項羽那裡默默無聞,在於霸王不識士!為何蕭何月下追韓信,他識人,為何劉幫拜韓信為大將軍,他相信蕭何識人能力!若韓信不出,那麼: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這個成語不會出現!

  • 18 # 九月菊花236

    在項羽眼裡韓信不置一提,因為他不識韓信的才能,可是在劉邦那裡有蕭何在他就能識得韓信的才幹並劉邦的大肚,使得韓信在劉邦那裡施展才華打敗項羽這完全就是如何運用人才的結果,識人善用也是成功與失敗的主要原因。

  • 19 # 一帆風順永遠開心

    一介武夫,胸無點墨,難成大器。再好的謀士,武夫不識。

    劉邦有能力,善用人才,腹有良謀,看道深遠,治國之大道也。

  • 20 # 吳常學

    韓信瘦弱又不善辨辭,未受到項羽的愛慕,羽本就持才傲世的性格,怎把韓信重在眼裡?

    蕭何慧眼識英才,劉邦眼拙,這才引出“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傳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永浩首次直播,10分滿分,大家覺得可以打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