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陳閒侃
-
2 # 唄唄糖育兒
其實孩子並不是天生就不喜歡弟弟或者妹妹的,可能是周圍的環境給她造成了負面影響。我們身邊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例子,有人看到了懷二胎的孕婦就會對大寶開這樣的玩笑,“你媽媽有了小寶貝就不會喜歡你咯”,結果就導致大寶又哭又鬧。其實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別人的一句玩笑話說完就忘了,可是孩子卻是很敏感的,所以他會擔心真的二寶出來以後,爸爸媽媽就會對他不像原來那麼喜歡了,孩子的天性很單純,他們很容易被周圍的聲音所左右。所以會不願意媽媽給她生個弟弟或者妹妹。
如果真的做好了迎接二寶的準備,那麼媽媽也應該在生孩子之前,跟大寶有一個很好的溝通,告訴他就算有了弟弟或者妹妹,他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告訴他以後就是哥哥姐姐了,要保護好自己的弟弟妹妹,增加他的責任心,讓他從心理上接受寶寶來到這個家庭,並期待寶寶的誕生。
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二胎的出生並不是為了來平分父母的愛,而是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一個陪伴,這樣他的童年也不會太過孤單,如果孩子能夠意識到這一點,那麼他也就會坦然的接受二寶的到來了。
-
3 # Luzhanxiao
現在孩子懂事早聰明被嬌慣,怕有弟弟妹妹侵佔自己的份。現在的父母太理執的對侍孩子了。生二胎是大人的事情,生下二胎再教育孩子怎麼相處才是硬道理。
-
4 # 噢特慢的媽媽
準備要二胎之前,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要問大寶:爸媽給你生個弟弟或妹妹,好不好?
不好!
我是說,這個問題,問得一點也不好。
跟老公和家人合計好要生了,大寶不願意,這家誰來當呀?
如果沒打算,大寶說要弟弟妹妹,你能說話算話嗎?
意外懷孕了,再去問大寶樂不樂意,這不叫詢問,叫試探,有意思麼?
現在是90後都開始二胎的年頭了,各位爸媽,拜託你們轉變下觀念:生不生二寶,主要是兩口子的事情;與其讓大寶做決定,不如想辦法讓大寶愉快接受。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咱這屆爸媽對“跟孩子做朋友”產生了執念。
好吧,就算孩子是朋友吧,你會讓朋友來決定生不生娃不?——“隔壁老王啊,我媳婦該不該懷孕,這事兒你看呢?”
更何況,孩子ta還真不能算是朋友。
無論家長與孩子的關係多麼地平等、互相尊重,多麼地親密,親子關係與朋友關係都是性質極為不同的兩類關係。在家中,無論父母多麼開明,家長必須比孩子擁有更多的權力。
——兒童心理學家曲韻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怎麼好好講道理娃都不肯買賬,逼不得已的你最後不得不用上諸如“必須……”、“你給我……”的句式,娃才能嘟著小嘴不情不願地妥協——所以,別給自己洗腦“我們是朋友”了,當你說要跟孩子做朋友時,只不過是想要朋友間那種平等、尊重、親密的關係。
就像公司不會讓每個員工都參與根本性的決策,也不是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要參與每一個重大決定。
生二胎的決定,就是爸媽跟孩子之間的那個“限”:生育權是你們倆的,無需讓渡給孩子。往往家長猶豫、掙扎、和老大反覆商量的過程,讓老大有了“要讓他們為了我不生二寶”的預期,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你要操心的,是怎樣不讓這件事給大寶帶去負面的影響。
突然多了個“競爭者”,大寶不開心是正常的,面對有小情緒的寶寶,這裡有個“2+4”的套路,即兩個原則+四個妙招:
原則一:共情。認可並且描述出大寶的感受,不要把“自私”這樣的字眼扣給Ta;
原則二:把“接受”當作一個持續的過程,不要總想著一擊中的。
要知道,兄弟姐妹沒有一見鍾情,只有日久生情。
踐行好這兩個原則後,就可以用上“四要一不要”了:
1.讓渡部分決定權,比如讓大寶給弟弟妹妹取名字;
比如孫儷:
2.把弟弟妹妹描述成“禮物使者”;
龍應臺懷二胎時,告訴四歲的大兒子安安:裡面那個小傢伙出來時,會給安安帶一份禮物。弟弟飛飛出生時,龍應臺把一輛會翻筋斗的越野跑車和弟弟一起抱到安安旁邊。
這個可以舉一反三,比如孕期隔段時間就送禮物,禮多人不怪嘛~
3.堅守“獨特的小約定”;
挑一天中的某一固定時間段,比如午後,和大寶做一件“無意義的小事”——比如玩“點五官”的遊戲。不要中斷,並說明這隻屬於兩個人,讓大寶知道自己在媽媽心裡仍然獨一無二。
4.讓大寶陪同產檢、摸胎動看四維B超、一起準備二寶要用的東西(如果有用到大寶的,最好給大寶買個替代)。
除了上述4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不要”:不要總是跟大寶強調“媽媽肚子裡有小寶寶”,且以此為理由拒絕Ta的親熱。媽媽可以扮作弱者,讓大寶反過來,照顧你,比如“媽媽有點不舒服,你能幫媽媽拿個蘋果嗎?”
其實呀,說來說去,最好使的辦法就是從大寶降臨的那一天開始就毫無保留地愛Ta,Ta才不會患得患失。
最後推薦個小遊戲,如果大寶問起,“為什麼要再生一個寶寶?”“弟弟妹妹是幹什麼的?”這樣的問題,就用這個小遊戲回答Ta好啦:
爸媽各拿著一根大蜡燭,點亮,說這是爸爸媽媽;
給寶寶一根小蠟燭,爸媽一起用大蜡燭把小蠟燭點亮,說這是你;
把三根蠟燭聚在一起,從中再點亮一根一摸一樣的小蠟燭,說這是即將到來的小寶寶——
告訴寶寶,光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越多蠟燭,房間就會越亮;
就像我們,多個弟弟妹妹,愛只會更濃。
-
5 # Time露
我家剛好相反,她特別期待有個小妹妹或小弟弟,甚至很想把鄰居家的小寶寶抱回來。她希望有個小嬰兒和她一起睡,她可以把自己的奶粉分他一半,還有自己的玩具也可以借他玩,總之就是非常渴望有個弟弟妹妹。
我和我老公也說過,二胎出生之後,一定要加倍對大寶好,給她足夠的愛,她就會把她的愛給予弟弟妹妹。
絕對不允許長輩在她面前說如果媽媽有小寶寶就不喜歡你這種話。我婆婆也很忌諱小區大媽當著孩子的面調侃類似的話。
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排斥弟弟妹妹,首先還是家長的教育和家庭氛圍吧。
-
6 # 北極的雨1987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也有可能平常聽大人說的多了,有的大人會老是跟孩子說“生了弟弟妹妹,你爸媽就不要你了…”聽得次數多了,孩子難免會產生牴觸心理。
我記得我小時候,媽媽問我的時候,我總回答想要個妹妹,後來如我所願,真生了個妹妹,高興壞我了!
到現在,我都三十多了,還記得當天妹妹從醫院回來的情景。那天,姥姥告訴我我有妹妹了。我握著沒吃完的雪糕飛奔回家,當時看到媽媽躺在床上,妹妹在旁邊,我踮起腳把雪糕舉給妹妹,嘴裡喊著“妹妹吃,妹妹吃…”每每想起這一幕,心裡還是暖暖的。
現在,我們倆姐妹相處的特別好,什麼事都很為對方考慮,我想這也就是父母當時為我生妹妹的初衷吧,想讓我們彼此幫扶,彼此照顧,互相溫暖。
孩子是不是排斥再生個弟弟妹妹,還是要家長好好引導,不要讓他(她)感覺有了弟妹後爸媽會不愛自己了,會搶走爸媽,還是會依然很愛自己,而且還多了個玩伴。這樣,估計孩子也會更接受的。
-
7 # 凡嫲的日常生活
我也是二胎嫲嫲,我家老大就不會說不要弟弟或妹妹,可能跟週末環境,氛圍有很大關係,我老大農村阿婆拿錢來換她弟弟都不願意,有什麼都算上弟弟一份。
-
8 # 壹號小丫
我家的三半的寶寶,經常給我們說“”給我生個弟弟妹妹吧,我會好好照顧他的,我會把我的衣服給他穿,會喂她吃飯,會把我的小床給他睡覺覺。”
平時多和孩子溝通,玩耍,也帶他到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樣一來她就會想要一個伴陪她。這樣應該就不會反對了。
還有我們在日常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說:“以後有弟弟妹妹了,你就會少什會少什麼。”我們應該給他說他會增加什麼增加什麼。現在的小朋友都怕失去,要讓她覺得失去的很少,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
9 # 小魚日記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反對,個人覺得,這和一個孩子的成長經歷和環境氛圍有很大關係。
我家有兩個寶寶,大寶和二寶相差2歲,生二寶的時候大寶才2週歲,她非常高興,後來對妹妹也非常好。
其實孩子對很多事情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他們的思維是受外界影響很大的,比如電視上看到的相關劇情,比如很多大人愛給孩子開玩笑說:你媽媽再生寶寶就不疼你了……所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思維
父母要做的就是儘量不要把一些錯誤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帶給孩子,不能什麼玩笑都對孩子講,在孩子對某事有疑惑或恐懼的時候積極引導,讓他們慢慢往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發展。 -
10 # 明儀居士
自利,自私。孩子從小就要對他有博愛教育,叫他懂得親人越多越好。凡是反對父母生弟弟妹妹的孩子都缺乏博愛教育,在父母面前獨享愛意,培養了自私自利的思想基礎,霸佔心裡強,不懂什麼叫親人,不知親人多的好處。這不怪孩子們,是大人的錯。
-
11 # 趙椅平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我經常聊我侄子,我說要你媽給你生個弟弟或妹妹,好不好。侄子就說,不要。我問為什麼,他說,有弟弟或者妹妹了,他就要搶我零食吃。這樣我就吃不到零食了,可能每個孩子的想法都不一樣。有的可能會想,有弟弟或者妹妹了,爸爸媽媽就不會疼我了。爸爸媽媽的愛也會分擔給弟弟!
-
12 # 鼠寶媽媽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大寶和小寶差12歲。在沒有小寶的時候,有朋友或者親戚問問大寶,讓媽媽在給你生個妹妹或者弟弟吧!大寶說不行不要弟弟妹妹。問大寶為什麼不行啊?大寶說有我就行,小娃娃就會哭,啥也不會,還要看著她啊!
其實孩子的想法很簡單,或許有點點擔心,怕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沒有時間照顧她。在我懷有二寶時也沒有告訴大寶,差不多四個月的時候,大寶才知道啊!去醫院做檢查,要照彩超啊,回家後把彩超的單子給她看,她看到後很開心問我她小時候也這樣嗎?她反覆在看,可能感覺生命很神奇吧!
在後面的一段時間,是大寶和寶爸陪著我等待二寶的出生。等待二寶出生的這段時間裡,羊水偏少經常進出醫院,每次去醫院回來,大寶都會問羊水補上來了嗎?正常了嗎?她每天都會提醒我多喝水要補水。
二寶還是意外的早產,提前出生啦!出生後一直在保溫箱 ,每天醫生打電話告知二寶的情況,結束通話電話,大寶就問我小弟今天咋樣啦?吃了多少奶?又長了嗎?每次去醫院送奶,大寶很積極的背奶包。血濃於水,有了弟弟後大寶很開心,她感覺她可以照顧弟弟,以後的日子裡有人陪伴。
有時候,我和寶爸跟大寶聊天,告訴她爸爸媽媽現在還年輕,可以陪著你和弟弟長大呦,隨著時間的流逝,爸爸媽媽也會老去,到那時你和弟弟就是最親的親人,弟弟陪你的時間最長,以後有任何事情你兩可以互相幫助呦,你是姐姐你可以領導弟弟啊!弟弟是你小跟班,他也很高興有個姐姐可以陪著他啊!
其實孩子都很聰明很敏感,讓孩子陪伴媽媽的孕期,孩子感受到嘍生命中神奇,告訴她這是成長的過程,她會很開心的。希望寶寶們健康快樂長大。
囉哩囉嗦說那麼多,祝福大家幸福快樂呦!
希望大家一起分享呦!
-
13 # dao法zi染
我兒子今年7歲,從4歲開始,就纏著他媽媽,讓他媽媽給他生個弟弟妹妹,我告訴兒子,我們就只有他一個孩子,不準備再生弟弟妹妹了,小傢伙還不高興。
-
14 # 不甜甜甜圈
可能怕自己有了小弟弟或者妹妹,父母不喜歡自己了,失去父母獨有的愛,父母會把對自己的愛分享給弟弟或者妹妹,自己的玩具和好吃的都要分享給弟弟或者妹妹。我家閨女三歲時問她,媽媽給你要個小弟弟或者妹妹,陪著你玩,好不好,我閨女說,不好,兩個太多了,要我一個就可以啦。我閨女從小不喜歡洋娃娃或者布娃娃。有一次,我給她買了一個洋娃娃,她連看都不看,說不要。我說這個娃娃和你一起躺著床上睡覺,多好,她陪著你,她也會說話。孩子很不高興,我說把娃娃送人可以嗎,她說可以。像我閨女這樣不能分享父母的愛,我怎麼可能要二胎。自我感覺,人生有一個孩子就可以啦,孩子多了累,負擔也重。一個地方一個習俗。
-
15 # 初夏720
小孩子反對再生無非就是擔心,父母有了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就不在愛他了,他會覺得是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剝奪了父母對他的愛,可能會不喜歡小弟弟或者小妹妹,那麼,此時父母應該多跟孩子進行交流,讓他知道,就算有了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對他的愛還是一樣的,不要認為小孩子不懂事就不去跟他溝通交流,其實他能也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做好孩子的工作,讓他覺得有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
16 # 深藍75043845
孩子和孩子不一樣,我家娃虛歲6歲總想要個小弟弟小妹妹的,我說到時候媽媽就要摟著他給他吃奶你願意嗎?願意,咋滴都行就想要,可我們已經決定不要了,只想把這一個孩子好好養著。
-
17 # 知知爸爸
父母在對待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問題上,如果第一個子女會反對,那是作為父母在對孩子正確引導的失敗。該反省的,不是孩子而首先是父母。
作為孩子,如果連父母生下的一母同胞的弟或妹都不能容忍,不難想象在日後的生活道路上她如何面對周圍的同事與親朋。
我們的父輩們曾經生育了我們的兄弟姐妹,在他們生育子女前,徵求過子女們的意見嗎?沒有。但我們的兄弟姐妹照樣還是和睦相處。
生育子女,畢竟是父母的權力而不是孩子的。在孩子的心目中除了多考慮點“自我”,還能為整個家庭考慮的更周全些嗎?
人的可塑性應該是最強的。作為父母,只要悉心教育引導,孩子應該會改變自己對弟妹們的認知。
-
18 # 你的好心情會感染到我
那是孩子愛的缺失,怕愛競爭,怕被忽略,因為每天都在找媽媽,媽媽出了工作就是說這說那,陪伴玩就很少,本來就那麼點,如果又來一個競爭的壓力,不用說那麼小的孩子,就是成年人在缺少愛的安全感的同時,我想也不會在讓一個競爭的到來,所以這不是玩笑,有很多家長用這句話逗孩子來感受孩子嫉妒帶來快樂,可是其不知裡面蘊藏愛的缺失,想一想一個愛滿滿的孩子,會那麼嫉妒和排斥嗎?即使是有也不會那麼強烈。
-
19 # 辣椒為什麼不辣
你要孩子說,寶寶你和小朋友或者同學在一起玩開心快樂嗎?有人陪你玩是不是就不會孤單了,媽媽給你生個小弟弟或者妹妹陪著你一起長大,你做她們的榜樣會好不好
-
20 # 蝸牛育兒記
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人選擇了二胎,而在生之前父母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也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你喜歡弟弟還是妹妹,爸爸媽媽再生一個弟弟妹妹好不好?”其實孩子根本不清楚這些問題是什麼。他第一反應是自己喜不喜歡,而讓他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原因卻不見得是孩子天生就這麼想的。
有的孩子會主動和父母說想要個弟弟妹妹,而有的卻是父母不斷的問孩子行不行,可不可以。
這樣的問句首先就會給孩子帶來一種商量和徵求意見的語氣,孩子又是那樣聰明,所以他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這是一件對自己不好的事情,然後才有父母想到的可能的幾點原因。
弟弟妹妹分擔父母的愛是很大一部分拒絕的原因,我之前有幾個學生8,9歲的時候父母給他們生了弟弟妹妹,雖然他是愛他們的爸爸媽媽弟弟妹妹的,可是性格和行為,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課堂上有時候甚至會對我喊出“媽媽”,我問到原因時,大多是,媽媽沒時間陪他們了,也不像以前一樣可以和他們一起做作業,一起玩,甚至搭理他們的時候也越來越少,所以開始又了叛逆的行為,開始想要用自己的行為吸引到父母的注意,開始變得敏感,暴躁,所以我覺得孩子想不想要弟弟妹妹,父母的態度,和平時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家裡也不要經常有人拿這個事情來嚇唬孩子,如果你怎樣,或者再不聽話,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等等,這種話對孩子的傷害最大,他怎麼可能接受父母再有其它孩子這樣的事情?
而且現在孩子大多是被寵大的,不是他自己願意,但在無形中變得利已,他的東西別人不可以碰,他的父母更不可以把愛分給別人,所以很多時候父母不熟再徵求孩子的意見,而是帶給他更多的焦慮,這種情緒下,本能的反應肯定也是拒絕。
建議爸爸媽媽如果有二胎的計劃,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直接把計劃實施或者日常中不要任何事都把孩子放在中心,一點一點給孩子滲透,與孩子溝通也是門藝術,平時的生活點滴更為重要。
其實無論孩子是贊同還是反對,這都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要學會去面對的,怎麼處理又是對父母的一次考驗。
願孩子以後的路不再孤單,不論是否有弟弟妹妹,他需要記住的,父母永遠都是愛他們的。
回覆列表
現在孩子都是人精,怕再多個弟弟或妹妹,會分走自己獨有的愛。
你只能多跟他說,多個弟弟或妹妹就多一個人跟他玩,可以分享他的喜怒哀樂,還多一個人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