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史如畫
-
2 # 峰峰說史
先看看韓信的戰績!
1,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韓信採用這一戰術成功迷惑了三秦,最終韓信一舉消滅三秦,劉邦得以重返關中。
2,初敗楚軍。劉邦彭城大敗之後,韓信在滎陽,阻擊楚追兵,大敗楚軍,使漢軍得到恢復發展的時間。
3、攻滅魏豹。奇襲魏都安邑一舉消滅西魏國,並且俘虜了魏豹,消滅了劉邦東出的後顧之憂,並且俘虜漢文帝的母親,為大漢保留了火種。
4、背水一戰。井陘之戰中消滅了二十萬趙軍,殺死了陳餘,活捉了趙歇,一舉滅掉了代國和趙國。
5、逼降燕國。大軍陳兵燕趙邊境,用政治手段逼迫燕國投降,成功佔領了燕國
6、共滅齊國。在齊國打敗了龍且的二十萬楚軍,並殺死龍且。打敗楚軍之後成功滅掉了齊國。
7、十面埋伏。垓下之戰設下十面埋伏成功狙殺了項羽。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先後滅掉了三秦、西魏國、代國、趙國、燕國、齊國、楚國等九個國家,堪稱大漢第一功臣。當然劉邦能打下江山,漢初三傑缺一不可!張良乃智囊,蕭何乃管家!而韓信是國士無雙!所以說韓信的功勞最大!
-
3 # 見字如晤
為什麼說韓信貢獻最大呢,因為韓信極其驍勇善戰,畢竟打敗了項羽這個大敵
但我個人覺得吧,不好說啊。韓信蕭何張良這三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三人擅長的領域不同。韓信是打仗,蕭何是管事+財務,張良是出謀劃策的智囊。
蕭何安定後方百姓,徵收賦稅,穩定供給軍隊糧草支援前線,就算劉邦數次敗給項羽,輸的連老婆孩子都丟了。但很快,來自蕭何後方的兵源糧草又能讓劉邦重整旗鼓。
張良在大方向上的關鍵決策,劉邦鴻門宴安然無恙,楚漢爭霸時期聯韓信彭越,打敗項羽。
韓信,驍勇善戰,用兵如神。
因此 蕭何的作用在於是給劉邦穩定的後方,重整旗鼓的資本。而張良則為劉邦出謀劃策,告訴劉邦該怎麼做,韓信是具體的實施者和執行者, 三者缺一不可。
-
4 # 貓記觀史
爭搶天下的舞臺是戰場,戰場上打贏才是奪取天下的關鍵,其他的計謀什麼的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而楚漢爭霸的三年基本上的戰都是韓信打下來的,各諸侯國基本為韓信所滅,包括最後的項羽。來看看韓信的戰績:
第一暗度陳倉:韓信暗度陳倉攻滅三秦,打敗了章邯,章邯是什麼人,一代名將,靠驪山80萬刑徒扭轉局勢剿滅各地起義軍,差點恢復秦朝統治,最後被項羽的一招破釜沉舟打敗。這樣的對手韓信都能輕鬆打敗。擊敗三秦奪取關中,為劉邦爭霸天下奠定了基礎,以後三年的楚漢戰爭,關中的糧食和兵員得以源源不斷的補給劉邦。
第二彭城之戰:劉邦率領各諸侯國60萬大軍趁項羽深陷齊國泥潭的時候佔領彭城,結果被項羽率2萬大軍偷襲,被打的落荒而逃,也是韓信及時聚攏潰兵抵擋住了項羽的攻勢,雙方陷入僵持。
第三滅魏 代 趙 燕 齊:彭城之戰後原本投降劉邦的諸侯國都投降了項羽,魏國就是其一,在楚漢僵持階段,韓信率側翼開始一一擊敗各個投降項羽的諸侯,先後滅掉了魏國 代國 趙國 燕國和齊國。大半諸侯都為韓信所滅。
第四垓下之戰:劉邦被項羽圍了三年,簽下了合約,結果劉邦毀約偷襲項羽,很快劉邦又被項羽圍了,形勢危及,韓信的加入扭轉了局勢,才有了後面的十面埋伏,霸王別姬。
可以這麼說劉邦的天下基本就是韓信打下來的,沒有韓信劉邦只會困於蜀國,在當時除了韓信和項羽,沒人是章邯的對手,劉邦被三秦死死鎖在蜀國。有了韓信才有了三年贏得楚漢之爭,奪取天下。韓信的功勞不可謂不大呀。
-
5 # 鼓樓自媒體聯盟亞高原
韓信蕭何張良,漢初三傑。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軍功第一。
劉邦若無韓信,肯定立不了國。
-
6 # 歷史小公子
要知道的是這天下有一大半是韓信打下的。
在韓信拜大將軍之位後。他率領漢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兵出巴蜀之地,進攻三秦。步步為營,收下關中之地,更是在廢丘淹死了章邯!
接著他又轉戰魏地,大敗魏軍,再收魏地。接著他又和張耳進攻趙地。更是把不可一世的陳餘擊殺!
在這個時候是劉邦被項羽打敗後,為為了奪得兵權,他搶下了韓信的虎符。
被搶下虎符之後的韓信並沒有氣惱,他接著開始他的征伐。
這次他的目標對準了齊國而齊國此時疏於防備。被韓信突襲一舉大獲全勝。
可以說當時的韓信是有三分天下的資格的,可是他沒有做。是忠誠!
同樣最後韓信為他的這份忠誠付出了最殘酷的教訓!
最後的一戰在劉邦與相遇最後的一戰中,是韓信指揮大軍從容佈局,然後才得以獲勝的。
在該下相遇,劉邦吃過項羽3萬打敗他60萬大軍的教訓之後,他便命令韓信為總指揮,統帥全域性。
韓信不急不還的命令。
漢軍六十萬大軍分成六個軍陣,每個軍陣十萬人。然後擺成三重縱深的前中後三軍。
就是這樣的佈陣導致項羽雖進攻有所斬獲,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打破韓信的防線,徹底把項羽包圍。
唱出了那時震撼千古的,四面楚歌!
這就是打下大半個中國的軍功!
-
7 # 山南東道荷蓧耕農
韓信功勞之大無庸贅述,首先看看漢代草創功臣位列第一的蕭何之評價:“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什麼意思?劉邦如果僅僅只做個漢中王,可以不需要韓信,但是想要統一天下,那就非韓信不了。再看看楚漢相爭緊要關頭項王的謀士武涉怎麼說的:“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這兩句說明韓信是決定楚漢成敗的關鍵性人物。所以,韓信功勞之大,是蕭何張良都無法企及的。
-
8 # 東方京川
爭搶天下的舞臺是戰場,戰場上打贏才是奪取天下的關鍵,楚漢爭霸的三年基本上的大戰都是韓信打下來的,各諸候國基本為韓信所滅,包括最後的項羽。韓信的功勞功不可沒。
-
9 # 新哥說歷史
因為項羽軍隊的主力是被韓信消滅的。一個將領要是沒有了軍隊,縱然他有天大的本事,也無力迴天。而韓信可以說幫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在當時軍事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點也不為過。韓信的功勞具體表現為制定東進策略、滅魏破代、東進滅趙、東進滅齊;對最初劉氏政權的鞏固起到不磨滅的作用!
-
10 # 青山綠水竹籬笆
立國之初,關鍵是開疆拓土,消滅對手在才能生存,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有勇有謀,是為帥帶將的,功勞最大。張良是謀士,蕭何管後勤。
-
11 # 流芒流
他為統治者出了好謀劃,也被統治者採納而造福社會,使社會發展進步。因為他是當時一流人才,提出都是好建議,切中時弊,社會改革(變)之必須。人有仗義聰明,也就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產生良好社會效果。
-
12 # 龍角大將軍
因為天下是打出來的,不是“說和存”出來的。韓信是實際派,張良、蕭何是理論派。沒有韓信,哪怕張良說破天、蕭何糧草滿關中依然沒什麼用,在絕對武力面前就是一張紙。
張良、蕭何提供大方向和穩定後勤,其他一切交由韓信操作。如果沒有韓信操作,誰能抵擋“霸王一擊”?
馬上打天下,亂世梟雄,所以才說韓信是“漢初三傑”貢獻最大的。如果沒有韓信,用嘴可以打贏項羽嗎?糧草金錢可以滿足嗎?天下最後還是打出來的!
-
13 # 烏蘭大俠
韓信在楚漢爭霸的四年戰爭中,穩居C位!
一、奪取關中,韓信首功!諸葛亮《隆中對》的核心戰略是據守荊益二州,所以派遣五虎將之首關羽鎮守!同理,劉邦問鼎天下的關鍵戰略就是:據守關中,厚積薄發。所以,韓信最重要的戰略貢獻就是奪取關中!
陳勝吳廣起義燃起了滅秦的怒火,楚國餘威尚存,雖然已經被滅國,但仍然憑藉兩湖魚米之鄉的富庶,位居六國之首!所以楚南公才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彼時,劉邦和項羽兄弟相稱,共同向楚懷王稱臣,為天下諸侯之首。楚懷王分兵兩路:項羽北上救援齊國、劉邦西進滅秦,並昭告天下諸侯:先入關中者為王!
客觀地說,應該是楚懷王更喜歡圓滑的劉邦,而厭惡驕揚跋扈的項羽,所以楚懷王的戰略部署有暗中助劉邦一臂之力的嫌疑,而對於項羽卻並不公平。
因為秦國的40萬主力部隊,正在由章邯率領,進攻趙國。所以項羽的部隊就類似於“集結號”,在正面戰場牽制秦國精銳,無異於為劉邦攻秦作嫁衣裳!
應該說楚懷王還是有政治智慧的,早已看透項羽的狼子野心,一旦項羽先破秦入咸陽,就會立刻變成脫韁野馬,失去控制,懷王的王位形同虛設。所以,楚懷王應該是有意為之,把破秦之功送給劉邦!
果然,由於項羽牽制了秦軍40萬主力,劉邦和張良略施財帛小計,收買函谷關守將,就突破函谷關,進入咸陽!劉邦本身就是好酒、好色之人,初入咸陽難以自拔,經張良、樊噲勸誡,馬上以江山為重,整肅軍紀,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深得關中父老民心所向!
而等到項羽擊敗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殺回咸陽時候,劉邦已經在咸陽舒舒服服地爽了一段日子,並已經成為關中人心目中的救世主和大英雄!
恍然大悟的項羽怒不可遏,與范增定計,約劉邦赴鴻門之宴,欲除之而後快!怎料劉邦佔據天時(楚懷王有言在先,先入咸陽的劉邦確實應該是關中之王,殺之不義)、地利(劉邦在關中邀買人心,是無冕之王,殺之不智)、人和(項羽的叔叔項梁是叛徒,給劉邦通風報信,還破壞項莊舞劍)。所以,項羽奇蹟般地放走了劉邦,遺恨千年!
鴻門宴後,項羽入咸陽秦,天下諸侯不敢仰視,膝進而行!項羽踢開,然後殺掉楚懷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諸侯,成為“王中之王”!
先入咸陽的劉邦沒有被封為關中王,而是被封為“漢中王”,王巴蜀、漢中之地。秦朝降將章邯、董翳、司馬欣被項羽分別封為:雍王、翟王、塞王,這是“三秦”的由來。項羽分封三秦為的就是防範劉邦再進入函谷關!
不能成為關中王的劉邦很不開心,卻又礙於項羽的強大實力,只得悻悻就封!
經過張良勸說,劉邦豁然開朗:雖然巴蜀乃窮山惡水之地,但是佔據地利天險,是極佳的“易守難攻”戰略要塞!劉邦聽取了張良的計謀,為了麻痺項羽,故意燒燬了巴蜀通往關中的棧道,以示永不東進的誠意,這是“火燒棧道”!
在巴蜀期間,劉邦鬱郁不得志,恰逢項羽帳下“執戟朗”韓信懷才不遇,投奔劉邦,經夏侯嬰、蕭何力挺,登壇拜將,成為漢軍最高統帥,一人之下,幾十萬人之上!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率兵遠襲,趁項羽伐齊,關中空虛之際,殺了一個回馬槍,擊敗章邯,還定三秦,並且捎帶手端了項羽的老巢“彭城”。
因此,劉邦還定關中,韓信首功!
正是有了關中之地的民心和源源不斷的物資,劉邦才得以兵多將廣、糧草充足,奠定奪取天下的戰略基礎和資源儲備!
二、韓信滅諸侯,盡掃諸侯餘部!劉邦還定三秦後還沒來得及舒服幾天,就被項羽三萬鐵騎又殺了個回馬槍,五十六萬諸侯潰不成軍,劉邦拋妻棄子,差點淪為項羽的階下囚!
此時,作壁上觀的六國諸侯紛紛倒戈,再次投靠項羽,劉邦如喪家之犬,困守滎陽,心灰意冷!
張良為劉邦定下“下邑之謀”,收復項羽手下的彭越、英布,與韓信形成側翼包抄,後翼滋擾,搞的項羽前無去路,後有追兵!
劉邦得天下的戰略格局就是:劉邦正面強攻、韓信、英布兩翼包抄合圍,彭越敵後騷擾!
這其中,韓信的使命最為重要,很遺憾,沒有看到韓信與項羽兩軍對峙的單挑,所以永遠無法判斷項羽和韓信誰更厲害。因為韓信的戰略任務是替劉邦的正面進攻掃清戰場,消滅彭城製造後投靠項羽的諸侯勢力!
韓信當得起一代兵仙,先後滅掉趙、魏、齊、楚、代等諸侯國,為劉邦定鼎中原掃清障礙去,得以集結優勢兵力合圍項羽楚軍,最終以六十萬大軍的壓倒優勢擊潰十萬楚軍,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逼得霸王項羽自刎烏江!
三、韓信是兵權謀一代宗師!自古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項羽是兵形勢的高手,擅長遠襲、突擊,鉅鹿之戰、彭城之戰都是經典戰例,而韓信則是兵權謀的一代宗師,用兵如水,不與項羽力敵,而是智取,有如太極,四兩撥千斤。而且韓信曾經是項羽的手下,參與過楚軍重要軍事會議,對於項羽用兵瞭如指掌,所以,韓信在楚軍的經歷為漢軍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戰鬥經驗,是漢軍取勝的智囊!
-
14 # 史學達人
韓信是武將,在亂世的時候,武將帶來的打擊才是最為致命的。更何況項羽是韓信經過垓下之戰打敗的。
之所以說韓信的功勞大,就是因為大漢三分之二的國土都是韓信打下來的。若是沒有韓信,就沒有劉邦的天下。
之所以這樣說,原因如下:
在滅秦之後,劉邦被項羽封為了漢中王。這時候劉邦只能待在漢中,想要爭霸天下,在漢中也是不大可能的。
正是在漢中的時候,蕭何發現了韓信這個軍事奇才,然後蕭何把韓信推薦給了劉邦。
劉邦讓韓信當了大將軍。
為了證實自己的軍事才能,韓信帶領劉邦打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戰。這一戰韓信一戰成名,打敗了章邯,帶領劉邦出了漢中,佔領了關中。
到達關中之後,劉邦才真正的和項羽有了爭霸天下的可能。
劉邦有稱帝的野心,項羽肯定是要滅劉邦的。
項羽帶領的楚軍,和劉邦一直對峙在滎陽這個地方,他們對峙的這個時間長達兩年之久。
正是在項羽和劉邦對峙的時候,韓信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他先後拿下了魏國,代國,趙國,燕國和齊國。
直到這個時候,項羽和劉邦還是相持難下。
也就是說項羽和劉邦,到底最後誰能夠勝利,完全掌握在了韓信的手裡。韓信幫助項羽,項羽就會贏。
韓信幫助劉邦,劉邦就會贏。
我們都知道,韓信是劉邦的人,是劉邦封了他為大將軍,他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的。
他要幫助劉邦打項羽,最後才有了垓下之戰,劉邦把項羽給擊敗了。項羽被擊敗之後,逃走到烏江,然後自刎在烏江的。
你看整個過程,是不是韓信的功勞最大呀。
當然了蕭何和張良的功勞也不小,但是,他們的功勞僅僅是表現在支援韓信上。就如同蕭何,他是供應糧草的,管理的是後勤,他這個職務肯定是沒有辦法和韓信的大將軍相提並論的。
張良是給劉邦籌謀劃策,要怎麼打仗的,比如說他告訴劉邦,若是想要擊敗項羽,就要聯合韓信,彭越和英布。
最後劉邦就是按照這個計策,打敗了項羽。
相對比韓信,張良和蕭何的功勞,當然要低的多了。畢竟韓信是站在前線衝鋒陷陣的將軍,他建立的功業,才是最為直觀的。
因此,他的功勞也是最大的。
-
15 # 有條可待
可以這麼說,接下來看分析。
這咱們要先看看這漢初三傑都各自具有什麼樣的能力。
第一,咱說蕭何:
蕭大人,可以這麼說,如果把劉邦的創業集團看做是一個家的話,其他人都是男人外出打拼,只有這個蕭大人是個家庭主婦,他管著這個家的經營,無論你劉邦是打了多少敗仗,回來,唉,咱還有兵,還有糧食,還能打!
也就是說蕭何的專長是後勤管理和保障。
第二,咱說張良:
這麼說,這就是個公司的CEO,他,不會管理,也不會打仗,但人家有眼光!!!!!!
注意,這點很重要。
項王為什麼敗?
其中有一點很值得思考,就是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然後一把大火燒了咸陽算是為當年楚國報了仇,分封諸侯後,自己跑回老家立彭城為大本營,不僅如此,還把這關中之地分給了原先秦朝的三個降將,這說明項王對這個關中是一點不在乎。
咱們要知道,關中之地,這個地理位置很重要,以前秦朝為什麼成功,很大原因也是因為在關中,一個函谷關就把六國諸侯據之東方,如果你想秦國要是處於其他的位置,你就是再變法,人家隨時聯合起來,就給你吃了。不說什麼六國各懷鬼胎,就是各有想法,把你給分了,又怎麼樣?不費一點勁。在關中就不一樣,打函谷關需要犧牲,這誰當這冤頭鬼?就算有人犧牲,打進了關中,這地盤怎麼分?都要從這個函谷關連著,那這個關口屬於誰?亂七八糟一大堆,誰知道怎麼弄?
包括你後來《三國演義》裡面說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為啥沒成功,也是因為這,誰都不想當那個冤頭。
所以,這一點,項王確實錯了,所以這就是一個眼光的問題。
還有那個陳勝,為什麼敗了?你還沒多大地盤呢,手下要將沒將就一個周文還能算回事,其他的都是些專門為混口飯吃的烏合之眾,就這情況,你就稱王了,你可不得敗。
而張良,就是這麼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人,咱們這個業要怎麼創!
他制定計劃,你包括劉邦還有蕭、韓二人都是根據他的想法去幹事的。
你比如張良看出來英布這個人對項王有意見,於是他就派使者去勸說,唉,人英布就反了,再那會滎陽會戰時,韓信封齊王才出兵,劉邦就氣的你做夢,張良就勸說,封了!先打敗項王再說,以後的事,慢慢來!
所以張良這個人可以說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果沒有他,蕭何再多的後勤保障,你保誰去?韓信你再會打仗,你打誰還不一定呢!
再說韓信:
這個人,不能說是貢獻最大的,但是最直接的打敗項羽的力量。
因為這個要知道,項王勇猛無敵,不僅僅是單打獨鬥,他對於打仗這方面也是厲害的不行,你看鉅鹿之戰就應該知道,項王為什麼一直到現在還被人津津樂道,他要真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怎麼可能這麼得人心?
而且咱們看,項王除了垓下被韓信十面之圍外,沒打過一次敗仗,哪次打都是贏,只要項王一人一馬帶個頭,手下這些楚軍就和不要命一樣,怎麼打都是贏,就算垓下是項王敗了,但那也是寡不敵眾,人都死完了,你也沒有正面戰勝他的人或一支隊伍,十面埋伏,項王還是照樣突圍出去了,可見項王在戰場上是所向披靡的,無人能敵。
所以你就是蕭何張良這些人,做的再多想的再好,到最後都要直接去面對項王和他正面交戰,這一點,別人不行,只有韓信行。
所以這麼看,韓信確實是貢獻最大的,因為目的是為了打敗項王,也只有韓信是執行者,所以,說他的貢獻最大,也沒錯。
-
16 # 揚楊劉
劉邦曾經說過:“運籌帷幄,我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供給軍餉,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率領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這句話是說明劉邦善於納諫,而且他有三位一流人才,所以才成功取得了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但項羽猜忌他,不肯聽他的,所以才導致滅亡。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和韓信,這三位對於劉邦的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張良是一位傑出謀臣,給劉邦出計謀。在楚懷王與項羽和劉邦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之時,劉邦採納張良的計謀,一路上順利的進入關中,滅亡了秦國。鴻門宴之時,又勸劉邦示弱,並疏通項羽的叔父項伯,使劉邦順利脫身。在之後的楚漢戰爭時,為劉邦出謀劃策,使劉邦最後勝利。
蕭何在劉邦進入咸陽後,進入秦丞相府,得到了秦國記載的,關於天下大量圖書檔案,從此之後,劉邦集團就掌握了全國各地的山川險要、各郡縣的人口多少,就這一件事就堪稱大功一件。項羽把劉邦分封到漢中,以為那裡非常險惡窮困,以為劉邦會困死在那裡,殊不知巴蜀之地就是秦國的大糧倉,而且秦朝末年,巴蜀沒有遭到戰火的洗禮,實際上項羽把好的地盤分給劉邦了。楚漢相爭時蕭何鎮守關中,源源不斷的給劉邦輸送兵馬、糧草和軍餉,是漢軍勝利的基礎,而且韓信也是蕭何舉薦給劉邦的,所以蕭何也是功不可沒的。
韓信是劉邦的大將軍,善於指揮作戰,被稱為兵仙。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後,指揮漢軍打敗了大量的敵人,打下了大半個天下。最後在垓下之戰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全殲項羽的十萬楚軍精銳,使項羽自刎而死。項羽之死就代表了劉邦的最終勝利。
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從這句話的角度來說,韓信的功勞確實是最大的,因為軍事上的勝利才是最終的勝利,如果軍事上打不過敵人,成王敗寇,那麼其他的一切都將是白費辛苦。韓信對劉邦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韓信的貢獻確實是最大,功高震主。
-
17 # 蕭子北談人生百態
“漢初三傑”分別是蕭何,張良,韓信。這裡面張良最受劉邦信任,一直帶著身邊出謀劃策,蕭何留守後方,負責兵員與糧草,韓信作為大將軍,在外領兵打仗。
三人都非常重要,似乎是缺一不可,但為什麼說韓信貢獻最大呢?
蕭何
蕭何作為劉邦集團的後勤總長,史稱“蕭相國”,攻克咸陽後他接受了秦朝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楚漢之爭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蕭何死後,蕭何的丞相位子給了曹參,曹參照搬蕭何的法規,不做任何變動,史稱“蕭規曹隨”。
蕭何在常年在後方留守,劉邦還是不放心,後來蕭何被迫自汙才消除劉邦的疑心。
張良
張良的先輩都是韓國的國相,也就是說張良是六國貴族的遺少,後來輔助劉邦,鴻門宴上勸劉邦裝可伶,儲存實力,不和項羽硬拼。並且疏通項羽的叔叔項伯,讓劉邦可以順利脫身。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劉邦贏得楚漢戰爭。漢朝建立後,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幫助呂后請出“商山四皓”,穩定劉盈的太子地位,等劉邦死後登基,就是後來的漢惠帝。
張良晚年不戀權位,遠離朝堂,得以善終。
韓信
韓信最初在項羽帳下,多次獻計得不到項羽的採納,所以離開項羽投靠劉邦,但還是沒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個治粟都尉——糧官,於是韓信又逃亡了。蕭何知道韓信是帥才,所以就去追韓信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蕭何追回韓信後,劉邦問蕭何:“那麼多的人逃亡,你不去追,為什麼偏偏追一個韓信呢?”
蕭何回答說:“大王如果只想做一個漢中王,那麼就不用韓信,如果要統一天下,非韓信不可”。讓劉邦拜韓信做大將軍,統領兵馬作戰。劉邦對蕭何還是非常信任的。最後登壇拜將,讓韓信做了大將軍。
韓信領兵之後,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平生無敗績,被後世奉為“兵仙”,“神帥”。垓下之戰,韓信佈下“十面埋伏”之計,讓項羽上天無門,入地無路,最後被逼自殺。終於幫劉邦消滅了最大的敵人,讓漢朝能夠統一天下。
韓信領兵作戰能力強於劉邦
我們對比劉邦本人領兵作戰的成績,就會發現,沒有韓信,劉邦真的打不贏項羽。彭城之戰,劉邦統領諸侯聯軍56萬人馬,最後被項羽3萬人殺的人仰馬翻。損失數十萬人馬,劉邦只帶了數十騎逃出。後來的滎陽之戰,劉邦又被項羽圍困,讓紀信假冒自己才得以逃脫,結果紀信被項羽放火燒死。
所以有人說,項羽領兵七八載,一生英雄無敵,大小七十餘戰,都勝利了,只是最後垓下之戰敗給了韓信,就丟了性命。而劉邦在楚漢戰爭中碰到項羽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可以說,沒有韓信,縱然蕭何輸送再多的兵員與糧草,都無濟於事,都會讓劉邦敗光的。而且劉邦每次將兵馬敗光後,就用兵符去奪韓信的兵馬,奪走韓信的百戰之兵,讓韓信再招新兵整訓作戰。著名的“背水一戰”就是韓信的精兵被劉邦奪走後,臨時招募的新兵經驗不足。最後不得不“置之死地而後生”才戰勝趙軍的。
同樣,沒有韓信,張良再有奇謀,在戰場上也施展不開。劉邦一直帶著張良在身邊還總是打敗仗就是最好的證明,張良的計謀都是讓劉邦能夠脫身而已,鴻門宴如此,滎陽之戰也是如此。張良擅長“敗戰計”,勝戰計張良就沒有施展過,最後一計也是被戚夫人和如意逼的不行了。在呂后的壓迫下獻了一計——請出“商山四皓”輔助太子劉盈,穩住了劉盈的位子。
如果這樣來說,我們似乎還看不出韓信與蕭何,張良貢獻大小,畢竟那屬於分工不同,雖然蕭何說過“劉邦做漢王,可以不需要韓信,但是奪取天下,非韓信不可”。
韓信功勞最大,無人可用取代統帥地位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看看,韓信,張良,蕭何是否可以被取代,就是說誰可以被取代,而誰不能被取代呢?
蕭何死後曹參做的丞相,一成不變,不是曹參不想變,而是天下初定,百姓需要安定,蕭何制定的百姓休養生息政策,曹參懶得變了。其實這些曹參都懂呀,而且蕭何拿到了秦朝丞相府,御史府的圖書,戶籍資料,只要不是笨蛋,都可以做的不錯的。所以說,蕭何可以被曹參取代,曹參之後還有王陵,這些人雖然比蕭何名氣小,但是在丞相位子上,也做的中規中矩。並不比蕭何差多少的。
而張良可不可以被取代呢?張良一直帶在劉邦身邊,幫助劉邦出謀劃策,當然,從鴻門宴開始,更多的時候是出謀劃策幫助劉邦逃命。而劉邦在“白登之圍”被匈奴單于冒頓圍困的時候,靠的是陳平的計策,收買了單于閼氏才逃掉的,又是逃脫呀。如果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那麼劉邦的江山簡直是靠“逃”出來的呀。
這裡我們看到,沒有張良,劉邦身邊還是有其他的謀士可以幫助劉邦逃命的, 其實逃命的技術含量不是太高。有點水平的謀士都可以幫助君主實現的,如果逃都逃不掉,還能獻出好的計策幫助君主戰勝敵人嗎?
這樣看來,蕭何,張良都有備胎供劉邦使用(蕭何的備胎是曹參,王陵,張良的備胎是張平)。那麼劉邦帳下有沒有其他將領可以取代韓信來領兵呢?
劉邦帳下出名的將領除了韓信之外,就是周勃,樊噲,夏侯嬰等人了,這些人都是將才,跟帥才差了不止十萬八千里的。可以說,劉邦手下,除了韓信,無一人是項羽的敵手,劉邦自己帶著諸將更是被項羽湊的屁滾尿流。前面我們就講過,項羽區區3萬兵馬就將劉邦帶領的56萬兵馬殺的屍橫遍野。殺了十多萬,擊潰數十萬,劉邦只帶著數十騎逃脫。那個狼狽樣說多狼狽就有多狼狽。這領兵作戰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相差了好幾個檔次的。
所以說,沒有韓信,劉邦是沒有辦法戰勝項羽的,沒有韓信,劉邦估計只能像其後世子孫劉備一樣困守一隅,做個漢中王,或者蜀王嘍。
這一點,也像現代企業中的核心競爭力,當一個企業裡面有多個傑出人才,但你是不是擁有核心競爭力,不可被取代呢?如果你的位子可以被其他人輕鬆取代,那麼你在老闆眼中的地位也就一般了,動則呵斥這是少不了的,薪水也是一般般吧。如果你的有核心競爭力不能被取代,那麼高薪是必須的嘍。
各位讀者,請問你在團隊裡面有核心競爭力嗎?
只可惜,韓信雖然無法被取代。但是功勞太大,賞無可賞。最後還落的個“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良臣亡”的結局,被呂后棒殺,讓後人唏噓不已。
-
18 # 桃桃是愛歷史的女孩子
問題:漢初三傑,為什麼說韓信貢獻最大?
誰說的?而且他說韓信貢獻最大就是最大?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
韓信何德何能貢獻最大,正如劉邦所言。
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又不如蕭何;論領兵百萬,決戰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
而三人之中,要說貢獻最大的,當屬蕭何。
韓信是蕭何舉薦。韓信早年投入項羽麾下,受不到重用。縱有多多益善之才,也未見得對項羽有什麼貢獻。
等投入劉邦麾下,同樣被劉邦輕視。好在蕭何月下追韓信,又要求劉邦虛心拜韓信為大將,韓信這才有機會施展抱負。
不然,韓信還是那個壯志難酬、忍辱負重的潦倒青年。
韓信是蕭何設計殺害的。世人常詬病“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可蕭何何錯之有?
天下大定,韓信卻不安分。
項羽未死前,韓信就狼子野心顯露無疑,接著戰事吃緊,要挾劉邦自立為齊王。
蕭何身為漢帝臣子,為漢帝除掉韓信這樣的隱患無可厚非。
側面講,蕭何此舉為漢初穩定做出了貢獻。
劉邦的“獵人獵犬”理論有道理。天下初定,劉邦封賞,蕭何為首功,食邑萬戶。
有將士不服,劉邦告訴他們,打獵的時候,獵人帶著獵犬。追蹤野獸的是獵犬,追殺野獸也是獵犬。而放出獵犬的是獵人,你們說獵人和獵犬哪個更厲害一些呢?
眾將士紛紛不語。
-
19 # 諾允
國士無雙是後人對韓信的評價,甚至可以說沒有韓信就沒有漢。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些人,雖過千年,仍然閃耀著熠熠生輝。他們不止才華出眾,在個人品格上也足以為後人楷模,言而有信、知恩圖報、忠義為國,他們被稱作國士。
韓信是唯一一個被時人稱之為國士無雙的人,出將、入相、封侯、稱王,中國歷史上只有韓信一個人全部做到過。韓信為劉邦建立漢朝留下了不朽的功勳,好不誇張的說漢朝一半是韓信打下來的,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這是他的功績,彪炳史冊。
-
20 # 名留青史
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為統帥,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
韓信(約前231-前196),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曾先後為齊王、楚王,後貶為淮陰侯。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勞,但後來卻遭到劉邦的疑忌,最後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而遭處死。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經典之戰:
一、暗渡陳倉(出陳倉定三秦之戰)
楚漢之爭時,項羽倚仗兵力強大,違背誰先入關中誰為王的約定,封先入關中的劉邦為漢王,自封為西楚霸王。劉邦聽從謀臣張良的計策,從關中回漢中時,燒燬棧道,表明自己不再進關中。後來,劉邦拜韓信為將軍,他命士兵修復棧道,裝作從棧道出擊進軍關中,實際上卻和劉邦率主力部隊暗中抄小路襲擊陳倉,趁守將不備,佔領陳倉。進而攻入咸陽,佔領關中。
二、京索之戰,
三、安邑之戰,
四、井陘之戰(背水一戰)
公元前204年爆發的井陘之戰,是楚漢戰爭中漢大將韓信指揮的,在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一帶對趙軍的一次出奇制勝的進攻作戰。在這次戰役中,韓信以不到3萬的劣勢兵力,背水列陣,奇襲趙營,一舉殲滅號稱20萬的趙軍,陣斬趙軍主將陳餘,活捉趙王歇,滅亡了項羽分封的趙國,為劉邦最終戰勝項羽、統一全國創造了有利的戰略態勢。
五、濰水之戰
濰水之戰是楚漢時期重要的一場轉折性戰役,此戰漢大將軍韓信不但消滅了齊楚僅餘的一隻有生力量,斬段西楚之右臂,並且佔領三齊之地,實現迂迴到西楚後方並對其戰略包圍的有利局勢。可以說此戰扭轉了楚漢之間的根本局勢,使楚漢之爭逐漸明朗化,形成一面倒的局勢。項羽再無能力滅漢,已經到了完全被動的防禦狀態;而劉邦則進入全面戰略大反攻的時刻。
六、垓下之戰
齊王韓信親率大軍從齊地南下,佔領楚都彭城和今天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兵鋒直指楚軍側背,自東向西夾擊項羽;梁王彭越率軍數萬從梁地出發,先南下後西進,於劉邦本部軍共同逼楚軍後退;漢將劉賈率軍數萬會同九江王英布,自淮北出發,從西南方發動對楚地的進攻,先克壽春,再攻下城父並將此城軍民全部屠盡;而鎮守南線的楚將大司馬周殷卻在此時叛楚,先屠滅六縣,再與英布、劉賈會師,隨後北上合擊項羽;同時,得到關中兵丁補充的劉邦則率本部軍二十多萬出固陵東進;漢軍五路大軍、合計近七十萬之眾,形成從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率十萬楚軍向垓下後撤。漢五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五路大軍於垓下(今安徽靈璧南,一說今河南淮陽、鹿邑間)基本完成了對10萬楚軍的合圍。劉邦立刻任命韓信為聯軍統帥,指揮大軍作戰。韓信命劉賈、英布軍自南將楚軍外圍出路全部封閉,命彭越軍自北封閉通路,韓信親率自軍主力三十萬與劉邦本部軍二十萬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十萬楚軍發起進攻,展開決戰!
回覆列表
在楚漢戰爭期間,張良跟蕭何雖然算大才,但他們的軍事水平並不出眾。生在亂世,劉邦需要的不僅僅是戰略指揮家和後勤部長,更加需要的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將領,來幫他掃蕩海內。不可否認,韓信正是這樣一位出眾的軍事天才。
在韓信加入漢營之前,劉邦的名氣並不太大。因為劉邦的志向和勢力都太小了,明明第一個殺入關中,還被項羽貶入蜀中,受盡了各個諸侯的凌辱。
然後,夏侯嬰發現了韓信,從此韓信的事業扶搖直上,劉邦的事業也迅速發展起來。韓信先是幫劉邦分析了一波天下形勢,然後鼓勵劉邦,告訴他有辦法戰勝項羽。
接著,韓信親自操刀,幫劉邦把關中這個重要的根據地拿下。劉邦也很聰明,為義帝發喪,聚集了五十六萬大軍殺入了彭城,雖然彭城之戰他失敗了,但是劉邦的名氣從未減過。韓信也很爭氣,順勢把魏國,代國,趙國,燕國和齊國都拿下了,最後終於把項羽滅掉。
所以,韓信的加入決定了劉邦的勝利,楚漢形勢因為韓信而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