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我叫袁旭東

    通貨膨脹一般情況下是要按程度來劃分的。

    輕微的通貨膨脹是市場上的正常表現,當經濟向好的方向不斷髮展,市場上的限制資金就會越來越多,人們的消費和投資需求越來越高,那麼對資金量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央行會根據市場上的貨幣需求量來適度的增加貨幣的發行,這樣就會造成輕微的通貨膨脹,這是正常的表現。

    這種情況繼續延續的話,通貨膨脹就會越來越大,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對經濟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比如說民眾存在銀行裡的錢就會因為通貨膨脹而貶值。

    還有玻利維亞也是同樣如此。

    央行一般會根據市場上的通貨膨脹的狀態,透過金融工具對市場進行調整。比如說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就是央行經常使用的方式。

  • 2 # 行者雜記

    通貨膨脹,就是貨幣相對貶值的意思。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指在短時間內不值錢了,一定數額的錢買不了那麼多東西了。假如半年前,8元錢能買一斤豬肉可是現在卻需要15元才能買一斤豬肉。而且這種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的現象比較普遍,也就是說,不光是豬肉漲價了,當你環顧四周,看到絕大部分的商品價格都上漲了,這樣就可以斷定通貨膨脹確實發生了。人們通常不喜歡通貨膨脹,因為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不值錢了,儘管通貨膨脹時,人們往往賺的更多。

    當你出現通貨膨脹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你的財產換成另一種貨幣,並離開發生通貨膨脹的國家。對於普通老百姓,離開國家的可能性不大,那就只有多選擇黃金,收藏等商品,以減少損失。

  • 3 # 老湘阿林

    通貨膨脹,意味著貨幣貶值,物價上漲,這對老百姓的生活是壞事,對企業來說增加成本,對國家經濟就來說,不利於內消,對進出口來說,增加貿易差額,對進出口都不好。

  • 4 # 一絲情愁

    通貨膨脹直接意味貨幣購買力的下降,這是直接說明的一點,但是具體意味著什麼我們還可以做進一步的分析。

    首先我們從一個國家發展來看,如果一個國家金融體制健全,國家經濟發展健康,那麼通貨膨脹意味著這個經濟在快速發展,為什麼這麼說呢?拿我們國家近些年經濟發展來說,大家都感受到到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通貨膨脹也隨著變化。中國過去十年經濟總量整整增長了200%,中國經濟總量2011年超過了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人均收入增長方面,2012年各地區城鄉人均收入增幅不盡相同,但都在10%以上,基本在12%至17%之間。未來的五至十年,中國經濟還會保持較高的增速,增速大約在7.8%至8.2%之間。

    而近十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也是在5%-7%之間。這個表明了對一個金融體制健全且經濟發展健康的國家來說,通貨膨脹意味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當然對於國家來說GDP不是越高越好,因為GDP越高同時也意味著高通貨膨脹率。

    再從辛巴威這個國家來說,金融體制健全,但是國家經濟發展不健康,自2006年以後,辛巴威通貨膨脹漲就達到了1042.9%,這個高通貨膨脹率主要原因是該國經濟發展不健康,糧食產量短缺,導致食品價格上漲過快造成高通貨膨脹率。

    最後,通貨膨脹不僅意味著貨幣購買力下降,同時也反映著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現狀。

  • 5 # 黑子HEIER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通貨膨脹意味著什麼

    1 定義 什麼是通貨膨脹 科普下 通貨膨脹是貨幣超發 物價上漲引起的貨幣購買力下降

    2 原因 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有很多 需求 成本 社會制度等 其中最根本的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3 迴歸主題 通貨膨脹意味著什麼

    適度的通貨膨脹對國家 社會發展是有好處的 可以刺激消費 擴大內需 推動經濟發展

    惡性的通貨膨脹危害比較嚴重 會使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引起社會混亂 這是每個政府都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現在隨著社會發展幾乎看不到惡性通貨膨脹的存在 有 幾乎很少

    4 總結 通貨膨脹的存在說明社會的總供給總需求失衡 我們需要根據通貨膨脹的程度區別看待 理性判斷 從而利用其為社會發展服務

  • 6 # 股市貓魚

    1、貨幣縮水、財富貶值:舉個例子,如果你在銀行的存款有100萬,存款利率是2%,但當年通脹率是10%,一年後雖然你的本息額達到102萬,但你在1年前100萬就可以買到的商品,現在卻用110萬元才能買到,你的貨幣是貶值了。

    2、影響上游企業的利潤:通貨膨脹來臨,原材料價格上漲,意味著上游企業成本增加,經營壓力增大。

    3、經濟存在泡沫風險:通貨膨脹下,如果GDP也在增大,那麼經濟面臨過熱的擔憂,這時貨幣當局很可能透過加息對抗這個風險,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導致股市、樓市等資產價格大跌。

  • 7 # 暖暖的R師兄

    一、什麼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按照物價上漲的程度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檔:低通貨膨脹,高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

    一般情況下,低通貨膨脹又稱為溫和通脹,是正常的經濟現象,而普遍公認的惡性通脹為每月通脹率50%或更多,這種往往對經濟有致命的打擊。

    其中,貨幣超發引發的通脹,也就是在一定時間內,貨幣超發的增長速度高於社會創造財富的速度,導致貨幣貶值,從而引起物價的普遍上漲。

    假設社會的總財富是10塊石頭,曾經市場上流通著100元錢幣,當某天市場有了12塊石頭,但流通著200元錢幣時,那麼對應的每塊石頭就從10元上漲到了16.66元,通脹率就高達66.6%。

    需求拉動導致的通脹,經常在經濟上行週期的時候出現,這種又被稱為菲利普斯曲線型通貨膨脹。

    比如說,同樣10塊石頭只有1個人有需求時,價格可能是1元,但突然因為價值發現或某種原因,變成了20人有需求,那麼價格就會急速的上漲。一般情況下,這種通脹經常會以結構性通脹出現,或者在經濟全面復甦的時候存在。

    成本型通脹在國際化一體的趨勢下,如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一種是上游產業變動的原因,一種是匯率波動和貿易衝突帶來的變動,我們經常聽到的輸入型通貨膨脹就屬於成本通脹的一種。

    就像我們去年上半年的供給側改革,還有今年上半年的“環保回頭看”,最終導致部分行業成本增加,只能被動的提高終端售價,這就是上游產業變動帶來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而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們當下的國際貿易主要還是以美元為主,我們原本在國際上進口1美元的原材料需要6.5元人民幣,當美元升值的時候,我們進口同樣的商品就需要6.9元人民幣,最終成本的增加帶來消費終端的漲價,這種就是匯率變動帶來的輸入型通貨膨脹。

    再比如我們前段時間的大豆漲價,這是國際貿易衝突導致的進口成本增加,也屬於輸入型通貨膨脹。

    通脹的原因有很多種,但不論是超發貨幣,還是需求引發,還是成本推動最終都體現為物價在一定時期內的持續上漲。

    二、通貨膨脹來臨,對普通老百姓意味著什麼?

    1、貨幣縮水、財富貶值:舉個例子,如果你在銀行的存款有100萬,存款利率是2%,但當年通脹率是10%,一年後雖然你的本息額達到102萬,但你在1年前100萬就可以買到的商品,現在卻用110萬元才能買到,你的貨幣是貶值了。

    2、影響上游企業的利潤:通貨膨脹來臨,原材料價格上漲,意味著上游企業成本增加,經營壓力增大。

    3、經濟存在泡沫風險:通貨膨脹下,如果GDP也在增大,那麼經濟面臨過熱的擔憂,這時貨幣當局很可能透過加息對抗這個風險,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導致股市、樓市等資產價格大跌。

  • 8 # 中國蚊子

    通貨膨脹

    定義:通貨膨脹是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物價上漲。

    釋義:

    (1)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區域性、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普遍、持續、不可逆的上漲。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國基礎貨幣發行的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增長率。一國基礎貨幣發行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增長率的原因包括貨幣政策與非貨幣政策兩方面。貨幣政策包括寬鬆的貨幣政策、用利率匯率手段調節經濟;非貨幣政策包括間接投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制造成貸款膨脹,國際貿易中出口順差長期過大、外匯儲備過高,投機壟斷、腐敗浪費提高社會交易成本降低經濟發展質量、經濟結構失衡、消費預期誤導等。所以通貨膨脹不僅僅是貨幣現象,實體經濟泡沫也是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非貨幣政策、貨幣現象還是實體經濟泡沫,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長方式造成GDP水分過高、無效經濟總量過大有效供給嚴重不足造成貨幣效率降低。

    (2)通貨膨脹(inflation),是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實際需求小於貨幣供給,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供給小於社會總需求 (供遠小於求)。

    通貨膨脹的危害性:通貨膨脹直接使紙幣貶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沒有變化,生活水平就會下降,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不過在一定時期內,適度的通貨膨脹又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

    以上是通貨膨脹的理論知識。簡單說,就是物價普遍上漲,居民購買力下降,錢包縮水。說人話就是錢不值錢了,同樣多的錢買不了以前那麼多東西了。

  • 9 # 善城123

    通脹要看是不是惡性通脹

    適度通脹是非常必要的

    經濟才能前行

    通脹比通縮好治理

  • 10 # 冷眼宏觀

    通貨膨脹意味著個人同等財富條件下購買力下降,物價上漲,財富縮水與貶值!同時也意味著國家地區內的貨幣寬鬆與增發,相對於生產價值與生產總值的比率上升!合適的通脹意味著經濟的逐步提升與樂觀,嚴重的通脹意味著對經濟的悲觀及市場的擔心!合適的通脹與通縮更有效的是國家或者市場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目標與速度進行有效的調節與平衡,這意味著經濟管理的水平與對市場經濟的判斷是否適合預期

  • 11 # 短線狙擊邏輯

    1、貨幣縮水、財富貶值:舉個例子,如果你在銀行的存款有100萬,存款利率是2%,但當年通脹率是10%,一年後雖然你的本息額達到102萬,但你在1年前100萬就可以買到的商品,現在卻用110萬元才能買到,你的貨幣是貶值了。

    2、影響上游企業的利潤:通貨膨脹來臨,原材料價格上漲,意味著上游企業成本增加,經營壓力增大。

    3、經濟存在泡沫風險:通貨膨脹下,如果GDP也在增大,那麼經濟面臨過熱的擔憂,這時貨幣當局很可能透過加息對抗這個風險,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導致股市、樓市等資產價格大跌。

  • 12 # 霸芸波浪

    通貨膨脹原因是貨幣超發。以這方面為前提做出結論通貨膨脹的影響。

    1:物價上漲。

    原因:更多的貨幣追逐有限的商品。

    2:成本上漲。

    原因:原材料和人工勞動成本因商品的價格上漲同時必須滿足必要的生存需求。

    3:儲蓄下降。

    原因:物價持續走高,銀行利率不足以抵制通脹,儲蓄意願下降,資金外流向其他投資品(資產)。

    4:貨幣貶值。

    原因:貨幣超發會造成本國貨幣貶值,進口型企業受挫,出口型收益。

    5:經濟風險加大。

    通貨膨脹如果長期持續的話肯定是絕對的壞事。但如果中短期有利於經濟發展。前提條件是新增貨幣的分配合理以及財務槓桿處於可控力度內(做到較難)。

    6:通貨膨脹期表示經濟繁榮,失業率低。

    以上是宏觀上看。

    對於個體來說的話:

    1:固定收入者受損,浮動收入者獲益。 :

    2:借款人收益,存款人受損。

    3:一般居民受損,國家獲益。

    4:持有財富資產者獲益,持貨幣者受損。

    通脹效果:

    (1)收入再分配效應。

    對固定收入者不利,由於通脹使貨幣實際購買力下降,使得固定收入購買力下降。

    對儲蓄者不利,通脹下真實利率可能為負,使得儲蓄者資產實際價值降低。

    利益從債權者向債務者轉移,扭曲債權債務關係。

    (2)經濟效應。需求拉上行通貨膨脹由於貨幣幻覺的存在使得短期就業和收入水平上升。

    而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會引起“工資-物價”螺旋,使得收入和就業下降。

    通脹會引起物價上漲,也會引起工資上漲,但是有侷限。由於存在工資粘性,勞動合同的制約,導致工資未必能隨著物價水平變動,且上漲幅度有限。

    如果工資能隨著物價即時同比例上升,那麼通脹不會對實際經濟產生影響,而在實際生活中這點事很難做到的。

    通脹影響人們生活主要是影響

    1、貨幣實際購買力,由於工資上漲幅度低於物價上漲幅度,實際購買力降低,因此消費降低,人們生活水平下降。

    2、通脹引起通貨膨脹稅,工資上漲使人們進入更高納稅檔次,實際收入降低。

    通脹影響國家的方面:1、通脹是國內物價上升,是我國出口商品競爭力下降,出口受阻,外需不足。

    2、實際餘額效應,價格上升使得居民消費投資下降,從而國民收入下降。

  • 13 # 財經小助理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inflation),簡明定義: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求遠大於供)。[1]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出現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導致購買力下降,這就是通貨膨脹。該理論被總結為一個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貶值為貨幣在經濟體之間相對價值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國內使用的價值,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通貨膨脹的貨是指“貨幣”。

    衡量標準

    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物價水平以不同形式(包括顯性和隱性)普遍上漲時,宏觀經濟學就稱這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按照這一說明,如果僅有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這不是通貨膨脹。只有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和勞務的價格持續上升才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經濟學界對於通貨膨脹的解釋並不完全一致,通常經濟學家認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通俗的講就是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通貨膨脹。

    定義中的物價上漲不是指一種或幾種商品的物價上升,也不是物價水平一時的上升,一般指物價水平在一定時期內持續普遍的上升過程,或者是說貨幣價值在一定時期內持續的下降過程。

    可見,通貨膨脹不是指這種或那種商品及勞務的價格上漲,而是物價總水平的上升。

    物價總水平或一般物價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勞務交易價格總額的加權平均數。這個加權平均數,就是價格指數。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一般有三種:消費價格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國民生產總值價格折算指數。簡單說,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貨幣主義學派

    貨幣主義的主要理論被總結在一個非常簡潔明瞭的方程裡面,即著名的貨幣量公式:。其中M是貨幣的總量,V是貨幣的流通速度,P是物價水平也就是通貨膨脹的量度,T是總交換量也就是該經濟體內的總產出。貨幣主義的創始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彌爾頓·弗裡德曼認為這個方程是一個由左至右的方程,也就是說當貨幣總量增加並且貨幣的流通速度因此上升時,右邊的兩個引數的積會增加。如果P增長的百分比比T更多,物價水平就比產出上升地快,從而通貨膨脹產生。

    區別比較

    與通縮的區別

    1.含義和本質不同: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一種經濟現象,是指在經濟相對萎縮時期,物價總水平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貨幣不斷升值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持續小於社會總供給。

    2.表現不同:通貨膨脹最直接的表現是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降低。通貨緊縮往往伴隨著生產下降,市場萎縮,企業利潤率降低,生產投資減少,以及失業增加、收入下降,經濟增長乏力等現象。主要表現為物價低迷,大多數商品和勞務價格下跌。

    3.成因不同:通貨膨脹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貨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通貨緊縮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長期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形成買方市場及出口困難。

    4.危害性不同:通貨膨脹直接使紙幣貶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沒有變化,生活水平就會下降,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不過在一定時期內,適度的通貨膨脹又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通貨緊縮導致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生活有好處,但從長遠看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費心理,導致惡性的價格競爭,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不利。

    5.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貨膨脹最根本的措施是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同時要採取控制貨幣供應量,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等措施。治理通貨緊縮要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綜合運用投資、消費、出口等措施拉動經濟增長,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的消費政策,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

    與通縮的聯絡

    1.二者都是由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與發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2.二者都會使價格訊號失真,影響正常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因此都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

  • 14 # 雲訊空間站

    一、什麼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按照物價上漲的程度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檔:低通貨膨脹,高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

    一般情況下,低通貨膨脹又稱為溫和通脹,是正常的經濟現象,而普遍公認的惡性通脹為每月通脹率50%或更多,這種往往對經濟有致命的打擊。

    其中,貨幣超發引發的通脹,也就是在一定時間內,貨幣超發的增長速度高於社會創造財富的速度,導致貨幣貶值,從而引起物價的普遍上漲。

    假設社會的總財富是10塊石頭,曾經市場上流通著100元錢幣,當某天市場有了12塊石頭,但流通著200元錢幣時,那麼對應的每塊石頭就從10元上漲到了16.66元,通脹率就高達66.6%。

    需求拉動導致的通脹,經常在經濟上行週期的時候出現,這種又被稱為菲利普斯曲線型通貨膨脹。

    比如說,同樣10塊石頭只有1個人有需求時,價格可能是1元,但突然因為價值發現或某種原因,變成了20人有需求,那麼價格就會急速的上漲。一般情況下,這種通脹經常會以結構性通脹出現,或者在經濟全面復甦的時候存在。

    成本型通脹在國際化一體的趨勢下,如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一種是上游產業變動的原因,一種是匯率波動和貿易衝突帶來的變動,我們經常聽到的輸入型通貨膨脹就屬於成本通脹的一種。

    就像我們去年上半年的供給側改革,還有今年上半年的“環保回頭看”,最終導致部分行業成本增加,只能被動的提高終端售價,這就是上游產業變動帶來的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而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們當下的國際貿易主要還是以美元為主,我們原本在國際上進口1美元的原材料需要6.5元人民幣,當美元升值的時候,我們進口同樣的商品就需要6.9元人民幣,最終成本的增加帶來消費終端的漲價,這種就是匯率變動帶來的輸入型通貨膨脹。

    再比如我們前段時間的大豆漲價,這是國際貿易衝突導致的進口成本增加,也屬於輸入型通貨膨脹。

    通脹的原因有很多種,但不論是超發貨幣,還是需求引發,還是成本推動最終都體現為物價在一定時期內的持續上漲。

    二、通貨膨脹來臨,對普通老百姓意味著什麼?

    1、貨幣縮水、財富貶值:舉個例子,如果你在銀行的存款有100萬,存款利率是2%,但當年通脹率是10%,一年後雖然你的本息額達到102萬,但你在1年前100萬就可以買到的商品,現在卻用110萬元才能買到,你的貨幣是貶值了。

    2、影響上游企業的利潤:通貨膨脹來臨,原材料價格上漲,意味著上游企業成本增加,經營壓力增大。

    3、經濟存在泡沫風險:通貨膨脹下,如果GDP也在增大,那麼經濟面臨過熱的擔憂,這時貨幣當局很可能透過加息對抗這個風險,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導致股市、樓市等資產價格大跌。

  • 15 # 深圳大土豆

    通貨膨脹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有:

    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通貨膨脹的物價上漲,使價格訊號失真,容易使生產者誤入生產歧途,導致生產的盲目發展,造成國民經濟的非正常發展,使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發生畸形化,從而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當通貨膨脹所引起的經濟結構畸形化需要矯正時,國家必然會採取各種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結果會導致生產和建設的大幅度下降,出現經濟的萎縮,因此,通貨膨脹不利於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

    ②對收入分配的影響。通貨膨脹的貨幣貶值,使一些收入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使廣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當通貨膨脹持續發生時,就有可能造成社會的動盪與不安寧。

  • 16 # 高柏寺

    【通貨膨脹是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物價上漲】

    1、貨幣縮水、財富貶值:舉個例子,如果你在銀行的存款有100萬,存款利率是2%,但當年通脹率是10%,一年後雖然你的本息額達到102萬,但你在1年前100萬就可以買到的商品,現在卻用110萬元才能買到,你的貨幣是貶值了。

    2、影響上游企業的利潤:通貨膨脹來臨,原材料價格上漲,意味著上游企業成本增加,經營壓力增大。

    3、經濟存在泡沫風險:通貨膨脹下,如果GDP也在增大,那麼經濟面臨過熱的擔憂,這時貨幣當局很可能透過加息對抗這個風險,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導致股市、樓市等資產價格大跌。

  • 17 # 毛毛愛理財

    通貨膨脹:意味著錢越來越不值錢了,也就是錢的購買力在一步步的下降

    我們以現實中的例子進行分析一下:

    10年前買一個包子可能只需要1元錢,但是現在買一個肉包子需要2元錢,也就是說包子還是那個包子,但是它的價格上漲了,這樣下來相同的100元,你可以買到的東西數量就明顯的減少了。這也就是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明顯的感覺100元什麼東西都買不到一下子感覺錢就沒有了。

    在父母當時生活的年代,村子裡面有一個萬元戶,就感覺真的很富有。因為那個時候,人們的工資是按照幾十元來進行計算。但是社會在發展,人們都在進步,現在的月薪都是按照千元、萬元來進行計算。且通貨膨脹是社會發展必然會出現的情況。

    目前的通貨膨脹率每一年大約是3%的樣子,當錢以現金的形式儲存在我們手中的時候,是變得越來越不值錢的,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現金又是最安全的投資方式。為了抵制通脹,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投資。

  • 18 # 道之下

    大宗商品要漲價了,錢不值錢,生活成本變高了。以前透過房地產解決通貨膨脹的影響,發現火車頭跑的太快,把人忘到半路上了。以後就看放水速度,資金規模,流向。是大水池套些小水池,還是陽光普照了。

  • 19 # 酒精烤驗pupu

    通貨膨脹意味著物價上漲,物價上漲錢不再那麼值錢就意味著通脹!2020年國家大量投放信貸,由於疫情等因素錢還沒大部分進去實體行業,貨物不流通順暢,物價上漲,就有通脹風險!股票投資是個不錯的保值方式,買入次新股並多持有!

  • 20 # 超級牛

    通貨膨脹是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區域性、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不可逆的上漲。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

    1.物價上漲,貨幣貶值;

    2.銀行儲蓄下降,資金外流;

    3.就業率會增加;

    4.國內物價上漲促進出口,抑制進口;

    5.短期有利於經濟發展,持續通貨膨脹並不是好事,經濟秩序紊亂。

    所以說,一旦大幅降息,貨幣就會超發,物價瘋漲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國飲食文化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