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檸梔
-
2 # 四川張五
病豬體溫41℃以下,腹瀉,排灰黑色稀糞,耳根、腹下等面板有紫斑。剖檢皮下,肌肉廣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腸表面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及散在的瀰漫性假膜。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會導致豬體發紫。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呼肽奇注射,同時菌肽諾拌料投餵。
豬肺疫導致的豬體發紫。呈散發,多發生於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應激之後,病豬體溫41~42℃,面板有紫斑,尤其是咽喉部、頸部紅腫、堅硬,呼吸困難,慢性病豬咳嗽、流膿性鼻涕。剖檢喉頭部及其周圍,組織水腫,早期有出血點,後期有大葉性肺炎。治療時用磺胺類藥物有效,全群藥物預防時,用喹乙醇原粉拌料有效。
非典型豬瘟導致的豬體發紫。散發,病豬體溫41℃左右,可視粘膜有針尖狀出血,病程較長的貧血,可視粘膜蒼白,面板蒼白,針尖狀出血點,剖檢淋巴結腫大,有大理石樣出血,咽喉等粘膜及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防範時,全群緊急注射豬瘟單聯苗,使用瘟毒血抗注射治療。
豬丹毒也會導致豬體發紫。呈散發,體溫41℃以上,面板有不規則的指壓退色的紅斑或菱形紅斑,後期腹瀉。剖檢脾腫大,腎腫大出血,表面呈暗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有效。
以上就是會導致豬身上發紫的幾種疾病,我們在飼養過程中如果遇到豬面板出現異常的顏色一定及時排查出疾病,對症下藥,才能保證豬隻的健康。
豬肺疫瘟毒血抗豬丹毒淋巴結腫頭孢類抗菌素
-
3 # 丶他嚇了夏天1
主要發生仔豬,架子豬。病豬體溫41℃以下,腹瀉,排灰黑色稀糞,耳根、腹下等面板有紫斑。剖檢皮下,肌肉廣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腸表面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及散在的瀰漫性假膜。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全群預防時可投服治療。
-
4 # 康樂利
可能患有:藍耳病,副豬嗜血性桿菌,豬高熱等都會使豬的皮膚髮紫!關於藍耳病如何用藥的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此病的特徵,才能更加有效的防治和治療!此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和精液傳播。
妊娠母豬和1月齡以內的仔豬最易感。通風不足易導致溼度偏大,舍內空氣質量差,易激發藍耳病的發生。 1、進苗豬群以防寒健胃為主,選用薑糖水、山楂、陳皮、麥芽、神曲、黃芪、柴胡、甘草打成粉拌料,祛寒健胃提高採食量增強體質。
-
5 # 老家么妹兒
豬身上發紫怎麼治?如果你的豬耳根以上發紫眼圈發紫腹部發紅或發紫,臀部發紫,眼圈發紫,有大便乾結轉拉稀的症狀有可能是藍耳病,如果發病時間長體溫一直在40度左右,腹部有稜形紫塊,大便乾結與拉稀交替出現的時候,可能是溫和型豬瘟。如果以上症狀都有且伴隨哮喘,前膀有腫脹的痕跡的話,有可能是副嗜血桿菌與圓環病毒的混合症。
意見建議:要注意觀察,以上這幾種病都有可能混合感染,要對症下藥,先控制在治療,先制止豬瘟,在一次用藥治療其他病症,圓環病毒一般不會出現死亡,但可能成為侏儒豬
-
6 # 實在羊哥
1.仔豬副傷寒:呈散發,主要發生仔豬,架子豬。病豬體溫41℃以下,腹瀉,排灰黑色稀糞,耳根、腹下等面板有紫斑。剖檢皮下,肌肉廣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腸表面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及散在的瀰漫性假膜。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全群預防時可投服治療。
2.非典型豬瘟:散發,病豬體溫41℃左右,可視粘膜有針尖狀出血,病程較長的貧血,可視粘膜蒼白,面板蒼白,針尖狀出血點,剖檢淋巴結腫大,有大理石樣出血,咽喉等粘膜及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防制時,全群緊急注射豬瘟單聯苗。
3.豬丹毒:呈散發,體溫41℃以上,面板有不規則的指壓退色的紅斑或菱形紅斑,後期腹瀉。剖檢脾腫大,腎腫大出血,表面呈暗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有效。
4.豬鏈球菌病:呈散發,體溫41℃以上,腹下、四肢、耳朵等面板有紫紅色斑,病豬尖叫、抽搐、轉圈等神經症狀,慢性病豬有化膿性關節炎、心內膜炎及化膿性淋巴結炎,急性病例病程2天。剖檢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結腫大出血,心肌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或預防有效。
5.豬肺疫:呈散發,多發生於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應激之後,病豬體溫41~42℃,面板有紫斑,尤其是咽喉部、頸部紅腫、堅硬,呼吸困難,慢性病豬咳嗽、流膿性鼻涕。剖檢喉頭部及其周圍,組織水腫,早期有出血點,後期有大葉性肺炎。治療時用磺胺類藥物有效,全群藥物預防時,用喹乙醇原粉拌料有效。
6.傳染性胸膜肺炎: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磺胺類抗生素有效。
7.豬附紅細胞體病:呈地區性流行。病豬體溫42℃以上,病初皮膚髮紅,中期耳朵、四肢、尾部面板有紫斑,後期耳朵壞死。尿呈蒼色,血紅蛋白尿。鏡檢紅細胞變形、破裂。臨床上用土黴素、強力黴素等針劑注射,預防時全群投服土黴素或強力黴素有效。
-
7 # 佩君小姐姐
不過,近幾年豬病越來越複雜,可能有多於一種疾病混合起感染,特別是一種病毒病混合感染細菌病。因此,還需要及時診斷、採取相應措施:
(1)注意加強消毒,如聚維酮碘;
(2)檢查免疫情況,特別是重大病,必要時要進行補免,如:豬瘟、藍耳等;
(3)適當用抗生素;
(4)適量用黃芪多糖、維生素C。
二、豬全身發紅
豬皮膚髮紅可能是由這三種疾病引起的:
一、豬瘟與弓形體病混合感染
1、症狀:病豬全身皮膚髮紅,有的有出血點,耳皮、腹下、四肢、胸膜處有充血、出血,及紫色的淤血斑。出現高溫稽留熱現象,病豬站立不穩,並出現癱瘓現象,糞便前期乾結,後期腹瀉,有水痢、膿痢出現,並具有惡臭味。病豬犬坐呼吸口吐白沫,呼吸困難,母豬流產,病的後期會出現四肢癱瘓。
2、判斷要點:母豬大部分出現流產現象,可懷疑本病。本病與藍耳病、附紅細胞體病病狀相似,但使用血蟲淨、抗生素及藍耳病疫苗免疫無效。
二、豬附紅細胞體病,俗稱紅皮病。
症狀表現:耳、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的面板呈紫紅色,指壓不褪色。
三、傳染性胸膜肺炎,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
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
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磺胺類抗生素有效。
養殖戶在養豬過程中,遇到豬皮膚髮紅、發紫的現象,可仔細斟酌,找出其發病原因,
-
8 # 鄉村務農人
仔豬副傷寒
呈散發,主要發生仔豬,架子豬。病豬體溫41℃以下,腹瀉,排灰黑色稀糞,耳根、腹下等面板有紫斑。剖檢皮下,肌肉廣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腸表面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及散在的瀰漫性假膜。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全群預防時可投服治療。
非典型豬瘟
病豬體溫41℃左右,可視粘膜有針尖狀出血,病程較長的貧血,可視粘膜蒼白,面板蒼白,針尖狀出血點,剖檢淋巴結腫大,有大理石樣出血,咽喉等粘膜及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防制時,全群緊急注射豬瘟單聯苗。
豬丹毒
呈散發,體溫41℃以上,面板有不規則的指壓退色的紅斑或菱形紅斑,後期腹瀉。剖檢脾腫大,腎腫大出血,表面呈暗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有效。
豬鏈球菌病
呈散發,體溫41℃以上,腹下、四肢、耳朵等面板有紫紅色斑,病豬尖叫、抽搐、轉圈等神經症狀,慢性病豬有化膿性關節炎、心內膜炎及化膿性淋巴結炎,急性病例病程2天。剖檢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結腫大出血,心肌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或預防有效。
豬肺疫
呈散發,多發生於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應激之後,病豬體溫41~42℃,面板有紫斑,尤其是咽喉部、頸部紅腫、堅硬,呼吸困難,慢性病豬咳嗽、流膿性鼻涕。剖檢喉頭部及其周圍,組織水腫,早期有出血點,後期有大葉性肺炎。治療時用磺胺類藥物有效,全群藥物預防時,用喹乙醇原粉拌料有效。
傳染性胸膜肺炎
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磺胺類抗生素有效。
豬附紅細胞體病
呈地區性流行。病豬體溫42℃以上,病初皮膚髮紅,中期耳朵、四肢、尾部面板有紫斑,後期耳朵壞死。尿呈蒼色,血紅蛋白尿。鏡檢紅細胞變形、破裂。臨床上用土黴素、強力黴素等針劑注射,預防時全群投服土黴素或強力黴素有效。 現在豬肉很貴,養豬不宜養大,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漲到吃肉標準,貴州吃豬肉標準至少180斤生豬宰殺吃肉才有肉喂,在此提醒一下農戶們,只要發現豬身上有什麼紅疹和豬有什麼不適,提前觀察,提前預防
-
9 # 火鳳凰tt
血管微迴圈障礙,肌注磺胺間甲氧嘧啶,黃芪多糖+頭孢噻呋鈉。一天一次連用三天。飲水多維素,葡萄糖,VC連用一週。
-
10 # 邊緣的荳子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在我們養豬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豬身上發紫的現象,其實這是豬生病的表現,不少疾病的表現症狀都是豬體發紫,大部分是病毒性疾病,而且有的相對是比較厲害的,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很可能會威脅豬隻的生命安全。那麼都有哪些疾病會導致豬身上發紫呢?
仔豬副傷寒導致的豬體發紫。呈散發,主要發生仔豬,架子豬。病豬體溫41℃以下,腹瀉,排灰黑色稀糞,耳根、腹下等面板有紫斑。剖檢皮下,肌肉廣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腸表面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及散在的瀰漫性假膜。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會導致豬體發紫。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呼肽奇注射,同時菌肽諾拌料投餵。
豬肺疫導致的豬體發紫。呈散發,多發生於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應激之後,病豬體溫41~42℃,面板有紫斑,尤其是咽喉部、頸部紅腫、堅硬,呼吸困難,慢性病豬咳嗽、流膿性鼻涕。剖檢喉頭部及其周圍,組織水腫,早期有出血點,後期有大葉性肺炎。治療時用磺胺類藥物有效,全群藥物預防時,用喹乙醇原粉拌料有效。
非典型豬瘟導致的豬體發紫。散發,病豬體溫41℃左右,可視粘膜有針尖狀出血,病程較長的貧血,可視粘膜蒼白,面板蒼白,針尖狀出血點,剖檢淋巴結腫大,有大理石樣出血,咽喉等粘膜及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防範時,全群緊急注射豬瘟單聯苗,使用瘟毒血抗注射治療。
豬丹毒也會導致豬體發紫。呈散發,體溫41℃以上,面板有不規則的指壓退色的紅斑或菱形紅斑,後期腹瀉。剖檢脾腫大,腎腫大出血,表面呈暗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有效。
-
11 # 鄉村老餘
給廣大的養殖戶講解一下,引起豬全身發紫、發紅症狀的疾病有哪些?大致的防治思路是什麼?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養殖戶!
一、豬全身發紫
對於豬耳朵、頸部等皮膚髮紫,主要是由面板末梢血管充血淤血或敗血引起的,一般耳朵的面板較容易出現。一般的可以引起發紫的疾病有幾種,主要包括藍耳病、豬瘟、圓環病、附紅細胞體病、弓形體、鏈球菌病、豬副嗜血桿菌病、仔豬副傷寒和一些中毒病,如:亞硝酸中毒等。
所以,要弄明白是大豬還是小豬?是否一直吃料正常,或者吃料有無減少?而且觀察是否還有其他症狀,比如是否有過發燒?咳嗽?排糞情況是否正常?豬瘟等重大病的免疫情況是否正常?比如:藍耳病明顯的症狀,還有呼吸困難、發熱,可較快出現死亡等症狀。
不過,近幾年豬病越來越複雜,可能有多於一種疾病混合起感染,特別是一種病毒病混合感染細菌病。因此,還需要及時診斷、採取相應措施:
(1)注意加強消毒,如聚維酮碘;
(2)檢查免疫情況,特別是重大病,必要時要進行補免,如:豬瘟、藍耳等;
(3)適當用抗生素;
(4)適量用黃芪多糖、維生素C。
二、豬全身發紅
豬皮膚髮紅可能是由這三種疾病引起的:
一、豬瘟與弓形體病混合感染
1、症狀:病豬全身皮膚髮紅,有的有出血點,耳皮、腹下、四肢、胸膜處有充血、出血,及紫色的淤血斑。出現高溫稽留熱現象,病豬站立不穩,並出現癱瘓現象,糞便前期乾結,後期腹瀉,有水痢、膿痢出現,並具有惡臭味。病豬犬坐呼吸口吐白沫,呼吸困難,母豬流產,病的後期會出現四肢癱瘓。
2、判斷要點:母豬大部分出現流產現象,可懷疑本病。本病與藍耳病、附紅細胞體病病狀相似,但使用血蟲淨、抗生素及藍耳病疫苗免疫無效。
二、豬附紅細胞體病,俗稱紅皮病。
症狀表現:耳、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的面板呈紫紅色,指壓不褪色。
三、傳染性胸膜肺炎,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
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
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磺胺類抗生素有效。
養殖戶在養豬過程中,遇到豬皮膚髮紅、發紫的現象,可仔細斟酌,找出其發病原因,再對症下藥。
-
12 # 阿鵬航拍
豬發紫
對於豬耳朵、頸部等皮膚髮紫,主要是由面板末梢血管充血淤血或敗血引起的,一般耳朵的面板較容易出現。一般的可以引起發紫的疾病有幾種,主要包括藍耳病、豬瘟、圓環病、附紅細胞體病、弓形體、鏈球菌病、豬副嗜血桿菌病、仔豬副傷寒和一些中毒病,如:亞硝酸中毒等。
所以,要弄明白是大豬還是小豬?是否一直吃料正常,或者吃料有無減少?而且觀察是否還有其他症狀,比如是否有過發燒?咳嗽?排糞情況是否正常?豬瘟等重大病的免疫情況是否正常?比如:藍耳病明顯的症狀,還有呼吸困難、發熱,可較快出現死亡等症狀。
不過,近幾年豬病越來越複雜,可能有多於一種疾病混合起感染,特別是一種病毒病混合感染細菌病。因此,還需要及時診斷、採取相應措施:
一注意加強消毒,如聚維酮碘;
一檢查免疫情況,特別是重大病,必要時要進行補免,如:豬瘟、藍耳等;
豬皮膚髮紫,
豬瘟與弓形體病混合感染,
1、症狀:病豬全身皮膚髮紅,有的有出血點,耳皮、腹下、四肢、胸膜處有充血、出血,及紫色的淤血斑。出現高溫稽留熱現象,病豬站立不穩,並出現癱瘓現象,糞便前期乾結,後期腹瀉,有水痢、膿痢出現,並具有惡臭味。病豬犬坐呼吸口吐白沫,呼吸困難,母豬流產,病的後期會出現四肢癱瘓。
2、判斷要點:母豬大部分出現流產現象,可懷疑本病。本病與藍耳病、附紅細胞體病病狀相似,但使用血蟲淨、抗生素及藍耳病疫苗免疫無效。
二、豬附紅細胞體病,俗稱紅皮病。
症狀表現:耳、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的面板呈紫紅色,指壓不褪色。
三、傳染性胸膜肺炎,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
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
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磺胺類抗生素有效。
養殖戶在養豬過程中,遇到豬皮膚髮紅、發紫的現象,可仔細斟酌,找出其發病原因,再對症下藥。
-
13 # 小森的平凡世界
原則每天都要用退熱藥和抗病毒中成藥和抗生素肌肉注射,連用7天,中間不能停藥,並且只推薦用獸用藥,病程前期禁用地塞米松,治療目的主要是抗病毒和防止併發症,病豬自然好的快,干擾素或合成肽在抗病毒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
14 # 恆欣兄弟
仔豬副傷寒導致的豬體發紫。呈散發,主要發生仔豬,架子豬。病豬體溫41℃以下,腹瀉,排灰黑色稀糞,耳根、腹下等面板有紫斑。剖檢皮下,肌肉廣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腸表面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及散在的瀰漫性假膜。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會導致豬體發紫。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呼肽奇注射,同時菌肽諾拌料投餵。
豬肺疫導致的豬體發紫。呈散發,多發生於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應激之後,病豬體溫41~42℃,面板有紫斑,尤其是咽喉部、頸部紅腫、堅硬,呼吸困難,慢性病豬咳嗽、流膿性鼻涕。剖檢喉頭部及其周圍,組織水腫,早期有出血點,後期有大葉性肺炎。治療時用磺胺類藥物有效,全群藥物預防時,用喹乙醇原粉拌料有效。
非典型豬瘟導致的豬體發紫。散發,病豬體溫41℃左右,可視粘膜有針尖狀出血,病程較長的貧血,可視粘膜蒼白,面板蒼白,針尖狀出血點,剖檢淋巴結腫大,有大理石樣出血,咽喉等粘膜及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防範時,全群緊急注射豬瘟單聯苗,使用瘟毒血抗注射治療。
豬丹毒也會導致豬體發紫。呈散發,體溫41℃以上,面板有不規則的指壓退色的紅斑或菱形紅斑,後期腹瀉。剖檢脾腫大,腎腫大出血,表面呈暗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有效。
以上就是會導致豬身上發紫的幾種疾病,我們在飼養過程中如果遇到豬面板出現異常的顏色一定及時排查出疾病,對症下藥,才能保證豬隻的健康。
-
15 # 咖啡抵不過二鍋頭
引起豬高熱、面板有紫斑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建議您詳細觀察病豬後再進行用藥。
1.仔豬副傷寒:呈散發,主要發生仔豬,架子豬。病豬體溫41℃以下,腹瀉,排灰黑色稀糞,耳根、腹下等面板有紫斑。剖檢皮下,肌肉廣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腸表面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及散在的瀰漫性假膜。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全群預防時可投服治療。
2.非典型豬瘟:散發,病豬體溫41℃左右,可視粘膜有針尖狀出血,病程較長的貧血,可視粘膜蒼白,面板蒼白,針尖狀出血點,剖檢淋巴結腫大,有大理石樣出血,咽喉等粘膜及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防制時,全群緊急注射豬瘟單聯苗。
3.豬丹毒:呈散發,體溫41℃以上,面板有不規則的指壓退色的紅斑或菱形紅斑,後期腹瀉。剖檢脾腫大,腎腫大出血,表面呈暗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有效。
4.豬鏈球菌病:呈散發,體溫41℃以上,腹下、四肢、耳朵等面板有紫紅色斑,病豬尖叫、抽搐、轉圈等神經症狀,慢性病豬有化膿性關節炎、心內膜炎及化膿性淋巴結炎,急性病例病程2天。剖檢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結腫大出血,心肌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或預防有效。
5.豬肺疫:呈散發,多發生於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應激之後,病豬體溫41~42℃,面板有紫斑,尤其是咽喉部、頸部紅腫、堅硬,呼吸困難,慢性病豬咳嗽、流膿性鼻涕。剖檢喉頭部及其周圍,組織水腫,早期有出血點,後期有大葉性肺炎。治療時用磺胺類藥物有效,全群藥物預防時,用喹乙醇原粉拌料有效。
6.傳染性胸膜肺炎: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磺胺類抗生素有效。
7.豬附紅細胞體病:呈地區性流行。病豬體溫42℃以上,病初皮膚髮紅,中期耳朵、四肢、尾部面板有紫斑,後期耳朵壞死。尿呈蒼色,血紅蛋白尿。鏡檢紅細胞變形、破裂。臨床上用土黴素、強力黴素等針劑注射,預防時全群投服土黴素或強力黴素有效。
-
16 # 布魯斯維克
仔豬副傷寒:呈散發,主要發生仔豬,架子豬。病豬體溫41℃以下,腹瀉,排灰黑色稀糞,耳根、腹下等面板有紫斑。剖檢皮下,肌肉廣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腸表面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及散在的瀰漫性假膜。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全群預防時可投服治療。
2.非典型豬瘟:散發,病豬體溫41℃左右,可視粘膜有針尖狀出血,病程較長的貧血,可視粘膜蒼白,面板蒼白,針尖狀出血點,剖檢淋巴結腫大,有大理石樣出血,咽喉等粘膜及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防制時,全群緊急注射豬瘟單聯苗。
3.豬丹毒:呈散發,體溫41℃以上,面板有不規則的指壓退色的紅斑或菱形紅斑,後期腹瀉。剖檢脾腫大,腎腫大出血,表面呈暗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有效。
4.豬鏈球菌病:呈散發,體溫41℃以上,腹下、四肢、耳朵等面板有紫紅色斑,病豬尖叫、抽搐、轉圈等神經症狀,慢性病豬有化膿性關節炎、心內膜炎及化膿性淋巴結炎,急性病例病程2天。剖檢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結腫大出血,心肌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或預防有效。
5.豬肺疫:呈散發,多發生於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應激之後,病豬體溫41~42℃,面板有紫斑,尤其是咽喉部、頸部紅腫、堅硬,呼吸困難,慢性病豬咳嗽、流膿性鼻涕。剖檢喉頭部及其周圍,組織水腫,早期有出血點,後期有大葉性肺炎。治療時用磺胺類藥物有效,全群藥物預防時,用喹乙醇原粉拌料有效。
6.傳染性胸膜肺炎: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磺胺類抗生素有效。
7.豬附紅細胞體病:呈地區性流行。病豬體溫42℃以上,病初皮膚髮紅,中期耳朵、四肢、尾部面板有紫斑,後期耳朵壞死。尿呈蒼色,血紅蛋白尿。鏡檢紅細胞變形、破裂。臨床上用土黴素、強力黴素等針劑注射,預防時全群投服土黴素或強力黴素有效。
-
17 # 8農村人小董
豬身上紫是怎麼治?我感覺應該是一種很難治的病。因為以前在我們這家家戶戶都養豬,一年賣兩個,過年還可以宰一個,自從有了這個病,就是渾身紫,不吃食,用不了一兩天豬就死了,不管家有幾個都落不下,沒多少天,全營子好幾十頭豬都死光了,又過了兩年我以為時間長了不會有事了,我又花了一千四抓了兩頭,也養到一百多斤了,又得渾身紫的病了,沒過兩天就都死了,從那以後就在沒人養過豬,現在豬肉又這樣貴,農村人吃點豬肉真是奢侈,捨不得吃,吃不起!!!
-
18 # 蘇北人在寧夏
可能患有:藍耳病,副豬嗜血性桿菌,豬高熱等都會使豬的皮膚髮紫!
關於藍耳病如何用藥的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此病的特徵,才能更加有效的防治和治療!
此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和精液傳播。妊娠母豬和1月齡以內的仔豬最易感。通風不足易導致溼度偏大,舍內空氣質量差,易激發藍耳病的發生。
1、進苗豬群以防寒健胃為主,選用薑糖水、山楂、陳皮、麥芽、神曲、黃芪、柴胡、甘草打成粉拌料,祛寒健胃提高採食量增強體質。
2、如果豬群出現拉稀的,要先控制拉稀,可使用白頭翁、腹可安煲水飲用,同時及時結合多種補液(注意補液配方確保準確),飲水補液、靜脈推注、腹腔補液,儘量減少脫水死亡。對於體質偏差的豬群可以考慮全群或挑出來部分豬群飼餵溼料,即是將飼料用水浸泡2小時(視氣溫情況)左右,呈半乾溼狀,提高飼料的可消化性,減少拉稀。拉稀後的豬群進行適當的調理和中西藥保健,預防副豬、鏈球菌等,中藥選用三原清2-3瓶/100斤水、魚腥草,西藥主要是選用頭孢(只能飲水,儘量少用)、紐氟羅。
3、表現發病出現較多發燒的,則可使用頭孢+強力+普清,全群肌注萬特肺靈0.5ml/頭,每天一次,連續注射2-3次。
4、加強病弱的運動護理,只要氣溫20度以上,都可以外放運動讓豬隻吃點泥巴、青草、曬太陽,但要注意外放後有飲水桶(適當新增葡萄糖、多維)保證豬隻喝到水,同時有遮蔭的地方。
5、免疫方面:進苗後合理中西藥預防保健,提高豬群免疫力,藍耳苗不宜免疫太早,一般出生50天齡免疫0.15-0.2頭份/頭,如果豬群表現不穩定則相應推遲免疫,至豬群穩定後再考慮補免
豬又稱纖維素性漿膜炎和關節炎,為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呈散發性的多發性漿膜炎和關節炎。隨著世界養豬業的發展,規模化飼養技術的應用和飼養高度密集,以及突發新的呼吸道綜合徵等因素存在,使得該病日趨流行,危害日漸嚴重。近兩年來,我國副嗜血桿菌在養豬場引起豬多發性漿膜炎和關節炎的報道屢見不鮮,特別是規模化豬場在受到藍耳病、園環病等感染之後免疫功能下降時,豬副嗜血桿菌病伺機暴發,導致較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流行病學
副豬嗜血性桿菌 副嗜血桿菌主要發生在斷奶後和保育階段的幼豬,發病率一般在10%~15%,嚴重時死亡率可達50%。該細菌寄生在鼻腔等上呼吸道內,是屬於條件性細菌,可以受多種因素誘發。患豬或帶菌豬主要透過空氣、直接接觸感染其它健康豬,其它傳播途徑如消化道等亦可感染。目前只有較大的化驗室在做實驗室檢驗,故一般養豬場不易及時得到正確診斷。從該病發病情況分析,主要與豬場的豬體抵抗力、環境衛生、飼養密度有極大關係,如果豬發生過藍耳病等,抵抗力下降時,副嗜血桿菌易乘虛而入;豬群密度大,過分擁擠,舍內空氣混濁,氨氣味濃,轉群、混群或運輸時多發。豬有呼吸道疾病,如支原體肺炎、豬流感、偽狂犬病和豬呼吸道冠狀病毒感染時,副嗜血桿菌的存在可加劇它們的病情,使病情複雜化。
二、臨床症狀
1、急性型:往往首先發生於膘情良好的豬,病豬發熱、體溫升高至40.5℃~42.0℃,精神沉鬱、反應遲鈍,食慾下降或厭食不吃,咳嗽、呼吸困難,腹式呼吸、心跳加快,體表皮膚髮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部分病豬出現鼻流膿液,行走緩慢或不願站立,出現跛行或一側性跛行、腕關節、跗關節腫大,共濟失調,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划水樣。有時也會無明顯症狀而突然死亡,嚴重時母豬流產。在發生關節炎時,可見一個或幾個關節腫脹、發熱,初期疼痛,多見於腕關節和跗關節,起立困難,後肢不協調。
2、慢性病例多見於保育豬,主要是食慾下降,咳嗽,呼吸困難,皮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甚至衰竭而死亡。
三、剖檢變化
解剖時可見胸膜炎、腹膜炎、腦膜炎、心包炎、關節炎等多發性炎症,有纖維素性或漿液性滲出,胸水、腹水增多,肺臟腫脹、出血、淤血,有時肺臟與胸腔發生粘連,這些現象常以不同組合出現,較少單獨存在。
四、診斷
根據流行情況、臨床症狀和剖檢病變(尤其是剖檢病變),即可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細菌分離鑑定或血清學檢查。在血清學診斷方面,主要透過瓊脂擴散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和間接血凝試驗等。本病主要與傳染性胸膜肺炎鑑別:豬副嗜血桿菌感染引起的病變包括腦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和關節炎,呈多發性;而典型的傳染性胸膜肺炎則引起的病變主要是纖維蛋白性胸膜炎和心包炎,並侷限於胸腔。
五、防治措施
豬場一旦得到正確診斷或出現明顯臨床症狀時,必須應用大劑量的抗菌素進行治療,並且應當對整個豬群或同群豬進行藥物預防;大多數豬副嗜血桿菌對氨苄西林、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四環素、慶大黴素和增效磺胺類藥物敏感,但對紅黴素、氨基甙類、壯觀黴素和林可黴素有抵抗力。豬場發生本病時可採取下列措施:① 將豬舍內所有病豬隔離,淘汰無飼養價值的僵豬或嚴重病豬;將豬舍沖洗乾淨,嚴格消毒,改善豬舍通風條件,疏散豬群,減少密度,嚴禁混養。② 全群投藥:阿莫西林400克5%普樂健1000克金黴素2000克/噸料,連喂7天,停3天,再加喂3天。或者任選泰妙菌素50~100PPM,氟甲碸黴素50~100PPM,除病殺1000PPM,利高黴素44~1000PPM,泰樂菌素 磺胺二甲嘧啶各100PPM,林可黴素200PPM,環丙沙星150PPM等一至二種藥物拌料。③ 對隔離的病豬,能吃料者按以上方法處理,不吃料或食慾差者,可改於水中加阿莫西林200克/噸水,並肌注沙星類藥物或30%普樂健注射液3.5~7.0毫升/10千克體重。④ 消除各種誘因,改善飼養管理與環境消毒,減少各種應激,尤其要做好豬瘟、偽狂犬病、藍耳病等預防免疫工作。⑤ 免疫:預防可用滅活苗免疫母豬,初免豬產前40天一免,產前20天二免。在經免豬產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嚴重威脅的豬場,小豬也要進行免疫,從10日齡到60日齡的豬都要注射,每次一毫升,最好一免後過15天再重複注射一次。
-
19 # 農村原貌
在我們養豬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豬身上發紫的現象,其實這是豬生病的表現,不少疾病的表現症狀都是豬體發紫,大部分是病毒性疾病,而且有的相對是比較厲害的,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很可能會威脅豬隻的生命安全。那麼都有哪些疾病會導致豬身上發紫呢?
仔豬副傷寒導致的豬體發紫。呈散發,主要發生仔豬,架子豬。病豬體溫41℃以下,腹瀉,排灰黑色稀糞,耳根、腹下等面板有紫斑。剖檢皮下,肌肉廣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腸表面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及散在的瀰漫性假膜。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會導致豬體發紫。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呼肽奇注射,同時菌肽諾拌料投餵。
豬肺疫導致的豬體發紫。呈散發,多發生於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應激之後,病豬體溫41~42℃,面板有紫斑,尤其是咽喉部、頸部紅腫、堅硬,呼吸困難,慢性病豬咳嗽、流膿性鼻涕。剖檢喉頭部及其周圍,組織水腫,早期有出血點,後期有大葉性肺炎。治療時用磺胺類藥物有效,全群藥物預防時,用喹乙醇原粉拌料有效。
非典型豬瘟導致的豬體發紫。散發,病豬體溫41℃左右,可視粘膜有針尖狀出血,病程較長的貧血,可視粘膜蒼白,面板蒼白,針尖狀出血點,剖檢淋巴結腫大,有大理石樣出血,咽喉等粘膜及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防範時,全群緊急注射豬瘟單聯苗,使用瘟毒血抗注射治療。
豬丹毒也會導致豬體發紫。呈散發,體溫41℃以上,面板有不規則的指壓退色的紅斑或菱形紅斑,後期腹瀉。剖檢脾腫大,腎腫大出血,表面呈暗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有效。
以上就是會導致豬身上發紫的幾種疾病,我們在飼養過程中如果遇到豬面板出現異常的顏色一定及時排查出疾病,對症下藥,才能保證豬隻的健康。
-
20 # 八里灣鎮
對於豬耳朵、頸部等皮膚髮紫,主要是由面板末梢血管充血淤血或敗血引起的,一般耳朵的面板較容易出現。一般的可以引起發紫的疾病有幾種,主要包括藍耳病、豬瘟、圓環病、附紅細胞體病、弓形體、鏈球菌病、豬副嗜血桿菌病、仔豬副傷寒和一些中毒病,如:亞硝酸中毒等。
所以,要弄明白是大豬還是小豬?是否一直吃料正常,或者吃料有無減少?而且觀察是否還有其他症狀,比如是否有過發燒?咳嗽?排糞情況是否正常?豬瘟等重大病的免疫情況是否正常?比如:藍耳病明顯的症狀,還有呼吸困難、發熱,可較快出現死亡等症狀。
近幾年豬病越來越複雜,可能有多於一種疾病混合起感染,特別是一種病毒病混合感染細菌病。因此,還需要及時診斷、採取相應措施:
(1)注意加強消毒,如聚維酮碘;
(2)檢查免疫情況,特別是重大病,必要時要進行補免,如:豬瘟、藍耳等;
(3)適當用抗生素;
(4)適量用黃芪多糖、維生素C。
回覆列表
引起豬高熱、面板有紫斑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建議您詳細觀察病豬後再進行用藥。
1.仔豬副傷寒:呈散發,主要發生仔豬,架子豬。病豬體溫41℃以下,腹瀉,排灰黑色稀糞,耳根、腹下等面板有紫斑。剖檢皮下,肌肉廣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腸表面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及散在的瀰漫性假膜。治療時首選氟苯尼考,全群預防時可投服治療。
2.非典型豬瘟:散發,病豬體溫41℃左右,可視粘膜有針尖狀出血,病程較長的貧血,可視粘膜蒼白,面板蒼白,針尖狀出血點,剖檢淋巴結腫大,有大理石樣出血,咽喉等粘膜及腎臟有針尖狀出血點。防制時,全群緊急注射豬瘟單聯苗。
3.豬丹毒:呈散發,體溫41℃以上,面板有不規則的指壓退色的紅斑或菱形紅斑,後期腹瀉。剖檢脾腫大,腎腫大出血,表面呈暗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有效。
4.豬鏈球菌病:呈散發,體溫41℃以上,腹下、四肢、耳朵等面板有紫紅色斑,病豬尖叫、抽搐、轉圈等神經症狀,慢性病豬有化膿性關節炎、心內膜炎及化膿性淋巴結炎,急性病例病程2天。剖檢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結腫大出血,心肌出血。用青黴素類或頭孢類抗菌素治療或預防有效。
5.豬肺疫:呈散發,多發生於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應激之後,病豬體溫41~42℃,面板有紫斑,尤其是咽喉部、頸部紅腫、堅硬,呼吸困難,慢性病豬咳嗽、流膿性鼻涕。剖檢喉頭部及其周圍,組織水腫,早期有出血點,後期有大葉性肺炎。治療時用磺胺類藥物有效,全群藥物預防時,用喹乙醇原粉拌料有效。
6.傳染性胸膜肺炎:呈散發,常與豬流感併發或繼發。病豬體溫40℃以上,咳嗽,皮膚髮紅,後期呼吸困難,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剖檢兩側肺,呈紫紅色,間質充滿血樣液體,表面有纖維素覆蓋,病程較長的,漿膜呈紅色,胸壁粘連,胸腔積液。治療和藥物預防時,用磺胺類抗生素有效。
7.豬附紅細胞體病:呈地區性流行。病豬體溫42℃以上,病初皮膚髮紅,中期耳朵、四肢、尾部面板有紫斑,後期耳朵壞死。尿呈蒼色,血紅蛋白尿。鏡檢紅細胞變形、破裂。臨床上用土黴素、強力黴素等針劑注射,預防時全群投服土黴素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