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球弟

    擺爛,如今已經成為美職籃球隊發展的一個重要關鍵詞,這也是球隊用最小代價獲得最大回報的機會,比如說當年的馬刺,為了的得到鄧肯,不惜讓大衛羅賓遜賽季報銷進行擺爛,並且馬刺順利的從凱爾特了、熱火等擺爛大軍脫穎而出獲得了鄧肯,5個總冠軍,一個狀元,馬刺用到了現在。SO,問題來了,03年參加選秀,詹姆斯獲得了萬眾矚目的關注並號稱天選之子,看為何03年沒有太多球隊為了獲得詹姆斯擺爛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為何03年沒有太多球隊為了得到詹姆斯擺爛呢?

    很多球迷可能會覺得是因為詹姆斯不如鄧肯強,有一定的因素在裡面,但是並不大,會造成這樣情況的有以下兩個原因。首先是詹姆斯參加選秀的不明確。詹姆斯是高中生畢業參加選秀的,而鄧肯是大學畢業的。為了完成和母親的約定,鄧肯當年其實已經放了一年格子了,他老老實實的在大學又上了一年學。1997年,在鄧肯參加選秀前,大家都知道鄧肯一定會參加選秀,因為這次鄧肯最後參加選秀的機會,這才有了各支球隊拼命擺爛想要爭取鄧肯。

    而詹姆斯不同,處於詹姆斯個人未來的考慮,在02-03賽季開始前,詹姆斯並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會參加選秀,所有人也都認為詹姆斯大機率會去NCAA打一年球再參加選秀。所以,也不會有球隊為了得到詹姆斯故意擺爛,因為你壓根不知道他會不會參加選秀,太多的未知性,讓球隊不敢賭。或許有的球迷也會問,為何球隊不接觸詹姆斯呢?答案是,不能,會被處罰。

    其次就是相比在大學打了四年球的“滿級新秀”鄧肯,剛剛高中畢業的詹姆斯有著太多的未知行,這會讓人們有一點點的顧慮,不過以耐克當年的高期待,講真的,甭管狀元簽在誰的手中,最終的狀元都會是詹姆斯。

    綜上所述,沒有太多球隊擺爛爭取獲得詹姆斯,更多的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詹姆斯的選秀計劃,否則同樣是一番腥風血雨。

  • 2 # 秀體壇

    這個問題不妥,回顧當年,小皇帝詹姆斯是以最強高中生的身份參加選秀的,剛進聯盟,就頂上了“天選之子”的名號,當時包括騎士熱火猛龍快船掘金這5支球隊為他瘋狂擺爛,而且聯盟多數球隊都想要爭取到這個天賦驚人而且技術全面的新秀,騎士因為輸了65場拔得頭籌,可見詹姆斯當時的光環有多強了!

    如果他能夠進入球隊,那就意味著有翻盤的機會,所以在那一個賽季,輸球對於這五個選擇擺爛的球隊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因為輸一場就意味著主動權更多一點,離詹姆斯也就更近了一點!

    能讓半個聯盟球隊為之擺爛的選秀,除了詹姆斯,還有以下瘋狂的選秀季:

    84年選秀:

    1984年選秀大會擁有太多的富有天賦的球星,比如喬丹、巴克利、奧拉朱旺和斯托克頓等,新秀的實力要碾壓96、03年的存在,所以有不少的球隊為之擺爛。其中最瘋狂的就是火箭,火箭在1983年已經擺爛得到了狀元桑普森,然後又繼續進行擺爛,又獲得了狀元籤,拿下了奧拉朱旺奠定了後來兩連冠的根基。

    92年選秀:

    1992年選秀,奧尼爾獨佔一檔。在進入NBA聯盟之前,已經把自己的天賦已經充分展現了出來。而且在那個“得內線者得天下”的時代,面對這樣具有統治力的內線巨無霸,有十幾支樂透球隊都在祈禱自己能拿到狀元籤,領走奧尼爾。最終魔術如願以償以狀元簽得到奧尼爾,但後來魔術不願給奧尼爾高薪,導致奧尼爾出走湖人。

    97年選秀:

    1997年選秀是NBA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擺爛,因為在這年的選秀中有許多球隊都想得到的鄧肯。鄧肯在大學時膝蓋還沒有受傷,綽號“維克森林飛天魔鬼”,足見他的能力有多強。當時大半個聯盟為了得到鄧肯而擺爛,整個賽季灰熊只有14勝,馬刺20勝,就連豪門球隊綠軍也只有15勝。不過最終馬刺幸運得到了狀元籤拿下鄧肯,紅衣主教奧爾巴赫還因此隱退。

  • 3 # 村夫體育

    當時聯盟確實只有很少球隊為了得到詹姆斯而擺爛。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03年的詹姆斯才18歲,他還在讀高中,儘管他可以打出驚人的表現,但他也只是一個高中生而已,沒有進過大學的鍛鍊,很多球隊都認為詹姆斯不一定在NBA可以打得出來,所以他們沒有為了詹姆斯而選擇擺爛。

    2.當時的聯盟選秀的熱門還是偏向於內線球員,特別是中鋒這個位置,97鄧肯,98奧洛沃坎迪,99布蘭德,00馬丁,01誇梅布朗,02姚明。從這些往年狀元來看,擁有高順位的球隊更願意選擇內線球員,當然也跟那時候打法有關,內線為王,內線的苗子也多。即使詹姆斯被譽為天選之子,而詹姆斯只是球隊的小前鋒,所以很多球隊都放棄了得到詹姆斯的機會。

    3.就是其他球隊並不知道詹姆斯會跳過大學提前參加NBA選秀,在03年很多球隊都不確定詹姆斯是否以高中生的身份參加NBA選秀,只有少數的球隊願意拼一拼。

    4.03屆被譽為選秀大年,號稱白金一代。不只是只有詹姆斯一個有天賦的球員,還有和詹姆斯齊名的安東尼,韋德和波什等未來的巨星,所以即使詹姆斯沒有在那一年參加選秀,依然有其他球員可以選擇。

  • 4 # 趙漢卿Zoom

    之所以鄧肯那種讓半個聯盟擺爛的情況沒有發生在詹姆斯身上,其實是多種因素結合到一起造成的結果。如果你想了解,我便給你最完整、最靠譜的答案。

    首先,詹姆斯是在打完高三的最後一場比賽後,宣佈以高中生身份參加NBA選秀的。這跟鄧肯當年提前一年,確定參加選秀的結果完全不同。除騎士、尼克斯等五六支甘願為詹姆斯擺爛多年的球隊之外,很多常規想要得到詹姆斯的球隊都沒來得及擺爛。

    其次,03年已經被確定為選秀大年,那一年的新秀成才率會非常的高。既然擺爛未必一定拿得到狀元籤,還不如順其自然,就算不能得到詹姆斯,也還有安東尼、韋德、波什等天賦異稟的球員存在。

    第三,雖然詹姆斯被譽為“天之驕子”,但畢竟他還只是個高中生,雖然那個時候早已家喻戶曉,但高中聯賽和NBA聯賽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沒有經過大學聯賽的歷練就“跳級”到NBA,還是引起一些人的質疑的。

    第四,03年還是“得內線得天下”得年代,相比之下,鋒線球員是不如內線球員吃香的。這也是米利西奇能力壓安東尼、韋德被首輪第二順位選中的主要原因。在這種大環境下,想要為一個只有18歲的高中生肆意擺爛,還是得多斟酌斟酌的。

    相信經過我這麼一說,大家就都該明白當年詹姆斯為什麼沒有引起聯盟球隊的集體擺爛了吧?

  • 5 # 畫籃球的人

    其實看了這麼多年NBA,每一年都有天賦異稟的球員,雖然勒布朗-詹姆斯當年是“天之驕子”,但似乎在NBA歷史上這種“天之驕子”還真不少,近期的例如當初那位單手打爆NCAA的奧登,例如去年那位身體天賦勁爆的錫安-威廉姆斯等。

    但在NBA這個相對比較理智的商業圈裡,瘋搶一位新秀的情況,似乎還真的沒怎麼看過。

    一般來說球隊都會爭取當下收益,如果一支有一定實力的球隊選擇擺爛,我估計聯盟肯定不允許吧?還很可能會損失很多的票房,試問你會花錢去看一支擺爛球隊的比賽嗎?所以我們看似“擺爛”二字很簡單,但其實如果故意這樣做,代價還是有的。

    而陣容比較強的球隊,例如東西部8強內的球隊,他們肯定不會為了一名新秀去葬送自己手上已有的競爭力,這裡就已經排除了很多的球隊。

    比較常見的還是這支球隊本來就很差,已經在從建路上的型別,其實這種球隊選不選擇擺爛,我們也都看不出來,因為更像是順理成章,反正肯定是奪不了冠,順水推舟或許還能搏一個高順位籤。

    就拿2002-03賽季的克利夫蘭騎士隊來說吧,那個賽季他們取得了17勝65負的戰績,然後拿下了狀元籤,我們也看不出他們是不是故意擺爛啊?因為他們那個賽季的陣容確實就很差,甚至在得到詹姆斯之後的第一個賽季,也只是取得了35勝47負的戰績而已。

    所以從邏輯的角度來看,所謂“擺爛”,我們這些球迷還真的是比較難以分辨,能被我們看出的擺爛真不多,而我們以為的擺爛也可能是真的爛。

    為什麼沒有在03年看到很多球隊為了詹姆斯擺爛?或許是不敢,或許是不需要也或許是我們不知道吧。

  • 6 # 籃視野

    其實NBA選秀每年各支球隊的狀元籤的抽籤機率都差不多,在詹姆斯2003年參加NBA選秀之前,02-03賽季的NBA東西部下半區戰績如下:東部戰績最差的球隊為騎士隊,戰績17勝65負。而西部戰績最差的球隊為掘金隊,戰績也是17勝65負,其餘球隊戰績相差很多,倒數第二都有24勝以上。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與詹姆斯高中生身份,狀元籤也正好落到了騎士隊手中等因素相關。詹姆斯本身就出生於俄亥俄州的阿克倫市,高中時期已經是全美聞名的第一高中生球員,曝光率非常高,在未參加NBA選秀之前就獲得了極大關注,奧尼爾也親自前往現場觀看詹姆斯的高中比賽。

    2003年5月24號,03屆選秀大會的抽籤儀式落下帷幕。在騎士隊成功抽到狀元籤之後,騎士隊老闆戈登-甘德表示,一旦騎士隊成功選中詹姆斯,就將按照希望讓詹姆斯穿上23號球衣,甚至在抽籤大會結束後,還曬出了印有詹姆斯的騎士23號球衣,這時選秀大會還未召開。2003年6月27號,選秀大會如期進行,騎士隊毫無疑問選中了詹姆斯。

    可見詹姆斯在此前宣佈跳過大學,參加NBA選秀之時,騎士隊就已經駑定,如果抽得狀元籤,就必定會選擇詹姆斯作為狀元。而參加NBA選秀,必須得提前幾個月做出決定。02-03賽季的常規賽結束於4月份,當時詹姆斯肯定就已經宣佈跳過大學,參加NBA選秀了。而騎士隊恰好正是東部倒數第一,其他球隊就算擺爛也難跟騎士隊爭搶詹姆斯,為時已晚。

    畢竟詹姆斯跟鄧肯不一樣,鄧肯是在大學時期就受到NBA球隊的關注,而由於鄧肯和母親的約定,他必須得拿到大學文憑。因此鄧肯足足在大學待了四年,才參加地NBA選秀。鄧肯大四畢業前,才出現了眾多球隊為爭搶鄧肯而擺爛的情況。如果各支球隊知曉詹姆斯會在哪一年參加NBA選秀,肯定也會爭相擺爛的。

    不過選秀大會抽籤機率本就說不準,也有可能出現翻車的情況。比如去年的選秀大會抽籤,本以來尼克斯會摘得狀元籤,但沒想到鵜鶘拿到了狀元籤,得到了錫安,尼克斯瘋狂擺爛,結果血本無歸。

  • 7 # 小哥聊體育

    站在未來,站在盤觀者的角度來看,如果當時開了天眼,相信會有很多球隊選擇擺爛到底,爭奪詹姆斯的!聯盟的頭牌,巔峰期十幾年,不管是從場外影響力,還是自身帶隊能力來講,詹姆斯都可以說是歷史頂級水準,能幫助老闆賺大錢的球員。

    當時為了得到詹姆斯,有沒有球隊選擇擺爛?

    答案是肯定的!

    詹姆斯就是“天之驕子”的存在了,媒體的寵兒,光環無限,他的很多比賽都是一票難求,耐克、阿迪爭先送上大合同給他,阿迪更是過億。就這種情況下,你說nba的球隊不動心?不動心那是假的,而且很多的球隊已經選擇擺爛了。

    當時選秀還沒有改革,很多球隊選擇了擺爛,其中老詹的家鄉球隊克利夫蘭騎士就是其中的代表。除此之外,還有快船、熱火、猛龍這些球隊。看下圖的戰績就清楚了,騎士掘金只拿到了17勝。

    03年雖然也有球隊擺爛,但是不如97年選鄧肯的時候那麼瘋狂,這個也是事實吧!

    為什麼如此?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03年是選秀大年,可選擇性更多,97年則是小年

    96年是黃金一代,選修的大年,天才選手太多。97年就稍顯暗淡,最火的就是鄧肯,屬於選秀小年。能選的球員比較少,所以很多球隊就是奔著鄧肯去擺爛。

    03年也是大年,選不到詹姆斯,還有韋德、安東尼、博士等人,可選性更多!

    第二,喬丹統治聯盟,很多球隊選擇擺爛

    96-97賽季是喬老爺子第二個三連冠的第二年,牢牢的統治者聯盟。這種情況下,也促使了一部分球隊放棄了爭奪冠軍的希望,選擇更實用的擺爛,爭奪未來。

    第三,觀念不同,那時候內線球員要比外線更受重視

    別的不談,只說00-07年這8年的選秀。奧登、巴格納尼、博古特、霍華德、詹姆斯、姚明、誇梅-布朗 、肯揚-馬丁,只有詹姆斯以為是外線球員,那時候很多球隊還是認為的內線者的天下。

    此外,還有一個方面,那就是詹姆斯是高中球員,未來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是否會參加選秀,這也是之後才知道的。

  • 8 # 光焰體育

    2003年,詹姆斯在參加選秀前已經是媒體口中的“天選之子”。雖然2003年是公認的選秀大年,但是詹姆斯仍然毫無懸念的當選了狀元。但是,這和當年聯盟各支球隊為了得到鄧肯而瘋狂擺爛的局面卻不可同日而語。

    1997年,鄧肯肯定會參加選秀了,為了對母親的承諾,鄧肯是少有的讀完四年大學才參加選秀的球員。在那一年裡,鄧肯會是毫無疑問的狀元,為了得到他,多支球隊爭相擺爛,上演了NBA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擺爛潮。凱爾特人從賽季一開始就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他們在那個賽季只獲得了15場勝利,在他們輸球后,波士頓的球迷甚至高興得歡呼雀躍。另外,灰熊、76人、掘金等也加入了擺爛大軍,他們各自心懷鬼胎,都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其中76人希望得到艾弗森+鄧肯的夢幻組合。

    但是,最終在這場比誰更“不要臉”的比賽中,馬刺獲勝了。馬刺一開始其實是拒絕的,但那一年他們在打了18場比賽後,波波維奇接任主教練。波波維奇親自去鄧肯的家鄉探訪了他,回來之後就決定擺爛了。那個賽季,球隊頭牌大衛羅賓遜只打了6場比賽。最終他們在那個賽季只獲得了20-62的戰績,要知道他們上個賽季還是59-23,排名西部第二。在後來的抽籤中,馬刺極其幸運的抽到了狀元籤,他們當然會選擇鄧肯。紅衣主教還沒有死心,他提出了用安託萬沃克、比盧普斯和第六順位選中的羅恩默瑟來跟馬刺交換鄧肯,但被波波維奇一口回絕了。沒有得到鄧肯,導致紅衣主教黯然退出NBA。

    2003年有球隊為詹姆斯擺爛嗎?有,猛龍、熱火、掘金、快船都有刻意擺爛的行為,但和鄧肯比還差得遠。這是什麼原因呢?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97年是選秀小年,而2003年則是大年。

    1997年的榜眼是誰,探花是誰還有人知道嗎?估計很少有人知道。1997年只能算是一個選秀小年,那一年鄧肯的狀元地位無人能撼動。除了鄧肯,那一屆還有比盧普斯(3)、麥迪(9)此外就是第42順位的斯蒂芬傑克遜了。而2003年則完全不同,詹姆斯、韋德、安東尼、波什、卡曼、巴博薩、約什霍華德等等。事實上熱火得到韋德,他們比騎士更早拿到總冠軍。

    二、鄧肯是大四生,而詹姆斯是高中生。

    鄧肯本來想提前參加選秀的,但為了完成母親的遺願,以及在大學教練的勸說下,他讀完了大學。鄧肯當年的球探報告裡寫著:我們沒有什麼可以交給他的了。其實這表示,在球探的眼裡,鄧肯已經是一件成品,只需要在NBA展示自己了。不要忘了,鄧肯的綽號是“大基本功先生”。而詹姆斯只是一名高中生,帶著很多的不確定性。他的球探報告不像鄧肯一樣全是優點,其中提到了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喜歡賭博式搶斷、雖然有成為頂級防守者的素質,但目前為止不是一名好的防守者、罰球線上表現掙扎、控球雖是高中球員裡的頂級水平,但還需要加強。

    很顯然,和鄧肯相比,詹姆斯的未來並不是確定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的原因是,在2001年時,誇梅布朗成為了NBA歷史上第一個高中生狀元。然而事實證明,將狀元籤交給高中生並不是那麼穩。

    不過,總體來說騎士當年的狀元籤是值得的,詹姆斯為他們帶來了克利夫蘭歷史上的第一個總冠軍。

  • 9 # 迷蹤步上籃

    其實為了得到詹姆斯擺爛的球隊也有不少,包括騎士,掘金,猛龍等球隊,其中騎士和掘金更是極力的擺爛,猛龍為了詹姆斯也是放棄了季後賽,可見詹姆斯的影響力。當然之所以當時沒有那麼多球隊為了得到詹姆斯而擺爛,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如果看到詹姆斯如今的成就,想必很多球隊也會有後悔的想法吧。

    每年的選秀大會上都會湧現出一些有天賦有潛力的年輕球員,有的球員甚至是可以改變一支球隊未來的,所以透過選秀大會很多球隊可以一夜之間就從魚腩球隊變成頂級球隊,這也是改變球隊最好的方式了。典型的成功案例就是馬刺與鄧肯,當鄧肯決定參加選秀大會時,幾乎全聯盟有一多半的球隊都為了得到鄧肯而選擇擺爛,可見鄧肯的實力有多強,最終馬刺在這些球隊中脫穎而出,成功拿下了鄧肯,事實證明鄧肯沒有讓馬刺失望,從那以後馬刺再也沒有缺席過季後賽,幫助球隊拿下5次總冠軍,20多年來一直屹立不倒!那麼為何詹姆斯沒有像鄧肯那樣引起聯盟球隊的廣泛擺爛呢?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就是詹姆斯與鄧肯參加選秀大會的節點不一樣,詹姆斯參加選秀大會的時候只有18歲,還是個高中生,雖然他打出了非常驚人的表現,但高中的比賽肯定沒有大家的比賽那樣有說服力,所以很多球隊對詹姆斯的能力還是有些質疑的。而鄧肯當時已經在大學打出了統治力,大家都看在了眼裡,所以相比之下鄧肯的能力更有說服力,除此之外當時很多球隊也不敢肯定詹姆斯是否會參加選秀。其次當時的聯盟與現在還不同,如今聯盟已經進入了小球時代,速度攻守轉換與三分球成為了球隊主要的戰術,中鋒在如今的聯盟中作用已經越來越小了,而鋒線球員卻更加吃香了,特別是像倫納德這種攻防一體的球員。而當時的聯盟還是以內線為主的,所謂得內線者得天下,所以當時的球隊更願意選擇優秀的內線球員為球隊核心。如今一晃已經17年過去了,詹姆斯也一步一步的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影響力,雖然他已經離開了克利夫蘭,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他依然是這座城市的英雄,因為他不僅為這裡帶來了隊史第一座總冠軍,也為這座城市帶來了無盡的財富和關注度,騎士當年的擺爛是值得的。至於沒有那麼多球隊為詹姆斯擺爛,這並不是詹姆斯能力的問題,所謂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10 # 家鄉體育

    詹姆斯當年可是號稱全美第一高中生,就連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也親臨現場觀看詹姆斯高中時候的比賽。跟多球探都認定詹姆斯會參加03年的選秀,並以狀元的身份被選中,之後在選秀大會發生時,詹姆斯被自己家鄉的球隊克利夫蘭騎士以1號籤選中。並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事實證明,騎士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直到16年,詹姆斯幫助騎士破解了接近50年的詛咒,拿到了最終的總冠軍。

    而詹姆斯更是被譽為“克城之子”的名號,那麼問題來了,詹姆斯當年那麼強,為何其他球隊不選擇擺爛呢?一方面,03年屬於選秀大年,除了詹姆斯之外,還有很多充滿天賦的年輕人。例如韋德、波什、甜瓜等等,後人也將03年成為NBA的黃金一代。不同於77當的選秀,當時的馬刺直接放棄了整個賽季,就是為了得到鄧肯。

    另一方面,當時的聯盟依然是以中鋒為王的天下。從奧拉朱旺到奧尼爾,湖人更是在01-03年蟬聯了三年的總冠軍,奧尼爾在總決賽的絕對統治力,也讓其他管理層意識到了中鋒的重要性。而當時的詹姆斯僅僅是前鋒位置,就連歷史上前鋒位置統治時代的球員也不多,所以很多球隊並沒有選擇為得到詹姆斯而擺爛。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擺爛的收益太低,眾所周知俱樂部想要實現盈利,最主要的收入就是透過門票。一個賽季的擺爛就意味著,球票市場的慘淡,除非每支球隊都像湖人、尼克斯那樣擁有好的市場。否則門票賣不出去,會給球隊老闆帶來很大損失,更何況不是每個狀元都是鄧肯和詹姆斯。歷史上的水貨狀元同樣不少,像布朗、本內特等等,而奧登這樣的則更慘,綜上所述沒有上帝視角的管理層不敢輕易擺爛。

  • 11 # 小公舉談球論道

    雖說是言論自由,但擺爛這種詞彙要是從球隊高層嘴裡說出來的話,就得面臨聯盟鉅額的罰款。因為擺爛一旦實施,就意味著球隊的市場下滑,之後帶來的蝴蝶效應,也會給聯盟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就好比今年的金州勇士,因為戰績慘淡,被官方取消了多場全美直播的比賽,而沒有庫裡的主場,大通中心的球迷也並不像甲骨文那樣座無虛席。

    球票一旦賣不出去,老闆和聯盟的收入也會因此減少,所以勇士看起來是擺爛,但主教練科爾在明面上還是得硬著頭皮告訴記者:我們不能放棄,要衝進季後賽。那麼高中生涯就一戰成名的詹姆斯,為何沒有引起其他球隊瘋狂擺爛呢?第一個原因,03年的選秀大會百花齊放。

    詹姆斯並不是狀元熱門唯一的球員,如果不是克利夫蘭騎士拿到了狀元籤,指不定被其他球隊選中了安東尼。而熱火拿到的四號籤,萊利還需要為是否選擇韋德而感到困擾,所以球隊根本不需要執行擺爛。無論是1號籤還是幾號籤,都有機率選中自己心怡的球員,就好比獨行俠選中東契奇一樣,球館管理層有很多方法拿到想要的人。

    第二個原因,培養年輕人不太划算。不是每個人都是科比,剛進聯盟沒幾年,就能拿到三座NBA總冠軍。普通球星要成長到超級巨星,都需要一個迴圈漸進的過程,球隊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大。當年雷霆一心想要打造杜蘭特,各種無限開火權才成就瞭如今的死神。可是當球員成長到一定高度時,也會離開老東家,詹姆斯和杜蘭特就是例子,不過詹姆斯起碼兌現了自己的承諾。而雷霆球迷似乎仍然沒有釋懷,當杜蘭特來到主場時,一片噓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 12 # 法拉利2481

    擺爛唯鄧肯享受過如此待遇 鄧肯用他持續性的表現印證了擺爛是值得的 而慕斯呢 打出了實力 但沒有任何人會想到當今聯盟如此地位的人東奔西跑

  • 13 # 籃壇觀察家

    詹姆斯一直以來都有著“天選之子”的名號,他的橫空出世也讓03年選秀狀元變得沒有任何懸念,如果當時手握狀元籤的克利夫蘭騎士沒有選詹姆斯,可能如今就會淪為千古笑談。詹姆斯也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騎士並沒有看錯自己,2016年的一個總冠軍獎盃就是詹姆斯對這座城市球迷以及這支球迷的最好回饋。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大家都知道詹姆斯會參加選秀,為何並沒有太多球隊為了得到詹姆斯擺爛呢?首先如果一支球迷故意擺爛,不僅是整個賽季的球賽門票以及周邊產品的出售收入沒有著落,讓球隊面臨巨大損失。其次如果你本身球隊陣容就有不錯的實力,這樣故意擺爛還會讓所有人看不起這樣的做法,甚至受到抵制。甚至還有可能收到NBA聯盟開出的鉅額罰單,所以並不是所有球隊都願意為了一個尚未真正在聯盟中兌現天賦的球員冒險,哪怕他是“天之驕子”勒布朗詹姆斯。眾所周知,2003年是NBA的選秀大年,在這一屆選秀中可不止詹姆斯一個“香餑餑”,後來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安東尼、韋德、波什等新星的實力也足以圍繞其為基石搭建球隊。特別是當時的安東尼與詹姆斯可以說是不分伯仲,在高中時期並稱為“絕代雙驕”,其他球隊完全可以用手中的首輪籤選擇這樣一位球員,沒有必要為了一個詹姆斯特意擺爛。韋德也是這一屆選秀大會上很好的選擇,儘管他在進入聯盟之前就“讓了”一個半月板,但他的實力在當時也足以在這群人中脫穎而出。後來大家也知道了,邁阿密熱火慧眼識珠以第五順位摘得球隊之魂!韋德甚至在職業生涯第三個賽季就品嚐到總決賽勝利的香檳。這一點就是連當時的狀元郎詹姆斯都沒有辦法做到。

  • 14 # 急速籃球

    擺爛的也不少吧,雖然鄧肯曾有整個聯盟為之擺爛的“殊榮”,詹姆斯也不錯,畢竟03年是堪稱本世紀最有質量的一屆選秀大年,怎麼可能不為之瘋狂呢?

    想得到詹姆斯的不單單是騎士隊。

    我們細數一下03年出現的巨星們,為首的是天選之子詹姆斯。他雖然以高中生的身份參加選秀但是憑藉著在高中時期的史無前例的表現,讓全美為之瘋狂。榜眼是達科-米利西奇整個職業生涯表現平庸場均只有6分4.2籃板,是那一屆選秀為數不多的水貨,活塞有點看走眼了。然後探花秀便是大名鼎鼎的瓜哥安東尼。目前身披波特蘭的球衣繼續追逐自己的冠軍夢。

    韋德第四、波什第五、他們二人和詹姆斯在熱火重聚然後共同捧杯。熱火三巨頭開啟了聯盟的新紀元。現在看來,03年選出的球隊領袖級別的球星還是非常多的。正是基於此因也讓很多球隊在02~03賽季沒多久就選擇戰略性放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騎士和掘金的擺爛大戰。最後,騎士和掘金都拿到17勝65負的戰績,為了得到狀元籤他們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另外還有選中韋德的熱火、選中波什的猛龍都是那一年的擺爛球隊的一員。韋德、波什、安東尼雖然都在最初的球隊兌現了天賦,但是如果有一丁點機會任何球隊都會選擇詹姆斯。就像詹姆斯戲稱的“半隻聯盟為其擺爛”並不是誇大其詞。

    強行找幾個理由吧。

    如果非要找出有球隊不為詹姆斯擺爛的理由也是可以的。

    比如說,年紀太小不確定性太高,雖然聯盟之前已經有過高中生在NBA打出身價的先例。但是畢竟一個18歲的孩子,很多方面都沒有定性,特別是在性格和抵擋不良誘惑方面都存在著不小的風險。事實證明,出身貧苦、高順位選中的球星在有錢之後紙醉金迷毀掉自己的也不在少數。

    另外一點,崇尚暴力身體流的打法也是很多球隊稍有芥蒂的地方之一,就像是去年的狀元錫安一樣,人們看到了他的統治力但是也擔心他的身體和投籃,靠身體打球能否維持久遠?會不會因為傷病而水掉。這都是面對詹姆斯這樣的球員是容易想到的猜想。

    當然,不管你有多少顧慮和擔憂。任何球隊手握狀元籤一定會選擇詹姆斯。就像是力壓杜蘭特拿到狀元的奧登一樣,當時他們展現出來的天賦根本容不得你考慮更多,即便是杜蘭特已經成長為聯盟超級巨星、奧登已經淡出球場。依然有很多業內人士相信那句話——再選一百回,狀元一依然是奧登!

    歸根到底一句話,天選之子不是白叫的!

  • 15 # Kincaid1

    在01-02賽季,猛龍隊還是NBA的強隊,但他們為了得到詹姆斯也不惜擺爛;而掘金高層則打電話給主教練,希望球隊可以保持連敗;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騎士,據當時的球員回憶,球隊只是需要他們輸球,能打的幾乎都送走了。最終,騎士隊贏得了這場球場外的比賽

  • 16 # 籃壇碧玉刀

    詹姆斯只是一個18歲的孩子;03黃金一代人才輩出;新秀的價值對於成熟的球隊來說,還沒那麼大;詹姆斯只是一個18歲的孩子;

    不可否認,詹姆斯在高中時代,著實牛逼,全美高中生第一人。

    可說到底他還只是一個高中生,一個18歲的孩子。

    在詹姆斯之前,其實,就有先例了。就是邁克爾·喬丹看走眼的誇梅·布朗,他不也是被吹噓很厲害,很牛逼,可事實上,他是個名副其實的水貨,有強悍的身板在,可是,他卻是史上最大的水貨。

    選秀這種東西,就跟賭石是一樣,賭的對,那麼你好運,賭不對,那麼你遭殃。

    而人們之所以願意為鄧肯,而選擇擺爛,也是因為鄧肯,真的是技術全面,心智成熟,他是完成品,最差也是這麼差了。

    人們自然願意擺爛去選擇這麼一個新秀,而不是詹姆斯這個一個18歲的孩子。

    03黃金一代人才輩出

    詹姆斯下來,還有達科·米利西奇、卡梅羅·安東尼、德懷恩·韋德和克里斯·波什這些人。在這一屆選秀大會上,可以這麼說,但凡是,手握著首輪前10順位的選秀權,那麼你選擇誰都不會覺得自己虧本了。

    只是說,底特律活塞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如此優秀的大個子,竟然被玩廢掉了。

    惋惜。不過,也從另外一個程度上說明了一個事實,年紀越小,那麼在選秀大會上,則越不吃香,因為,18歲的年紀,變數太大了。

    也虧得是詹姆斯這種牛逼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渴望什麼而已。

    不然,真的保不準不是下一個誇梅·布朗,所以,聯盟在05年也才規定了但凡是高中生無法參加選秀這一說法。

    新秀的價值對於成熟的球隊來說,還沒那麼大;

    那會新秀雖然也貴,可對於成熟的球隊來說,為了一個新秀,成為建隊基石去博取未來的想法,這真的不切合實際,你看下自打鄧肯之後,企圖透過選擇一個狀元讓球隊崛起的方式,這到底有多難。

    成功的例子不少,可是,多數還是失敗的案例,所以,導致很多球隊,可以自主選擇,真的不會說去培養新秀讓他成長,這時間太久了。

  • 17 # 籃壇扒客

    擺爛,其實也是重建的方法之一,因為NBA已經是封閉式的聯盟,新秀球員想要獲得更多的保障和利益,就只能是透過選秀路徑進來。順位越高,不但是薪水越高,生涯的起點也遠比其他人高。你很少聽說,落選秀成為巨星的,但經常看到,狀元成為影響聯盟格局的球員。

    擺爛的過程是極為痛苦的,因為總是要面臨著輸球,也會讓自己主場的球迷發出噓聲,換成任何一個運動員都很難接受。但對於小球市球隊來講,又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歷程,在擺爛的期間,不但可以獲得高順位,還能順便培養一下本來就有的年輕球員,還能吞一下其他球隊的垃圾合同,獲得更多選秀權。所以NBA大致都是這樣一個輪換,擺爛,重建成功,巔峰,下坡路,擺爛。

    詹姆斯和鄧肯,都是被擺爛球隊選中進入聯盟的,但兩者又有一些區別。鄧肯選秀時,號稱引發了半個聯盟擺爛,而詹姆斯選秀時,影響力卻沒有這麼大,這又是因為什麼呢?其實引發半個聯盟擺爛,這個說法也是有些誇張,但當時包括馬刺,凱爾特人這樣的球隊,都為了得到鄧肯而拉下面子來輸球,也真的是活久見。

    詹姆斯是高中生直接進入的聯盟,這其實是有些冒險的,因為有不少高中生球員進來以後,確實是不適應。而經過大學NCAA比賽洗禮的,往往更經得起考驗。而且當時,詹姆斯也一直沒向外界透露,自己到底是要選秀還是上大學。NBA球隊也沒人敢去問,因為這是違規的,搞不好會被罰個鉅款或者沒收選秀權。

    而鄧肯不同啊,人家是正兒八經,上了四年大學,展現出過硬的實力。其實鄧肯是上完大一就已經鎖定狀元了,也就是95年到97年,只要他選秀,那就肯定是狀元籤,艾弗森都未必能爭得過他。之所以要讀完大學,是為了要完成,母親臨終前的意願,從這裡,也是看得出鄧肯是一個重感情的人,這也就難怪,生涯會一直留在馬刺隊,降薪也無怨無悔。

    兩屆選秀的質量也不同,97年是選秀小年,你還記得榜眼是誰嗎?反正小編只記得比盧普斯和麥迪。而03年是公認的選秀大年,韋德,詹姆斯,安東尼,波什,這4人可能放在一些年份都可以當狀元,還有很多入選過全明星,整體質量非常高。所以只要是高順位就行了,沒必要一定要去爭狀元籤。

    兩人進入NBA以後,歷程也是不同的,鄧肯就是一件成品,他的到來馬上給馬刺帶領競爭力,第二年就奪冠了。而詹姆斯還是一件半成品,他進入聯盟以後慢慢打磨自己,一直到熱火時期兩連冠,差不多10年時間,詹姆斯才真正達到自己的巔峰。

  • 18 # 達子說個球

    這個問題問得好,的確,詹姆斯在進入聯盟之前就已經是全美家喻戶曉的球星,被譽為天選之子,得到了“小皇帝”的綽號,風頭一時無兩。但是,他在選秀時掀起了波瀾似乎不如鄧肯在1997年時那般壯闊,那一年,太多的球隊為得到鄧肯而絞盡腦汁,努力擺爛,其中,凱爾特人和馬刺更是連臉都不要了。但02/03賽季,爭奪詹姆斯的局面卻沒有那麼熱鬧,除騎士外,熱火、掘金等也都進行了擺爛,但除了騎士,似乎沒有誰對老詹是一副志在必得,非他不娶的態度。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球場位置

    詹姆斯是一名外線球員,在那個屬於傳統籃球的時代裡,得內線者得天下,絕大多數球隊更願意選擇一名出色的傳統內線作為建隊基石。鄧肯之所以當年能夠讓人爭破頭,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於他是一名能4能5的超級內線。而到了2007年,當奧登宣佈參加選秀後,聯盟很多球隊也曾為得到奧登而擺爛,這就是超級內線的魅力,強如杜蘭特,也要黯然失色。

    年齡和履歷

    那年的詹姆斯18歲,並且是高中畢業就參加了選秀,沒有經過大學比賽的磨鍊。儘管他的身體天賦顯而易見,但相信不少謹慎的球隊會對這名高中生持懷疑的態度,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心智上。而鄧肯在97年參加選秀時已經21歲,經過在維克森林大學4年的學習和比賽,無論是技術還是心智都足夠成熟,更加讓人放心。

    打法成熟度

    詹姆斯當時的技術還比較稚嫩,除了身體素質頂尖之外,他還並沒有展現出自己在技術方面有多麼突出的優勢,比如他當時的投籃能力還比較糟糕,尤其是三分球,進攻端基本依賴衝起來後的強突,小技術還比較粗糙,因為缺少系統的訓練,他的一些打球習慣也並不算好,所以並不能夠讓人足夠放心。

    外部大環境

    除去這些自身的因素外,與外部大環境也有很大關係,2003年是著名的選秀大年,那一年的參選隊伍可謂人才濟濟,安東尼、韋德、波什、卡曼、約什霍華德、科沃爾、辛裡奇、米利西奇等各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其中安東尼在選秀前的呼聲並不比詹姆斯遜色多少,且比起詹姆斯,安東尼在技術方面更加成熟。韋德、波什也都在大學比賽裡打出了名堂,同樣不缺乏影響力。

    在這樣一屆人才濟濟的選秀陣容裡,詹姆斯有優勢,但並不絕對突出,遠不能對安東尼、韋德、波什們形成碾壓之勢。相比較下,鄧肯在97屆選秀中可謂鶴立雞群,除了麥迪和比盧普斯以及船長傑克遜外,基本再也沒有能叫得響的名字了,而無論麥迪還是比盧普斯,其實也都很難被作為建隊基石。所以,內因和外因共同導致了詹姆斯沒能像鄧肯那樣搶手,但能從那樣的黃金一代中脫穎而出,他的實力已經毋庸置疑。

  • 19 # 嘉麗侃籃球

    其實,當年為了得到詹姆斯而擺爛的球隊還真不少,詹姆斯雖然是高中生參選,但是他的天賦足夠出眾,出眾到他打高中聯賽的時候,全美都會轉播他的比賽,很多NBA球員,球探和球隊管理層會前往現場觀看他的比賽,這足以見得,詹姆斯在高中生的時候就已經家喻戶曉。

    詹姆斯作為全美第一高中生,在決定參加NBA選秀的時候,2003年選秀狀元就已經沒有多大懸念了,因此,詹姆斯是當時所有處在重建的球隊最希望得到的球員。

    我們再來看一下02-03賽季NBA球隊戰績,騎士17勝65負排在東部第15位,除了騎士之外,全聯盟還有6支球隊的勝率不足40%,分別是掘金的17勝65負,猛龍的24勝58負,快船的27勝55負,熱火的25勝57負和公牛的30勝52負,從球隊戰績上來看,當時為了詹姆斯擺爛的球隊還真的不少,放眼全聯盟,能為一位高中生而多支球隊擺爛的場景,這可能是第一次。

    當然了,這和1997年聯盟各支球隊為了得到鄧肯而擺爛的場景是無法相提並論的,當時,聯盟幾乎有半數球隊為了能夠得到狀元籤,而故意在比賽中輸球,馬刺直接讓大衛羅賓遜缺席了賽季後半程的所有比賽,那個賽季他只打了6場比賽,而馬刺從上個賽季的59勝變成了20勝,不過這還不是最慘的,凱爾特人那年只獲得了15勝,然而,馬刺還是幸運的獲得了狀元籤,並且選中了馬刺這位未來基石,事實證明,馬刺當年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鄧肯給球隊帶來了5座總冠軍。

    詹姆斯和鄧肯在選秀之前的差距在於:當時鄧肯在大學已經打了4年,其實在大三賽季,他就具備在前三順位被選中,他的個人能力和在比賽中的統治力給全聯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再加上,當時聯盟注重內線,而內線狀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因此,在鄧肯參加選秀之前,這麼多球隊為其擺爛。而詹姆斯儘管在高中生已經展現出了統治力,但終歸還是高中,聯賽級別不一樣,影響力無法達到鄧肯那樣的級別,有些球隊還是會對於詹姆斯的上限和潛力存在著一定的質疑。

    因此,我們也看到了,2003年聯盟擺爛的球隊沒有1997年那麼多,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鄧肯對於球隊更具有吸引力,而詹姆斯儘管個人能力很強,但他的未來不確定,因為在他之前,已經有一位高中生狀元沒有打出來了,很多球隊不像這件事情再次發生。

    當然了,從目前來看,騎士和馬刺一樣,他們當年的擺爛行為是正確的,因為他們都選中了球隊隊史第一人。

  • 20 # 如一595

    詹姆斯不是成為歷史第一人了嗎,為什麼沒有球隊老闆給他空白支票自己填呢?為什麼沒有他沒待過的球隊為他退役球衣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子自己會做飯到底有多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