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一個藍胖子
-
2 # 苦茶帶點甜
什麼叫做“乖孩子”了,我建議大家說說自己父母定義的乖孩子吧,我先說說我家裡的。
1、以父母的指示/話語為最高指示,打就跪著,罵就聽著,哪怕是打錯了罵錯了,父母也是對的,不會給你道歉的,最好你還要替父母開脫,是我沒有解釋清楚,我的錯。
2、學習牛逼,永遠第一。包括,班級第一年紀第一全校第一全省第一全國第一,總之,學習牛逼,是學神。
3、不亂花錢,懂得節約。包括,不買新衣服,不買新書包,學習用品一套從小學用到大學畢業。多多學習新聞中某某吃食堂垃圾桶的飯菜還能夠拿到全國獎學金巴拉巴拉的。菜場剩飯剩菜吃出一個神童那種的。
4、永遠老實,父母問什麼,都老老實實說,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永遠沒有謊話沒有欺騙。
5、知道噓寒問暖,對父母經常問安。家務全包,任勞任怨。嚐嚐體會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
6、能給父母長各種面子,並且在被誇獎的時候要謙虛,並且表示“都是父母教的好”巴拉巴拉。
7、談戀愛結婚,一切以父母的想法為天,父母喜歡的就在一起,絕對的孝順。父母不喜歡的就分開。
8、畢業後,你的一切所得,都是父母的,應該回報父母的,因為父母,前期的投資,終於要開始收益了。
-
3 # 墨涵感恩書屋
父母需要一個“乖孩子”嗎?做為母親來說,我不需要“什麼都聽大人的,沒有主見的,膽小怕事“的“乖孩子”。我眼中的”乖孩子“應該是:要有孩子天真的個性、頑皮的天性,再就是大人言傳身教 傳給孩的明事理、辯是非、有自信的能力。俱備這些人格的孩子我認為才是“乖孩子”。現如今的學校和家庭教育出很多所謂的“乖”孩子,但這些“乖”孩子往往是被欺付、被凌辱的物件。對於5歲以上的孩子,平時除了培孩子共讀繪本圖書之外,還應該多看看新聞並和孩子討論,如果是你遇到此類事情,怎麼辦會更好?所以我覺得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還是要多注重孩子的天性發展,正確地合理地引導。不要大小什麼事都由家長包辦。
-
4 # 一生何求_70
乖孩子應該就是別人家孩子們所謂優點的綜合體!我一直覺得“乖”這個字形容孩子不是特別妥當,父母眼中的乖就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像枷鎖套在孩子身上,父母不應把這種自身的期待附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也不應侷限於這種要求,如果孩子達到了回答者所說的“乖”,其實抹殺了孩子很多的特性和快樂,孩子長大成人後多半會繼續這種惡性迴圈。我一直覺得,人的一生不容易,做人要快樂,尤其要能苦中作樂。我對女兒的要求就四條:準時、守信、感恩、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週末,還有每天晚上),我覺得做到這些就足夠了,我的要求就這麼多。我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背詩、寫字、敲鼓、畫畫、見到陌生人甜甜地打招呼聊天,我也很羨慕,我也感嘆別人的孩子真棒呀!但我不會把這些附加給我女兒,她有她的優點,我不能把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和我女兒的短處相比,更何況,我都沒有做到那麼好,為什麼一定要要求女兒做的那麼好?這種情況我都是和孩子說:你看XX唱歌棒不棒?我們鼓掌鼓勵一下她吧?僅此而已。我的一個朋友,男性,那真是“乖”,家裡媽媽說了算,聽媽媽的話,工資卡上交,努力工作,職位不低,終於在老媽的幫助下,把老婆孩子趕走離婚啦!然而再也沒人敢當他家媳婦!每個人都要努力過好他自己的日子。不要去做所謂的“乖”孩子。
-
5 # 奶爸侃叔
言簡意賅一句話:能做到所有父母想要做,卻不曾實現的期望和行為舉止是為“乖”
其表現為:一心要把你變為“別人家的孩子”(送給別人樣不行麼)
“乖”是我國特有的對孩子的評價,去表現首要就是“聽話”被動剝奪孩子,自己發現事物,學時事物的能力。一切以成人或者普世標準去衡量自己的孩子。比較是核心父母從小就被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你,自己做了父母任然自覺不自覺的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從來就沒想過讓孩子成為他自己,給她(他)時間,讓她(他)獨立成長。
其目的是:透過塑造孩子成就自己:我也許在社會上是個失敗的人但我是個——好母親(父親)!
是不是聽著刺耳,難以接受?可殘酷的事實是一直在不自覺的這樣做著。你甚至沒有意識到,你的行為的偏失!你為什麼意識不到?因為丟失了自我,沉淪在這社會的大染缸裡,不自覺的染上了那些,你小時候所痛恨,所厭惡一切大人行為。
最可悲的是,你根本沒有意識到你的一切行為,完全在模仿你的父母!而不是你想象中的完美父母行為。
這不是我的一廂情願一家之言,片面之詞。這是無數心理學家透過長時間對大量不同文化程度,各行各業,各個收入階層人的社會行為調查結果對比總結出來的。
並且不分文化程度,職業,男女,收入,社會地位高低,所有人的表現驚人的相似,尤其在教育子女上可謂是關心則亂,完全沒有原則,一下子失去了客觀判斷的標準,很容易被他人所左右,即使不接受不認得看法,也會在自己的行為上不自覺的調整。
那些越是童年有不幸福經歷的父母,一心不希望孩子受和自己一樣的苦,這種由於失敗感帶來的強烈關愛衝動,使你的行為失衡,過於敏感,小題大做給自己的孩子造成非常大的負擔。最終結果是重複著有一個悲劇。
而從小家教好,過得幸福的人成為父母一樣會延續父母的教育方法去對待孩子,由於心境的平和,她們更容易發現自己教育上的缺失,能夠正確分辨他人的教育經驗是否適合自己孩子,做出合理的改變。
之所以龍生龍,鳳生鳳,並非是遺傳,而是優秀的教育理念造成的,後天教育優於先天遺傳是世界主流的認知。
708090後我們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參與過教導弟弟妹妹的經驗。所以當我們做父母時往往不知所措,不自覺的重複著父母的行為。可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是幸福快樂,於是歷史又會無情的輪迴!
當教育學家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我只會麻木的回一句:還是先救救父母吧
PS:這個話題一提起來,我就會心情沉重,我知道自己不可能站在絕對客觀的立場冷靜的回答問題。但是這也話,在我胸中真是憋了太久,不吐不快。
我們總是說老人,說孩子,說職場……唯獨很少說父母!一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一筆揭過!永遠左右而言他!卻對真正的問題視而不見。
為什麼不能開闢父母課堂,讓沒有經驗的夫妻學習如何做好父母?就像母嬰預產班一樣!為什只對老人開養生講座?不能開怎樣帶好兒孫講座?都說活到老學到老,怎麼既不能活到老教到老?法治普及,醫學普及,家庭教育普及怎麼就不能強制執行?只是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究竟是太偏激,還是這社會得了病?
-
6 # 茗惜521
現在的年輕父母因該不像是之前的教育方式那樣認為孩子聽話不搗亂就是乖孩子了,對於現在孩子的成長好像更加希望孩子能夠自己順其自然的成長,不干涉他的每一個天賦領域,我眼中的孩子好像孩沒有不乖的時候呢,孩子哭哭鬧鬧的時候有但是那也不能說孩子不乖,至於任性妄為我的孩子還太小並沒有那種行為,現在我也會制止她的一些不太好的行為,有的時候也在思考這樣好不好,但是順其自然的同時我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明是非,講道理,大概我眼中的乖孩子就是這個樣子了。
-
7 # 呆匿
父母眼中乖孩子是什麼樣的呢?在父母眼中不同階段的孩子乖的標準不一樣,兒童時代的乖孩子標準,不哭,不鬧,見人懂禮貌,少年時代的乖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討老師喜歡,學習優異,成年時的乖孩子,敢說敢幹,……
其實在父母眼中那有好壞,乖與不乖之分呢?自己孩子滿滿都是愛。
-
8 # 文筆緣
謝,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這要看父母如何需要這樣的定義,我想,大多數父母的心都是相同的,不必講的條理太多,只要孩子有兩種表現,就完全能達到父母的願望o
一,聰明活潑,二,大膽大方:
因為具有這兩點效能的孩子,思維智力強,學習進步快,認識新事物變化規律,心裡活動空間敏銳,胸懷寬闊,敢想敢做,大恩大義,父母稍有正確教育,就能懂得道理,做為一個乖孩子o
所謂乖孩子,不是先天造就,只有透過教育培養而學成的,也於父母正確教育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否則,父母心眼裡想要乖孩子出呼遇料,不可能是傻孩子嗎…
所以乖孩子必須是聰明活潑,大膽大方的孩子o
-
9 # 白雲134691136
我心裡的乖孩子是:1-3歲活潑可愛,4-6歲能辯是非,7-12歲基礎知識紮實,德才兼備,12-18歲,學習成績保持優異,生活自理善解人意,19-22歲有個理想學校,步入社會有個好工作,或者有自己的公司,再以後能夠取妻生子。
-
10 # 糖紙吳柿子
看到這樣的題目,別看一直要求自家孩子做個乖孩子,到真真問自己,啥是乖孩子的標準,還真不好回答。媽媽說頭朝東,孩子就頭朝東,媽媽說頭朝西,孩子就頭朝西,這就是乖孩子的表現嗎?不是啊,應該是從結果上分析才對。幼兒時期玩完玩具,懂得歸回原處;上學間段,學習的事不用大人督促,並且老師每次表揚她都在內,多多得獎狀,每天學習完自覺去練琴;長大能找到好工作,工作中再步步高昇,下班後回家替父母,替愛人適當幹家務……
-
11 # 悅雨育兒
什麼是乖?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小時候常聽的一句話就是你看看誰誰誰家的誰誰誰,人家怎麼怎麼……,你再看看你,怎麼怎麼……
現在我們這一代已經成為父母了,就很少再拿別人家的孩子對比了,因為我們有過那個感受,不想孩子再經歷一次,那麼乖是怎麼定義的,每個父母的定義都不一樣,幼兒階段的要求可能就是不哭不鬧,上學後的要求就是好好學習,再後來青春期了就是不要談戀愛,上大學後就是將來找個好工作,早點找個物件,結婚生個娃娃給我們抱。
我對我兒子的要求是,第一健康,第二快樂,第三有一技之長,能養活自己。平安是福,一生一世平平安安。
-
12 # 孩盟國際兒童公館
“乖巧”和“聽話”,是絕大部分成年人給他們眼中優秀的孩子貼上的最佳標籤。
從出生開始,長輩衡量我們好壞的標準似乎就只有一個——乖巧。
我從小學就開始了寄宿生活,每週五下午,父母會來接我回家,但在我的記憶中,他們每一次見到我的班主任,都會毫不意外地問出那個重複了千百次的問題:“我的孩子這一週表現如何?聽話嗎?”
在家裡,他們也會一遍一遍告訴我:“如果你聽話,一切都好商量,如果你不聽話,那就不要怪我們不客氣。”
童年時期的我就已經充分意識到:自己在長輩面前要儘量‘表演’出乖巧的樣子,這樣他們才會高興,我才能免於責罰。
所以,年幼的我就已經懂得‘察言觀色’,懂得很多時候不能夠展現出那個真實的自己。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像我的父母一樣,制定了一套高嚴格的考核標準,堅決要求孩子做到“乖巧懂事”,但我知道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遵循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那些循規蹈矩,逆來順受的孩子總是能受到師長的喜愛與表揚,而那些自我叛逆,不服管理的孩子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責罰,然後被當做反面教材。
所以很多孩子為了獲得父母師長的讚揚,為了逃避批評與處罰,他們慢慢學會了將真實的自我感受封存在心底,戴上面具,表演出父母喜愛的樣子,就像我一樣。
著名兒童心理療愈師王馨藝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幼年時期就懂得逆來順受的‘乖孩子’,在長大之後會暴露出非常多的心理問題;而那些從小就崇尚自由,堅持自我想法的‘壞小孩’,在成年之後反而能體現出成熟的心智。
上述結論似乎違反了我們一直以來的既定規則,孩子難道不是越乖越好嗎?
但我們不可否認,隨著社會的飛速前進與發展,‘乖孩子’的地位越發動搖。
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帶我出去玩耍,路過街邊的玩具店,他們總是會停下來問我是不是想買玩具,如果我搖頭說不要,他們就會面露微笑,非常滿意地誇我是乖孩子;如果我說我想買,他們立刻就會垮下臉,說一個見著什麼都想買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但哪個孩子不喜歡玩具呢?我說我不喜歡,全都是演出來的,因為只有‘聽話’才是屬於我的最高榮譽,我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討取大人歡欣罷了。現在的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我已經成為了一個逆來順受,從來不對別人說‘不’的爛好人,我覺得自己疲乏又可悲,我絕不會讓我的孩子走上我的原路。那些自小就讓自己低至塵埃裡的孩子,內心往往藏滿了壓抑。”
因為職業原因,我的周圍總是圍滿了孩子與家長,我也總是聽到家長衝著孩子嚷嚷:“你再這樣不懂事,我就不再愛你了”,而孩子總是一臉怯弱,馬上抓緊了父母的衣角,安靜下來。
我無數次目睹著這種畫面,難耐心酸。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當然知道你不可能不愛自己的孩子,但你的孩子不知道!
你的行為已經給孩子傳遞了這樣的資訊——我愛你的理由,是因為你的懂事與聽話,而不僅僅是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如果你違背了我的原則,你將失去我的愛。
你是否想過你的行為會給孩子的內心增添多少惶恐與不安?
著名作家劉墉曾經說過,有一天放學後,他的孩子歡呼著跑出校門,他問孩子為何如此開心,孩子說因為前些天的隨堂測驗得了第一名,並詢問劉墉能否給予獎勵,帶他去吃一頓肯德基。
劉墉非常高興地應允了孩子的要求,但走出餐廳的時候,他蹲下身告訴孩子:“我帶你來吃肯德基,不是因為你得了第一名,而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我愛你!即便你今天沒有獲得第一名,我也會帶你來吃肯德基。你不必表現得那麼乖,因為我們之間是平等的。”
我讚歎這樣的教育,父母對孩子的愛本就是純粹而不含雜質的,是呀,我愛你,與第一名毫無關係,血脈親情從來不會因為外界那些沉重的枷鎖而改變。
一個為了博得他人喜愛而壓抑自己真實感受的孩子,真的是一個“好孩子”嗎?你真的想要這樣一個善於“偽裝”的孩子嗎?
如今孩子的成長環境已經大不相同,但類似的“要挾”卻在不停上演。
我非常直接地告訴她:“因為你的孩子沒有半點安全感。”
因為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兩三歲的孩子他們根本不懂得為什麼要去幼兒園,他們只知道自己要與父母分離,所以哭鬧抗拒再正常不過。
那些不哭不鬧的孩子,是否因為他們已然懂得只有安安靜靜才能獲得父母的喜愛呢?孩子一直在試圖壓抑自己的內心感受,但他們又無法將自己的情緒消化掉,所以才會在半夜時分哭醒,以此疏散內心的不愉快。
每當我聽到“男兒有淚不輕彈”,“哭什麼哭”之類的話,總是感到無奈,孩子在你面前哭,證明他知道你會接納他的情緒,證明你給予了他足夠的安全感,而這種不受外界條件限制的愛,才能為孩子的健康人格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小就被要求做一個“乖孩子”的我,身上就存在著太多難以擺脫的‘控制感’,而且性格之中存在著非常強的“依附性”,我相信還有許多跟我一樣的人,在父母的要求之下,被迫去過那種“大眾所認同的理想生活”。
家長眼中的“乖孩子”會漸漸長大,他會從一個膽小內向的乖小孩,變成一個逆來順受的“乖員工”,變成一個自主意識喪失的“爛好人”。
所以,讀者朋友們,你們發現了嗎,大部分獲得高成就的人,都都不是“乖小孩”,他們思維獨立,他們叛逆,他們自我。
我上面提到的“果果媽”,她的孩子果果就是一個眾人眼中的“熊孩子”,上房揭瓦,“無惡不作”,她會透過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快與不滿,但她絕對不會用“你再這樣我就不愛你了”這樣的話去要挾孩子。
她說,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出的所有選擇都忠於自己的喜好,她會尊重孩子的選擇,並提醒他要為自己做出的選擇承擔責任,她不會要求孩子‘在父母鋪設的道路上走到盡頭’。
我周圍的大部分朋友在走出大學校門的時候都被父母逼迫著去考“公務員”,去拿“鐵飯碗”,或者被要求盡全力突出重圍闖進‘壟斷行業’。
但在我的眼中,公務員們忍受著毫無意義與效率的‘官僚機制’,而那些去了“壟斷行業”的朋友都在經歷著大幅度的裁員。
好吧,也許你就是固執地認為公務員是永遠的鐵飯碗,進了這個門檻,孩子將獲得一生的安穩,不必再奔波,不必再經歷‘找工作’的煩惱。
但你可以問問你的孩子,他快樂嗎?
一輩子迴圈重複著同樣的工作,過著那種一眼就能看到盡頭的人生,你的孩子快樂嗎?
你為他安排的,是他想要的生活嗎?
你讓一個從來就不甘於‘安穩’的孩子去過那種循規蹈矩的日子,你是否體會過他內心的煎熬呢?
“乖巧”,真的再也不是褒義詞。
我們當下所處的時代,更像是一個“後喻時代”,‘後輩一定要遵循長輩制定的規則走到黑’這種模式已經無法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但是,能坦率承認自己視野具有侷限性的長輩實在不多,絕大部分的家長依然認為孩子就應該“乖巧一點”,從小就能走在筆直穩妥的路上,長大之後能獲得一份“人人稱羨”的“好工作”。
其實,你們所謂的“穩妥”背後,犧牲掉的是孩子的創新力與創造性。
我們腳下這個變化萬千的時代哪裡還有所謂的“鐵飯碗”?而且一個有著進取心的孩子一定是嚮往高處的,然而,當同齡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併取得成就之後,你的那個“乖孩子”也驚覺自己需要改變人生的航向,可“安穩”了那麼多年的孩子還能做些什麼呢,大千世界豈還有他的容身之處?
谷歌的實驗室裡面誕生了無數震撼世界的創意產品,矽谷街道上無人駕駛的汽車重新整理了人們的世界觀,而我們的家長,卻試圖用“坐井觀天”的人生閱歷去為後代鋪設一條“康莊大道”。
孩子成長的道路有無數條,而最糟的,可能就是被你插上“乖巧”路牌的那一條。
深諳教訓的果果媽媽,選擇了讓自己的孩子遵循天性,自由而健康。
前些天,果果趴在地上專心致志地拼裝玩具小汽車,然後拿著自己的得意作品給父母看,然而他把車頭與車尾裝反了,車窗也沒有安裝在該有的位置上,外公看了一眼就嚷嚷了起來:“汽車不是這樣的,我來教你…”
但果果對外公的嚷嚷聲置若罔聞,回頭繼續用他獨有的方式拼裝玩具。
也許這個孩子並不乖,卻讓我覺得非常可愛,在這個創新指數成倍翻新的時代,誰說他手中的那輛小汽車無法通往一個全新的未來?
如果我有了孩子,那麼,可愛的小孩,我希望你是一個誠懇的孩子,真實的孩子,純真的孩子,甚至是叛逆的孩子,唯獨,不想讓你成為一個“乖孩子”。
-
13 # 艾美麗她媽
也許大多數人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最乖,別人家孩子的確有很多可取之處,但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成為“乖孩子呢”?我們口中的乖,更多的是孩子聽話,不符合年齡的懂事。如果孩子調皮,我們就覺得他不乖了。其實孩子只是釋放他的天性,因為是孩子,所以他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天性,也正因為如此,孩子才是最單純可愛的。我們想要的真正的乖孩子,應該是積極向上、孝順懂禮、快樂健康的寶貝,而不是僅僅聽話的孩子。
-
14 # 小獸媽媽
對我來說乖孩子首先就是要懂禮貌。
小孩子長得好不好看,是否聰明,我無所謂,我只希望他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因為有禮貌的孩子,主動打個招呼,怎麼樣都覺得這個孩子好懂事,好聽話,這是給人的第一印象,我覺得特別重要。懂禮貌是一個人的最基本的素養,走哪兒都不會錯。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我覺得這個品德值得傳承下去。讓這個社會冷漠的人情變得溫暖起來。我還想說網路上的噴子,你們能不能尊重一下別人,雖然網路時間可以暢所欲言,你們可以盡情發洩,但是我覺得做人說話都要有底線。
-
15 # 花霧非霧1
在父母的眼中,聽話的孩子是乖孩子。
1.學習上自覺。成績就是你的護身符,從古至今就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只要你成績好,在父母的眼中就是完人。而且,你的成績好,相當於在家中就有了話語權,就會被寵幸。老師佈置的作業你可以按時完成,每次的考試你都名列前謀,相當於你為父母省了很多負擔。
2.有眼力見。這個主要體現在做家務上。你會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家務,來減輕父母的負擔。這會讓他們覺得你很懂事,懂得體貼他們。
3.尊老愛幼。能夠對長輩有禮貌,主動向他們問好,將好吃的首先留給他們。對待弟弟妹妹,要十分關心愛護。
-
16 # 果果愛分享
以前我也喜歡這樣定性自己的孩子,聽話偶爾哭鬧也能哄下來,後來我發現,聽話的另一個麻煩是,誰的話他都聽,不管是好的壞的,即使他不願意,也得逼迫自己去做,完全沒了自己的主見,而且非常黏人,因為聽話不搗亂,他就什麼也不敢嘗試,沒了事情做,自然黏媽媽了。現在,我只是告訴他,怎麼高興怎麼來。
-
17 # 小馬哥講堂
只要做到這幾點,應該就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1、循規蹈矩。無論是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順其自然,聽從父母的安排,做出自己看上去對的選擇。比如說小學升初中,爸媽覺得這所中學比較好,那就考去那所中學。自己心有所屬的中學就沒有說出來。比如說大學畢業後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安安分分地過完自己的下輩子。
2、聽話懂事。小時候爸媽都會把一句話掛在嘴邊:“你要乖噢,不然壞人過來把你拐走。”乖,要聽話,就成為了我們童年的一個標籤。不乖,會捱打;不聽話,會惹爸媽生氣。聽話,飯前洗手,便後洗手,見到叔叔阿姨要打招呼,學生時代要認真學習不要早戀等等;懂事,照顧家裡的兄弟姐妹,會做飯做家務,體諒爸媽的辛苦,感恩身邊的人等等。
3、成績優秀。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4、某個歲數之前好好讀書,小學中學大學成績優秀,考取碩士博士;某個歲數之後找個好物件,談戀愛結婚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有車有房有存款。所有的所有,別人眼中的“乖孩子”,就可能有以上的這些。
-
18 # 悅天子安
乖就是懂事,聽話。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給我們說,乖,聽話,這個可不敢動,要麼就是乖,聽話,再不睡大灰狼就來了。
中國的這個乖字也是傳統教育的一種濃縮。父母說乖字同時看似好心,其實是在精神層面的掌控,泯滅了孩子的好奇,說嚴重點扼殺了孩子的夢想。所以在父母眼裡怎樣才算乖沒有一個標準。但如果能讓孩子自立,激發孩子的夢想,這樣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有志向的孩子。
父母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後盾,不要用乖來教育孩子,而要永遠對孩子說,加油!你是最棒的。
-
19 # 平陽動態
成績不一定優秀但一定要認真學習。
不忤逆父母,聽話…
性格溫和
勤勞,不一定做多少家務,但要把自己的屋子收拾乾淨,自己的物品整理好
-
20 # 嶽濤
從小我就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大部分長輩對我小時候的評價就是:乖,老實,聽話,懂事……可我自己的內心真的是這樣嗎?不是,有的孩子可能是真的早熟懂事有分寸,而我給自己過去的狀態歸類為:偽懂事。
我聽話,甚至聽話的聽過分了,誰告訴我什麼我都信,大人讓幹嘛幹嘛,幾乎一點不反抗不吵鬧。很多大人說我省心……可是我聽話的原因是沒主見沒自己的想法,因為害怕被打被罵所以不敢違抗任何人,不自信,總覺得別人說的,尤其是大人說的話一定對,所以我才看起來“聽話”。
我老實乖巧,大人讓我在這坐著等他,我就照做,絲毫不懷疑也不亂動,就自己跟自己玩,那時候的我感覺寂寞嗎?孤單嗎?會不會心裡對大人有怨言不敢說?我已經回想不起來了。
從小到大一直為爸媽他們著想,為每一個人著想,心疼他們卻苦於年紀小得不到要領去安慰照顧他們,媽總在我面前說我爸的不是,說她的不容易,爸老在我面前包括其他家人面前愁眉苦臉,說工作難,累,還老愁眉苦臉的問我他是不是得抑鬱症了?要不要去看看醫生。我本身就是個孩子,我哪明白那些?我有責任管這些嗎?我討厭他們愁眉苦臉,每天吵架,討厭我媽老跟我墨跡家長裡短,但自從媽媽說:我不跟你說我跟誰說?不說我難受…就這樣,沒到18歲的我從此每次都強忍著難過不耐煩和不理解還有偏見去聽她絮叨那些家長裡短的破事!!我心裡煩還要裝和顏悅色的安慰她,裝耐心地聽,因為那時的我可憐心疼我媽,覺得誰都不對她好,我應該對她好,否則我就是不孝我就是喪良心我就不是她的好女兒!!這算道德綁架嗎?以前我覺得沒什麼,現在我越想越心疼小時候有這樣想法的自己,我真想對我媽說,你覺得說這些對一個孩子好嘛?我只是個孩子!!因此我鬱鬱寡歡。我怕我不考慮他們我任性了,他們會不喜歡我,可能因為我只有順從他們,合他們心意了,他們才會誇我才會讓我感受到愛一樣,所以我心底過早的揹負了不該孩子承受的東西,心事太重,導致我到現在也不是個容易開心的人,凡事想太多。就那樣,他們還老說想看我多笑笑,開心些,呵呵這是我的父母,我不會說重話,沒權利埋怨,畢竟是靠人生養!否則。
我想起來兩件事就特別替自己痛心,第一件是從小每次跟大人出去買東西,即使是跟我最親密的媽媽,我看到我喜歡的東西也不好意思要,心裡覺得難開口,覺得父母掙錢不易,我對家裡沒什麼付出,不能就知道索要。最後帶著對那些東西的留戀憋著遺憾回家了,回家後想著想著就不想了,從來沒有一次主動和父母要我喜歡的東西,心裡害怕,不忍,不知道我到底在怕什麼!
第二件事是長大後有個長輩誇我小時候聽話,他兒子那時候和我念一個幼兒園,有次他去接他兒子放學,看到我一個人就在那老老實實的坐著,不吵不鬧的等媽媽去接,可聽話了……當時我聽見後只覺得鼻子一酸,呵呵呵我為什麼不找其他小孩玩?為什麼不多活動活動?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一動不動的安靜的坐著??這正常嗎?這
與其說我小時候聽話乖巧不如說我膽小怕事 壓抑天性 做事說話畏畏縮縮 瞻前顧後 容易把事情想複雜。現在回想小時候我特想抱抱她,心疼那個覺得自己不重要不被愛覺得自己沒資格任性的小孩兒。每次聽到 親愛的小孩 這首歌我都會哭,腦子裡浮現出那個很少笑,每天皺個眉頭,帶著恐懼膽怯心情每天回家和去上學的小女孩兒。回想一下,家和學校哪也沒讓我踏實安全愉快過。
以後我若有孩子,我不會讓他聽話乖巧,她是什麼樣子就做什麼樣,不用為了別人委屈自己,不用為了生活過早的成熟,我寧願她任性刁蠻也別乖巧聽話!!!做人不要太委屈自己,尤其是孩子……
誰家孩子被誇懂事乖巧聽話了,我覺得是悲哀,我心疼那孩子的早熟懦弱,猜測他是不是受到了某些大人的威脅。
如果一個孩子即乖巧又特別陽光特別愛笑,那或許是真的天性懂事或者被大人教育的很好很乖。如果他雖然乖巧懂事聽話但卻心事重重鬱鬱寡歡,相信我,那不是真實的他,他那是在壓抑自己。有個陽光愛笑的孩子比有個懂事的孩子要來的真實、健康。不要毀了孩子的快樂,成長過程中開心最重要,否則抑鬱會伴隨一生。前車之鑑
——————————————————
27年後的今天我得到了釋放,我已不再那麼聽話懂事,媽經常說:你怎麼不像小時候一樣了,你怎麼什麼都不跟我說了,你怎麼………的時候我都已沉默來回答,我愛媽媽,可是她的觀念做法我已不再贊同,我該有自己的思維了,很多人我也沒必要去討好了,最後誰領情?呵呵除了父母都是看錢處感情的,所以老子高興怎樣怎樣,你們背後愛怎麼說怎麼說?反正一直就沒對我有什麼好印象,一直不會覺得從小就木訥笨拙的我以後會有什麼出息。我不會再想那麼多了,不會再為自己不愛說愛笑的性格被他們不喜歡而想改變了,我就是個怪人,從小我就愛自己玩,現在也習慣了,就這樣,嘴是他們的,我無所謂。
————————————————————
我感覺到了被理解,現在我強迫自己在改,改變那個順從懦弱,只會聽話,沒自己想法的孩子,因為再不改的話我怕我得抑鬱症,過去的一幕幕每每想起都痛心不已,一直悶在心裡的怨氣和憋屈慢慢的快藏不住了,我不想還沒到30就像更年期似的焦躁抑鬱歇斯底里,唯一的方法是以後多為自己考慮多在乎自己的想法,有話就放,別瞻前顧後的顧慮太多,沒用!!!親愛的孩子,我希望你們都多愛愛自己,不要為了誰失去自己,更不要以為任何人都比自己對比自己重要,下半生一定千萬不要委屈了自己,乖……
回覆列表
0歲:不哭也不鬧,悶聲睡大覺.
1歲:說話說得早,來把爸爸叫。
2歲:能念兩首詩,春眠不覺曉。
3歲:不偏也不挑,吃飯吃得飽。
4歲:不用媽媽抱,讓梨我知道。
5歲:智力水平高,挨個把數報。
6歲:背上新書包,上學不遲到。
7歲:在家不貪玩,學習成績好。
8歲:在家不貪玩,學習成績好。
9歲:在家不貪玩,學習成績好。
10歲:在家不貪玩,學習成績好。
11歲:在家不貪玩,學習成績好。
12歲:戀愛不談早,學習成績好。
13歲:戀愛不談早,學習成績好。
14歲:戀愛不談早,學習成績好。
15歲:戀愛不談早,學習成績好。
16歲:刷遍天下題,學習成績好。
17歲:刷遍天下題,學習成績好。
18歲:學習成績好,去個好學校。
19歲:學習成績好,戀愛不能要。
20歲:學習成績好,戀愛不能要。
21歲:學習成績好,戀愛不能要。
22歲:戀愛不能要,工作要找到。
23歲:工作幹得好,薪水日日高。
24歲:薪水日日高,找到好女票。
25歲:結婚擺酒席,紅包裹大鈔。
26歲:升職加薪咯,孫子能抱到。
27歲:孫子說話早,來把爺爺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