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藍被兒668
-
22 # 有溫度的記錄
中考那年對於我來說,真的很“難”,還記得我上初中那幾年,因為在農村,不僅僅每天要幹農活,還要幫爸爸媽媽做飯,每天屬於我真正的學習時間是晚上八點以後的時間,初三那一年,我每天都在拼命學習,當時高中的錄取率很低,每個班級的前五名才有希望被錄取。班裡很多同學都不考高中,大部分同學都考了中師和中專,當時學習成績比較突出,老師也想讓我考中師,可我覺得應該考高中,將來考大學更有出息。第一個中考我就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不過不是重點中學,當時心不甘,就和家裡人商量再復讀一年,來年考重點高中。
復讀那一年全年級有五個班,每個班級有六十多名同學,當時成績在年級排行榜上能排前二十名左右,好的科目話,前十名也有過,老師也比較好,經常幫助我們免費補課。初三複讀那一年,我們重點班的同學都在玩命學習,都快學神經了,每天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我還自己給自己規定時間,在腦海中必須回顧當天的學習內容,再刷至少兩門課的薄弱題。當時很少有課外輔導資料,我們老師就教我們如何自己給自己出題,我發現很有意思,基本每天晚上八點以後都是自己給自己出題,要不就是研究錯題集,甚至晚上為了應對瞌睡蟲,還練武術,打太極拳。從小到大,在學習上很少讓家裡父母操心。
復讀那一年,真的很難忘,有和藹可親的老師,可愛的同學,難忘的同桌,還有每天我貼在床前的學習目標,更有苦澀的回憶,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那一年的中考前一個月,我爸爸因為被二大伯打成重傷,當時眼睛非常腫,身上也有傷,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也沒有好。後來我幫我媽媽寫起訴書,和二大伯一家打了官司,我們家那一年過的非常艱難,但是再難爸爸和媽媽也咬牙堅持了下來,沒有讓我輟學,感謝那些艱苦奮鬥的學習歲月,更感謝母親的偉大,在照顧我們三個小孩的時候,一邊幹農活,還一邊要為爸爸的傷口申冤……
更讓我心痛的是在參加完第一天中考之後,因為第一天考試的科目都很不錯,很多考題都是平時做過的同類型的題。我的一個親戚就帶我去吃夜市,估計吃了不乾淨的飯菜,到夜裡一點多的時候,我的肚子很疼,上吐下瀉,疼的在地上直打滾兒,還發燒,加上外邊還下著雨,當時我心裡很害怕,害怕耽誤第二天的考試,當時也沒法看醫生,吃了幾片親戚家備的退燒藥和止疼片。誰知道還是耽誤了第二天的英語考試,本來是最擅長的科目,想著肯定能考個好成績,考試的時候,瞌睡的不行,還想上廁所,一直忍,終於忍到了最後。當然英語也成了我最不理想的一科,滿分一百分,平時都在九十多,最少也很少低於八十分,那一年中考英語成績只考了七十多分。當時總成績離重點中學差不到十分。沒有考上我心目中的重點高中,我感到很可惜,也很遺憾,後來沮喪了很長時間我才恢復過來,我的中考成績在普通高中的班級裡排前三名,我是後來一次偶然間去辦公室才發現的。
因為中考的英語遺憾,我在高中英語學習時候,就非常給自己較勁,很喜歡學英語,上大學時,也如願以償的學了英語專業。
其實每個人的學習動力不一樣,所取得的成績也就不一樣。你有什麼的動力源就會有什麼樣的學習成績,初三就要一鼓作氣,下定狠心,一定要完成人生體驗的第一級考試,考不上高中,也不要氣餒,找準適合自己的位置,不管是上中專,還是高中,一切盡力而為,對得起自己的初心就好。
-
23 # 六六的二二爸爸
中考還是挺難的。
我是2004年中考的,那時我們班大概有70人。最終達到縣一中高中錄取線的大概10人左右。達到縣二中錄取線的10人左右(不含錄取一中人數)。我們的縣縣一中比二中的錄取線要高出50分左右。
我我那年考了650多分高出一中錄取線十多分。回想起初中3年,從初二就起早貪黑,每天就是寢室、教室、食堂,每個月都會有月考,有排名,學習的壓力卻是不小的。
我本人沒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可能就在於一個堅持吧。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
24 # 使用者戀土
中考難不難,得看自身條件。
如果是身體好,智力高,有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的本領,且學習認真,考上高中就是小菜一碟。
如果智力是一般的,透過努力,考上高中沒有問題。
如果智力較差,就得加倍努力了。實在盡力了,也沒有考上高中,不必自責後悔。學幹其它的,生活不成問題。
不管考得怎麼樣,以後只要為社會做貢獻,就是好樣的。
-
25 # 王國榮19
我們那個年代很難,有預選,近三分之一的人不能參加中考。我當時沒考上中專,上了縣中學,努力考上了大學。改變我的人生軌跡!
回覆列表
現在的中考普及高中比例比10幾年,二十幾年,更甚至三十幾年錢前是佔比下降了。不過學習就是努力養成好習慣,勤奮努力,吃得苦中苦,而且現在的孩子家裡條件營養成分都改善了很多,也很好了,父母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哪像我們80後以前讀書,都是靠自覺學習,父母根本不會來你操心監督學習的過程,只看到最後的答案!所以讀書還是自律最重要,養成好習慣,最後靠自己的勤奮努力才能收穫豐盛的碩果[呲牙]